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2019初中作文指导: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11
记叙文写作技法: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的特点区别、运用技法语文梦工场2019-07-10 08:09:13写记叙文,要有个顺序。
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安排得恰当,才能叙述得条理清楚,适应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
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四种。
(一)顺叙顺叙是写记叙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
顺叙又称直叙或正叙。
采用这种方法,文章脉络清晰。
顺叙的方法又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
如《最后的常春藤叶》就按照时间顺序讲述故事,情节的推进呈现明显的单一线索,环环相扣,没有安排刻意的曲折和暗线。
即便是故事最后,老画家死于肺炎,欧·亨利也没有故作神秘,而是让两个生者直接面对这个事实,故事戛然而止。
二是以地点的转换为顺序来叙述事件,如《藤野先生》一文,就是从作者到东京开始写起,再写到仙台后与藤野先生相处中的几件事,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与崇敬。
三是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序来叙述事件。
如《我与地坛》(节选),散文的前两部分内容,表面上一是写地坛,一是写母爱,相对独立,各自成篇,但实际上二者互为说明,互为映照,都是在描写母亲的伟大。
前者是用象征的手法描写地坛——大地母亲的伟大,后者是用写实的笔触再现生身母亲的伟大,两部分之间存在着十分明显的有机联系,从而形成一个具有象征类比意义的浑然整体。
不论是地坛还是母亲,都是给予作者生存感悟、重获新生的精神源泉。
在叙述一个事例时,由于时间变化与空间地点的转换顺序往往是一致的,所以在一篇文章中常常是几种顺叙的方法兼而有之。
(二)倒叙1.倒叙的定义在修辞学上,原本应该顺着这么说,但为了某种需要,却故意将其倒过来说,称为倒装。
如,朱自清的《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就远比顺着文法规律而描述的“瞧去,园子里,田野里一大片一大片满是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嫩嫩的绿绿的小草”鲜活太多了。
“实体事物说明顺序的安排——空间顺序与时间顺序”学习任务单【学习目标】1。
了解空间顺序与时间顺序的内涵及使用范围。
2。
在真实的写作任务中,借鉴经典文本,学习安排实体事物空间顺序与时间顺序的方法。
3。
通过评改习作,在运用中提升合理安排空间顺序与时间顺序的能力.【课前预习任务】1.说明顺序有哪几种?请写下来。
2.在我们学过的说明文中,哪一篇运用了空间顺序?哪一篇运用了时间顺序?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说明。
3。
阅读例文《青铜礼器-—四羊方尊》与《北大附中校园》.【课上学习任务】(一)完成例文《青铜礼器--四羊方尊》的评改任务.青铜礼器—-四羊方尊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的青铜器,属于祭祀用品,现在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四羊方尊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高58。
3厘米,重量为34.5千克。
四羊方尊方口、大沿,尊口每边边长52。
4厘米,几乎接近器身的高度。
方尊的颈部非常长,装饰着精美的蕉叶文与夔龙纹。
方尊腹部四角各塑有一卷角绵羊,绵羊上身伸出方尊,羊的胸部与腹部饰鳞纹。
羊腿附于尊足,与尊器四角、四面的扉棱穿插排列,增强了厚重感。
羊腿饰凤鸟纹,尊足其它部分饰夔纹与云雷纹。
尊腹四面还各雕有一只较小的龙头,大羊身与小龙头交替探出,均为立体雕塑。
四羊方尊属于极少见的方形尊,四羊、四龙相对的造型,加上周身精细多样的纹饰,极显青铜礼器的至尊气象.其中四羊是绝对的主角,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内涵。
先秦时期,羊是善良知礼与内柔外刚的象征。
羊有“跪乳"的习性,被视为善良知礼的代表,后世演化为孝敬父母的典范.羊的内柔外刚经常与圣君之德联系在一起,《诗经·召南》中就有“文王之政,廉直,德如羔羊”的说法。
另外,羊在民间一直是吉祥的象征。
如此精美独特的四羊方尊是如何铸造成的呢?专家分析可能采用了两次分铸技术,()将羊角、羊头、羊颈和龙角分别铸好,()将其配置在模具上,( )进行整体浇铸,显示了商代晚期高超的浇铸技术。
中考语文“描述类微写作”试题解析作者:张继升来源:《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19年第12期1.介绍漫画、徽标例(1):(2018年河南卷)请介绍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介绍时注意要素齐全,顺序合理,70字左右。
)例(2):(2018年湖南邵阳卷)(上图)是中国环境保护的标志,请语意简明地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并任选一个要素说说它的寓意。
【解析】可以从标题(标题往往是诠释画面主旨的点睛之笔,对主旨有提示、启发作用)、其中的对白或说明文字、其构图要素等角度观察和思考。
【参考答案】(1)示例:该漫画中一个人被禁锢在竹笼子里,旁边放着被禁的原因“失信”二字,竹笼子上方贴有“限制贷款”“禁止乘坐飞机”“禁止……”字样。
该漫画寓意:一个人若失信,将寸步难行。
(2)示例:构图要素是地球、太阳、山、水、橄榄枝以及字母Z、H、B。
橄榄枝代表和平、安宁,又代表植物和生态环境。
地球、太阳、山、水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人们要共同保护它。
