乙醛的催化氧化反应方程式
- 格式:docx
- 大小:10.33 KB
- 文档页数:1
《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反应方程式默写总结(一)烷烃1.甲烷燃烧: CH 4 +2O 2CO 2 + 2H 2O2.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 CH 4 + 3Cl 2 CHCl 3+ 3HCl CH 4 + 4Cl 2 CCl 4 + 4HClCH 4 + 2Cl 2CH 2Cl 2 + 2HCl3.甲烷高温分解: CH 4 C + 2H 2(二)烯烃乙烯的制取:CH 3CH 2OH H 2C=CH 2↑+H 2O氧化反应乙烯的燃烧:H 2C=CH 2+3O 2 2CO 2+2H 2O乙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
加成反应与加聚反应1.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CH 2=CH 2 + Br 2 CH 2BrCH 2Br2.乙烯与水反应:CH 2=CH 2 + H 2OCH 3CH 2OH3.乙烯的催化加氢:CH 2=CH 2 +H 2CH 3CH 34.乙烯的加聚反应:n CH 2=CH 2浓硫酸170℃点燃5. 乙烯与氯化氢加成:H2C=CH2+HCl CH3CH2Cl6.乙烯与氯气加成:CH2=CH2 + Cl2 CH2ClCH2Cl7. 1—丁烯与氢气催化加成:CH2=CH2CH2CH3 +H2CH3CH2CH2CH38.环己烯催化加氢:H2 +9. 1,3环己二烯催化加氢:2H2 +10. 1,3-丁二烯与溴在温度较低和较高时的反应:CH2=CH—CH=CH2+Br2 CH2BrCH=CHCH2BrCH2=CH—CH=CH2+Br2CH2BrCHBrCH=CH211. 1,1—二氯乙烯加聚:n CCl2=CH212.丙烯加聚:n H2C=CHCH313. 2—甲基—1,3—丁二烯加聚:n(三)炔烃乙炔的制取:CaC2+2H2O CH≡CH↑+Ca(OH)21.乙炔燃烧: 2C2H2 + 5O24CO2 + 2H2O2.乙炔与足量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CH≡CH + Br2 CHBr2CHBr23.乙炔与氢气催化加成:CH≡CH + 2H2 CH3CH34.乙炔制聚氯乙烯: CH≡CH +HCl H 2C =CHCl n H 2C =CHCl(四)芳香烃1.苯的燃烧: 2C 6H 6+15O 2 12CO 2 + 6H 2O2.苯的催化加氢:+ 3H 23.苯与液溴催化反应: + Br 2 + HBr4.苯的硝化反应: +HO -NO 2 + H 2O9.苯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Br 210.甲苯与浓硝酸、浓硫酸的混合酸1000C 时获得三硝基甲苯:+ 3HO —NO 2 + 3H 2O11、甲苯与氢气加成12、甲苯与Cl2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3H 2催化剂△CH 3 |—CH 313、甲苯与液溴在溴化铁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六)、卤代烃1.氯乙烷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加热反应:CH3CH2Br + NaOH CH3CH2OH + NaBr2.氯乙烷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中加热反应:CH3CH2Br +NaOH CH2=CH2↑+ NaBr + H2O3. 1—溴丙烷与氢氧化钾醇溶液共热:CH3CH2 CH2Br +KOH CH3CH=CH2↑ + KBr + H2O4. 2—氯丙烷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共热:CH3CHClCH3 +NaOH CH3CH(OH)CH3+ NaCl5. 2—甲基—2—溴丁烷消去溴化氢:(七)、醇类1.乙醇与钠反应:2CH3CH2OH + 2Na 2CH3CH2ONa + H2↑2.乙醇的燃烧:CH3CH2OH+3O22CO2+3H2O3.乙醇的催化氧化:2CH3CH2OH + O2 2CH3CHO + 2H2O4.乙醇消去反应制乙烯:CH3CH2OH CH2=CH2↑ + H2O5.乙醇分子间脱水制乙醚:2CH3CH2OH CH3CH2OCH2CH3 + H2O (取代反应)6.乙醇与红热的氧化铜反应:CH3CH2OH+CuO CH3CHO+H2O7.