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及其启示
- 格式:pdf
- 大小:199.11 KB
- 文档页数:5
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作为养老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养老保障制度的稳定和发展。
各个国家的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由于具体国情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来临,社会条件的变国外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研究及启示赵江利王裕明王金涛(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市201620)摘要:目前,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本文主要分析了国外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存在问题和改革趋势,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指出了其对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启示:明确改革的目的和方向、明确改革的对象和内容、建立完善的职业年金制度。
关键词:公职人员;养老保险;事业单位;职业年金中图分类号:840.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243(2010)6-10-3.5[6]蒙丽珍.东莞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参保情况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山西:山西财经大学,2008[7]周永建.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问题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浙江:浙江大学,2007[8]胡伟.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安徽:安徽农业大学,2007[9]崔沙沙.三招化解转移难[J].中国劳动保障,2009,05: 27-28[10]曹庆庆,方筱萍.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困难分析[J].经营管理者,2009,12:196[11]夏云.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困境和出路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广东:暨南大学,2008[12]黄胜光.养老保险关系转移难题待破解[J].四川劳动保障, 2009,(Z1):27[13]桂世勋.中国城市“农民工”养老保险的探索及建议[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7(5):12-17[14]罗志先.当前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现状、缺失原因及其对策思考[N]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4)[15]彭惠.关于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退保问题的探讨[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8(3):71-74[16]翟从海.我国民工社会保障现状与立法建议[J].社会保障制度,2004(6):26-28[17]陈荟如.地方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利益主体的博弈分析.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什理干部学院学报[J]2009,(1):31-32[18]何雄浪.朱旭光.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失灵的原因及其矫正探讨[J].当代经济管理,2009,(2):46-50[19]吕鹏博.雒庆举.中国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对比分析[J].金融与经济,2009(3):29-34[20]廖耀辉.我国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湖南:湖南农业大学,2008[21]章贝贝,冯履冰.农民工养老保险改革中“分段计算”模式的借鉴———基于社会公平的视角[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3-17[22]张伟兵.全国统一的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究竟如何建设———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09年出台的方案谈起[J].中州学刊,2009,(3):121-126[23]赵鑫.农民工养老保险的立法思考[D]:[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山东大学,2008[24]Robert Holzmann,Joseph E.Stiglits.New Ideas about old Age SecurityToward Sustainable Pension Systems in the 21st Century.The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2001[25]S.Charles MauriceThe McGraw-Hill Christopher R. Thomas,Managerial Pconomics,Published by mpanies,2002注释:①《暂行办法》,皆指《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国办发〔2009〕66号②齐杏发:现行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评估[N].山东社会科学,2008-6-03③郭士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版,第154页④郭士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版,第154页⑤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⑥朱文.欧盟:流动劳动力的社保待遇支付[J].中国社会保障, 2008(2):24-25作者简介:林萍:(1987—)女,广东潮州人。
国外养老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从国外三类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入手,对每种模式加以分析,全面剖析发达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
结合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特点、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提出存在的问题,归纳分析出国外养老保险制度对我国政治、法制、经济、服务、国民身份领域相关的五点启示。
标签:养老保险;制度;启示随着人口老龄化在全球范围快速发展,有效应对激增的养老需求成为世界性难题。
