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8.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

18.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

电子档案的安全管理及措施

电子档案的安全管理及措施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档案管理从纸质档案管理向电子档案管理转变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如何有效保存原始档案,如何加快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进程,这些都是档案管理亟待探索、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多个角度对比分析了纸质档案管理和电子档案管理的差异,并提出电子档案安全管理的措施及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电子档案管理;纸质档案管理;安全管理;措施 随着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使得文件的存储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电子文件渐渐取代了纸质文件,成为了一种最为重要的档案存储形式。为了更加有效的保护珍贵的历史资料,有保存价值的纸质资料必须要采用电子档案这样的保存方法。当前,电子档案由于技术水平、技术力量方面的欠缺,与纸质档案管理相比相关的保护技术还不是很完善。为了很好的应对新的档案管理模式,维持电子档案管理有效性,必须要采取一些措施,对纸质档案、电子档案两者的管理现状、保护技术差异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具有实际可行性的电子档案保存对策,最后找到一个适合电子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管理模式。

1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在保管中的差异 1.1管理观念上的差异 档案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对电子文件进行归档,过去档案管理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设备,没有对其引起高度关注,要么将其作为副本、资料保管,要么把它拒之门外。长期以来,档案管理主要采用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思维模式,想要进行电子档案认识的转变,就必须要构建新的电子档案管理运用思想模式,把“后现代管理观念”运用于电子档案管理,而不能再拘泥于纸质档案的“现代管理观念”。 1.2保存寿命的差异 当档案人员做好纸质文件,纸质文件的字迹、制成材料及字迹材料将会永远的成为一体。它的内部因素、保护环境直接影响了它的使用寿命。而电子档案就不一样,电子档案的内部因素、保护环境对它的使用寿命有影响,但起到关键影响的要数技术革新。电子文件的形成就要依赖于计算机将载体和信息结合,它的识别也需要通过计算机。

电子档案管理办法

XXXX有限公司电子档案管理办法(暂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公司的电子文件归档管理,保障电子 文件和电子档案的安全保管和科学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 有限公司档案管理办法(暂行)》有关 和国档案法》、《XXXX 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分公司、各证券营 业部(以下简称各单位)。  第三条 基本术语解释  (一)电子文件:是指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形成的数字形 态记录。它是通过计算机进行操作、传输、存储和利用的文 件,用数字(比特)形态表现出来,通过编码和解码来输入和 输出,也称数字式文件。  (二)电子档案: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形成,经鉴定具 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归档电子文件。  (三)电子文件的物理归档:指经过归档处理的电子文 件保存到磁盘或光盘等载体上实行脱机保管的过程。  (四)电子文件的逻辑归档:将电子文件的物理地址存

放于档案管理部门控制的网络服务器中,使该电子文件能供档案部门有效利用和处理的过程。 第二章 管理体制和职责 第四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相关规定,各单位要明确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的分管领导,协调解决实际问题。档案管理部门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和工作网络,做好电子文件归档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 各单位从电子文件产生时就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对其实施超前管理,以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第六条 在电子文件的管理过程中应明确职责,责任到人。电子文件的形成、承办、运转、整理等工作,一般由承办(业务)部门负责;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的日常监督、指导和保管、开发利用等工作,通常由档案管理部门负责。  第七条 归档电子文件应与其他门类和载体的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公司档案管理员要配备与业务部门相互兼容的计算机及软、硬件系统,保证归档电子文件的有效识读。档案管理员应忠于职守,具备计算机专业知识,熟悉掌握本单位使用计算机系统的操作技能,组织编写归档电子文件的各种检索工具,并积极主动提供服务,充分发挥归档电子文

Shell 12 Life Saving Rules 壳牌12条救命规则

Shell 12 Life Saving Rules 壳牌12条安全规则(救命规则) 1.Work with a valid work permit when required 需要许可审批的作业必须办理许可证。 2.Conduct gas tests when required 需要气体检测的作业必须进行气体检测。 3.Verify isolation before work begins and use the specified life protection equipment 作业前应进行有效隔离并使用规定的防护装备。 4.Obtain authorization before entering a confined space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必须取得作业许可。 5.Obtain authorization before overriding or disabling safety critical equipment 操作关键安全设备前必须取得作业许可。 6.Protect yourself against a fall when working at height 高处作业必须采取有效的防坠落措施。 7.Do not walk under a suspended load 吊装作业时禁止人员在吊物下方停留或走动。 8.Do not smoke outside designated smoking areas 禁止在吸烟区外吸烟。 9.No alcohol or drugs while working or driving 禁止当班饮酒或酒后上岗,禁止服食违禁药品。 10.While driving, do not use your phone and do not exceed speed limits 驾驶期间禁止超速,禁用手机 11.Wear your seat belt 司乘人员系好安全带。 12.Follow prescribed Journey Management Plan 严格执行行程方案。