乙醇和浓的氢溴酸加热反应制溴乙烷:C2H5OH+ HBr C2H5Br + H2O(八)、酚类(能和FeCl3溶液反应,使溶液呈紫色)1.苯酚与氢氧化钠反应:+ NaOH + H2O2.苯酚钠与CO2反应:—ONa —OH+CO2+H2O +NaHCO33.苯酚与浓溴水反应:+3Br2↓ + 3HBr(九)、醛类1.乙醛的催化加氢:CH3CHO + H2CH3CH2OH(加成反应,还原反应)2.乙醛的催化氧化:2CH3CHO + O22CH3COOH3.银氨溶液的配制:NHAg++NH3·H2O===AgOH↓++4AgOH+2NH3·H2O===[Ag(NH3)2]++OH-+2H2O4.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 CH 3CHO + 2Ag(NH 3)2OH CH 3COONH 4 + 2Ag↓ + 3NH 3 + H 2O5.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CH 3CHO + 2Cu(OH)2 +NaOHCH 3COONa + Cu 2O↓ + 3H 2O或CH 3CHO+2Cu(OH)2 CH 3COOH+Cu 2O ↓+2H 2O6、甲醛与苯酚反应制酚醛树脂: 甲醛与苯酚反应:n HCHO + n — + 2n H 2O (缩聚反应)(十)、羧酸1.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CH 3COOH + CH 3CH 2OH CH 3COOCH 2CH 3 + H 2O2.乙酸与碳酸钠反应:2CH 3COOH+Na 2CO 3 2CH 3COONa+H 2O+CO 2↑3.乙酸与碳酸氢钠反应:CH 3COOH+NaHCO 3 CH 3COONa+H 2O+CO 2↑4.两分子乳酸 CH 3CH (OH )COOH 发生酯化反应脱去两分子水形成六元环:2CH 3CHOHCOOH5、乳酸发生缩聚反应形成高分子△—OH 催化剂 △OH —CH 2— | n] [ 浓硫酸△6、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发生缩聚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7.甲酸与银氨溶液反应:HCOOH+2Ag(NH3)2OH (NH4)2 CO 3+ 2Ag↓ + 3NH3 + H2O8.甲酸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HCOOH+2Cu(OH)2 +2NaOH Na2 CO3+ Cu2O↓ + 3H2O(十一)、酯类1.乙酸乙酯与H218O混合加入稀硫酸水解:稀硫酸CH3COOCH2CH3 + H218O CH3CO18OH + CH3CH2OH2.乙酸乙酯碱性水解CH3COOC2H5+NaOH CH3COONa+C2H5OH(十二)、糖类1、葡萄糖结构:CH2OH—CHOH—CHOH—CHOH—CHOH—CHO2.葡萄糖燃烧:C6H12O6 + 6O26CO2 + 6H2O3.葡萄糖与银氨溶液反应:CH2OH(CHOH)4CHO + 2Ag(NH3)2OH CH2OH(CHOH)4COONH4+ 2Ag↓ + 3NH3↑ + H2O4.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CH2OH(CHOH)4CHO + 2Cu(OH)2 +NaOH CH2OH(CHOH)4COONa + Cu2O↓ + 3H2O5.葡萄糖被还原为直链己六醇:CH2OH(CHOH)4 CHO + H2CH2OH(CHOH)4CH2OH6.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获得乙醇:C6H12O62CH3CH2OH + 2CO2↑7.蔗糖水解:C12H22O11(蔗糖) + H2O C6H12O6(葡萄糖) + C6H12O6(果糖)8.麦芽糖水解:C12H22O11(麦芽糖) + H2O 2C6H12O6(葡萄糖)注意:蔗糖不含醛基,不可以发生银镜反应;麦芽糖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一、烃1.甲烷烷烃通式:(1)氧化反应甲烷的燃烧:。
甲烷不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及溴水褪色。
(2)取代反应一氯甲烷:CH4+Cl2。
二氯甲烷:CH3Cl+Cl2。
三氯甲烷:CH2Cl2+Cl2。
四氯化碳:CHCl3+Cl2。
2.乙烯乙烯的制取:。
烯烃通式:(1)氧化反应乙烯的燃烧:乙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
(2)加成反应(3)聚合反应乙烯加聚,生成聚乙烯:。
3.乙炔乙炔的制取:。
