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横截面积计算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1
电线电缆的横截面积与载流量的关系导线截面积与电流的关系中:一般铜线安全计算方法为: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
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
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
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A 。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
铝芯线,线径要取铜线的1.5-2倍。
铜线电流小于28A,按每平方毫米10A来取肯定安全。
铜线电流大于120A,则按每平方毫米5A来取。
导线的阻抗与其长度成正比,与其线径成反比。
使用电源时,应注意输入与输出导线的线材与线径问题。
以防止电流过大使导线过热而造成事故。
导体线径一般按如下公式计算:铜线:S= IL / 54.4*U`铝线:S= IL / 34*U`上式中:I——导线中通过的最大电流(A)L——导线的长度(M)U`——充许的电源降(V)S——导线的截面积(MM2)一、一般来讲铜导线载流量导线的安全载流量是根据所允许的线芯最高温度、冷却条件、敷设条件来确定的。
平常铜导线安全载流量是5~8A/mm2,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是3~5A/mm2。
如:2.5 mm2 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为2.5×8A/mm2=20A 4 mm2 BVV 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为4×8A/mm2=32A二、计算铜导线截面积利用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5~8A/mm2,计算出所选取铜导线截面积S的上下范围:S=< I /(5~8)>=0.125 I ~0.2 I(mm2) S-----铜导线截面积(mm2) I-----负载电流(A)三、功率计算一般负载分为两种,一种式电阻性负载,一种是电感性负载。
对于电阻性负载的计算公式:P=UI 对于日光灯负载的计算公式:P=UIcosф,其中日光灯负载的功率因数cosф=0.5。
不同电感性负载功率因数不同,统一计算家用电器时可将功率因数cosф取0.8。
电线平方数与直径换算方法知识电线的规格在国际上常用的有三个标准:分别是美制(AWG)、英制(SWG)和我们的(CWG)。
几平方是国家标准规定的的一个标称值,几平方是用户根据电线电缆的负荷来选择电线电缆。
电线平方数是装修水电施工中的一个口头用语,常说的几平方电线是没加单位,即平方毫米。
电线的平方实际上标的是电线的横截面积,即电线圆形横截面的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
一般来说,经验载电量是当电网电压是220V时候,每平方电线的经验载电量是一千瓦左右。
铜线每个平方可以载电1-1.5千瓦,铝线每个平方可载电0.6-1千瓦。
因此功率为1千瓦的电器只需用一平方的铜线就足够了。
具体到电流,短距送电时一般铜线每平方可载3A到5A的电流。
散热条件好取5A/平方毫米,不好取3A/平方毫米。
换算方法:知道电线的平方,计算电线的半径用求圆形面积的公式计算:电线平方数(平方毫米)=圆周率(3.14)×电线半径(毫米)的平方知道电线的平方,计算线直径也是这样,如:2.5方电线的线直径是:2.5÷3.14 = 0.8,再开方得出0.9毫米,因此2.5方线的线直径是:2×0.9毫米=1.8毫米。
知道电线的直径,计算电线的平方也用求圆形面积的公式来计算:电线的平方=圆周率(3.14)×线直径的平方/4 电缆大小也用平方标称,多股线就是每根导线截面积之和。
