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专项排查练(二)
- 格式:doc
- 大小:322.00 KB
- 文档页数:6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知识。
(40分)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3分)木筏.(fá fǎ) 叛.乱(pàn pàng) 刨.土(bào páo) 黑莓.(měi méi) 苦闷.(mēn mèn) 简陋.(lù lòu) 2.读拼音,写词语。
(8分)wèi jùīn xí kòng zhì3.比一比,再组词。
(4分)寞()籍()贷()绞()漠()藉()袋()校()4.读句子,写出对应的人物和描写方法。
(3分)1.当她摸索着爬到洞口,看见那一小块太阳光时.怎样兴奋得不得了,简直就要高兴死了。
(人物:描写方法:)2.他就找了一些木头做成木筏,划到船边。
(人物:描写方法:)3.他那淡黄的头发、鼻子上的雀斑、皮裤和袜子上的补丁都和过去一模一样,只不过变得很小很小罢了。
(人物:描写方法:)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0分)1.还有用来挖土或者运土的铲子鹤嘴锄铁锨以及针线至于内衣之类虽然缺乏但我很快就习惯了。
(加上合适的标点)2.用“厉害”的两个不同意思写句子。
(1) 严厉:(2)了不起:3.汤姆的冒险的心一刻也没消失。
(改成反问句)4.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有什么必要介意呢?(改为陈述句)5.猫对男孩说:“这回够了,看在女主人的面子上,这次我饶了你。
”(改转述句)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9分)1.《鲁滨逊漂流记》的文体为。
主要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回到英国五件事,展示了鲁滨逊、、聪明能干、顽强生存的精神品质。
2.《骑鹅旅行记》是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品,它的作者是,小说中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如、。
3.汤姆·索亚是国作家笔下著名的儿童形象。
该作者的四大名著是、、、。
7.选择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
五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二单元:2、5、3的倍数的特征专项练习1.要使三位数4□6是3的倍数,□里可以有(________)种填法。
2.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237,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__________),其中最大的数是(__________)。
3.一个四位数“523□”,如果它能被3整除,那么“□”里最小是(______);如果它能被2和5同时整除,那么“□”里一定是(______)。
4.134至少减去(________)是3的倍数,至少加上(________)能被5整除,至少减去(________)能被2,3和5同时整除。
5.在自然数中三个连续偶数,其中第二个偶数是n,那么第一个偶数是(________),第三个偶数是(________)。
6.如果275□4能被3整除,那么□里最小能填(______),最大能填(______)。
7.在四位数21中的两个方框里分别填入数字,使得该数能同时被2、3、5整除,这样的四位数中最小的是(________)。
8.5□60同时是2、5、3的倍数,□里最大可以填(________)。
9.要使4□5□既是2的倍数,又是3和5的倍数,那么从左往右数第一个□里可以填的数有(______)个。
10.同时是2、3、5倍数的最小两位数是(________),最大三位数是(________)。
11.一个三位数,它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9,并且这个三位数还同时是2、3、5的倍数,这个三位数最小是(________)。
12.从下面四张数字卡片中取出三张,按要求组成三位数。
6 0 5 9(1)最大的偶数:(________)(2)2的倍数(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3)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中最大的数:(________)13.把下面的数填到集合图内合适的位置上24 30 15 40 10 50 25 31 76 5.14.王老师带了298元去买礼品,他用这些钱全买5元一支的圆珠笔,会有剩余吗?为什么?15.同学们献爱心捐款,有五名同学共捐了410元,他们的捐款数恰好是5个连续的偶数,这五名同学各捐了多少钱?参考答案1.3【来源】2021-2022学年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分析】4+6=10,根据3的倍数的特征,10可以再加上2、5、8,使得它们的和仍是3的倍数。
第二单元学情诊断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应.该(yīng yìng)的.确(de dí) 魔.术(móguǐ) 顺.着(sùn shùn)饲.养(sīsì) 柔软.(ruǎn rǎn) 泥泞.(níng nìng) 甘蔗.(zhézhè)二、看拼音,写词语。
zuótiān wēn nuǎn liúxiàshūshu tián càiláo dòng jǐng sèbōwén ài xīn yěxǔ三、选择正确的字填空。
匹味喝()绿()一() 姐()()下糖()()个()道四、读一读,连一连。
冒着长长的小路乘着蒙蒙的春风顺着温暖的小溪沿着弯弯的细雨五、读句子,体会加点词语的意思,再仿照例句写一写。
