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心肺复苏操作标准 - 院外版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2
CPR[Cardio (heart) Pulmonary (lung) Resuscitation (revive, revitalize) ]1.Check the scene for safety .3.Kneel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person. Determine unresponsiveness .Tap the shoulder and shout “Are you okay?”4.Check for breathing. About 5 seconds (Look down towards the person’s chest to see if it is moving. Listen with your ear , for any airflow through the mouth or nose. Feel with your cheek if there is any air coming out of the mouth..)5.Activate the EMSS .6.Position the person supine .Logroll the person so there’s no twisting of the spine . Must be on a hard , flat surface .Place the person’s arms alongside the body .7. Loosening tight collar and belt.8.Check for carotid pulse .Less than 10 seconds . 2 fingers / cm lateral the throat. Also check for visible signs of circulation (breathing, coughing, moving).9.Circulation . If person has no pulse , begin with the chest Compressions . Locate breastbone & Interlock two hands . Place heel of one hand on center of chest between the nipples ( breastbone: junction of the middle 1/3 and lower 1/3)Be sure to keep your fingers up off the chest wall .Keep your arms straight and shoulders over your hands. Vertical force produced by the upper part of the body.Push hard, push fast. Depth : more than 5 cm /2 inches. Frequency: over 100 times/min.Make a rhythm and count out loud .(Try : 1 and, 2 and, 3 and, 4 and, 5 and, 6 and, ```30 and )After 30 compressions (better in 18 seconds) , follow with 2 rescue breaths .10.Clear and open the Airway.Use your two fingers to clear anything that blocking the person’s airway .Head-tilt & Chin-lift .OR Jaw-thrust . (Use for person who may got neck injury.) Grasp the lower jaw on both sides of the head, lift it upward and outward.11.Breathing.Pinch the person’s nose with your fingertips & start mouth to mouth breathing.Place your mouth over the person’s mouth and exhale.Give two full breaths ( 1 second for each) . Between each breath allow lungs to relax as the person exhales .Keep an eye on his chest. Try not to over-inflate the person’s lungs.Breath frequency: 8~10 times/2mins . 400~600 ml/time (for adult )12. One CPR cycle :30 compressions + 2 breaths , should be performed 5 times .Time shif for Breathing to Compression should be limited in 5 seconds .13.After 5 cycles (about 2 minutes )of CPR, recheck circulation .If no circulation , continue CPR and recheck circulation every 2 minutes.14.Still pulses are absent , Continue CPR cycle Until help arrives. The whole process at least 30 minutes.15.Do the following if the person has signs of circulation:a. Check for breathingb. Position the person in recovery position if the person’s breathing .c. Monitor breathing and circulation .d. Record the process.16.Do the following if the person has signs of circulation but breathing is absent:a. Give 1 rescue breath every 5 seconds .b. Monitor circulation ..。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科室姓名考核日期监考人得分项目技术要求分值扣分细则扣分目的以徒手操作来恢复猝死患者的自主循环、自主呼吸和意识,抢救发生突然意外死亡的患者。