8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

8 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 一、名词解释 1、生物氧化 2、呼吸链 3、氧化磷酸化 4、P/O 二、填空 1、真核细胞的呼吸链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而原核细胞的呼吸链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 2、NADH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呼吸链中,氢或电子从_________的载体依次向_________的载体传递。 4、典型的呼吸链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 5、解释氧化磷酸化作用机制被公认的学说是_________,它是英国生物化学家_________于1961年首先提出的。 6、化学渗透学说主要论点认为:呼吸链组分定位于_________内膜上。其递氢体有_________作用,因而造成内膜两侧的_________ 差,同时被膜上_________合成酶所利用、促使ADP + Pi → ATP 7、动物体内高能磷酸化合物的生成方式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 8、可以使用________________学说很好地解释F1/F0-ATP合成酶的催化机理。 9、F1/F0-ATP合成酶合成一分子ATP通常需要消耗________________个质子。 10、鱼藤酮、抗霉素A和CN-、CO的抑制部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 1、F1/F o-ATPase的活性中心位于 A、α亚基 B、β亚基 C、γ亚基 D、δ亚基 E、ε亚基 2、下列哪一种物质最不可能通过线粒体内膜? A、Pi B、苹果酸 C、柠檬酸 D、丙酮酸 E、NADH 3、下列氧化还原系统中标准氧化还原电位最高的是 A、延胡索酸/琥珀酸 B、CoQ/CoQH2 C、细胞色素a(Fe2+/Fe3+) D、细胞色素b(Fe2+/Fe 3+) E、NAD+/NADH 4、下列反应中哪一步伴随着底物水平的磷酸化反应? A、葡萄糖→葡萄糖-6-磷酸 B、甘油酸-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 C、柠檬酸→α-酮戊二酸 D、琥珀酸→延胡索酸 E、苹果酸→草酰乙酸 5、氢原子经过呼吸链氧化的终产物是: A、H2O2 B、H2O C、H+ D、CO2 E、O2 6、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不是呼吸链的成员? A、CoQ B、细胞色素 C、辅酶I D、FAD E、肉毒碱 7、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解偶联是意味着: A.线粒体氧化作用停止 B.线粒体膜ATP酶被抑制 C.线粒体三羧酸循环停止 D.线粒体能利用氧,但不能生成ATP 8、肝细胞胞液中的NADH进入线粒体的机制是: A.肉碱穿梭 B.柠檬酸-丙酮酸循环 C.3-磷酸甘油穿梭 D.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 9、下列有关呼吸链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A、体内最普遍的呼吸链为NADH氧化呼吸链 B、呼吸链的电子传递方向从高电势流向低电势 C、如果不与氧化磷酸化偶联, 电子传递就中断 D、氧化磷酸化发生在胞液中 10、关于电子传递链的下列叙述中哪个是不正确的?() A、线粒体内有NADH+H+呼吸链和FADH2呼吸链。 B、电子从NADH传递到氧的过程中有3个ATP生成。 C、呼吸链上的递氢体和递电子体完全按其标准氧化还原电位从低到高排列。 D、线粒体呼吸链是生物体唯一的电子传递体系。 11、线粒体外NADH经α-磷酸甘油穿梭作用,进入线粒体内实现氧化磷酸化,其p/o值为 A、0 B.2 C、1.5 D.2 E、2.5 F、3 12、如果质子不经过F1/F0-ATP合成酶回到线粒体基质,则会发生: A、氧化 B、还原 C、解偶联、 D、紧密偶联 13、离体的完整线粒体中,在有可氧化的底物存时下,加入哪一种物质可提高电子传递和氧气摄入量: A、更多的TCA循环的酶 B、ADP C、FADH2 D、NADH 14、呼吸链中的电子传递体中,不是蛋白质而是脂质的组分为: A、NAD+ B、FMN C、CoQ D、Fe·S 15、下述哪种物质专一性地抑制F0因子: A、鱼藤酮 B、抗霉素A C、寡霉素 D、缬氨霉素 16、二硝基苯酚能抑制下列细胞功能的是: A、糖酵解 B、肝糖异生 C、氧化磷酸化 D、柠檬酸循环 17、下列关于化学渗透学说的叙述哪一条是不对的: A、吸链各组分按特定的位置排列在线粒体内膜上 B、各递氢体和递电子体都有质子泵的作用 C、H+返回膜内时可以推动ATP酶合成ATP D、线粒体内膜外侧H+不能自由返回膜内 18、呼吸链的各细胞色素在电子传递中的排列顺序是: A、c1→b→c→aa3→O2; B、c→c1→b→aa3→O2; C、c1→c→b→aa3→O2; D、b→c1→c→aa3→O2; 19、人体内二氧化碳生成方式是: A、O2与C的直接结合 B、O2与CO的结合 C、有机酸的脱羧 D、一碳单位与O2结合 20、铁硫蛋白的作用是: A、递氢 B、递氢兼递电子 C、只脱去底物的电子 D、传递电子 E、以上都不是

