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 格式:ppt
- 大小:2.83 MB
- 文档页数:31
第二讲:会务礼仪一、会务礼仪:会议礼仪,是召开会议前、会议中、会议后及参会人应注意的的事项,懂得会议礼仪对会议精神的执行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1.会务内容:(1)摆放茶杯、烟灰缸:右手边,杯耳朝向领导。
杯具要保持干净整洁。
与会人员中如有抽烟者应为其添置烟缸,烟缸里应盛少许水,如果烟缸里的烟头超过三个就应及时更换烟缸。
(2)签到:负责签到时也要一直保持笑容,一定要用礼貌用语:“请”,“谢谢”。
当要让嘉宾签到时要说:“请签到或请在这里签到”签完后要说:“谢谢,里面请”说话时要有目光接触,微微弯一点腰,眼要看着对方。
还有一种是在广告彩板上签字。
要把黑色油性笔准备好。
(递笔时要注意:一定要事先把笔盖打开,笔尖向自己,双手握笔。
接回是也一样要双手接回,笔尖要面向自己。
)(3)戴花:佩花在左侧。
要用到礼貌用语如:“不好意思”“可以吗?” “谢谢”。
先要征求到对方的同意先,这时可以说:“不好意思可以为您带花吗?”。
注意戴花时要小心不要把嘉宾的衣服弄坏,特别是西装。
戴完之后要说:“谢谢您,里面请”。
(4)倒茶(前期倒茶和添茶):会议开始前的加水一般是提前五分钟。
学校接待会议的杯子一般都是带杯耳的。
左手平放,用布托住茶壶底部,右手抓住壶柄,走到嘉宾位置时停顿。
情况A:左手无名指、中指夹住杯盖,大拇指和食指握住杯耳,在领导右后方倒茶;情况B:轻轻拿起杯盖,放于桌上,再把杯子挪近布边,以免倒茶时弄湿桌面。
右手倒茶,左手轻轻扶住壶盖,以防滑落。
情况C:在领导左侧倒茶,因为茶杯放在领导的左手边,右边放的有话筒。
这个特殊情况会从左边倒茶。
若是用的一次性杯子,一定要注意力度。
如果是需要端茶的时候要双手,并且右手在上,左手在下。
手一定不要碰触领导可能喝水的地方。
茶水倒6-7分满即可。
左手再把杯盖盖好,轻轻把杯放下。
倒茶的顺序是领导优先,然后顺时针倒茶。
添茶续水一般在会议活动开始15-20分钟左右进行,添茶时一定注意茶壶不要离杯口太远,以免热水溅落在领导身上,稍微侧身背对领导,倒七八分满即可,。
第二讲 圆的一般方程一、圆的一般方程的定义当2240D E F +->时,方程220x y Dx Ey F ++++=表示一个圆,这个方程叫做圆的一般方程。
【要点】1.220x y Dx Ey F ++++=表示的曲线不一定是圆,2240D E F +-=时表示的是一个点,22D E ⎛⎫-- ⎪⎝⎭;2240D E F +-<时方程没有实数解,不代表任何图形;只有当2240D E F +->时,方程才表示圆。
2.22,x y 的系数相同且不等于0;方程不含xy 项。
3. 圆心坐标为,22D E ⎛⎫-- ⎪⎝⎭,半径长为2242D E F +-4.圆的一般方程−−−→←−−−展开配方圆的标准方程考点一 由圆的一般方程求圆的圆心和半径由圆的一般方程求圆心坐标和半径长有两种方法: 1. 通过配方法化为标准方程; 2. 直接用公式法求。
例1 圆22420x y x y +-+=的圆心坐标和半径长分别是( )A. ()2,1,5-B.()2,1,5-C.()2,1,5-D.()2,1,5-考点二 判断形如220Ax Bxy Cy Dx Ey F +++++=的方程是否表示圆形如220Ax Bxy Cy Dx Ey F +++++=的方程表示圆必须具备的条件 1. 0A C =≠; 2. 0B =;3. 2240D E AF +->以上三个条件需同时满足时,二元二次方程才表示圆。
例2 下列方程能否表示圆?若能,求出圆心和半径;若不能,说明理由。
(1)222750x y x +-+=; (2)22580x xy y x y -+-++=; (3)222240x y x +-=; (4)22210x y ay ++-=; (5)2220x y ax ++=.考点三 由确定圆的条件求参数范围二元二次方程220x y Dx Ey F ++++=表示圆的条件是2240D E F +->,求参数取值范围问题可以转化为解不等式2240D E F +->。
第二讲分解素因数与公因数、公倍数★知识精要1、素数与合数(1)素数:一个正整数,如果只有1个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素数。
(2)合数:一个正整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3)正整数按照含因数的个数分类,可以分为1、素数与合数。
2、判断一个正整数是不是素数的方法判断一个正整数是不是素数,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查素数表;二是试除法;所谓试除法就是从小到大用每一个素数2,3,5,7,...,依次去试除所给的正整数,如果它能被比它小的某个素数整除,它就是合数;如果除得的商比除数小,但仍不能整除,它就是素数。
3、素因数和分解素因数(1)素因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素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素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素因数。
(2)分解素因数:把一个合数用素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素因数。
注:素因数相对于合数而言,不能单独存在;一个数分解素因数的形式是唯一的;书写时,一般写成“合数=素因数相乘”的形式。
