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量胸腔积液原因
- 格式:docx
- 大小:16.41 KB
- 文档页数:2
胸腔积液分类标准
胸腔积液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分类标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积液的量:
少量胸腔积液:积液量少于500ml,通常无明显症状。
中等量胸腔积液:积液量为500-1000ml,可引起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
大量胸腔积液:积液量大于1000ml,可引起严重的呼吸困难、缺氧等症状。
2.根据积液的比重:
漏出液:积液的比重小于1.018,多由心脏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肝硬化等引起。
渗出液:积液的比重大于1.018,多由感染、肿瘤、外伤等引起。
3.根据病因:
感染性胸腔积液: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如肺炎、结核病等。
非感染性胸腔积液:由非感染因素引起,如肿瘤、风湿性疾病等。
4.根据积液性质:
血性胸腔积液:含有大量红细胞和血浆成分,多由肿瘤、外伤等引起。
脓性胸腔积液:含有大量脓细胞和细菌成分,多由肺脓肿、肺炎等引起。
5.根据发病机制:
炎性胸腔积液:由炎症引起,如肺炎、胸膜炎等。
非炎性胸腔积液:由非炎症引起,如肿瘤、风湿性疾病等。
6.根据发病过程:
急性胸腔积液:发病时间较短,通常在数周内发生。
慢性胸腔积液:发病时间较长,通常在数月以上。
胸腔积液胸腔指的是由膈肌和胸廓围成的总腔,胸膜腔是由脏壁两层胸膜在左右两肺周围围成的一个完全封闭的潜在性腔隙,腔内含少量浆液,起到润滑作用。
正常人胸膜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正常人,每24小时亦有500~1000ml的液体形成与吸收。
胸膜腔内液体自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再吸收,其余的液体由淋巴系统回收至血液,滤过与吸收处于动态平衡。
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缓,临床产生胸腔积液(Ple ural effusion,简称胸液)。
产生机制:胸腔积液健康人的胸膜腔为负压(呼吸时平均为-5cmH2O,1cmH2O=98Pa),胸液中含蛋白质,具有胶体渗透压(8cmH2O)。
胸液的积聚与消散亦与胸膜毛细血管中渗透压、静水压有密切关系。
壁层胸膜由体循环供血,毛细血管静水压高(30cmH2O);脏层胸膜则由肺循环供血,静脉压低(11cmH2 O)。
体循环与肺循环血膜以相等速度被吸收。
胸液中的蛋白质主要经由淋巴管进入胸导管。
病因及发病机制一、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如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血容量增加、上腔静脉或奇静脉受阻,产生胸腔漏出液。
二、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如胸膜炎症(结核病、肺炎)结缔组织病、胸膜肿瘤、肺梗死、膈下炎症,产生胸腔渗出液。
三、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如低蛋白血症、肝硬化、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粘液性水肿等,产生胸腔漏出液。
四、壁层胸膜淋巴引流障碍癌症淋巴管阻塞、发育性淋巴管引流异常等,产生胸腔渗出液。
五、损伤所致胸腔内出血:主动脉瘤破裂、食管破裂、胸导管破裂等。
症状:积液量少于时症状多不明显;若超过,患者渐感胸闷。
积液量增多后,两层胸膜隔开,不再随呼吸摩擦,胸痛亦渐缓解,但呼吸困难亦渐加剧;大量积液时纵膈脏器受压,心悸及呼吸困难更加明显。
诊断影像诊断胸腔积液量~时,X线仅见肋膈角变钝;更多的积液显示有向外侧、向上的弧形上缘的积液影。
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一、漏出性(水胸)胸腔积液当充血性心力衰竭,肾病综合症,肝硬化等形成低蛋白血症导致胶体渗透压降低和水钢潴留而引起胸水;任何原因的上腔静脉梗阻,发生胸腔漏出性积液;部分引起腹水的疾病、经膈肌淋巴引流入胸腔造成胸水。
临床表现有咳嗽、胸部胀闷,气促及原发病的表现,查体有胸腔积液体征。
胸水为无透明,相对密度<1.016,蛋白含量在30g/L以下,胸水和血清蛋白量的比值小于0.5;胸水的乳酸脱氢酶低于200U/L,胸水和血清的乳酸脱氢酶比值小于0.6;葡萄糖含量与血糖相仿;胸水中白细胞常完全工于1X10/L,无致病菌。
二、结核性胸腔积液 结核性胸膜炎是机体对结核菌蛋白成分高度过敏的反应,为儿童和青少年原发感染或继发结核病累及胸脯膜的后果。
临床上起病可较急,亦可缓渐,有发热,胸痛,干咳,同时有疲乏,消瘦,食欲缺乏,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
干性胸膜炎阶段,胸痛随深呼吸和咳嗽时加剧,胸膜摩擦音为重要体征。
随着胸腔积液量的增多,患者渐感气短,胸液为草黄色透明或舟混浊,呈毛玻璃状,较解放后积液可为深黄色混鼝,胸液相对密度常在1.016以上,白细胞总数为1~2X10/L,急性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慢性期则以淋巴细胞占多数,间皮细胞一般少于1%;蛋白含量在25g/L以上,糖含量多在2.8mmol/L以下;胸水中溶菌酶和腺苷酸脱氨酶增高;胸液涂片和集菌均易找到结核菌,培养法约有1/3阳性。