日益严重的高龄化趋势,对于养老保险制度尚处于改革和发展期的我国是个严峻的考验,养老保险制度的逐步完善作为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和基础支撑,其社会作用和价值逐步突显出来。
本文通过对相对完善的国外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分类研究,通过与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横向比较,取长补短,努力寻求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路。
1国外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分类目前,在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发达的国家,其养老保险制度也相对完善,值得我们研究学习借鉴,我们可以将世界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根据养老保险模式和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管理分为以下三类。
1.1传统型养老模式,代表国家:美国、日本、德国等这种模式主要通过立法强制雇主和雇员参加养老保险,保险费由雇主和雇员共同负担。
它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是:由国家主管机构组织和制定相关法律政策,并履行实施和监督职能;按照一定的比例由雇主在每月发放薪酬时代扣雇员应缴纳的养老保险费,连同个人应缴纳的数额一起交到指定的养老保险收缴机构;該机构在养老保险费收齐后转存于养老保险基金;设立专门的基金管理组织,负责按照国家政策对养老基金进行投资运营;由养老主管部门委托专门机构统筹发放养老金。
例如:日本,其养老保险费用缴纳具有强制性,覆盖范围为20-60岁在日本居住的全体居民,所有劳动者被要求强制加入,并需要交纳年金保险达25年以上,才可以从65岁开始领取养老金。
国民年金的发放被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的,即保障最低生活水平的基础年金,这一部分需要缴纳金额固定;第二部分与退休前收入挂钩,按比例发放的年金,这一部分需要交纳的保险金随着收入水平变动;第三部分是个人年金,包括其他类别的额外缴纳保险金。
国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含五篇)第一篇:国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国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根据联合国老龄化社会标准,一个国家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便称为“老年型”国家或地区。
截至2009年底,我国老龄人口已达1.67亿,占总人口的12.5%,表明我国开始进入“老年型”国家,并且社会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
养老人群的扩大,给我国养老保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国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概要目前,有代表性的养老保险模式有四种,即美、德、法等国的传统型养老模式,英国、日本、瑞典、加拿大等国的普惠制福利型模式,俄罗斯、东欧诸国的国家型保险模式,智利、新加坡和瑞典等国的储蓄积累模式。
1.传统型养老保险。
传统型养老保险以美、德、法等国为代表,选择性覆盖部分社会成员参加保险,强调待遇与工资收入及缴税相关联。
德国作为现代社保制度发源地,一直备受国际社会关注,其养老保障体制发展时间较长,已形成较为完备的养老保障制度体系。
德国养老保险目标在于保障退休者及其配偶生计,维持其购买力。
目前,其法定养老保险覆盖率已达从业人员的85%左右,包括年老养老金、职业康复待遇、职业能力或就业能力丧失养老金及遗嘱养老金。
法定养老保险机构共27个,具有独特法律地位并享有资金管理权,与国家公共预算相脱离。
2.福利型养老保险。
福利型养老保险以英国、瑞典、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为代表,贯彻“普惠制”原则,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全体国民,所需资金完全源于政府税收。
但是,其保险水平偏低,退休者必须同时加入其他养老保险计划,才能维持基本生活支出。
日本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老龄化形势极为严峻,低迷的经济形势、过高的保障水平以及家庭结构变化等因素,使得日本必须对现收现付为主、基金为辅的“跨代抚养”制度进行改革。
3.国家型养老保险。
国家型养老保险制度曾在多数计划经济国家实行,前苏联、波兰、匈牙利、捷克等东欧国家实施“国家统包”原则,由用人单位缴费,国家统一组织实施,工人参与管理,待遇标准统一,保障水平较高。
关于养老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分析及启示养老保障制度是各国普遍面临的重要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各国都在探索更加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
本文将以国际比较的方式分析几个国家的养老保障制度,并提出一些启示和思考。
瑞典瑞典的养老保障制度是以基于公共财政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基础,包括基本养老金、积累养老金、养老服务以及其它社会保障服务。
其中,基本养老金是由政府管理并由社会财政出资提供的,而积累养老金是由个人通过自愿投资的养老储蓄计划进行积累。
此外,瑞典政府还为老年人提供了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和住房服务等。
瑞典的养老保障制度具有以下优点:•相对公正:基本养老金是政府提供的,对于所有退休人员都是一致的,而积累养老金则是根据个人贡献进行计算的,因此可以避免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稳定可靠:瑞典的养老保障制度是基于公共财政提供的,因此可以避免个人养老金计划的风险和不稳定性问题;•多元化服务:瑞典政府为老年人提供了多项服务,包括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和住房服务等,方便老年人的生活和照顾。
但瑞典的养老保障制度也存在以下问题:•财务压力:由于瑞典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和经济衰退,政府面临着财务压力,使得未来的养老保障制度存在不确定性;•个人经济压力:瑞典的积累养老金制度需要个人自愿投资,因此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人来说,其积累养老金的贡献可能会比较少,最终导致退休后的生活质量降低。
美国美国的养老保障制度主要由社保计划和退休金计划组成。
社保计划是由政府管理的,其收入来源是来自于税收;而退休金计划则是由企业和个人自愿参与的养老金储蓄计划,受到美国政府税收支持,但具体的退休金数额和收益率都由计划本身决定。
美国的养老保障制度具有以下优点:•私人化:美国的退休金计划相对于公共养老金计划而言更为私人化,退休金的数额和收益都由个人所选的计划决定,个人有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稳定性强:美国的社保计划是由政府管理的,因此具有更稳定的财政基础;•良好的运作效率:美国的养老保障制度相对来说,更为灵活,更具有竞争性,可以提高整个体系的效率。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国际经验与启示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问题十分关注,特别是在《社会保险法》的审议中,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问题引起了很大争议与极大关注。
