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肠粘膜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1
食品中乳酸菌的筛选与应用研究导语:乳酸菌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中。
而乳酸菌的筛选和应用研究也成为重要的科研领域。
本文将探讨乳酸菌的筛选方法以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乳酸菌筛选方法:乳酸菌的筛选是研究乳酸菌应用于食品工业的基础。
常见的乳酸菌筛选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传统方法:传统方法基于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抗生素敏感性等特征来筛选乳酸菌。
该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耗时耗力,且对菌落形态判断依靠人眼,存在主观误差。
2.分子生物学方法: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乳酸菌筛选方法,利用PCR、DNA 测序等技术对乳酸菌的基因信息进行分析。
这种方法高效准确,但操作复杂、设备昂贵,对实验人员要求较高。
3.生物传感器方法:生物传感器方法通过构建感知器件来筛选乳酸菌。
例如利用表达乳酸菌特异性受体的细胞表面展示库进行筛选。
这种方法具有高通量、自动化的优势,但需要对感知器件进行改造,成本较高。
乳酸菌在食品中的应用:乳酸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广泛,可以应用于乳制品、面包、蔬菜发酵等多个领域。
1.乳制品中的应用:乳酸菌可以用于酸奶、乳酸菌发酵乳等乳制品的制作。
乳酸菌能够将乳糖转化为乳酸,使得乳制品呈现酸味,增加口感的多样性。
同时,乳酸菌还能够产生多种有益物质,如维生素K、抑菌肽等,对人体健康有益。
2.面包中的应用:乳酸菌在面包的制作中可以发挥酸性发酵作用,促进面团的发酵过程,改善面包的质地和口感。
同时,乳酸菌还可以降低面包的pH值,抑制一些有害菌的生长,提高面包的品质和保质期。
3.蔬菜发酵中的应用:乳酸菌可以用于腌制蔬菜,如泡菜、酸豆等。
乳酸菌能够降低蔬菜的pH值,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同时产生乳酸和其他代谢产物,为蔬菜增添风味。
结语:乳酸菌的筛选与应用研究在食品工业中具有重要意义。
采用不同的筛选方法可以得到各具特色的乳酸菌株,通过将乳酸菌应用于食品制作中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和口感,并增加对人体的健康获益。
乳酸菌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李淼,李想(沈阳工学院113000)摘要:乳酸菌是无毒、无残留、无耐药性的益生菌,近年来在家禽生产中部分生产者开始运用乳酸菌剂来抑制家禽体内致病菌的繁殖。
因此本文的研究结合乳酸菌作用及在家禽实际应用现状和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分析乳酸菌类微生物应用家禽生产中的意义。
关键词:乳酸菌;家禽生产;应用近年来抗生素等一系列化合物的抗生菌的耐药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遥乳酸菌作胃肠道和食物的重要菌群所形成的微生态制剂,能够有效促进家禽机体生长和机体免疫系统的发育,有效保证家禽内部肠道的平衡和抗氧化能力的提升。
作为世界公认安全菌的乳酸菌,近年来被广泛运用在了家禽生产中,成为了家禽生产性能的有效添加剂。
1乳酸菌的益生作用及其生理功能1.1维持肠道菌群平衡乳酸菌作为禽畜类肠道内部的常在菌,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繁殖。
一定程度下消化道内是有益菌和有害菌共存的,乳酸菌的加入可以维持肠道的微生态的正常平衡,而且其本身的抗菌作用也可以抑制致病菌的黏附。
但是某种特殊情况下,比如说抑制或是家禽生产中大量繁殖会造成机体发病等问题。
为了有效抵抗有害菌的入侵,起到家禽生产中疾病预防的作用,很多专家研究过程中将乳酸菌运用在微生物的生长和家禽生长中。
1.2参与机体物质合成与代谢家禽肠道中存在的部分微生物可以合成维生素K,据调研现有的18种乳酸菌在不同条件下就有生产岀维生素B12的能力|1],乳酸菌应用在体内就可以满足自身需要的B族维生素,促进家禽体内产生相应的营养物质。
同时在生物体内有很多化学反应,都是靠酶的催化而形成的,就现有的调研结果可以看岀,通过调节酶的活性和含量,能够促使家禽体内的营养物质代谢速率不断增强,还可以促进肠道对营养物质吸收,提高饲养的转化率。
另外在乳酸菌进入家禽肠道内部之后,可以对于家禽体内的维生素D或相应的钙体营养物质进行吸收,并在一定程度上制造岀来有机酸抑制家禽体内存在的致病菌或是外部带来的病菌,促进了家禽体内营养物质的吸收叫1.3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现如今乳酸菌制品被广泛运用在食品之中,主要是因为其本身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并且刺激特异的免疫。
