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全册

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全册

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全册
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全册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1.万以上数的认识

一、单选题

1.95959540中的3个“5”表示的意义()。

A. 相同

B. 不相同

C. 不能确定

2.0+0=()。

A. 0

B. 1

C. 2

3.一百一百地数,数()次是10000。

A. 10

B. 100

C. 1000

D. 10000

4.小猫钓鱼,一共有()条小鱼?

A. 6条

B. 7条

C. 5条

5.将分给和,如果分给1个,应该分()个。

A. 1

B. 2

C. 3

D. 4

E. 5

6.6000里有()个千

A. 6

B. 60

C. 600

7.下面图形中哪两个的数量一样多。()

A. ①和②

B. ①和③

C. ②和③

8.由4个“5”和2个“0”组成的数,一个“零”也不读出来的数是()

A. 555500

B. 550550

C. 500555

9.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都是()级的。()

A. 亿

B. 万

C. 数位

D. 计数单位

10.九千零九接着数下去的一个数是()。

A. 九千十九

B. 九千一十

C. 九千零十九

D. 九千零一十

二、判断题

11.空中飞来5只。

12.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四个计数单位。

13.36后面第五个数是40 ()

14.一个数的千位上是6,十位和百位上都是0,个位上是4,这个数是604.

15.七千零九写作:7009。

三、填空题

16.计数器上千位上一个珠子表示________。

17.按规律写数。42,40,3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和50相邻的两个数是________和________。

19.用计算器计算

4250×308=________

20.________个305是17080.(用计算器计算)

21.填上“十,百,千”.一本数学书大约有一________页,一列火车大约有乘客一________人.

一辆小客车大约坐二________人.

22.看图片填上合适的数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上而下,自左而右)

23.数一数,每个圆圈里有几朵花?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4.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数是________。

25.用最小的一位数、最小的质数、最小的合数和三个0组成六位数,一个“零”都不读出的最小六位数是________

26.写出下面各数.

(1)一百亿零三百零六万写作:________

(2)八千亿二千零六万零八百一十写作:________

四、解答题

27.小强为自己的日记设了一个四位数的密码。千位数字是百位数字的2倍,百位数字是十位数字的2倍,十位数字是个位数字的2倍,这个密码是多少?

28.比三千八百少一百的数是多少?

29.在下表中填入三人的名字。小明收集的邮票比小刚多一些,小刚收集的邮票比小兰少得多。

五、应用题

30.根据表格回答问题:

一共有多少个?

31.香蕉树上一共有54个香蕉,猴子偷吃了4个,列式计算还有多少个?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A

7.【答案】B

8.【答案】A

9.【答案】A

10.【答案】D

二、判断题

11.【答案】正确

12.【答案】错误

13.【答案】错误

14.【答案】错误

15.【答案】错误

三、填空题

16.【答案】一个千

17.【答案】36;34;32;30

18.【答案】49;51

19.【答案】1309000

20.【答案】56

21.【答案】百;千;十

22.【答案】7;4;1;3;2;5

23.【答案】0;5;4;2

24.【答案】13

25.【答案】102400

26.【答案】(1)10003060000

(2)800020060810

四、解答题

27.【答案】先从个位数开始,若个位数位0,则四个数都为0,符合条件;若个位数为1,则十位为1×2=2,百位为2×2=4,千位为2×4=8,密码为8421

若个位数为2,则十位为2×2=4;百位为2×4=8,千位为2×8=16,不符合题意答:这个密码是0000或8421

28.【答案】3700

29.【答案】解:

五、应用题

30.【答案】解:30+10+25=65(个)

答:一共有65个。

31.【答案】解:54-4=50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2.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

一、单选题

1.986-218-82的简便算法是()。

A. 986-218+82

B. 986-(218+82)

2.计算时,( )计算比较简单。

A. 用加法交换律

B. 用加法结合律

C. 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3.如果37037×3=111111

37037×6=222222

37037×9=333333,

那么37037×12=( )。

A. 444444

B. 666666

C. 888888

D. 999999

4.2739﹣198最合理的简便算法是()

A. 2739﹣100﹣98

B. 2739﹣200+98

C. 2739﹣200+2

5.用简便方法计算

61×49=()

A. 2989

B. 1025

C. 1566

D. 9875

6.3×8×4×5=(3×4)×(8×5)运用了()

A. 乘法交换律

B. 乘法结合律

C. 乘法分配律

D.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7.3.2×2.5+2.5×6.8可以运用()进行简便运算

A. 乘法分配律

B. 乘法交换律

C. 乘法结合律

8.(125+a)×8=1000+8a应用了()

A. 乘法交换律

B. 乘法分配律

C. 乘法结合律

D. 加法结合律

9.下列利用了乘法结合律的有()

A. (5+8)×0.4=5×0.4+8×0.4

B. 2.5×(3.8×0.04)=(2.5×0.04)×3.8

C. 0.25×39+0.25=0.25×(39+1)

10.561-19+39用简便方法计算正确的是()

A. 561-(19+39)

B. 561+39-19

二、判断题

11.435+122+88=435+88+122

12.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小数加法.

13.判断下面的解题过程是否正确。82+565+208+35

=82+208+565+35

=300+600

=900

14.判断对错.

3.1×4×0.25=3.1×(4×0.25)运用了乘法交换律

15.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三、填空题

16.根据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减数=________,差=________。

17.被减数是50,被减数、减数、差之和是________.

18.计算

15×15=225 34×36=1224

25×25=625 33×37=1221

35×35=1225 32×38=1216

45×45=2025 31×39=1209

46×44=________

19.用简便方法计算.

75×3×4=________

20.计算(能简便计算的就用简便方法计算)

(2.5+0.125)×8-3.6=________

21. 37×56+56×63=5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了________律,这个定律用字母表示为________。

22.计算.

1.25×32×

2.5=________

23.根据运算定律填上适当的数.