2解释不全扣1分未解释全扣准备1.着装:衣帽整洁,仪表端庄。
2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2.用物:治疗盘、盖缸(内盛大纱布)、弯盘、血压计、听诊器、木板、复苏安妮、手电筒、秒表。
6缺一件扣1分一件不符合要求扣1分评估1.确认现场环境安全。
2.判断患者意识和运动及呼吸:呼叫患者,轻拍患者双肩部,确认患者意识丧失、无运动、呼吸停止或仅有叹息样呼吸。
3.同时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术者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部位),向近侧旁开两指,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检查有无颈动脉搏动,确认无脉搏。
整个判断时间小于10秒钟。
10未确认扣2分拍打部位不正确扣1分未看胸廓扣1分评估不全扣5分未作评估全扣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操作步骤一人操作法1.立即呼叫他人协助抢救,记录呼救时间。
2未呼叫扣1分未记录时间扣1分2.立即去枕仰卧,卧于硬板床上或地上,或普通床加木板,枕头横立于床头,头颈躯干平直无扭曲,双手放于躯干两侧。
3 一处不合要求扣1分3.立即解开病人衣扣、裤带、暴露胸腹部。
2 一处不合要求扣1分4.即刻行胸外心脏按压:(1)、定位准确,一手掌根部紧贴在患者两乳头连线的胸骨中心,另一手掌根部重叠放于其手背上(贴紧胸骨的手指翘起,不接触胸壁,另一手手指交叉握住)。
②按压时肘关节伸直内收,前臂与胸骨垂直,借臂、肩和上半身体重的力量垂直向下用力按压,使胸骨下陷5cm以上,放松时手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按压30次,(按压与放松时间为1∶1),频率100次/分以上。
20定位手法不正确扣2分双手不平行扣2分双肘未伸直扣2分位置不正确一次扣2分手掌离开一次扣1分动作过猛扣2分频率不正确扣2分一项不合要求扣1分5.检查并取下义齿,头偏一侧,置弯盘于口角旁,用纱布清除口鼻腔分泌物。
简述院外心肺复苏流程
心肺复苏的步骤:
1、胸外按压:胸外按压并不像以前所说的首先要进行气管确认,首先要确定患者确实已经处于心跳、呼吸骤停的状态,而不能盲目地进行心肺复苏的操作。
心肺复苏的按压位置通常是在两乳头连线的中间,一般为胸骨中下1/3的交界处。
按压时,双膝跪在患者右侧,双臂要伸直,每一次按压的力度要使胸廓下陷5-6cm,才能使胸廓完全回弹。
每分钟按压至少100-120次,且按压的频率不能减少;
2、人工呼吸:通常人工呼吸和按压的比率是按压30次,进行2次人工呼吸。
开放患者的气道,头后仰,用手托住患者的下颌,用嘴包住患者的嘴,捏住患者的鼻子,用力向患者的口内吹气,直到胸廓抬起;
3、吹气后将患者的鼻子松开,如此进行5个循环,期间按压的力度需要均匀而不能减弱;
4、为了保证按压有效,要求持续按压2分钟,然后评估此次抢救对患者是否有效。
评估要根据五个方面:意识有没有恢复、瞳孔有没有缩小、面色是否变为红润、肢体有没有抽动、颈动脉和自主呼吸有没有恢复正常。
原则上心肺复苏需要不间断的按压,直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因此,只要发现有人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就需要按照
先胸外按压30次,然后开放气道,进行人工呼吸2次的步骤反复操作,5组操作之后,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直至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或者专业的急救人员到现场后,再一次进行评估。
使用簡易呼吸器心肺複蘇術(2018年修訂)相關知識:目の1.使用簡易呼吸器,維持和增加機體通氣量。
2.糾正低氧血症。
3.用人工の方法使患者迅速建立起有效の循環和呼吸,恢複全身血氧供應,防止加重腦缺氧,促進腦功能の恢複。
強調要點1.評估患者意識後,同時評估其呼吸和脈搏。
2.AED和除顫儀獲取和准備過程中仍需要CPR,一旦准備就緒,直接除顫。
3.按壓頻率為100-120次/分,深度為5-6厘米。
4.每次按壓間隙不能“倚靠”在患者胸部,手可放在患者胸部,但是不能有任何壓力。
5.盡量減少按壓中斷,每次中斷必須控制在10秒之內,1分鐘內CPR過程中不得低於60%,也就是說100-120次要在36秒完成。
6.簡易呼吸器面罩需與面部完全貼合,CE手法中“C”手法保障面罩密閉、“E”手法保持氣道通暢。
注意事項1.搶救環境應安全。
2.患者應躺在平地或硬板床上。
3.按壓の部位和方法要正確,如有失誤不但使搶救失敗,還可能發生骨折、氣胸、內髒損傷、胃內容物反流。
4.按壓時注意肘關節伸直,按壓放松時手掌根部不能離開按壓部位,一旦離開,必須重新定位。
5.病人口腔、咽部有分泌物應及時清除,以免阻塞呼吸道。
6.密切觀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暢。
7.擠捏呼吸囊時壓力不可過大,約擠捏呼吸囊1/3-1/2未宜,不可時大時小以免損傷肺組織,造成呼吸中樞紊亂,影響呼吸功能恢複。
心肺複蘇の有效指征1.能捫及頸動脈、股動脈搏動。