电缆截面积的计算公式:0.7854 × 电线半径(毫米)的平方× 股数如48股(每股电线半径0.2毫米)1.5平方的线:0.785 ×(0.2 × 0.2)× 48 = 1.5平方二、常用小规格线缆知识RVVP:铜芯聚氯乙烯绝缘屏蔽聚氯乙烯护套软电缆,电压300V/300V 2-24芯。
主要质量指标:线径(包括芯线和编织丝,并不是越粗越好,用杂质铜的要达到电阻标准而做的很粗)、铜芯纯度、编织密度、绞距。
电线电缆的平方数计算方法电线几平方是国家标准规定的的一个标称值,电线的平方实际上标的是电线的横截面积,即电线圆形横截面的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
是用户根据电线电缆的负荷来选择电线电缆。
那电线怎么看平方数的呢?电线的平方是怎么计算?电线的规格在国际上常用的有三个标准:分别是美制(AWG)、英制(SWG)和我们的(CWG)。
Q 电线怎么看平方数?A几平方是国家标准规定的的一个标称值,几平方是用户根据电线电缆的负荷来选择电线电缆。
电线平方数是装修水电施工中的一个口头用语,常说的几平方电线是没加单位,即平方毫米。
电线的平方实际上标的是电线的横截面积,即电线圆形横截面的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
1、整捆的新线,包装表面会有线的标签,清楚标注线的品牌、型号、线径(电线的平方数),见下图。
2、有些大品牌的电线在绝缘层上印有品牌、型号、线径(电线的平方数)。
3、对于没有标注的电线,经验丰富的电工可以通过目测,看出电线的平方数。
4、没有经验的人,如果要判断电线的粗细(平方),可用游标尺测量电线的直径,然后求出截面。
如果要判断电线的粗细(平方),可用游标尺测量电线的直径,然后求出截面。
截面的计算公式:S=半径的平方R×π(R为电线的半径)比如直径1.76的线,就是1.76÷2×3.14=2.76平方≈2.5平方,(取近似值)。
如果你是要选择电线的大小,一般是先根据用电器的功率大小算出电流,然后根据电流在查电工手册即可,这样比较准确。
如果是单芯的就可以量一下其直径,然后得出半径根据面积的公式S=半径*半径*3.14。
就可以知道该电线的横截面积,而有些线是由多条线芯组合扭在一起的,这样就不能用单芯的方法去算了,只能是按这条电线中多条线的其中一条去接单芯线算,然后再乘以线的股数就可以。
公式为S=半径*半径*3.14*N,其中N为扭成这条电线的数量!Q 电线电缆的平方计算方式A一般来说,经验载电量是当电网电压是220V时候,每平方电线的经验载电量是一千瓦左右。
算电线平方最简单的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算电线平方最简单的方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许多东西的面积,比如房屋的面积、地板的面积等等。
而计算这些面积中,有一个非常基础的概念就是计算电线的平方。
电线平方的计算并不复杂,只要掌握一些简单的方法,就可以轻松完成。
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电线的平方。
电线的平方指的是电线的横截面积,通常以平方毫米为单位。
计算电线的平方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认电线的横截面积是否符合使用的要求,以确保电线能够正常传输电能。
接下来,我们来分享一些关于如何计算电线平方的最简单方法:1. 使用测量工具测量电线的直径:我们需要使用测量工具(如卷尺、量角器等)来测量电线的直径。
通常电线的直径以毫米为单位,确保测量结果准确无误。
2. 计算电线的半径:根据电线的直径,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电线的半径。
电线的半径等于直径的一半,即半径=直径/2。
3. 使用公式计算电线的平方:根据电线的半径,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电线的平方:电线的平方=π×半径的平方π的近似值为3.14。
根据这个公式,可以很快地计算出电线的平方。
4. 确定实际需要的电线平方:根据电线的使用情况和要求,确定实际需要的电线平方。
如果需要更大的电线平方来传输更多的电能,可以选择直径更大的电线。
以上就是计算电线平方最简单的方法。
通过测量电线的直径、计算半径、使用公式计算电线的平方,就可以轻松完成电线平方的计算。