1.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2.鼹鼠先生经过..狐狸太太家,正巧,狐狸太太走出门。
我发现第1句中的“经过”是的意思,第2句中的“经过”是的意思。
(A.经历; B.通过某个地方)你能用“特别”这个词语的不同意思分别说两句话吗?A. 与众不同:B. 非常、格外:六、日积月累。
1.予人玫瑰,余。
2. ,急时有人帮。
3.与其锦上添花,炭。
七、照样子说一说,再把自己喜欢的景物写下来例:田野葱葱绿绿的像一片柔软的地毯八、课内阅读。
妹妹转过头求爸爸。
爸爸不作声,他松开我的手,从路旁一株柳树下,拾起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把它递给了妹妹,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你走不动了,就骑着它回家吧。
”妹妹高兴地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
等我们回到家时,她已经在门口迎接我们,笑着说:“我早回来啦!”1.照样子,仿写词语。
例:蹦蹦跳跳2.用“”画出描写妹妹得到“这匹马”时动作的词语,通过这些词语你感受到了什么?3.选文中那匹“出色的马”指的是。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卷附答案,课后练习!一、基础训练营(37分)1.用“√”给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分)(1)士兵们挣扎(zhāzhá)前行,还有十几里路才能扎(zhāzhá)营。
(2)一只花母鸡率(lǜshuài)领着一群小鸡在草地上觅食,它们寻找食物的效率(lǜshuài)越来越高。
2.读拼音,写词语。
(8分)fúshì duàn jué suìdào pénɡdà( ) ( ) ( ) ( )tuīcè chídùn shǎnɡwǔ yùfánɡ( ) ( ) ( ) ( )3.用“√”选出括号里使用正确的字。
(8分)(宾滨)馆 (正政)府 (咸减)少 (刘浏)览(兆挑)选(挺廷)好(介阶)段(凡巩)固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10分)前俯( )( ) ( )耳( )聋天之( )( )茹毛( )( ) 无( )为( ) 五( )( )斓(1)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一词来描写孔雀,用“________________”一词来形容帮不上忙。
(2分)(2)任选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请把电脑桌面整理一下,文件太多了。
有什么问题最好摆到桌面上来谈。
B.这所学校的硬件设施很好,有利于开展教学活动。
企业在厂房建设等硬件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
C.海豹善于潜水。
妈妈总是在朋友圈潜水,也不冒泡。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6分)(1)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
(仿照加点部分介绍一种事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许多古老的松树在阳光的照射下渗出厚厚的松脂。
单元·专项排查练(二)1.雅典的地理环境对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
(×) 点拨雅典的地理环境对雅典民主制度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雅典民主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雅典的生产方式,即工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2.雅典民主制中最能体现人民主权的是公民大会的设置。
(√) 3.《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进入完备阶段。
(×) 点拨区分《查士丁尼法典》和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典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等。
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进入完备阶段。
4.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点拨罗马法的本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罗马法适用范围是罗马公民(自由民),奴隶不适用于这些法律,罗马法提倡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 点拨“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权利法案》的颁布。
“权利”指的是民众的权利,注意不是“权力”。
6.英国国王成为“虚君”开始于《权利法案》的颁布。
(×) 点拨《权利法案》颁布后,英王还掌握着行政权。
国王可以依法行政,英王失去行政权是责任内阁制形成以后的事情。
7.分权制度不一定是三权分立。
(√) 8.法国共和制长期不能确立的根源是不能稳定政局。
(×) 点拨共和国期间,法国政局一直动荡不安,这是共和制引发人民不满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弱小。
9.德意志帝国建立的君主立宪制带有明显的专制色彩,是历史的倒退。
(×) 点拨德意志君主立宪制虽然带有很多局限性,但是,已经具备了代议制的基本特征,促进了德国的发展,相对于君主专制政体是历史的进步。
易错排查矫正练常考易错点认识不清古希腊民主制的特点和本质;区分不清公民法与万民法;辨析不清代议制、内阁制、总统制与共和制等概念;误认为古希腊和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都实行间接民主制。
