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油的精炼和加工(1)
- 格式:ppt
- 大小:222.50 KB
- 文档页数:15
茶油古法压榨工艺流程茶油是一种传统的食用油,具有浓郁的茶香和独特的口感。
茶油的制作工艺主要分为采摘、晒青、炒制、压榨等几个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茶油古法压榨工艺流程。
一、采摘茶油的原料是茶籽,采摘时需要选择成熟度适中的茶果,以确保茶籽的品质。
一般来说,采摘时间为每年10月至次年3月间。
二、晒青采摘回来的茶果需要晾晒一段时间,使其变成深棕色。
这个过程称为“晒青”。
晾晒时间视气温而定,通常需要2-3天。
三、炒制晾干后的茶籽需要进行炒制处理。
将干净的铁锅加热至适当温度(约150℃),然后将茶籽倒入锅中,不断搅拌直到出现微黄色并散发出浓郁香味即可。
四、压榨经过炒制后,茶籽需要进行压榨处理。
这个过程是整个工艺流程中最关键的一步,也是制作出高质量茶油的关键所在。
1.选榨油机首先需要选择一台合适的榨油机。
传统的压榨工艺使用的是石磨压榨,现代化的压榨工艺则使用液压压榨等设备。
无论使用哪种设备,都需要保证其卫生、安全、稳定。
2.清洗将选好的茶籽清洗干净,并去除杂质和残留物。
3.加热将清洗干净的茶籽放入锅中加热至适当温度(约100℃),以便更好地释放出油脂。
4.进料将加热后的茶籽放入榨油机中进行压榨。
注意控制进料速度和量,以免过快或过多导致设备故障或品质下降。
5.收集经过压榨后,茶籽会分离出茶油和固体残渣。
需要将茶油收集起来,并进行过滤处理,去除杂质和不纯物质。
6.储存最后将处理好的茶油储存在密封的容器中,避免受到阳光和空气的影响,以保证其品质和口感。
五、包装茶油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包装和标识。
一般来说,茶油可以使用玻璃瓶、塑料瓶等容器进行包装,并在外部标注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总之,茶油的制作工艺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处理和控制,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产品。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操作,并注意卫生、安全等问题。
全面了解山茶油浸出、热榨、冷榨这些工艺一、浸出法1、浸出油的工艺流程浸出法是采用溶剂油(六号轻汽油))将油脂原料经过充分浸泡后进行高温提取,经过“六脱”工艺(即脱脂、脱胶、脱水、脱色、脱臭、脱酸)加工而成,最大的特点是出油率高、生产成本低,这也是浸出油的价格要低于压榨油的原因之一。
2、浸出油的优、缺点浸出油工艺从半成品油到毛油精炼,整个过程都在使用化学剂,有的提炼过程中甚至使用硫酸。
优点:出油量大,油料利用率高。
缺点:破环了油料作物的所有营养,将不饱和脂肪酸转化成饱和脂肪酸,甚至是反式脂肪酸。
化学残留严重,含有苯比芘,铅汞,黄曲霉素等强致癌物。
浸出油为啥不好?由于“六号轻汽油”属于石油化工产品,会在食用油中存在微量残留,更由于有些厂家不及时更换新鲜的抽提溶液,而可能造成油品的污染,因此用浸出法生产的食用油品质不如压榨油纯。
而且浸出过程中,溶剂残留不可避免,在国标中规定:即使合格的浸出大豆油每公斤也允许含有十毫克的溶剂残留,若长期食用这种油,健康将遭到危害。
二、热榨法热榨是将油茶籽先粉碎,然后上屉蒸,最后再用稻草做成茶籽饼,用压榨机压榨出来茶油,手工作坊的传统土榨法即是热榨。
1、常规热榨茶油的工艺流程茶油果的采收、筛选→茶油籽→清理除杂→脱壳→破碎→蒸炒→压榨毛山茶油→粗过滤→精过滤→脱胶→脱酸→水洗→脱水→脱色→脱臭→热榨茶油。
2、常规热榨茶油的工艺特点(1)能够提高出油率。
(2)高温压榨容易造成茶籽油中的氧化聚合,分解产生某些过氧化物和有害物质,破坏茶油中的营养成分。
(3)易引起蛋白质变性,产生对人体不利的反式脂肪酸。
(4)杂质较多,影响茶油外观色泽和内在品质。
