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正确认识化肥的地位和作用

正确认识化肥的地位和作用

正确认识化肥的地位和作用
正确认识化肥的地位和作用

正确认识化肥的地位和作用

一、正确认识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近些年,不合理施用化肥造成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和食品安全的问题,使一些人产生了形形色色的模糊概念,影响了肥料科学的正常发展。作为肥料方面的工作者,必须对化肥有科学的、正确的认识,因此,正确认识化肥的地位与作用,纠正有关化肥的错误认识是十分必要的。这些认识误区主要表现为:

1、过低地估计了化肥的作用。

目前,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概念的提出,一些人会误认为化肥用量将减少,农业持续发展要靠有机肥料,实际上,这一看法是完全不正确的,由于化肥施用提供了大量农产品,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满足了对粮食的需求。世界上从1800年化肥的问世,并应用到农业生产,粮食产量和化肥应用数量呈现正相关,这个实践有力地证明了,化肥的施用促进了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开创了农业历史新纪元。

从化肥的贡献率来看,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发展中国家粮食增产中,55%来自化肥的作用。我国化肥的投入和粮食的关系也基本符合这一规律。国内外农化专家普遍认为,在其他生产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农作物施用化肥可增加产量40%~60%。2002年我国的粮食总产量为45263.7万吨,此时才略有赢余。如果现在停止化肥的使用,那后果将不堪想象。

有人可能会说从国外进口粮食,目前国际市场上的粮食总量为20000万吨左右,即使我国把这20000万吨粮食全买回来,也达不到因我国停止化肥的使用而减少的粮食损失(290 00多万吨),也就是说,还是满足不了我国人口对粮食的需要。况且,我国进口粮食只要每增加2000万吨,即国际市场粮食总量的10%,国际粮食价格就会提高30-40%,可想而知,就目前我国的国力而言是行不通的。

从农业经济学考虑,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人均粮食占有量不超过760公斤,农业不能算过关,200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45263.7万吨,按人口13.1亿计算,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仅34 5.5公斤,远远低于760公斤大关。这个数字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人均粮食占有量是在温饱水平之下的。没有足够的粮食产量,就不会有足够的肉、蛋、奶数量,就不会有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

可见,快速发展粮食生产是我国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而化肥恰是农业增产最有效、最迅速的措施。化肥的投入既是必需的,也是有利的,否则,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将无法满足,肥料仍然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在郑州举行的化肥引入中国100周年会议上,农业部肥料专家高祥照博士用“三个一半”形容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举足轻重地位。他说:“化肥提供了一半以上的农业产量、间接养活了全国一半人口、目前占农业生产物质投入的一半”。

因此可以说,没有化肥,就没有今天的丰衣足食,就没有今天的高楼大厦,也没有今天的市场繁荣和商品的琳琅满目;没有化肥,我们将饥寒交迫,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著名的美国学者“绿色革命之父”勃劳格曾经告诫人们说:“就现有科学水平而言,农业化学产品的明智使用,尤其是化肥的使用,对满足世界53亿人口的生活是至关重要的。人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今农民如果立即停止使用化肥和农药,世界必将面临悲惨的末日。这并非由于化学产品的毒害所致,而是由于饥寒所造成。

2、过高的估计了化肥的污染

化肥与世界上任何其他事物一样,也决不是完美无缺的,它同样具有值得人们充分重视的另一个侧面。化肥在给我们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这些年也确实表现出了一定的污染现象。但化肥究竟能有多大污染?能不能进行有效控制呢?这些问题需要客观认真地进行分析。

化肥对农产品的污染最引人注目的是蔬菜水果中硝酸盐含量超标。主要表现在作物吸收氮肥后形成硝酸盐,进一步转化成亚硝酸盐,高量的亚硝酸盐是导致癌、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原因是一般蔬菜(尤其叶菜类)主要食用茎叶,从施肥到食用的时间间隔较短,作物吸收的氮还没有及时转化成蛋白质,多处在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水平上,亚硝酸盐可与人体内血红蛋白结合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使其失去带氧能力,导致患者出现缺氧症状,严重时甚至可使人窒息死亡。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同时还具有致癌作用,可以显著提高人类患癌症的几率。目前我国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的部分地区,蔬菜、水果中硝酸盐含量的超标问题较为突出,如北京市蔬菜中硝酸盐的超标率达40%以上。但大量试验证明,蔬菜施肥后15-20天收获,亚硝酸盐含量会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对人的健康不会构成威胁。因此,调整收获日期是控制氮肥对蔬菜污染的有效途径。谷物类(水稻、小麦等)作物主要食用果实,从施肥到食用持续时间较长,此时,亚硝酸盐已经转化成蛋白质,因此不存在NO2-的污染。

化肥的污染还表现在环境方面上:主要表现在高量的化肥施用土壤后,因水土流失和地表径流,携带化肥进入江河湖泊,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众所周知,我国江河湖泊的富营养化十分严重,有些水体中氮、磷的含量超过规定标准几倍甚至更多,大多数湖泊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有关研究表明,在所有因素中由施肥不当所导致的富营养化占40%左右。

无庸置疑,超出环境容量的高量氮、磷肥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但我国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和欧美发达国家的研究表明,在环境允许范围内,施用化肥并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欧美国家的普遍做法不是停止施用化肥,而是制定国家和地方法规,将化肥和有机肥限制在环境安全容量范围内(部分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水体污染而设置的化肥施用的安全上限为225kg/hm 2),同时,广泛采取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各种措施,将肥料对环境的污染降至最低

限度。因此,采取合理的施肥技术和施肥水平,化肥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并非顽症,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化肥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中最令人关注的是N2O与全球气候变暖。在氧化还原交替状态下,土壤中的硝态氮能被还原为N2O,但N2O的排放量与氮肥施用量、温度、土壤水分状况等密切相关。我国氮肥的当季利用率虽然不高,但损失的氮素中有多少以N2O的形式排放到大气中还是未知数。目前我国还没有人对N2O排放量与全球气候变暖之间的关系作十分深入系统虽然的研究。过早地下结论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3.过分夸大有机肥的施用效果

鉴于以上的错误认识,国内一些人,尤其是那些有机肥生产厂家极力排斥化肥,推崇有机肥,把施用有机肥当成了解决问题的法宝,并大做文章,大搞宣传。从本质上讲,化肥和有机肥提供的养分是一致的。

