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鼻甲成形联合骨折外移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 格式:pdf
- 大小:227.03 KB
- 文档页数:3
鼻内镜下功能性下鼻甲成型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效果慢性肥厚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部疾病,患者常常会出现鼻塞、流清鼻涕或者黏液分泌增多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鼻内镜下功能性下鼻甲成型术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手术方式之一,该手术可以通过调整鼻腔呼吸道的结构,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对鼻内镜下功能性下鼻甲成型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效果进行详细介绍。
一、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病因与表现慢性肥厚性鼻炎的发病原因并不完全清楚,但一般认为是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包括过敏、感染、鼻腔解剖结构异常等。
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常常表现为鼻塞、流清鼻涕或者黏液分泌增多、鼻部不适、嗅觉减退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头痛、头晕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鼻内镜下功能性下鼻甲成型术的原理及手术过程鼻内镜下功能性下鼻甲成型术是通过鼻内镜技术,通过收缩下鼻甲的某些部位,减少鼻腔的阻力,增大鼻腔的通气面积,改善鼻腔通气功能,从而达到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目的。
手术过程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麻醉、分离鼻腔粘膜、骨质削除、下鼻甲成型、术后处理等。
1. 较小的创伤:鼻内镜下功能性下鼻甲成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手术过程中只需通过鼻腔进行操作,因此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术后患者疼痛感明显减轻,恢复期较短。
2. 显著的改善患者症状:通过收缩下鼻甲的某些部位,减少鼻腔的阻力,增大鼻腔的通气面积,改善鼻腔通气功能,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鼻塞、流清鼻涕或者黏液分泌增多等症状。
3. 高度的安全性:鼻内镜下功能性下鼻甲成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减少了术后的并发症风险,手术操作的精确性也得到了较好的保障,术后有着较高的安全性。
4. 术后效果稳定:鼻内镜下功能性下鼻甲成型术术后效果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的缓解,不易复发。
下鼻甲骨折移位术:一种治疗慢性肥大性鼻炎的新型手术张玉庚;杨宝琦
【期刊名称】《天津医药》
【年(卷),期】1989(017)009
【摘要】本文介绍一种治疗慢性肥大性鼻炎的新型手术方法——下鼻甲骨折移位术,并结合临床资料做对照分析。
从术后住院天数,术后远期疗效观察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来看,此术较常规的下鼻甲粘膜部分切除术为优。
因其可扩大中鼻道和总鼻道,改善鼻腔通气功能,不损伤或极少损伤鼻粘膜,保护粘膜的湿热调节和清洁保护功能,故可视为生理性手术。
此术操作简便,效果良好,适于推广。
【总页数】3页(P526-528)
【作者】张玉庚;杨宝琦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65.9
【相关文献】
1.下鼻甲骨折移位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附71例报告 [J], 王家福
2.鼻内镜下钩突切除加下鼻甲粘膜下骨折移位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 [J], 陈闽琪;陈立燕
3.下鼻甲骨折移位术治疗慢性鼻炎86例分析 [J], 吴新洲
4.下鼻甲骨折移位术治疗慢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J], 高英
5.下鼻甲骨折移位术治疗慢性鼻炎46例分析 [J], 梁军;姚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doi :10.3969/j.issn.1002-7386.2023.16.019·论著·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观察周明亮 王令 秦天甜 米中秋作者单位:052360 河北省辛集市第二医院 【摘要】 目的 研究探讨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接受治疗的180例慢性肥厚性鼻炎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90例)采用鼻内镜下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组(90例)患者给予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治疗。
观察对比2组治疗后的情况(临床指征、总有效率、Lund⁃Mackey 鼻窦CT 评分、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8.89%VS 88.89%)更佳(t =7.8429,P <0.05);观察组患者的鼻腔出血、鼻腔粘连、鼻腔干燥等并发症发生率(1.11%VS 7.78%)明显更低(t =4.7093,P <0.05);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少,术后鼻腔疼痛时间、下鼻甲肿胀时间短,VAS 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t =6.719、11.252、9.044、6.034,P <0.05);治疗后,2组Lund⁃Mackey 鼻窦CT 评分均已下降,比较发现研究组降幅大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术中出血量少,而且术后鼻腔疼痛、下鼻甲肿胀时间短,可减轻疼痛感,有效缓解症状,非常具有临床价值,值得推荐。
