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T 5070-2016 热塑性聚氨酯(TPU)薄膜
- 格式:pdf
- 大小:438.28 KB
- 文档页数:7
102 第29卷 第6期中国建材科技2020年12月 0 前言汽车的使用数量在日益增长。
在使用过程中,汽车表面漆层会由于自然或人为等因素出现破损,为了更好地保障车辆外观,汽车漆面保护膜产品应运而生。
此外,整车的贴膜成本比漆层修补的成本低,客户更倾向于选择漆面保护膜,长远来看,市场具备较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国内外众多厂家都已具备了成熟的漆面保护膜生产工艺,市场上主要以热塑性聚氨酯(TPU )和聚氯乙烯(TPH )两种产品为主。
TPH 是流延后的PVC ,对PVC 进行了一定的工艺改良。
TPU 则是一种具有较好物理、化学特性的材料。
尽管市场上存在这两种产品,但是产品性能有所差异。
作为检测企业,应对市场上存在的多种产品的质量有准确的认识,制定相关的标准,维护稳定的市场环境,保障客户的基本需求。
本文对众多厂家TPU 和TPH 两种原料生产的样品的力学性能进行检测,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归纳并整理出符合当前市场环境的参数范围。
1 试验1.1 试验仪器汽车漆面保护膜的根本目的是对汽车漆面层进行保护,因此对力学性能的要求较高。
本文使用了拉伸试验机、直角形裁刀、5型拉伸试验裁刀分别进行了拉伸、撕裂和剥离三个试验项目。
1.2 拉伸试验拉伸试验使用GB1040.1-2006《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第一部分:总则》[1]的试验方法,制备符合GB1040.3-2006《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第三部分:薄膜和薄片的实验条件》[2]5型试样,撕掉中间部分离型膜,将两端留有离型汽车漆面保护膜力学实验结果分析Analysis of mechanical experiment results of automotive paint protection film黄博文 王黎 王健宇(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24)摘要:汽车漆面保护膜大量用于对汽车表面漆面涂层的保护,主要有热塑性聚氨酯(TPU)和聚氯乙烯(TPH)两种产品。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福建省地方标准DB XX/ XXXXX—XXXX包装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通用技术条件点击此处添加标准名称Versatile technical for wrapping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elastomer (TPU)(征求意见稿)2017-3-21发布2017-3-25实施目次前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分类、规格和标记 (1)3.1 分类 (1)3.2 规格 (1)3.3 标记 (1)4 技术要求 (2)4.1 尺寸偏差 (2)4.2 每卷接头数和最短段长 (2)4.3 外观 (2)4.4 理化性能 (2)5 试验方法 (3)5.1 试验条件 (3)5.2 长度和宽度的测定 (3)5.3 每卷接头数和最短段长 (3)5.4 厚度 (3)5.5 外观 (3)5.6 理化性能 (4)5.6.1 拉伸强度 (4)5.6.2 撕裂强力 (4)5.6.3 层间粘合强度 (4)5.6.4 抗穿刺力 (4)5.6.5 防霉等级 (4)5.6.6 耐折性 (4)5.6.7 低温弯曲性 (4)5.6.8 热老化性 (4)5.6.9 耐水性 (4)6 检验规则 (4)6.1 检验方式 (4)6.1.1 出厂检验 (4)6.1.2 型式检验 (4)6.2 抽样 (5)6.2.1 合格项的判定 (5)6.2.2 合格批的判定 (5)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5)7.1 标志 (5)7.2 包装 (5)7.3 运输 (5)7.4 贮存 (5)前言包装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材料,是一种新型的环保材料,具有杰出的环保性能,可通过食品级认证;具有优异的耐温性,使用温度范围为-50~+80℃;优异的耐磨性、耐油性、耐水性、防霉抗菌、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剥离强度、耐穿刺等特性;适应高频焊接、高温焊接、黏胶、针车等加工工艺,可广泛应用于户外冰包、防水包、化妆包、日用品袋、便携式气袋等。
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以下简称薄膜)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型低密度聚乙烯(PE-LLD)、中密度聚乙烯(PE-MD)高密度聚乙烯(PE-HD)等树脂及以上两种树脂共混为主要原料,用吹塑法生产的直接包装用和复合膜基材用薄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面研究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均适用于本标准。
GB/T 1037-1988 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气性试验方法杯式法GB/T 1038-2000 塑料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压差法(neq ISO 2556:197 4)GB/T 1040.3-2006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ISO527-3:1995,IDT)GB/T2410-2008 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试验方法GB/T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ISO2859-1:1999,IDT)GB/T2918-199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idt ISO 291:1997)GB/T5009.60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6672-2001 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测定机械测量法(idt ISO291:1997)GB/T6673-2001 塑料薄膜和薄片长度和宽度的测定(idt ISO4592:1992)GB/T8807-1998 塑料薄膜和薄片抗冲击性能试验方法自由落镖法医第一部分:梯级法(ISO7765-1:1988,IDT)GB 9685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9687 食品我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T10006-1998 塑料薄膜和薄片GB/T14216-2008 塑料膜和片QB/T2358-1998 塑料薄膜包装袋热合强度试验方法3 分类按使用原料种类不同分为PE-LD薄膜、 PE-LLD薄膜、PE-MD薄膜、PE-HD薄膜、PE-LD/PE-LLD薄膜。