生物参考资料氧化与氧化磷酸化答案

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 (一)名词解释 1.生物氧化(biological oxidation)物体内有机物质氧化而产生大量能量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生物氧化在细胞内进行,氧化过程消耗氧放出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有时也称之为“细胞呼吸”或“细胞氧化”。生物氧化包括:有机碳氧化变成CO2;底物氧化脱氢、氢及 电子通过呼吸链传递、分子氧与传递的氢结成水;在有机物被氧化成CO2 和H2O 的同时,释放的能量使ADP 转变成ATP。 2.呼吸链(respiratory chain)有机物在生物体内氧化过程中所脱下的氢原子,经过一系列有严格排列顺序的传递体组成的传递体系进行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这样的电子或氢原子的传递体系称为呼吸链或电子传递链。电子在逐步的传递过程中释放出能量被用于合成ATP,以作为生物体的能量来源。 3.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在底物脱氢被氧化时,电子或氢原子在呼吸链上的传递过程中伴随ADP 磷酸化生成ATP 的作用,称为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是生物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合成ATP 的主要方式。 4.三羧酸循环: 在线粒体内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缩合为柠檬酸,进行一系列反应又生成草酰乙酸,同时乙酰基被彻底氧化为CO2 和H2O,并产生大量能量的过程。 5.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 level phosphorylation)在底物被氧化的过程中,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产生高能磷酸键(或高能硫酯键),由此高能键提供能量使ADP(或GDP)磷酸化生成ATP(或GTP)的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此过程与呼吸链的作用无关,以底物水平磷酸化方式只产生少量ATP。如在糖酵解(EMP)的过程中,3-磷酸甘油醛脱氢后产生的1,3-二磷酸甘油酸,在磷酸甘油激酶催化下形成ATP 的反应,以及在2-磷酸甘油酸脱水后产生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在丙酮酸激酶催化形成ATP 的反应均属底物水平的磷酸化反应。另外,在三羧酸环(TCA)中,也有一步反应属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如α-酮戊二酸经氧化脱羧后生成高能化合物琥珀酰~CoA,其高能硫酯键在琥珀酰CoA 合成酶的催化下转移给GDP 生成GTP。然后在核苷二磷酸激酶作用下,GTP 又将末端的高能磷酸根转给ADP 生成ATP。 6.能荷(energy charge)能荷是细胞中高能磷酸状态的一种数量上的衡量,能荷大小可以说明生物体中ATP-ADP-AMP 系统的能量状态。能荷=([ATP]+ 1/2[ADP])/([ATP]+[ADP]+[AMP]) 7.糖异生:非糖物质(如丙酮酸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 8.乳酸循环: 乳酸循环是指肌肉缺氧时产生大量乳酸,大部分经血液运到肝脏,通过 糖异生作用肝糖原或葡萄糖补充血糖,血糖可再被肌肉利用,这样形成的循环称乳 酸循环。 9.发酵: 厌氧有机体把糖酵解生成NADH 中的氢交给丙酮酸脱羧后的产物乙醛,使之 生成乙醇的过程称之为酒精发酵。如果将氢交给病酮酸丙生成乳酸则叫乳酸发酵。 10.糖酵解途径: 糖酵解途径指糖原或葡萄糖分子分解至生成丙酮酸的阶段,是体内糖 代谢最主要途径。 11.糖的有氧氧化: 糖的有氧氧化指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 过程。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 12.肝糖原分解: 肝糖原分解指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的过程。 13.磷酸戊糖途径: 磷酸戊糖途径指机体某些组织(如肝、脂肪组织等)以6-磷酸葡萄 糖为起始物在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催化下形成6-磷酸葡萄糖酸进而代谢生成磷酸 戊糖为中间代谢物的过程,又称为磷酸已糖旁路。

电子档案的形成及归档

电子档案的形成及归档 1. 电子档案的产生 2. 电子文件的特性 3. 电子文件归档的组织管理 4. 电子文件的收集与积累 5. 电子文件的整理与归档 6. 电子文件的鉴定工作 7. 电子文件使用的载体与归档载体的推荐 8. 电子档案的保存与维护 9. 电子档案的利用与管理 10. 保证电子文件信息安全的技术措施 11. 保证电子文件信息安全的管理措施 12. 管理电子档案的设备配臵 1. 电子档案的形成 1.1 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及发展为电子档案的形成创造了先决的技术条件。 1.2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办公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信息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是形成电子档案的源动力。 2. 电子文件的特性 2.1 电子文件是数字化信息技术的产物。 2.2 电子文件对设备的依赖性。 2.3 电子文件载体的非直读性。 2.4 电子文件物理结构与逻辑结构的复杂性及对元数据和背景信息的依赖性。2.5 电子文件信息与载体的相分离性。 2.1 电子文件是数字化信息技术的产物 电子文件是在计算机中产生和处理,其信息形态是数字化的。人们在计算机屏幕上看到由文字、图形等构成的电子文件形态只不过是电子文件的某种输出形式而已。而在计算机内部,无论是传输还是存储等处理,电子文件均是以数字编码的形式存在。 2.2 电子文件对设备的依赖性 电子文件的形成和各种处理均是在计算机等设备的支持下完成的,离开计算机等设备,电子文件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其对设备依赖性主要体现在:一是数字编码,二是硬件,三是软件,四是技术设备更新,五是加密。例如电子文件对其他设备环境的不兼容性,使其只能在某种设备上处理。不同软、硬件环境形成的电子文件载体,有时难以互换。 2.3 电子文件载体的非直读性 电子文件的非直读性体现在很多方面。一是数字编码记录于载体上肉眼无法分辨,何况磁载体上的“磁畴”极性是物质内部的物理性质,根本不可能看到。此外载体上的信息记录密度极大,例如一张容量可达600MB一4000MB的光盘,刻写激光斑点的直径小于百万分之一毫米,可存35万张打印纸上的文字信息,或10万页图形信息。即使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看见光盘上的记录痕迹,也不可能读懂那些小点表示什么。另外,载体上的数字信息往往进行了压缩编码、加密

