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373.00 KB
- 文档页数:111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册)四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一、教材编写意图。
在数与计算方面,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
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平行线、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二、各部分之间的衔接关系。
1(大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读写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内容包括认识比万大的计数单位和十进制计数法,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把整万、整亿数改写成用万、亿做单位的数以及用四舍五入法取一个数的近似数。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导学案第一单元整百数与不整百数(共4课时)第一课整百数和多少(1课时)课时目标- 了解整百数的概念;- 学会用计数器和抽屉解决整百数的问题;- 掌握整百数的表示方法。
教学重点- 整百数的概念;- 计数器和抽屉解决整百数问题;- 整百数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整百数的理解和运用;- 整百数的抽象表示。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实物:计数器、抽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物品的数量,引出整百数的概念。
2. 活动1:利用计数器和抽屉,让学生探索整百数和不整百数之间的差异。
3. 活动2:利用实物或图片,让学生拼凑整百数,并通过计数器验证答案。
4. 小结:总结整百数与不整百数的特点,并研究整百数的表示方法。
5. 练:完成课本上的练题。
第二课多少个几十(1课时)课时目标- 学会用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表示数目;- 运用每十个作为一个整体的思想解决问题;- 学会认识多少个几十。
教学重点- 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表示数目;- 通过每十个作为一个整体解决问题;- 认识多少个几十。
教学难点- 十位上数字的意义;- 每十个作为一个整体的思维。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实物:小棍子、百格纸。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小组游戏,复数字的读法和数目的表示方式。
2. 活动1:通过观察铁链上的小环,引出十位上数字的含义。
3. 活动2:利用小棍子和百格纸,让学生练用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表示数目。
4. 小结:总结十位上数字的意义,研究每十个作为一个整体的思维方式。
5. 练:完成课本上的练题。
课后作业- 完成课本上的反思题;- 锻炼钟表读写能力。
第二单元加减法的初步认识(共6课时)...。
一单元课题:亿以数的认识(例1)班级评价主备人周娜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亿以数的认识(例2)班级评价主备人周娜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亿以数的认识(例3)班级评价主备人周娜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亿以数的认识(例4)班级评价主备人周娜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亿以数的认识(例5、6)班级评价主备人周娜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数的产生班级评价主备人周娜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亿以上数的认识班级评价主备人周娜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计算工具的认识班级评价主备人周娜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用计算器计算班级评价主备人周娜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直线、射线和角班级评价主备人汪力平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3、角的画法:在练习本上练习①画出一点,从这一点引出一条射线;②从这一点再引出另一条射线;③写出各部分名称。
用∠1表示。
四、过关检测:1、p36页做一做2、p39页练习四第1、2题3、数一数下面图形中有几条射线、线段和直线?直线()条射线()条线段()条4、把5厘米长的线段,向两端无限延长,得到的是一条()。
A:直线 B:线段 C:射线提示:想一想:直线、线段和射线各有什么特点?直线、线段和射线有什么联系和区别?5、一条射线长100厘米。
A:正确 B:不正确提示:想一想:射线的长度是有限的吗?6、填空 ( )( )( )7、数一数图形中有几个角?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课题:角的度量班级评价主备人汪力平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角的分类和画法班级评价主备人汪力平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口算乘法班级评价主备人汪力平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笔算乘法班级评价主备人汪力平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笔算乘法的练习班级评价主备人汪力平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因数中间或末尾数有0的乘法班级评价主备人汪力平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班级评价主备人汪力平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积的变化规律班级评价主备人汪力平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乘法估算班级评价主备人汪力平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练习课班级评价主备人汪力平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课标要求解读:本单元将深入地研究在同一平面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掌握平行和垂直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导学案5.1平行与垂直【核心素养】建立符号意识,能正确表达平行和垂直的关系,体会符号的简洁性。
【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平行与垂直的现象,理解平行与垂直的相关概念。
2.经历垂直与平行的认识、形成和巩固过程,培养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力。
3.积累操作和思考的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初步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