3、土榨茶油的优、缺点优点:这种方式榨出来的茶油气味香浓(因为蒸熟了嘛)、颜色较深,产量比冷榨更高缺点:因为生产过程始终暴露在空气中,并有人工参与,如在做茶饼过程中使用脚踩,容易滋生细菌,卫生条件堪忧。
蒸熟过程中水分都进去了,生产的茶油含有更多水分。
茶油制取工艺油茶,别名茶子树、茶油树,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各省区,我国以湖南、江西、广西等地产量最多。
茶籽油理化性质与橄榄油相似,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超过80%,尤其是亚油酸含量高达20.6%。
茶油的主要成分为三油酸甘油酯,含有甾醇,三萜类,生育酚等,有益于防治心脑血管、肥胖等诸多富贵病,提高人体免疫力及增进胃肠道的功能,有益智力发育,几乎适用所有人群。
茶油脂肪酸组成与橄榄油相似,被称为“东方橄榄油”,是一种天然、安全、保健的食品。
此外,茶油中还含有橄榄油中所没有的生物活性物质——茶多酚,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肿瘤等多种功能。
油茶籽由种皮(即茶籽壳)和种仁(即茶籽仁)组成,茶籽壳占茶果重的30%~34%,茶籽须去壳后再制油。
油茶籽整籽含油30%~40%,油茶籽的含仁率为66%~72%,仁为淡黄色,仁中含油40%~60%,粗蛋白9%,粗纤维 3.3%~4.9%,皂素8%~16%,无氮浸出物22.8%~24.6%。
除油茶树外,茶叶树种子也含油脂,其仁的含油率约16%,其毛油经精炼后可以食用。
油茶籽制油在我国以预榨浸出法为主。
1.预处理1.1筛选山茶籽筛选一般包括三个方面:①根据季节将寒露籽和霜降籽分开;②根据花色把红花籽和白花籽分开;③根据体形将大茶籽和小茶籽分开。
1.2烘干山茶籽含水分过高,籽壳疲软不易破碎,塑性大,压榨容易泻料。
为了便于剥壳和轧坯,对含水量过高的山茶籽要进行烘干,使山茶籽达到利于剥壳的水分(9%以下)。
茶籽烘干在榨油加工中很重要,茶籽烘干的好坏,对出油率有直接影响。
1.2剥壳荼籽的剥壳与破碎茶籽的剥壳可采用离心剥壳与筛分机进行。
经过破碎后,采用油料破碎机使其粒度变小,以便于后续轧胚工序的进行。
剥壳设备应根据山茶籽的品种而确定,主要有离心撞击式和锤片式两种,目前使用较广的是锤片式剥壳机。
1.3壳仁分离仁壳分离仁壳分离是通过风选使仁与壳分开。
壳中含仁的高低与剥壳设备有着密切关系。
为了使物料在榨膛内的阻抗性和可塑性达到平衡,仁中含壳应控制在12%一15%之间。
茶油分类油茶籽油分为油茶籽原油和压榨油茶籽油、浸出成品油茶籽油三类。
茶油提取工艺1、压榨法是用物理压榨方式,从油茶籽中榨取茶油的方法,它渊源于传统作坊的制油方法,是传统的提取工艺。
对其进一步精炼得到,根据精炼程度分为一级、二级压榨油茶籽油。
2、浸出法是用物理化学原理,用食用级溶剂从油茶籽中抽提出茶油的一种方法。
将物理压榨后残渣(油饼)通过浸出法获得原茶油,精炼得到。
根据精炼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浸出成品油茶籽油。
3、只经过压榨或浸出这第一步提取工艺得到的茶油叫油茶籽原油,未经任何处理的不能直接供人类食用的油茶籽油。
从原茶油到成品茶油不管是压榨法还是浸出法制取的原茶油,都还不能吃。
原茶油中含有种种杂质,包括原料中的,榨取或浸出过程中产生的。
有些杂质对人体极为有害。
原茶油需要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即精炼),去除杂质,才成为可以食用的成品油。
一个完整的从原茶油到成品茶油的加工过程,一般包含脱胶、脱酸、水洗、脱色、脱臭、脱蜡等六步过程。
成品茶油品质的衡量国家标准GB11765-2003规定了食用成品茶油的质量指标,包含了“色泽”、“气味”、“透明度”、“含皂量”、“不溶性杂质”、“酸值”、“过氧化值”和“溶剂残留量”等项目的指标。
其中“酸值”、“过氧化值”和“溶剂残留量”为强制性指标。
用国家标准方法检测,凡是达标的,就是可以食用的成品油。
将茶油分为:原茶油——这种油通过压榨或浸出而得,未经精炼,含有大量有害物质,不能食用。