有机肥也存在污染的问题,如病菌,有害虫卵等。如果有机肥施用不当,不仅会影响作物的生产和品质,还会使作物易受病虫害的危害,也会造成环境的再次污染。这些污染如果解决不了,其危害程度绝不低于化肥的污染。在欧洲引起环境污染的不是化肥,而是有机肥料。化学肥料的养分是速效的,可以按照作物的需要准确投入,投入量只要满足作物需要就可以了,污染比较容易控制,而有机肥料的养分释放难以控制,也难以按作物需要投入,对其污染的防治就更加困难。

另外,有机农业难以达到常规农业生产体系的作物产量,英国进行了10年的研究表明,同常规生产相比,有机农业体系将减产30-40%。由于产品价格较高,故经济效益较好。但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耕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考虑,并不排斥小规模的有机农业生产,以满足部分消费者的需要,但从全国的战略角度讲,走有机农业的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化肥还可以促进了更多有机肥生产,增施化肥不仅增加了粮食产量也增加了秸秆。粮食和秸秆的增多,使饲料、燃料、肥料的紧张状况得到缓和,也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不仅满足了社会对副食品需求,也增加了有机肥返田的肥源。从能量观点来看:1g N(氮)约增产生物产量24g,每克生物能为4.2kcal,即lg N能转换生物能量100.8kcal。但合成1g化肥N的耗能仅24kcal,增加了3倍多。可见化肥是利用太阳能,增加生物能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我国也不宜走“低投入持续农业”的路子,以牺牲产量来保护环境在我国是行不通的。我们必须树立起科学施肥的观念,努力提高化肥利用率,形成有机、无机肥料合理配合使用的格局,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4.施用化肥必然造成农作物品质下降的误区

关于有机食品的宣传给人造成的印象是“天然”、“有机”就是好的。实际上,世界上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有机食品和常规食品的品质差异,即使世界有机食品协会和负责的有机食品商也从未宣称有机食品高于常规食品。而合理施用化肥可提高作物品质是公认的。但过量的不合理施肥的确会造成了农产品品质下降,这是致使人们错误的认为施用化肥必然造成农作物品质下降的根本原因。例如过量施用氮肥,在使禾本科作物籽粒含氮量及蛋白质含量增加的同时,也将导致氨基酸含量比例发生变化,使其营养品质下降。过量施用磷肥将对蔬菜、水果中的有机酸、维生素C等成分的含量以及果实的大小、着色、形状、香味等带来一系列影响,同时,磷肥中的副产品还可能对农产品带来污染。

大量的研究表明,合理施肥不但不会造成农产品品质下降,而且还可以明显的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例如,无土栽培的营养液就是化肥,但其品质却很好,这就是化肥能提高农产品品质的最有力证据。因此,农作物品质下降与肥料施用不合理有关,而与肥料本身无关。说化肥会降低产品品质,是缺乏科学根据的。纵观现有研究结果,可将施肥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归纳为:

(1)养分缺乏时,合理施肥可增产和改善品质(增产增质)

(2)养分适宜时,施肥可使作物高产并保持或改善品质(高产优质)

(3)施肥使养分超过最佳范围,作物可能高产但会降低品质(高产低质)(4)过量偏施某种养分达毒害范围,作物减产同时明显降低品质(低产劣质)

5.施用化肥必然造成土壤肥力下降的误区

土壤肥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之一。土壤肥力的维持和提高是农业可否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关于化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的问题,曾有许多矛盾的观点,甚至还有些人极端地认为只有有机肥才能培肥土壤,而化肥会使土壤肥力下降。那么,这个问题到底该如何看待呢?

国内外10年以上的长期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合理的施用化肥会对土壤肥力产生积极影响。所谓土壤肥力说到底,就是在不施肥的条件下,土壤的生产能力。人们在评价土壤肥力时往往忽略了空白产量(不施肥条件下的产量)逐年提高的事实,其实,这是土壤肥力提高的最有力证据。

从大量的试验角度看,化肥能够改善土壤养分状况:据不同地区30个连续施肥5一10年的定位试验,在不施或少施有机肥的情况下,其结果:

(1)每季亩施磷肥(P2O5)3一5公斤,土壤有效磷含量比试验前增加40%一90%;而不施磷肥则下降23%一54%。

(2)施钾肥(K2O)5一10公斤,土壤有效钾比试验前平均增加20%左右。

(3)NP(氮磷)或NPK(氮磷钾)化肥,土壤有机质含量升降幅度很小,影响不大。这说明增施NP或NPK化肥不会造成土壤有机质下降,还可改善土壤养分状况,事实上,很难找到一篇具有说服力的材料说明化肥造成了土壤肥力的下降。

正确认识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纠正以上这些错误的认识,对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化肥生产和经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

总经济师岗位职责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总经济师岗位职责正式版

总经济师岗位职责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 贯彻国家和上级有关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指令,协助公司总经理贯彻落实公司质量、环境及健康安全管理工作的方针、目标。 2. 负责全公司经济管理工作。加强对工程合同、项目工程分部分项分包、材料采购等合同审核,各项单价控制在中标预算的综合单价内。 3. 督促完成预(结)算的编制、送审、以及完成投标预算书的编制,严禁出现预算废标。

4. 加强公司项目工程结算工作,确保各类项目工程结算目标任务的完成。 5. 建立健全信息网络,随时掌握市场材料价格信息,为项目施工实行标价分离,作好预测预算工作和及时提供成本分析的相关资料。主持公司清单报价的内部定额的测定,及时为经营管理工作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价格。 6. 参与公司结算收款小组的工作。 7. 随时掌握项目预算编制的执行情况,对项目预算工作进行指导,督促工程预结算书的审核,送审工程造价合价控制在审定结果的±5%以内(不含变更因素)。 8. 负责督促部门加强预算人员的管理,定期组织学习培训。

合同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合同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一、合同的定义及特征 《合同法》第 2 条规定:“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在合同法理论上,合同也称为契约,我国学者一般认为,合同在本质上是一种合意或者协议。例如,《民法通则》第 85 条规定,“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的保护。”我国合同法继续沿用了民法通则第 85 条的规定。《合同法》第 2 条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据此可见,合同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一)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所实施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实施的能够引起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产生、变更或终止的合法行为。因此,只有在合同当事人所作出的意思表示符合法律要求,合同才具有法律约束力,并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如果当事人作出了违法的意思表示,即使达成协议,也不能产生合同的效力。同时,由于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因此民法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一般规定,如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民事行为的无效和撤销等,均可适用于合同。另外,合同是由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所订立的,这就是说,订立合同的主体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任何一方都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二)合同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所谓设立民事权利

