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数学教案 表内乘法(一)认识乘法_冀教版-学习文档
- 格式:docx
- 大小:15.84 KB
- 文档页数:4
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 认识乘法(1)冀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乘法的意义,能够初步理解乘法算式。
2. 培养学生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认识乘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知到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
2. 乘法算式:学习乘法算式的读写方法,理解乘法算式的含义。
3. 乘法口诀:学习乘法口诀,能够熟练运用口诀计算乘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乘法算式的含义,掌握乘法口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学具:作业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加法,引出乘法。
2. 探究: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乘法的意义。
3. 讲解:讲解乘法算式的读写方法,解释乘法算式的含义。
4. 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乘法口诀。
5. 应用: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乘法。
六、板书设计:认识乘法乘法算式:a×b(a乘b)乘法口诀:ab=a+a++a(b个a相加)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第3.1节课后练习。
2. 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知乘法的意义,理解乘法算式的含义,掌握乘法口诀。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作业设计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中的核心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高低。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合理安排教学步骤,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导入环节:导入环节是教学过程的开端,它的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复习旧知识,提出问题,或者通过创设情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第 1 课时认识乘法(1)【教课目标】1、认识乘法的意义。
2、认识“×”号,会读会写乘法算式,会把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课要点】认识乘法的意义。
认识“× " 号,会读会写乘法算式,会把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课难点】鼓舞学生踊跃参加学习活动,经历由加法算式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
教课过程一、复习铺垫师: 同学们,你们喜爱小孩乐园吗 ?今日高老师就带领你们一起去小孩乐园里看一看。
可是我们只有算出上边的口算题才可以进去。
下边我们就一起来试一试吧。
课件出示题目,找同学计算:2+8+3=5+5+5=9+1+6=4+4+4+4=3+7+8-=2+2+2+2=师: 咦?大门还没打开呢 ! 本来是算式里面还藏着奥秘呢 ! 同学们观察左右两边的算式 : 你们发现左右两边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找同学回答。
师小结 : 右侧每一个算式中的加数都是同样的。
二、创立问题情境,指引研究1、观察图画,理解图意。
初步感知几个几的含义。
图一 :师发问 : 我们抵达了小孩乐园里,第一,我们看到一群小朋友他们在做什么 ?(他们在跳绳)跳绳的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人 ?(6 人)你是如何数的 ?(找同学回答)我们来观察一下 : 有几组小朋友在跳绳 ?(2 组)每一组里面是几个人 ?(3 个人)师: 因此我们就可以— 3 个 3 个的数。
师生一起数 :1 个 3, 2 个 3.师生共同列出算式。
板书:3+3=6师生一起数算式中的3。
板书 :2 个 3}图二 :师发问 : 接下来我们看看还有一些小朋友他们在做什么 ?(他们在玩儿碰碰车)玩儿碰碰车的小朋友有几组 ?(4 组)每一组里面有几个人 ?(2 个)师: 因此我们可以 2 个 2 个的数。
师生一起数 ::1 个 2,2 个 2, 3 个 2,谁来列算式 ?(找同学列算式)板书 :2+2+2+2=8师生一起数算式中的2。
板书 :4 个 2。
表内乘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进一步认识乘法的意义,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把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能力目标:结合具体情景,具体问题,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乘法计算奥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设计意图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刚开完运动会,从学生站队引入,让学生充分从身边的生活感受数学,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师:上周五咱们开了运动会,你们还记得我们是怎样站队的吗?生:一排5个人,一共八排。
师:一共去了多少人?生:40人。
师:先说出加法算式,再写成乘法算式。
生:5+5+5+5+5+5+5+5=405×8=40或8×5=40师:同学们再思考一下,加法算式还可以怎么列呢?生:8+8+8+8+8=40师: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列算式呢?生:一组8人,一共5组。
师:很好,那谁把它改写成乘法算式?生:8×5=40或5×8=40师:(总结)通过这两组算式你发现了些什么?生:我发现加法算式不同,乘法算式却相同。
二、讲授新课通过对旧知识的回顾,让他们知道几个相同的加数相加,利用乘法能把算式缩短。
师:很棒,在上面的乘法算式中,5和8都叫乘数,40叫做它们的积。
(让学生一起跟着读乘法算式)师:同学们自己举例,先说出乘法算式,再说出乘数和积各是多少?生主动回答。
(老师调动)三、巩固练习更好地让学生掌握本节课内容,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
课本43页练一练四、课堂作业加强学生对本节课的认识。
同步25页做完。
