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进程简表
- 格式:doc
- 大小:107.00 KB
- 文档页数:16
法国大革命时间表法国革命时间表(1789.5.5~1870.9.4)一、波旁王朝(843~1791.9){封建君主专制}1789.5.5三级会议-国民议会、制宪会议{第三等级:}7.14 巴黎人民起义,攻占巴士底狱,革命正式爆发8.26 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废除贵族,取消行会,没收并拍卖教会财产{君主立宪派(斐扬派)掌权,代表大资、自由派贵族}1791.6.20路易十六乔装出逃,企图勾结外国力量扑灭革命,中途被识破押回巴黎9 《1791年宪法》—君主立宪制确立(~1792.9):保留王政,反对共和1792.8.10 八月起义:推翻君主立宪派,逮捕路易十六{吉伦特派:工商业资产阶级}9.20 瓦尔密战役打败外国干涉军9.21召开国民公会9.22法兰西共和国(第一共和国)二、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9~1804.12.2)吉伦特派没收教会土地,严厉打击逃亡贵族。
1793.1.21,以叛国罪处死路易十六贫民要求打击投机商人、限制物价,遭吉伦特派镇压2~3,英国为首的欧洲各国组成反法联盟5.31第三次起义,推翻吉伦特派统治6.2 雅各宾派掌权{中小资}颁布《雅各宾宪法》,废除封建所有制,平定吉伦特派叛乱,粉碎外国武装干涉。
但保持反劳工法,并镇压忿激派和埃贝尔派秋罗伯斯比尔为首的公安委员会推行“恐怖政策”1794.7.27热月政变,逮捕罗伯斯比尔和圣鞠斯特【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热月党人建立督政府,清除恐怖政策和激进措施,恢复社会秩序,维护共和政体欧洲反法联盟加紧围剿革命1799.11.9 “雾月政变”,拿破仑任第一执政,打破围剿,建立独裁(第一帝国)1804.3 《法兰西民法典》(=《拿破仑法典》)三、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2.2~1814.6.22){资产阶级帝制}1804.12.2 拿破仑加冕,称拿破仑一世1812. 兵败俄国【开始崩溃】1813.10 兵败莱比锡【开始瓦解】1814.3 反法盟军、路易十八进入巴黎,拿破仑后被放逐厄尔巴岛1815.3.1. 拿破仑登陆法国3.20. 拿破仑重登皇位6.18. 滑铁卢兵败6.22. 拿破仑退位,不久被流放圣赫勒拿岛【第一帝国最终覆灭、波旁王朝复辟】四、波旁王朝复辟(1815.6.22~1830.7.29){封建统治}路易十八世颁《大宪章》1824. 查理十世继位1830.7 查理十世签《七月赦令》【导火线】7.27 “七月革命”(~7.29“光荣的三日”){大资}五、七月王朝(1830.7.29~1848.2.24){君主立宪制,大资政权}1830.7.29. 路易·菲利浦被推上王位,三色旗为国旗1831.&1834. 里昂工人起义1847. 欧洲农业歉收1848.2.22~24.“二月革命”{中小资+工人}六、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2.24~1852.11){小资}1848.6. “六月革命”失败{工人}12月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成为第一位普选产生的总统1849. 秩序党在议会选举中大胜1851. 波拿巴发动军事政变,解散议会,开始独裁1852 初颁布新宪法七、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1~1870.9.4){资本主义专制统治}1852.11路易·拿破仑·波拿巴登基称帝,称“拿破仑三世”。
法国大革命的进程1789—1875年法国政体的变迁从1789 年资产阶级革命到1875 年宪法颁布,是法国政体极不稳定、交替演变的阶段。
从1789 年到1875 年的86年内,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平均约7年更换1次。
法国宪法的频繁更迭引起了政体的复杂多变,政体先后经历了君主立宪制、帝制、民主共和制、独裁制等等,出现过三次君主立宪政体,两次帝制和三次共和政体。
1789 年,法国大革命胜利,代表金融资产阶级的立宪党人同封建主妥协,制定了1791 年宪法,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的政体。
这种体制的特点是:确定了国民主权、三权分立两大原则;国王是行政元首,享有相当大的权力,也要受到很多限制,要服从国民议会、服从宪法和其它法律;国会享有广泛的立法权;司法权由选举的法官独立行使,任何时候,国会、国王都不得行使司法权。