电子传递

呼吸链与电子传递[细胞生物学] 【同考网·执业医师考试】2011-6-18 来源:互联网 呼吸链与电子传递 在三羧酸循环中,乙酰CoA氧化释放的大部分能量都储存在辅酶(NADH和FADH2)分子中。细胞利用线粒体内膜中一系列的电子载体(呼吸链),伴随着逐步电子传递,将NADH 或FADH2进行氧化,逐步收集释放的自由能最后用于ATP的合成,将能量储存在ATP的高能磷酸键。 ■ 电子载体(electron carriers) 在电子传递过程中与释放的电子结合并将电子传递下去的物质称为电子载体。参与传递的电子载体有四种∶黄素蛋白、细胞色素、铁硫蛋白和辅酶Q,在这四类电子载体中,除了辅酶Q以外,接受和提供电子的氧化还原中心都是与蛋白相连的辅基。 ● 黄素蛋白(flavoproteins)黄素蛋白是由一条多肽结合1个辅基组成的酶类,每个辅基能够接受和提供两个质子和电子(图7-22)。 ● 细胞色素(cytochromes)细胞色素是含有血红素辅基(图7-24)的一类蛋白质。在氧化还原过程中,血红素基团的铁原子可以传递单个的电子。血红素中的铁通过Fe3+和Fe2+两种状态的变化传递电子;在还原反应时,铁原子由Fe3+状态转变成Fe2+状态;在氧化反应中,铁由Fe2+转变成Fe3+. 图7-24 细胞色素c的血红素基团的结构及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四个卟啉环都含有侧链,不同的细胞色素所含侧链不同。图中所示是细胞色素c,血红素与多肽的两个半胱氨酸共价结合,但在大多数细胞色素分子中,血红素并不与多肽共价结合。 ● 铁硫蛋白(iron-sulfur proteins,Fe/S protein)铁硫蛋白是含铁的蛋白质,也是细胞色素类蛋白。在铁硫蛋白分子的中央结合的不是血红素而是铁和硫,称为铁-硫中心(iron-sulfur centers,图7-25)。

最新 传统载体档案与电子档案的比较分析-精品

传统载体档案与电子档案的比较分析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档案文件的存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种新类型载体形式层出不穷,从过去的传统纸质载体到现在的电子载体。相对于传统载体档案而言,电子档案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具有与传统载体档案不同的特性,因此,科学探讨二者的优劣利弊,充分发挥各自在上的优势,对于合理有效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设备,推动档案管理更加科学、安全、系统地向前发展,加速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传统载体;电子档案;比较 1 传统档案和电子档案利用的特点比较 1.1 传统档案和电子档案利用的特点共性 1.档案利用需求的社会性与层次性 档案利用需求的社会性,体现在具有广泛的社会作用和社会价值。档案利用需求的社会作用,在于实现信息资源社会共享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中,电子档案利用与纸质档案利用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档案利用的社会价值,在于档案利用信息资源的原始记录性,都为将来的工作提供了借鉴。档案利用需求的层次性体现在利用者所从事的职业不同,需求的档案信息也不尽相同,有的需求的是一次档案文献信息,有的需求二次档案文献信息或三次档案文献信息。 2.档案利用需求的多样性与动态性电子档案利用与纸质档案利用的需求,受其自身的职业、素质和爱好等的不同而显现出千差万别。档案利用者需求的多样性,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们生活的文明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越发展,社会所拥有的职业越多,生活文明程度越高,人们的爱好就会越多,爱好的层次就会越高,也更加多样化,而档案利用者需求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体现了需求的动态性。 3.档案利用需求的重复性 档案利用者利用档案的需求往往不只产生一次,档案利用者的需求满足只是相对的、暂时的,原有的需求满足了,又会产生新的利用需求。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档案利用需求就会多次重复出现。 1.2 传统档案和电子档案利用的特点差异 1.从传统档案和电子档案的载体方面比较传统载体档案是人们无须依靠特定技术就有可识别档案的内容,载体、结构形式和档案的内容一旦形成相互关系后就无法分离,载体、结构形式成为档案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温度、湿度相对稳定和适合的情况下,不会变质腐化。因此,在存档时间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传统档案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纸质档案在保存的信息量上很有限,信息表达和传输能力也十分有限。档案的利用具有一定的“独占性”,一个利用者在利用这件档案时,其他利用者便无法利用此件档案,降低了利用效率。纸质档案堆积需要占用大量的空间。随着档案的增多,存放档案所需要的空间将越来越多。同时,传统载体的档案不便于检索,人工翻找费时费力。电子档案存储载体以磁带,磁盘,光盘为主要载体,占用空间小,存储信息容量大,传输信息速度快。而且,电子档案有着很强的备份能力,可以轻松复制为多种形式的存储方式,在利用者利用时,也不会破坏电子档案的载体,保护了档案原件。但是,电子档案载体寿命仍需进一步验证。另外,电子档案对存储技术和设备有依赖性,不可单独存在。人们只有采用这种记录档案内容的电脑和设备,进行逆处理还原、输出,才能识别它的内容。 2.从传统档案和电子档案的安全性方面比较档案的安全性包括档案的载体安全和载体所存储的内容信息安全。在载体安全方面,传统档案有着明显的优势,传统的纸质档案信息载体性质稳定,在自然条件下可以存