五、质疑归纳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会学习的好习惯。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第1课时认识乘法(1)教材分析:本节是乘法学习的起始,是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较复杂的乘法计算及应用的重要基础。
对小学阶段数的运算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材设计了游乐场活动的情境图,让学生提问题并解答问题。
通过计算和观察,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存在许多相同加数连加的问题,从而引出乘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
学习目标:知识技能: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会读、写乘法算式,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数学思考:结合具体情境和问题,经历由加法算式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运算能力。
问题解决:相同加数求和可以用乘法计算等方法,理解用不同方法解答的合理性。
情感态度: 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了解乘法的意义,会写乘法算式,把连加算式改写成乘算式。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由加法算式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
教学具准备:课件一、情景激趣,引入课题1.课件演示:迪士尼游乐场情境图。
老师带着一二年级的小朋友们游玩,小朋友们有2人-组玩碰碰车的,共四组;有坐小火车的,4人一组,有五组;还有跳绳的,每3人一组,有2组。
2.师:请同学们观察情境图,从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并能提出问题。
3.师:谁说一说了解到的信息和想提的问题?(1)一共有多少人玩碰碰车?(2)有多少人坐小火车?(3)一共有多少人跳绳?4.师:请同学们根据问题列出算式,然后观察列出的算式的加数有什么特点?(1)2+2+2+2=8(2)4+4+4+4+4= 20(3)3+3=6(每个算式中的加数相同。
)5.师: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还可以用另一种方法计算,这种方法是乘法。
板书:认识乘法(一)设计意图:学生在观察情境图的过程中,从了解到的信息和解决提出的问题时发现算式中的加数相同,为学好乘法打下基础。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师:在2+2+2+2=8这个算式中加数是几? (是2)有几个? (有4个)。
认识乘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会读写乘法算式,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的情境和问题,经历由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兴趣,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体会乘法算式书写的简便。
教学过程:【导入】乘法的认识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今天,老师带大家到游乐园里去看一看,好不好啊?(出示主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在游乐园里,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请同学们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一些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回答有多少人在跳绳?师:请你列出算式。
教师板书【3+3=6(人)】;生:有多少人在玩碰碰车?【2+2+2+2=8(人)】;生:有多少人在做小火车?【4+4+4+4+4=20(人)】;跳绳的和玩碰碰车的一共有多少人?【6+8=14(人)】;跳绳的和坐小火车的一共有多少人?【6+20=26(人)】;学生还会提出其他加法计算的问题来,教师要给予表扬。
{把加数相同的算式写在一起,加数不同的写在一起}师:请大家看这几道算式,每道算式中的加数有什么特点?生:加数都是相同的。
教师小结:同学们很善于发现。
像这样在连加算式里,加数相同,我们就把这样的加数叫做相同加数。
教师板书【相同加数】算式中的相同加数都是几?生:相同加数2 相同加数3 相同加数4师:在生活中,有许多这样加数相同的数学问题,出示课件2小明和爸爸妈妈一起吃饭,请问小明该拿多少根筷子?做一件上衣需要5个扣子,做4件上衣需要几个扣子?一支铅笔4角钱,红红想买八支铅笔,至少需要带多少钱?请同学们根据问题说出加法算式。
生:2+2+2=6(根),5+5+5+5=20(个)4+4+4+4+4+4+4+4=32(角)预设:这道加法算式这么长呀?你有更好的办法吗?(学生可能会回答用乘法),你能到前面来列算式吗?4×8=32(角)你列的算式真简单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乘法)板书课题【乘法的认识】学生跟着齐读课题。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乘法》教案第一篇: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乘法》教案《认识乘法》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16页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结合具体情境和问题,经历由加法算式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
2、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会读、写乘法算式,会把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3、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图,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兴趣。
过程和方法:通过前面学过的连加知识学习新知识,并通过练习会把加法算式改为乘法算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乘法的意义。
会把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由加法算式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和减法,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算法,就是乘法,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板书课题:认识乘法)二、新授1、教学例1。