加油!有志者事竟成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第二单元测试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咀嚼.(juéjiáo)漆.黑(xīqī)绢.花(juān juàn)冰雹.(bào báo)潜.入(qián qiǎn)鞠.躬(jújū)二、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字、词。
1.他jiàshǐ()着新买的kǎ()车,把cāng()库的大cōng()拉到菜市场。
2.这个被人yíwàng()的菜péng(),里面héng qīshùbā()地堆满了废物,到处是苍ying()和wén()子。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质量检测卷(二)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 .立即(l ì j í) 揭示(ji ē sh ì) 荧幕(y ín m ù)B .囚犯(qi ú f àn ) 能耐(n én ɡ nai ) 曾经(c én ɡ j īn ɡ)C .蝙蝠(bi ān f ú) 麻雀(m á qu è) 喧嚷(xi ān r ǎn ɡ)D .打赌(d ǎ d ǔ) 屋檐(w ū zh ān ) 画框(hu à ku ān ɡ)2.老师要求同学把三对近义词和反义词分成组写在一起,可是有一组写错了,错的一组是( )A .姿态—姿势 从容—镇静 攀谈—交谈B .勇猛—胆小 讨厌—喜欢 仔细—马虎C .凄惨—悲惨 凝视—注视 郑重—庄重D .反抗—顺从 淘气—调皮 茂密—稀疏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关联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你能捉住我,就.请你来吧! B .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蝙蝠也.能灵巧地避开。
C .因为..母亲不相信,所以..她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这植物支起来。
D .这里既.温暖,又.舒适。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太阳从水天相接....的地方缓缓升起来。
B .北风呼啸,鹅毛般的大雪漫天卷地....而来。
C .在台上,李丽千姿百态....的神情让人捧腹大笑。
D .神农架是一片人迹罕至....的神秘的原始森林。
5.下列句子在形式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 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B.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C. 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D. 它们的家会不会是在桥下面呢?这也未可知,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这里从没见过有蝴蝶落到石头上的呀!6.下列针对文段所提出的问题,不影响对文段内容的理解的一项是( )。
【单元检测】一、基础检测1.用“√”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首都.(dūdōu) 漂浮.(fú fó) 引擎.(jìng qíng)直奔.(bèn bēn) 电钮.(niǔ nǐu) 乘.(céng chéng)车2.读拼音,写词语。
tǎn kè jù lí qí zhì bào fāfèi téng shān yá dù qiáo tié suǒ3.照样子,换偏旁组成新字,再分别组词。
例:协(政协)(胁)(威胁) 律()()弹()()栏()()4.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
“瞻仰”是指地看,可以说“瞻仰”。
像这样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有很多,请你试着填一填。
郭老师走进教室,向四周了一圈,了我们的作业之后,才开始上课。
他先让我们快速地了一遍课文,接着又让我们了与课文有关的一段小视频,帮助我们理解课文。
【答案】1.dū fú qíng bēn niǔ chéng2. 坦克距离旗帜爆发沸腾山崖渡桥铁索3.规律津天津子弹蝉蝉鸣栏杆烂烂漫4.恭敬示例:遗容环视检查浏览观看二、积累运用1.下列对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
(排比)B.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排比)C.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比喻、夸张)D.“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夸张)2.七十多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艰苦卓绝的战斗,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战争中,十九万七千多名英雄儿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献出了宝贵生命。
部编版语文4年级下册第2单元·一、书写(共4分)1.(本题4分)读拼音,写词语。