【关键词】 等离子射频消融;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慢性肥厚性鼻炎;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 R 765.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7386(2023)16-2482-04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ypertrophic rhinitis by plasma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combined with outerfracture of the inferior turbinate ZHOU Mingliang ,WAHG Ling ,QIN Tiantian ,et al.The Second Hospital of Xinji ,Hebei ,Xinji 052360,China【Abstract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plasma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combined with outerfracture of the inferior turbinat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ypertrophic rhinitis.Methods A total of 180patients with chronic hypertrophic rhinitis treated in our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2021to October 2022were recruited.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 =90)and observation group (n =90)by digital table method.Partial resection of inferior turbinate under nasal endoscope ,and plasma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combined with outerfracture of the inferior turbinate were performed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spectively.Postoperative clinical indications ,total effective rate ,Lund⁃Mackey score on sinus CT scan ,and complication r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groups.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98.89%vs 88.89%,t =7.8429,P <0.05).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like nasal bleeding ,nasal adhesion ,and nasal drynes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1.11%vs 7.78%,t =4.7093,P <0.05).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ess bleeding volume ([9.57±1.05]ml ),shorter time of postoperative nasal pain ([1.35±0.49]d ),shorter duration of the inferior turbinate swelling ([5.35±1.69]d ),and lower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scores ([2.19±0.54]points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 =6.719,11.252,9.044,and 6.034,respectively ;P <0.05).After treatment ,the Lund⁃Mackey score on sinus CT scan in both groups decreased ,which was more pronounc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Conclusion Plasma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combined with outerfracture of the inferior turbinates has a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o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ypertrophic rhinitis.It not only has a small amount of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but also has a short time for postoperative nasal pain and inferior turbinate swelling ,which can alleviate pain and effectively alleviate symptoms.It is highly valuable and worth recommending.【Key words 】 plasma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outerfracture of the inferior turbinate ;chronic hypertrophic rhinitis ;clinical effects 慢性肥厚性鼻炎由慢性单纯性鼻炎演变而来,是长期慢性炎症、淤血而使鼻黏膜、鼻甲出现增生所致。
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联合外移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经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联合外移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慢性肥厚性鼻炎经鼻内镜下鼻甲成形联合外移术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经2~30个月随访观察,全部病例鼻塞、耳鸣、耳闷感消失,合并鼻窦炎、鼻中隔偏曲者术后均痊愈。
结论:经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联合外移术符合功能性手术原则,具有不损伤黏膜、出血少、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关键词】鼻窦内窥镜;电动切割器;慢性肥厚性鼻炎;下鼻甲成形联合外移术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71例,其中男37例,女34例,年龄16~54岁,平均31.2岁,所有病例均有持续性鼻塞症状,21例伴有头昏、头痛、耳鸣、耳闷塞感,58例合并慢性鼻窦炎;17例合并鼻中隔偏曲,经鼻内镜检查,均以下鼻甲肥厚为主,表现为黏膜表面不平,呈结节状或桑椹样及息肉样改变。