希望以上方法对您有所帮助,让您在日常生活中更加便利地进行电线平方的计算。
第二篇示例:电线平方计算是建筑行业中常见的工作任务,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会觉得有些复杂繁琐。
实际上算电线平方并不难,只要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技巧,就可以轻松应对各种情况。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计算电线平方吧。
算电线平方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电线的长度和宽度。
电线的长度通常是已知的,而宽度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测量得出。
电线平方数知识及直径的换算方法和常用小规格线缆知识--------------转载谢谢原创作者电线的规格在国际上常用的有三个标准:分别是美制(AWG)、英制(SWG)和我们的(CWG)。
几平方是国家标准规定的的一个标称值,几平方是用户根据电线电缆的负荷来选择电线电缆。
电线平方数是装修水电施工中的一个口头用语,常说的几平方电线是没加单位,即平方毫米。
电线的平方实际上标的是电线的横截面积,即电线圆形横截面的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
一般来说,经验载电量是当电网电压是220V时候,每平方电线的经验载电量是一千瓦左右。
铜线每个平方可以载电1-1.5千瓦,铝线每个平方可载电0.6-1千瓦。
因此功率为1千瓦的电器只需用一平方的铜线就足够了。
具体到电流,短距送电时一般铜线每平方可载3A到5A的电流。
散热条件好取5A/平方毫米,不好取3A/平方毫米。
换算方法:知道电线的平方,计算电线的半径用求圆形面积的公式计算:电线平方数(平方毫米)=圆周率(3.14)×电线半径(毫米)的平方知道电线的平方,计算线直径也是这样,如:2.5方电线的线直径是:2.5÷3.14 = 0.8,再开方得出0.9毫米,因此2.5方线的线直径是:2(直径系数)×0.9毫米=1.8毫米。
知道电线的直径,计算电线的平方也用求圆形面积的公式来计算:电线的平方=圆周率(3.14)×线直径的平方/4电缆大小也用平方标称,多股线就是每根导线截面积之和。
电缆截面积的计算公式:0.7854 ×电线半径(毫米)的平方×股数如48股(每股电线半径0.2毫米)1.5平方的线:0.785 ×(0.2 ×0.2)×48 = 1.5平方RVVP:铜芯聚氯乙烯绝缘屏蔽聚氯乙烯护套软电缆,电压300V/300V 2-24芯。
主要质量指标:线径(包括芯线和编织丝,并不是越粗越好,用杂质铜的要达到电阻标准而做的很粗)、铜芯纯度、编织密度、绞距。
我们要找出三相四线电线的截面面积的计算公式。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电线截面面积与其载流量之间的关系。
电线的截面面积(A)与其载流量(I)和允许的电压降(ΔV)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的数学公式表示:
A = (I^2 × ΔV) / (V × ρ × K)
其中,
A 是电线的截面面积,单位是平方毫米(mm^2)
I 是电线的载流量,单位是安培(A)
ΔV 是允许的电压降,单位是伏特(V)
V 是工作电压,单位是伏特(V)
ρ 是电线的电阻率,铜的电阻率约为17.2 × 10^-8 Ω·m
K 是电线的温升系数,对于铜线,K = 1。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怎样根据电线的载流量、允许的电压降和工作电压来计算电线的截面面积。
计算结果为:A = 71353065.54 mm^2
所以,三相四线电线的截面面积约为71353065.54 mm^2。
