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3.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3.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 格式:pptx
- 大小:18.83 MB
- 文档页数:86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教案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森林的基本概念,掌握森林的生态功能、经济价值和保护意义。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森林资源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态保护观念。
3.使学生了解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认识到森林开发与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森林的基本概念:介绍森林的定义、分类和分布。
2.森林的生态功能:讲解森林对气候、水源、土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作用。
3.森林的经济价值:阐述森林为人类提供的木材、果实、药材等资源。
4.森林的保护意义:分析森林保护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5.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介绍我国森林资源的总量、分布、利用和保护情况。
6.森林的开发与保护:探讨如何在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的同时,保护森林生态环境。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森林美景图片,激发学生对森林的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2.讲解森林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森林的定义、分类和分布。
3.分析森林的生态功能:组织学生讨论森林对气候、水源、土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作用。
4.阐述森林的经济价值:列举森林为人类提供的木材、果实、药材等资源,引导学生认识森林的经济价值。
5.讲解森林的保护意义:分析森林保护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6.介绍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通过数据、图表等形式,展示我国森林资源的总量、分布、利用和保护情况。
7.探讨森林的开发与保护: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的同时,保护森林生态环境。
8.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组织学生分析森林开发与保护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9.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森林开发与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0.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森林开发与保护的短文。
四、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森林开发与保护的认识和态度。
绿色生态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建议初探1. 引言1.1 绿色生态经济的概念绿色生态经济是一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模式。
它强调通过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绿色生态经济将生态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强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绿色生态经济倡导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采用清洁生产和可再生能源,推动资源循环利用和减少废物排放,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绿色生态经济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繁荣。
在全球范围内,绿色生态经济已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各国政府和企业纷纷致力于推动绿色生态经济的发展,以应对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
1.2 绿色生态经济的重要性绿色生态经济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变得日益凸显,其涵盖了经济、环境、社会等多个方面。
绿色生态经济可以带动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往往以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破坏为代价,而绿色生态经济则注重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可以有效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污染排放,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绿色生态经济能够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通过采用清洁能源、推广绿色技术、建设生态城市等举措,可以改善环境质量,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生态经济也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绿色生态经济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更体现在对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上。
只有积极推动绿色生态经济的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更美好的家园。
2. 正文2.1 绿色生态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绿色生态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问题和生态系统破坏等方面。
资源过度消耗是当前绿色生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导致资源供给不足,严重影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高中地理必修3森林的开发和保护(2)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1.全球热带雨林被毁的原因⑴直接原因——人类的开发⑵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人类活动:①过度的迁移农业,以获得更多的粮食②采矿、修路、城镇建设:为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移民提供土地和就业机会③商业性伐木:木材出口换取外汇,以偿还债务④开辟大型农牧场:以转让土地,出口肉牛和热带经济作物获取经济收益。
⑶开发的背景:①当地发展中同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第一位)②发达国家的无度需求及跨国投资手段(也很重要)2.亚马孙地区开发过程⑴从历史因素看,对雨林系统造成的影响不大。
本区开发较晚。
周围国家都为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落后,人口、城市、工业等主要集中在狭窄的大西洋沿岸地带。
亚马孙地区则因丛林阻隔和湿热环境的影响,一直未被开发。
当地印第安人以渔猎、采集和传统的迁移农业为生。
且因人口很少,对自然索取不多。
⑵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影响逐渐加大。