以下鼻甲前端游离缘及后端明显,应用减充剂后收缩不明显。
CT检查均提示下鼻甲肥大。
71例患者中,64例曾使用微波治疗,12例微波治疗后又行射频治疗,就诊时均自诉症状改善不明显。
1.2手术方式:本组均在局麻下施术,术前1天剪净鼻毛,术前半小时常规肌注阿托品及口服鲁米那,1%丁卡因20 ml加0.4 ml 1/1000肾上腺素(高血压患者慎用)棉片填塞鼻腔表面麻醉,1%利多卡因10 ml加4滴1/1 000肾上腺素混合液约1 ml(高血压患者不用),在内窥镜直视下行蝶腭神经浸润麻醉,然后用同样混合液约3 ml行下鼻甲黏膜下局部浸润麻醉。
13号小圆刀片在下鼻甲前端自外侧壁附着处至前端内侧游离缘,做“L”形切口。
直达鼻甲骨,用鼻中隔软骨膜剥离子在鼻甲骨上部充分分离鼻甲黏膜,然后分离下部鼻甲骨与鼻甲黏膜,游离缘不作分离。
下鼻甲剪在“黏膜袋”内邻近游离缘约2 mm处剪断鼻甲骨,再由外侧附着处剪断鼻甲骨,长度约为下鼻甲前1/3,然后折断此段鼻甲骨并取除,用鼻中隔剥离子将下鼻甲后2/3向外侧压迫使之骨折、外移,电动切割器适量切除黏膜下肥厚组织,使成形后的下鼻甲距鼻中隔及鼻底均为3~5 mm。
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联合骨折外移治疗慢性鼻炎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研究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联合骨折外移治疗慢性鼻炎的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120例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联合骨折外移治疗慢性鼻炎患者的资料。
结果:恢复快,无粘连、无鼻甲萎缩及空鼻症的情况发生。
结论: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联合骨折外移治疗慢性鼻炎,具有术中出血很少,术后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点。
【关键词】肥厚性鼻炎;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下鼻甲骨折外移【中图分类号】R76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8-0036-01肥厚性鼻炎的特点是鼻塞呈持续性,伴流脓涕。
用药后有短期疗效,但是停药或感冒后又发作。
下鼻甲在此病的演变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为了改善患者的鼻部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下鼻甲成为我们主要的手术对象。
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联合骨折外移术一方面能减少鼻腔黏膜的损伤,起到保护鼻腔黏膜的功能,另一方面又能使下鼻甲体积缩小,改善通气。
同时这种手术方法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是目前最佳的治疗肥厚性鼻炎的手术方法[1]。
本文总结我科2012年3月~2014年3月2年间进行的120例接受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联合骨折外移治疗慢性鼻炎患者的资料,术后随诊一年,效果很好,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在我科接受手术的慢性鼻炎患者120例,男76例,女44例;年龄16~55岁,平均年龄28.3岁。
病程1~30年。
其中20例同时有变应性鼻炎,35例有鼻中隔弯曲。
所有病例都有持续性鼻塞病史,同时药物保守治疗疗效不佳,其症状符合肥厚性鼻炎的诊疗标准。
鼻腔检查:鼻腔黏膜呈暗红色,有慢性充血的特点,变应性鼻炎为苍白色。
下鼻甲表现为增生,表面不平,桑葚样,对收敛剂无反应,下鼻道检及脓性分泌物。
1.2 治疗方法1.2.1术前准备:术前予鼻腔准备,剃鼻毛,冲洗鼻腔。
取半卧位,消毒铺巾。
予地卡因15ml+肾上腺素3ml棉片表面麻醉。
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治疗慢性肥厚鼻炎发表时间:2013-12-24T10:33:19.2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1期供稿作者:邢光海李晓艳[导读] 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是利用缩小下鼻道内的空间,达到扩大总鼻道的效果,并最大限度的保留下鼻甲黏膜及黏膜下组织[1]。
邢光海李晓艳(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628021)【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肥厚性鼻炎简单易行的治疗方法。
方法对156例慢性肥厚性鼻炎病例行下鼻甲骨折外移术。
结果156例患者随访6个月-2年,全部恢复正常通气,无鼻甲萎缩、空鼻征等。
结论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实施手术方便,对鼻腔粘膜及组织的损伤小,病人的痛苦性小,术后恢复快,适宜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慢性肥厚性鼻炎下鼻甲骨折外移【中图分类号】R76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1-0093-02 回顾分析我科采用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治疗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慢性鼻炎患者156例(280侧)的临床资料。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我科2008年3月至2012年2月,收治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行下鼻甲骨折外移手术。
有完整随访资料者156例(280侧),其中男性90例(165侧),女性66例(115侧),年龄16-66岁,病程6月-40年。
全部病例均符合慢性肥厚性鼻炎的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经药物保守治疗,如口服香菊片4周以上,局部应用高效单体银鼻炎抗菌喷剂喷鼻,2周以上。
治疗后鼻腔通气症状改善不明显。
术前均常规检查及鼻部CT检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鼻腔阻塞。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排除手术禁忌症,在局部麻醉下完成手术。
患者取卧位,用1%丁卡因20ml及0.1%肾上腺素3ml,行鼻腔黏膜表面麻醉2-3次。
待麻醉显效后,以鼻中隔剥离器(外面用油纱条包裹,保护鼻黏膜及增加摩擦力,以免用力时剥离器滑动损伤鼻黏膜。
)将下鼻甲自前端向后、向上及向外侧壁用力,逐步骨折挤压下鼻甲直至后鼻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