谁知道如何按计算电流选择导线截面积?电流与导线横截面积成正比的关系,导线横截面积越大,允许通过的电流越大.同时,和导线电阻率有关,电阻率越大,允许通过的电流越小,即和导体的材质有关.具体能通过多大的电流,一般<<电工手册>>中都可查到.运算的公式是:允许通过的电流=(电压*导线横截面积)/(导线电阻率*导线的长度)电缆选择的原则是【简单算法】:10mm2(含10mm2)以下的线以导线截面积乘以5就是该截面积导线的载流量相应的截面积100mm2以上乘以乘以216mm2、25mm2乘以435mm2、50mm2乘以370mm2、95mm2乘以2.5如果导线穿管乘以系数0.8(穿管导线总截面积不超过管截面积的百分之四十)高温场所使用乘以系数0.9(85摄氏度以内)裸线(如架空裸线)截面积乘以相应倍率后再乘以2(如16mm2导线:16*4*2)以上是按铝线截面积计算铜线升级算是指1.5mm2铜线载流量等于2.5mm2铝线载流量,依次类推。
3|评论2011-08-03 13:56likecesec|二级根据导体电阻公式,电阻Ω=ρ×L/S。
其中ρ为导体导电率、L为导体长度、S 为导体截面积。
根据公式可以看出L一定时,导线截面积越大,导体电阻就越小,就越能传输大电流,即大电流在导线截面积越大的导体上产生的损耗就越小,相应的提高了电流的传输效率。
0|评论2011-11-01 23:31taatab|十四级铜芯电线的载流量没有计算公式,根据电流大小选择铝芯、铜芯的截面积,有经验数据供你选择参考:对于1.5、2.5、4、6、10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5倍就是其允许载流量(安培)。
对于16、25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4倍。
对于35、50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3倍。
对于70、95mm2 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2.5倍。
对于120、150、185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2倍。
电线平方数及直经换算方法电线的规格在国际上常用的有三个标准:分别是美制(AWG)、英制(SWG)和我们的(CWG)。
几平方是国家标准规定的的一个标称值,几平方是用户根据电线电缆的负荷来选择电线电缆。
电线平方数是装修水电施工中的一个口头用语,常说的几平方电线是没加单位,即平方毫米。
电线的平方实际上标的是电线的横截面积,即电线圆形横截面的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
一般来说,经验载电量是当电网电压是220V时候,每平方电线的经验载电量是一千瓦左右。
铜线每个平方可以载电1-1.5千瓦,铝线每个平方可载电0.6-1千瓦。
因此功率为1千瓦的电器只需用一平方的铜线就足够了。
具体到电流,短距送电时一般铜线每平方可载3A到5A的电流。
散热条件好取5A/平方毫米,不好取3A/平方毫米。
换算方法:知道电线的平方,计算电线的半径用求圆形面积的公式计算:电线平方数(平方毫米)=圆周率(3.14)×电线半径(毫米)的平方知道电线的平方,计算线直径也是这样,如:2.5方电线的线直径是:2.5÷3.14 = 0.8,再开方得出0.9毫米,因此2.5方线的线直径是:2×0.9毫米=1.8毫米。
知道电线的直径,计算电线的平方也用求圆形面积的公式来计算:电线的平方=圆周率(3.14)×线直径的平方/4电缆大小也用平方标称,多股线就是每根导线截面积之和。
电缆截面积的计算公式:0.7854 ×电线半径(毫米)的平方×股数如48股(每股电线半径0.2毫米)1.5平方的线:0.785 ×(0.2 × 0.2)× 48 = 1.5平方(国标1.5平方导体直径1.38 BV 塑铜线## BLV 塑铝线)(国标2.5平方导体直径1.78 BV 塑铜线## BLV 塑铝线)(国标4平方导体直径2.25 BV 塑铜线## BLV 塑铝线)(国标6平方导体直径2.76 BV 塑铜线## BLV 塑铝线)(国标10平方导体直径1.33*7 BV 塑铜线## BLV 塑铝线)(国标16平方导体直径170*7 BV 塑铜线## BLV 塑铝线)(国标25平方导体直径210*7 BV 塑铜线## BLV 塑铝线)(国标35平方导体直径250*7 BV 塑铜线## BLV 塑铝线)(国标50平方导体直径178*19 BV 塑铜线## BLV 塑铝线)(国标70平方导体直径210*19 BV 塑铜线## BLV 塑铝线)(国标95平方导体直径250*19BV 塑铜线## BLV 塑铝线)25℃时铜线的载流量是1mm15A1.5 18A2.5 26A4 38A6 44A10 68A1680A25 109A35 125A50 163A70 202A95 243A120 285A150 320A。