出示例1图。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场吗?生:去过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幅游乐场的画,同学们观察一下,他们在玩什么呢?生:玩坐小火车、跳绳和碰碰车。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能从图中发现哪些数学信息?生:有6个人在跳绳,有8个人在玩碰碰车,有20个人在坐小火车。
师:你们观察的真细心,你能根据上面的信息提出一些用加法能解决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吗?小组内讨论并汇报:(1)一共有多少人跳绳?3+3=6(人)(2)一共有多少人玩碰碰车?2+2+2+2=8(人)(3)一共有多少人坐小火车?4+4+4+4+4=20(人)(老师随机板书算式)2、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发现数的特点师:现在我们看一看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点?把自己的发现说给大家听,好吗?生:每个算式的加数都是相同的。
师生共同总结:每个算式中所有的加数都是相同的。
像这样的加法算式,我们叫它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师:你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算式吗?生:5+5+5=15 6+6+6+6=24 ……师:像这样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还可以写出很多很多,有的加数的个数实在太多,比如15个4,写起来,计算起来都很麻烦,所以我们今天就来学一种简便的方法——乘法。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材来源:小学二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主题:乘法初步认识课时:共2课时,第1课时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内容目标中的相关要求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
2.教材分析《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
关于整数乘法,人教版教材分了四次系统的教学,并与除法相对应,分别在二、三、四这三个年级进行。
因此表内乘法的学习是学生以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而学生对乘法运算意义的理解直接影响着表内乘法的学习,所以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基础的基础,是整数乘法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教材对于乘法的初步认识分了两个层次的教学:一是由学生熟悉的游乐场情境提供同数连加的式题,进而引出对乘法运算的介绍,让学生认识乘法运算的意义,初步感受乘法运算的简洁性;第二,沟通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与乘法的关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本课时是第一层次的教学。
主要是以学生熟悉的游乐场的三个情境引出几个相同数连加可以用几个几来表征,再由几个几的表征到乘法算式,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乘法是相同数连加的简便算法。
三个情境层层递进,情景一渗透乘法的意义,情境二突出乘法的意义,情境三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最后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3.学情分析通过课前调查发现,学生对乘法并不是太陌生,甚至还有少部分学生能背出乘法口诀,知道乘号,还会写出乘号。
但对于什么是乘法,乘法的作用是什么,乘法算式的意义是什么,乘法和以前学习的加法是否有关系,学生并不太清楚。
但学生对根据游乐场的情境,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列出同数连加算式,计算出结果,并不困难。
本节课,如何把同数连加算式表征为几个几,以及把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理解相同数连加用乘法算式表示比较简便,显得非常重要。
学习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经历几个同数连加可以用乘法表示的过程,会把同数连加的算式用乘法算式表示;会说出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认识乘法竖式教学目标:1、利用9的乘法解决问题,巩固9的乘法口诀。
2、初步掌握乘法竖式的书写方法,能用竖式正确计算乘法。
3、掌握乘法竖式的书写方法,能用竖式正确计算乘法。
教学重点:利用9的乘法解决问题,巩固9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掌握乘法竖式的书写方法,能用竖式正确计算乘法。
教具准备:课件、算式卡片教学过程:一、1、抢答算式卡片。
教师出示算式卡片,学生说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二、学习新知1、出示课件例题。
让学生观察图片中每束花有何特点?并用课堂练习本写出算式计算。
2、全班交流所写出的结果。
点名说出自己所列的算式,并说出运用了哪句口诀。
(1)每束花有9枝,4束花一共有多少枝?9×4=36(枝)口诀:四九三十六3、师提醒:加法和减法可以用竖式计算,哪乘法可不可以也用竖式计算?学生讨论并试着在课堂本上写出来。
9...............乘数× 4...................乘数.3 6................积4、师小结一位数乘一位数,直接根据口诀求积,积的末位要跟乘数的个位对齐,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
三、尝试练习四、完成是试一试练习五、当堂检测六、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七、拓展延伸P69数学冲浪。
板书设计:认识乘法竖式9×4=36(枝)9...............乘数× 4...................乘数.3 6................积。
认识乘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问题,经历由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的过程。
2、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读会写乘法算式,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3、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乘法的意义,会写乘法算式,把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儿童乐园吗?今天高老师就带领你们一起去儿童乐园里看一看。
可是我们只有算出上面的口算题才可以进去。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试试吧!
