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切除术后护理查房精品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504.28 KB
- 文档页数:14
2015年5月份护理查房子宫全切术后护理查房一、慨念子宫切除术是常见的妇科手术,手术可分为子宫全切除、子宫部分切除术和扩大子宫切除术。
子宫部分切除术只切除子宫的上部,留下完整的子宫基底部和宫颈。
子宫全切术是把子宫连同宫颈都切除。
二、评估患者范姣娥,女,52岁,因1.盆腔包块性质待查:1)子宫肌瘤?2)卵巢囊肿?2.中度贫血;3.霉菌性阴道炎;4.细菌性阴道炎,于今日在全麻下行子宫全切术+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术中见子宫前位,增大约孕3+月大小,后壁肌壁间一肌瘤约7*6C M大小,质硬,双侧输卵管已结扎,将术中所见告之其患者家属,并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行子宫全切术及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双侧卵巢末见明显异常。
手术顺利,麻醉满意,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中输液约1500M L,出血约200M L,引流出清亮尿流约300M L,术毕患者安返病房。
术后诊断: 1.子宫多发性肌瘤;2.慢性宫颈炎;4.中度贫血;5.霉菌性阴道炎治疗后;6.细菌性阴道炎治疗后。
二、护理问题(1)焦虑(2)疼痛(3)排尿异常三、护理措施术后护理:1、观察生命体征每0.5-1小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一次,6小时后生命体征平稳可停监测或根据医嘱进行测量。
2、体位护理去枕平卧6-8小时,术后第二天可取半卧位,以减轻腹壁肌肉张力、减轻疼痛,并有利于引流和深呼吸,减少肺不张等情况的发生。
带病人情况稳定,可鼓励其早日下床活动,以促进整个机体功能恢复。
3、饮食护理手术和麻醉可影响胃肠功能,使胃肠蠕动减弱,引起腹胀、恶心、呕吐等。
术后6h内禁食、禁饮。
肛门排气后改流质饮食,后逐渐改普食。
4、留置导尿管的护理每天会阴擦洗两次,术后第三天拔除导尿管,并鼓励病人自己下床解小便。
5、伤口的护理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渗血、渗液或敷料脱落的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值班医师。
6疼痛的护理病人麻醉消失后,会感到伤口疼痛,通常24h内最为明显,可根据医嘱给予阵痛药或镇静药,如哌替啶、曲马多、地西泮等,保证病人得到充分的休息。
全子宫切除术后护理查房全子宫切除术(Total Abdominal Hysterectomy)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手术,在手术后进行全子宫切除术后护理查房可以确保患者的康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全子宫切除术后护理查房的内容,包括患者的疼痛管理、伤口护理、饮食与排尿、血压监测和心理支持等方面。
1.疼痛管理全子宫切除术是一种较为创伤性的手术,术后患者可能会感到一定程度的疼痛。
查房时要询问患者的疼痛程度,如何缓解疼痛以及是否有不适,比如恶心、呕吐等。
根据患者的情况,可以静脉注射镇痛药物或提供合适的口服镇痛药。
2.伤口护理术后伤口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要确保伤口的清洁和干燥。
查房时要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是否有红肿、渗液、脱垂等异常情况。
根据需要,可以更换伤口敷料,洗澡时尽量避免浸泡伤口。
3.饮食和排尿术后患者常常会感到口渴,查房时要关注患者的饮食情况。
一般情况下,术后患者可以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但要避免肥腻、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此外,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尿潴留的情况,因此要询问患者是否有排尿困难。
可以采取膀胱冲洗、尿道插管等措施来解决尿潴留问题。
4.血压监测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血压升高或者低血压的情况,因此需要进行血压监测。
在查房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并及时记录。
如果患者出现血压异常,要及时与医生沟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5.心理支持总结起来,全子宫切除术后护理查房要关注患者的疼痛管理、伤口护理、饮食与排尿、血压监测和心理支持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及时的护理和观察,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最终促进患者的康复。
子宫全切术后护理查房1.患者情况评估:a.术后体征观察: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了解术后恢复情况。
b.疼痛评估:询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疼痛部位,观察患者的表情和体态,评估患者的疼痛控制状况。
c.出血观察:观察患者阴道出血情况,注意出血量和出血颜色,及时发现出血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
d.尿量观察:记录患者每天的尿量,观察有无排尿困难、尿血等异常情况。
e.肠动力观察:记录患者每天的排便情况,观察有无便秘、腹胀等消化道问题。
f.其他相关观察:包括呼吸情况、皮肤情况、心理状态等,及时发现和解决患者的问题。
2.术后穿刺部位护理:a.观察穿刺部位出血、渗出、肿胀等情况,及时处理并更换渗出物吸收垫。
b.注意穿刺部位的消毒和清洁,避免感染。
c.观察穿刺部位纱布外露情况,避免感染和刺激。
3.术后尿路护理:a.助患者常规排尿,监测尿量和颜色,观察有无尿频、尿急、尿痛等异常。
b.保持尿路的通畅,及时处理尿路感染和结石等问题。
4.术后皮肤护理:a.清洁患者的皮肤,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避免细菌感染。
b.观察皮肤有无糜烂、水肿、红肿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和报告。
5.术后精神护理:a.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需求,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安慰。
b.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康复治疗,提醒患者注意术后饮食、活动和休息。
6.药物管理:a.遵循医嘱给予术后药物治疗,如镇痛药、抗生素等。
b.监测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及时调整或更换药物。
7.营养护理:a.根据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制定适当的饮食计划,提供高蛋白、易消化的饮食。
b.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c.引导患者逐渐恢复正常饮食,注意饮食的多样性和均衡性。
8.康复辅助护理:a.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行走、屈伸、肌力训练等,促进术后恢复。
b.教育患者正确的行为和姿势,如咳嗽时的保护动作、翻身时的注意事项等,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以上内容仅为一般性建议,实际查房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临床需要进行个体化的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