山和水借用中国象形文字并使之图案化,具有中国特色。
ZHB为“中国环境保护”的缩写,表明是中国环境保护的标志。
2.描述画面例:(2018年贵州贵阳卷)请从下图任选一幅,描述图片内容并结合标题阐述感悟。
【解析】答题时必须先抓住主题仔细观察画面,展开想象,尽量用丰富生动的语言,以及修辞手法将画面描述得生动形象,借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回答这类题,如果画面中表现的是人物的活动,就要想象或者观察人物表情、动作,再按照由总体到个体等顺序进行生动描写;如果画面表现的是自然风景,则要按照由主到次、由总到分的逻辑顺序或者由左到右、由上到下等空间顺序进行描述。
【参考答案】图一示例:一个小孩在一双大手的帮助下,低着头一笔一划地学写毛笔字。
这双大手,右手握着小孩执笔的手,笔尖正写出“非”字,左手扶着写字的纸张,纸上已经写好了“二”字。
汉字文化就在这样一笔一划的练习当中得以传承,中华民族更多的优秀文化遗产需要以这样最朴实的手把手的方式,代代传承,让其发扬光大。
3.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写作题目:从以下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里任选一个,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一篇事物说明文,介绍其特征与功能。
不少于500字。
钢笔词典电脑冰箱汽车思路点拨:本次作文要求写一篇事物说明文,在写作时,首先要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事物来写,要对该事物的特征和功能非常熟悉,不明确的地方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或查阅资料来解决。
写作的时候要注意说明文的文体特征。
同时要注意本次作文的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
说明顺序主要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合理地安排说明顺序,一要考虑所说明的事物的结构特点(上下、左右、内外各部分的组成情况)和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二要考虑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顺序(由浅入深、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等);三要考虑说明的中心与材料的关系。
说明事物时的顺序安排一般有以下几种:(1)如果是说明事物变化发展进程的,就采用时间顺序,可由古及今或由今溯古。
(2)如果是解说事物的方位、形貌特征的,就采用空间顺序。
可采用由近及远、由左往右、由南向北、由低至高等顺序来写。
(3)如果是为了阐明某些操作过程,就以程序为序,即按操作行为的先后标明序号逐一加以解说,便于读者按部就班、准确无误地进行操作。
(4)若说明的目的是阐释事理,就要采用逻辑顺序,即按照因果、主次等关系来安排顺序。
思路一:介绍钢笔的外形、构造及其特征和书写的原理等。
思路二:按照从外表到内容的顺序,介绍词典的构成及其使用方法。
思路三:介绍电脑的各部件的组成及其各部分的特征与功能。
思路四:介绍冰箱的外形和内部构造,突出冰箱的功能。
思路五:介绍常见汽车的构造及其性能。
写法指导: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
它必须清晰、有层次地展现事物的各个方面,而且要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一、建筑物类说明文的写作顺序。
建筑物指亭台楼阁、道路桥梁、商厦场馆等,其说明要点是要把建筑物的形状、结构、布局准确地介绍清楚,一般采用从南到北、由上而下等空间顺序。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1.《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两课时)教材分析《故宫博物院》这篇文章的重点是材料一,材料一以空间顺序,沿着游览参观路线,按照从南到北的顺序有主有次地介绍故宫的建筑物和建筑布局。
从篇章上讲是按照总分总的顺序写的。
在逐一介绍各个宫殿之前,先概括介绍故宫的总体布局以及它的外观概貌和建筑特点;最后一段借登临景山俯瞰故宫全景,对上文的具体分说作综合概括,再次突出这个建筑群布局的和谐统一,使读者对这个建筑群总体和局部的特点,获得明确完整的印象;分说以方位为序,由南到北、从外入内写去。
这样有利于说明建筑物的特征,使文章有条理,结构严谨,给人的感受十分明晰。
材料二写了太和门在光绪大婚前失火的原因,以及大婚时的应对措施。
材料三提供的是故宫博物院的官方网站。
材料四是故宫博物院的平面示意图。
学情分析故宫是著名的古建筑,许多学生可能在电视上看到过故宫,但还没有形成直观全面的认知。
这篇课文恰恰弥补了学生不能亲身参观故宫的缺憾,易于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建议通过让学生担当导游的活动方式,了解本文按空间顺序,沿着参观路线,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南到北,总说和分说相结合的说明顺序。
学生通过当导游,对故宫的整体构造会更加了解。
1.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故宫的构造和它的雄伟壮丽。
2.通过反复阅读,启发学生弄明白本课的说明顺序。
3.利用多媒体课件,加强学生的感官体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目标1.能识记本课重点词语,并找出本课的说明对象及特征。
2.能说出本课的说明顺序,并能填写故宫的建筑布局图。
3.能分析本课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妙处。
重点难点重点:能找出本课的说明对象及特征,知道本课的说明顺序。
难点:填写故宫建筑布局图。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有关故宫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2.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