鸡肠道乳酸菌分离鉴定及其功能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鸡肠道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其中乳酸菌是其中的一类重要微生物。
其能够产生有益的代谢产物,如酸和抗菌物质,并参与肠道健康的维护。
因此,研究鸡肠道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关于鸡肠道乳酸菌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特别是在乳酸菌菌群多样性和功能方面的研究还比较有限。
因此,通过对鸡肠道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和功能研究,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其菌群多样性和代谢功能,还能为鸡的肠道保健及鸡肉品质改良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内容和思路(一)研究内容1.鸡肠道乳酸菌的分离和筛选;2.鸡肠道乳酸菌的菌群多样性和物种鉴定;3.鸡肠道乳酸菌代谢产物的分析及功能评价。
(二)研究思路1.鸡肠道样品的采集及处理;2.鸡肠道乳酸菌的分离和鉴定;3.鸡肠道乳酸菌的菌群多样性分析;4.鸡肠道乳酸菌代谢产物分析及功能评价。
三、预期结果1.成功分离和鉴定出鸡肠道乳酸菌;2.了解鸡肠道乳酸菌的菌群多样性和物种组成;3.探究鸡肠道乳酸菌的代谢功能和功能评价。
四、研究方法1.鸡肠道样品采集及处理;2.菌落计数和传统鉴定法、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方法进行鸡肠道乳酸菌的分离和物种鉴定;3.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鸡肠道乳酸菌的16S rRNA基因测序和物种多样性分析;4.代谢产物分析及功能评价。
五、研究进度安排1.前期工作准备:3个月;2.鸡肠道乳酸菌的分离和鉴定:6个月;3.鸡肠道乳酸菌的菌群多样性分析:3个月;4.鸡肠道乳酸菌代谢产物分析及功能评价:6个月;5.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4个月。
六、主要研究人员主持人:XXX;协助人员:XXX。
禽用乳酸菌的筛选与功能鉴定冯会贤;梅星星;蒋瑞瑞;郭克豹;孙向丽;康相涛;王彦彬【摘要】[目的]从健康鸡肠道中分离筛选优质乳酸菌,为制备禽用微生态制剂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选用30日龄健康青年鸡,取其盲肠内容物,通过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具有产酸能力的乳酸菌,对其进行耐pH 3.0胃酸和3 g/L牛胆盐筛选试验及菌株生长曲线、产酸能力测定,并通过平板抑菌试验筛选出具有较强抑菌效果的菌株.最后对此菌株16S rRNA进行克隆测序,经Blast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从所取鸡盲肠内容物中分离得到L1~L9 9株乳酸菌,其中L2、L4和L9株耐pH 3.0和3 g/L牛胆盐的综合能力较强.经过比较3株菌的生长曲线和产酸曲线,发现L2菌株耐酸耐牛胆盐、生长迅速、产酸能力强,且具有较强的抑制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活性.经16S rRNA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鉴定,确定L2为唾液乳酸杆菌.[结论]成功筛选出了1株可用以研制禽用微生态制剂的乳酸菌菌株.【期刊名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6(044)009【总页数】7页(P35-41)【关键词】乳酸菌;16S rRNA;大肠杆菌;鸡【作者】冯会贤;梅星星;蒋瑞瑞;郭克豹;孙向丽;康相涛;王彦彬【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河南省家禽种质资源创新工程研究中心,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河南省家禽种质资源创新工程研究中心,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河南省家禽种质资源创新工程研究中心,河南郑州450002;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畜牧局,河南信阳464000;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河南省家禽种质资源创新工程研究中心,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河南省家禽种质资源创新工程研究中心,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河南省家禽种质资源创新工程研究中心,河南郑州4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3鸡大肠埃希菌病是引起鸡生长缓慢和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制约着养禽业的发展。