40×7×25×3=(________×________)×(7×3)

24.小红收集了36片绿色的叶子,25片红叶,24片黄叶,她一共收集了________片叶子

25.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320×25×1.25=________

四、计算题

26.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写出简算过程)

(1)62.8﹣+37.2﹣

(2)(﹣÷2)×

(3)÷7+ ×

(4)×[2÷(﹣)].

27.怎么简便就怎么算.

8.8×(34.5-18.6-3.4)

28.用简便方法计算.

800÷25________

五、解答题

29.一个合唱队一共有50人,假期间有一个紧急演出,老师要尽快通知到每个队员。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最少多长时间通知到每个人?

六、应用题

30.学校为8个班配备了一台饮水机和一个纸篓,每台饮水机125元,每个纸篓5元。一共花了多少钱?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A

4.【答案】C

5.【答案】A

6.【答案】D

7.【答案】A 8.【答案】B 9.【答案】B 10.【答案】B

二、判断题

11.【答案】错误12.【答案】正确13.【答案】错误14.【答案】错误15.【答案】正确

三、填空题

16.【答案】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17.【答案】100 18.【答案】2024

19.【答案】900 20.【答案】17.4

21.【答案】37;63;56;乘法分配律;a×b+b×c=b×(a+c)

22.【答案】100 23.【答案】40;25 24.【答案】85 25.【答案】10000

四、计算题

26.【答案】(1)解:62.8﹣+37.2﹣

=(62.8+37.2)﹣(+ )

=100﹣1

=99

(2)解:(﹣÷2)×

=(﹣)×

= ×

=

(3)解:÷7+ ×

= × + ×

=(+ )×

= ×

=

(4)解:×[2÷(﹣)]

= ×[2÷ ]

= ×16

=

27.【答案】解:原式=8.8×[34.5-(18.6+3.4)]

=8.8×12.5=8×12.5+0.8×12.5

=100+10

=110

28.【答案】32

五、解答题

29.【答案】解:1分钟通知1人,共2人知道;2分钟通知2人,共4人知道;

3分钟通知4人,共8人知道;

4分钟通知8人,共16人知道;

5分钟通知16人,共32人知道;

6分钟再通知18人即可.

答:最少6分钟通知到每个人.

六、应用题

30.【答案】解:(125+5)×8

=130×8

=1040(元)

答:一共要花1040元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3.角

一、单选题

1.用直尺把纸上的两个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 )

A. 直线

B. 线段

C. 射线

2.度量一个角时,角的一边对着量角器外圈上的180°,另一边对着外圈上的50°,这个角是()。

A. 50°

B. 180°

C. 130°

3.下图中有( )条线段.

A. 7

B. 8

C. 9

D. 10

4.钟面上3:00,分针和时针形成的较小角是()

A. 30°

B. 60°

C. 90°

5.用一个放大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30°的角,看到的角的度数是()

A. 300°

B. 30°

C. 3°

D. 无法确定

6.经过下面三点中的任意两点,一共可以画()条直线.

A. 1

B. 2

C. 3

D. 无数

7.用放大镜看一个角,这个角的度数()

A. 变小

B. 不变

C. 变大

8.在一条直线上依次共有4个不同的点,则这条直线上的线段共有()条。

A. 4

B. 5

C. 6

D. 7

9.角的两条边是()

A. 线段

B. 直线

C. 射线

10.单选

A、B、C、D、

(1)是( )

(2)是( )

(3)是( )

(4)是( )

二、判断题

11.判断对错.

量角器的外圈度数比内圈度数大.

12.过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13.直线比射线长。()

14.火眼金睛辨对错.

直线能测量长度.

15.判断对错

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三、填空题

16.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7.线段有________个端点,射线有________个端点,直线________端点.

18.线段有________个端点,射线有________个端点,直线________端点.

19.写出钟面上的时间,并量出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度是什么角?

________度

________角

20.将长方形的一个角折叠起来(如下图),已知∠1=30°,求∠2的度数.

∠2=________°

21.右图一共有________条线段。

22.看图填空.

下面的图形中有________条线段?

23.数一数下面的图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________条

________条

________条

24.过一个圆的圆心可画________条射线?

25.数一数.

有________条线段

26.连接两点可以画________条线段。

四、解答题

27.画出下列线段

①7cm

②4cm

28.填表

五、作图题

29.画一条比10厘米短2厘米的线。

30.量出图中角的度数.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B

6.【答案】C

7.【答案】B 8.【答案】C 9.【答案】C 10.【答案】(1)C(2)D(3)B(4)A

二、判断题

11.【答案】错误12.【答案】错误13.【答案】错误14.【答案】错误15.【答案】正确

三、填空题

16.【答案】40°;140°;90°17.【答案】2;1;没有18.【答案】2;1;没有19.【答案】330;钝20.【答案】60 21.【答案】6 22.【答案】14 23.【答案】4;5;4 24.【答案】无数

25.【答案】10 26.【答案】一

四、解答题

27.【答案】7厘米:

4厘米:

28.【答案】解:

五、作图题

29.【答案】解:10-2=8(厘米)

30.【答案】解:测量结果如下: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4.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一、单选题

1.3个8相加,正确的算式是()。

A. 3+8

B. 8×8

C. 3×8

D. 3×3

2.与32×3不相等的算式是()

A. 32+32+32

B. 3×32

C. 32+3

3.怎样算简便

7080×905=()

A. 6407400

B. 353600

C. 646000

D. 676000

4.50乘80的末尾有()个0。

A. 2

B. 3

C. 4

5.饲养场养鹅1258只,养鸭的总数是鹅的3倍,共养鸭多少只?养的鸭比鹅多多少只?正确的是()

A. 共养鸭4737只,鸭比鹅多3479只

B. 共养鸭3774只,鸭比鹅多2516只

C. 共养鸭4377只,鸭比鹅多3119只

D. 共养鸭3477只,鸭比鹅多2219只

6.12×63的结果是()。

A. 586

B. 756

C. 1536

7.两个数相乘的积与这两个数的和相比,()

A. 积大

B. 积小

C. 相等

D. 无法确定大小

8.得数比1800大,比2800小的算式是()。

A. 3×600

B. 4×600

C. 5×600

D. 6×600

9.在计算45×23时,用2去乘45得到的是( )。

A. 90

B. 90个十

C. 90个百

10.新棉纺厂有男工67人,女工人数是男工的3倍,女工有()

A. 70人

B. 181人

C. 201人

D. 170人

二、判断题

11.判断对错

6乘一个三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12.两位数乘三位数积一定是四位数.

