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饶的地方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3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第【1】篇〗【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重点)2、学习作者围绕中心句描写景物,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难点)【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1、课件出示:2、问题激趣:谁能用简单的语言说说图片上的内容?也可以发挥想象说说自己的和猜测。
(学生观察图片,自由发言。
)3、西沙群岛真美!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课文写了什么?(板书:富饶的西沙群岛)学生齐读课题。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4、全班交流,教师小结:本文描述了西沙群岛风景优美和物产丰富。
二、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1)小组讨论,交流。
(2)全班交流。
(作者围绕“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这句话来写的。
)(板书:总起美丽富饶)2、“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这样的句子叫什么句子?(1)小组讨论,交流。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
①概念:中心句是指作者在文章中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说明自己的态度,抒发自己情感的句子。
②位置:中心句一般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或者是在文章中反复出现的句子。
③运用:本文再第一自然段概括了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文章的中心句,只要抓住这句话,就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
3、为什么说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让我们走进课文看一看。
4、再读课文,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西沙群岛的,把它圈出来。
(1)指名发言。
(2)教师评议并小结:课文按照由上到下、由近及远的顺序从海水、海底和海岛三方面具体写出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分述:海水海底海岛)三、品读释疑(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小组交流:本段共有几句话?各是什么意思?(第一自然段共有两句话。
比喻资源丰富的地方三字成语
1. 聚宝盆:传说中装满金银珠宝而且取之不尽的盆,比喻资源丰富的地方。
2. 鱼米乡:指盛产鱼和稻米的富饶地方。
3. 富饶地:物产丰富,财物充足的地方。
4. 资源库:储存和提供各种资源的地方。
5. 财富源:指创造财富和资源的源头或地方。
6. 黄金国:传说中拥有大量黄金的地方,比喻极其富饶的国家或地区。
7. 珠宝堆:堆满珠宝的地方,形容非常富庶。
8. 丰裕湾:物产丰富、资源充足的港湾。
9. 富裕角:资源丰富,生活富足的角落。
10. 资源岛:拥有丰富资源的岛屿。
这些三字成语都可以用来形容资源丰富的地方,你可以根据具体语境和表达需要选择合适的成语。
第一篇:富饶的西沙群岛范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的一讲读课文。
这篇课文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课文共7个自然段,从三个方面对西沙群岛进行了介绍和说明。
先讲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了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最后讲英雄儿女守卫着祖国的南大门。
赞美了西沙群岛的富饶美丽,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宝岛的喜爱之情。
一、课题引入:随着现代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的传媒相继进入了课堂。
运用现代的声像视听,三维动画等手段导入新课,对课堂教学是一次重大的变革。
我在教学本文时,首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录象:五光十色的海水,嬉戏的鱼群,蠕动着的海参,披甲的龙虾,美丽的珊瑚,海滩上各种各样的贝壳,庞大的海龟,不计其数的海鸟…学生一边观看这些奇妙的海底世界的景象,一边听解说员的解说,深深地陶醉在如此缤纷的神奇世界之中,产生了新奇感,激起了浓郁的学习热情。
此刻,我抓住时机,说道:这就是富饶的西沙群岛,同时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这种运用现代媒体手段,创设意境,由画入文的导入方法,促使学生产生渴望学习的内趋力,形成学习冲动的教学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所见所闻的观察、倾听和体验,犹如通向美的世界的窗口。
”所以我认为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教会孩子能看到美和感受到美,而待他们有了这些能力之后,则要教会他们保持心灵的赞美之情和善良之意。
在本课一开始,我采用录象创设情境,可以使学生沉浸在美好的意境中,情感处于最佳状态,再通过教师充满感情的语言的启迪引导,学生就会展开丰富的联想,脑海中就会再现生活和自然的美景,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感的滋润。
二、教学思路:这篇课文内容具体,层次清楚,语言生动,富有吸引力。
针对《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三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学习分析自然段,归纳主要内容。