俗称“毛茶油”压榨茶油——采用压榨法获得原茶油,然后对其进一步精炼得到。
根据精炼程度分为一级、二级,在压榨茶油中,一级是最高标准,但要炼制一级压榨茶油一定得经过碱炼、水洗、脱色、脱臭等多道工艺,成本会上升很多,当然其他的营养成份也会有所损失。
浸出茶油——这种茶油通过压榨获得压榨毛油,又将压榨后残渣(油饼)通过浸出法获得原茶油,与压榨法获得的原茶油混合后精炼得到的茶油。
茶油生产工艺山茶油的生产工艺主要有冷榨法、热榨法和浸出法。
茶油制备方法本文将详细介绍茶油的制备过程,包括植物采集、处理、压榨或浸提、粗炼、精炼、过滤和灌装以及品质控制等方面。
1.植物采集茶油的主要原料来源于山茶树和油茶树。
在采集茶油原料时,应选择生长环境良好、无病虫害的成年树木。
一般而言,春季和秋季是采集茶油原料的最佳时期。
此时,油茶树上的果实已经成熟,但尚未开裂,内部的种子尚未发芽。
2.植物处理采集到的茶油原料需要经过筛选、去杂、破碎、浸泡、发酵和过滤等一系列处理步骤。
处理过程中需注意保持原料的新鲜度和纯度,避免污染和变质。
3.压榨或浸提提取茶油可采用压榨或浸提两种方法。
压榨法是通过物理压力将果实压榨出油脂;浸提法则是以有机溶剂将油脂溶解后进行萃取。
两种方法均可得到纯度较高的茶油。
4.粗炼提取到的茶油需要进行粗炼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和杂质。
粗炼过程包括加热、沉淀、去除杂质和有害物质等步骤。
通过粗炼,茶油的品质得到了初步提升,为其进一步精炼奠定了基础。
5.精炼粗炼后的茶油仍含有部分杂质和有害物质,需要进行精炼处理以提高其品质。
精炼过程包括再次过滤、脱色、去味等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茶油的品质得到了进一步提纯和优化。
6.过滤和灌装精炼后的茶油需要进行过滤,以去除其中的细小杂质。
随后,将茶油灌装到密封容器中,进行密封和质检。
灌装过程中需注意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避免茶油受到二次污染。
7.品质控制为确保茶油的品质,需对其进行严格的品质控制。
品质控制主要包括感官评定、化学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等方面的检测。
感官评定主要考察茶油的色泽、气味、口感等;化学指标包括酸价、过氧化值、碘值等;微生物指标则关注茶油中的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等。
在品质控制过程中,需对各项指标进行严格检测,确保茶油的品质达到标准。
对于不达标的茶油,需返回相应工序进行再次处理,以保障最终产品的质量。
总之,制备茶油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精细操作和处理。
从植物采集到灌装和品质控制,每个步骤都对最终产品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新版茶油的精炼和加工课件 (一)
茶油是一种传统的特色农产品,有着独特的香味和食用价值。
随着人
们对健康油品需求的提高,茶油精炼和加工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
在
这里,我们将介绍一下新版茶油的精炼和加工课件。
一、精炼过程
新版茶油的精炼过程是多道工序组成的。
首先是原料的筛选,将种子
中的杂质去除。
然后是热处理,即将茶油种子烘烤,除去多余的水分。
接着是压榨,将压碎后的种子进行冷压,使茶油中的营养成分得以保留。
最后是精炼过程,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通过分离和蒸馏,去
除茶油中的杂质和不良成分。
二、加工技术
1.冷榨技术
冷榨技术是目前茶油生产中最先进的技术之一。
这种技术能够保持茶
油中的营养成分,确保茶油的品质。
同时,它还能够降低茶油的酸度
和苦味,使得茶油更加柔和。
2.大压力浸提技术
大压力浸提技术是一种新兴的茶油加工技术。