电线横截面积计算
知道电线的平方,计算电线的半径用求圆形面积的公式计算:
电线平方数(平方毫米)=圆周率(3.14)×电线半径(毫米)的平方
知道电线的平方,计算线直径也是这样,如:
2.5方电线的线直径是:2.5÷
3.14 = 0.8,再开方得出0.9毫米,因此2.5方线的线直径是:2×0.9毫米=1.8毫米。
知道电线的直径,计算电线的平方也用求圆形面积的公式来计算:
电线的平方=圆周率(3.14)×线直径的平方/4
电缆大小也用平方标称,多股线就是每根导线截面积之和。
电缆截面积的计算公式:
0.7854 ×电线半径(毫米)的平方×股数
如48股(每股电线半径0.2毫米)1.5平方的线:
0.785 ×(0.2 × 0.2)× 48 = 1.5平方
电线载流量计算
铜线每平方毫米6安培。
铝线是每平方毫米5安培(仅供快速估算)
4平方的铜线:4*6=24A
6平方的铜线:6*6=36A
10平方的铜线:10*6=60A
16平方的铜线:16*6=96A
1。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
在电线电缆领域,常用的计算公式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电阻、电容、电感、功率和电流计算。
1.电阻计算公式:
电阻是电线电缆用来限制电流流动的特性。
其计算公式为:
R=ρ*(L/A),其中R为电阻,ρ为电线电缆的电阻率,L为电线电缆的长度,A为电线电缆的横截面积。
电阻单位为欧姆(Ω)。
2.电容计算公式:
电容是电线电缆存储电荷的能力。
其计算公式为:C=ε*(A/d),其中
C为电容,ε为电线电缆的介电常数,A为电线电缆的横截面积,d为电
线电缆的间距。
电容单位为法拉(F)。
3.电感计算公式:
电感是电线电缆在电流变化时产生的电磁场。
其计算公式为:
L=(μ*n^2*A)/l,其中L为电感,μ为电线电缆的磁导率,n为电线电缆
的匝数,A为电线电缆的横截面积,l为电线电缆的长度。
电感单位为亨
利(H)。
4.功率计算公式:
功率是电线电缆传输的电能。
其计算公式为:P=U*I,其中P为功率,U为电压,I为电流。
功率单位为瓦特(W)。
5.电流计算公式:
电流是电线电缆中流动的电荷数量。
其计算公式为:I=V/R,其中I
为电流,V为电压,R为电阻。
电流单位为安培(A)。
在实际使用中,这些公式可以用来计算电线电缆的设计参数,以确保
电线电缆能够满足工作要求和安全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公式只适用
于理想化的情况,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温度、电磁
干扰等。
因此,在具体使用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修正。
三相五线制截面积计算哎呀,说起三相五线制截面积计算,这可真是个技术活儿,得有点电工底子才能搞得明白。
不过别担心,我尽量用大白话给你讲讲,咱们就当是闲聊。
首先,三相五线制,这玩意儿是电力系统里的一种接线方式。
三相,就是三个相位,五线,就是有五根线。
这五根线里,有三根是相线,一根是零线,还有一根是地线。
相线负责传输电能,零线和地线则是为了安全。
好了,咱们现在来聊聊截面积计算。
这个截面积,其实就是电线的横截面积,单位通常是平方毫米(mm²)。
为啥要算这个呢?因为电线的截面积决定了它能承受多大的电流,这关系到安全和效率。
比如说,你家里要装个大功率的空调,那电线就得选粗一点的,不然电流太大,电线承受不住,就容易发热,甚至引发火灾。
所以,计算截面积,就是为了保证电线既能安全传输电能,又不至于浪费材料。
具体怎么计算呢?这得看你要用的电线材质和电压等级。
一般来说,铜线的截面积和能承受的电流之间有个经验公式,比如:电流(A)= 截面积(mm²)× 某个系数这个系数,对于铜线来说,大概是5.5到6.5之间,具体数值得看电压等级和电线的敷设环境。
比如,电压高了,或者电线敷设在温度高的地方,这个系数就得小一点。
举个例子,假设你要计算一根2.5mm²的铜线能承受多大电流。
按照5.5的系数来算,就是:电流 = 2.5mm² × 5.5 = 13.75A这就是说,这根2.5mm²的铜线,理论上能承受13.75安培的电流。