”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山西的物产什么最丰富
山西是一个充满风情的地方,也是一个富饶的地方,以其特有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而闻
名中外。
在一百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山西的经济发展快速,逐渐形成了繁荣的物产。
首先,山西是内蒙古自治区和中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拥有丰富的棉花物产。
其次,山
西也是中国最大的植物油生产和出口港,在全国排名第一,并以出口到世界各地有名。
此外,山西也产出丰富的农产品,如粮食、油料、蔬菜、水果和花卉等,被誉为“物产之乡”。
农业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山西的经济发展,山西的农地和农机设备迅速发展。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山西的农业已经具有一定的现代化水平,成为全国农业发展的典范之一。
山西还有很多其他特色产业,如制酒、造纸、包装、服装、旅游、文化创意等,这些产业
也都走出了海外市场,为山西的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做出了积极贡献。
总之,山西的物产丰富多样,几乎覆盖了全国各行各业,贡献了很大的一份力量。
其生产的农业、农副产品,以及以棉花、植物油和农产品为主的出口商品,还有以制酒、造纸、
包装、服装、文化创意为主的工业产品都是山西的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惠来的文化传统
惠来,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个美丽而富饶的地方,这里不仅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还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
惠来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人文内涵,是这片土地上人们生活的精神支柱。
惠来的文化传统体现在各个方面,其中最为显著的莫过于其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每逢传统节日,惠来的人们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如春节时的舞狮、元宵灯会、清明时的扫墓祭祖、端午时的赛龙舟等,这些传统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更是传承和弘扬着惠来的民俗文化。
此外,惠来的文化传统还体现在其悠久的历史建筑和古老的手工艺传统上。
在这片土地上,有着许多古老的寺庙、古城墙、古村落等历史建筑,它们见证了惠来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而惠来的手工艺传统更是源远流长,如惠来刺绣、竹编艺术、木雕等,这些传统手工艺不仅展现了惠来人民的智慧和勤劳,更是丰富了当地的文化底蕴。
当然,惠来的文化传统还包括许多其他方面,如传统饮食、民间音乐、戏曲艺术等,这些都是惠来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惠来的文化传统是这片土地上人们生活的灵魂,它们承载着惠来人民的情感和记忆,激励着他们传承和弘扬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惠来的文化传统将会继续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光彩,为人们带来更多的欢乐和感动。
2 《富饶的地方》第二课时教案主备人:贾艳华教科书分析:本主题由“家乡的物产”“特色小吃味道好”两个主题活动,三个页面组成。
在“家乡的物产”的第一个页面中,通过图片展示了不同地区的各种特产,如:煤、茶叶、农作物、甘蔗等,这只是各地特产的示例,教师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引导学生了解当地丰富的物产资源。
第二个页面给大家呈现了孩子们讨论当地特产的场景,还展示了许多用当地特产制作的小玩具,目的在于提示教师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引导学生联系当地的实际情况,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制作有趣的装饰品,从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特产,激发对家乡的热爱。
“特色小吃味道好”这个页面给大家展示了当地的一些特色小吃,如臭豆腐、热干面等,这些小吃都是深受人们喜爱的。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做小吃,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本主题我选择第二课时教学充分联系当地实际情况,以教材为依托,准备活用教材,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深入生活,询问长辈和餐饮店了解家乡的小吃并当“特色小吃解说员”介绍家乡特色小吃,跟着父母学做一到两种特色菜。
教学目标:教师通过活动引导学生知道当地的特色小吃,尝试制作一种特色小吃,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1、师生课前共同搜集有关家乡特色小吃的图片。
2、调查当地的特色小吃及其做法,学做一到两种“特色小吃”。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观察法、分组讨论法活动过程:第二课时活动准备1.师生课前共同调查当地的特色小吃及其做法。
2.学生分组,各组商量制作什么小吃并了解它的做法,当“特色小吃”讲解员比赛。
活动过程1.教师导入:我们生活的地方不仅风光秀美,还有很多著名的特色小吃,很多人都慕名前来品尝。
2.教师提问:通过课前调查,你知道我们家乡有哪些小吃吗?3.游戏——开火车。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每次介绍一种家乡小吃,依次传递,不能重复,看哪个小组知道的家乡小吃最多。
4.教师提问,学生分组讨论:在这么多的特色小吃中,你最喜欢的小吃是什么?5.学生分组竞赛说一说:(1)我当“特色小吃解说员”各组选派代表上台介绍自己最喜欢的特色小吃。
美丽富饶的地方_500字