聚氨酯保温材料中文名:聚氨基甲酸酯;聚氨酯英文名:polyurethane用途:根据所用原料的不同,可有不同性质的产品,一般为聚酯型和聚醚型两类。
可用于制造塑料、橡胶、纤维、硬质和软质泡沫塑料、胶粘剂和涂料等。
制备来源:由二元或多元异氰酸酯与二元或多元羟基化合物作用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聚氨基甲酸酯,是分子结构中含有—NHCOO—单元的高分子化合物,该单元由异氰酸基和羟基反应而成,反应式如下:—N=C=O + HOˉ→—NH-COOˉ聚氨酯的发现:20世纪30年代,德国Otto Bayer 首先合成了PU。
在1950年前后,PU 作为纺织整理剂在欧洲出现,但大多为溶剂型产品用于干式涂层整理。
20世纪60年代,由于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政府环保法规的出台,水系PU涂层应运而生。
70年代以后,水系PU涂层迅速发展,PU涂层织物已广泛应用。
80年代以来,PU的研究和应用技术出现了突破性进展。
与国外相比,国内关于PU纺织品整理剂的研究较晚。
研发历史聚氨酯(简称PU)是由多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或/及小分子多元醇、多元胺或水等扩链剂或交联剂等原料制成的聚合物。
通过改变原料种类及组成,可以大幅度地改变产品形态及其性能,得到从柔软到坚硬的最终产品。
聚氨酯制品形态有软质、半硬质及硬质泡沫塑料、弹性体、油漆涂料、胶粘剂、密封胶、合成革涂层树脂、弹性纤维等,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冰箱制造、交通运输、土木建筑、鞋类、合成革、织物、机电、石油化工、矿山机械、航空、医疗、农业等许多领域。
1937年德国Otto Bayer教授首先发现多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化台物进行加聚反应可制得聚氨酯,并以此为基础进入工业化应用,英美等国1945~1947年从德国获得聚氨酯树脂的制造技术于1950年相继开始工业化。
日本1955年从德国Bayer公司及美国DuPont公司引进聚氨酯工业化生产技术。
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聚氨酯工业开始起步,近lO多年发展较快。
CJ/T 114—2000 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直埋保温管 2000-10-01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由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聚氨基甲酸酯(以下简称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保温层及钢管组成的预制直埋保温管(以下简称保温管)的结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输送介质温度(连续工作温度)不高于120℃,偶然峰值温度不高于140℃,工作压力不大于2.5MPa保温管的制造与验收。
工作在不同温度下氨酯硬质泡沫塑料最短预期寿命的计算见附录B(提示的附录)。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033—1986 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GB/T 2828—19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有(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T 3682—1983 热塑性塑料熔体流动速率试验方法GB/T 4217—1984 热塑性塑料管材的公称外径和公称压力(公制系列)GB/T 6342—1996 泡沫塑料与橡胶线性尺寸的测定GB/T 6343—1995 泡沫塑料和橡胶表观(体积)密度的测定GB/T 6671.2—1986 聚乙烯(PE)管材纵向回缩率的测定GB/T 8163—1987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 8804.2—1988 热塑性塑料管提伸性能试验方法聚乙烯管材GB/T 8806—1988 塑料管材尺寸测量方法GB/T 8813—1988 硬质泡沫塑料压缩试验方法GB/T 8923—1988 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T 9711.1—1997 石油天然气工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第1部分:A级钢管GB/T 10297—1988 非金属固体材料导热系数的测定热线法GB/T 10799—1989 硬质泡沫塑料开孔与闭孔体积百分率试验方法GB/T 12811—1991 硬质泡沫塑料平均泡孔尺寸试验方法GB/T 13018—1991 聚乙烯(PE)管材外径和壁厚极限偏差GB/T 13021—1991 聚乙烯管材和管件碳黑含量的测定热失重法GB/T 14152—1993 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外冲击性能试验方法真实冲击率法CJ/T 3022—1993 城市供热用螺旋缝埋弧焊钢管3 产品结构3.1 保温管的结构见图1(略)。
福建省中心检
第3页共57页
福建省中心检
第5页共57页
福建省中心检
第7页共57页
福建省中心检
第9页共57页
福建省中心检第11页共57页
福建省中心检第13页共57页
福建省中心检第15页共57页
福建省中心检第17页共57页
福建省中心检第19页共57页
福建省中心检第21页共57页
福建省中心检第23页共57页
福建省中心检第25页共57页
福建省中心检第27页共57页
福建省中心检第29页共57页
福建省中心检第31页共57页
福建省中心检第33页共57页
福建省中心检第35页共57页
福建省中心检第37页共57页
福建省中心检第39页共57页
福建省中心检第41页共57页
福建省中心检第43页共57页
福建省中心检第45页共57页
福建省中心检第47页共57页
福建省中心检第49页共57页
食品添加剂维生素B(盐酸硫胺) 食品添加剂核黄素(维生素B)
食品添加剂维生素B(盐酸哟哆醇)
食品添加剂维生素D(麦角钙化醇)。