重点难点重点:理清文章的脉络。
难点: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
1862019年32期总第472期ENGLISH ON CAMPUS拾级而上,让英语写作训练更有效——初中英语写作之我见文/赵俊艳写作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求初中学生掌握听、说、读、写四种基本技能。
按照能力水平,课标中将写作能力设为九个级别。
初三学生在结束初中学业时,应达到第五级,其要求学生能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素材;能独立起草短文、短信等,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修改;能使用常见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能简单描述人物或事件;能根据所给图示或表格写出简单的段落或操作说明。
英语写作不仅在课标中有所要求,在中考英语命题中,写作题也成了考查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该题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情景或者以命题形式写出一篇书面材料,它考查的并非是考生逐句翻译的能力,而是要求考生用自己的语言,组织成一篇内容充实、句子连贯、能够有效表达文章意图的作文,归根到底考查的是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英语写作看似不算太难,但对于学生来说,往往失分较多。
如何有效提升初中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在写作时更加得心应手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根据自己长年在毕业班教学的实践经验,我提出了以下七点方法: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开启学生写作之门的第一把钥匙。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例如,可以从写作题目入手,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首先,写作的题目难易程度要适中,既不打消学生的自信心,同时要兼具挑战性。
其次,尽量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了解学生的喜好,让学生愿意写作。
最后,尽可能改变命题方式,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写作空间,为学生提供一个施展写作才华的舞台。
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爱上写作,愿意把时间花在英语写作上,是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第一步。
二、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要加强对学生词汇、语法、句型等各方面的教学和操练。
英语作文学习,词汇才是硬道理。
词汇量是英语写作的基本元素,词汇量不足,用法不对是英语写作的致命弱点。
2019中考英语巩固复习应用文写作写作练习含解析一、写作题1.本学期即将结束,寒假即将开始。
假如你是Linda,请你以My School Life为题,给你的美国朋友Sally写一封信告诉她你的学校生活(内容可涉及学习、运动、兴趣等。
)至少写5句。
My School Life2.书面表达:请根据下表信息,介绍你的老师。
字数要求:50词左右。
Name Mary Age 28Hairstylelong,yellow Height1.55mOther Information Like singing and dancing;help me with my English.3.寒假到了, 学校志愿服务组正在招募志愿者, 活动地点有:an old people’s home, a city park, the Children’s Hospital, an after-school care center, an animal hospital。
假如你是李明, 请你写一封自荐信。
内容包括:1.选择两个活动地点并说明你能做什么。
2.你能参加此次活动所具备的条件(如:你的爱好, 特长, 性格特点和可能参加的时间等……)3.对参加此次活动的看法。
(注意:字数不少于60 字参考词汇:be interested in, . sing, outgoing, spend, think)Dear Sir,I am Li Ming. a student from Class Five, Grade Nine.4.世界自然基金会公布的一份报告说, 如果全球气温再升高2℃, 企鹅的主要栖息地面积将减少一半甚至三分之二。
假设你是李明, 看了以上报道, 请你给校报英文版编辑写一封信, 谈谈如何保护动物。
(不少于80同, 开头和结尾已给出, 不计入总词数)Dear Editor,A recent report says that the global warming will lead the penguins to lose half or two thirds of their home. ……5.假如你是某杂志社编辑Mr. Knowledgeable,根据中学生Bob的来信内容,给他写封回信,帮助解决他所遇到的问题。
合理安排的说明顺序一教材分析说明文的结构并不复杂。
常见的结构形式有“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式、并列式、递进式等。
理清结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的思路,更清晰地领会内容要领。
说明顺序是多种多样的。
采用什么样的说明顺序,取决于说明对象的特点和说明目的。
常用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三种。