【学习重点】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
【学习难点】理解平行与垂直概念的本质特征。
【学法指导】仔细阅读数学书P56-57,例1,结合学案自学。
自学过程中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请记在专门的本子上,带到课堂与同学交流或者与老师讨论。
【知识链接】1. 请任意在本子上画两条直线,会有几种情况?并将他们分类一下。
2. 相交的两条直线有几种情况?尝试画一画。
3. 你觉得怎样判断两条直线互相垂直?4. 认真阅读后,请说说平行与垂直的区别?5.你是怎样理解“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探究新知】一、教材第56页问题一:什么是平行?1、四人一个小组,学一学例题1平行部分。
2、填一填。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
二、教材第56页问题二:什么是垂直?1、四人一组,学一学例题1垂直部分。
2、填一填。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
一组垂线中,其中一条直线叫另一条直线的()。
【达标测试】一、选择题1.与1条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有()条。
A.1B.2C.无数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一定()。
A.相交B.平行C.相交或平行3.下图这组直线互相平行吗?()A.不平行B.平行C.无法判断4.下图中,线段AE与下面的哪条线段互相平行?()A.线段BCB.线段GFC.线段CG5.下面三组直线中,互相平行的一组是()。
A. B. C.二、判断题6.一组平行线就是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
()7.左图中,直线a是平行线,直线b也是平行线。
()8.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学案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单元概述一、单元学习目标:1.在认识万以内的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的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过程中,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二、单元学习重点1、亿以内数的读写;2、亿以内数的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3、亿以内的数求近似数。
三、单元学习难点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四、单元学习内容及前后联系:1.本单元学习内容:亿以内数的认识(例1);亿以内数的读写(例2、例3);亿以内数大小的比较(例4)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例5)非整万的数求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例6)数的产生及十进制计数法亿以上数的认识及读写法(21、22页例1、例2、例3);计算工具的认识(23、24、25页内容)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26、27页例1、例2)。
2.知识前后联系:已学过的相关内容:100以内数的认、读、写;万以内数的认、读、写。
后续学习相关内容:求积、商的近似数。
五、本单元学习时间15课时六、学习用具计数器、计算器七:课型说明例1:结合教材和已有的实践经验以自主探究为主例2、例3:自主探究和小组交流相结合进行学习例4:以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加以适当的点拨例5、例6:以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加以适当的点拨亿以上数的认识及读写法(21、22页例1、例2、例3)结合教材和已有的实践经验以自主探究为主计算工具的认识(23、24、25页内容)结合教材和已有的实践经验以自主探究为主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26、27页例1、例2)结合教材和已有的实践经验以自主探究为主附:本单元学案9课,仅供参考。
学校----- 班级---- -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亿以内数的认识【学习目标】1、通过拨计数器,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并了解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理解、掌握我国记数习惯,知道每四个数位为一级,并能熟练掌握“个级”和“万级”各个数位的顺序。
【学习重难点】认识“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法指导】借助计数器认识较大的计数单位。
【自学互助】(一)课前自学1、我们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那么10个一百是(),10个一千是()。
2、一(个)、十、百、千、万,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3、5673是()位数,其中的5表示(),7表示()。
(二)课中自学1、小组合作在计数器上拨数(小精灵提示:计数器上哪一位上的珠子满10颗,就要向前一位进1。
)(1)照这样数下去:一万一万地数, 10个一万是();10个十万是();10个一百万是();10个一千万是()。
2、独立阅读教材第3页,完成下题。
(1)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2)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
如:个位、十位、百位、()位、()、十万位、百万位、()位、亿位等。
(3)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从个位起),从低位到高位每()个数位是一级。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级,表示多少个();()位、()位、()位和()位是万级,表示多少个()。
(4)75620003中的7在()位上,表示(),6在()位上,表示()。
【展示互导】大家把自学互助的结果展示给小组同学或者全班同学。
(可以交流这节课学到的新知识)【质疑互究】我的疑惑:【检测互评】我会填:(1)10个一万是();10个十万是();一亿里面有()个一千万。
一单元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例1)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例2)班级 姓名评价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例3)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例4)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例5、6)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数的产生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亿以上数的认识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计算工具的认识班级 姓名评价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课题:用计算器计算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直线、射线和角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线、射线和线段。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画直线、射线和线段方法:(小组合作完成,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友情提示:画射线的方法先点一点,再沿着尺的一边画射线名称端点方向长度图例直线射线线段三、认识角1、角的定义及相关概念2、角用什么符号表示3、角的画法:在练习本上练习①画出一点,从这一点引出一条射线;②从这一点再引出另一条射线;③写出各部分名称。