生物化学考研题库(名校真题-生物氧化和氧化磷酸化)【圣才出品】

第11章生物氧化和氧化磷酸化 一、填空题 1.在无氧条件下,呼吸链各电子传递都处于______状态。[华中农业大学2017研] 【答案】还原 2.NADH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南开大学2009研] 【答案】NADH脱氢酶;细胞色素还原酶复合物;细胞色素氧化酶复合物 3.氧化磷酸化抑制剂可分为三类,即______,______和______,相应的例子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电子科技大学2010研] 【答案】呼吸抑制剂;磷酸化抑制剂;解偶联剂;鱼藤酮;抗霉素A;2,4-二硝基苯酚 二、判断题 1.解偶联剂使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脱节,电子传递释放的能量形成ATP。[四川大学2015研] 【答案】错 【解析】解偶联剂使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脱节,电子传递释放的能量以热量形式散发,不能形成ATP。 2.呼吸链中将电子直接传递给氧的是细胞色素aa3。()[中山大学2018研]

【答案】对 3.呼吸链上电子流动的方向是从高标准氧化还原电位到低标准氧化还原电位。()[华中农业大学2016研] 【答案】错 【解析】呼吸链上电子流动的方向是从低标准氧化还原电位到高标准氧化还原电位。 4.在细胞内电子的流动可以做生物功。()[厦门大学2015研] 【答案】对 【解析】生物体内用以做功的能量正是体内化学反应(如电子传递)释放的自由能。 5.二硝基苯酚和寡霉素均能抑制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作用,但在二硝基苯酚的存在下加入寡霉素,则对电子传递过程并不发生影响。()[山东大学2016研] 【答案】对 【解析】寡霉素阻断质子通过ATP合酶的通道,使ATP的合成受阻,由于质子泵出线粒体需要更高的能障,电子传递被抑制,氧的消耗停止。二硝基苯酚存在时,ATP的合成仍然因为寡霉素的存在而被抑制,但质子梯度被二硝基苯酚破坏,所以消除了寡霉素对电子传递的抑制,所以电子传递过程能够继续进行。 四、名词解释 1.氧化磷酸化[四川大学2015;华中农业大学2017研] 答:氧化磷酸化是指在真核细胞的线粒体或细菌中,NADH和FADH2上的电子通过一

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办法(国家档案局档发[2012]7号)

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办法 (国家档案局档发[2012]7号 2012年8月29日印发)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工作,确保电子档案的真实、完整、可用和安全,保存党和国家历史记录,促进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电子档案,是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在处理公务过程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并归档保存的电子文件。 第三条移交与接收的电子档案应当真实可靠、齐全完整和安全可用;涉密电子档案的移交与接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保密安全的要求。 第四条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电子档案的移交、接收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档案移交单位和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应当切实履行电子档案移交和接收职责。 第二章电子档案移交 第五条属于国家综合档案馆接收范围的电子档案,应当向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移交。 第六条档案移交单位一般自电子档案形成之日起5年内向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移交。对于有特殊要求的电子档案,可以适当延长移交时间。涉密电子档案移交时间另行规定。 第七条电子档案移交的基本要求:

(一)元数据应当与电子档案一起移交,一般采用基于的封装方式组织档案数据; (二)电子档案的文件格式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三)电子档案有相应纸质、缩微制品等载体的,应当在元数据中著录相关信息; (四)采用技术手段加密的电子档案应当解密后移交,压缩的电子档案应当解压缩后移交;特殊格式的电子档案应当与其读取平台一起移交; (五)档案移交单位应当将已移交的电子档案在本单位至少保存5年。 第八条电子档案移交的主要流程是:组织和迁移转换电子档案数据、检验电子档案数据、移交电子档案数据等步骤。 第九条电子档案的移交可采用离线或在线方式进行。 第十条离线移交电子档案应当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一)移交单位一般采用光盘移交电子档案,光盘应当符合归档要求; (二)移交单位一般向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移交一套光盘,光盘应当单个装盒; (三)移交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要求进行光盘数据刻录及检测; (四)存储电子档案的载体和载体盒上应当分别标注反映其内容的标签(标签的标注方法见附件1);