有时一篇文章可交叉使用几种说明顺序,如《中国石拱桥》一文,除了按先古后今的时间顺序外,又按先概括后具体、先整体后局部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
各种顺序在语言上都有一定的标志。
阅读时抓住有一定标志作用的语言,可以更加顺利地分析说明顺序。
总之,说明文的结构和说明顺序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分析时可同步进行。
二教学目标1、了解说明顺序。
2、说明事物能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合理安排说明顺序.5、使学生会写简单的说明文。
四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五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奇妙的克隆》等课文为例,回顾文章的说明顺序。
二要点阐释(一)、为什么要谈说明文的说明顺序问题?在说明事物(事理)的时候,我们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先说什么,后说什么。
这就是说明顺序的问题。
不管是写何种类型的文章,都有一个“言之有序”的问题。
研究说明文的顺序,同样要注意“言之有序”。
可以这样说,“言之有序”的要求,对于写作说明文来说,尤其显得重要。
不管是解说事物,还是阐释事理,倘若文字条理不清,杂乱无章,很难想象能把事物解说清楚、把事理阐释明白。
(二)、什么是合理的说明顺序?(多媒体展示)写好说明文,首先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其次最重要的是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
所谓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理规律的顺序。
(三)、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多媒体展示)1.时间顺序。
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
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
比如我们中学课本中有一篇《景泰蓝的制作》,它就是按照景泰蓝的制作过程中“做胎――掐丝――烧制――点蓝――烧蓝――打磨――镀金”的时间顺序来说明的。
2.空间顺序。
即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
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常用这种顺序。
我们课本中的《核舟记》就是按照船体――船头――船尾――船背的空间顺序来写的;《故宫博物馆》按照先总后分的顺序,先概括说明故宫建筑物的总体特征,然后再具体介绍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御花园,而在介绍每一座建筑物的时候,则又按照先外后内、先上后下的顺序。
这样安排合乎人们观察事物的习惯,是最合理的顺序。
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及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
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递进,或概括到具体,或特点到用途,或由整体到局部一一介绍说明。
如《苏州园林》先综合说明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再主要说明苏州园林在四大方面的具体特征,接下来点明苏州园林的细部特征,就是逻辑顺序说明的。
凡是阐述事物、事理间的各种因果关系或其他逻辑关系,按逻辑顺序写作最为适宜。
(四)、写作时如何才能做到合理的安排说明顺序?(多媒体展示)1是认清说明对象,分析说明顺序。
说明对象的特点决定了说明顺序的选择。
一般对实体性事物,包括建筑物、名胜等的结构或布局,多以空间为序;一般事理性说明文常会运用逻辑顺序;像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工艺流程、事物的历史沿革等,一般都以时间顺序说明。
例如,《故宫博物院》就是沿着游览参观路线,按照从南到北的空间顺序有主有次地介绍故宫的建筑物和建筑布局。
2.注意正确使用标志性的词语。
以时间为序的说明语段过程明晰,线索清楚,纵向排列明确有序。
一般要运用表示时间或先后的标志性词语。
以空间为序的说明语段要运用表示方位的词语,如:“东”“西”“南”“北”“里”“外”“左”“右”。
以逻辑为序的说明语段可使用“首先”“其次”“再次”等表示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的词。
3.是分清主次,综合归纳。
有时一篇文章不仅采用一种说明顺序,而是将几种方式揉合起来,交叉使用几种说明顺序,从而达到说明透彻的效果。
如《中国石拱桥》一文,除了按先古后今的时间顺序外,又按先概括后具体、先整体后局部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先谈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再概括介绍中国石拱桥的总体情况,接着以赵州桥、卢沟桥为具体实例来说明中国石拱桥在历史上曾取得的辉煌成就。
介绍赵州桥、卢沟桥时,处处强调了石拱桥“不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的特点。
最后总说我国石拱桥有光辉成就的原因,以及社会主义时期石拱桥的发展。
三实战演练(一)、下面是两段内容关联的文字,其中第二段文字顺序混乱。
联系第一段文字,将第二段带序号的句子合理排列,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只填句子的序号)要研究江南的文化历史,就不能不读一读江南的古镇。
假若把整个江南比作一部委婉柔丽、行云流水般的乐章,那么古镇就是一个个非常精彩的乐段。
①古街虽窄小,却并不失于平直简约②把整个一座古镇宕得一波三折,有了音乐的节律③有一排房屋干脆就是半间建在河面上的吊脚楼,足可见其对水的依逐④古镇的街道一律临河铺筑,两排挤挤挨挨的房屋把天空夹出细长的一条。