1789年宪法建立的君主政体,尽管有着同旧势力妥协的一面,但它并不是旧制度下的封建君主政体,而是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政体。
由于法国封建势力十分顽固,与人民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新旧势力之间缺乏长期妥协的基础,巴黎人民又发动了第二次起义,推翻了存在三年之久的君主立宪的统治。
1792年9月22日成立的共和国,各阶级和各派政治势力之间的斗争仍很尖锐复杂宪法变更仍很频繁,经历了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和督政府、执政府四个时期。
1793 年,激进资产阶级的代表雅各宾派将革命推向高潮,制定了1793年宪法。
这部宪法规定法国政体为共和国体制,国民会议的权力至高无上。
1794年热月政变后,执政的大资产阶级通过制定共和三年宪法,削弱了共和政体的民主内容,要求全体人民为了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放弃自己的权利。
1795 年宪法确立了议会制。
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执政府,形式上保留共和政体,实际上是军事独裁。
他通过以下的几次制定和修改宪法,完成了从共和到帝制的演变,建立起了资产阶级君主独裁制。
1804 年宪法中明确规定了帝制。
法国大革命的时间轴1789年:人权和权利的宣言法国大革命始于1789年,这一年被认为是法国大革命的主要起点。
1789年5月5日,由于贵族和教会的特权压迫,代表大约98%的法国人的第三等级,也就是普通人民,组织起来,并于6月20日宣布了《人权和权利的宣言》。
这个宣言提出了人人生而平等、自由和私有财产权的原则,为后续的革命行动奠定了基础。
1789年7月14日:巴士底狱的被袭击法国大革命的一个重要事件是1789年7月14日的巴士底狱被袭击事件。
巴士底狱是一个象征着封建制度和贵族特权的监狱。
这次袭击象征着人民对专制主义和不平等的反抗,这一天也被定为法国国庆日。
1789年8月4日:封建权力的废除1789年8月4日,法国大革命的国民立法会议通过了一系列法律和决议,废除了封建制度下的特权和等级差别。
这些决策取消了贵族特权和教会的特权,向各种特权表达了抵制。
1791年6月20日:立宪制宣布1791年6月20日,法国制宪会议宣布制定了一部由君主路易十六签署的宪法,确立了法国的立宪制度。
这个宪法首次将国家权力控制在选举产生的国民议会手中,限制了君主的权力。
1792年9月21日:法兰西共和国正式宣告1792年9月21日,法国国民公会宣布法兰西共和国正式成立。
这标志着法国彻底废除了君主制度,成为一个由民众选举产生的共和国。
1793年1月21日:路易十六被处决1793年1月21日,前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革命当局的审判下被处决。
路易十六的处决标志着大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也引发了一系列内外政治动荡的事件。
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戈尔迪昂政变1799年11月9日,将军拿破仑·波拿巴发动了戈尔迪昂政变。
拿破仑废黜了法国执政机构,以此来掌握政权,成为法国的统治者。
这个政变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结束和拿破仑时代的开始。
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加冕为法兰西皇帝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加冕为法兰西皇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法国大革命推翻君主制历史事件时间轴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标志着欧洲历史上一段重要的转折点。
这场革命从法国本土开始,最终波及整个欧洲乃至世界各地。
本文将按照时间轴的方式,为您梳理法国大革命期间的重要历史事件。
1789年:- 5月5日至6日:第三级世代的起泡,即三级世代的代表开始围绕税收和政治权利等问题展开讨论。
- 6月17日至20日:普瓦捷战役发生,第三级世代宣布组建成为"国民议会"。
- 7月14日:巴士底狱被攻陷,这一事件被视为法国大革命的起点。
1791年:- 6月20日至21日:欧洲大陆上出现了第一次大规模的革命战争,是由两个反对派占领明斯克城的席卷。