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计算,实际应用中,还得考虑到电线的敷设方式、环境温度等因素。
而且,为了安全起见,我们通常会留出一定的余量,不会让电线满负荷运行。
好了,关于三相五线制截面积计算,咱们就聊到这儿。
希望这能让你对这个话题有个大概的了解。
如果你有更具体的问题,或者需要更详细的计算,那可能就得请教专业的电工师傅了。
毕竟,安全第一嘛!。
电线的计算公式嘿,咱们今天来聊聊电线的计算公式这事儿。
您知道吗,电线这玩意儿在咱们生活里那可是无处不在!就拿我上次家里装修的事儿来说吧,电工师傅在那算电线的长度和粗细,我在旁边是看得一头雾水。
咱们先来说说电线的电阻计算公式。
电阻R = ρ×L/S ,这里的ρ 是电阻率,L 是电线的长度,S 是电线的横截面积。
这就好比是一条路,ρ 就是路的材质,比如是水泥路还是泥巴路;L 就是路的长度,越长走起来越费劲;S 就是路的宽窄,越窄越不好走。
比如说铜的电阻率比铝的小,所以在相同条件下,铜电线的电阻就会比铝电线小,导电性能也就更好。
再来说说电线的载流量计算公式。
这可关系到咱们用电的安全和效率呢!一般来说,咱们会根据电线的材质、截面积还有环境温度等来计算。
就像我家装修的时候,师傅根据房间的电器功率,仔细计算了每根电线需要承受的电流,然后选了合适粗细的电线。
要是算错了,那可能电线就会过热,甚至引发火灾,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还有电线的电压降计算公式。
电压降ΔU = I×R ,I 是电流,R 是电阻。
这就好比水流在管道里流动,会有压力损失一样。
电流在电线里跑,也会有电压的损失。
如果电压降太大,电器可能就没法正常工作啦。
比如说,我有个朋友开了个小工厂,因为一开始没算好电线的规格,结果机器老是出故障,后来请了专业的人来重新计算和更换电线,问题才解决。
这可真是血的教训啊!在实际应用中,计算电线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要考虑的因素那可多了去了。
像环境温度,要是在炎热的夏天,电线散热不好,载流量就得打个折扣;还有电线的敷设方式,是明敷还是暗敷,对散热也有影响。
总之,电线的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咱们搞清楚每个参数的意义,结合实际情况仔细计算,就能选到合适的电线,让咱们的用电既安全又高效。
可别像我刚开始那样,对着那些公式和数字一脸懵,多学习多了解,咱们也能成为“电线专家”!。
电源线截面积----载流对照表线号截面积(mm2)最大允许载流(A)0~15.2m<1.8~15.2m >15.2mSPT-2 HPN SJTO SPT-2 HPN SJTO18AWG 0.85 10 10 10 7 7 716AWG 1.25 13 15 13 10 12 1014AWG 2.00 / 20 18 / 17 1312AWG 3.30 / 30 25 / 20 18电源线横截面的选择应该有三个:1 载流量,演算过来也就是电器的功率W2 很多电器在刚开机的瞬间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附加载荷,因此这其中应该有一个大于1的系数(具体多大应该和电器的种类有关)3 整个电源线的耐热等级,它与横截面都是影响载流量的重要因素,并且都是正向的有利因素4小家电有规定大于3KG的用H05的线,3KG以下的可以用H03的线。
外露长度应该和建筑布线安全方面有关,比如在建筑方面有规定,电源插座距离底面的最小要求,而外露长度则与这些要求有关。
a.正常的电线,电线外皮上会印刷或烙印一些安全规的资料,如UL(美国安规)或CSA(加拿大安规)等,如若没有,恐较没保障.b. 铜线的外径,电线以铜线当导体,理论上外径越粗,阻越小,发烫的机会越低,而铜线的外径,可从电线外皮上的印刷或烙印处找到线规(AWG),如"3C/18AWG"即表示有18AWG的线三条,线规的数字越低表示铜线的外径越粗,以下列一些常见线规的互换:16AWG=1.29mm, 18AWG=1.02mm, 20AWG=0.813mm, 24AWG=0.511mmAWG: American Wire Gage对于标准的PVC线材来说,以下是这些线径的最大承受电流:16AWG--> 24A18AWG--> 18A20AWG --> 13A24AWG--> 7A考虑实际,使用中应该留些余地,不然整根线都要发热了。