2.收縮壓在60mmHg以上。
3.患者の面色、口唇、甲床、皮膚等色澤轉紅。
4.擴大の瞳孔縮小。
5.呼吸改善,出現自主呼吸。
6.昏迷變淺,出現發射或掙紮。
7.心電圖可見波形改善。
AHA心肺复苏(CPR) 及心血管急救(ECC)2017年国际新标准操作流程指南更新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 CA)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在未能预计的情况和时间心脏突然停止搏动,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引起全身组织细胞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如不及时抢救即可立刻失去生命。
心肺复苏(CPR)心肺复苏(CPR)是指对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采取紧急抢救措施(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使其循环、呼吸系统和大脑功能得以控制或部分恢复的急救技术,适用于几乎所有原因造成的心脏骤停。
2017年11月6日,美国心脏学会(AHA)官网及Circulation杂志刊登了关于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的指南更新文件。
新版指南在《2015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的基础上在五个方面进行了更新与强调,主要包括调度员协助的CPR、旁观者参与的CPR、急救医疗服务(EMS)提供的CPR、心脏骤停后CPR、胸外按压—通气比例5个部分。
以下进行这几个方面新旧版本的比较1、调度员协助的CPR(Dispatch-assisted CPR)2017AHA更新:建议针对疑似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在需要调度员指导施救的情况下,调度员应指导呼救者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ⅠC-LD)。
2、旁观者参与的CPR(Bystander CPR)2.12017AHA更新:对于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未经过培训的旁观者应在调度员指导下或自行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ⅠC-LD)。
2.22017AHA更新:对于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推荐经过单纯胸外按压心肺复苏培训的旁观者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ⅠC-LD)。
2.32017AHA更新:对于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推荐经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培训的旁观者对其同时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Ⅱ a C-LD)。
(就国目前的紧急医疗服务体系而言,由调度员指导下实施心肺复苏的形式还不理想,同时,由于心肺复苏术普及度低以及相关培训的规程度不足从而导致民众参与意愿及救助能力都有待提升,从而导致由“旁观者参与的CPR”的局面还有待长期发展。
2018心肺复苏C P R流程--英文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CPR[Cardio (heart) Pulmonary (lung) Resuscitation (revive, revitalize) ]the scene for safety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person. Determine unresponsiveness .Tap the shoulder and shout “Are you okay”for breathing. About 5 seconds (Look down towards the person’s chest to see if it is moving. Listen with your ear , for any airflow through the mouth or nose. Feel with your cheek if there is any air coming out of the mouth..)the EMSS .the person supine .Logroll the person so there’s no twisting of the spine . Must be on a hard , flatsurface .Place the person’s arms alongside the body .7. Loosening tight collar and belt.for carotid pulse .Less than 10 seconds . 2 fingers / cm lateral the throat. Also check for visible signs of circulation(breathing, coughing, moving).. If person has no pulse , begin with the chest Compressions . Locate breastbone & Interlock two hands . Place heel of one hand on center of chest between the nipples ( breastbone: junction of the middle 1/3 and lower 1/3)Be sure to keep your fingers up off the chest wall .Keep your arms straight and shoulders over your hands. Vertical force produced by the upper part of the body.Push hard, push fast. Depth : more than 5 cm /2 inches. Frequency: over 100 times/min.Make a rhythm and count out loud .