13.判断对错

一个因数的中间有0,积的中间也一定有0。

14.判断对错

(1)0+0+0+0=4

(2)0+0+0+0表示有4个0连加.

15.判断对错

54+54+54与54×3的得数相等.

三、填空题

16.同学们排成方阵做操,冬冬的东、南、西、北方向各有4名同学,这个方阵一共有________名同学?

17.李师傅上星期工作5天,每天做7套衣服.这星期做衣服67套.两个星期一共做了________套衣服.

18.计算

(1)28×72=________

(2)208×36=________

(3)6800×340=________

19.填一填.

________00×________=1200

________00×________=1200

________00×________=1200

________00×________=1200

20.火车每小时行115千米,从今晚9时出发到明天下午3时,共行驶________千米?

21.口算

10×58=________

25×40=________

11×80=________

22.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________位数,也可能是________位数。

23.计算.

(1)408×25=________

(2)24×321=________

24.学校买了42包笔记本,每包20本,一共买来________本。

25.看图回答

像小胖那样算:

5×80=________ 7×90=________

26.直接写出得数。20×10=________ 25×10=________ 50×30=________ 31×30=________

30×20=________ 13×20=________ 40×20=________ 42×20=________

80×60= ________ 21×40=________ 3001×10=________ 23×100=________

70×40=________ 34×20=________ 200×30=________ 12×300=________

四、计算题

27.森林医生。(对的画“√”,错的帮忙改正过来)

28.谁的火车先到站?

五、解答题

29.(1)这辆货车能否一次装载这些货物( )

A.能 B.不能

(1)A.能 B.不能________

(2)这辆货车最多能装多少箱货物?________

30.我有6元钱,买哪一种贺卡正好把钱用完?能买几张?

六、应用题

31.一头奶牛一天产奶17千克,照这样计算,24头奶牛一星期一共产奶多少千克?

32. 一个足球55元,班上要买15个足球,需要准备多少钱?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A

4.【答案】B

5.【答案】B

6.【答案】B

7.【答案】D

8.【答案】B

9.【答案】B

10.【答案】C

二、判断题

11.【答案】正确

12.【答案】错误

13.【答案】错误

14.【答案】(1)0

(2)1

15.【答案】正确

三、填空题

16.【答案】81

17.【答案】102

18.【答案】(1)2016

(2)7488

(3)2312000

19.【答案】6;2;3;4;4;3;2;6

20.【答案】2070

21.【答案】580;1000;880

22.【答案】三;四

23.【答案】(1)10200

(2)7704

24.【答案】840

25.【答案】400;630

26.【答案】200;250;1500;930;600;260;800;840;4800;840;30010;2300;2800;680;6000;3600

四、计算题

27.【答案】

28.【答案】解:

五、解答题

29.【答案】(1)B

(2)8箱

30.【答案】解:可以买6张1元的贺卡,也可以买3张2元的贺卡,还可以买一张2元的和一张4元的贺卡.

六、应用题

31.【答案】解:17×24×7

=408×7

=2856(千克)

答:24头奶牛一星期一共产奶2856千克.

32.【答案】55×10=550,55×5=275,550+275=825元答:需要准备825元

西南师范大学版小学数学新课标教科书解读1

1、数与代数部分的知识结构与学习线索 ???万以内数的认识① 万以上数的认识② ?? ????????????????????加、减运算及互逆关系①② 表内乘除法 ① 四则混合运算①② 乘、除运算及互逆关系② 加、减运算①②小数混合运算② 乘、除运算 ②加、减运算①②分数混合运算② 乘、除运算② ???加法(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运算律②乘法对加法分配律 ==??????? ??? ???总价单价数量 路程速度时间比和按比例分配 正比例、反比例 字母表示数 等式的性质 简单方程

(2)学习线索 数的认识部分 20以内的数 100以内的数 一年级(下) 万以内的数 分数初步 三年级(上) 小数初步 万以上的数 小数 ………………………………………… 四年级(下) 分数 ………………………………………… 五年级(下) 倍数与因数 负数 六年级(上) 百分数 数的运算部分 20以内加减法 100以内加减法 表内乘除法 三位数加减法 有余数的除法 两、三位数乘除法(一) 四则混合运算 两、三位数乘除法(二) 加法运算律 两、三位数乘除法(三) 四年级(上 四则混合运算与乘法运算律 小数加减法 小数乘除法 分数加减法 分数乘除法

2、图形与几何部分的知识结构与学习线索(1)知识结构

(2)学习线索 图形认识部分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球(上)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下)观察物体(上)初步认识角(上)直线、平行线与垂线(上)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下)长方体、正方体及展开图(下)认识圆、扇形(上)认识圆柱、圆锥(下) 测量部分 长度测量(一)(上)(厘米、米) 长度测量(二)(下)(毫米、千米) 测量周长(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三年级(下)角的度量(上)多边形的面积(上)长方体、正方体体积五年级(下)圆周长、圆面积(上)圆柱、圆锥体积(下)

西师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

西师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要点 第一:数的认识 1、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号不能省略,正数和负数可以用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2、以前学的:自然数,整数,小数,分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互质数。第二:数的运算和解决问题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三)、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五)、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a × b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a + b )×c = a ×c + b× c a×c-b×c=(a-b)×c ; 其它:a―b―c=a-(b+c); a-(b-c)=a-b+c =a+c-b ; a÷b÷c=a÷(b×c); a÷b×c=a×c÷b 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 已知单位“1”的量,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1、画线段图: (1)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 (2)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知识点