第三节 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

第三节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 三羧酸循环等呼吸代谢过程中脱下的氢被NAD+或FAD所接受。细胞内的辅酶或辅基数量是有限的,它们必须将氢交给其它受体之后,才能再次接受氢。在需氧生物中,氧气便是这些氢的最终受体。这种有机物在生物活细胞中所进行的一系列传递氢和电子的氧化还原过程,称为生物氧化(biological oxidation)。生物氧化与非生物氧化的化学本质是相同的,都是脱氢、失去电子或与氧直接化合,并产生能量。然而生物氧化与非生物氧化不同,它是在生活细胞内,在常温、常压、接近中性的pH和有水的环境下,在一系列的酶以及中间传递体的共同作用下逐步地完成的,而且能量是逐步释放的。生物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可被偶联的磷酸化反应所利用,贮存在高能磷酸化合物(如ATP、GTP等)中,以满足需能生理过程的需要。 线粒体中氧化磷酸化反应的一般机理 一、呼吸链的概念和组成 所谓呼吸链(respiratory chain)即呼吸电子传递链(electron transport chain),是线粒体内膜上由呼吸传递体组成的电子传递总轨道。呼吸链传递体能把代谢物脱下的电子有序地传递给氧,呼吸传递体有两大类:氢传递体与电子传递体。氢传递体包括一些脱氢酶的辅助因子,主要有NAD+、FMN、FAD、UQ等。它们既传递电子,也传递质子;电子传递体包括细胞色素系统和某些黄素蛋白、铁硫蛋白。呼吸

链传递体传递电子的顺序是:代谢物→NAD+→FAD→UQ→细胞色素系统→O2。 呼吸链中五种酶复合体(enzyme complex)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简要介绍如下(图5-11,5-12)。 图 5-11 植物线粒体内膜上的复合体及其电子传递 Ⅰ、Ⅱ、Ⅲ、Ⅳ、Ⅴ分别代表复合体Ⅰ、Ⅱ、Ⅲ、Ⅳ、Ⅴ; UQ库代表存在于线粒体中的泛醌库 1.复合体Ⅰ 又称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NADH∶ubiquinone oxidoreductase)。分子量700X103~900X103,含有25种不同的蛋白质,包括以黄素单核苷酸(flav in mononucleotide,FMN)为辅基的黄素蛋白和多种铁硫蛋白,如水溶性的铁硫蛋白(iron sulfur protein,IP)、铁硫黄素蛋白(iron sulfur flavoprotein,FP)、泛醌(ubiquinone,UQ)、磷脂(phospholipid)。复合体Ⅰ的功能在于催化位于线粒体基质中由TCA循环产生的NADH+H+中的2个H+经FMN转运到膜间空间,同时再经过Fe-S将2个电子传递到UQ(又称辅酶Q,CoQ);UQ再与基质中的H+结合,生成还原型泛醌(ubiquinol,UQH2)。该酶的作用可为鱼藤酮(rotenone)、杀粉蝶菌素A(piericidin A)、巴比妥酸(barbital acid)所抑制。它们都作用于同一区域,都能抑制Fe-S簇的氧化和泛醌的还原。

2013公卫助理医师考试辅导: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的测定

确定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通常用两种方法。 (一)P/0值测定 P/0值指在氧化磷酸化过程中消耗一克原子氧所消耗的无机磷的克原子数,或者说消耗一克原子氧所生成的ATP的克分子数。P/0值实质上指的是呼吸过程中磷酸化的效率。 测定P/0值的方法通常是在一密闭的容器中加入氧化的底物、ADP、Pi、氧饱和的缓冲液,再加入线粒体制剂时就会有氧化磷酸化进行。反应终了时测定O2消耗量(可用氧电极法)和Pi消耗量(或ATP生成量)就可以计算出P/0值了。在反应系统中加入不同的底物,可测得各自的P/0值,结合我们所了解的呼吸链的传递顺序,就可以分析出大致的偶联部位了。 表6-3 离体线粒体的P/0比值 底物 呼吸的组成 P/0比值 生成ATP数 (1)β-羟丁酸 NAD+→FMN→CoQ→Cyt→O2 2.4-2.8 3 (2)琥珀酸 FAN→CoQ→Cyt→O2 1.7 2 (3)抗坏血酸 Cyt→Cytaa3→O2 0.88 1 (4)细胞色素c Cytaa3→O2 0.61-0.68 1 从上表可以看出P/0值为小数,由于线粒体的偶联作用在离体条件下不能完全发挥,故可认为实际的ATP生成数是他们所接近的正整数值。 比较表中的(1)和(2),呼吸链传递的差异是在CoQ之间,两者ATP的生成数相差1,所以这个ATP的生成部位一定在NAD→CoQ之间。 比较表中(2)和(3),呼吸链传递的差异是在Cyt c之间,两者ATP的生成数相差1,所以这个ATP的生成部位在CoQ→Cyt c之间。 比较表中(3)和(4),生成的ATP数均为1,呼吸链传递的区别是在Cyt c→Cyt aa3,故

