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专业1002班
- 格式:ppt
- 大小:1.19 MB
- 文档页数:17
生物技术专业本科课程设置1. 课程简介生物技术专业是一门涵盖生物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知识的交叉学科。
本文介绍了生物技术专业的本科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生物技术知识,进行生物学研究和应用开发的能力。
2. 课程结构2.1 基础课程•生物学基础•生物化学•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生物统计学基础课程为学生提供了生物技术专业所需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基础,使学生具备跨学科研究和应用开发的能力。
2.2 专业核心课程•生物工程学•生物分离工程•蛋白质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抗体工程•微生物发酵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是生物技术专业的核心内容,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领域,提升生物技术的实践能力。
2.3 专业选修课程•生物安全与伦理•生物药物开发•农业生物技术•食品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医学生物技术•生物传感技术•生物信息处理与分析专业选修课程提供了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发展方向进行深化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在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 实践环节3.1 实验课程生物技术专业的实验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和技能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生物技术实验基本方法,培养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3.2 实习课程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生物技术领域的实际应用,生物技术专业设置了实习课程,让学生有机会进入科研机构、生物技术企业等单位进行实习,亲身参与生物技术项目的研究与开发。
3.3 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毕业设计,学生需要独立完成一个生物技术相关课题的研究。
毕业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
4. 就业与发展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可在生物技术公司、科研院所、医疗机构、药品研发机构等单位从事生物技术研究、生产与开发工作。
此外,也可以选择进入研究生院进行进一步的深造。
5. 总结生物技术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全面涵盖了生物技术领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
班级:生物技术1002 姓名:沈恒学号:20103663000简述转基因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000摘要:000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而且人口数量也比以前越来越多,人们对食物的需求量也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便是食物的问题。
因此,人们不断的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自然而然的科学技术便成了主要的方法,尤其是生物技术中的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在最近的十几二十年来,突出和大量的应用于食品科学,并且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日后如何将转基因技术这把双刃剑更好的应用于食品科学领域以及其他领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000关键词:000转基因技术,应用,食品科学,经济效益。
000近些年,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人们对食物的需求量也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便是食物的问题。
因此,这便突显了转基因技术在食品科学领域中的经济效益和重要性。
000Genetically Modified——转基因,简称GM。
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体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再从结果中进行数代的人工选育,从而获得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
与杂交不同,该技术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创造新染色体,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具有更大的随机性、不确定性。
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期望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
转基因按照途径可分为人工转基因和自然转基因,按照对象可分为植物转基因和动物转基因。
人工转基因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Transgene technology)。
人们常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均为转基因的同义词。
经转基因技术修饰的生物体在媒体上常被称为“遗传修饰过的生物体”(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简称GMO)。
000转基因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有,转基因植物、转基因动物,转基因食品等等。
生物技术专业简介生物技术专业在生命科学与技术体系中, 是一门上接生物科学、下连生物工程的专业, 侧重于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 主要任务是为生物技术产业提供人才、技术、产品和服务。
生物技术专业依托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办学, 自2004年开始招生, 目前已建设成为楚雄师范学院的重点发展专业。
生物技术专业现有专任教师9人, 其中, 教授4人, 副教授3人;6人具有博士学位, 硕士2人(均为在读博士研究生);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 楚雄州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与企业合作建立云南省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1个, 云南省科协专家基层工作站4个, 形成了一支高学历、高职称、科研教研能力强的教学团队, 师资力量雄厚。
生物技术专业强调以研促教, 教师主持教改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多项, 并获得云南省、楚雄州自然科学奖多项;强化实践教学, 与多家单位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 积极推进实习就业一体化, 突出实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
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与实践训练, 能获得职业知识和技能, 可进行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认证;实习单位、用人单位和社会对本专业学生给予了高度肯定, 各种赞誉不绝。
【培养目标】生物技术专业“立足楚雄、重在云南、面向全国”,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具有健全人格, 具备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人文修养, 掌握生命科学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能在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农业生物技术产业以及其它生物技术相关领域企事业单位和机构从事生产实践、技术开发、人才培养和管理等工作, 能适应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五年目标预期:[目标1 专业知识] 热爱生物技术专业, 受到较扎实的生物技术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训练, 掌握系统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形成生物技术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掌握规范的实验技能, 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科学思辨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创新意识。
山东省优秀学生候选人简介(2012年)机械工程学院霍权,男,山东菏泽人,1992年12月出生,中共预备党员,机械工程学院2010级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002班学生。