鸡肠道内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体外抑菌试验刘鸽;刘绒欢;刘升兰;张培生;于会举;张倩;屈勇刚【摘要】In order to obtain Lactobacillus with goo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and strong adaptability in intestinal tract of chickens,the strainswere isolated from small intestine of healthy chickens and identified by biochemical test. As a result,6 strains were successfully isolated. Through Gram staining and biochemical test,it was identified that these 6 strains were Lactobacillus minor(L.minor),L. johnsonii,L. curvatus,L. intestinalis,L. acidlophilus and L. plantarum. In vitro,the antibacterial tests were conducted,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L. intestinalishad a certain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gainst E.Coli,which would provid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obiotics.%为获得鸡肠道内抑菌效果好、适应性强的乳酸菌,从健康鸡小肠内容物中分离乳酸杆菌,并对其进行生化鉴定。
结果成功从鸡小肠中分离出6株细菌。
通过革兰氏染色和生化鉴定,发现这6株细菌分别是微小乳酸菌(L.minor)、约氏乳杆菌(L.johnsonii)、弯曲乳杆菌(L.curvatus)、肠乳杆菌(L.intestinalis)、嗜酸乳杆菌(L.acidlophilus)、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
乳酸菌和酵母菌复合菌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肠道健康和免疫性能的影响肉仔鸡的生长性能、肠道健康和免疫性能直接影响着鸡只的产量和质量。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替代抗生素的饲料添加剂备受关注。
乳酸菌和酵母菌作为一种自然的饲料添加剂,具有调整肠道微生态、提升免疫系统功能的潜力。
本文旨在探讨。
一、乳酸菌和酵母菌复合菌剂的介绍乳酸菌是一类重要的肠道益生菌,在肠道内能够降低pH值、增强肠道屏障功能、抑止有害菌生长,增进肠道健康。
酵母菌作为真菌的一种,具有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和功能性物质的特点,有助于提高鸡只的消化吸纳能力和免疫功能。
乳酸菌和酵母菌复合菌剂由两者经过发酵配制而成,能够协同作用,提高对肉仔鸡的促生长和免疫功能。
二、乳酸菌和酵母菌复合菌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1. 增进饲料转化率: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双重作用能够提高肉仔鸡的饲料消化吸纳能力,缩减能量和营养的浪费,降低饲料转化率,从而提高鸡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2. 提高日增重:探究表明,添加乳酸菌和酵母菌复合菌剂可以增进肉仔鸡的生长,使其日增重显著增加,从而提高出栏体重和生产效益。
3. 改善肉质品质:乳酸菌和酵母菌能够改善肉仔鸡的肠道健康,增强免疫功能,缩减疾病发生率,增加反抗力,从而提高肉质品质,降低肉中抗生素残留。
三、乳酸菌和酵母菌复合菌剂对肉仔鸡肠道健康的影响1. 调整肠道微生态:乳酸菌和酵母菌具有调整肠道菌群结构的作用,有效抑止有害菌的生长,维持肠道菌群平衡,缩减肠道疾病的发生。
2. 增强肠道屏障功能:乳酸菌和酵母菌能够增强肠道屏障的完整性和功能,缩减有害菌和毒素的渗透,降低肠道炎症反应,提高肠道免疫能力。
3. 增进养分吸纳:乳酸菌和酵母菌通过分解和转化饲料中的复杂营养成分,提高鸡只对养分的吸纳利用率,从而增加营养价值和生长性能。
四、乳酸菌和酵母菌复合菌剂对肉仔鸡免疫性能的影响1. 提高免疫功能:乳酸菌和酵母菌通过激活机体的免疫细胞和信号通路,增强免疫系统的抗病能力,提高鸡只的免疫性能。
一株鸡源性乳酸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特性研究张飞燕1张根伟1张丽萍11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石家庄050081摘要:文章旨在筛选用于研制益生菌制剂的优良乳酸菌菌株。
笔者从嶂石岩山区散养鸡的鸡粪中,经初筛、复筛分离到 1 株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强颉颃作用的产酸菌,编号为R-8,经形态及生理生化试验初步判定为乳酸杆菌,再结合16SrDNA 分子鉴定,进一步确定为植物乳杆菌。