炔烃的通式:。
(1)氧化反应乙炔的燃烧:。
乙炔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
(2)加成反应图1 乙烯的制取图2 乙炔的制取与溴水加成:HC CH+Br 2CHBr=CHBr+Br 2与氢气加成:与氯化氢加成:(3)聚合反应氯乙烯加聚,得到聚氯乙烯: 。
乙炔加聚,得到聚乙炔: 。
4.苯苯的同系物通式:(1)氧化反应苯的燃烧: 。
苯不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取代反应①苯与溴反应②硝化反应(3)加成反应5.甲苯(1)氧化反应甲苯的燃烧: 。
甲苯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取代反应(与HNO 3)甲苯硝化反应生成2,4,6-三硝基甲苯,简称 ,又叫 ,是一种 色晶体,不溶于水。
它是一种 ,广泛用于 。
注意:甲苯在光照条件下发生侧链的取代,而在催化剂条件下发生苯环上的取代。
注意:制取乙烯、乙炔均用排水法收集;乙烯、乙炔的加成反应(3)加成反应二、烃的衍生物6.溴乙烷纯净的溴乙烷是 ,沸点 ,密度比水 。
(1)取代反应溴乙烷的水解: 。
(2)消去反应:。
7.乙醇(1)取代反应:①与钠反应 。
②与HBr 反应 。
(2)氧化反应①催化剂催化氧化:②燃烧(3)消去反应C 2H 5OHC 2H 5-OH + OH-C 2H 58.苯酚苯酚是 ,露置在空气中会因 。
苯酚具有 气味,水中溶解度 ,易溶于 。
苯酚有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如果苯酚沾到皮肤上,应该用 处理。
乙醛氧化制醋酸的基本原理1、乙醛氧化制醋酸基本原理一、反应方程式:乙醛首先氧化成过氧醋酸,而过氧醋酸很不稳定,在醋酸锰的催化下发生分解,同时使另一分子的乙醛氧化,生成二分子醋酸。
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
CH3CHO+O2CH3COOOH〔1〕CH3COOOH+CH3CHO2CH3COOH〔2〕在氧化塔内,还进行以下副反应:CH3COOOHCH3OH+CO2〔3〕CH3OH+O2HCOOH+H2O〔4〕CH3COOOH+CH3COOHCH3COOCH3+CO2+H2O〔5〕CH3OH+CH3COOHCH3COOCH3+H2O(6)CH3CHOCH4+CO(7)CH3CH2OH+CH3COOHCH3COOC2H 5+H2O(8)CH3CH2OH+HCOOHHCOOC2H5+H2(9)3CH3CHO+3O2HCO2、OH+CH3COOH+CO2+H2O(10)2CH3CHO+5O24CO2+4H2O(11)3CH3CHO+O2CH3CH(OCOCH3) 2+H2O(12)2CH3COOHCH3COCH3+CO2+H2O(13)CH3COOHCH4+CO2(14)乙醛氧化制醋酸的反应机理一般认为可以用自由基的连锁反应机理来进行解释。
常温下乙醛就可以自动地以很慢的速度吸收空气中的氧而被氧化生成过氧醋酸。
二、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1、物系相态:氧化过程可以在气相中进行,也可以在也相中进行。
在气相状态下,乙醛和氧气或空气相混合,氧化反应极易进行,而不必使用催化剂。
但是由于空气密度小、热容小、导热系数小,乙醛氧化反应放出的大量热量极难排出,系统温度难以掌握,造成恶性爆炸事故。
因此气相氧化过程没 3、有得到实际应用。
工业上实际使用的液相过程,向装有乙醛的醋酸溶液的氧化塔中通入氧气或空气,氧气首先扩大到液相,再被乙醛所吸收,借催化剂的作用使乙醛氧化为醋酸。
由于液体的密度较大,热容量也大,传热速率高,热量很简单通过冷却管由工业水带走,不易产生局部过热,反应温度能有效地加以掌握,确保安全生产。
乙醛的制备方法和化学方程式乙醛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它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制备。
在下面的文章中,我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乙醛制备方法,并附上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请注意,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条件和反应物可以根据具体实验条件进行适当的调整。
1.乙烯氧化法:乙烯氧化是工业上生产乙醛的常用方法。
该方法将乙烯与氧气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产生乙醛。
