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地质灾害调查数据库填表说明
- 格式:xls
- 大小:392.50 KB
- 文档页数: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097—1994*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2.5万~1∶5万)Standard for engineering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范对1∶2.5万~1∶5万工程地质调查的各项工作进行了规定。
内容包括设计书的编写、遥感图象的应用、工程地质测绘、物探、勘探与长期观测、野外测试与室内试验、特殊岩土地区工程地质调查要求、环境工程地质问题调查要求、资料综合整理。
本规范适用于已进行l∶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1∶5万水文地质普查的地区。
对城市、矿山、工业建设基地、地质灾害多发区进行1∶2.5万~l∶5万工程地质调查时使用。
2 引用标准ZBD14001—89(DZ/T0095—94) 工程地质编图规范(1∶50万~1∶100万) ZBD14002—89(DZ/T0096—94) 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10万~l∶20万)3 总则3.1 1∶2.5万~l∶5万工程地质调查是一项区域性、综合性、基础性的地质工作。
其主要目的是:3.1.1 为城市总体规划、土地综合利用、工农业布局、环境保护和整治提供工程地质依据,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3.1.2 为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的规划、选址和可行性论证提供区域性工程地质资料。
3.1.3 为深入开展各类工程建设更大比例尺工程地质勘察和专门性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问题的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性地质依据。
3.2 1∶2.5万~l∶5万工程地质调查的基本任务是:3.2.1 查明地貌特征,研究地貌形态类型、成因类型及其形成时代,评价地貌对工程建设的影。
* 原专业标准ZBD14003-89改为行业标准DZ/T0097-19943.2.2 查明各类岩、土体的岩性特征、成因类型和地质时代,进行工程地质分类,评价其工程地质特征。
3.2.3 查明褶皱、断裂(裂隙和断层)等地质构造特征和时代,评价地质构造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技术要求(1:50000)(试行)2020年3月目 次引 言 (5)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与定义 (1)4总则 (2)4.1目的任务 (2)4.2部署原则 (3)4.3总体要求 (3)5设计书编写 (5)6调查内容 (5)6.1基本规定 (5)6.2孕灾地质条件调查 (5)6.3特殊地区孕灾地质条件调查 (7)6.4地质灾害调查 (9)6.5地质灾害隐患调查 (10)6.6承灾体调查 (10)7基本调查方法 (10)7.1资料收集与分析 (10)7.2遥感调查 (11)7.3地面调查 (11)7.4物探 (11)7.5钻探 (12)7.6山地工程 (12)7.7测试与试验 (12)8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13)8.1总体要求 (13)8.2一般调查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13)8.3重点调查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13)8.4单体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13)8.5地质灾害风险管控 (14)9成果编制与验收 (14)9.1图件编制 (14)9.2报告编制 (14)9.3数据库建设 (14)9.4成果验收 (15)9.5资料归档 (16)附录A(资料性附录)地质灾害调查新技术新方法及适用范围 (17)附录B(规范性附录)规定符号图示图例 (18)附录C(资料性附录)设计书编写提纲 (20)附录D(规范性附录)野外调查格式及调查表 (21)附录E(规范性附录)地质灾害分类表 (43)附录F(资料性附录)土的类型与结构 (46)附录G(资料性附录)岩体结构类型及划分 (47)附录H(资料性附录)斜坡结构类型划分方案 (48)附录I(资料性附录)岩石风化程度划分及其判定 (49)附录J(资料性附录)单体斜坡稳定性评价方法 (50)附录K(资料性附录)遥感解译和隐患识别方法 (53)附录L(资料性附录)岩土体测试项目及参数表 (55)附录M(资料性附录)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 (57)附录N(资料性附录)成果报告提纲 (63)附录O(资料性附录)数据库建库报告提纲 (65)附录P(资料性附录)附图附件编制 (66)引 言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基础。
篇一:《地质灾害隐患排查》高桥中学关于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的情况汇报为贯彻落实《中共大关县委办公室大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的紧急通知》(大办发电﹝2012﹞60号)和《大关县教育局关于及时排查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隐患的紧急通知》(大教发﹝2012﹞122号)文件精神,确保学生生命财产安全,高桥中学高度重视,及时对校园及周边环境进行了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当前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从而引发生产安全事故。