4、分解素因数的方法分解素因数的方法通常有以下两种:(1)树枝分解法:利用树形图逐步把合数分解成素因数相乘的形式.(2)短除法:先用一个能整除这个合数的素数(通常从最小的开始)去除;得出的商如果是合数,再按照上面的方法继续下去,直到得出的商是素数为止;然后把各个除数和最后的商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写成连乘的形式。
公因数与公倍数1、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1)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2)最大公因数:几个数的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3)两个数互素:如果两个整数只有公因数1那么称这两个数互素.注:两个不同的素数互素;1和任何数互素;两个相邻的正整数互素;一个素数和一个合数如果没有倍数关系,则它们互素;2、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求几个整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四种“(1)枚举法:分别枚举出每个数的所有因数,然后从公因数中找出最大的一个公因数,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2)分解素因数法:分别将每个数分解素因数,然后将所有公素因数连乘,所得的积就是他们的最大公因数.(3)短除法:用所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去除这两个数,除到所得的商互素,然后将所有除数连乘,所得的积就是他们的最大公因数.(4)运用规律法:如果两个数满足下面的规律,便可直接运用规律求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规律:两个整数中,如果某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因数,那么这个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如果这两个数互素,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3、公倍数与最小的公倍数(1)公倍数:几个整数的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2)最小公倍数:几个整数的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4、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1)枚举法:分别枚举出每个数的所有倍数,然后从公倍数中找出最小的一个公倍数,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2)分解素因数法:分别将每个数分解素因数,然后取它们所有公素因数,再去它们各自剩余的素因数,将这些素因数连乘,所得的积就是他们的最小公倍数.(3)短除法:用两个数的公因数去除这两个数,除到所得的商互素,然后将所有除数和最后的商连乘,所得的积就是他们的最小公倍数.(4)运用规律法:如果两个数满足下面的规律,便可直接运用规律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规律:两个整数中,如果某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果这两个数互素,那么它们的乘积就是最小公倍数.(5)大数倍数法:将两个数中的较大数依次乘以2,3,4,…,所得的积最先是较小这个数的倍数时,这个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例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给出原因。
思路:语义符号化--符号计算化--计算01化--01自动化--分层构造化--构造集成化1。
语义符号化定义:将现象定义为符号,进行符号组合,利用符号组合表达自然现象。
解释:将现象符号化为01及其组合,再进行01组合的变化以及进行基于01的计算,最后语义化为现象变化规律。
目的:进行基于符号的演算,即符号组合的变化方式。
关键:区分与命名,形成术语体系。
本质:抽象与具体化。
例子:易经。
天为现象,乾为本体,用体可为父,首,马等。
2。
符号计算化(思维符号的表达与计算)逻辑:世物因果之间所遵循的规律,视线始终普适的思维方式。
逻辑的基本表现形式是命题与推理。
命题是一个判断语句,内容为真或假。
推理是由简单命题判断推导得出复杂命题判断结论的过程。
四种基本逻辑运算(1为真,0为假)与AND:全真才真,有假则假。
0AND0=0,0AND1=0,IAND0=0,1AND1=1或OR:有真则真,全假才假。
0OR0=0,0OR1=1,1OR0=1,1OR1=1非NOT:非真则假,非假则真。
NOT0=1,NOT1=0异或XOR:相同为假,不同为真。
0XOR0=0,1XOR1=0,0XOR1=1,1XOR0=13。
计算01化(处理数值性信息即算术运算,处理非数值性信息即编码)数值性信息进位制:用数码和带有权值的数位来表示有大小关系的数值性信息的表示方法。
为啥用二进制:可与逻辑运算统一,元器件容易实现二进制:01八进制:01234567十进制:0123456789十六进制:0123456789ABCDEF(分别代表10,11,12,13,14,15)例如:(11110101)2=(365)8=(245)10=(F5)16=(0F5)16,表示数时,前面可以加无数个零,不影响数的大小。