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半期复习要点 姓名班级 衔接内容四则混合运算 1、四则混合运算是指、、、四种运算。 2、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 (1)没有括号的,先,后;如果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就从往按顺序计算。 (2)有小括号时,应先算的,再算的。 3、我会用数学语言描述下面的算式: (a+b)-c a加b的和减c。(a+b)×c a+b×c (a+b)÷c a×b-c a÷(b×c) 一单元万以上数的读写 1、认识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2、数位和计数单位不同: 数位是指把计算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 计数单位是指各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是几个一、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这些一、十、百、千、万、十万……就叫做这一位上的计数单位。 3、一个整数,从右数起,第()位是千位,第()位是十万位,第()位是 千亿位。 4、一个整数,从个位向左数,第5位是()位,第7位是()位,第10位是()位。 5、48907006这个数读作:,8在()位上,表示有个 ;6在()位上,表示有个。 6、万以上数的读法: (1)、先分级。

(2)、从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 (3)、每级末尾的0都,每级中间或前面不管有几个0,都。 7、万以上数的写法: (1)、从高位写起。 (2)、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 8、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1)、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 (2)、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最高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9、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1)、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 (2)、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10、用万或亿作单位取近似数: (1)、以“万”为单位取近似数,就要看万位后面的千位上的数“四舍五入”,再添上“万”字或把个级变成四个0。如:5239100≈万 (2)、以“亿”为单位,,就要看亿位后面的千万位上的数“四舍五入”,再添上“亿”字或把万级和个级变成八个0。如: 22529980100≈亿 11、数字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如身份证号码是一个 位数字,其中左起的第1~6位是地址码,7~14位是出生年月日,15~16位是派出所编号,第17位是性别码(单数表示男性,双数表示女性),第18位是校验码。某人身份证号码为:501502************,这个人的性别为,出生日期为年月日。 12、计算器上: (1)、开机键是,按一下这个键,就接通电源,还可以。 (2)、OFF是键;C.CE是键。 第二单元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 1、加法各部分的关系: 加数 + 加数 = 小结:加法算式里,加数、加数、和这3个数中,任意知道其中两个数,我们就能求出第三个数。 【拓展题】在一个加法算式里,加数、加数、和加起来等于36,和是(),你能确定两个加数分别是多少吗? 2、用例举法完成下面各题。

六年级下册西师版数学全册教案

六年级下册西师版数学全册教案 百分数的意义 第1 课时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页例,课堂活动第1 题及练习一1题。 【教学目标】 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百分数,知道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在学生探究数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 使学生感受百分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学具:学生收集的生活中的百分数。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1)学生汇报 收集的生活中的百分数。 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找到了吗?在什么地方找到的? (2)人们在生活中为什么这么喜欢用百分数呢?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研究。(揭示课题)你想了解百分数的哪些知识?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理解百分数的具体含义 (1)出示麻辣烫火锅配料成分,根据百分数信息分析麻辣原因。 辣椒占45%,花椒占38%,其他成分占17%。 教师:知道火锅为什么这么麻?这么辣吗? (2)分析:辣椒占45%表示的意义。 分母100 表示什么?45 呢?45%是什么数与什么数比较的结果? (3)花椒占38%,其他成分占17%的意义又该怎样理解? 小结:如果把火锅配料的成分看做是100 份,辣椒占了其中的45 份,花椒占了38 份,其他成分仅仅占了17 份,难怪它又麻又辣!2结合身边的实例分析,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出示某市学生近视率的信息。 (1)说一说其中每个百分数表示的意义。 (2)体会百分数的优点,观察比较这组数据,你能发现什么? (3)情感目标教育渗透。看到这组数据,你有什么感想?想对同学们说什么?3抽象概括出百分数的意义刚才我们了解了每一个具体的百分数的含义,那么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百分数表示什么意义吗?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三、拓展应用,促进发展1招聘“学校新闻小记者”的活动教师:寻找百分数信息,说百分数的意义,谈自己的感想。

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试题

---------------------------------------------------------------最新资料推荐------------------------------------------------------ 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试题 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试题四年级数学上期期末测试题 姓名: ___班级: ___总分: ___一、填空题 1、一个数由 3 个千万, 7 个十万,8 个百和 6 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读作()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2、 10 个十万是(), 100 个万是(),()个十万是 1 亿。 3、368+()=68+()486+328+114=328+(+ )857-298=857-300○() 697-203=697-200○() 4、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后就是一条(),一端无限延长后就是一条()线段有()个端点,射线有()个端点,直线有()个端点。 5、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46=98 670+() =963 319-() =156 6、如果29□63029 万,那么□里可填() 7、因为 21570=35,所以 2150700=()() 8、把下面的数由大到小排列起来 50550 500500 5050500 5005005 ()﹥()﹥()﹥() 9、在同一平面内,()叫平行线,组成平行线的两条直线()。 10、黑板的两条对边互相(),两条邻边互相()。 1/ 9

11、过直线外一点可以做()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过两点可以做()条()直线。 12、根据 213-198=15, 48015=32 列成一道综合算式是() 13、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差的和是 280,差比减数少20,那么被减数是(),减数是(),差是()。 14、根据 90036=25,写出一道不同的除法算式和一道乘法 算式: () 15、在一个除法算式里,如果被除数缩小 5 倍,要使商不变,除数应该(),在一个乘法算式里,如果一个因数扩大 4 倍,要使积不变,那么另一个因数应该()。 16、一周角=()平角=()直角=()度 17、根据 10142=4242 42202=8484 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积。 26101=() 17202=() 18、()里最大可以填几?() 41﹤ 247 29()﹥ 209 85()﹤ 530 5() 356850 万2() 526330万 34() 24834 万 19、一个锐角与一个直角的和一定是一个()角,一个平角减去一个钝角的差一定是一个()角。 20、如果相邻两个同学相隔 2 米排成长 18 米一排的队伍做操,那么一共有()个同学。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角的边越长那么角就越大。 () 2、直线总比线段长。