(Try : 1 and, 2 and, 3 and, 4 and, 5 and, 6 and, ```30 and )After 30 compressions (better in 18 seconds) , follow with 2 rescue breaths .and open the Airway.Use your two fingers to clear anything that blocking the person’s airway .Head-tilt & Chin-lift .OR Jaw-thrust . (Use for person who may got neck injury.) Grasp the lower jaw on both sides of the head, lift it upward and outward..Pinch the person’s nose with your fingertips & start mouth to mouth breathing.Place your mouth over the person’s mouth and exhale.Give two full breaths ( 1 second for each) . Between each breath allow lungs to relax as the person exhales . Keep an eye on his chest. Try not to over-inflate the person’s lungs.Breath frequency: 8~10 times/2mins . 400~600 ml/time (for adult )12. One CPR cycle :30 compressions + 2 breaths , should be performed 5 times .Time shif for Breathing to Compression should be limited in 5 seconds .5 cycles (about 2 minutes )of CPR, recheck circulation .If no circulation , continue CPR and recheck circulation every 2 minutes.pulses are absent , Continue CPR cycle Until help arrives. The whole process at least 30 minutes.the following if the person has signs of circulation:a. Check for breathingb. Position the person in recovery position if the person’s breathing .c. Monitor breathing and circulation .d. Record the process.the following if the person has signs of circulation but breathing is absent:a. Give 1 rescue breath every 5 seconds .b. Monitor circulation ..。
编号:034 双人心肺复苏操作流程操作准备判断意识评估循环和呼吸呼救摆体位、检测简易呼吸器胸外按压畅通气道人工呼吸(CAB)再次评估整理记录1.衣帽整齐、洗手。
2.用物准备齐全(简易呼吸器、血压表、听诊器、治疗碗1个、弯盘1个、纱布5块、手电、纸、笔、速干手消毒剂、生活和医用垃圾桶、按压板1块)。
1.护士A评估环境是否安全。
2.轻拍患者双肩,并贴近左和右耳,大声呼叫:“喂,您怎么了”,“X床XX意识丧失,快来抢救!”掀开盖被三折于脐下。
1.用左手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喉结旁开两横指)滑向一侧颈动脉搏动处。
2.同时将耳廓贴近患者口鼻,眼看胸廓,判断时间5-10秒。
操作者口述:“患者呼吸、心跳骤停,立即心肺复苏!如为可除颤心律应首先除颤!”护士B取简易呼吸器。
1.移床头桌,去床档,去枕头,将病人仰卧,垫按压板(或置于硬板床),(如在病房外应躺在坚硬平坦地面),头颈躯干在一条直线。
2.解开衣扣,暴露胸部,退裤至脐下。
3.护士B携带简易呼吸器到达,检测并连接简易呼吸器。
1.立即给予胸外按压30次。
2.护士B连接氧源,调节氧流量。
将患者头偏向一侧,用手指清除口鼻腔内分泌物、异物及取下活动假牙等。
3.护士B打开气道(仰头提颏法,疑有颈部外伤者必须用推举下颌法),给予2次人工呼吸,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为30:2。
1.用左手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喉结旁开两横指)滑向颈动脉搏动处。
2.同时将耳面部贴近患者口鼻,眼看胸廓。
1.撤按压板,整理衣裤及被褥。
2.抬起床档,移回床头桌。
3.整理用物。
4.洗手。
5.补写抢救记录。
呼叫无应答,意识丧失。
记录抢救开始时间。
1.1001、1002、1003、1004、1005、1006、1007,颈动脉搏动恢复;胸廓有起伏,自主呼吸恢复。
2.压眶有反应、瞳孔由散大变为缩小,对光反射存在,肤色转红、血压80/60mmHg、心电图恢复窦性心律。
3.抢救成功!记录抢救结束时间,密切观察病情,给予高级生命支持。