- 7月17日:路易十六(法国国王)和玛丽·安托瓦内特(玛丽·苏珊·维果乔泽·德波旺)试图逃离法国,但失败了。
1792年:- 4月20日:法国国民议会宣布战争,法国大革命开始进入冲突阶段。
- 8月10日:第一任法国国家主席路易-奥古斯特(Louis Auguste)被废黜,并被监禁在巴黎。
- 9月20日至21日:路易十六被判定为叛国罪,被裁决处死。
1793年:- 1月21日:路易十六在吉尔乌廷广场(Place de la Concorde)被斩首。
- 6月2日至7日:雅克·路易·大卫和玛丽·夏琳由·庞库埃在君主君主的筹码轮戏中鞠躬。
- 10月31日:国民公会通过法案,宣布所有的天主教堂和修道院被认为是国家的财产,并将它们转让给法国政府。
1794年:- 4月6日:雅克-勃尔登逊(Jacques Bailly)被选为法国国家主席,以便填补路易·博尼米·德·沙通普肖的空缺。
- 6月8日至9日:第一任代表康他布尔克被废黜,罗伯斯庇尔成为国家元首。
1799年:- 11月9日至10日:尼科尔·白列维(Nicolás Bonaparte)领导的政变推翻了罗伯斯庇尔,成立了现代法国的执政团政府。
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轨迹法国大革命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法国发生的一场重大政治和社会变革。
这场革命对于法国乃至整个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为您介绍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轨迹及其重要事件。
一、背景法国大革命发生在18世纪末,当时法国社会存在着严重的阶级对立、政治腐败和国家财政危机等问题。
法国王室和贵族占有绝大部分的土地和权力,而农民和城市工人则处于贫困和艰难的境地。
这种不公平的社会状况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引发了法国人民的不满和反抗情绪。
二、三级会议1789年,法王路易十六为解决国家财政危机召开了三级会议。
这次会议旨在征询各阶层对财政改革的意见。
这一举措引发了民众的期望和希望,但会议最终却因为贵族的阻挠而陷入僵局。
民众意识到,王室和贵族并不真正希望改革,于是开始了自发的示威和抗议。
三、巴士底狱的被袭法国人民对于王室和贵族的不满终于在1789年7月14日爆发出来。
这一天,民众攻占了位于巴黎的巴士底狱,表示对专制统治的反抗。
这个事件被视为法国大革命的标志,也成为了废除君主制的开始。
四、人权宣言法国大革命的目标之一是争取人权和平等。
为此,1789年8月26日,法国制定并颁布了《人权宣言》。
这份宣言承认了人们的自由、私有财产权和平等的权利,成为了后来世界范围内人权的重要里程碑。
五、立宪制度的建立经过一系列的政治动荡和暴力冲突,法国于1791年制定了一部新宪法,建立了立宪制度。
这一新的政治体制大大削弱了王室的权力,确立了国家主权属于人民的原则。
六、雅各宾派的崛起和恐怖统治法国大革命进入了极端的阶段,1793年至1794年间,雅各宾派掌握了政权。
在雅各宾派的领导下,法国实行了恐怖统治,追求所谓的公民道德和党派纯洁。
成千上万的人被判处死刑,包括前国王路易十六和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在内。
七、拿破仑的崛起1799年,法国革命的暴力和动荡使得法国社会对内外部的稳定和秩序感到疲惫。
拿破仑·波拿巴出现在舞台上,他通过政变夺取了政权,并成为法兰西第一执政。
法国大革命结束(年)法国大革命结束(1799年)一、背景法国大革命是指从1789年开始的一场革命运动,旨在推翻旧制度,建立民主政体,并彻底改变法国社会结构。
这场革命历经数年时间,经历了封建专制摧毁、国王废黜和革命运动高潮等多个阶段。
二、法国大革命的演变1. 第一阶段(1789年-1791年)这一阶段,人民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立宪君主制度。
在这个时期,起义民众夺取了巴士底狱,标志着革命的开始。
此后,国民议会成立,通过了《人权宣言》,限制了王权,并推行了一系列改革。
2. 第二阶段(1792年-1794年)这一阶段,法国革命进入了高潮期。
国王路易十六被处决,法国宣布废除君主制度,建立了第一共和国。
同时,恐怖统治期间发生了许多政治屠杀事件,如大革命执政委员会对反对派的大规模镇压等。
3. 第三阶段(1795年-1799年)这一阶段,革命进入了相对平静的时期。
1799年,拿破仑·波拿巴成功发动了政变,结束了恐怖统治,成立了执政府。
这标志着法国大革命进入尾声。
三、法国大革命的影响1. 政治影响法国大革命结束后,法国逐渐走向了拿破仑独裁时期。
