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山长水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 格式:docx
- 大小:12.29 KB
- 文档页数:3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全诗翻译
赏析及作者出处
泪湿罗衣脂粉满。
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泪湿罗衣脂粉满。
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长水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1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赏析词作当写于宣和三年(1121)秋天,时赵明诚为莱州守,李清照从青州赴莱州途中宿昌乐县驿馆时寄给其家乡姊妹的。
它通过词人自青州赴莱州途中的感受,表达她希望姐妹寄书东莱、互相联系的深厚感情。
眼泪湿了衣服,脸上胭脂妆容化开。
词开头作者便直接表露出了难分难舍的情感。
四叠阳关唱了几千遍但是还不足以形容自己内心对妹妹的万种离情。
“千千遍”则以夸张手法,极力渲染离别场面之难堪。
“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妹妹此行路途遥远,而自己已经到了“山断”之处,离妹妹更加遥远了,加上又有潇潇微雨,自己又是独处孤馆,更是愁上加愁。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自己在临别之际,由于极度
伤感,心绪不宁,以致在饯别宴席上喝了多少杯酒,酒杯的深浅也没有印象。
李清照诗词全集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以词著称,有较高的艺术造诣。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辞海》 * 版)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红藕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标签:思念,闺怨,宋词三百首,宋词精选,婉约,写景蝶恋花离情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翦灯花弄。
孤雁儿·世人作梅诗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
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烟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里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 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标签:梅花,悼亡,咏物题八咏楼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标签:怀古,伤怀,国家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标签:宋词三百首,宋词精选,初中古诗,纪游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李清照的十首词1、《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长水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
离别,总是让人伤情难过。
眼泪湿了衣服,脸上胭脂妆容化开。
与姐妹们分手的时候,泪水打湿了衣衫,送别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即便是千言万语,也难以诉说完离别的情愫。
山长水远,秋雨潇潇,让人感到无限的凄凉。
2、《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这是一首咏物抒情诗歌。
桂花并不是一种鲜艳的花,虽然颜色光暗,却秉性温雅柔和,像一位恬静的淑女,自有其独特的动人风韵,令人爱慕不已。
她又情怀疏淡,远迹深山,惟将浓郁的芳香常飘人间,犹如一位隐居的君子,以其高尚的德行情操,赢得了世人的敬佩。
3、《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
月移花影约重来。
一位春心荡漾而又风韵秀丽的女子与心上人幽会之后,又写了信与她再相约的情景。
她倩然一笑,美丽活泼;眼波流转,细腻羞涩;写出一个女子对幸福、自由的追求又是多么真挚、炽烈、大胆。
李清照的闺怨词创作于前期,当时的她尚处在少女年纪,对美好的爱情充满向往,落到笔端,也丰富地体现了女性细腻的心思。
4、《浣溪沙》小院闲窗春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
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云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
梨花欲谢恐难禁。
在这枯寂愁闷的时刻,怎样打破岑寂、遣排愁怀的呢?信步走向楼前,凭楼远眺,希望在开阔的自然景象中寻求一些慰藉。
然而却只见白云催暮,风雨弄阴;天色转暗,夜暮将临,几乎同自己的阴沉郁闷的心情一样,反而增添苦恼,烦闷起来。
她开始站在那里发愣,接着坐下来弹起琴来。
尽管这样,但她的闲愁郁闷终于没有被琴声驱走,精神枷锁,无法解脱。
这首诗表达了李清照无以排遣的落漠和愁苦。
【赏析《听听那冷雨》】听听那冷雨摘抄及赏析诗雨密织乡国愁——赏《听听那冷雨》的“以诗为文”的艺术特色法国美学家雅克·德里达的“互为文本”的理论认为:文本不是一个意义明确的封闭的单元,任何文本都与别的文本互相交织,都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
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一文,在形式、物象和意境三个方面与中华古典诗词有很深的渊源关系,只有深入解读文中的诗性成分,才能体会作者乡国之愁和对中华古典文化向慕之情。
一、诗形诗形是《听听那冷雨》一文的外在形式之美,是作者审美感情,宇宙人生,社会历史意识的载体,包括语言的型构、韵律、节奏等。
本文虽为散文,但具有中华古典诗词的形式特征。
1.型构本文大量运用了叠词,从结构形式和数量上看,种类繁多,缤纷络绎,有一般的重叠形式AA式,如:“潇潇、霏霏、湿湿、听听、看看、舔舔”,有ABB式,如:“潮润润、湿漓漓、灰蒙蒙”,有AABB式,如:“淋淋漓漓、潮潮润润、滂滂沛沛”;还有化用中华古典诗词的语句形式的,有AABBAA式,如:“滴滴点点滴滴、轻轻重重轻轻”,AABBCC式:“清清爽爽新新、细细琐琐屑屑”,ABABAB式:“淅沥淅沥淅沥”,AABBAABB式:“忐忐忑忑忐忐忑忑”。
这样的文字简直就是凄恻的雨点或缠绵的雨丝,使人们感到汉字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合一,领略到象形文字的无穷魅力。