西师版小学数学知识点--整理版

小学数学记忆知识 数与代数(一) 1、整数的范围:整数包括自然数和负整数,或者说整数由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组成。 (1)自然数 ①自然数的意义: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叫做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②自然界数的基本单位:任何非0的自然数都是由若干个“1”组成的,“1”是自然数的基本单位。1也是最小的一位数。 ③“0”的含义:“0”是最小的自然数,它通常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在计数中起占位作用,表示这个数位上没有计数单位。“0”也表示起点、分界点等。 ④自然数的两种意义:自然数有“基数”“序数”两种意义。如果一个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叫基数,如果一个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排列的次序就叫序数。(2)正数前面也可以加“+”,“+”一般省略不写。 (3)负数前面的“—”不能省略。 正、负数意义的区别负数表示的意义与正数相反,即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4)自然数都是整数,整数不都是自然数,整数还包括负整数。 2、数位、位数和计数单位及数位顺序表 (1)数位:是指各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同一个数字由于它所在的数位不同,它表示的数值也不同。 (2)位数:是指一个自然数中含有数位的个数。 (3)计数单位:整数、小数都是按照十进制计数法写出来的数,其中个、十、百、千… 是整数的计数单位,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是小数的计数单位。 (4)数的分级及数位顺序表: ①、多位数的分级 整数部分,从个位起,每4个数位为一级,分别是个级、万级、亿级,个级的数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级的数位有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级的数位有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个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个一,万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个万,亿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个亿。

最新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页例1、2,练习——第1~4题。 【教学目标】 1.能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经历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根据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推导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主题图,激趣引入 教师:同学们,新的一学期开始了,看看愉快的数学之旅又将带我们到哪些新的站点呢?请同学们观察主题图。(多媒体出示主题图) 教师:认真观察,说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观察回答) 你们能根据主题图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这些问题你们能试着列出算式吗?它们都是些什么算式? (老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相关的连加算式或分数乘法算式) 这些算式中的数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有的是加法算式,有的是乘法算式,但这些数都与分数有关。 揭示课题: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分数乘法。 [评析:新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通过主题图既调动学生开学学习的积极性,又在主题图的信息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教师又注意引导学生在众多信息中注意搜索与分数乘法相关的信息,为本课时教学作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1.感知分数乘法的意义。 (1)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 课件展示,并配上声音:每人吃5个饼,4人共吃多少个饼? 学生列式:5+5+5+55×4 教师:表示什么意思呢?4个5相加的和是多少?5的4倍是多少? (2)分数乘法的意义。 课件展示例1的情境图:每人吃15个饼,4人吃多少个饼? 学生尝试列式:15+15+15+1515×4或 4×15 教师:表示什么意思呢?与整数乘法的意思相同吗?(4个15是多少;15的4倍是多少?) 2.利用意义探索计算法则。 (1)教师:15×4该怎样算呢?自己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全班汇报,说说你得多少,怎样想的?指名学生回答,得出: 4表示4个15相加,4个15就是45。 15× (2)试一试。 2=3×14= 45×

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1~3页例 1、例2。 【教学目标】 1掌握没有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两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2让学生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两步混合运算(两级)与同级两步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在计算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四则混合运算的价值。 【教学难点】 含有两级的两步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教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播放课件)同学们,商店的商品可多了,请看:都有哪些商品,它们的单价各是多少呢?学生观察,并说出货架上的商品名称和价格。 1教师:小明、小红和小强,他们各买一个文具盒,一共需要多少钱呢?(文具盒每个7元)学生列式计算后,指名汇报,教师板书:7+7+7=21(元)或73=21(元) 2李老师也来到商店,要为学校买4个篮球和1个足球,需要多少钱呢?还能用一步计算出来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步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点评:通过学生熟悉的购物?让学生们掌握没有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两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两步混合运算(两级)与同级两步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计算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四则混合运算的价值。] 二、引导探索,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2引导学生汇报 教师板书:354=140(元)140+45=185(元)或354+45=140+45=185(元) 教师:谁来说共要多少钱。

西师版小学数学目录(20210106193759)培训资料

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目录 1、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2、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实践活动:认识周围的数 3、分一分,认一认物体 实践活动:我有一双小巧手 4、11-20各数的认识 5、20以内的进位加法 6、20以内的退位减法 7、总复习 西师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目录 1、100以内数的人数 实践活动:了解生活中的数 2、方向与位置 3、认识图形 实践活动:有趣的图形拼组 4、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5、认识钟表 实践活动:小小商店 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7、统计 8、总复习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目录 1、表内乘法(一) 2、角的初步认识 3、表内乘法(二) 4、测量长度 实践活动:小小测量员 5、表内除法 实践活动:庆祝元旦 6、总复习 实践活动:走进田园学数学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目录 1、万以内数的认识 2、认识图形 3、三位数的加减法

实践活动:学习“当家” 4、千米毫米 实践活动:人身上的小秘密 5、有余数的除法 6、时分秒 1、统计 实践活动:每天锻炼1小时 2、总复习 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目录 1、克、千克、吨的认识 实践活动:小调查 2、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3、东、南、西、北 实践活动:办数学小报 4、旋转与平移现象 5、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6、周长 7、分数的初步认识 8、年、月、日 实践活动:做一个家庭年历 9、总复习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目录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实践活动:考查素质教育基地 3、三位数除以以为是的除法 4、统计 实践活动:纸与生活小调查 5、小数的初步认识 6、轴对称 实践活动: 美化我们的小天地 7、总复习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目录 1、四则混合运算 2、多位数的认识 3、多位数的加法 4、角 5、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西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西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目录 第一单元第1课《分数的乘法》 (3) 第一单元第2课《问题解决》 (7) 第二单元第1课《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祖冲之》 (10) 第二单元第2课《读故事学数学》 (15) 第二单元第3课《圆的认识》 (19) 第二单元第4课《圆的周长》 (27) 第二单元第5课《圆的面积公式推导》 (31) 第二单元第6课《圆的面积公式应用》 (37) 第二单元第7课《整理与复习》 (43) 第三单元第1课《倒数》 (47) 第三单元第2课《分数除法》 (56) 第三单元第3课《问题解决》 (60) 第三单元第4课《探索规律》 (64) 第三单元第5课《整理与复习》 (67) 第四单元第1课《巧用借“1”法》 (70) 第四单元第2课《修晒坝的经费预算》 (76) 第四单元第3课《比的意义和性质》 (80) 第四单元第4课《整理与复习》 (86) 第五单元第1课《绘制校园平面图》 (92) 第五单元第2课《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94)