虽然法国大革命未能持续延续民主理念,但为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对后世革命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2. 社会影响法国大革命结束后,封建制度被击垮,废除了特权阶级,实现了财产平等,人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提升。
这对后来的法国社会变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 对欧洲的影响法国大革命结束后,法国的革命思想逐渐扩散到欧洲各国。
许多国家的人民也开始要求自由、平等和民主,并纷纷爆发了革命运动。
法国大革命为整个欧洲的历史进程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与影响。
四、结论法国大革命于1799年结束,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统治。
尽管革命的进程经历了曲折与动荡,但它为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社会的进步奠定了基础。
法国大革命的结束并非终点,它的影响延续至今,成为人们思考民主、自由和社会正义的重要经验。
法国革命时间表(1789.5.5—1870.9.4)一、波旁王朝(843—1791.9)(封建君主专制)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爆发】8月26日《人权宣言》{君主立宪派:大资、自由派贵族}1791年9月《1791年宪法》—君主立宪制确立1792年8月10日“八月起义”{吉伦特派:工商业资产阶级}9月瓦尔密村击退普军,国民公会宣布成立第一共和国二、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9-1804.12.2)1793年1 处死路易十六 6月2日雅各宾派掌权{中小资} 秋罗伯斯庇尔为首的公安委员会推行“恐怖政策” 1794年7月27日“热月革命”{热月党人}【法国大革命高潮阶段的结束】1799年11月9 日“雾月政变”,拿破仑任第一执政,颁新宪法,建立独裁统治1804年3 月《法兰西民法典》(《拿破仑法典》)三、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帝国)(1804.12.2-1814.1.3,1815.3.20-1815.6.22)(资产阶级帝制)1804年12月2日波拿巴·拿破仑加冕,称拿破仑一世1812年兵败俄国【开始崩溃】1813年10 兵败莱比锡【开始瓦解】1814年4月拿破仑在巴黎枫丹白露宫签署退位诏书,此前两天拿破仑宣布无条件投降。
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了。
拿破仑后被放逐厄尔巴岛1815年3月20日拿破仑重登皇位6月18日滑铁卢兵败6月22日拿破仑退位,不久被流放圣赫勒拿岛【第一帝国最终覆灭、波旁王朝复辟】四、波旁王朝复辟(1815.6.22-1830.7.29)(封建统治)路易十八世颁《大宪章》1824年查理十世继位1830年7月查理十世签《七月赦令》【导火线】7月27日“七月革命”(~7.29“光荣的三日”){大资}五、七月王朝(1830.7.29-1848.2.24)(君主立宪制,大资政权)1830年7月29日路易·菲利浦被推上王位,三色旗为国旗1831年和1834年里昂工人起义1847年欧洲农业歉收1848年2月22日-24日“二月革命”{中小资+工人}六、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2.24-1852.11)(小资政权)1848年12月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成为第一位普选产生的总统1849年秩序党在议会选举中大胜1851年波拿巴发动军事政变,解散议会,开始独裁1852年初颁布新宪法七、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1-1870.9.4)(资本主义专制统治)1852年11月路易·拿破仑· 波拿巴登基称帝,称“拿破仑三世”。
一、革命的开始与君主立宪派统治时期(1789.7—1792.8):①攻占巴士底狱②《八月法令》:③《人权宣言》:④ 1791年宪法:——年5月):三、雅各宾派专政(1793年6月—1794年7月):功绩专政的加强四、热月党和督政府统治时期:(1794.7—1795. 10)(1795.10— 1799.11雾月)热月党统治时期:热月政变的意义:热月政变虽然颠覆了雅各宾派政权,但革命并未结束,也没有复辟封建王朝,它只是回到之前吉伦特派的统治起点,意图使革命进入巩固阶段。