课件出示题目,找同学计算:
2+8+3= 5+5+5=
9+1+6= 4+4+4+4=
3+7+8= 2+2+2+2=
师:咦?大门还没打开呢!原来是算式里面还藏着秘密呢!同学们观察左右两边的算式,你们发现左右两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找同学回答
师小结:右边每一个算式中的加数都是相同的。
二、创造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1、观察图画,理解图意。
初步感知几个几的含义。
观察图一:
师提问:我们来到了儿童乐园里,首先,我们看到一群小朋友他们在做什么?(他们在跳绳)
跳绳的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人?(6人)
你是怎样数的?(找同学回答)
我们来观察一下:有几组小朋友在跳绳?(2组)
每一组里面是几个人?(3个人)
师:所以我们就可以3个3个的数。
师生一起数:1个3、2个3。
师生共同列出算式。
板书:3+3=6
师生一起数算式中的3。
观察图二:
师提问:接下来我们看看还有一些小朋友他们在做什么?(他们在玩儿碰碰车)
玩儿碰碰车的小朋友有几组?(4组)
每一组里面有几个人?(2个)
师:所以我们可以2个2个的数。
师生一起数:1个2、2个2、3个2、4个2。
谁来列算式?(找同学列算式)板书:2+2+2+2=8
师生一起数算式中的2。
板书:4个2。
小结:像刚才这样的情况,每一组碰碰车里的人数是相同的,每一组跳绳的人数也是相同的。
这样我们就可以几个几个的数。
2、摆小棒,加深对几个几的理解。
(1)4个2:请同学们摆出4个2。
(师参与其中,师找同学到黑板前摆。
后一起订正。
)
(2)2个4:请同学们摆出2个4。
(师参与其中,师找同学到黑板前摆。
后一起订正。
)
3、讲授3个5与5个3的联系。
现在同学们把小棒放好看前面。
这是一个小朋友用花片摆的,可是他摆完了,却不知道这是几个几。
我们一起来帮帮他好吗?同学们说我们可以怎样看呢?(找同学回答)
横着看: 3个5。
3个5是多少你能列出加法算式吗?(找同学列算式)竖着看: 5个3。
5个3是多少你能列出加法算式吗?(找同学列算式)
4、引出乘法。
理解乘法意义。
师:接下来我们接着去参观儿童乐园。
我们又看到这几个小朋友在做什么?
(他们在坐小火车)
有几组小朋友?(5组)
每组小朋友是几个人?(4个)
要求坐小火车的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人,我们可以怎样数呢?(4个4个的数)师生一起数:1个4、2个4、3个4、4个4、5个4。
师:谁来列算式?(找同学列算式)板书:5+5+5+5=20
师生一起数算式中的5。
板书:4个5。
师:同学们,要求5个4是多少,以前我们的是用加法计算,其实还有一种新的运算方法也可以计算5个4是多少。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乘法。
5个4用乘法就可以表示为5×4=20或4×5=20板书算式
师:5表示的是什么?(相同加数的个数) 4表示的是什么?(相同的加数)
教授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你们知道表示乘法的符号叫做什么吗?(×)乘号前面的数我们就叫做乘数。
乘号后边的数也叫乘数。
这个算式我们就可以读作:5乘4等于20。
板书(5乘4等于20)下面一个算式就可以读作:4乘5等于20。
小结:现在我们就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加法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板书:
认识乘法(1)
2+2+2+2=8
乘法算式:2×4=8 读作:2乘4等于8
4×2=8 读作:4乘2等于8
“×”是乘号 2和4都叫乘数 8叫积
返回来:2个3可以写成3×2或2×3 4个2可以写成4×2或2×4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乘法。
三、巩固练习。
(1)8+8=16 写成乘法算式是()、()
3+3+3+3=12 写成乘法算式是()、()
(2)○ ○ ○ ○
加法算式:__________; 乘法算式:___________或________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乘法。
其实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在我们生活当中经常用几个几来表示物品的数量。
并且能够用乘法来计算出来。
同学们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或小伙伴儿在一起的时候可以说给他们听。
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