符号咋办呢?----机器数的原码,反码,补码。
机器数:n+1位二进制数中第n+1位表示符号,0表示正数,1表示负数。
真实数值(真值):带符号的n位二进制数正数的原码,反码,补码是一样的。
申论中国·思政公开课第二讲
中国思政公开课的第二讲涉及了许多重要的议题,包括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使命、中国改
革开放以及中国的国际地位等等。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总结出来的一套理论体系,它融合了马克思主义原则和中国实际情况,为中国的发展提供
了重要指导。
在这个理论体系中,中国梦被提出,强调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宏伟目标,激励着全国人民为之努力奋斗。
其次,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使命也是第二讲的重点内容。
中国
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历史和使命对于理解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党的历史进行回顾,可以更好地认识党的性
质和宗旨,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和责任。
另外,中国改革开放也是思政公开课第二讲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国改革开放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它使中国经
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也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重要动力。
通过
对改革开放的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国发展的脉络和方向。
最后,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是第二讲的重点内容之一。
随着中国
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了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和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
总的来说,中国思政公开课第二讲涉及了许多重要议题,这些议题对于我们理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国的发展脉络和方向,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和影响。
第⼆讲有⾊光学玻璃第⼆节有⾊光学玻璃⼀、有⾊光学玻璃的分类及牌号(有⾊光学玻璃按着⾊剂的种类不同可分为)1、离⼦着⾊选择吸收玻璃着⾊剂在玻璃中呈离⼦状态,称离⼦着⾊选择吸收玻璃。
离⼦着⾊剂通常采⽤⾦属钴、镍、钼、锰、铬、铀、钛、铜的氧化物,(例如氧化钴使玻璃呈兰⾊,氧化亚镍使玻璃呈紫⾊或棕⾊。
)这类有⾊玻璃在有⾊玻璃中占⽐重最⼤,品种最多。
这类玻璃的特点是:在整个光谱域内,对某⼀波段吸收多⼀些,⽽对另⼀波段透过多⼀些。
它的光谱特性曲线在某⼀段有明显的“⾕”和“峰”,故称选择吸收玻璃。
离⼦着⾊选择吸收玻璃包括:透紫外线玻璃(ZWB ),紫⾊玻璃(ZB ),青⾊玻璃(QB ),绿⾊玻璃(LB ),透红外玻璃(HWB ),防护玻璃(FB ),透紫外线⽩⾊玻璃(BB )。
2、硒镉着⾊玻璃这类着⾊玻璃采⽤硒化镉和硫化镉作为着⾊剂。
由于着⾊剂在玻璃中呈胶态,亦称胶态着⾊玻璃。
硒镉玻璃的特点是:有⼀个较宽的⾼透过区和⼀个⾼吸收区,在两者之间有⼀个过渡区,此外光谱透过率的变化是异常迅速的,过渡区愈窄,玻璃的截⽌性能就愈好。
硒镉玻璃包括:红⾊(HB ),⾦⾊(JB ),和橙⾊(CB )三种。
3、中性玻璃中性玻璃也是离⼦着⾊玻璃,它的特点是在可见光区域能⽐较均匀的降低光源的光强度,⽽不改变其光谱成分。
中性玻璃的牌号有AB1,AB2,AB3……AB10这类玻璃主要是做中性滤光⽚、减光镜等。
有⾊光学玻璃⼜称光学滤光玻璃,它主要⽤来制作观察、照相、红外等仪器的滤光⽚,以达到提⾼仪器能见度或满⾜某些特殊要求,还可制作有⾊眼镜。
⼆、有⾊光学玻璃的光谱特性有⾊光学玻璃的作⽤是:它能选择的透过特定波长的光线;能从不连续的光谱中分离出单⼀谱线;或由连续的光谱中滤出⼀定宽度的光谱范围或均匀减弱⽩光的光谱等。
λT 、光密度λD 和吸收率λE 等来表⽰。
设波长为λ的光通过厚度为l mm 的有⾊光学玻璃的透过率为:21)1(R T T l -=λλ(1-37)1λT ——厚度为1mm 的有⾊玻璃仅与吸收有关的透过率;l ——为试样长度;R ——为有⾊玻璃表⾯的反射⽐; 211??+-=n n R 将式(1-37)取对数,得到21)1lg(lg lg R T l T -+=λλ已知光密度的定义式为:λλT D lg -=光密度表⽰:厚度为l 的玻璃试样的光密度,它表⽰玻璃材料对光的透过率特性,透过率⼩,光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