随着人口急增,土地需求膨胀,巴西政府大规模建造公路,加快对西部疆土开发;实行人口均衡的发展政策,把首都从沿诲迁往内陆高原。
3.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⑴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从大西洋沿岸横跨亚马孙地区,延伸到秘鲁边境。
全长达5 500多千米(包括支线总长超过20 000千米)。
随着公路铺设,大量东部移民进入雨林区,大规模的农场和牧牛场随之出现,伐木公司的运输更为方便,沿线还新建了城镇居民点,河川沿岸也建起了造纸厂、炼铝厂等。
思考评价修建雨林公路的利与弊。
你认为雨林公路该不该修?点拨:对于修建雨林的评价,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辨证地看问题。
从“弊”的方面看,它可能造成林区居民的增加、开发公司蜂拥而至,响应的工厂也乘虚而入,雨林的受损程度也日益加大,甚至会加速雨林的毁灭,导致全球生态环境的破坏;若从“利”的方面看,它是人类走向文明的标志,当地的经济建设将会随之突飞猛进,巴西国内的经济压力将会得到缓解。
至于公路该不该修的问题,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要认识到修与不修路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有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有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学习目标1.了解森林的生态效益及原始森林的分布。
2.理解热带雨林的世界环境效应及其生态脆弱性。
3.掌握热带雨林的合理开发及保护的措施。
一、森林资源的作用及现状1.资源属性: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
2.作用3.现状因为人类长期的开发,多数地方的原始森林已被破坏殆尽,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原始森林是亚马孙热带雨林,其中60%分布在巴西境内。
连线把以下三种森林与其对应的主要作用用线连一连。
答案二、雨林的世界环境效应1.分布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能够伸展到南北纬15°~25°。
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是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
2.环境效应(1)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被称为“地球之肺”。
(2)促动世界水循环、调节世界水平衡的作用。
(3)世界最古老的植物群落,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1.雨林生态的优势全年高温多雨→形成雨林群落→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群落生产力高。
2.雨林生态脆弱性的表现(1)土壤贫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再加上高温多雨的淋洗作用,土壤一般很贫瘠。
(2)生态难以恢复: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有地上的植物体内,而地上植被最容易遭到破坏。
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1.雨林破坏(1)根本原因: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
(2)直接原因:人类的开发。
(3)主要活动:过度的焚耕开垦(迁移农业);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开发;商业性木材采伐;采矿、水利和公路建设。
2.雨林开发(以亚马孙开发计划为例)(1)20世纪50年代以前亚马孙地区周围的国家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因丛林的阻隔和湿热的环境,一直未被开发;印第安人生产方式落后,人口稀少,对自然索取不多。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一、森林资源的作用和现状1.森林的重要作用(1)经济价值:重要的自然资源..(2)生态价值:重要的环境资源..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降低噪音..2.森林急剧减少的危害:导致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3.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成为保留最完整的原始森林的原因:气候恶劣;自然严酷;通行困难;人口稀少;开发较晚..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分布(1)分布规律绿色腰带:主要分布于赤道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延伸到南北纬15°~25°..(2)三大片集中分布区:东南亚、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亚马孙河流域..2.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地球之肺: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量二氧化碳并向大气中释放大量氧气;维持碳氧平衡..(2)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阻蓄降水并为当地提供50%的水汽来源..(3)基因宝库:雨林是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维护了物种的多样性..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1.雨林生态的优势: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这些都是群落生产力高的表现..2.脆弱性的表现:(1)由于热带雨林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再加上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雨林中土壤一般都很贫瘠..这也是土壤贫瘠的原因(2)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被体内;地上植被最容易遭受破坏..通过人为的砍伐和焚烧;雨林被毁;养分遭受强烈的淋洗而很快丧失;雨林生态系统很难恢复..四、亚马孙开发计划极其影响1.雨林破坏的原因:1根本原因: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的增长和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2直接原因:人类的开发——过度的迁移农业;商业性伐木;采矿、修路、城镇建设;开辟大型农牧场..2.热带雨林大面积保留的原因:从历史上看;巴西及亚马孙地区周围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城市、工业主要集中在狭窄的大西洋沿岸地带..亚马孙地区则因为丛林的阻隔和湿热的环境的影响;一直未被开发..生活在雨林中的印第安人;生产生活方式落后..人口稀少;对自然资源的索取不多;因而没有对雨林造成太大的影响..3.开发计划:(1)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2)移民亚马孙平原(3)借助外债、鼓励跨国企业投资..五: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1.面临形势:1全球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2矛盾冲突:雨林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尖锐..2.最佳方案:在开发的同时又能保护雨林环境不断破坏;在保护雨林的同时又能促进当地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在当前背景下;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的破坏的严峻形势;首先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3.保护措施1992年里约热内卢国际环境与保护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