化学方程式:C2H4+O2→CH3CHO2.乙醇脱水法:乙醇脱水法是实验室制备乙醛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乙醇在催化剂存在下脱水,生成乙醛。
化学方程式:CH3CH2OH→CH3CHO+H2O3.甲酸氧化法:甲酸氧化法可以将甲酸氧化为乙醛。
该方法在催化剂存在下,甲酸在高温条件下氧化生成乙醛。
化学方程式:HCOOH→CH3CHO+CO24.乙醇氧化法:乙醇氧化法是另一种将乙醇氧化为乙醛的方法。
该方法在铬酸、硅酸等催化剂的存在下,将乙醇氧化为乙醛。
化学方程式:CH3CH2OH+O2→CH3CHO+H2O5.乙酸酯水解法:乙酸酯水解法是一种将乙酸酯水解为乙醛的方法。
该方法在酸催化剂存在下,将乙酸酯水解生成乙醛。
化学方程式:CH3CO2CH3+H2O→CH3CHO+CH3COOH6.乙醇氧化还原法:乙醇氧化还原法以乙醇为原料,经过氧化和还原反应,最终生成乙醛。
化学方程式:2CH3CH2OH+O2→2CH3CHO+2H2O这些是常用的乙醛制备方法。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乙醛的制备。
同时,需要注意实验安全,并按照实验条件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乙烯催化氧化制备乙醛反应方程式一、引言乙醛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医药、染料、塑料、涂料等领域。
乙烯催化氧化制备乙醛是目前工业上最主要的生产方法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乙烯催化氧化制备乙醛反应方程式。
二、反应原理乙烯催化氧化制备乙醛的反应原理如下:C2H4 + O2 → CH3CHO三、反应机理该反应的催化剂通常采用钼和钒的复合氧化物,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和活性。
其机理如下:1. 氧气在催化剂表面被吸附并分解成O原子。
O2 → 2O2. 乙烯在催化剂表面被吸附并发生部分氧化,生成C2H4O中间体。
C2H4 + O → C2H4O3. C2H4O中间体进一步与表面上的O原子发生反应,生成CH3CHO产物。
C2H4O + O → CH3CHO四、影响因素该反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压力、催化剂种类、催化剂负载量等。
1. 温度:反应温度是影响反应速率和产物选择性的重要因素。
通常在150-200℃之间进行反应。
2. 压力:压力对反应选择性和收率也有影响。
通常在1-3 atm的压力下进行反应。
3. 催化剂种类:不同催化剂对于该反应的选择性和活性也有很大的影响。
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钼和钒的复合氧化物作为催化剂。
4. 催化剂负载量:催化剂负载量也会影响反应速率和产物选择性。
通常采用0.1-5%的催化剂负载量。
五、总结乙烯催化氧化制备乙醛是一种重要的生产方法,具有高效、环保等优点。
本文简要介绍了该反应的原理、机理以及影响因素,有助于深入了解该方法并进行相关研究与开发。
乙醇(C2H5OH)可以通过不同的氧化反应生成不同的化合物,这取决于氧化剂的强度和反应条件。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乙醇氧化反应及其方程式:
1. 乙醇被氧气氧化生成乙醛(Acetaldehyde, CH3CHO):
C2H5OH + O2 →CH3CHO + H2O
2. 乙醇在更强的氧化条件下,如使用酸性高锰酸钾(KMnO4)或铬酸(CrO3)作为氧化剂,可以进一步氧化生成乙酸(Acetic acid, CH3COOH):
C2H5OH + 2 O2 →CH3COOH + H2O
3. 在某些情况下,乙醇还可以被氧化生成乙二醇(Ethylene glycol, C2H6O2):
2 C2H5OH + O2 →C2H6O2 + H2O
这些反应通常需要催化剂或特定的反应条件来促进氧化过程。
在实验室中,这些反应通常在控制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反应的效率。
乙醛和cuoh2反应方程式
乙醛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2H4O。
它是包含有CHO
基团的一种醛类化合物,具有刺激性气味。
乙醛在许多有机合成反应和生物化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Cu(OH)2是铜的氢氧化物,化学式为Cu(OH)2。
它是一种固
体粉末,具有蓝绿色,常用作催化剂、试剂和染料。