所以热月政变是结束恐怖统治、恢复和建立资本主义正常秩序的转折点。
∵毕竟资本主义社会的真正代表、主人是资产阶级,建立其正常的统治秩序,是天经地义的,也是从封建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的要求∴在资本主义当政的社会中,不可能要求他们一直推行限制、打击自己的政策,也因此,客观上要求从已超越的目标上退回来党的性质:是一个反对、推翻罗伯斯比尔为首的雅各宾派的松散的、复杂的政治联合体,严格意义上来说,不是一个资产阶级政党。
他们的使命就是建立一个稳定的社会秩序,巩固已取得的革命的基本成果,避免王权复辟。
宽容派:此词来自丹东。
他反对进行政治恐怖统治,主张只对真正的敌人实行恐怖,要求司法和人道相结合,结束恐怖统治,恢复法治。
丹东由于这些理智、清醒、维护法治的主张而获得此称号。
新宽容派:指原宽容派的人员及转而支持他们的平原派(沼泽派)的部分人员,这些人在国民公会中占多数。
因此,新宽容派 基本上是热月党的代名词。
热月党的倒退符合历史的发展要求,他们虽已退回吉伦特派政策的起点,但退得还不彻底:∵ 法国当时最有实力、影响的是金融大资产阶级(其代表是君主立宪派)① 当政的热月党对其抱有敌视态度,并限制、害怕他们;② 热月党解决不了督政府统治时期:都统政府统治时期(1795.10—1799.11.9)任务:继续努力实现热月党未能实现、建立的政治、经济局势的稳定。
法国大革命历史事件时间轴1789年7月14日 - 巴士底狱被攻陷:巴黎民众袭击并夺取了巴士底狱,这一事件被视为法国大革命的标志。
1789年8月4日 - 废除封建特权: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了一项法案,废除了封建主义的特权和特权身份。
1789年8月26日 - 颁布《人权与公民权宣言》: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了一项宣言,其中规定了个人和公民权利的基本原则。
1791年6月20日 - 法国立宪王国宣布成立: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了一项宪法,将法国设置为立宪王国。
1792年4月20日 - 法国战败:法国与奥地利发生冲突,法国在瓦朗谢讷战役中遭到了重大失败。
1792年9月20日 - 法国第一共和国宣布成立:法国国民议会废除了君主制度,宣布成立法国第一共和国。
1793年1月21日 - 路易十六被处决:前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因叛国罪被断头台处决。
1793年6月2日 - 吉伦特派被逮捕:法国国民公会逮捕了吉伦特派政治家,并最终将他们处决。
1793年7月13日 - 雅各宾独裁开始:雅各宾党掌控政权,罗伯斯庇尔被任命为国家公安委员会主席。
1794年7月28日 - 罗伯斯庇尔被处决:罗伯斯庇尔被指控为反革命活动而被处决。
1795年11月9日 - 旧制度恢复:法国国民公会通过了一项决议,废除了革命时期的宪法,旧制度恢复。
1799年11月9日 - 拿破仑发动政变:拿破仑·波拿巴发动政变,掌握了政权,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终结。
这是法国大革命历史事件的基本时间轴,记录了这一重要历史时期的关键事件。
这些事件不仅改变了法国的政治格局,还对整个欧洲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回顾这些事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法国大革命及其对人类历史的重要意义。
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事件时间轴1789年:
- 5月5日: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各个阶级的代表齐聚一堂,探讨解决财政危机的方法。
- 7月14日:巴士底狱被攻陷,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标志性事件。
- 8月26日:《人权与公民权宣言》发布,将自由、平等、法治等原则确立为核心价值。
1791年:
- 6月20日:路易十六试图逃离巴黎,但被捕,这一事件引发了对君主制的进一步质疑和不满情绪。
- 9月3日:法国新宪法通过,成立君主立宪制。
- 10月現:巴黎妇女发起马克西米连人斩节,要求解决粮食危机。
1792年:
- 4月20日:法国对奥地利宣战,战争彻底打破了君主立宪制度的稳定。
- 6月20日:巴黎人民闯入国民议会,要求推翻君主制。
- 9月21日:法国共和国宣告成立。
- 9月22日:法国国民公会成立,取代国民议会。
1793年:
- 1月21日:路易十六被处决,法国进一步摆脱了君主制的影响。