义务关系,是指当事人订立合同旨在形成某种法律关系(如买卖关系),从而具体地享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所谓变更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是指当事人通过订立合同使原有的合同关系在内容上发生变化。变更合同关系通常是在继续保持原合同关系效力的前提下变更合同内容,如果因为变更使原合同关系消灭并产生一个新的合同关系,则不属于变更的范畴。所谓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是指当事人通过订立合同,旨在消灭原合同关系。 (三)合同是当事人协商一致的产物,是意思表示一致达成的协议。合同是合意的结果,它必须包括以下要素:第一,合同的成立必须要有两个以上的当事人。第二,各方当事人须互相作出意思表示。第三,各个意思表示达成一致。合同的成立需要的条件主要有: A、订约主体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所谓订约主体是指实际订立合同的人,他们既可以是未来的合同当事人,也可以是合同当事人的代理人,订约主体与合同主体是不同的,合同主体是合同关系的当事人,他们是实际享受合同权利并承担合同义务的人。 B、双方当事人订立合同必须是依法”进行的。所谓依法”签订合同,是指订立合同要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由于合同约定的是当事人双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而权利和义务是依照法律规定所享有和承担的,所以订立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如果当事人订立的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法律就不予承认和保护,这样,当事人达成协议的目的就不能实现,订立合同也有失去了意义 C、当事人必须就合同的主要条款协商一致。即合同必须是经过双方当事人协商一

氨基酸对农作物的作用

氨基酸对农作物的作用 随科学技术的创新,化学家们让氨基酸登上农业的历史舞台,使它在无污染方面大显身手。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石,它们都含有一定量的氮素,正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把氨基酸制成的肥料,喷洒在农作物上,农作物像人吃了“补药”一样,茁壮成长,结出丰硕的果实;在蔬菜和瓜果上施用,也会使人得到满意的效果。日本科学家用脯氨酸万分之四的溶液喷洒到玉米上,玉米产量提高20%,只要它喷洒到水稻、黄瓜上,产量均提高15%。日本农业科技人员还将甘氨酸拌人无污染的磷、钾肥中,可增加农作物对磷、钾元素的吸收。甘氨酸本身也起到氮肥的作用美国科学家证明,甘氨酸对甘蔗的生长起特殊作用,如1亩地用85%的甘氨酸溶液0.2公斤洒喷,成熟时甘蔗的糖份可增加13%;此外,还可用谷氨酸钠溶液浸泡大豆种子,大豆生长旺盛,产量大增。氨基酸配成的农药功能十分良好。能起到植物“抗菌素”的作用。实践证明,直接使用各种氨基酸能有效地防、治农作物的各种疾病。如印度科学家辛格用低浓度的蛋氨酸喷在水稻上,防止了水稻腐根菌的侵害。同时蛋氨酸能杀灭黄瓜茎上的许多寄生病菌。日本科学家用万分之五浓度的DI一苏氨酸3O毫升喷于柠檬树上,有效地抵抗黑斑病。近年来许多国家的科学家研究发现把色氨酸、半胱氨酸、丙氨酸等喷洒于农作物上,都有抵抗和消灭农作物病菌的效果。氨基酸农药还有除草作用。根据近年统计,用氨基酸衍生物研究成功的除草剂,形成的专利已有100多个已形成一大类无污染的除草剂。七十年代初德国化学家合成了N—磷酸甲酯甘氨酸,在玉米和大豆田里试用表明,每亩只用1.5公斤就可消灭一切杂草。相继日本化学家合成一种广谱除草剂——硫代氨基酸,它可消灭一切杂草,而且对人畜无害。氨基酸农药可以灭虫或驱虫,例如南瓜子和使君子等药物作驱虫剂,现代化学家研究,其中有效成分就是氨基酸。8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傲了一个试验,他用10%浓度的半胱氨酸和饱和蔗糖溶液拌合杀黄瓜蝇,20天后黄瓜蝇全部死亡。更有研究人员用4%的月桂酰肌氨酸杀灭体虱,两分钟后体虱全部死亡。氨基酸做成农药和化肥,从理论和实践上已知绝不会蛤环境、空气、水源、土壤造成污染,更不会使农产品(粮食、蔬菜、水果等)带有潜伏性的危害。在这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时代里,农业生产无污染化已提到科技人员的面前,只有更新当前使用的化肥和农药。氨基酸的生理功能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起来成为肽与蛋白质。氨基酸、肽与蛋白质均是有机生命体组织细胞的基本组成成分,对生命活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某些氨基酸除可形成蛋白质外,还参与一些特殊的代谢反应,表现出某些重要特性。(1)赖氨酸赖氨酸为碱性必需氨基酸。由于谷物食品中的赖氨酸含量甚低,且在加工过程中易被破坏而缺乏,故称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可以调节人体代谢平衡。赖文档冲亿季,好礼乐相随mini ipad移动硬盘拍立得百度书包氨酸为合成肉碱提供结构组分,而肉碱会促使细胞中脂肪酸的合成。往食物中添加少量的赖氨酸,可以刺激胃蛋白酶与胃酸的分泌,提高胃液分泌功效,起到增进食欲、促进幼儿生长与发育的作用。赖氨酸还能提高钙的吸收及其在体内的积累,加速骨骼生长。如缺乏赖氨酸,会造成胃液分沁不足而出现厌食、营养性贫血,致使中枢神经受阻、发育不良。赖氨酸在医药上还可作为利尿剂的辅助药物,治疗因血中氯化物减少而引起的铅中毒现象,还可与酸性药物(如水杨酸等)生成盐来减轻不良反应,与蛋氨酸合用则可抑制重症高血压病。单纯性疱疹病毒是引起唇疱疹、热病性疱疹与生殖器疱疹的原因,而其近属带状疱疹病毒是水痘、带状疱疹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生症的致病者。印第安波波利斯Lilly研究室在1979年发表的研究表明,补充赖氨酸能加速疱疹感染的康复并抑制其复发。长期服用赖氨酸可拮抗另一个氨基酸――精氨酸,而精氨酸能促进疱疹病毒的生长。(2)蛋氨酸蛋氨酸是含硫必需氨基酸,与生物体内各种含硫化合物的代谢密切相关。当缺乏蛋氨酸时,会引起食欲减退、生长减缓或不增加体重、肾脏肿大和肝脏铁堆积等现象,最后导致肝坏死或纤维化。蛋氨酸还可利用其所带的甲基,对有毒物或药物进行甲基化而起到解毒

初中化学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初中化学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化学肥料是指用化学方法制造或者开采矿石,经过加工制成的肥料。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三化学肥料知识点和例题解析,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实验、图表信息)等,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常见化肥的种类来说,可以联系着物质的元素组成中所含有的氮元素(或磷元素、或钾元素),来理解和识记.并且,要注意如果同时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才是复合肥(它属于纯净物). 2.对于常见化肥的作用,可以采用“氮浓绿,余两抗”这样的口诀来识记.其中,“氮浓绿”是指氮肥能使植物生长茂盛、叶色浓绿;“余两抗”是指余下的磷肥和钾肥两种化肥的作用为“两抗[磷肥是抗寒和抗旱(不过,它还有促进早熟、籽粒增多和籽粒饱满的作用),而钾肥是抗病虫害和抗倒伏]”.

