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电气学院电路课件:第十五章
- 格式:ppt
- 大小:1.77 MB
- 文档页数:83
《电路》教学大纲(电气)Teaching Outline of Circuitry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电路》是电气信息类学科和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技术基础课,是后续技术基础课及专业课学习的必备基础。
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是电路分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后续有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电路》课程面向电气学院和控制学院的所有专业,涉及多个重要的学科门类。
早在山东工业大学时期,该课程就是学校的优秀课程。
《电路》课程组有着优秀的教学传统、规范的教学管理。
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电路》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均得到学校师生的广泛好评。
为“培养中国最优秀的本科生”、推进素质教育和教育创新,凸显《电路》课程的主干基础课性质,夯实基础是《电路》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目标。
本课程教学基本内容本课程选用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电路》(高等教育出版社,邱关源主编,第四版)进行教学,内容包括: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电路和电路模型;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电功率和能量;电阻元件、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电压源和电流源;受控源;基尔霍夫定律。
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电路的等效变换;电阻的Y—D等效变换;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输入电阻。
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电路的图;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支路电流法;回路(网孔)电流法;结点电压法。
第四章、电路定理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特勒根定理;互易定理;对偶原理。
第五章、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比例电路的分析;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分析。
第六章、一阶电路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其初始条件;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
第七章、二阶电路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
第八章、相量法复数和正弦量;相量法的基础;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电机与电器学科一、学科概况山东大学电机与电器学科创建于1946年,是原山东工业大学建校初期的主要学科之一。
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博士授予权。
该学科是山东省重点学科和“985”一期重点建设的重点学科,是山东省永磁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山东省磁分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挂靠单位。
本学科现有教师12人,其中教授5人(含博士生导师2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
有博士学位的5人,博士后出站人员3人,留学回国人员4人。
聘请我国永磁电机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唐任远教授作为兼职教授,形成了一支以院士为核心、中青年为骨干的高水平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学术梯队。
二、主要研究领域与方向1.电机电器理论与设计技术研究电机电器理论,电机电器设计和分析技术,电机智能设计系统,以及相关电磁场理论与应用。
2.电机调速与运动控制技术研究交流调速电机,交流电机调速理论、调速系统及运动控制技术,电机调速系统的性能分析、机电一体化以及人工智能控制在电机传动中的应用。
3.电气设备的动态仿真与故障诊断研究电气设备的测试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以及电气设备故障诊断的理论、方法和装置。
三、近五年来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1.长期致力于电机及其控制的研究与开发,开发了7个系列的产品并大规模推广使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得省部级奖励6项。
2.在重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80多篇,SCI/EI/ISTP收录130多篇。
3.“电机学”课程于2006年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课程。
4.近5年来授予50名研究生博士、硕士学位,在校博士研究生8人、硕士研究生30人。
四、学术团队带头人王秀和教授,博士,博导,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一部,以第一完成人完成的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