- 6月2日:雅各宾派执政府在巴黎发动“六月政变”,镇压保皇派的反抗。
- 7月13日-28日:雅各宾派开始了著名的“恐怖统治”阶段。
1794年:
- 7月27日:罗伯斯庇尔被处决,雅各宾派失去领导人,恐怖统治逐渐结束。
1795年:
- 8月22日:法国新宪法通过,成立“执政五人团”。
这标志着法国的政治重心开始转移。
1799年:
- 11月9日:拿破仑在法国发动政变,结束了执政五人团的统治。
- 12月24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拿破仑担任第一任执政官。
1804年:
- 5月18日:拿破仑加冕为法兰西帝国皇帝。
法国大革命的进程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1789 年 5 月 5 日,国王路易十六在凡尔赛宫召开三级会议,企图在会议中对第三等级增税以解救政府的财政危机,而第三等级代表不同意增税,要求制定宪法,限制王权,按启蒙思想家宣传的理论进行改革。
6 月17 日,第三等级代表宣布成立国民议会,并在一个网球场举行了宣誓,“网球场宣誓”标志着他们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斗争纲领。
7月9日,国民议会宣布改称制宪会议。
路易十六意识到这危及了自己的统治,调集军队企图解散议会,激起了巴黎人民的愤怒。
7 月14 日巴黎群众攻克了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占领了市政厅,接管了政权,建立了新政府——常务会议,并组织了武装力量——国民自卫军。
7 月14 日,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成为了法国大革命的标志。
新成立的制宪会议实际上成为了最高国家权力机构,但制宪会议代表的成分很复杂,大体分为三个政治派别: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主义贵族的君主立宪派、代表工商资产阶级利益的吉伦特派和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利益的雅各宾派。
法国大革命的发展进程因三个不同派别执政而分为三个阶段。
一、大革命第一阶段:君主立宪派执政时期()君主立宪派执政期间发生了几件重要事件:第一,发表了《人权宣言》。
《人权宣言》是这次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明确宣布了人权、法制和私有财产权等“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
《人权宣言》在宣布“人人平等”的同时,又宣布了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这就从根本上把资产阶级宣扬的所谓“人权”完全变成了维护资本主义的私有权,维护少数人剥削多数人的权利。
第二,制定了1791 年宪法。
1790 年,制宪会议为了改造旧制度以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作了大量的工作,如制宪会议通过法令,宣布教会地产归国家所有,动摇了封建制度的基础——封建土地制。
制宪会议在1791 年制定了宪法。
法国革命时间表波旁王朝法国革命时间表(1789.5.5~1870.9.4)一、波旁王朝(843~1791.9){封建君主专制}1789.5.5 三级会议召开,后改名“制宪会议”{第三等级}7.14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爆发】8月26日《人权宣言》{君主立宪派:大资、自由派贵族}1791.9 《1791年宪法》—君主立宪制确立(~1792.9)1792.8.10 “八月起义”{吉伦特派:工商业资产阶级}9月瓦尔密村击退普军,国民公会宣布成立第一共和国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二、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9~1804.12.2)1793.1 处死路易十六6.2 雅各宾派掌权{中小资}秋罗伯斯比尔为首的公安委员会推行“恐怖政策”1794.7.27 “热月革命”{热月党人}【法国大革命高潮阶段的结束】1799.11.9 “雾月政变”,拿破仑任第一执政,颁新宪法,建立独裁统治1804.3 《法兰西民法典》(=《拿破仑法典》)法兰西第一帝国三、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帝国)(1804.12.2~1814.1.3,1815.3.20~1815.6.22){资产阶级帝制} 1804.12.2 波拿巴·拿破仑加冕,称拿破仑一世1812. 兵败俄国【开始崩溃】1813.10 兵败莱比锡【开始瓦解】1814.3.31 反法盟军、路易十八进入巴黎1814.4.拿破仑在巴黎枫丹白露宫签署退位诏书,此前两天拿破仑宣布无条件投降。