它主要是通过高压力下
的浸提和蒸馏,使茶油中的有用成分更加容易被吸收。
同时,这种技
术也可以去除茶油中的不良成分和杂质,使茶油更加纯净。
3.微波辐射技术
微波辐射技术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新技术,它能够快速加热茶油,使茶油中的成分更容易被释放出来。
同时,这种技术还能够减少茶油中的有害物质的含量,使茶油更加健康。
总结:新版茶油的精炼和加工技术在不断地革新和更新,以满足人们对健康油品的需求。
在未来,还将有更先进的技术不断涌现,使茶油更加营养、美味、健康。
茶油提炼最好方法
【茶油提炼最好方法】
一、准备材料:
1、茶油:需要采用高品质的茶油。
2、提炼材料:植物提取物(如椰子油、橄榄油和棕榈油)、酸化材料(如氢氧化钠)、亲水性材料(如醋酸钙)、维生素E、精油香料等。
二、提炼步骤:
1、预处理:将茶油倒入搅拌器中,加入少量的水,开始加热,搅拌均匀,使油温温和,搅拌的目的是使其更加细腻,使用温和的温度比较好,控制在50-60度即可。
2、精炼:将提炼材料,如椰子油、橄榄油和棕榈油等,加入预处理好的油中,搅拌一段时间,使提取物与油完全混合,搅拌后的油经过油水分离过滤,将液相分离出来,剩余的油产品完成精炼,获得成品茶油。
3、最后增加:将维生素E、精油香料等有机物加入精炼后的茶油中,搅拌均匀,最后检查油的清洁度,并储存在低温的条件下。
三、注意事项:
1、搅拌时需要控制温度,以免影响油质。
2、提炼所用的原材料一定要慎重选择,以保障提炼质量。
3、酸化处理需要特别小心,以避免毒性物质的产生。
4、密封好茶油,防止氧化。
以上就是有关茶油提炼最好方法的介绍,有效的提升茶油品质,完善最终产品,都是需要仔细把握每一个环节。
茶油加工工艺技术茶油加工工艺技术是生产高质量茶油的关键。
下面我将介绍一种茶油加工工艺技术。
首先,在茶叶加工过程中,选择新鲜嫩叶作为原料,以保证茶油的品质。
新鲜嫩叶应该具有一定的肥厚,没有明显的叶斑和病虫害,且没有经过过度使用农药。
其次,采用传统工艺将茶叶进行烘制。
传统工艺的关键步骤包括杀青、揉捻、烘干等。
杀青是通过高温快速破坏茶叶内部酶活性的过程,可以使用高温炒制或蒸制的方法。
揉捻是为了破坏茶叶细胞壁,促使茶叶内部物质的释放。
烘干是将茶叶中的水分蒸发掉,使茶叶保持干燥。
这些步骤的目的是为了保持茶叶的原始品质和营养成分。
接下来,将烘制好的茶叶进行提油。
提油可以通过机械压榨或溶剂法提取。
机械压榨是将烘制好的茶叶放入油压机中进行压榨,将茶油与茶渣分离。
溶剂法提取是将烘制好的茶叶放入溶剂中,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下萃取茶油。
相比之下,机械压榨更为传统和健康,溶剂法提取则更为高效。
最后,对提取好的茶油进行精炼和包装。
精炼是为了去除茶油中的杂质,提高茶油的纯度和品质。
精炼方法可以采用脱酸、脱水、脱嗅等工艺。
包装是将精炼好的茶油装入合适的容器中,并进行密封,以保证茶油的新鲜度和保存期限。
此外,茶油加工工艺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严格控制加工过程中的温度和时间,避免茶叶或茶油的过度加热。
其次,要采用优质的茶枝作为燃料,以保证茶油的纯净度。
最后,要注意环保和卫生,避免使用有害物质对茶油进行加工。
总之,茶油加工工艺技术是生产高质量茶油的核心。
通过选择优质原料、传统工艺烘制、机械压榨提取、精炼和包装,可以生产出纯天然的茶油,保留茶叶的原始品质和营养成分。
茶油加工工艺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将为茶油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
茶油的生产工艺茶油是一种传统的食用油,具有浓郁的香味和独特的口感,常用于烹饪、炒菜等多种用途。
茶油的生产工艺主要分为采摘、晒青、榨油三个步骤。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茶油的生产工艺,使大家对茶油的生产有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是采摘环节。