用∠1表示。
四、过关检测:1、p36页做一做2、p39页练习四第1、2题3、数一数下面图形中有几条射线、线段和直线?直线()条射线()条线段()条4、把5厘米长的线段,向两端无限延长,得到的是一条()。
A:直线B:线段C:射线提示:想一想:直线、线段和射线各有什么特点?课题:角的度量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角的分类和画法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口算乘法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笔算乘法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笔算乘法的练习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因数中间或末尾数有0的乘法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积的变化规律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乘法估算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练习课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1)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2)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4)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5)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设计(6)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设计(7)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8)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9)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10)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11)练习题(12)一、比较大小(12分)72108 ○1357900 617000 ○62万10110 ○9999 4762504 ○4762513 四万万○九百九十万89001 ○89101二、读出下面各数。
(12分)708500 读作:70000508 读作:100090009 读作:5060032 读作:三、写出下面各数。
(12分)五十六万零五十六写作:七亿七千零一万零八百写作:四百七十八万九千零六写作:一亿零二万零三写作四、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 22500000 = 2) 10110000 =3) 72400000 = 4) 52000000 =5) 90600000 = 6)87600000 =7) 2175600 ≈()万 8) 785000 ≈9) 734000 ≈ 10) 620000 ≈练习题(13)1、读出下面各数。
2356000000 读作23009800000 读作230000000 读作350098 读作2、写出下面各数。
一亿三千八百万写作四百五十万三千零九写作六亿零七十写作二十五万零三十写作3、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37000000000 378000000000 8000000000 12000000004、把下面各数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求近似值。
2409678900 358230000 23008978000 265300600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14)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15)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16-17)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2.说出每个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什么角?()角()角()角()角3.填一填。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第一课导学目标- 了解数字0-9的写法和读法。
- 通过数值比较和排序的练,提高数值认知能力。
- 练认识和使用比较符号。
第一课导学内容1. 展示数字0-9的卡片,让学生依次说出每个数字的名称。
2. 练比较数字大小:- 数字0-9的卡片随机排列,让学生按大小顺序排列。
- 给出两个数字,让学生用"<"、">"或"="来比较大小。
3. 进行实际比较和排序任务,如:身高排序、书籍数量比较等。
第一课导学目标检测1. 出示数字0-9的卡片,让学生说出每个数字的名称。
2. 提示学生比较以下数字,并用适当的符号连接起来:- 3和5- 2和8- 7和7- 4和9- 0和6- 1和1- 6和2第二课导学目标- 研究数字的进位和退位概念。
- 掌握两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 学会两位数相加和相减,并理解进位和退位的含义。
第二课导学内容1. 展示两位数的卡片,让学生说出每个数字的名称和读法。
2. 教学两位数的进位和退位概念:- 以36+7为例,先让学生计算个位数的和,再计算十位数的和,引导学生理解进位的概念。
- 以58-9为例,先让学生计算个位数的差,再计算十位数的差,引导学生理解退位的概念。
3. 练两位数的相加和相减,巩固进位和退位的概念。
第二课导学目标检测1. 出示两位数的卡片,让学生说出每个数字的名称和读法。
2. 让学生计算以下加法并写出结果:- 25+6- 47+8- 51+9- 34+5- 19+73. 让学生计算以下减法并写出结果:- 98-7- 76-5- 63-9- 42-3- 15-8...(以此类推,继续编写导学案内容)小结本文档详细介绍了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
每节课都包括导学目标、导学内容和导学目标检测,旨在提高学生对数字、数值比较和运算的认知能力。
希望学生通过这些导学案的学习,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全册同步(导学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前言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我国教育部门对小学数学教材进行了全面改革,力求以更贴近学生生活、更具启发性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编写的。