3.所谓铵态氮肥的特性(即铵盐的化学性质),是指它能够与碱反应释放出氨气(降低了肥效),所以在使用它时,一定要注意不要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4.对于复合肥的判断,要注意两点:(1)它是纯净物,(2)它的元素组成中必须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马上点标题下蓝字'初中化学'关注可获取更多学习方法、干货!)化肥的简易鉴别其中,最常用的氮肥的区分方法如图所示: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化肥的简易鉴别,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实验、图表信息)等,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对化肥(或物质)进行鉴别时,一般是先物理方法上着想,然后再考虑化学方法. 2.对于氮肥的区分来说,一般都是根据铵态氮肥的特性(或铵根离子的检验、铵态氮肥的检验、铵盐的化学性质)来进行.所谓铵态氮肥的特性,是指它能够与碱反应释放出氨气(易挥发,有刺激性的气味,能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例1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料,其有效成分是K2CO3,它属

浅谈科学合理施用肥料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浅谈科学合理施用肥料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中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培肥耕地土壤,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最有效技术手段,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以前人们常说:“有收没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意思是说,肥施得越足,收成就越好。如今随着科技的普及,种田技术已入户到田,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转变,不再盲目地施肥,对自家责任田里的土壤状况有了充分的了解。根据“诊断”结果“开药方”并按方抓药。以便做到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让农作物吃上“营养均衡套餐”,以上说的这些就是咱们国家目前大力推行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的目的及意义。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通俗地讲,就是在农业科技人员指导下科学施用配方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核心是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同时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补多少,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的需要;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省劳力,节支增收的目的。 测土配方施肥就是把土壤、农作物、肥料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农作物需求特点,选择适宜的肥料和比例,因此应该: (1)了解土壤肥力状况。土壤不仅是农作物生长的介质,而且也是农作物所需各种养分的主要供应者。在农业生产中由肥料、灌溉水、降雨、秸杆还田、根茬残留、生物固氮等提供的养分都存在在土壤,最终由土壤直接供给农作物吸收利用。因此,最好的办法是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分析测定。但是,由于田间土壤变化的复杂性,以及化验分析的条件限制,有时没有办法根据土壤的分析结果来施肥。那该怎么办哪?在不能进行测土施肥时,可以根据以前的施肥状况和目前的土壤地力情况来考虑肥料用量。一般肥力高的土壤,可以适当降低肥料用量,而对肥力低的土壤,应该增加肥料用量。对土壤比较粘、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壤,一次肥料用量可以稍大一些,而对土壤较砂,保水、保肥能力弱的土壤,则一次肥料用量不能过多另外,由于土壤中的养分还包括灌溉水、降雨、秸杆还田、根茬残留、生物固氮等提供的养分,因此还要根据它们带入的养分状况,来考虑肥料用量。 (2)了解农作物对营养元素的需求特征.要做到科学合理施肥,要知道作物需要什么肥料?需要多少?什么时间需要?作物需要什么肥料?一般来说,所有作物都需要17种营养元素,也称为植物生长必须的营养元素,它们是:碳(c)、氢(H)、氧(0)、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铜(Cu)、锌(zn)、硼(B)、铬(M0)、锰(Mn)、氯(cl)根据这

化肥对土壤的影响

研究性学习课题题目:化肥对土壤的影响 学年度:2013——2014 班级:204班 组长:…… 组员:…… 指导老师: …… 化学对土壤的影响

学校名称:…… 研究小组成员:…… 一.提出背景: 随着化学工业的飞速发展,化学肥料的出现突破了利用作物秸秆还田的有机物循环模式,可不断向农作物提供必需的养分,但是化学肥料的长期使用也对土壤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研究目的: 为了了解使用化肥对土壤的影响,明确科学合理利用化肥与保护土壤的关系。 三.研究方法、过程: (1)调查方法、过程: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咨询相关农业人士,查阅书籍。了解土地使用化肥后,土壤出现的情况。 (2)调查数据:据国土资源部近年来测土壤试验研究表明,使用土壤化肥检测仪对我国23个省市土壤样品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如下:氮肥利用率大约为30%~35%、磷肥10%~20%、钾肥为35%~50%。 钾肥的作用:钾肥用于农业生产,它对农作物的主要作用是平衡氮、磷和其它营养元素,可促进植物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形成,调节植物的功能作用以达到发展根系,强壮枝干,提高抗旱和抗寒能力。钾肥还可改善作物的质量,使作物增产,结合土壤、气候条件和作物种类,按比例施用氮、磷、钾肥,对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是非常重要的。注意事项:氯化钾为中性、生理酸性的速溶性肥料,不宜在对氯敏感的作物和盐碱土上施用,如烟草、甜菜、甘蔗、马铃薯和葡萄。可作基肥和追肥,但不能作种肥(氯离子会影响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生长)。硫酸钾为中性、生理酸性的速溶性肥料,适用于各种作物,可用作基肥(深施覆土)、追肥(以集中条施和穴施为好),可用作种肥和叶面喷施(浓度为2-3%)。 磷肥的作用是:合理施用磷肥,可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加速谷类作物分蘖和促进籽粒饱满;促使棉花、瓜类、茄果类蔬菜及果树的开花结果,提高结果率;增加甜菜、甘蔗、西瓜等的糖分;油菜籽的含油量。注意事项:过磷酸钙:能溶于水,为酸性速溶性肥料,可以施在中性、石灰性土壤上,可作基肥、追肥、也可作种肥和根外追肥。注意不能与碱性肥料混施,以防酸碱性中和,降低肥效;主要用在缺磷土壤上,施用要根据土壤缺磷程度而定,叶面喷施浓度为1-2%。钙镁磷肥:是一种以含磷为主,同时含有钙、镁、硅等成分的多元肥料,不溶于水的碱性肥料,适用于酸性土壤,肥效较慢,作基肥深施比较好。与过磷酸钙、氮肥不能混施,但可以配合施用,不能与酸性肥料混施,在缺硅、钙、镁的酸性土壤上效果好。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是以磷为主的高浓度速效氮、磷二元复合肥,易溶于水,磷酸一铵为酸性肥料,磷酸二铵为碱性肥料,适用于各种作物和土壤,主要作基肥,也可作种肥。 氮肥的作用是:(1)提高生物总量和经济产量;(2)改善农作物的营养价值,特别能增加种子中蛋白质含量,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施用氮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在增加粮食作物产量的作用中氮肥所占份额居磷(P)、钾(K)等肥料之上。注意事项:碳酸氢铵:适合于各类土壤及作物,宜作基肥施用,追肥时要注意深施覆土。尿素:尿素适合于各类土壤及作物,可作基肥、追肥及叶面喷施用(喷施浓度为1-2%)。作追肥时应适当提前。氯化铵:酸性土壤、盐碱地及忌氯作物(果树、烟草等)不宜施用氯化铵。氯化铵是水田较好的氮肥。施用氯化铵应结合浇水,氯化铵不宜作种肥施用。硝酸铵:硝酸铵宜作旱田作物的追肥,以分次少量施用较为经济。不宜施于水田,不宜作基肥及种肥施用。