我校充分认识当前地质灾害等极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严峻形势,认真查找我校汛期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和部位,把防范地质灾害的各项预防措施落实到位,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填表说明怎么写}.二、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的领导机构学校成立以校长陈禄刚为组长,安全副校长林青为副组长、学校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的领导机构,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填表说明怎么写}.三、狠抓隐患排查整改工作针对本校的实际和安全生产特点,加大对地质灾害可能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隐患排查整改力度,着力解决突出问题.重点排查学校教学楼、教师宿舍、学生宿舍等地点。
具体排查结果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学校地势地矮,又临河边,新场河、新开河围着学校流过,对学校造成极大的洪{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填表说明怎么写}.水安全隐患,但几十年来,这两条河的水从未漫过围墙,如不遇百年不遇的洪水或泥石流对河道堵塞和冲刷,不会对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造成影响。
二是学校的围墙多处受损、开裂,但对学校正常教育教学暂时不会造成影响。
三是综合楼下边的围墙,因高桥集镇的排污沟紧挨着,天长日久,排污沟受损,现在,学校围墙的基脚已被冲坏,有三米左右的围墙已成空中围墙,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但对学校正常教育教学不会造成太大隐患。
四是高桥中学地势地矮,学生回家的路都在山脚,路的两旁山势陡峭,地形复杂,各种隐患都存在,学校无力排除。
发展阶段发展阶段5潜在危害-威胁对象威胁危害对象4威胁房屋威胁房屋户2潜在危害-威胁人口威胁人口4潜在危害-威胁财产威胁财产4潜在危害-险情等级险情等级4监测建议监测建议1防治建议防治建议1防治建议-群测群防群测群防1防治建议-搬迁避让搬迁避让1
防治建议-专业监测防治监测1防治建议-专业监测防治监测1防治建议-工程治理防治治理1遥感解译点遥感点0勘查点勘查点0测绘点测绘点0防灾预案/群测群防点防灾预案0照片多媒体0
录像录像2调查负责人调查负责人2填表人填表人2审核人审核人2调查单位调查单位2填表日期-年填表日期年1填表日期-月填表日期月1填表日期-日填表日期日1示意图-栅格图示意图4示意图-矢量图矢量示意图4野外记录信息野外记录信息1
补给段长度值1
主沟纵坡值1
植被覆盖值1
冲淤变幅值1
松散物储量值1
山坡坡度值1
松散物平均厚值1
流域面积值1
相对高差值1。
北京市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技术指南(1∶5万)北京市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技术指南(1∶5万)(试⾏)北京市规划和国⼟资源管理委员会2016年10⽉18⽇⽬次1 范围 (1)2 规范性引⽤⽂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则 (2)5 地质灾害调查设计书 (3)6 调查⽅法 (3)7 地质环境调查 (5)8 崩塌灾害调查 (7)9 滑坡灾害调查 (8)10 泥⽯流调查 (11)11 地⾯塌陷调查 (13)12 地质灾害评价与区划 (15)13 调查报告 (15)14 质量检查与成果验收 (16)附录A(规范性附录)北京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和地质灾害危害对象重要性分类 (18)附录B(资料性附录)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作流程 (20)附录C(资料性附录)地质灾害调查设计书编写提纲 (21)附录D(资料性附录)地质环境野外调查记录表 (23)附录E(资料性附录)崩塌野外调查表 (26)附录F(资料性附录)崩塌规模等级和分类 (30)附录G(资料性附录)滑坡野外调查表 (31)附录H(资料性附录)滑坡分类 (34)附录I(资料性附录)泥⽯流野外调查表 (37)附录J(资料性附录)泥⽯流分类 (39)附录K(资料性附录)地⾯塌陷野外调查表 (42)附录L(资料性附录)单灾种危险性评价与区划 (47)附录M(资料性附录)调查报告编写提纲 (50)附录N(资料性附录)调查报告主要附图件⼀览表 (52)前⾔本指南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指南由北京市规划和国⼟资源管理委员会提出和归⼝。
本指南起草单位: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地质研究所、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中⾊资源环境⼯程有限公司、中兵勘察设计研究院、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本指南主要起草⼈:张建青、张长敏、陈昌彦、丁继新、化建新、孙毅、李建光、周旭峰、于秀治、公庆联、张会昌、李东霞、王海芝、刘长青、王学良引⾔为规范和指导北京地区开展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和分析评价⼯作,制定本指南。
一数据整体说明1 分幅编号及范围1:50000数据库更新工程地形要素数据的图幅总数为19150。
图幅编号按GB/T 13989-9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执行。
2 数学基础(1)平面坐标系与投影方式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地理坐标系统,坐标单位为度.(2)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
3 采用的分类代码(1)要素分类代码全国1:50000 DLG数据的要素代码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并根据需要扩充了一些代码。
(2)行政区划代码国内陆域行政区划代码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3)铁路路线名称代码铁路路线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线路名称代码》,铁路车站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车站站名代码》。