胸膜活检1/2病例可见干酪或非干酪肉芽肿组织,当胸膜有炎性粘连时,可形成包裹性胸腔积液。
三、恶性胸腔积液 原发癌以肺癌和乳癌为主,其次为淋巴瘤;少数为卵巢癌、胃癌、子宫肿瘤等,肿瘤引起胸腔积液的直接机理有胸膜转移,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胸膜淋巴引流受阻,纵隔淋巴结阻塞淋巴回流;胸导管受阻;支管气阻塞使胸膜腔压力减低;心包受累(血管静水压升高,产生漏出液。
)音接机理有低蛋白血症,阻塞性肺炎,肺栓塞以及放射治疗并发症。
恶性胸腔积液除有肿瘤本身许多症状外,临床上常有气促,消瘦,胸痛,乏力及纳差。
胸腔积液的健康教育
《胸腔积液:知识、预防和治疗》
胸腔积液是指胸腔内积聚过多的液体,通常是由于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引起的。
这种情况可能会引起胸部的压迫感和呼吸困难,严重的情况甚至可能威胁生命。
因此,了解胸腔积液的知识,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
首先,要了解引起胸腔积液的原因。
常见的原因包括心脏疾病、肺部疾病、感染、肺部肿瘤以及肝脏疾病。
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及早发现病因并进行治疗。
其次,预防胸腔积液的发生。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体检,及时治疗任何潜在的健康问题是预防胸腔积液的有效方法。
另外,对于一些慢性疾病患者,根据医嘱进行规范治疗也能够降低发生胸腔积液的风险。
最后,了解胸腔积液的治疗方法。
一旦患上胸腔积液,及时就医至关重要。
治疗手段包括胸腔穿刺、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治疗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总之,对于胸腔积液的健康教育,我们应该深入了解病因、预防和治疗方法,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并进行有效干预。
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也是预防胸腔积液的重要途径。
希望通过更多的健康教育,人们可以更加重视自己的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健康问题。
胸腔积液根据量的多少可以分为少量、中量、大量。
以下为具体的判断方法:
1. 少量胸腔积液:液体量较少,一般在50-100毫升之间,不会超过500毫升。
在胸片上表现为肋膈角变钝。
该情况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但如未及时处理,积液可渐趋加重。
2. 中量胸腔积液:液体量有所增加,在500-1000毫升之间。
此时胸腔积液部位角度变化较大,液体高度达到胸膜上缘以上,但膈面以下。
在胸片上表现为外高内低的弧形高密度影,当积液超过第4前肋时,即为中等量胸腔积液。
此时会出现胸肋骨区的胀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3. 大量胸腔积液:液体量超过1000毫升。
胸腔积液大小和液体高度变化范围广。
在胸片上表现为外高内低的弧形高密度影,当积液超过第2前肋时,即为大量胸腔积液。
此时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胸腔积液的判断和相应的治疗。
胸腔积液超声定量标准
胸腔积液超声定量标准是根据积液的体积来判断积液的严重程度和进行治疗的依据。
一般情况下,根据超声检查的结果,胸腔积液的定量标准如下:
1. 小量积液:积液小于500ml,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或不适,可以定期随访观察。
2. 中量积液:积液500ml至1000ml,可能会引起轻度呼吸困
难或胸闷感,需要医生进一步评估并决定是否进行抽液治疗。
3. 大量积液:积液大于1000ml,通常会引起明显的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需要尽快进行抽液治疗,以缓解症状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胸腔积液的定量标准可能会因不同的疾病而有所差异,具体的判断和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决定,并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评估。
因此,在进行胸腔积液超声检查时,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解读和判断。
胸腔积液分级标准
胸腔积液的分级标准通常根据胸腔积液的量和临床症状来进行。
以下是常见的胸腔积液分级标准:
1. 少量胸腔积液:影像学表现为胸水最高位置在第四肋间水平以下,一般在500ml以下。
2. 中量胸腔积液:指胸水最高处在第四肋间与第二肋间水平之间。
3. 大量胸腔积液:指胸水最高处在第二肋间以上,或者胸膜粘连伴有肺不张、肺炎等病变时。
此外,根据病因和积液量,还可以将胸腔积液进一步分为不同的等级。
例如,根据胸腔积液量的多少,可以将其分为Ⅰ度、Ⅱ度、Ⅲ度、Ⅳ度等不同等级;根据病因,可以将其分为结核性、炎症性、肿瘤性等不同等级。
具体的分类方法和标准可能因地区和医疗机构而异。
1. Ⅰ度胸腔积液:胸水最高位置在第四肋间水平以下,且积液量小于500毫升。