总经济师岗位职责实用版

YF-ED-J6341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总经济师岗位职责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总经济师岗位职责实用版 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1. 贯彻国家和上级有关质量、环境及职业 健康安全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指 令,协助公司总经理贯彻落实公司质量、环境 及健康安全管理工作的方针、目标。 2. 负责全公司经济管理工作。加强对工程 合同、项目工程分部分项分包、材料采购等合 同审核,各项单价控制在中标预算的综合单价 内。 3. 督促完成预(结)算的编制、送审、以 及完成投标预算书的编制,严禁出现预算废 标。

4. 加强公司项目工程结算工作,确保各类项目工程结算目标任务的完成。 5. 建立健全信息网络,随时掌握市场材料价格信息,为项目施工实行标价分离,作好预测预算工作和及时提供成本分析的相关资料。主持公司清单报价的内部定额的测定,及时为经营管理工作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价格。 6. 参与公司结算收款小组的工作。 7. 随时掌握项目预算编制的执行情况,对项目预算工作进行指导,督促工程预结算书的审核,送审工程造价合价控制在审定结果的±5%以内(不含变更因素)。 8. 负责督促部门加强预算人员的管理,定期组织学习培训。 9. 根据图纸会审时间,制定项目部预算施

初中化学--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初中化学--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初中化学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化学肥料是指用化学方法制造或者开采矿石,经过加工制成的肥料。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三化学肥料知识点和例题解析,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实验、图表信息)等,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常见化肥的种类来说,可以联系着物质的元素组成中所含有的氮元素(或磷元素、或钾元素),来理解和识记.并且,要注意如果同时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才是复合肥(它属于纯净物). 2.对于常见化肥的作用,可以采用“氮浓绿,余两抗”这样的口诀来识记.其中,“氮浓绿”是指氮肥能使植物生长茂盛、叶色浓绿;“余两抗”是指余下的磷肥和钾肥两种化肥的作用为“两抗[磷肥是抗寒和抗旱(不过,它还有促进早熟、籽粒增多和籽粒饱满的作用),而钾肥是抗病虫害和抗倒伏]”.

3.所谓铵态氮肥的特性(即铵盐的化学性质),是指它能够与碱反应释放出氨气(降低了肥效),所以在使用它时,一定要注意不要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4.对于复合肥的判断,要注意两点:(1)它是纯净物,(2)它的元素组成中必须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马上点标题下蓝字'初中化学'关注可获取更多学习方法、干货!)化肥的简易鉴别其中,最常用的氮肥的区分方法如图所示: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化肥的简易鉴别,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实验、图表信息)等,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对化肥(或物质)进行鉴别时,一般是先物理方法上着想,然后再考虑化学方法. 2.对于氮肥的区分来说,一般都是根据铵态氮肥的特性(或铵根离子的检验、铵态氮肥的检验、铵盐的化学性质)来进行.所谓铵态氮肥的特性,是指它能够与碱反应释放出氨气(易挥发,有刺激性的气味,能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例1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料,其有效成分是K2CO3,它属

总经济师岗位职责

中铁二十四局上海铁建公司 项目总经济师岗位职责 一、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规定,熟悉“统计法”有关统计工作的规定,熟悉“经济合同法”和“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条例”及签订合同的具体事项。 二、负责在建项目的预算、验工计价、竣工结算、合同管理、变更索赔,以及清算工作。 三、负责编制切合实际的年、季、月施工计划,并上报下达。 四、负责对分包单位的结算及付款控制。认真编制内、外部承包单价,按公司项目管理的要求提供上缴公司费用计算资料。 五、参与本单位物资供应,材料采购、技术措施和主要经济合同审查及招标比价,检查计划和经济合同的执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物资付款进行控制。 六、负责本项目投标书和合同的评审,负责主要分承包方评价并建立合格分承包商档案、台帐、名册,作好顾客投诉质量记录工作。 七、负责核实各工点每月底实际完成工作量,掌握建设单位的施工要求和施工单位的施工能力,做到计划合理。 八、负责范围内各种质量记录,相关文件的管理。 九、负责最终及过程审计(审价)的有关工作。

中铁二十四局上海铁建公司 项目总经济师岗位职责 一、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规定,熟悉“统计法”有关统计工作的规定,熟悉“经济合同法”和“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条例”及签订合同的具体事项。 (主要是指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掌握,包括建筑法、税法等) 二、负责在建项目的预算、验工计价、竣工决算、合同管理、变更索赔,以及清算工作。 1.负责在建项目的预算:即是当图纸出来以后,整个工程的总造价是多少要有资料;清单中没有的项目需要总经济师编制预算资料并报审。 2.验工计价、竣工结算:这主要是指对甲方的验工计价、竣工决算等。 3.合同管理:项目部除物资采购合同由物资人员保管以外,其他的合同如房屋租赁、机械租赁、工程分包、劳务分包等所有经济合同都应由总经处保存留底。 4.变更索赔,以及清算工作:项目总经应对项目的清算索赔全程控制,包括在施工过程中的详细资料的收集,如市场材料价格的掌握,譬如地材。 三、负责编制切合实际的年、季、月施工计划,并上报下达。 四、负责对分包单位的结算及付款控制。认真编制内、外部承包单价,按公司项目管理的要求提供上缴公司费用计算资料。 五、参与本单位物资供应,材料采购、技术措施和主要经济合同审查及招标比价,检查计划和经济合同的执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物资付款进行控制。 六、负责本项目投标书和合同的评审,负责主要分承包方评价并建立合格

结合实际谈国际贸易的重要性

国际贸易结课论文 学校: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 学院:人文与管理 专业: 英语 班级:1002班 学号:1005100209 姓名:杜文娟