茶油的原料是茶籽,一般采摘时间为每年的11月中旬到12月中旬,这个时候茶叶已经成熟,茶籽也已经饱满。
茶油的制作需要使用新鲜的茶籽,因此在采摘时要注意选择完全成熟的茶籽,具体的采摘标准是茶果已经变为红色,但还未开裂。
采摘时要将茶籽摘下来,避免茶果脱落。
接下来是晒青环节。
采摘回来的茶籽要先晒一段时间,这个过程称为晒青。
晒青的目的是使茶籽中的水分蒸发掉,茶籽的含水率降至10%以下。
晒青通常在黑白木框中进行,大概需要晒3个星期左右。
晒青后的茶籽变得更干燥,便于后续的榨油工作。
最后是榨油环节。
晒青后的茶籽要进一步榨油,这一步主要是通过机械压榨的方法,将茶籽中的油脂提取出来。
首先要将茶籽清理干净,去除杂质和茶皮。
然后将茶籽放入榨油机中,通过加热和压榨的操作,将茶籽中的油脂榨取出来。
榨油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渣滓,要及时清理和处理。
榨油后的茶油需要进行过滤和沉淀。
过滤的目的是去除茶籽渣滓和沉淀质,使茶油更加纯净。
通常会使用纱布或滤纸进行过滤。
过滤后的茶油要放置一段时间,让沉淀物自然沉淀下来。
之后再将茶油倒出,即可得到优质的茶油。
整个茶油的生产工艺相对简单,但关键是要掌握好每个步骤的技巧和耐心。
只有选取好的茶籽、科学进行晒青和榨油的操作,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茶油。
此外,茶油的储存也很重要,应放置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暴晒和受潮。
总结起来,茶油的生产工艺包括采摘、晒青、榨油、过滤和沉淀几个步骤。
只有在每个环节都严格把控好,才能制作出优质的茶油。
茶油作为一种传统的食用油,通过传统工艺生产出来的茶油味道纯正、香气扑鼻,是我国独有的一种食用油,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好评。
茶油也被许多人誉为“珍贵的液体黄金”,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着广阔的前景。
茶油生产工艺茶油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健康食用油,它具有浓郁的香气和独特的口感。
茶油的生产工艺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经过多个步骤才能获得高质量的茶油。
下面将详细介绍茶油的生产工艺。
茶油的生产始于茶叶的采摘。
优质的茶油需要选用新鲜、嫩绿的茶叶作为原料。
一般来说,茶油生产选用的茶树品种主要有油茶和山茶两种。
油茶是一种特殊的茶树品种,其茶叶含油量较高,适合制作茶油。
而山茶则是一种常见的茶树品种,它的茶叶也可以用来生产茶油。
采摘好的茶叶之后,需要进行烘焙处理。
烘焙是茶油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能够使茶叶的水分蒸发,使茶叶变得干燥。
同时,烘焙还能够激发茶叶中的香气物质,增加茶油的香气。
烘焙的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不同的茶叶品种和油质要求进行调整,以确保茶叶的质量。
烘焙完成后,茶叶需要进行压榨。
压榨是将茶叶中的油分提取出来的过程。
一般来说,茶叶的压榨方式有物理压榨和化学压榨两种。
物理压榨是通过机械设备对茶叶进行压榨,将茶叶中的油分挤出来。
而化学压榨则是在茶叶中加入化学溶剂,使茶叶中的油分溶解在溶剂中,然后通过蒸馏等方式将溶剂蒸发,得到茶油。
物理压榨相对较为简单,但茶油的质量较低;化学压榨可以得到较高质量的茶油,但需要注意溶剂的选择和处理,以免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茶油的压榨完成后,还需要进行过滤和提纯。
过滤是将压榨得到的茶油中的杂质和固体颗粒过滤掉,得到清澈透明的茶油。