2018心肺复苏步骤及方法引言: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一种紧急救护措施,用于在人发生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时恢复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更新,2018年心肺复苏的步骤和方法也出现了一些调整。
本文将介绍最新的2018心肺复苏步骤及方法,帮助每个人更好地掌握和应用CPR。
一、胸外按压胸外按压是心肺复苏的首要步骤之一,它可以维持和恢复血液循环。
按照2018年的指南,以下是胸外按压的具体方法:1. 将患者平放在坚硬平整的表面上,如地板或床垫。
2. 确定胸骨压迫位置,即胸骨下缘和缺口之间的中央位置。
3. 腰背挺直,双手交叉放在胸骨中央部位。
4. 用身体的重量施加下压力,使胸骨下陷5-6厘米。
5. 按照100-120次/分钟的频率进行按压,保持节奏和力度的一致性。
二、人工通气在胸外按压之后,进行人工通气能提供身体所需的氧气,并恢复正常的呼吸功能。
以下是最新的2018年人工通气的方法:1. 在完成30次胸外按压之后,停止按压,进行人工通气。
2. 翻开患者的气道,使头部稍微后仰。
3. 握住面罩,将其放置在患者的口鼻部位。
4. 使用适当的速度,给予两次每次1秒钟的通气。
注意每次通气时胸廓应该上升。
三、回馈机制和通气时机的调整在2018年的指南中,对于回馈机制和通气时机进行了一些调整:1. 推荐使用自动脉搏检测设备,对每次按压的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回馈来指导操作。
这有助于提高按压的效果。
2. 每30次按压进行2次通气的比例保持不变,即30:2。
然而,如果有专业医务人员在场,可以考虑进行胸外按压和通气的同步进行。
四、AED的应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在心肺复苏过程中的应用也发生了变化:1. AED应早期启动,即在发现心脏骤停时尽快使用AED进行除颤。
2. 非专业医务人员在使用AED前不需要检查脉搏。
院外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
1. 识别心脏骤停:如果目击者发现有人突然倒地,没有呼吸或只有杂乱无序的呼吸,应立即怀疑心脏骤停。
2. 拨打急救电话: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号码(如911),
并告诉调度员目击者发现有人心脏骤停,请求紧急救援。
3. 开始心肺复苏:紧急救援人员或目击者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措施,包括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a. 心脏按压:找到心脏按压位置,通常为胸骨下缘的正中部。
使用双手交叉叠放,使胸部下陷至少5厘米(成人),并以每分钟至少100-120次的频率进行按压。
b. 人工呼吸:将患者放平仰卧位,然后仰头使气道呈直线。
捏紧鼻孔,用嘴对嘴或使用人工气道装置进行人工呼吸。
每次呼吸持续1秒左右,观察胸廓抬起。
c. 连续心肺复苏:持续进行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按照30
次心脏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的比例,直到急救人员到场或患者恢复意识。
4.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如果附近有可用的AED,
紧急救援人员或目击者应该立即将其使用。
按照AED的使用
说明,将电极贴附于患者胸前,紧跟指示进行除颤。
5. 等待急救人员到场: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急救人员到场
为止。
急救人员将继续进行高级生命支持措施,包括注射药物和持续心肺复苏。
需要注意的是,院外心肺复苏要及时、准确地进行,每分钟延误会使患者的生存率下降7-10%。
因此,在进行心肺复苏前或进行中最好由一个人拨打急救电话,并且尽快开始心肺复苏步骤。
操作过程中还要注意自身安全,尽量避免感染等风险。
心肺复苏2018年国际新标准操作流程C P R首先评估现场环境安全1、意识的判断: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问:“喂!你怎么了?”告知无反应。
2、检查呼吸:观察病人胸部起伏5-10秒(1001、1002、1003、1004、1005…)告知无呼吸3、呼救:来人啊!喊医生!推抢救车!除颤仪!4、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告之无搏动(数1001,1002,1003,1004,1005…判断五秒以上10秒以下)。
5、松解衣领及裤带。
6、胸外心脏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深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100-120次/分,正确的按压深度5-6cm)7、打开气道:仰头抬颌法。
口腔无分泌物,无假牙。
8、人工呼吸:应用简易呼吸器,一手以“CE”手法固定,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ml,频率10-12次/分。
9、持续2分钟的高效率的CPR: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的比例进行,操作5个周期。
(心脏按压开始送气结束)10、判断复苏是否有效(听是否有呼吸音,同时触摸是否有颈动脉博动)。
11、整理病人,进一步生命支持。
2015版美国心肺复苏指南十大更新1、首次规定按压深度的上限:在胸外按压时,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但应避免超过6厘米。
旧指南仅仅规定了按压深度不低于5厘米。
