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三》(第二课时)(叶静静))
- 格式:ppt
- 大小:716.50 KB
- 文档页数:20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课件一、文章大纲: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课件本次课件内容将围绕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详细介绍。
通过本次课件的学习,学生将更好地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点,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件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并能准确拼读、理解其含义。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词语造句和短文写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重点: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理解其含义并能够正确运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词语造句和短文写作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掌握语言的运用技巧。
课文学习:学习本单元的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新词。
词语积累: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词语,并能够理解其含义和运用。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理解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写作训练:通过造句和短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词语表达自己的想法。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课件、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通过本次课件的学习,学生将更好地掌握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
我们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一、概述课件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本次课件以新课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精心设计而成。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仿照课文内的句子或段落,品析排比修辞手法的妙处,并在口语交流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读、写、练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中积累,在积累中锻炼。
2.了解和背诵“日积月累”中的文化知识,积累文化常识,增强学生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过程板块一自主探究,学习方法1.导入:同学们平时喜欢做手工吗?如果让你给别人介绍手工作品的制作过程,你会怎么介绍呢?我们先一起来看看课文中是如何介绍造纸的制作过程的。
2.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一题,学生读一读教材中给出的语段,说一说蔡伦造纸的步骤。
(1)指名学生说一说蔡伦造纸有哪几步。
(2)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
剪碎或剪断→浸→捣→捞→晒(3)引导学生利用动词,说说蔡伦是怎样造纸的。
3.品味动词。
(1)过渡:以上一连串动词的使用,有什么样的作用呢?(2)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连贯的动词再现了蔡伦造纸的整个过程,让读者身临其境。
4.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
(1)以剪纸为例,教师播放剪纸的视频。
(2)引导学生仔细观看视频,看看剪纸是怎样完成的。
(3)学生用图示的方法呈现剪纸的过程,完成剪纸步骤流程图。
剪→折→剪→展开(4)学生按照图示流程,说一说剪纸的过程。
(5)指名交流,学生评价。
教师给出评价要点。
①剪纸的活动步骤是否说清楚了。
②所用的动词是否准确。
③介绍时的语言是否连贯。
5.迁移运用。
照样子口头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如捏泥人、拼装玩具、编花绳。
板块二比较发现,仿写练习1.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二题,学生读一读,找出共同点。
(1)指名学生读,想一想下面这两段话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
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雕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深圳市龙华新区万安学校教案表课题园地三(第二课时)上课班级三(1)三(4)主备教师叶静静副备教师上课时间20XX年4月16日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发现并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即反问句是表示肯定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积累打比方的句子和谚语,阅读成语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积累词语、学会收藏、整理词汇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发现并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即反问句是表示肯定的意思。
教学难点积累打比方的句子和谚语,阅读成语故事。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案教法运用讲授法、问答法、朗读法学法指导合作学习,自主感悟,品读体验基本环节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入新课(检查预习)谈话导入出示课件,看看谁的观察能力最强。
认真看题,仔细观察切入主题初学新课(初步探究)我的发现1、让学生读句子,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通过交流发现每组句子的意思是相同的,但在语气上存在差异。
2、引导学生进行反问句和陈述句的转化练习。
老师可以先说几个学生易于理解的肯定句,让学生试着改成反问句,如,“认真学习正是好学生的表现。
”“翠鸟美丽机灵,我们喜欢它。
”分别可以改成“认真学习不正是好学生的表现吗?”“翠鸟美丽机灵,我们能不喜欢它吗?”3、让学生互相举例并变换句式,以加深对反问句的感悟和理解。
读句子,仔细观察,认真发现,交流探讨。
能发现并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即反问句是表示肯定的意思。
引导释疑(合作学习)读读记记1、展示读读记记中的句子,让学生自读并进行背诵。
`2、学生展示背诵。
3、通过比赛的方法引导学生从本学期学过的课文中,再例举一些这样的句子进行交流。
读读背背1、发动学生读谚语,说大意,指出谚语关涉的方面,启迪学生从中受到教育。
2、检查学生搜集谚语的情况,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3、选择经典谚语,让学生背诵。
4、学生展示背诵。
成语故事1、讲述《买椟还珠》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结合意思读成语故事,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读懂故事内容,理解寓意。
课题名称: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分享在日常生活中自主识字的途经及成果,认识“税、档”等7个生字。
2.了解积累“文房四宝”等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四字词语。
教学重点:能分享在日常生活中自主识字的途经及成果,了解积累“文房四宝”等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四字词语。
教学难点:能分享在日常生活中自主识字的途经及成果,了解积累“文房四宝”等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四字词语。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模块一:识字加油巧识字活动1:联系生活说一说1.课件出示。
2.学生互相交流,识记招牌上的文字,并说说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招牌。
3.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招牌?活动2:联系生活记一记1.出示词语:税务局、档案馆、咖啡馆。
阅览室、废品收购站、农贸市场。
2.借助拼音读一读。
税(shuì)务局档(dàng)案馆咖(kā)啡(fēi)馆阅(yuè)览室废(fèi)品收购站农贸(mào)市场3.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1)出示生字。
shuì dàng kā fēi yuè fèi mào税档咖啡阅废贸(2)自由读一读,说一说:哪个字音要注意什么?点拨:“税”是翘舌音;“档”是后鼻音;“咖”读kā,不能读成jiā。
(3)说说如何又好又快地记住这些生字?组词记一记;加一加记一记等。
3.你又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招牌?这些地方是干什么的?根据课前了解说一说。
4.教师小结: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做识字的有心人,见到什么字,就认什么字,并自觉和同学交流识字成果。
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天天在生活中去识字,都能成为识字小主人。
希望同学们继续发挥这种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去认识生活中更多的汉字。
模块二:日积月累活学词活动1:借助拼音读正确1.课件出示:文房四宝:笔墨纸砚雅人四好:琴棋书画花中君子:梅兰竹菊中医四诊:望闻问切2.词语我来读:自己试着读一读,不会读的可以借助拼音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