为了帮助广大师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我们编写了这本全册同步(导学案),旨在提供一种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内容概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共有八个单元,分别为: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二单元乘法,第三单元位置与方向,第四单元运算定律,第五单元乘法,第六单元观察物体,第七单元认识更大的数,第八单元四则混合运算。
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知识点,涵盖了数的认识、四则运算、几何初步知识、量的计量、统计初步知识等内容。
三、导学案设计理念1. 以学生为中心:导学案的设计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2. 知识与能力并重:导学案在强调知识掌握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 系统性与针对性相结合:导学案对每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针对重点、难点问题提供详细的解析和指导。
4.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导学案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同时提供丰富的实例和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四、导学案内容安排1. 学习目标:明确每个单元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学习的主要内容。
2. 知识梳理:对每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3. 重点解析:针对每个单元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
4. 实例讲解:通过典型例题的讲解,让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
5. 练习巩固:提供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6. 思维拓展:设置一定的思维拓展题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7. 评价反思: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和反思,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1单元四则运算课题: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学习内容:教材2、3页例1,练习一1~5题。
学习目标:1.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
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养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及应用。
学习难点: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
导学流程定向自学1、复习铺垫:加减5分钟口算。
2、自学例1理解加法的意义。
尝试用线段图表示题意,根据线段图写出加法算式,组内合作归纳加法的意义。
3、理解减法的意义。
把这道加法应用题改编成减法应用题,尝试用线段图表示题意,根据线段图写出减法算式,组内合作归纳减法的意义。
合作探究: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1.观察以上三道算式中数字位置间关系,思考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
(小组讨论。
个别汇报)2.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3.师归纳并小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4.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观察算式,你能得到的结论是:【和=()+()加数=()-()】【被减数=()+()减数=()-()】展示反馈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练习一1~5题拓展提升猜猜我是几?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课题: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学习内容:教科书5—6页例2、3与“做一做”,练习二第1-5题。
学习目标:1.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
2.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在分析过程中,培养推理、概括能力,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学习重点: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
一单元
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例1)使用人使用日期
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例2、3)使用人使用日期
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例4)使用人使用日期
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例5)使用人使用日期
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例6、7)使用人使用日期
课题:数的产生使用人使用日期
课题:亿以上数的认识使用人使用日期
课题:亿以上数的认识(例4)使用人使用日期
课题:计算工具的认识使用人使用日期
课题:用计算器计算使用人使用日期
二单元
课题:公顷和平方千米使用人使用日期
三单元角的度量
课题:线段、直线、射线和角使用人使用日期
4、线段(注意线段的端点、方向,长度)
5、学生讨论:直线、射线和线段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并分别画出2条以上的直线、射线和线段。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画直线、射线和线段方法:
(小组合作完成,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友情提示:画射线的方法先点一点,再沿着尺的一边画射线
名称端点方向长度图例
直线
射线
线段
三、认识角
1、角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2、角用什么符号表示
3、角的画法:在练习本上练习①画出一点,从这一点引出一条射线;②从这一点再
引出另一条射线;③写出各部分名称。
用∠1表示。
四、过关检测:
1、p39页做一做
2、p44页练习四第1题
3、数一数下面图形中有几条射线、线段和直线?
直线()条射线()条线段()条
4、把5厘米长的线段,向两端无限延长,得到的是一条()。
A:直线B:线段C:射线
课题:角的度量使用人使用日期
课题:角的分类和画法使用人使用日期
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笔算乘法使用人使用日期
课题:笔算乘法的练习使用人使用日期
课题:因数中间或末尾数有0的乘法使用人使用日期
课题:积的变化规律使用人使用日期
课题:数量关系使用人使用日期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垂直与平行
课题一: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使用人使用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