第五单元第3课《比例尺》 (100) 第五单元第4课《确定物体的位置》 (104) 第五单元第5课《分数混合运算》 (108) 第六单元第2课《问题解决》 (114) 第七单元第1课《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 (118) 第七单元第2课《负数的初步认识》 (125) 第八单元第1课《可能性》 (131) 第九单元第1课《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分数混合运算》 (135) 第九单元第2课《圆》 (139) 第九单元第3课《比和按比例分配》 (153) 第九单元第4课《负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 (156)

第一单元第1课《分数的乘法》 1教学目标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比较、验证等环节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从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3.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2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加减法,并能准确加以应用。在此基础上,本学期要教会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根据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推导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确地进行计算。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整数和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分数的乘法 一、欣赏主题图,激趣引入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姓名: 第一单元 万以上数的认识 一.数位顺序表 二.计数单位有:个(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我们把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三.怎么样读万以上的数? 1.读数要先分级,从个位起每4个数位分为一级。 2.读数要从高位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万级末尾加读万,亿级末尾加读亿。 3.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四.怎么样写万以上的数? 写数要从高位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五.怎样比较数的大小? 1.位数不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 2.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从高位比起,最高位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出大小。 六.怎样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数? 1.用“万”作单位表示数:首先要去掉这个数末尾的4个0后,再加上一个“万”字。例如:250000=25万。 2.用“亿”作单位表示数:首先要去掉这个数末尾的8个0后,再加上一个“亿”字。例如:1400000000=14亿。 七.怎样用“万”或“亿”作单位求近似数?(通常用“四舍五入法”) 1.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首先找到万位,看万位后面一位(0-4就舍去,5-9就在前一位进1)。 2.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首先找到亿位,看亿位后面一位(0-4就舍去,5-9就在前一位进1)。 八.身份证号码都是18位,从左往右排序,1~6位为地区代码,7~14位为出生年月日,15~17位为顺序号,最后一位数字是校验码。第17位用奇数表示男性,用偶数表示女性,那么“440624************”是一个女性的身份证号码,这个人生于1978年2月29日。 九.电子计算器一般由电源及开关、显示屏、键盘和内部电路等几部分构成。 第二单元 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 一、加减法的关系 1.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加数+加数=和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2.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差=被减数 3.求两个数的和用加法计算,求两个数的差用减法计算,求两个数的积用乘法计算,求两个数的商用除法计算。 4.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加法验算用减法,减法验算用加法)。 二.加法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和不变。用字母表示:(a+b )+c=a+(b+c) 三.减法的性质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相当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用字母表示:a-b-c=a-(b+c) 注意○1:523-(217+183)=523-217-183 注意○2: 437-122-137=437-137-122 在简便运算的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数字之间的联系,再思考用什么方法。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升学模拟试题.

1 / 3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升学模拟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填空。(24分) 1.据统计四川省平均每年接待游客一亿一千五百六十万人次,写作(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亿。 2.( )既是偶数,又是最小的合数;36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3.一个足球队胜一场得分记为“+3”分,那么负一场记为“( )”“分。 4.某产品,不合格与合格的个数比是1︰9,产品的合格率是( )。 5.把一根长8米的竹竿,平均分成5段,每段是全长的( ),每段长( )。 6、用一根62.8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圆,这个圆的周长是( ),面积是 ( ),这个圆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面积是( )。 7. 9吨的 23是( )吨,( )米的2 3 是20米。 8. 400米 =( )千米 1 8 吨=( )千克 2时40分=( )时 9、一个三角形的底边长6厘米,面积是15平方厘米,这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是( )厘米。 10. 把一个圆柱体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体底面半径是0.5分米,圆柱体的高是( )分米。 11.一堆同样的圆木,最下一排是8根,往上每排依次少1根,最上面一排是3根,这堆圆木共有( )根。 12.右图是学校图书室购买的新书情况统计图。 ①、科学书占总数的( )%。 ②、已经购买的故事书有300本, 则购买的这批新书一共有( )本。 其中科学科学书有( )本,文学书比故事书多( )本。 二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5分) 1.要反映病人每时刻体温变化情况,应选择扇形统计图。 ( ) 2.平行四边形有两条对称轴。 ( ) 3.甲数比乙数多16 ,则乙数是甲数的6 7 。 ( ) 4.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 5.圆锥的体积一定,它的底面积和高成反比例。 ( ) 二、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在括号里。(5分) 1.若510a b =,那么( )。 A .a ∶b =2∶1 B .a 是b 的1 2 C .b 是a 的5倍 2.两个正方体棱长比是2︰1,它们的表面积之比是( )。 A .2︰1 B .4︰1 C .8︰1 3.甲是一个质数,乙是一个合数,它们的和是11,甲、乙两个数的积最大是( )。 A .24 B .18 C .30 4.在总价单价 =数量这个等式中,( )成反比例。 A .单价与数量 B .总价与数量 C .总价与单价 5.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底面直径与高的比是( )。 A . 1:2π B . 1:π C.2:π 四、计算。(36分) 1.口算。(8分) 100-34= 5.5×100= 0.36+0.04= 49 ×5×18= 24÷38= 710×5 14= 1÷25%= 4.5×5÷4.5×5= 2.求未知数x 。(6分) (1)(2x -1)÷3 =12 (2)38∶x = 1 12 ∶6 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12分) (1)2.54×12.5×8 (2)1375+450÷18×25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10个千是( ),10个万是( ),( )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 )是一千万。 2.867005036是由( )个亿,( )个万( )个一组成。读作( )。 3.用1,3,5,7,9五个数字组成最大的数是( ),组成最小的数是( )。 4.从个位起,第七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第九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 5.按规律写数。 五万、十万、十五万、( )、( )、( )。 一千零七十万、一千零八十万、一千零九十万、( )、( )、( )。 6.一个数的百万位上是8,万位上是4,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 )。 7.最大的八位数比最小的九位数小( ),比最大的七位数多( )。 8.8030000=( )万 76000000000=( )亿 9.3994900≈( )万 7990100000≈( )亿 10.699800,701000和710000这三个数,( )更接近70万。 11.67□980≈67万,□中可以填( ),99□8000000≈100亿,□中可以填( )。 二、判断题。(对的画“√ ,错的画“×?”) 1.一个数的近似数,要么比它本身大,要么比它本身小。( ) 2.万位上的“5”表示五万,亿位上的“5”表示五亿。 ( ) 3.近似数一般是与准确数非常接近的数。( ) 4.6390000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是6万。( ) 三、读一读,并填一填。 2013年上半年我国旅游接待总人数1766000000(读作: )人次,国内旅游人数1749000000人次,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13000亿元;2013年上半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达45143200人次,约是( )万人次。 四、写出下面横线上各数。 1.光传播的速度是每秒二十九万九千八百千米。写作( ) 2.2002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达八千一百五十七万五千人次。写作( ) 3.蜻蜓的眼睛是由二万多只小眼组成的。写作( ) 五、下面是2013年我国一些主要农产品的总产量,请把它们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 四则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1~3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 掌握没有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两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2 让学生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两步混合运算(两级)与同级两步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 在计算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四则混合运算的价值。 【教学难点】 含有两级的两步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教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播放课件)同学们,商店的商品可多了,请看:都有哪些商品,它们的单价各是多少呢?学生观察,并说出货架上的商品名称和价格。 1 教师:小明、小红和小强,他们各买一个文具盒,一共需要多少钱呢?(文具盒每个7元)学生列式计算后,指名汇报,教师板书:7+7+7=21(元)或7×3=21