现任机械工程学院学生会主席,机制1002班班长。
先后获得优秀学生干部2次,三好学生1次。
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1次,获得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功力奖学金1次,获得学生会先进个人2次,获得优秀团员1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1次,社会实践报告1次荣获机械工程学院十佳大学生称号。
孙玉玺,男,山东德州人,1990年11月出生,中共预备党员,机械工程学院2010级机械电子工程1002班学生。
现担任院学生会副主席、团支书,曾任文体委员、校社联发展策划部副部长、文毅家园社团副会长。
先后获得校优秀学生生奖学金2次,瑞鸿奖学金1次,山东理工大学功力机械奖学金1次。
被评为优秀团干部1次,三好学生2次,学生会工作先进个人2次,运动会优秀工作者1次,院十佳社会实践标兵1次。
积极参加各项科技文化活动,获得“山东理工大学第六届智能化设计——红外循迹小车制作”一等奖,“山东理工大学第三届工艺品制作大赛”二等奖,校级优秀实践报告二等奖等校院级奖励近30次。
所在宿舍被评为优良学风宿舍1次,校级文明宿舍1次。
彭澎,男,河南信阳人,1991年7月出生,共青团员,机械工程学院2010级机械电子工程1001班学生。
现任机械工程学院辅导员助理、机械工程学院学生会副主席、机电1001班学习委员,曾任机械工程学院学生会办公室副主任。
获学校奖学金1次,姚福生院士优秀特困生二等奖学金1次,被评为校优秀学生干部1次,先后荣获山东理工大学“运动会先进工作者”和机械工程学院十佳大学生荣誉称号。
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赵海兰,女,山东泰安人,1989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2010级交通运输专业交运4班学生。
获学校奖学金2次,科技单项奖学金1次,中通奖学金1次,被评为三好学生1次,优秀共青团员1次,优秀学生干部3次,省级奖励1项,在国家科技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篇。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信息资源管理上机报告我国近年来生物化学研究热点:基于共词分析视角班级:管信1002班学号:201003083姓名:王秀玉目录目录 (1)1 实验内容 (2)(1)文献资源检索 (2)(2)文献挖掘 (2)(3)分析当前国内生物化学领域研究热点、推测研究趋势 (2)2 文献获取 (2)3 关键词确定 (3)4 其他基本信息 (5)(1)发表单位信息 (5)(2)作者信息 (5)(3)热门文章 (6)5建立供词相关矩阵、相似矩阵、相异矩阵 (7)(1)共词矩阵 (7)(2)相似矩阵 (8)(3)相异矩阵 (8)6 聚类分析 (9)7 因子分析 (10)8 结果分析 (14)(1)牛血清蛋白研究 (14)(2)热休克蛋白研究 (14)(3)对多糖的研究 (14)(4)PCR (15)(5)生物信息学 (15)(6)蛋白质组 (15)(7)代谢组学 (15)(8) 基本特性 (15)9 总结 (16)10 个人体会 (16)1 实验内容本实验是研究国内生物化学领域的研究状况和特点,通过现阶段的热点的分析,进而推测该领域在将来一段时间内的研究趋势。
研究过程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文献资源检索最初对各种数据库以及搜索引擎进行初步尝试和了解,选择资料翔实全面、检索查询较为方便和精细的数据库进行文献资源的检索。
最终选择了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知网)。
其数据资料全面、查询方法多样且得到的结果比较精确,符合本次实验的要求,能够得到所需要的数据和文献全文。
(2)文献挖掘首先对各种文献挖掘方法进行学习和掌握,特别是书中介绍的共词分析和共引分析,了解每种方法的特点与用途。
之后确定自己所要研究的领域以及研究的方向和想要得到结果。
接下来比较需要的结果和已掌握的方法,最终决定所需要使用的方法。
确定的研究领域为生物化学,需要研究出近十年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并进行适当的研究方向的预测。
最终选择了共词分析的方法作为该实验文献挖掘的方法。
生命科学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行知学院)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较好的生物科学基本理论、系统的生物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食品、环保、农业、生物制药等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相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与推广、产业经营及其它管理工作,具有创新精神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1、本专业学生的知识掌握及各方面的能力的总体要求:1、掌握现代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接受生物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
3、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和较高的从事生物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研究、开发与管理的能力。
2、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1、具备较扎实的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普通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与发酵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2、了解生物科学、生物工程等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了解国家科技政策、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3、较好的掌握保健食品检测技术和生物制药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4、了解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5、具备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和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6、掌握英语基础知识,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说能力和初步的写作能力,达到国家教育部基本要求。
7、具备基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8、了解体育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体育的合格标准,身心健康。
二、学制与学位基本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三、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分配本专业开设的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及其它实践教学环节等五大板块。
植物转基因技术(共1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生物工程的导论论文之植物转基因技术生物1002班郭雅莉 6 摘要:目前,转基因技术已经成熟,转基因作物已进入产业化阶段,而且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呈直线上升趋势。
世界上已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出许多产量高、品质好、抗性强的农作物新品种,生物技术产品已应用到医药,保健食品和日化产品等各个方面,生物制药产业已成为最活跃,进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为此,我将对植物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和当代社会发展的概况进行系统阐述,同时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进行系统的讨论。
关键词:国际状况转基因技术应用安全性问题自1983年美国在世界上首次获得转基因烟草以来,植物转基因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们将以转基因技术为核心的生物技术上的巨大飞跃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植物转基因技术巨大的生产潜力将为人类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将辐射性地影响人类社会、经济、技术、生活、思想等方面的发展。
然而由于人们最初对转基因技术的认识不足或不理解,以至对转基因技术存在不同的态度和看法甚至偏见,使植物转基因技术面临着不少冲击。
在20世纪末,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就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反对者认为转基因作物具有很大的潜在危险,可能会对人类健康和生存环境造成威胁。
在欧洲,转基因作物曾被一些媒体称之为“恶魔食品”[1]。
一、国际植物转基因技术状况简介转基因技术已在多种植物上获得成功,转基因的棉花、大豆、玉米、水稻、烟草、番茄、油菜等重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已作为商品投入市场。
其进入田间实验的种类不断增加,除转基因粮食作物之外,转基因蔬菜、瓜果、牧草、花卉、林木及特用植物数量逐渐增加,基因种类和来源日益丰富,转基因性状日趋多样复杂。
在所涉及的转基因方法中,农杆菌介导法占50种,基因枪轰击法24种,DNA直接转移法2种,电击介导法2种,化学介导法1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