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识别及控制措施记录表
- 格式:xls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6
完整版)项目管理风险识别及控制措施表存在问题及薄弱环节:1.分包方违法、违规行为被查处、通报、处罚,对公司造成不良影响的风险。
2.甲方直接专业分包工程不能按期完工导致我方无法按期完成工程进度的风险。
3.不及时进行合同评审和签订,引起纠纷,被诉法院,形成风险。
4.正在履约或已经履约完的劳务队考核不严格,使一些信誉差,经济实力和履约能力较低的队伍进入合格分包名册,导致新开项目将再次使用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5.项目部未经招标或未经分公司同意引进一些信誉差、经济实力和履约能力较低的队伍,易出现因拖欠工资和进度滞后的问题,给公司造成信誉和经济损失的风险。
管控措施:1.相关部门针对专业分包单位进行针对性施工生产管理的管理,如生产(进度)、质量(质量)、人力(管理人员)、市场(资质)等,制定相应的手册。
2.收集证据向甲方致函并让甲方确认我方施工节点进度,避免因进度造成违约。
制定相应的施工生产管理手册。
3.相关部门针对合同评审进行针对性的施工生产管理管理;督促项目经理对合同评审的时间阶段,避免出现纠纷。
制定相应的施工生产管理手册。
4.及时更新合格分包方花名册;对相关单位及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加大合同履约能力的考核。
制定相应的施工生产管理手册。
5.及时更换劳务队或者引进有实力的劳务队进行其余工程量的施工,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制定相应的施工生产管理手册。
6.签订《安全协议书》、《合同协议书》、《承诺书》等合法用工手续;对所有进场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并留存记录;做好班前十分钟安全教育;办理建工团意险及工伤保险,做好劳保用品的发放;做好特殊工种的培训、取证工作。
制定相应的施工生产管理手册。
7.调查工程地区内劳务市场价格,选择价格区间合理、可接受的劳务队伍;如果价格合理,必要时可跨区域招用劳务。
制定相应的施工生产管理手册。
删除问题段落:8.工伤事故的风险。
9.劳务队伍抬价导致劳务成本上涨的风险。
10.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由于项目工程款迟迟不能拨付,造成劳务队垫资压力过大造成经济纠纷的风险。
粉碎机作业危害风险评估及控制措施记录表一、危害识别在粉碎机粉碎物料作业过程中,存在以下主要危害因素:1.机械风险:粉碎机设备本身的机械故障或操作不当可能导致人员受伤或设备损坏。
2.电器风险:电气设备可能发生漏电、电击等危险事件。
3.物料风险:被粉碎的物料可能具有毒性、易燃性等危险特性,导致环境污染或火灾等事故。
4.噪音和振动:粉碎机运行时产生较大的噪音和振动,长时间接触可能对操作人员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二、风险评估根据上述危害因素,我们对各项风险进行评估,以便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风险评估结果如下:1.机械风险:中高风险,一旦发生可能导致人员重伤和设备损坏。
2.电器风险:中风险,一旦发生可能导致人员触电和设备损坏。
3.物料风险:高风险,一旦发生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和火灾等严重事故。
4.噪音和振动:低风险,但对长时间接触的操作人员可能产生健康影响。
三、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我们制定以下风险控制措施:1.机械安全保护措施:2. a. 定期对粉碎机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机械部件的正常运转。
3. b. 在设备周围设置安全护栏,防止人员接近运转部位。
4. c. 提供合格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耳塞等,降低操作风险。
5.电器安全保护措施:6. a. 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转,防止漏电、电击等事件的发生。
7. b. 对电缆、电线等进行经常性检查,防止破损、老化等问题。
8. c. 为操作人员提供专业的电器安全培训,确保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9.物料处理安全措施:10. a. 在粉碎前,应对物料进行严格的危险性评估,了解其物理、化学特性及危害性。
11. b. 严格遵守物料处理规程,避免物料泄漏、溅出等意外情况。
12. c. 在粉碎过程中,应对关键部位进行实时监控,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13. d. 配备相应的安全应急设施,如灭火器、烟雾报警器等,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火灾事故。
14.噪音和振动控制措施:15. a. 在粉碎机设备周围设置隔音屏障,减少噪音对操作人员的影响。