⑤一条条幽深的小巷细弄,一头勾联着古街,一头曲曲折折地延伸过去。
学生自主完成结语:要遵循作者的思路,考虑语脉是否相承。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该题为续写式衔接,文段是一描写的语段,要注意描写的空间位置的变化以及修辞的运用,注意上下文衔接,所以正确的顺序应该是④③①⑤②。
(二)、指出下面这三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①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
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
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
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
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
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
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
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②作为一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上级行政区冠名“襄阳”者断续绵延: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设襄阳郡;三国、晋、隋亦设襄阳郡;北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改设襄阳府;元设襄阳路;明、清设襄阳府;民国初设襄阳道:新中国设襄阳专(地)区。
③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
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
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
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6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
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学生阅读语段,分析讨论结语:①段文字采用了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说明顺序,说明云的形态是现象,说明云与天气变化的关系是本质。
②段文字采用时间顺序条理清晰地说明了“襄阳”作为行政区域冠名的演变过程,从而充分说明从古至今“襄樊”长期称“襄阳”。
③段文字采用了空间顺序,以朱漆方台和雕金蟠龙为立足点,方位词依次是:正中,上面,背后,两旁;中央,周围,下面。
四例文赏析文段一:我爱小店整齐清洁。
几天紧张的考试过去了,今天一放学,我又来到小店。
几天没来,小店又换了模样。
原来的棉门帘,如今换上了带孔雀图案的塑料珠帘,鲜艳夺目;两边的窗台上新添了十来盆月季花,开得正旺。
屋里,柜台正前方的三格货架上层放着酒、罐头之类的食品,中层放着糖、茶叶、水果等,下层是面包、挂面等;柜台东边货架上层放着毛巾、手绢等等,下层放着针、线,纽扣和肥皂;正中货架的上方,端端正正地挂着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和一面鲜红的卫生流动红旗。
大家进了小店,都有一种舒服、亲切的感觉。
这段话在介绍小店时,先写了店外,接着写屋里,是按从外到内的顺序写的。
在介绍店外时,先写了塑料珠帘,再写两边窗台上的月季花,是按先中间再两边的顺序;在介绍店内时,柜台货架摆放的位置;在介绍每层货架的货物时,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最后介绍了正中货架摆放的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和卫生流动红旗。
文段二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
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
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那就是佛香阁。
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正前面,昆明湖静的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的垂柳。
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
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
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
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颐和园》按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空间顺序写作,写长廊时采用从内到外的方法,突出表现了长廊的长、美、奇的特点;再写万寿山则采用从上到下的方法显示出了万寿山的雄伟、壮丽;最后写昆明湖,突出了“静”和“绿”的特点。
五、习作训练题从以下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里任选一个,写一篇事物说明文,介绍其特征与功能。
不少于300字。
钢笔词典电脑冰箱民居汽车提示:1、可以写自己拥有的“这一个”事物,如“我的钢笔”“我家的房子”,也可以写一类事物。
无论选择哪种写法,都要力求写得准确、充实。
2、既要写出事物的外在特征,也要写出事物的内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