这种情况下,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X线胸片也不易发现。
2. Ⅱ度胸腔积液:积液量为100毫升至500毫升之间,胸水最高位置在第四肋间与第二肋间水平之间。
此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X线胸片可见胸腔积液的轮廓。
3. Ⅲ度胸腔积液:积液量超过500毫升,胸水最高位置
在第二肋间以上。
此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X线胸片可见胸腔积液的轮廓和肺不张等改变。
4. Ⅳ度胸腔积液:指胸膜粘连伴有肺不张、肺炎等病变时,积液量无法准确测量。
此时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需要紧急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分类方法和标准可能因地区和医疗机构而异,医生在诊断和治疗时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胸腔积液的原因1、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加体循环静水压的增加是生成胸腔积液最重要的因素,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或缩窄性心包炎等疾病可使体循环和或肺循环的静水压增加,胸膜液体滤出增加,形成胸腔积液,单纯体循环静水压增加,如上腔静脉或奇静脉阻塞时,壁层胸膜液体渗出超过脏层胸膜回吸收的能力,产生胸腔积液,此类胸腔积液多为漏出液。
2、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胸膜炎症或邻近胸膜的组织器官感染,肺梗死或全身性疾病累及胸膜,均可使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内细胞,蛋白和液体等大量渗入胸膜腔,胸水中蛋白含量升高,胸水胶体渗透压升高,进一步促进胸腔积液增加,这种胸腔积液为渗出液。
3、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肾病综合征等蛋白丢失性疾病,肝硬化,慢性感染等蛋白合成减少或障碍性疾病,使血浆白蛋白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壁层胸膜毛细血管液体滤出增加,而脏层吸收减少或停止,则形成漏出性胸腔积液。
4、壁层胸膜淋巴回流受阻壁层胸膜淋巴回流系统主要为淋巴管在胸腔液体回吸收中起着一定作用,当先天性发生异常或癌栓,寄生虫阻塞,或外伤造成淋巴回流受阻,则易产生高蛋白的胸腔渗出液。
5、损伤性胸腔积液外伤如食管破裂,胸导管破裂或疾病如胸主动脉瘤破裂等原因,胸腔内出现血性,脓性继发感染,乳糜性胸腔积液,属渗出液。
一、临床表现1、咳嗽、胸痛常为干咳,伴胸部刺痛,咳嗽或深呼吸时胸痛加剧。
2、呼吸困难少量积液时症状不明显,或略感胸闷;大量积液时有明显呼吸困难。
而此时胸痛可趋缓。
3、全身症状取决于胸腔积液的病因。
4、体征少量积液时可有胸膜摩擦音,典型的积液体征患侧胸廓饱满,呼吸运动减弱,叩诊浊音,语颤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中量积液在叩诊浊音界的上缘有时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大量积液气管向健侧移位。
二、诊断依据1、胸闷、胸痛、气促。
2、胸腔积液量少时可无阳性体征,积液量多时患侧呼吸运动减弱,语颤消失,叩诊浊音或实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气管、纵隔、心脏移向健侧。
中量胸腔积液原因
任何一种疾病都是有它自己的病因,因此对疾病治疗的时候,需要先对它的病因进行了解,这样治疗的时候,才会知道如何做对自身疾病治疗有帮助,中量胸腔积液原因有很多方面,常见就肺结核,这类疾病是很容易引发中量胸腔积液出现的,所以治疗中量胸腔积液的时候,对患有疾病原因一定要掌握。
中量胸腔积液原因:
胸腔积液原因一、循环系统疾患、上腔静脉受阻、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等等。
胸腔积液原因二、感染性疾病:胸膜炎(结核病、各类感染)、膈下炎症肺结核、各类肺感染、肺结核、肺梗死等。
胸腔积液原因三、血管瘤破裂、肺梗死胸导管受阻。
和一些肿瘤:恶性肿瘤、胸膜间皮瘤。
此外,导致胸腔积液的原因还有哪些?
导致胸腔积液的原因还有如:腹膜透析、气胸外伤、药物过
敏、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粘液性水肿、胸部手术后、气胸、食管瘘、胸腔穿刺术后继发化脓性感染外伤、气胸(伴胸膜粘连带撕裂)外伤致胸导管破裂、丝虫病等等。
胸腔积液的原因很多,一定要正确了解正确学会预防。
胸腔积液,可由多种疾病引起,治疗上主要针对原发病,漏出液常在病因纠正后自行吸收,渗出性胸膜炎中以结核性多见,其次为炎症性和癌性胸膜炎,应针对其病因,进行抗结核、抗炎等治疗,并可行胸腔穿刺抽液。
其预后与原发病有关,肿瘤所致者预后较差。
学会预防胸腔积液是很关键的。
注意生活调摄是预防胸腔积液的好方法。
居住地要保持干燥,避免湿邪侵袭,不恣食生冷,不暴饮暴食,保持脾胃功能的正常。
得病后,及时治疗,避风寒,慎起居,怡情志,以臻早日康复。
在对中量胸腔积液原因认识,治疗这类疾病也要积极配合,同时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的进行说明,而且治疗过程中,患者作息、饮食要根据医生建议去做,这样对恢复自身健康才会有帮助,同时正确饮食利于身体各方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