提纯是对茶油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去除其中的不纯物质,提高茶油的纯度和品质。
过滤和提纯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方法。
茶油经过以上的处理步骤后,就可以进行包装和销售了。
茶油的包装一般采用密封的玻璃瓶或塑料瓶,以保证茶油的新鲜度和品质。
茶油的销售渠道很广,可以在超市、网店等地方购买到。
茶油的生产工艺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经过茶叶的采摘、烘焙、压榨、过滤和提纯等多个步骤才能获得高质量的茶油。
茶油的生产工艺对于茶叶的品质和茶油的口感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油茶籽油生产工艺流程一、采收—贮藏—清理除杂1采收2贮藏油茶果采收回来后,需要堆放5-6天,以促进油茶果熟后果壳开裂,能提高油茶果的含油率。
然后把油茶果摊到晒坪上,经常翻动再将油茶籽晒到种仁和种壳分离后,油茶籽晒后,用手抓起来摇晃,能发出清脆的响声,说明油茶籽基本晒干,可以收藏室内,以备榨油。
油茶籽的贮藏特性:1、容易发热生霉,脂肪易氧化发热,蛋白质易吸湿发霉变质。
2、不耐高温,易发生油料出现走油现象。
3、安全水分低,油料的安全水分=油料中非脂肪部分*15% ,油茶籽的安全水分为8%.4、组织柔软容易破损,脂肪密度小,占据面积大。
5、吸湿性强,容易软化。
6 孔隙度小,堆内湿热,不易散发。
油茶籽的贮藏方法: 1、干燥降水,含水量为8%及以下的油茶籽可贮藏60-90 天,含水量为10%的油茶籽可存放 40 天,含水量在12%以上的,必须干燥后贮存。
2、低温入库,堆垛内温度控制在25 度以下。
3、合理堆放,散装不超过 1 米高,袋装不超过 6 包高度,且堆成通风垛。
4、及时通风,经常翻动垛表面,以散发湿热。
5、加强巡查。
3清理除杂清理除杂的目的:提高出油率;提高茶油质量和饼粕的利用价值;提高设备处理能力;减少设备磨损程度;增大设备处理量。
方法有:风选,筛选等方法。
油料的清理工艺要求:净油茶籽最大含杂量小于0.2%,使用 26-28 孔 /25.4 毫米筛检验(孔径为0.7mm 左右);边角料含油茶籽量小于0.5%。
二、压榨工艺流程:剥壳—蒸炒—压榨制油—毛油除杂过滤该工艺的关键技术为:A、剥壳的水分,壳仁的比例。
B、蒸炒的温度、投籽量、炒籽的时间。
C、入榨的温度,籽的生熟度,茶饼的厚度。
1剥壳剥壳及仁壳分离的要求是:破壳率高,不漏籽,粉末度小;仁中含壳率在5%-10% 之间,使用10 目 /英寸检验筛检验(孔径为2mm);壳中含仁率不超过0.5%(手捡法检查),如有整籽,按剥壳后计入。
剥壳方法:撞击法(撞击式剥壳机)。
茶籽油加工成套设备工艺流程:
首先茶籽油压榨前要经过粉碎和蒸炒处理:
①粉碎:将油茶籽去壳,为避免脱壳困难与种仁破碎过多,必须控制茶籽的含水率在5%—6%以内,脱壳后通过粉碎机加工成粉状。
若是采用石碾,必须在碾轧过程中过筛若干次,才能轧得细匀,无粗粒,得到较高的出油率。
②蒸炒:蒸炒的目的是把生料变成熟料,使料坯颜色加深,处于最适宜油分流出的状态,是压榨前一道关键性的工序。
传统的蒸炒是用木甑蒸和铁锅炒。
生料先经蒸汽或喷水湿润后再炒,叫“湿蒸炒”;不经湿润就炒,叫“干蒸炒”,一般以“湿蒸炒”为好。
蒸炒时的水分和温度,因使用的机械类型不同而不同。
用液压机和木榨机,其炒料温度一般在110—120℃,蒸炒后的含水量为7%—8%。
用螺旋榨机其炒料温度一般在130—140℃,蒸炒后的含水量为3%—4%。
茶籽油加工成套设备压榨法制油工艺:
◆茶籽仁冷榨制油是现油技术方法:
油茶籽→清理除杂→脱壳及壳仁分离→冷榨→冷榨毛油→粗滤→清滤→优质冷榨油→优质茶籽饼
油茶籽冷榨制油工艺具有工艺简单,毛油质量好,节省能源,运行成本低和设备投资少,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茶籽仁高温压榨制油技术
油茶籽→清理除杂→脱壳及壳仁分离→茶仁→蒸炒→压榨出油→沉淀→过滤→茶油