bèn zhòng suì dào xiáng xìjiàn kāngháo máo miáo huìxū yào shū cài二、选择题(共9分)2.(本题1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渗出(sèn)澎湃(pài)掩埋(mái)概率(lǜ)B.琥珀(pò)揽月(lăn)敏捷(jié)除臭(xiù)C.擦拭(shì)实施(shī)先驱(qū)栖息(qī)D.病灶(zhào)崭新(zhăn)开辟(bì)繁衍(yăn)3.(本题1分)下列词语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A.柔嫩的翅膀厚厚的松脂金黄的光可怕的事情B.快乐地飞舞慢慢爬过来闪闪发光躲避敌害C.穿过草地飞进树林吃到香味穿越战火D.一个松脂球一棵老松树一件事情一种材料4.(本题1分)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请把电脑桌面整理一下,文件太多了,电脑很卡顿。
有什么问题我们最好摆到桌面上来谈。
B.家园只有一个,地球不能克隆。
克隆技术能用于培育家畜的新品种。
C.我对海底充满了好奇,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感受第一次潜水的滋味。
在我们班的微信群里,总是有一些家长一直处于潜水状态,从不发言。
D.这所学校的硬件设施很好,有利于开展教学活动。
企业在厂房建设等硬件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
5.(本题1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国庆节那天,天安门广场上成千上万只和平鸽一起飞上蓝天,场面壮观极了!B.恐龙化石的残缺部分终于修补好了,大家震耳欲聋地欢呼起来。
C.这句话是文章的点睛之笔,认识深刻,发人深思。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一、看拼音,写词语。
yùjìdùjìchéng fápòlàn nàhǎn jīkěquán tou wěi tuōshūruǎn二、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
饮.马(yǐn yìn)擂.台(léi lèi)都.督(dūdōu)折.腾(zhēzhé)了.解(le liǎo)遂.愿(suísuì)刚劲.(jìn jìng)血泊.(pōbó)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改为转述句)2.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改为陈述句)3.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
(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4.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
(缩句)四、课外阅读。
暖冬小的时候,是那么疯。
数九寒天的,跑到村东小河上砸开一块冰,蹿上去,拿一根细竹竿撑着河床,那冰就行驶开来,成一条冰船。
那是一个午后,我把一根竹竿挥得虎虎生风,突然从脚下传来断裂的咔嚓声。
低头一看,一块冰分离成两块,慢慢漂向相反的方向。
我急了,大叫一声,人掉进了河里,好在河水不深,我颤抖着牙关爬出来,跑回了家。
我被母亲大骂一通,屁股上,落了母亲恶狠狠的笤帚。
母亲说那河那么深,你不知道?母亲把我的湿衣裤拿到院子里晒。
冬天的阳光,象征性地洒在上面。
那些衣服很快冻成冰棍。
母亲坐在炕沿,看着我,愁眉不展。
那些年月,家里没有多余的棉衣棉裤,冰天雪地的,明天怎么上学?我一直把自己包在棉被里,看母亲愤怒并愁苦的脸。
我小心翼翼地吃饭,小心翼翼地和母亲说话,小心翼翼地写作业和睡觉……夜里我醒来,看到微黄的光圈和一抹年轻的剪影,那是母亲和她的油灯。
早晨我被母亲推醒。
单元·专项排查练(二)1.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最大影响是有利于希腊民主传统的形成。
(√) 2.雅典的民主政治只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是只适用于小国寡民城邦的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
(√) 3.陶片放逐法的实质是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敌人的有效方法。
(√) 4.罗马法被尊为近现代法律的先驱,其主要原因是蕴涵了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
(√) 5.《权利法案》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历史影响是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
(√) 6.美国实行的既是联邦制,又是共和制。
从国家结构形式上说,美国是联邦制;从政体上说,美国是共和制。
(√) 7.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制和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的本质和目的一样。
(×) 点拨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和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在形式上都存在分权,但是它们的目的截然不同。
美国三权分立制的目的是防止出现专制独裁、维护民主共和制度;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三是为了集权于皇帝,实现专制和人治。
8.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共和派与保皇派相妥协的结果,总统和参议院有很大权力,二者相互制约。
(√) 9.代议制之下的德国和英国在政体上的最大不同是议会与内阁之间的关系不同。
(×) 点拨代议制之下的德国和英国在政体上的最大不同是议会与君主之间的关系不同。
10.德意志通过王朝战争完成国家统一的主要动力是工业革命的推动和市场统一的需要。