(元) 2 李老师也来到商店,要为学校买4个篮球和1个足球,需要多少钱呢?还能用一步计算出来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步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索,解决问题 1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2 引导学生汇报 教师板书:35×4=140(元)140+45=185(元)或35×4+45=140+45=185(元)教师:谁来说—说,他们是先算的什么呢? 学生1:他们都是先算的买4个篮球要多少钱。 学生2:他们都是先算的乘法,再算的加法。 教师:两位同学都说得很好。像这样,在一个算式里,有加法又有乘法,在计算时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3.尝试练习 教师:你知道下面两题分别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90×÷9+15指名学生说,同桌互相说一说。 教师:能正确算出答案吗?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4 (继续播放课件)小青他们要为班上买13个同样的文具盒作为奖品,付给售货员阿姨100元,应找回多少钱呢? 教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先算什么呢? 学生:先算出买13个同样的文具盒—共要多少钱。 教师:你知道怎么算买13个文具盒的钱吗? 学生:7×13 教师:能列出一个算式算出找回多少钱吗?

西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全册教案

西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全册教案 上学了 第1课时看一看,数一数 【教学内容】 西南师大版一上P2-4。 【教学目标】 1.通过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的活动了解学习环境。 2.在数1~10各数的过程中,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初步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最初步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 能完整地说一句含有数的话。 【教学难点】 培养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小朋友们从幼儿园来到了小学, 成为了一名小学生,你高兴吗? 2.揭示课题:今天不只是你们上学了,小明也上学了,他请我们去参观他的学校,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师生互动 1.了解学校环境,激发观察兴趣 (1)(投影仪出示“上学了”图) 要求: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幅校园图,可以从近往远,从远往近,从左往右,或者从右往左开始观察。说说你在校园里图上都看到了些什么?(这里有一位老师,还有很多小朋友;有一幢大楼;有一面红旗;有2个小朋友在浇花,有6个小朋友在踢足球,有3个小朋友在玩飞机......) 老师要反复提问,还有什么? 小结:是啊,明亮的教室是我们学校的乐园,宽阔的操场是我们活动的天地,校园就是我们学习和活动的场所,小朋友喜欢自己的校园吗? 2.数图中的数量 刚才有位聪明的孩子说的是“有2个小朋友在浇花”,他带着一个数——“2”来说这件事,真棒!请仔细看一看图,认真数一数,你能像他那样带着一个数来说一说校园里有些什么吗?