该菌株可以利用葡萄糖、乳糖、蔗糖等多种碳源,平板扩散抑菌试验结果得出,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达16.0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达16. 5 mm,且在PH为2.0时,存活率达到86.4%,在胆盐浓度3%时,存活率为53.7%,具有用于研制益生菌制剂的潜力。
关键词:益生菌,分离鉴定,16S rDNA益生菌制剂是近年来国内外迅速崛起的饲料添加剂,其作用可以维持肠道内菌群平衡、促进动物生长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还能够解决饲用抗生素产生的耐药性,药物残留等问题,已被广泛应用于畜牧和饲料领域。
益生菌制剂的制备需要益生菌,而产乳酸的乳酸杆菌因能维持鸡肠道微生物区系平衡和消化机能,抑制腐败菌,改善肝功能,安全、优质、高效等优点成为最理想的益生菌之一。
本文从鸡粪便中分离筛选鉴定出了1株颉颃性强的植物乳杆菌,并对其生理生化特性及耐受特性进行了研究,以期为乳酸杆菌益生菌制剂将来的开发和应用奠定基础。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两种病原指示菌均由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提供。
1.1.2培养基MRS培养基:蛋白胨10g/L,葡萄糖20 g/L,磷酸氢二钾2 g/L,碳酸钙20 g/L,牛肉膏10 g/L,乙酸钠5 g/L,硫酸镁0.02 g/L,吐温80 1ml,酵母膏5 g/L,柠檬酸二铵2 g/L,硫酸锰0.05 g/L。
PH6.8-7.0。
1.2方法1.2.1菌株的分离取从山区采集回的散养鸡的鸡粪10g,用水浴锅水浴,条件为80℃,30min。
2018年第7期专论与综述近年来,抗生素滥用暴露的弊端日益严重,研发绿色无害的饲料添加剂成为畜牧业的重中之重。
益生菌能有效调控畜禽肠道健康,预防动物腹泻,并且安全无残留,是抗生素的理想替代品。
乳酸菌便是其中的一种,它可在肠道内长期定植,增强机体免疫力、缓解氧化应激、降胆固醇、降血糖等益于机体健康。
1乳酸菌的生理功能及作用机制数量庞杂的微生物寄居在动物肠道内,构成肠道菌群,与宿主协同进化互利共生。
由于禽类胃肠道较短,食物通过消化道更快,营养物质可能还没来得及被宿主消化吸收就排除体外,因此,肠道菌群就显得尤为重要。
乳酸菌是健康机体的肠道优势菌群,联合肠黏膜形成生物屏障,阻止外源致病菌入侵机体,同时分泌抑菌代谢物,保障动物正常的生理机能。
在动物消化道内,有益菌与有害菌彼此依存、共同作用,形成以优势菌群占主导地位的动态平衡。
乳酸菌定植后,肠道变酸,不利于致病菌繁殖,使菌群失衡正常化,维持肠道稳态。
乳酸菌经黏附定植于机体肠道,通过其表面的黏附素与上皮细胞相关受体或黏蛋白相互作用,形成一道菌膜屏障,并占据致病菌的黏附位点,阻断病原微生物与肠黏膜的接触。
乳酸菌摄入肠道后,激活免疫细胞和巨噬细胞,提高溶菌酶分泌活性,诱导免疫球蛋白和免疫抗体的分泌,促进淋巴B细胞、淋巴T细胞的成熟和分化,加强免疫应答,提高机体免疫力。
乳酸菌本身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能被机体吸收利用,还能分泌大量酶类,促进大分子物质分解。
此外,乳酸菌能促进叶酸合成,增强维生素B族的稳定性,促进机体对V D的吸收。
机体时刻产生着自由基,自由基过剩会带来诸多危害。
乳酸菌能够分泌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来清除机体内的羟自由基和过氧化氢,还可调节氧化还原平衡因子,形成具有还原活性的代谢物。
机体的血糖浓度持续偏高,易诱导疾病发生。
乳酸菌可调节机体内相关酶的活性,延缓葡萄糖的吸收与碳水化合物的分解,降低血糖浓度。
此外,乳酸菌可利用胆盐水解酶使肠道中胆盐与胆固醇共沉淀,以此降低胆固醇。
现代农业研究Modern Agriculture Research第26卷乳酸菌是一种无芽孢的革兰氏阳性细菌,这些细菌在自然界中极其广泛,其中大多数是人与动物一种重要的微生物群,具有必要的生理功能,主要存在于人与动物的肠道内在道中,它有助于消化和吸收各种肠道内的营养物质,并调节肠道内的pH 值。
鸡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及周围黏附较大乳酸菌的数量。
本试验主要通过选取鸡肠道中的菌种并对其进行筛选、培养和鉴定,以进一步确定其归属,对于研究鸡肠道乳酸菌的功能有重要意义。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10-15日龄的鸡五只购自吉林市九站街;酵母膏、牛肉膏、胰蛋白胨由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其他试验仪器设备及试剂均由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生物技术实验室提供。
1.2试验方法1.2.1乳酸菌的分离在超净工作台中,解刨分离鸡盲肠内黏膜表面附着的内容物,将其融于无菌水中,保持试管中肠道内容物稀释度为10-1,取此试管中的1mL 加入到装有9mL 生理盐水的试管中,依次进行梯度稀释为10-1~10-6。
然后取出稀释度为10-4、10-5、10-6稀释浓度的200ul 内容物悬液加于MRS-CaCO 3选择固体培养基上,涂布器将其均匀平布。
带培养基充分吸收菌悬液后,编号为S-1、S-2放入CO 2培养箱中5%CO 2浓度下,37℃倒置培养至平皿上有乳白色菌落。