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聚氨酯发泡预制直埋保温复合塑料管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聚氨酯发泡预制直埋保温复合塑料管的术语和定义、缩略语、结构、分类与标记、材料、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供热、供暖及生活热水输送系统使用的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发泡预制直埋保温复合塑料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33.1 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3682 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GB/T 6111 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内压试验方法GB/T 6343 泡沫塑料及橡胶表观密度的测定GB/T 6671 热塑性塑料管材纵向回缩率的测定GB/T 8804.3 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测定第3部分:聚烯烃管材GB/T 8802 热塑性塑料管材、管件维卡软化温度的测定GB/T 8806 塑料管道系统塑料部件尺寸的测定GB/T 8813 硬质泡沫塑料压缩性能的测定GB/T 9647 热塑性塑料管材环刚度的测定GB/T 10297 非金属固体材料导热系数的测定热线法GB/T 10799 硬质泡沫塑料开孔与闭孔体积百分率的测定GB/T 14152 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外冲击性能试验方法时针旋转法GB/T 17219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安全性评价标准GB/T 17391 聚乙烯管材与管件热稳定性试验方法GB/T 18742.1 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第1部分:总则GB/T 18742.2 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材GB/T 18743 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简支梁冲击试验方法GB/T 18993.1 冷热水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道系统第1部分:总则GB/T 18993.2 冷热水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材GB/T 19473.1 冷热水用聚丁烯(PB)管道系统第1部分:总则GB/T 19473.2 冷热水用聚丁烯(PB)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材GB/T 28799.1 冷热水用耐热聚乙烯(PE-RT)管道系统第1部分:总则GB/T 28799.2 冷热水用耐热聚乙烯(PE-RT)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材GB/T 29046 城镇供热预制直埋保温管道技术指标检测方法GB/T 29047 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直埋保温管及管件ISO 17455 塑料管道系统多层管阻隔层氧气渗透性能的测定(Plastics piping systems -Multilayer pipes - Determination of the oxygen permeability of the barrier pipe)NF EN 15632-2 城镇保温管预制柔性管系统一体式管系统分类、要求和试验方法(District heating pipes Pre-insulated flexible pipe systems Part 2: bonded system with plastic service pipes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BRL 5609 建筑外热水配送用预制保温柔性塑料管道系统(Pre-insulated flexible plastics piping systems for hot water distribution outside buildings)3 术语和定义、缩略语下列术语和定义、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塑料薄膜性能试验知多少塑料薄膜性能测试及测试标准汇总塑料在各行业应用十分广泛,塑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所以其质量问题也成为人们关心的一点。
检测橡塑材料检测实验室可各类塑料薄膜测服务,项目包括成分、拉伸、弯曲、燃烧性能检测等。
作为第三方检测中心,机构拥有CMA、CNAS检测资质,检测设备齐全、数据科学可靠。
什么是塑料薄膜?用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以及其他树脂制成的薄膜,用于包装,以及用作覆膜层。
塑料包装及塑料包装产品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特别是复合塑料软包装,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其中又以食品包装所占比例最大,比如饮料包装、速冻食品包装、蒸煮食品包装、快餐食品包装等,这些产品都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塑料薄膜的拉伸性能测试1)拉伸性能试验主要是确定塑料薄膜材料的拉伸强度是否能到国家标准的规定。
为了研究、开发、工程设计以及塑料薄膜的产品质量控制依据。
在拉伸试验过程中,薄的薄膜会遇到一定困难。
拉伸试样的切边必须没有划痕和裂缝,避免薄膜从这些地方过早的破裂。
对于更薄的薄膜,对于拉力试验机的夹头就有挑战。
所以我们就需要注意避免拉力试验机的夹头发滑或者是夹头处的试样破裂。
那么如何避免这一情况呢,我们可以在不影响试验操作的情况下,用薄的橡胶涂层或者是纱布对夹头进行一层保护。
从而达到更好地效果。
塑料薄膜的拉伸试验可以得到塑料薄膜的拉伸模量、断裂伸长率、屈服应力和应变、拉伸强度和拉伸断裂能等材料性能参数。
2)塑料薄膜拉伸试验参考标准GB/T1040-1992《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一般适用于热塑性、热固性材料,这些材料包括填充和纤维增强的塑料材料以及塑料制品。
适用于厚度大于1mm的材料。
GB/T13022-1991《塑料薄膜拉伸性能试验方法》是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1184-1983《塑料薄膜拉伸性能的测定》。
适用于塑料薄膜和厚度小于1mm 的片材,该方法不适用于增强薄膜、微孔片材、微孔膜的拉伸性能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