Cytc→ aa3不存在偶联部位,而在Cyt aa3→O2之间存在着一个偶联部位。 (二)根据氧化还原电位计算电子传递释放的能量是否能满足ATP合成的需要 氧化还原反应中释放的自由能△G'O与反应底物和产物标准氧化还原电位差值(△E'O)之间存在下述关系:△G'O= nF△E'O 式中n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F为法拉弟常数(23.062千卡/克分子·伏特,或96500库仑/克分子)。 一克分子ATP水解生成ADP与Pi所释放的能量为7.3千卡,凡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大于7.3千,均有可能生成一克分子ATP,就是说可能存在有一个偶联部位,根据上式计算,当n=2时,△E'O=0.1583V时可释放7.3千卡能量,所以反应底物与生成物的标准氧化还原电位的变化大于0.1583V的部位均可能存在着一个偶联部位。

(完整版)电子档案管理制度

电子档案管理制度 一、为了加强公司电子文件归档管理,保管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安全保管和有效开发利用,更好地为公司发展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特作如下规定: 二、建立与健全电子文件的管理体制和工作职责 1、电子文件是公司开设的一种独立的档案门类和载体,它和其他档案一样,应加强领导。电子文件从形式到归档的管理过程中,由各办公室和档案部门负责。 2、电子文件应按制度严格要求,妥善管理,确保其不散失、不损毁、不失真,从而保证电子文件的完整、真实和有效利用。 3、电子文件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档按室要配备与业务部门兼容的计算机系统,使归档的电子文件能有效机读。档案人员应忠于职守,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系统地使用技能,组织编制归档电子文件地各种检索工具,积极主动提供服务,充分发挥归档电子文件地作用。 三、电子文件地归档方式 1、电子文件的归档方式主要包括逻辑归档和物理归档,根据本公司工作实际,强调物理归档。 2、各部门根据归档要求,在应归档电子文件产生时打上相应的标记;把经办过程中的情况随时记录在相应的文件

中;办理完毕的电子文件应在规定期限内进行物理归档,把带有归档标识的电子文件进行分类(信息类和环境类)组盘。填写必要著录项目,编制机读记录和要存放载体的编号。 3、归档的电子文件要编制简要检索工具,其基本著录项目为: 序号、提名、责任者、文号、每份文件机读时间及位置、密级、保管期限、硬件和软件环境等著录内容,归档电子文件的著录应符合国家档案著录规则基本要求。 四、电子文件的移交与保管 1、电子文件在每年六月份前将上年度的应归档的电子文件向档案部门归档,移交时做到数据完整、内容准确、利用安全、编目规范、账目一致、手续清楚、移交清单一式二份,交接双方签字后各执一份。 2、公司档案室负责电子文件归档前的监督、指导工作,以及归档检查验收和接收后的统一编目、保管、开发利用。做到外观完好、整洁无损、记录的字节数、检索条目等著录项目与登记一致,确保上机测试无病毒和百分之百的准确率。 3、入库的电子档案,每两年要机读抽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4、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设备的更新、发展,对库存电子档案进行同步更新复制、复制或补救新版本,旧版或有问题

18条安全保命规则.

18条安全保命规则 现如今,违反重要的安全规定、忽视自己和他人生命的不安全行为已经成为企业各级管理层和全体员工不可容忍的“禁忌”,或者叫做“安全底线”。国际上把这些不可违反的“安全底线”叫做安全保命规则。 国际油气生产者协会(IOGP)经过统计分析,最终总结出18条安全保命规则,为全球企业明晰了“安全底线”。 1.获得授权后,进入受限空间 受限空间(管道、槽车、油舱等)可能存在爆炸性气体、有毒气体,有可能发生物体打击或高处坠落。授权进入可以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作业人员应该: ◆向主管人员或作业负责人确认进行作业是安全的。 ◆向受限空间外的监护人确认是否可以进入。 ◆遵守作业许可要求。 该项工作的负责人应该: ◆确认作业许可中的要求到位。 ◆当受限空间内有人时,确保一个有资质的监护人始终在岗。 ◆确保按照要求进行了气体检测。 ◆确保进行作业是安全的。 2.高处作业时防止坠落 当在无防护的环境中作业时,一定要使用防坠落设备来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作业人员应该: ◆在无防护的高空环境下作业时,应首先得到授权。 ◆了解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应使用何种防坠落设备。

◆使用防坠落设备之前,必须对其进行检查确认。 该项工作的负责人应该: ◆确保进行高处作业是安全的。 ◆坚守岗位,对高处作业人员进行监护。 3.禁止从吊物下穿行 直接在吊物下工作或者穿行是不安全的,因为吊物随时会掉落,造成伤害事故。 作业人员应该: ◆没有授权,决不闯入禁区。 ◆听从起重指挥或作业负责人的指令。 该项工作的负责人应该: ◆对不安全区域做出标记,并设置禁区。 ◆确保任何人不得从吊物下穿行。 4.系好座位安全带 在驾驶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时,座位安全带可以保护驾驶人及乘客免受伤害。无论是驾驶轿车、卡车,还是起重机、叉车,处于移动车辆里的人员都必须系好安全带。 驾驶员与乘客应该: ◆检查座位安全带是否能正常工作。 ◆在车辆发动之前,确保车内所有人正确系好座位安全带。 ◆对未系好座位安全带的乘客予以提醒,并指令其改正。 5.驾驶时禁止使用手机或超速行驶 驾驶过程中,使用手机或超速行驶会增大车辆失去控制的风险。 驾驶员应该:

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习题

四、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习题 (一)名词解释 1.1.生物氧化(biological oxidation) 2.2.呼吸链(respiratory chain) 3.3.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4.4.磷氧比P/O(P/O) 5.5.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 level phosphorylation) 6.6.能荷(energy charge) (二) 填空题 1.1.生物氧化有3种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 2.2.生物氧化是氧化还原过程,在此过程中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参与。3.原核生物的呼吸链位于_________。 4,△G0'为负值是_________反应,可以_________进行。 5.△G0'与平衡常数的关系式为_________,当Keq=1时,△G0'为_________。 6.生物分子的E0'值小,则电负性_________,供出电子的倾向_________。 7.生物体内高能化合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类。 8.细胞色素a的辅基是_________与蛋白质以_________键结合。 9.在无氧条件下,呼吸链各传递体都处于_________状态。 10.NADH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磷酸甘油与苹果酸经穿梭后进人呼吸链氧化,其P/O比分别为_____和_____。 12.举出三种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举出4种生物体内的天然抗氧化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举出两例生物细胞中氧化脱羧反应_________、_________。 15.生物氧化是_________在细胞中_________,同时产生_________的过程。 16.反应的自由能变化用_________表示,标准自由能变化用_________表示,生物化学中pH 7.0时的标准自由能变化则表示为_________。 17.高能磷酸化合物通常指水解时_________的化合物,其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__,被称为能量代谢的_________。 18.真核细胞生物氧化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呼吸链和氧化磷酸化偶联因子都定位于_________。 19.以NADH为辅酶的脱氢酶类主要是参与_________作用,即参与从_________到_________电子传递作用;以NADPH为辅酶的脱氢酶类主要是将分解代谢中间产物上的_________转移到_________反应中需电子的中间物上。 20.在呼吸链中,氢或电子从_________的载体依次向_________的载体传递。 21.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重组实验证实了线粒体内膜含有_________,内膜小瘤含有_________。 22.鱼藤酮,抗霉素A,CNˉ、N3ˉ、CO,的抑制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3.磷酸源是指_________。脊椎动物的磷酸源是_________,无脊椎动物的磷酸源是_________。 24.H2S使人中毒机理是_________。 25.线粒体呼吸链中电位跨度最大的一步是在_________。 26.典型的呼吸链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这是根据接受代谢物脱下的氢的_________不同而区别的。 27.解释氧化磷酸化作用机制被公认的学说是_________,它是英国生物化学家_________于1961年首先提出的。 28.化学渗透学说主要论点认为:呼吸链组分定位于_________内膜上。其递氢体有_________

安全救命规则

安全救命规则 危险作业必须获得有效的工作许可证必要情况下必须进 行气体测试 工作开始之前检查 安全隔离情况并使 用指定防护设备 高空作业时必须 使用防坠落设备 系上安全带 取消或关闭安全关键设备之前需获得批准 水上或水边作业 时,需穿戴救生衣 驾驶时不要使用手 机,不要超速,不要 酒后驾驶 不要在作业中的 起重设备下行走 进入景区森林防 火区域不要携带 火种及吸烟 (一)危险作业必须获得有效的工作许可证 1、员工应该: (1)理解工作许可证中的内容并予以遵守; (2)确认工作许可证是有效的; (3)与主管或工作负责人确认可以安全地开始工作了。 2、主管或工作负责人应该: (1)确认此项工作是否要求有工作许可证; (2)确认在开始工作之前已对工作场所进行检查; (3)解释工作许可证的签名手续; (4)确认工作许可证已签名; (5)确认可以安全地开始工作了; (6)工作内容或环境发生变化时,要获得新的工作许可证;(7)确认工作已完工。

(二)进入受限空间及可能存在有毒有害气体环境下必须进行气体测试 1、员工应该: (1)与主管或工作负责人确认已进行气体测试; (2)与主管或工作负责人确认可以安全地开始工作了; (3)如果闻到气体气味应停止工作。 2、气体测试员应该: (1)理解工作许可证要求做哪些测试以及测试时间间隔; (2)使用有合格证的设备进行测试。 3、主管或工作负责人应该: (1)确认已按工作许可证要求进行气体测试; (2)必要时请求增加气体测试次数以保证工作人员安全; (3)确认可以安全地开始工作了。 (三)工作开始之前检查安全隔离情况并使用指定防护设备安全隔离措施可使作业者与危险隔开,如电、压力、有毒物质、有毒气体、危险化学品、热液体或辐射,保证安全。 1、员工应该: (1)知道有哪些安全隔离可保护你不接触危险; (2)与主管或工作负责人确认这些安全隔离措施已到位; (3)与主管或工作负责人确认可以安全地开始工作了。 2、主管或工作负责人应该: (1)确认安全隔离措施已到位,比如,开关上锁、管道隔离等;(2)确认没有剩余能量或其它危险; (3)确认可以安全地开始工作了。 (四)取消或关闭安全关键设备之前需获得批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