1.2.2菌株革兰氏染色鉴定结晶紫进行初染1min,用蒸馏水进行冲洗→碘液再媒染1min,用蒸馏水进行冲洗→乙醇再脱色30s,用蒸馏水进行冲洗并用吸水纸吸取水分→番红复染1min,用蒸馏水进行冲洗,用吸水纸干燥后,观察菌体形态与菌体染色情况。
若为蓝紫色则为G+菌,若为红色则为G-菌。
由于乳酸杆菌为G+菌,则可以判断可能为乳酸杆菌。
1.2.3菌种各项能力指标测定产酸能力:将纯化的菌株划线接种于MRC-CaCO 3培养基上,放入CO 2培养箱中培养,每日测定MRC-CaCO 3培养基上透明圈的直径,记录相应培养天数,乳酸菌产酸能力=透明圈直径/天数,以比值的数值大小来判断菌株产酸的能力。
雏鸡肠粘膜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应用
本研究的目的是分离筛选出专门适用于雏鸡生产、具有抗逆性和抑菌特性的乳酸菌,同时探讨该乳酸菌对雏鸡生长性能、盲肠菌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人工感染大肠杆菌情况下对雏鸡的保护力,为乳酸菌在雏鸡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由21日龄雏鸡盲肠粘膜上分离筛选得到20株乳酸菌,应用体外法筛选出在pH3.0处理2h后存活率达60%以上,对0.1%-0.3%胆盐有良好耐受性的6株菌。
6株菌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均有良好抑制作用,其中以菌株R5、R9、R19抑菌性能最好。
传统的碳水化合物发酵方法鉴定这3株菌分别属于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卷曲乳杆菌。
通过测定3株乳酸菌的生长曲线、发酵液pH值的变化和稳定期各时间点抑菌圈直径,结果表明:R5菌株生长性能和产酸性能优于其他两株菌,最佳发酵时间为培养18h。
最终选定R5菌株用作雏鸡生产的益生素菌种。
R5菌株pH3.0接种2小时后存活率为68.15%,0.3%胆盐接种2小时后存活率为42.06%,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抑菌直径分别为21.17mm和
23.2mm。
选用120只体重相近1日龄健康的AA肉仔鸡,分成4组,即对照组、抗生素组、商业菌组和试验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公母各半。
试验期21天。
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饮用清水;抗生素组饲喂基础日粮+20mg/kg 土霉素,饮用清水;商业菌组饲喂基础日粮,饮用清水+商业乳酸菌菌液(10~8个活菌/只·日);试验菌组饲喂基础日粮,饮用清水+试验乳酸菌菌液(10~8个活菌/只·日)。
试验测定乳酸菌对雏鸡生长性能、盲肠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整个试验期,对照组、抗生素组、商业菌组和试验菌组肉仔鸡平均日增重分别为27.60g、29.22g、28.71g和29.61g,试验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各组料重比分别为1.55、1.46、1.47和1.48,商业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与试验菌组无显著差异;试验菌组与抗生素组各周龄雏鸡采食量、日增重和料重比无显著差异(p>0.05);饲喂试验菌、商业菌和土霉素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雏鸡的死淘率和腹泻率;21日龄时,试验菌组较对照组盲肠中乳酸菌数量明显增加(p<0.05),大肠杆菌的数量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相比,饲喂试验菌和商业菌能显著提高雏鸡胸腺指数(p<0.05);脾脏指数,试验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它各组间差异不显著;试验菌组血清Ig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菌组、商业菌组和抗生素组血清Ig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选用60只1日龄健康的AA肉仔鸡,分成3组,即对照组、抗生素组和试验菌组。
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饮用清水;抗生素组饲喂基础日粮+0.02%土霉素,饮用清水;试验菌组饲喂基础日粮,饮用清水+乳酸菌液(10~8个活菌/只·日)。
试验第15天对所有鸡进行致病性大肠杆菌攻毒试验,每只鸡灌服1ml大肠杆菌菌液(10~9CFU/ml)连续观察一周。
结果表明,攻毒后一周对照组、抗生素组和试验菌组死亡率分别为20%、5%和0%。
攻毒前(14日龄)试验菌组体重较对照组提高了3.96%,攻毒后一周(21日龄)试验菌组体重较对照组提高了9.13%;料重比方面,抗生素组和试验菌组较对照组分别降低了8.95%和
7.89%。
【相似文献】
【关键词相关文档搜索】: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作者相关信息搜索】:东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许丽;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