结合实际生活谈国际贸易的作用 一、引言 近几年,世界各国经济快速发展,世界各国间国际贸易活动频繁出现,许多人不能完全理解频繁出现的原因,不知道国际贸易频繁出现对自己家人,朋友有何积极影响,为了解决许多人的疑惑,所以这次论文结合生活实际谈国际贸易的作用。 二、国际贸易的概念 要了解结合实际谈国际贸易的重要性,首先我们先了解国际贸易的概念。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共存,也可称对外贸易。 三、结合生活谈国际贸易的作用 1.国际贸易促进我们就业 就业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热点,关系到我们的生计,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很关心就业问题,国际贸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这个问题。对于一些了解贸易专业知识,同时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的人可以从事对外贸易工作这是直接解决就业问题。同时发展国际贸易可以间接地提供就业机会,据有关资料分析每出口2亿元的工业品,一年就能提供2,4万个人的就业机会。中国大部分人群还是农民,他们没有专业知识,不能从事高技术工作,各国间进行国际贸易,促进加工业的大力发,他们通过岗前简单培训就可以进加工厂,从事简单工作,从而解决大部分进城务工就业问题。 2.国际贸易促进生活水平提高 当今世界发展中,各国大部分通过国际贸易来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设备,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国内大部分行业发展,从而他们的工资和原来想比有所提高。十几年前,西安市最低基本工资每月600元左右,而今几年国际贸易活动频繁,影响了西安市整体经济发展,西安市的最低基本工资每月2000元左右。他们每月赚得更多钱后,他们会满足自己的物质层次要求,提高自己在衣食住行方面,同时也会满足自己精神层次,会花钱在图书,电影,网络方面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 3.国际贸易调节各国市场供求 国际贸易具有调节各国市场的供求关系,世界各国由于受生产水平的高低、科学技术高低和生产要素分布不均状况等因素的影响。生产能力和市场供求状况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各国国内存在产品供不应求的状况,也存在着各种形式的产品过剩状况,各国通过国际贸易不仅可以增加国内短缺产品的市场供给数量,从而满足消费者对短缺产品的需求,对于各国国内市场的过剩产品提供了新的出路,以防造成没必要的资源浪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供求的矛盾,从而调节了各国的市场供求关系。中国大蒜在旺季时产量巨大,在满足中国市场后,还剩大量的蒜,把剩余的出口到国外,这样既不浪费资源,有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外市场供求的不足,从而调节了各国的市场供求关系。

氨基酸对农作物的作用

精选文档 氨基酸对农作物的作用 随科学技术的创新,化学家们让氨基酸登上农业的历史舞台,使它在无污染方面大显身手。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石,它们都含有一定量的氮素,正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把氨基酸制成的肥料,喷洒在农作物上,农作物像人吃了“补药”一样,茁壮成长,结出丰硕的果实;在蔬菜和瓜果上施用,也会使人得到满意的效果。日本科学家用脯氨酸万分之四的溶液喷洒到玉米上,玉米产量提高20 %,只要它喷洒到水稻、黄瓜上,产量均提高15 %。日本农业科技人员还将甘氨酸拌人无污染的磷、钾肥中,可增加农作物对磷、钾元素的吸收。甘氨酸本身也起到氮肥的作用美国科学家证明,甘氨酸对甘蔗的生长起特殊作用,如1 亩地用85 %的甘氨酸溶液0.2 公斤洒喷,成熟时甘蔗的糖份可增加13 %;此外,还可用谷氨酸钠溶 液浸泡大豆种子,大豆生长旺盛,产量大增。氨基酸配成的农药功能十分良好。能起到植物“抗菌素”的作用。实践证明,直接使用各种氨基酸能有效地防、治农作物的各种疾病。如印度科学家辛格用低浓度的蛋氨酸喷在水稻上,防止了水稻腐根菌的侵害。同时蛋氨酸能杀灭黄瓜茎上的许多寄生病菌。日本科学家用万分之五浓度的DI 一苏氨酸3O 毫升喷于柠檬树上,有效地抵抗黑斑病。近年来许多国家的科学家研究发现把色氨酸、半胱氨酸、丙氨酸等喷洒于农作物上,都有抵抗和消灭农作物病菌的效果。氨基酸农药还有除草作用。根据近年统计,用氨基酸衍生物研究成功的除草剂,形成的专利已有100 多个已形成一大类无污染的除草剂。七十年代初德国化学家合成了N —磷酸甲酯甘氨酸,在玉米和大豆田里试用表明,每亩只用 1 .5 公斤就可消灭一切杂草。相继日本化学家合成一种广谱除草剂——硫代氨基酸,它可消灭一切杂草,而且对人畜无害。氨基酸农药可以灭虫或驱虫,例如南瓜子和使君子等药物作驱虫剂,现代化学家研究,其中有效成分就是氨基酸。80 年代初美国科学家傲了一个试验,他用10 %浓度的半胱氨酸和饱和蔗糖溶液拌合杀黄瓜蝇,20 天后黄瓜蝇全部死亡。更有研究人员用 4 %的月桂酰肌氨酸杀灭体虱,两分钟后体虱全部死亡。氨基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知识点的认识】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如下表所示: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物质的元素组成、物质的分类、化学式的书写和意义、酸碱盐的性质、物质的推断和鉴别、水的污染和防治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氮、磷、钾三种元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及其缺乏症、常见化肥和铵态氮肥的特性的考查,以及对复合肥的判断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

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实验、图表信息)等,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常见化肥的种类来说,可以联系着物质的元素组成中所含有的氮元素(或磷元素、或钾元素),来理解和识记。并且,要注意如果同时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才是复合肥(它属于纯净物)。 2.对于常见化肥的作用,可以采用“氮浓绿,余两抗”这样的口诀来识记。其中,“氮浓绿”是指氮肥能使植物生长茂盛、叶色浓绿;“余两抗”是指余下的磷肥和钾肥两种化肥的作用为“两抗[磷肥是抗寒和抗旱(不过,它还有促进早熟、籽粒增多和籽粒饱满的作用),而钾肥是抗病虫害和抗倒伏]”。 3.所谓铵态氮肥的特性(即铵盐的化学性质),是指它能够与碱反应释放出氨气(降低了肥效),所以在使用它时,一定要注意不要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4.对于复合肥的判断,要注意两点:⑴它是纯净物,⑵它的元素组成中必须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知识点