(√)易错排查矫正练常考易错点对古希腊民主制的特点和本质认识不清、混淆公民法与万民法的关系、对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各部门之间的制约关系理解不到位、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原则掌握不准确等1.地米斯托克利是公元前5世纪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在萨拉米海战中,他指挥雅典海军,取得了对波斯侵略者的决定性胜利。
史书记载他曾被放逐。
美国考古学家在对雅典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刻有他名字的190枚陶片,根据字迹辨认,这些陶片是由14人刻写的。
这反映了() A.雅典民主制度健全,凡是对民主构成威胁的人都将被放逐B.直接民主有利于维护雅典城邦以及所有公民的合法权益C.雅典公民虽然民主法治意识浓厚,但文化素质普遍低下D.一些政客常常以民主为口号鼓动民众,把陶片放逐法作为打击政敌的武器答案 D错因分析本题易错选C项,出现错误的原因是仅仅看到了陶片放逐法在维护民主方面的作用,忽视了陶片放逐法的局限性。
陶片放逐法有利于维护民主,但有时也会被一些人用来作为排除异己的手段,而题干材料反映的就是后者。
根据关键信息“根据字迹辨认,这些陶片是由14人刻写的”可得出答案为D。
2.在罗马法司法体系中,万民法是比较成熟和发达的部分,也是后期罗马法的基本内容。
之所以说“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是因为它() A.通用于世界各地B.适用于罗马帝国的公民C.包含了罗马帝国的全部法律文献D.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一切自由民答案 D错因分析本题易错选B项或C项,易错的原因是没有掌握公民法与万民法的区别与联系。
公民法只适用于罗马公民,如《十二铜表法》,而万民法是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的“国际法”,排除A、B两项;C项是《民法大全》的特征。
3.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和德国威廉二世处于同一时代。
在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享有盛誉,不是因为她做出了什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都不做。
在德国,威廉二世被称为“骑士皇帝”,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
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维多利亚女王和威廉二世都“统而不治”B.英国是世界强国,不需要国王做什么;统一的德国则需要皇帝统领国家大事C.两国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D.两人都可以解散议会答案 C错因分析本题易错选B项,错因在于对英国国王和德意志帝国皇帝的权限区分不清,不能准确掌握英国和德国政治制度的不同特征。
两国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但德国皇帝掌握国家大权,而英国女王却“统而不治”,没有实权。
A、B、D三项都不符合史实,可排除。
4.右图为美国国徽的图案:外围为两个同心圆,内有一只美国秃鹰雄踞中央,双翼展开,右爪握一束橄榄枝,左爪握13支利箭,尖嘴中叼着一条飘带,上书“合众为一”……秃鹰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统治权……秃鹰上方的群星图案象征着拥有主权的新生共和国。
这幅图体现的主要原则是() A.民主制B.中央集权C.地方分权D.“权力制衡”答案 B错因分析本题易错选A项或D项,易错的原因一是未能提取题干有效信息,未理解材料的内涵;二是对美国联邦制概念理解不清。
美国建国初曾经实行过松散的邦联制,带来了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为了加强中央集权,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
从题干中的“合众为一”“秃鹰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统治权”“群星图案象征着拥有主权的新生共和国”等信息可以看出,这幅图体现的主要原则是中央集权。
高频考点强化练高频考点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罗马法的演变、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多样性等5.恩格斯在谈到古代雅典社会时曾说:“现在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所赖以建立的阶级对立,已经不再是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对立,而是奴隶和自由民之间的对立,被保护民和公民之间的对立。
”他评论的是() A.梭伦改革的作用B.克利斯提尼改革的作用C.伯利克里改革的作用D.马其顿王国征服的作用答案 B解析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不再是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对立”分析,克利斯提尼改革以地区部落取代原来的血缘部落,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B项正确。
6.据记载,在古代雅典法庭上经常会聘请职业答辩家撰稿,被告往往携带家眷,上演一场场哭戏,声泪俱下,试图激起法官的恻隐之心。
申诉之后,陪审法官经常未经正式答辩,便将圆盘投入标明为“有罪”或“无罪”的瓮中,直接表决。