河南领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各种植物油、动物油制油设备,精油和色素提取设备的生产制造,对各类油脂设备加工具有丰富的经验,拥有自己的制造工厂。
公司集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科研、销售、售后服务为一体。
具备很强的各类油脂预处理,浸出,精炼和分提设备加工能力。
设备环保节能,出油率高,专业工程师团队为您量身打造方案,欢迎到厂参观!。
茶油的榨制及烹饪应用丨烹饪原料油茶树,是山茶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结的茶籽可榨出食用油,这种食用油被称为茶油、木油等。
那么,油茶果是何时收获,又怎样加工成茶油的呢?茶油又是怎样用于烹饪的呢?1油茶果的收获据同治《兴国县志》记载:“茶油,一曰木油。
兴邑山阜多种茶子,其树坚而叶厚,青翠茂密,凌冬不凋。
十一月开花,瓣白心黄,花谢结子,含苞孕实,将一周岁始拾子,剖仁榨油。
”农谚云:“七月胀球,八月胀油。
寒露早,立冬迟,九月霜降采收正当时。
”也就是说摘油茶果要赶季节,霜降期间油茶果的含油量最高,油质也最好,是最理想的采摘期。
山区还有“前三后七”的说法,即最好在霜降前三天开始摘茶籽,到霜降后七天摘完。
当大地从薄明的晨曦中苏醒,清凉的油茶山上,茂盛的茶叶在舒展的枝条上微微摆动,但怎么也遮不住那熟透了的累累硕果。
红润的油茶果果皮上有一层淡淡的茸毛,或者一层浅霜,显得柔软而湿润。
山民们肩挎装了蛇皮袋的篾篓,抓把小巧的竹钩,开始上山摘茶籽。
果子落在粗大的手掌里,落在篾篓里,一种新鲜而浓郁的油茶果的清香味,在透明的光中飘荡着。
太阳渐渐爬高,茶林间,堆成小山般的茶果星罗棋布,粒粒红润如玉。
油茶果挑回家,谷笪铺在晒谷坪里,果子倒入耙平,太阳下暴晒一天,果皮绽裂了,黑亮的茶仁,乌砂般铺满谷笪。
傍晚,人们蹲在谷笪边,拓出的茶仁倒入角箩里。
茶仁晒上几天,便可以榨油了。
2油茶籽被打成油据清代《宁化县志》卷二(土产志)称:“有茶油、菜油、桐油三种。
茶树有大、小两种:大者高丈数尺,实大如雪梨;小者高六七尺,实大如栗;皆剥其粗房,取仁榨油。
”山区油寮一般坐落在村落集中、水源充沛、绿树掩映的小溪岸边,几间白墙黑瓦的平房后掩映着优雅的翠竹,屋旁点缀着洁白的蔷薇花,屋前水圳里的溪水汹涌地跌落水车上,水花溅起,洒在石壁罅隙内的野草上,黝黑的水车旋转着,“咿呀”作响。
一缕缕蓝殷殷的炊烟,从油寮屋脊上袅袅飘上了天,一阵阵“ 咣、咣、咣”的冲锤声在空中飘荡着,跨溪流,经田野,和着泥土香,被风吹得老远老远……老表们挑着谷箩里乌黑发亮的油茶籽,从弯弯的田塍路上悠悠而来。
茶油的精炼
柳州市油脂厂[1]
【期刊名称】《中国油脂》
【年(卷),期】1982(000)002
【摘要】我厂炼油车间有脱色、脱臭、脱腊及精制腊的厂房和设备,不但可以炼茶油和花生油,而且还可以精炼食用米糠油。
炼得比较多的一年是65年,炼出口茶油4000多吨。
对于精炼茶籽油,多年来由于任务不足,我们积累的经验也不多。
现将我们的作法介绍如下: 一、原料情况广西广大山区农村盛产茶籽,许多茶籽就地加工,部分仍用木榨榨油。
由于工艺落后,茶油的质量比较差,特别是水份很高。
来我厂的毛茶油酸价一般在10左右,最高达20以上,色泽和气味都不正常。
我们采用碱炼的方法,可以去酸,去杂质,还可以去部份色素和气味。
【总页数】6页(P62-67)
【作者】柳州市油脂厂[1]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
【相关文献】
1.茶油精炼中有机膜最佳过滤条件的研究 [J], 傅冰
2.制油及精炼工艺对茶油中苯并(α)芘的影响 [J], 金超;彭昕;侍银宝;朱勇;钟海雁
3.茶油精炼副产物皂脚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J], 杜勋军;辛莎;王烨;吴宇雄;孙汉洲;
钟海雁
4.山茶油简易精炼工艺的研究 [J], 施贤波;屠幼英
5.化妆品级山茶油提取精炼工艺现状及发展方向 [J], 刘俊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