提问人的追问2010-03-30 11:28不好意思我想再问一下,我有的同事说18AWG最大承受电流为6A,16AWG最大承受电流为10A,我不能确定,因为我是做灯饰设计的,所以这些很重要,回此想请各位朋友能再指点指点.回答人的补充2010-03-30 11:57我将UL标准发去,供参考:UL是依据UL制定的标准进行试验和实验UL的标准很广泛,而且经常被修改。
单相电线计算公式随着电气设备的普及和用电需求的增加,人们对单相电线的计算也越来越重视。
单相电线计算公式是一种用于确定电线横截面积、电流负载和电线长度的数学表达式。
通过正确使用这个公式,人们可以确保电线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电能的高效传输。
我们需要明确单相电线的定义。
单相电线是指只有一个相位的电力传输线路。
它通常由导线、绝缘层和外部保护层组成。
单相电线常用于家庭、商业和轻工业等场所,用于供电、照明和其他电气设备的工作。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单相电线计算公式的具体内容。
单相电线计算公式包括三个主要参数:电流负载(I)、电线长度(L)和电线截面积(A)。
这三个参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I = (2 * P) / (U * cosθ)其中,I表示电流负载,单位为安培(A);P表示负载功率,单位为瓦特(W);U表示电压,单位为伏特(V);cosθ表示功率因数,无单位。
根据上述公式,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电流负载(I)与负载功率(P)成正比。
负载功率越大,电流负载也就越大。
这意味着,在计算电线截面积时,需要根据负载功率的大小来确定电流负载的大小,从而选择合适的导线横截面积。
电流负载(I)与电压(U)成反比。
电压越高,电流负载越小。
因此,在计算电线截面积时,需要考虑到供电系统的电压水平,选择适当的导线横截面积,以确保电流负载在安全范围内。
功率因数(cosθ)是影响电流负载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功率因数是指负载电流与负载电压之间的相位差。
当功率因数为1时,即负载电流与负载电压完全同相,电流负载最大。
而当功率因数小于1时,电流负载将相应减小。
因此,在计算电线截面积时,需要考虑负载的功率因数,选择合适的导线横截面积,以确保电流负载在规定范围内。
单相电线计算公式是一种重要的工具,用于确定电线横截面积、电流负载和电线长度。
正确使用这个公式可以确保电线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电能的高效传输。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负载功率、电压和功率因数等参数,选择合适的导线横截面积,以满足电力传输的需求,并保证电线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电线横截面积计算
知道电线的平方,计算电线的半径用求圆形面积的公式计算:
电线平方数(平方毫米)=圆周率(3.14)×电线半径(毫米)的平方
知道电线的平方,计算线直径也是这样,如:
2.5方电线的线直径是:2.5÷
3.14 = 0.8,再开方得出0.9毫米,因此2.5方线的线直径是:2×0.9毫米=1.8毫米。
知道电线的直径,计算电线的平方也用求圆形面积的公式来计算:
电线的平方=圆周率(3.14)×线直径的平方/4
电缆大小也用平方标称,多股线就是每根导线截面积之和。
电缆截面积的计算公式:
0.7854 ×电线半径(毫米)的平方×股数
如48股(每股电线半径0.2毫米)1.5平方的线:
0.785 ×(0.2 × 0.2)× 48 = 1.5平方
电线载流量计算
铜线每平方毫米6安培。
铝线是每平方毫米5安培(仅供快速估算)
4平方的铜线:4*6=24A
6平方的铜线:6*6=36A
10平方的铜线:10*6=60A
16平方的铜线:16*6=96A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