如此多样美妙的词组形式使人们联想到《诗经》中的“杨柳依依,雨雪霏霏”,李清照“冷冷清清,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的音韵,又能发现中华古典诗词已化成作者的血液,那种缠绵悱恻新颖绮丽的诗句在他笔下焕发出新的光彩。
2.节奏细心吟哦《听听那冷雨》,感受到音乐的节奏感。
“听听,那冷雨。
看看,那冷雨。
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双声词连成一气,让语句错落有致,具有一定旋律,富有音乐的美感。
“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
李清照的十首词1、《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长水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
离别,总是让人伤情难过。
眼泪湿了衣服,脸上胭脂妆容化开。
与姐妹们分手的时候,泪水打湿了衣衫,送别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即便是千言万语,也难以诉说完离别的情愫。
山长水远,秋雨潇潇,让人感到无限的凄凉。
2、《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这是一首咏物抒情诗歌。
桂花并不是一种鲜艳的花,虽然颜色光暗,却秉性温雅柔和,像一位恬静的淑女,自有其独特的动人风韵,令人爱慕不已。
她又情怀疏淡,远迹深山,惟将浓郁的芳香常飘人间,犹如一位隐居的君子,以其高尚的德行情操,赢得了世人的敬佩。
3、《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
月移花影约重来。
一位春心荡漾而又风韵秀丽的女子与心上人幽会之后,又写了与她再相约的情景。
她倩然一笑,美丽活泼;眼波流转,细腻羞涩;写出一个女子对幸福、自由的追求又是多么真挚、炽烈、大胆。
李清照的闺怨词创作于前期,当时的她尚处在少女年纪,对美好的爱情充满向往,落到笔端,也丰富地体现了女性细腻的心思。
4、《浣溪沙》小院闲窗春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
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云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
梨花欲谢恐难禁。
在这枯寂愁闷的时刻,怎样打破岑寂、遣排愁怀的呢?步走向楼前,凭楼远眺,希望在开阔的自然景象中寻求一些慰藉。
然而却只见白云催暮,风雨弄阴;天色转暗,夜暮将临,几乎同自己的阴沉郁闷的心情一样,反而增添苦恼,烦闷起来。
她开始站在那里发愣,接着坐下来弹起琴来。
尽管这样,但她的闲愁郁闷终于没有被琴声驱走,精神枷锁,无法解脱。
这首诗表达了李清照无以排遣的落漠和愁苦。
5、《多丽》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
人道山长山又断。
萧萧微雨闻孤馆。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原文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长山一作长水)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
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创作背景:此词写作背景有两说,一是以为作者在滞留青州时写给移守莱州的丈夫;一是以为作者在赴莱州途中的昌乐馆写给留居青州的姊妹们。
平慧善《李清照诗文词选译》认为,公元1121年(宣和三年辛丑)八月间,李清照自青州赴莱州,途经昌乐宿馆。
作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我司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描写酒的诗句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年代:宋作者: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年代:宋作者: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年代:宋作者:李清照泪湿罗衣脂粉满。
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长水又断。
萧萧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
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好把音书凭过雁。
东莱不似蓬莱远。
《蝶恋花·永夜恹恹欢意少》年代:宋作者:李清照永夜恹恹欢意少。
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
为报今年春色好。
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
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
醉莫插花花莫笑。
可怜春似人将老。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年代:宋作者:李清照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年代:宋作者:李清照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永遇乐·落日熔金》年代:宋作者:李清照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念奴娇·萧条庭院》年代:宋作者:李清照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春夜喜雨古诗原文及译文 杜甫 的著名诗句 《春夜喜雨 》应该怎么翻译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春夜喜雨古诗 原文及译文,欢迎参考阅读! 春夜喜雨 唐代: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 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
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
明早再看带露的鲜花,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
注释 1.知:明白,知道。
说雨知时节,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
2.乃:就。
发生:萌发生长。
3.发生:萌发生长。
4.潜(qián):暗暗地,悄悄地。
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