(1)观察好以后,先说给同桌听。 (2)谁来说给大家听?(全班交流) 根据回答,贴出相应的图片,并板书数字1-10,引导全班小朋友带着数字齐说一遍 (3)要求: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图,完整地说一句含有数的话,说给同桌的小伙伴听一听。(生相互交流)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刚才观察得非常仔细,数得也非常认真。在校园里,我们找到了哪些数呀?(引导学生说出1~10) 3.指导学生看P4图再来数一遍,并用手势来表示1~10。 4.你能用带有数的一句话来说说我们身边的事吗?可以是家里的东西,商店里的,街上的......都行,先跟同桌说一说。(学生交流,教师参与讨论) 谁第1个来给全班同学说? 小结:小朋友们说得好!家里有2台电视,操场上有5棵树......原来呀,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到处都有数学。 三、实践活动 1.要求:请小朋友用带数字的话来作自我介绍,老师先作一个示范,“我今年XX岁,家里边有4个人,爸爸,妈妈,姐姐和我,有1台电冰箱,2个电视机……”懂了吗?现在就说给你的同伴听听。(生交流) 2.生交流完后,请勇敢的孩子和全班交流。 要求:数一数他一共说了多少个数字。(及时鼓励说得好的学生)3.全班一起游戏,找一找你的好朋友,把自己介绍给他(要求用带数字的话来作自我介绍)师生齐唱找朋友歌。 四、课堂小结 1.刚才老师带大家参观了小明的学校,你们喜欢吗?小朋友们这堂课表现得很棒,说了许多带数的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到处都有数学,你们知道这节是什么课吗?你们喜欢上数学课吗? 2.数学中有许多奥秘等着小朋友们去探索,有许多好玩的东西等着大家呢! 第2课时比一比 【教学内容】 西南师大版一上P5-6。 【教学目标】 1. 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 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能大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练习题-附答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一、大数与小数的认识 1、我会填。 (1)6023050037读作( ),二千五百三十二万六千写作( )。 (2)一个数千万位上的数是6,千位上的数是2,十位上的数是3,其余各位 都是0,这个数是(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万。 (3)如果8□650≈8万,□里最小可以填( ),最大可以填( ); 如果9□001 3521≈10亿,□里最小可以填( ),最大可以填( )。 2、把下面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七十万六千 70600 7060000 七万六千 七亿六千万 (2)2800540 2800450 4280050 5280040 2840050 3、用0、0、0、0、1、3、5、8、9九个数字,按要求组成九位数。 (1)约等于10亿的最小九位数( )。 (2)约等于9亿的最大九位数( )。 4、按要求完成问题。 (1)你能用“元”作单位表示出下面的单价吗? 提示:10角=1元,1角是10角的101,也就是10 1元,还可以表示为0.1元。同理,100分是1元,1分是100分的1001,也就是100 1元,还可以表示为0.01元。 (2)像0.1、0.01、0.8、2.4…这样的数我们叫做小数,分母是10、100、1000… 这样的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出来,你能涂色表示出下面的小数吗? (3)你能读出下面的小数吗?

0.58 3.5 41.48 200.17 2.0017 3.1415926 (提示:读小数时,小数点左边的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去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点右边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读几写几。) (4)你能写出下面的小数吗? 三百点七一五点零六零点零零八零点零一四(提示: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如果整数部分是零就写0,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要写成圆点,小数部分顺序写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5)这里的2.50元和8.00元各表示多少钱呢?2.50元和2.5元有什么关系? 8.00元和8元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时会发现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是不变的,这个性质叫做小数的基本性质。根据上面的性质,你能把下面的数改成三位小数吗? 0.9 30.4 5.4000 8.18 14 2017 5、你能排出他们的名次吗? (提示: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右边第一位,依次类推,比较出大小。) 6、我会算。

最新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代数一、整数的分类和整除的有关概念、结论。 1.整数分为正整数、0和负整数。 2.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就用0表示,0是最小的自然数;自然数包括正整数和0。 3.如果整数a除以整数b(b≠0),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也可以说b能整除a。如果a能被b整除,那么a叫做b的倍数,b叫做a的因数。 4.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5.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6.一个数最大的因数和最小的倍数相等,都是它本身。 7.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8.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分为偶数和奇数两类。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 最小的偶数是0;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最小的奇数是1。 9.按因数的个数可以把自然数分为质数、合数和1三类。只有因数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素数或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还有别的因数的数叫合数。 10.质数只有两个因数,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1.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数只有2。 12.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个位上是2、4、6、8、0的数,都能被2整除。 13.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 14.能被3整除的特征是:一个数,如果每一位上的数字相加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15.能同时被2和3整除的数,一定是6的倍数; 能同时被2和5整除的数,个位一定是0(也就是10的倍数); 能同时被3和5整除的数,一定是15的倍数; 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一定是30的倍数; 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小三位数是120,最大三位数是990。 16.20以内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只有9和15。 17.5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共15 个。 18.把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叫做分解质因数;这几个质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只有合数才能分解质因数)。 19.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先用质数依次去除,除到商是质数为止,再把所有的除数和最后的商连乘起来。

西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全册教案

西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全册教案 一、表内乘法(一) 乘法的初步认识 第1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页的内容,课堂活动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把几个相同数的连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会写乘法算式。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能力。 3.初步感受乘法与加法的联系,激发学生对乘法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重点】 教学重点:经历把几个相同数的连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会写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感受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课件。 学生准备:小棒,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1.课件展示情境图 请你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2.提出数学问题 根据图中的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问,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同步板书: 3.解决问题 谁能解决这第一个问题?(1)每层楼有9扇窗户,我想问3层楼共有多少扇窗户?(共27扇窗户。)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再抽学生说一说怎么解决其他问题的,同步在相应的问题后面板书算式。 4.感知“几个几”

观察上面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为什么用的加法?在“9+9+9=27”中,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相同的加数? 这个算式可以说是几个几相加?其余的算式分别表示几个几相加? 3.设置认知矛盾,引出课题 (课件展示主题图中3位同学踢毽的情境) 每组有几人踢毽? 课件出示很多组同学踢毽(展示部分) 如果有这样的100组同学同时踢毽,一共有多少人在踢毽呢? (学生列算式) 列完了吗?你有什么感觉?有没有简便方法? 4.揭示课题 像上面这样的算式,在数学上可以用一种更简便的方法计算,想学习这种方法吗?(停留片刻)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一种新的新的运算方法——乘法。(板书课题:乘法),乘法要学习的内容还很多,今天只是初步认识。(完善板书:的初步认识) 二、自主构建,理解意义 1.教学例1,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1)出示第2页例1的植树情境图。 看到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 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并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同步板书: (2)揭示联系引出乘法算式。 像这样求4个8相加是多少,除了可以用连加法计算,还可以用乘法计算,用8×4或者4×8来表示。 板书: 8×4读作:8乘4 4×8读作:4乘8 想一想,8×4等于多少?4×8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叫乘号。 4+4+4+4+4+4+4+4=32用乘法应怎样表示?你是怎么想的? (3)引导学生体会乘法算式更简便。 你喜欢用加法算式还是乘法算式?为什么? 2.教学例2,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1)课件出示例2的情境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