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了。
拿破仑后被放逐厄尔巴岛1815.3.1. 拿破仑登陆法国3.20. 拿破仑重登皇位6.18. 滑铁卢兵败6.22. 拿破仑退位,不久被流放圣赫勒拿岛【第一帝国最终覆灭、波旁王朝复辟】1821 拿破仑病死于圣赫勒拿岛。
波旁王朝复辟四、波旁王朝复辟(1815.6.22~1830.7.29){封建统治}路易十八世颁《大宪章》1824. 查理十世继位1830.7 查理十世签《七月赦令》【导火线】7.27 “七月革命”(~7.29“光荣的三日”){大资}七月王朝五、七月王朝(1830.7.29~1848.2.24){君主立宪制,大资政权}1830.7.29. 路易·菲利浦被推上王位,三色旗为国旗法国三色旗1831.&1834. 里昂工人起义1847. 欧洲农业歉收1848.2.22~24.“二月革命”{中小资+工人}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六、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2.24~1852.11){小资}1848.6. “六月革命”失败{工人}12月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成为第一位普选产生的总统1849. 秩序党在议会选举中大胜1851. 波拿巴发动军事政变,解散议会,开始独裁1852 初颁布新宪法法兰西第二帝国七、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1~1870.9.4){资本主义专制统治}1852.11路易·拿破仑· 波拿巴登基称帝,称“拿破仑三世”。
法国大革命的发生经过介绍法国大革命推翻了法国的君主专制政体,并为以后的革命扫清了道路,那么你了解法国大革命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法国大革命的发生经过,希望能帮到你。
法国大革命的经过法国大革命过程与结果纵观世界史也是非常典型的一个例子,并且在法国大革命发生后,对整个欧洲的影响也是非常的大。
而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法国大革命过程。
1789年七月十四日,法国人民终于忍受不住当权者的贪得无厌而进行反抗攻占了巴士底狱。
在十八世纪末,巴士底狱就成了关押政治犯的监狱;它象征着法国的高层,代表了贵族阶级对于平民的压迫。
而攻占了巴士底狱也就宣告了法国大革命的正式爆发。
攻占巴士底狱仿佛就是一个信号,在法国各地的人民得知这件事后都纷纷拿起了自己的武器开始反抗。
之后在同年的八月二十六日颁布了《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它以美国当时的《独立宣言》为蓝本,宣布了自由、财产和反抗等是人类的天赋,是不可以剥夺的人权。
一七九二年九月二十二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这也是法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随后,在一七九三年国王路易十六倒台。
路易十六成为了法国历史上唯一被处死的国王,而处死路易十六的断头台正是路易十六为了快速处死犯人而改造的。
在之后的罗伯斯庇尔当政这一事件将法国大革命推向了高潮,然而之后却渐渐衰落。
终于罗伯斯庇尔在政变中被推上了断头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热月政变后,这场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落下了帷幕。
虽然历史上对于法国大革命的结束有着许多的说法,结束时间不一,不过热月政变的发生代表着法国大革命的结束这种说法是最多的。
法国大革命的背景众所周知,法国大革命是世界上最彻底、最典型、影响最广的一场革命运动。
可以说法国大革命进行的非常成功,而为什么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最大、革命进行的最彻底?那么法国大革命背景是什么呢?在法国大革命开始之前,贵族阶级、宗教还有平民阶级的矛盾已经日益加深。
贵族、天主教的高层教士不断地剥削底层的劳动人民,日益增加的赋税使得人民无法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