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每年的春天,百花齐放,远远就飘来一阵阵诱人的清香。
蜜蜂和蝴蝶都循着花香来到这里,它们翩翩起舞,在花丛中采着花粉,它们似乎在说:"哇,这里的花真香啊!我们可以痛痛快快地采个够了!" 一到夏天,洁白的棉花开了,远远望去,仿佛是天上的白云,雪白雪白的。
农民伯伯来采棉花了,他们喜气洋洋地采着棉花,即使累得满头大汗,心里也是乐滋滋的。
到了秋天,是农民伯伯最忙的季节,他们忙着收稻。
他们望着被稻穗压弯了腰的稻子,心里美滋滋的。
冬天到了,我们这儿偶尔会下几场雪,雪纷纷扬扬地洒落在家乡的大地上,白茫茫一片。
田里的庄稼可高兴了,它们可要美美地睡上一觉了。
不过,最高兴的还要数农民伯伯了,因为"瑞雪兆丰年"嘛!来年又有好收成了。
我们家乡最美的地方,要数南北湖了。
南北湖是我们海盐的旅游胜地,不少的海外游客都纷纷慕名而来。
那里的山互相缠绕,连绵起伏,倒映在清清的湖水中,别提有多美啦!在山的最南面有一个观潮台,据说在乾隆年间,乾隆皇帝曾来这里观看过。
在这里最高的山上有一个顶,名叫鹰窠顶,在那里,每年的某月某日可以看到天下奇观,举世闻名的日月并升。
怎么会不让人想亲眼目睹这天下奇景呢海盐就是这么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身为海盐
人的我真为自己的家乡感到骄傲。
我爱我的家乡-——海盐。
衷心地希望,家乡海盐能在家乡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台湾美丽风光和风俗民情的相关资料
台湾是一个美丽而富饶的地方,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美味可口的美食。
以下是一些关于台湾美丽风光和风俗民情的资料:
1. 自然风光:台湾拥有壮丽的海湾、迷人的渔村、美丽的乡村和风景如画的城市。
阿里山、日月潭、太鲁阁等是台湾著名的自然景观,以其独特的山水风光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2. 美食:台湾的美食非常多样化,包括各种小吃如牛肉面、小笼包、臭豆腐等,以及地方特色菜如台南担仔面、屏东客家菜等。
台湾的夜市文化也十分丰富,有各种美食摊位供游客品尝。
3. 民俗文化:台湾的民俗文化十分独特,其中最著名的是布袋戏。
布袋戏在台湾又被称为“掌中戏”,是在明末清初由大陆的福建和广东传入的,在民间流传十分广泛,深受人们的喜爱。
此外,台湾还有许多传统节日和活动,如元宵节、赛龙舟、迎妈祖等,这些活动都具有浓厚的民俗色彩。
4. 传统文化:台湾的传统文化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特别是一些传统文化习俗在台湾被保留得很好。
例如,台湾人注重传统和家庭,尊重长辈和传统文化。
此外,台湾的书法、绘画、音乐等文化艺术也都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5. 美丽乡村:台湾的乡村风光也非常美丽,有许多有特色的乡村和小镇。
这些乡村和小镇保持着传统的建筑风格和文化氛围,给人一种
安静和舒适的感觉。
总的来说,台湾是一个充满魅力和活力的地方,拥有许多值得探索和发现的美丽风光和风俗民情。
三一文库()〔美丽富饶的家乡作文6篇〕我的家乡不仅美丽,而且物产丰富。
有漫山遍野的毛竹,郁郁葱葱远远望去像一片绿色的海洋。
小编收集美丽富饶的家乡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美丽富饶的家乡你知道我的家乡在哪里吗?她是被海内外媒体誉为中国最美乡村——江西婺源。
每到春天,在那山清水秀,依山傍水的地方是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像金色绸缎从山的这边,一直铺到山的那边。
金色的油菜花成了蝴蝶蜜蜂的天堂。
它们一会儿在空中飞舞着,一会儿静静地停在美丽,芬芳的油菜花上面授粉。
偶尔有风吹过就更美丽了,油菜花又成了金色的海浪了。
怪不得游客们会看得流连忘返。
我的家乡不仅美丽,而且物产丰富。
有漫山遍野的毛竹,郁郁葱葱远远望去像一片绿色的海洋。
竹地上长出美味可口的竹笋;成了我们家乡的一道美味佳肴。
山脚下有大片大片的茶园;泡出来的茶水清香、润口;到了每年清明时节就销往全国各地,还有各式各样的小吃闻名海外。
我的家乡是个美丽、富饶、迷人的好地方。
如果您到我们的家乡来,热情好客的家乡人民一定会欢迎您,让您大饱口福。
到我们的家来旅游吧。
▲第二篇:美丽富饶的家乡我的家乡——扬中,素有“江中明珠”的美称。
它四面环江,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
我的家乡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盛产水稻和鱼虾等多种水产、稻谷。
著名的“长江三鲜”——刀鱼、河豚和鲥鱼就盛产于我的家乡。
每到清明前后就是它们最鲜美的时候,会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客人光顾。
我的家乡还有“三宝”——柳、竹和芦苇。
每到春天来临,柳、竹和芦苇相继发芽,为扬中增添了无限生机。
柳树的枝条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工艺品,远销海内外。
春天的竹笋是鲜美的,可以做成美味的菜肴,竹子也可以用来编成各种日常用品,例如:竹篮、簸箕等。
芦苇的叶子是端午节包粽子的绝佳材料。
此外,作为江南水乡,还有随处可见的小桥流水,如诗如画。
以前的扬中出行很不方便,靠的是轮渡,遇到大风大雾的恶劣天气就无法出行。
而现在的扬中建造了很多大桥,四通八达,迎接着八方来客。
2. 富饶的地方
活动目标:
1 能运用调查、采访等方法收集家乡物产及有关的资料,了解家乡丰富的资源,尝试用当地的特产制作一些小饰品,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2 知道家乡的特色小吃,尝试制作一种特色小吃,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3、学会与同学交流、分享自己收集的资料和成果。
教学重点:
能运用调查、采访等方法收集家乡物产及有关的资料,了解一些家乡的丰富资源。
教学难点
通过与同学交流、分享自己收集的资料和成果,为自己的家乡丰富的物产和特色小吃感到自豪。
活动时数:二课时
课前准备:课前收集的有关自己家乡的资料、实物。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吗?在上节课中,我们乘上了时光列车,参观了家乡的风景名胜。
在那里,我们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景色,还听到了动人的传说故事,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啊!今天这节课,你们还想继续进行旅行吗?