新指南认为,按压深度不应超过6厘米,超过此深度可能会出现并发症,但指南也指出,大多数胸外按压不是过深,而是过浅。
对于儿童(包括婴儿[小于一岁]至青春期开始的儿童),按压深度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大约相当于婴儿4厘米,儿童5厘米。
对于青少年即应采用成人的按压深度,即5~6厘米。
2、按压频率规定为100~120次/分。
原指南仅仅规定了每分钟按压频率不少于100次/分,但一项大样本的注册研究发现,如果按压频率(超过140次/分)过快,按压幅度则不足。
院外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院外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救护措施,用于在心脏骤停时恢复心跳和呼吸。
以下是院外CPR操作的基本流程:
1. 确认情况:判断患者是否没有反应,没有呼吸,并呼叫急救电话(如拨打120)请求帮助。
2. 立即开始胸外按压: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使其仰面朝上。
找到心脏位置(通常在左乳头线上),将双手掌贴合在中央,患者胸骨下缘位置,紧握双手交叉,在使劲伸直手臂的同时向下按压胸部。
按压的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每次按压的深度至少为5cm。
3. 进行人工呼吸:经口/经鼻呼吸法(包含口对口、口对鼻和口对面罩呼吸法)或胸外按压为中断期间的间歇按压,但应尽量保持胸外按压时间的占比不少于80%。
4. 按照30:2的比例进行按压和呼吸:连续进行30次按压,然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保持按压和呼吸的协调和频率。
5. 持续CPR直到急救人员到达:如果有急救人员到达,他们将接管CPR操作。
如果没有,继续进行CPR并等待医护人员到达。
请注意,以上步骤仅为一般指导。
在实施院外CPR时,根据具体急救设备、环境和患者状况等因素可有所差异。
建议接受基本的急救和CPR培训后才进行实际操作。
2018年“心肺复苏术”技能考核评分标准项目
一、环境评
做好自我防护:观察周围环境(
估(2分)
二、判断与
1、快速到达患者右侧身旁,拍患者双肩(1分),分别对双耳呼喊(1分):2准备(15
喂!你怎么啦?重呼轻拍。
分)2、判断病人:正确触摸颈动脉:以患者喉结为定点标志(2分),食指10和中指沿甲状软骨向侧下方滑动
检查有无动脉搏动,时间不超过2-3cm,至胸锁乳突肌凹陷处(2分),10秒(2分)。
同时判断呼吸:耳听有1分)。
口述病人情况(21分)。
1分),解开患者上衣,121分),口述:环境安全(1分)。
2操作要求分值扣分得分无呼吸音(1分),眼睛观察胸廓有无起伏(3、立即大声呼救:“快来人啊,抢救病人”(4、体位:置患者仰卧位于硬质平面上,可口述(暴露前胸(1分)。
三、胸外心分):患者无意识,颈动脉搏动消失,无正常呼吸,马上进行心肺复苏。
定位方法正确(10分):方法:两乳头连线与胸骨的交点。
脏按压
按压手法、姿势正确:双手掌完全重叠(
(37分)
心手指翘起(4分)、两臂关节伸直并按压部位呈垂直方向(工呼吸比30:2(3分)。
四、开放气
算帐口腔及咽部:将患者头偏向一侧(
道(25分)中指缠好无菌纱布伸入口内挖出污物(
分)。
1分),左手扒开嘴巴,右手食指、2分),如有活动假牙一并清除(23分)。
按压深度5-6cm(6分);按压频率100-120次/分(6分);胸外按压与人4分)、十指相扣(4分)、掌1030
5。
心肺复苏操作标准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救护技术,用于挽救心脏骤停或呼吸骤停的患者。
在这种紧急情况下,正确的心肺复苏操作可以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下面将介绍心肺复苏操作的标准步骤,希望能帮助更多人掌握正确的急救技能。
1. 确认环境安全。
在进行心肺复苏之前,首先要确保自己和患者所处的环境是安全的。
如果环境存在危险,应立即将患者移至安全地点,避免发生二次伤害。
2. 检查患者意识和呼吸。
接近患者时,应当轻拍患者的肩膀并大声呼喊“你好吗?”来刺激患者的意识。
同时观察患者的胸部是否有规律的起伏,以确认患者是否正常呼吸。
3. 拨打急救电话。
如果患者没有意识和正常呼吸,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请求医护人员前来协助。
4. 进行胸外按压。
将患者平躺在坚硬的表面上,然后站在患者的一侧,将一只手掌放在患者胸骨下方,另一只手叠放在上方。
用身体重量向下按压胸部,每次按压深度为5-6厘米,频率为100-120次/分钟。
5. 进行人工呼吸。
在进行胸外按压的同时,应每隔30次按压进行2次人工呼吸。
将患者的头部稍微仰起,捏住患者的鼻子,用自己的嘴对患者的嘴进行呼吸,每次呼吸持续时间约为1秒,观察患者的胸部是否有起伏。
6. 持续操作直至医护人员到达。
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时,要保持持续不断,直到医护人员到达现场。
即使患者恢复了呼吸或心跳,也不应停止心肺复苏操作,直到医护人员确认患者已经完全脱离危险。
心肺复苏操作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技能,掌握正确的操作步骤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挽救生命。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并掌握心肺复苏技能,为身边的人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加强心肺复苏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让更多人了解并掌握这项重要的急救技能。
愿我们的世界因为更多人的懂得而变得更加温暖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