(4)公路路线名称代码公路国道路线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线路标识规则国道名称和编号》,公路省道路线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省道路线名称和编号》。
(5)水系名称代码水系要素的名称代码采用《河流、湖泊及水库名称编码》。
4 数据生产方式1:50000地形要素数据更新主要有以下三种生产方式:1)使用2000年以后获取的影像数据进行室内外综合判调更新。
2)利用2000年后航摄并测绘生产的1:10000数据进行缩编更新,同时补充搜集多种专业资料等。
3)采用2000年后新测1:50000地形图数字化,同时结合影像数据进行室内更新.5 数据格式1:50000数据库更新地形要素数据以ARCGIS9.3的PERSONAL GEODATABASE格式存储。
二数据分层说明1 数据分层及命名1:50000数据库更新地形要素数据分为三十四个数据类。
数据分层的命名采用四个字符,第一个字符代表数据分类,第二三个字符是数据内容的缩写,第四个字符代表几何类型。
2 属性项名称及定义要求3 属性表定义及内容要求4 要素内容。
《陕西省1∶5 000 1∶1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矢量数据基本规定》编写说明课题编写组二〇一七年三月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编写单位2014年,在图库一体化产品——数字线划地图(DLG-MAP)理论研究和生产应用的基础上,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与长安大学共同申请了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科技创新项目“《陕西省1∶5 000 1∶1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矢量数据基本规定》研究”,项目就DLG-MAP产品的内容、符号的构成和符号的XML描述进行了研究,形成了《陕西省1∶5 000 1∶1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矢量数据基本规定》(草案)。
2015年,为了提高陕西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矢量数据的统一性和共享性,促进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快速高效使用与更新,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与长安大学在“《陕西省1∶5 000 1∶1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矢量数据基本规定》研究”科研项目的基础上,申请了《陕西省1∶5 000 1∶1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矢量数据基本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地方标准的立项。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将其列入2016年陕西省地方标准制定计划。
项目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长安大学承担编写任务。
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项目承担单位组建了由相关技术人员组成的编写组。
(二)主要工作过程1草稿2015年编写组在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科技创新项目《1∶5 000 1∶10 000数字线划地图数据基本规定》研究成果基础上,根据1∶5 000 1∶1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矢量数据生产相关技术资料,针对陕西省1∶5 000 1∶10 000图库一体化数字线划地图(DLG-MAP)生产、建库以及应用对数据的基本要求,结合地图符号图形结构与XML描述框架,提出了标准草拟稿。
在标准草拟稿基础上,编写组对DLG-MAP成果特征、成果构成、数据内容、要素及图形符号编码、相关性等方面内容进行分析,并与1∶5 000 1∶1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矢量数据相关标准进行协调。
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填表说明(比例尺1:50000)
前言
为规范湖南省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指导1:5万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开展,结合《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规范》DD2008-02和《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200710),制定本填表说明。
目录
一、地质环境野外调查表填表说明 (1)
二、不稳定斜坡野外调查表填表说明 (3)
三、滑坡野外调查表填表说明 (6)
四、崩塌野外调查表填表说明 (9)
五、泥石流野外调查表填表说明 (12)
六、地面塌陷野外调查表填表说明 (15)
七、地裂缝野外调查表填表说明 (18)
八、地面沉降野外调查表填表说明 (21)
九、地质灾害点调查复核表填表说明 (23)
十、地质灾害测量记录表说明 (24)
十一、地质灾害点工程治理复核表填表说明 (25)
十二、搬迁避让场址点信息表填表说明 (26)
十三、地质灾害遥感解译点信息表填表说明 (27)
十四、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填表说明 (28)
十五、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填表说明 (29)
十六、地质灾害隐患防灾预案表填表说明 (29)
附: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技术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