2009年关于在广东等五省市推进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试点,更是将争议与关注推向高潮。
针对目前有关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讨论,本报告要紧总结分析若干国家公职人员的养老制度,以期为我国的讨论提供借鉴。
一、国家公职人员养老保障制度的进展为公职人员建立养老保障制度的历史由来已久。
很多国家在全国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起来之前,就已经有了公职人员的养老保障制度。
像孟加拉、博茨瓦纳、黎巴嫩、马尔代夫等国,至今正式的养老金制度还仅局限于公职人员中。
公职人员在养老保障方面的优先性与必要性,大致可认为是以此保证公职人员的正直、敬业与独立,增强公共职务的吸引力。
(一)若干国家公职人员养老保障制度我们选取了十个国家,介绍这些国家公职人员养老保障制度的覆盖对象、制度模式、管理体制、资金筹集、基金管理、待遇享受、法制建设等方面的信息,详见表1与表2。
这些国家中,既有欧美的发达国家,也有亚洲的部分国家。
这些国家在经济进展水平与公职人员养老保障制度的进展与运行上,均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其中亚洲的韩国、日本、新加坡三国在历史、文化、地缘等方面比较接近,其公职人员的养老保障制度建设,更值得中国学习与借鉴。
从表1、表2中能够看出,各国的公职人员养老计划多种多样。
如在制度模式方面,既有参加国民养老计划的,也有独立的,还有部分参加辅以职业年金性质的。
在资金筹集方面,既有由财政负担的,也有雇员与政府共同缴费的。
在待遇支付方面,各国的退休年龄也有差异,支付条件也有所差异;在支付标准上通常与个人工资挂钩,但在是否根据物价调整,以何种工资计算等方面也有所差异。
(二)公职人员养老计划与国民养老计划之间的关系从历史上看,各国普遍是先为公职人员建立了养老计划。
19世纪末,德国率先为私营部门的雇员―工人提供一些社会保障。
国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以英国为例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养老保险制度的成为各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英国作为发达国家之一,在养老保险制度的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本文将以英国为例,探讨国外养老保险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其次,英国在养老保险制度中,推行了个人养老金计划。
个人养老金计划是指个人在工作期间缴纳一定比例的工资作为养老金,退休后可以得到个人养老金的津贴。
这一制度的好处是能够让个人有更多的选择权,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经济能力进行投资,从而增加养老金的收益。
此外,个人养老金计划还能够鼓励个人提前进行储蓄,为退休生活做好充分准备。
再次,英国在养老保险制度中,提倡了企业年金制度。
企业年金制度是指企业为员工提供养老金计划,员工在工作期间缴纳养老金,并在退休后得到企业提供的养老金福利。
这一制度除了能够帮助员工增加养老金的收入外,还能够增强员工的忠诚度和稳定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英国养老保险制度中的经验和做法对中国也具有一定的启示。
首先,中国可以借鉴英国的国家养老金制度,建立起以税收为基础的养老保险制度,为所有人提供基本的养老金保障。
其次,中国可以推行个人养老金计划,让个人有更多的选择权,并通过多样化的投资方式来增加养老金的收益。
最后,中国可以鼓励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从而增强员工的忠诚度和企业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英国在养老保险制度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这给中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中国应该借鉴和学习英国的经验,建立起公平、可持续发展的养老保险制度,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保障,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发展。
国外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发布时间:2021-10-15T06:44:04.872Z 来源:《探索科学》2021年9月上17期作者:王诗雨[导读] 养老保险体系是社会保障的关键组成部分。
财务收支规模常年在各国的社会保障项目中居于首位。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与总支出几乎占据我国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总额的四分之三。
与此同时,就覆盖面而言,养老保险的受益人在社会保险全部项目中是最大的。
总结国内外经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成败取决于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
当前,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同样的问题在其他国家也存在。
英国和瑞典一些发达国家的福利政策已经显现出严重的弊端,促使政府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
本文通过介绍国外两个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转型的案例,进而对我国的改革方向提出一些建议。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王诗雨摘要:养老保险体系是社会保障的关键组成部分。
财务收支规模常年在各国的社会保障项目中居于首位。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与总支出几乎占据我国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总额的四分之三。
与此同时,就覆盖面而言,养老保险的受益人在社会保险全部项目中是最大的。
总结国内外经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成败取决于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
当前,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同样的问题在其他国家也存在。
英国和瑞典一些发达国家的福利政策已经显现出严重的弊端,促使政府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
本文通过介绍国外两个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转型的案例,进而对我国的改革方向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养老保险;改革转型;有效措施一、国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从1995年,欧亚六国大胆引入了一个崭新的社会保障模式——“名义缴费确定型”(NDC.简称“名义账户”制)。
几年的实际运行表明,它能妥善解决由现收现付制向个人积累制转轨所带来的隐性债务问题。
所谓“名义账户”制,是现收现付制与积累制、待遇确定型与缴费确定型的一种混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