5.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6.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7.晓:天刚亮的时候。
红湿处:雨水湿润的花丛。
8.红湿处:指有带雨水的红花的地方。
9.花重:花沾上雨水而变得沉重。
10.重:读作 zhòng(重在这里的意思是:沉重。
所以读作第四声。
) 11.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赏析 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
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 “雨”。
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
如今用“好”赞美 雨, 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
接下去, 就把雨拟人化, 说它“知时节”, 懂得满足客观需要。
其中“知”字用得传神,简直把雨给写活了。
春天是万物萌 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
它的确很“好”。
颔联写雨的“发生”, 进一步表现雨的“好”, 其中“潜”、 “润”、 “细” 等字生动地写出了雨“好”的特点。
雨之所以“好”,好就好在适时,好在“润 物”。
春天的雨, 一般是伴随着和风细雨地滋润万物的。
然而也有例外。
有时候, 它会伴随着冷风,受到冷空气影响由雨变成雪。
有时候,它会伴随着狂风,下得 很凶暴。
这时的雨尽管下在春天, 但不是典型的春雨, 只会损物而不会“润物”, 自然不会使人“喜”,也不可能得到“好”评。
山水情诗词山水情诗词傅,那个村庄,那个清江,还有那个村庄的长峡江,一切都很安静。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水仙子.咏江南张养浩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
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爱杀江南。
山水情诗词家园山水情诗词家园:《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眷恋花香中的蝴蝶在翩翩起舞,自由中的柔柔莺儿只是快乐地歌唱。
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太太在用棋盘,小儿子在打针做钩子。
只要一些老朋友给点钱,我要求什么?水精灵。
吟诵着江南的张河的烟与水,两岸的人都在画屋檐。
一段秋光轻在莲花丛,看沙鸥一次次起舞,滚滚香风十里。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爱杀江南。
山水情诗词家园山水情诗词家园:《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我去了梁,我来的地方,在水里见到了海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只要一些老朋友给点钱,我要求什么?水精灵。
吟诵着江南的张河的烟与水,两岸的人都在画屋檐。
一段秋光轻在莲花丛,看沙鸥一次次起舞,滚滚香风十里。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爱杀江南。
...漓江山水的《漓江山水》诗词:朱诗向梦里仙境心意遐,水墨奇峰舟为家。
品山品水品生活,漓江山水一道茶。
如诗般美景漓江就呈现在面前,刹那间天地彷佛一片宁静,夕阳、晚霞、江上渔翁、山间劳作农民,那么和谐嵌入画中,让人不禁轻呼难道这是世外桃源?漓江山水之媚,怕王勃再生也难以诗赋,山是翡翠,水是碧玉,天地间的宠儿。
诗曰:渡远千峰外,轻舟八桂临。
象山浮水月,芦笛逸清音。
九马丹青画,一江烟雨琴。
秋风邀夜月,夜月作诗吟。
峰倒碧波盈,漓江暮霭青。
兴坪山似画,阳朔水如晶。
李清照《蝶恋花》全词翻译及赏析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章丘西北)人,居济南。
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李清照《蝶恋花》全词翻译及赏析相关内容。
李清照《蝶恋花》全词翻译及赏析1[译文] 她孤单的愁思太浓,又怎能做得好梦?惟有在深夜里呵,手弄着灯花,心里想着爱侣![出自] 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注释:柳眼梅腮:初生柳叶如人眼,盛开的红梅如人腮,这里又写物,又拟人。
花钿(diàn),古时妇女脸上的一种花饰。
起源于南朝宋,花钿有红、绿、黄三种颜,以红色为最多,以金、银制成花形,蔽于发上。
山枕:即檀枕,因其如“凹”形,故称山枕,指枕头。
欹qī,倾斜,歪向一边;通"倚",斜倚,斜靠。
译文1:暖暖的雨,暖暖的风,送走了些许冬天的寒意。
柳叶长出了,梅花怒放了,春天已经来了。
端庄的少妇,也被这春意撩拨起了愁怀。
爱侣不在身边,又能和谁把酒论诗呢?少妇的泪水流下脸颊,弄残了搽在她脸上的香粉。
少妇试穿金丝逢成的夹衫,但心思全不在衣服上面。
她无情无绪的斜靠在枕头上,把她头上的钗儿压坏了,她也茫然不顾。
她孤单的愁思太浓,又怎能做得好梦?惟有在深夜里呵,手弄着灯花,心里想着爱侣!译文2:但见初春时节,春风化雨,和暖怡人,大地复苏,嫩柳初长,如媚眼微开,艳梅盛开,似香腮红透,到处是一派春日融融的景象。
柳叶欲开还闭,春天已经到来。
借着酒意抒发的深情谁来和我共鸣?泪水流淌,脸庞上的香粉为之消融,心情沉重以致觉得头上戴的花钿也是沉甸甸的。
春暖天晴,春装初试,然而我却足不出户,去观赏那美好的春景,却斜倚在山枕上,以致把精美的钗头凤给压坏了。
现实很寂寞无聊,想在梦中去寻求慰藉,但却始终无法进入梦乡,直至夜阑人静之时,仍剪弄灯花,以排遣愁怀。
人道山长水又断。
萧萧微雨闻孤馆。
全诗翻译赏析及
作者出处
人道山长水又断。
萧萧微雨闻孤馆。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人道山长水又断。
萧萧微雨闻孤馆。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长水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1人道山长水又断。
萧萧微雨闻孤馆赏析词作当写于宣和三年(1121)秋天,时赵明诚为莱州守,李清照从青州赴莱州途中宿昌乐县驿馆时寄给其家乡姊妹的。
它通过词人自青州赴莱州途中的感受,表达她希望姐妹寄书东莱、互相联系的深厚感情。
眼泪湿了衣服,脸上胭脂妆容化开。
词开头作者便直接表露出了难分难舍的情感。
四叠阳关唱了几千遍但是还不足以形容自己内心对妹妹的万种离情。
“千千遍”则以夸张手法,极力渲染离别场面之难堪。
“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妹妹此行路途遥远,而自己已经到了“山断”之处,离妹妹更加遥远了,加上又有潇潇微雨,自己又是独处孤馆,更是愁上加愁。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自己在临别之际,由于极度
伤感,心绪不宁,以致在饯别宴席上喝了多少杯酒,酒杯的深浅也没有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