活动二:我是小导游
那好!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坐上时光列车,到我们的家乡去看一看、瞧一瞧,家乡都有哪些好吃的、好玩的、特有名的物产?你们说好不好?可是谁来做领航员呢?
这样吧!既然同学们都想当领航员做小导游,我想你们一定做了充分的准备。
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小声的、把自己收集的材料进行交流与汇总。
然后推选出一名小导游来做领航员。
(注:学生在课前根据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类别的不同,自愿结合成若干小组,进行交流汇报。
)
2、学生小组交流。
(老师给予及时地引导)
3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出发吧!请同学们注意倾听,旅行结束后,我们还要评出最佳小导游、最佳智囊团呢?
1、同学代表上来发言:说明并展示自己家乡物产的照片、图片、实物等等,如果有同学带来了家乡的食品可以请同学们尝一尝。
最后讲一讲自己使用什么方法收集到这些材料的。
2、当一位同学发言完以后,其他同学可以给以补充。
3、课件演示:教师在课前要了解学生准备资料的情况,事先准备好一些音响、图片材料做成课件,在学生介绍时给予适当的补充,帮助同学理解。
活动三:比比谁最心灵手巧
1 课件演示:椰壳做的娃娃,橘子皮做的小桔灯,芦苇编成的小动物等. 这些装饰品漂亮吗?知道它们是用什么做的吗?我们的家乡物产丰富,你们能动手用自己带来的家乡特产制作成小饰品吗?
2 学生分组合作,制作小饰品,教师巡视指导.
3 集中交流:介绍自己制作的小饰品,全班学生评议.评出最佳小饰品,并颁发”心灵手巧星”.
第二课时
活动一:设问引入
1 我们生活的地方不仅风光秀美,物产丰富,还有很多著名的特色小吃,很多人都慕名前来品尝.
2 通过课前调查,你知道我们家乡有哪些特色小吃?
活动二:小吃一条街
1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武汉的小吃一条街去转转吧!---课件演示武汉各地的特色小吃.
2 在这么多特色小吃中,你最喜欢的小吃是什么?指名学生介绍自己最喜欢的特色小吃.
活动三:心中的赞美。
从同学们刚才的介绍中,我们感受到我们的家乡不仅有丰富的物产资源,小吃也很诱人.作为一个湖北人,我们不能不为之自豪.你们想用什么形式来赞美我们的家乡,表达我们的心情呢?
1、小组同学讨论。
(诗歌表演、歌曲表演、赞美的话、简笔画……)
2、分组行动,请同学代表表演。
活动四:总结谈话
同学们,短短的旅行即将结束,你是不是也像老师一样意犹未尽呢?在这节课上,我们不仅对家乡多了一份了解,而且又多了一份爱,增添了一份自豪。
你们那些发自肺腑的言语感动着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老师与同学。
今天,我们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希望未来,家乡为你们的成长感到自豪。
最后,让我们在优美的歌声中,再一次欣赏一下我们美丽的家乡。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生我、养我、爱我、育我美丽的家乡吧!----课件:课件内容为老师课前收集到的风景、物产、人文图片资料,并配以《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歌曲伴奏。
课后记::
《富饶的地方》这一主题的教学目的是让孩子通过调查、访问,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资源,并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
以此来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中学生们通过收集材料、游戏、展示、触摸、品尝、观看课件等活动,从不同方面展现了家乡的丰富物产和特色小吃,同时也大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孩子们的好奇心。
当学生们惊奇的发现:自己一直认为不起眼儿的家乡,其实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人类的生活贡献着无限力量。
此时,同学们心中不禁涌起了无限的敬意和爱意。
教师又及时的引发学生讨论让学生们以自己的喜欢的方式来抒发心中感慨。
课程最后,在《谁不说俺家乡好》的优美歌声中,同学们再一次欣赏到家乡的壮美景色,使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得到了再一次的升华,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