绪论 1.施肥的效应:合理施肥产生的良好效应,不合理施肥引起的不良效应。 2.合理施肥产生的良好效应:①施肥的增产效应;②施肥能改良土壤和提高土壤肥力;③施肥能改善农产品品质; ④施肥能增强植物净化空气的作用;⑤施肥能有效地减轻农业灾害。 3.不合理施肥引起的不良效应:肥料施用量的增加及由此带来的养分巨大挥发损失、流失,有害元素在土壤的积 累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以及地下水污染;同时引起大气污染,还可以导致农产品污染以及减 产,这些都将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 4.施肥科学研究容:①作物营养与施肥理论研究;②施肥效应研究;③施肥技术研究。 5.施肥科学的研究方法:①调查研究;②统计研究;③试验研究;④化学分析研究。 6.试验研究包括田间试验和盆栽试验。盆栽试验包括土培法、砂培法、水培以及灭菌培养法等。 第一章施肥的基本原理 1.养分归还学说(theory of nutrition returns)比希①随着作物的每次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带走一定量的养分, 随着收获次数的增加,土壤养分含量会越来越少。②若不及时地归还作物从土壤中失去的养分,不仅土壤肥力逐 渐下降,而且产量也会越来越低。③为了保持元素平衡和提高产量应向土壤施入肥料。 2.最小养分学说(law of the minimun nutrition)比希①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制约着作物产量的高低。②最 小养分会随条件的改变而改变。③只有补施最小养分,才能提高产量。 3.报酬递减率(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s):从一定面积土地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和投资数量的 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限度后,随着投入的单位劳动和资本的增加而报酬的增加速度却逐渐递减。 4.因子综合作用律的基本容:作物高产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各种因子,如空气、温度、光照、养分、水分、品 种以及耕作条件等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必然有一个起主导作用的限制因子,产量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受该种限 制因子的制约,产量常随这一因子克服而提高,只有各因子在最适状态产量才会最高。 第二章施肥的基本原则 1.施肥的目的:①为了营养作物,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②为了改良和培肥土壤;③减少生态环境污染。 2.培肥地力的可持续原则:①培肥地力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②施肥是培肥地力的有效途径:Ⅰ、有机肥在 培肥地力中的作用。Ⅱ增强土壤生物活性,促进土壤养分的有效化,提高土壤有效养分的含量。 3.有机肥的作用:①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协调土壤水、肥、气、热矛盾。②增强土壤生物活性,促进土壤养分 的有效化,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含量。③增强土壤保肥、供肥的能力。 4.协调营养平衡原则:①施肥是调控作物作物营养平衡的有效措施;②施肥是修复土壤营养平衡失调的基本手段。 5.元素类型:大量:C、N、O、H、P、K 中量:Ca、Mg、S 微量:Fe、Mn、Zn、Cu、B、Mo、Cl 有益:Co、Ni、Se、Na、Si 6.施肥与作物产量:把每千克肥料养分所增加的作物经济产量千克数称为肥料的生产系数(production index,PI) 7.施肥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①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最佳产品品质出现在达到最高产量之前;②随着施肥量的增 加,最佳产品品质出现在最高产量出现之后;③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最佳产品品质和最高产量同步出现。 8.肥料利用率(utilization rate),也称肥料利用率(utilization coefficient)或肥料回收率(recovery rate)是指当季作物对肥料中某一种养分元素吸收利用的数量占施用该养分元素总量的百分数。 9.不合理施肥导致生态环境的污染:①施肥引起的大气污染;②施肥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③施肥引起的地下水 污染;④施肥引起食品污染。 第三章养分平衡法 1.养分平衡施肥法(nutrition balance and fertilizer recommendation)是根据作物计划产量需肥量与土壤供肥量之 差估算施肥量的方法,以“养分归还学说”为理论依据。 2.地力差减法是根据作物目标产量与基础产量之差,求得实际目标产量所需肥料量的一种方法。 3.几个参数的确定:①基础产量;②目标产量;③形成100Kg经济产量所需养分量;④肥料利用率;⑤肥料中有 效养分含量。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作用

第一章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作用 本章学习要点与要求: 本章主要通过讲授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国际贸易的分类、国际贸易的地位和作用,要求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加深对国际贸易的认识与理解。 第一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一、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 1.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 (又称世界贸易) 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活动。它既包含着有形产品(实物产品)交换,也包含有无形产品(劳务、技术、咨询等)的交换。 2.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又称进出口贸易) 是指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一国(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产品、劳务、技术等的交换活动。这是立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去看待它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产品与劳务的贸易活动。某些海岛国家,如 日等国或某些海岛地区,如我国台湾等的对外贸易则称为海外贸易。 二、国际贸易的几个重要概念 1.国际贸易额(值) 是指以货币表示的世界各国的对外贸易总额。这是计算和统计世界各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指标,是把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额相加得出的数额。但是,在计算国际贸易额时,不是简单地把世界各国的出口额与进口额加在一起。因为一国或(或地区)的出口,就是另一国(或地区)的进口,若两者相加等于重复计算。联合国统计中,通常采用各国出口额相加作为国际贸易额。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地区)都是用CIF 价格计算进口额的,即成本加运费、保险费 。显见,把进口值加起来作为国际贸易额,是不准确的。而出口额一般采用FOB 价格,即装运港船上交货,相对于CIF 而言,是比较准确的。CIF 价格比FOB 价格多运费和保险费,所以,世界进口额会大于世界出口额。 2.对外贸易额(值) 这是用货币金额表示的一国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的规模,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它由一国一定时期内从国外进口的商品总额加上该国同一时期内向国外出口的商品总额构成。在计算时,出口额要以FOB 价格计算,进口额则以CIF 价格计算。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商品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相比而形成的差额,则称为对外贸易差额。当出口商品总额超过进口商品总额时,差额部分称为“贸易顺差”,也可成为“贸易出超”;反之,当进口商品总额超过出口商品总额时,差额部分称为“贸易逆差”,也可称为“贸易入超”;如进出口商品总额相等,则叫做“贸易平衡”。 3.对外贸易量 这是为剔除价格影响,并能准确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数量变化而制定的一个指标,它能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具体计算是: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而确定了价格指数去除相当期的出口或进口总额,得到的是相当于按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叫做相当期的对外贸易差。其等式为: 进出口价格指数 进出口额贸易差= 100%?= 基期价格相当期价格方格指数 例如:假定1991年世界出口值为14000亿$,2001年世界出口值为30000亿$,设1991年出口方格