材料说明雅典()①陪审法庭是雅典司法机关②法庭判绝不是依靠证据而是仅凭情感③法庭审判聘请律师已成惯例④法官审案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答案 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正确;聘请职业答辩师说明③正确;陪审法官经常未经正式答辩,便将圆盘投入标明为“有罪”或“无罪”的瓮中,说明④正确;材料反映了陪审法官判决可能受到情感影响,但不能就此下结论“法庭判绝不是依靠证据而是仅凭情感”,故排除②。
B项正确。
7.《十二铜表法》第九表规定了立法者不得为个人利益立法,贪官污吏应受到惩罚,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被处死刑;第八表限制了利率,每月利息不得超过1%;第三表规定了还债的30天“恩惠期”等。
有关《十二铜表法》的上述规定() A.体现了平民斗争成果B.保护了自由人的利益C.强调司法程序的严格D.突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答案 A解析由“贪官污吏应受到惩罚”“每月利息不得超过1%”等可以看出,法律的规定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体现了平民斗争成果。
8.罗马法在程序法律方面确立了很多基本原则,如:审判员不得审理与己有关的案件;举证的义务由主张者而不是否认者承担;单一证据不能证明,与其他证据相结合可以证明;判决应当与请求相对应等。
确立这些原则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A.更好地维护奴隶主的利益B.确保司法审判的公正性C.防止法官以权谋私D.确保被告不受冤屈答案 B解析解答此题注意限制词“直接目的”,结合题干中的避嫌、注重证据等,说明罗马法律确保司法审判的公正性。
9.据报道,一名英国工党成员彼得·怀特对2012年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钻石纪念日列为公共假期的提议发表评论如下:“为一个出生于特权阶级的人庆祝登基钻石纪念日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她(指英国女王)只不过是一条寄生虫,并竭尽所能来榨取这个国家所有的一切。
”从历史的角度看,怀特敢于这样做的理由可能是() A.英国国王没有实权,“统而不治”B.英国两党制的形成C.英国女王年老体衰D.英国议会改革,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席位答案 A解析一个工党成员敢于对国王“出言不逊”,这可能是因为国王处在无权的地位。
英国两党制的形成和议会改革都不能点明问题的核心。
故答案为A。
10.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说:“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
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
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
”材料反映了()①主权在民的原则②州政府服从联邦政府③权力的制约与平衡④联邦制原则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 B解析根据所学史实“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突出表现为州政府和联邦政府互相制约,并未反映隶属关系。
故选B。
11.在世界近代史上,有个国家曾被称为“各种政体的实验场”、“启蒙思想的实验田”。
19世纪晚期该国政体的特点是() A.立法权与行政权合一B.内阁对议会没有形成权力制衡C.实行责任内阁制,国家元首没有实权D.议会有不独立的立法权,不能组织和监督政府答案 B解析从题干“各种政体的实验场”、“启蒙思想的实验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国是法国。
依据法国1875年宪法的内容:立法权归议会,行政权归总统,排除A、D;国家元首是总统,总统拥有实权,排除C。
B项正确。
12.1899年,德国外交部长皮洛夫在演讲中说:“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不列颠帝国,法国人谈论建造新法兰西帝国,俄国人谈论占领亚洲领土,那么,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对我们来说,没有强大陆军,没有强大海军,而要获得幸福,那是万万办不到的。
”这一主张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当时德国() A.具有军国主义传统B.保留了大量封建主义残余C.资本主义迅速发展D.国家主权受到英法俄威胁答案 C解析依据材料中时间“1899年”,结合德意志帝国史实,这一时期政策方针的变革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大题冲关规范练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
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二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
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
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
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材料三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
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
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