压力表拆装更换作业风险点辨识及控制措施表(JSA)一、风险点识别1.1 未进行安全培训或安全交底在进行压力表拆装更换作业前,操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或安全交底,了解作业过程中的潜在风险,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安全防范措施。
如果操作人员没有接受过安全培训或安全交底,不了解潜在风险,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1.2 未佩戴相关个人防护用品压力表拆装更换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接触和操作压力容器、管道等高压设备,存在被高压喷溅、烫伤等风险。
因此,操作人员必须佩戴相关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鞋等,以保证自身安全。
1.3 未确认现场安全环境在进入压力表拆装更换作业现场前,操作人员必须对现场环境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后再进行操作。
如果未对现场环境进行检查确认,可能会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4 未进行风险评估和制定应急预案在实施压力表拆装更换作业前,需要对作业过程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出潜在的风险和可能造成的危害,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如果未进行风险评估和制定应急预案,当出现紧急情况时,可能会导致无法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造成严重的后果。
1.5 未进行专业人员操作或监护压力表拆装更换作业属于特种作业,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操作人员进行操作。
如果未进行专业人员操作或监护,可能会因为操作不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操作步骤与流程2.1 制定安全培训计划并实施在进行压力表拆装更换作业前,需要制定详细的安全培训计划并实施。
安全培训计划应该包括操作过程中的潜在风险、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安全防范措施等内容。
培训结束后需要对操作人员进行考核,确保他们完全掌握了相关知识和技能。
2.2 检查个人防护用品是否齐全有效操作人员在进入压力表拆装更换作业现场前,必须检查个人防护用品是否齐全有效。
个人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鞋等,以确保在操作过程中不会受到伤害。
如果发现个人防护用品有破损或失效等情况,应立即更换。
2.3 对现场环境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后再进行操作在进入压力表拆装更换作业现场前,需要检查确认现场环境是否安全。
风险、控制措施清单单位:日期:年月日序号危害因素后果、影响风险等级部门、设施控制措施操作/技术/财务/人力资源需求改进负责人1 炊事员没有健康证,不进行查体;饭菜原料清洗不干净,消毒不好;原材料不新鲜、变质,食品存放不当;四害较多;食品中毒一级后厨执行卫生管理制度,炊事员持证上岗,定期查体,不购买不新鲜、变质食品或放置时间过长,存放按规定执行,厨具清洗干净,加强消毒人员培训厨师长2 使用炊事机械违章操作防护设施缺失机械伤害二级炊事机械加强人员培训,搞好岗位练兵,经常维护设备,保障防护到位人员培训厨师长3 炊事机械不接地或接地不良触电一级炊事机械正确安装电气设施及线路,禁止乱接乱拉电线和使用电炉子,安排电工巡检保养,加强监督检查人员培训,定期维护厨师长4 切菜时切到手,炒菜时火苗飞溅切伤手、火灾、灼烫二级后厨加强人员培训,搞好岗位练兵人员培训厨师长5 违章使用燃气设施火灾、爆炸一级后厨天然气管理执行“三先三后八不准”和“二紧一通”,消防设施及时保养更新人员培训厨师长6 乱拉乱接电线,使用电炉子,在电线上挂物品等触电、火灾一级前厅、后厨正确安装电气设施及线路,禁止乱接乱拉电线和使用电炉子,安排电工巡检保养,加强监督检查人员培训,规范线路经理7 库房吸烟火灾一级库房消防设施及时保养更新人员培训经理8 工器具、绝缘工具有缺陷人员触电、感应电伤害。
二级电工经常维护工器具,定期进行绝缘测试人员培训,定期检测经理工序危害分析是否显著对危害是否显著的判断依据采用预防显著危害的措施是否CCP原料采购验收1、致病菌、病毒、寄生虫等2、药物残留、重金属、食品添加剂不规范使用3、有害杂质混入是是是1、原料在采运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2、原料在生长、饲养、生产过程中不规范用药3、原料在采收、运输过程中掺入杂质、食品掺伪等1-2、规范进货渠道、合格供应商3、SSOP控制是是否原料储存1、有害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虫害等2、杀虫剂、灭鼠药等3、异物混入是是是1、原料在常温放置过久、外包装挤压变形破损2、化学药品管理混乱3、异物控制不当混入1-3、SSOP控制是否否粗加工1、有害微生物、交叉污染2、洗涤剂残留3、异物混入等是是是1、荤素加工用具混用,鱼类等常温操作时间过长2、未完全清洗、化学药品管理混乱3、来自人员、设备的异物控制不当1、生熟分开、控制操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