肥料的作用和使用

氮肥有促进枝叶生长、提高植物对营养的吸收等功效。但是施用氮肥过多,会引起植物徒长枝叶而不开花结果,植株变得细长软弱。 磷肥能促进开花结果。缺乏磷肥的植株一般不开花或者结果很小。 钾肥能促进根茎的生长发育,提高植物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抗病虫害的能力。 psb树.jpg(69.11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保存到相册 2015-3-30 21:49 上传 因为植物最初吸收的是氮肥,所以即便施用N-P-K等同比例的肥料,植株还是会优先拼命吸收氮肥,直至过量。因此,应该尽量施用氮肥比例较少的肥料。 除了以上三大元素以外,铁、锰、铜、锌等微量元素也是很重要的营养元素,它们能调节植物的生理功能。 栽培植物时,预先拌入土中的叫"基肥";上盆以后定时施用的叫"追肥"。 肥料可以分为有机肥和无机肥。常见的有机肥有便便、动植物残体、豆饼、油渣、马掌、淘米水、喝剩下的酸奶等发酵后的产物。常见的无机肥有尿素、磷酸二氢钾、硫酸亚铁、碳酸氢铵等。复合肥大多数属于无机肥料,但是也有少部分产品属于长效有机肥,使用时一定要看清商品名称、原料和使用方法。 有机肥和无机肥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只有根据不同的肥料采用相对应的方式施用,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否则不但起不到好的效果,甚至还会造成肥害或肥料浪费。 (1)氮肥:即以氮素营养元素为主要成分的化肥,包括碳酸氢铵、尿素、销铵、氨水、氯化铵、硫酸铵。 (2)磷肥:即以磷素营养元素为主要成分的化肥,包括普通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等。 (3)钾肥:即以钾素营养元素为主要成分的化肥,目前施用不多主要品种有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等。 (4)复、混肥料:即肥料中含有两种肥料三要素(氮、磷、钾)的二元复、混肥料和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的三元复、混肥料。其中混肥在全国各地推广很快。 (5)微量元素肥料和某些中量元素肥料:前者如含有硼、锌、铁、钼、锰、铜等微量元素的肥料,后者如钙、镁、硫等肥料。 (6)对某些作物有利的肥料:如水稻上施用的钢渣硅肥,豆科作物上施用的钴肥,以及甘蔗、水果上施用的农用稀土等。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有16种,除碳氢氧是从空气中吸收,其余均不同程度地需要施肥来满足作物正常生长的需要。 按照作物对养分需求量的多少分为大量元素肥料,包括氮肥、磷肥和钾肥;中量元素肥料,包括钙、镁、硫肥;微量元素肥料,包括锌、硼、锰、钼、铁、铜肥;此外,还有一些有益元素肥料如含硅肥料、稀土肥料等。 目前,市场经销的肥料以氮磷钾肥为主,并且每种肥料也有许多品种。 主要氮肥品种有;尿素、碳酸氢铵(碳铵)、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硝酸钙,还有氨水、石灰氮等也属于氮肥,但目前已较少使用。硝酸钙既是氮肥,也可作钙肥用。 主要磷肥品种有过磷酸钙(普钙)、重过磷酸钙(重钙,也称双料、三料过磷酸钙)、钙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 1、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与肥料养分利用率有何区别? ⑴定义:肥料利用率是指当季作物从所施肥料中吸收的养分占施入肥料养分总量的百分数;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是指作物吸收的养分量占土壤有效养分测定值的比率。 ⑵影响因素:肥料利用率是最易变动的参数,因作物种类、土壤肥力、气候条件和农艺 措施而异,同一作物对同一种肥料的利用率在不同地方或年份相差甚多,因此施肥使必 须测定当地的肥料利用率;虽然土壤有效养分的土测值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值,但若乘以 土壤养分利用率则可以反映土壤真实供应的养分量。 ⑶数值大小:一般来讲,肥料利用率不会超过100%,而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由于受浸提状况和根系生长状况的影响,则有可能大于100%。 2、轮作制度下的施肥与单个作物的施肥有何异同? 相同点:都是根据作物的计划产量、需要养分总量、土壤供应养分量计算出实际肥料补给养分量,从而实现作物高产、高效、优质的目的,服务于农业生产。 不同点:⑴对象:轮作施肥制度是指针对某个轮作周期而制定的施肥计划,包括不同茬口的肥料分配方案和作物施肥制度,而单个作物的施肥制度则是指针对某一作物的计划产量而确定的施肥技术。 ⑵影响方面:轮作时要兼顾不同轮作类型的施肥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在实现高产优 质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最优轮作类型;单个作物的施肥则只需考虑其本身对土壤和生态 环境的影响,施肥时工序也较简单。 ⑶施肥量的确定:轮作制下要根据不同茬口按照均衡增产、效益优化、用养结合、可持 续发展的原则进行肥料的分配,并且要根据轮作周期内各种作物的计划产量和养分需求 总量来推算肥料补给养分量;单个作物的施肥只需根据某种作物的计划产量、养分需要 总量、土壤供应量来计算施肥量即可,无需再进行肥料的分配。 3、怎样进行保护地施肥? ⑴存在问题:保护地作物过量施用化肥尤其是氮肥的大量投入造成氮、磷、钾比例严重失调以及施肥方法和品种选择不合理等问题,造成肥料利用率降低,保护地蔬菜则存在 生理病害严重、重金属污染等问题。 ⑵针对以上问题,保护地施肥的技术要点如下: ①实施平衡施肥(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②基肥深施,追肥限量③选择适宜的肥料品种④二氧化碳施肥(要注意二氧化碳施肥的浓度与时间、二氧化碳气肥来源、施用效果及 注意事项)⑤注意施肥环节与方法(基肥:应十分重视基肥,通常将全部有机肥和磷肥、1/2 的氮肥、2/3的钾肥及全部微肥用作基肥;追肥:原则为薄肥勤施、少量多次,施肥时期最好选择作物的营养临界期或最大效率期等需肥关键期)。 4、边际成本与边际利润在合理施肥中的意义是什么? 边际成本是增投单位量肥料的成本即肥料的价格,边际利润是增加单位肥料成本所增加的施肥利润。 边际利润是确定选择投资的重要指标,R值越大,边际产值越高,肥料投资的利润增加,但由于施肥量的减少,单位面积的产值相对降低。在农业生产中为了保证投资获得稳定较高的利润,常常选用R﹥0的边际利润值。 边际成本与边际利润是确定经济最佳施肥量的重要依据,即当边际产值等于边际成本时,边际利润R=0,此时的施肥量为经济最佳施肥量。二者同时又可为最大利润率施肥 量的确定提供参考标准。由上可知,通过边际成本与边际利润的比较可以确定实际生产 中经济最佳与最大利润率施肥量,为农业生产的高效高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5、植株营养诊断方法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