乙醛和Cu(OH)2反应会形成一种新的化合物,反应方程式如下:
2CH3CHO + Cu(OH)2 → Cu(CH3COO)2 + 2H2O
在反应中,乙醛的CHO基团氧化成为CH3COO,形成了乙酸盐。
同时,Cu(OH)2被还原成Cu(CH3COO)2。
反应过程中产
生了水。
这个反应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乙醛被氧化成乙酸盐,而
Cu(OH)2被还原。
乙醛的CHO基团失去一个氢原子,氧化成COO基团。
而Cu(II)被还原成Cu(I)。
这个反应通常是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因为乙醛的羰基比较稳定,不容易被氧化。
加入Cu(OH)2可以提供氧化剂,促进乙醛的
氧化反应。
同时,碱性条件下Cu(OH)2更容易被还原,加速
反应的进行。
乙醛和Cu(OH)2反应的应用也是多样的。
比如在有机合成中,乙醛可以被氧化为乙酸盐,从而形成特定的功能基团,用于合
成其他化合物。
此外,Cu(OH)2作为催化剂,在一些有机反应中可以起到促进作用。
总的来说,乙醛和Cu(OH)2反应形成乙酸盐的反应方程式为2CH3CHO + Cu(OH)2 → Cu(CH3COO)2 + 2H2O。
这个反应在有机合成和其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乙醇的催化氧化化学方程式乙醇的催化氧化是一种将乙醇转化为乙醛或乙酸的反应。
催化氧化反应可以通过将乙醇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来实现。
催化剂在反应中起到了促进反应速率、降低反应能量等作用。
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在化学工业上有很重要的应用,可以用于制备有机合成中的重要化合物。
乙醇的催化氧化是一个复杂的反应过程,其具体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C2H5OH + O2 → CH3CHO + H2OC2H5OH + O2 → CH3COOH + H2O在第一个化学方程式中,乙醇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和水。
乙醛是一种无色液体,有着特殊的气味,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中。
乙醛是许多有机合成反应的重要中间体,可以制备醇、酸、酯等化合物。
在第二个化学方程式中,乙醇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酸和水。
乙酸是一种无色液体,有着刺激性的酸味,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等领域。
乙酸可以用作食品的酸味调味剂,也可以用于制备酯类化合物。
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通常需要在高温下进行,以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率。
常用的催化剂包括铜、银、金等贵金属,以及钨、钼、铁等过渡金属。
这些催化剂能够提供活化能,促进乙醇与氧气之间的反应。
催化剂的选择和使用条件对于反应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是一个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该反应,可以将乙醇转化为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为化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催化氧化反应的研究和应用也是化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有助于推动有机合成方法的发展和改进。
总结起来,乙醇的催化氧化是将乙醇转化为乙醛或乙酸的反应。
该反应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制备许多有机合成中的重要化合物。
催化剂在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促进反应速率和产率。
通过研究和应用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可以推动有机合成方法的发展和改进,为化学工业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