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脊柱畸形矫形患者病例介绍与麻醉管理
- 格式:pptx
- 大小:3.34 MB
- 文档页数:37
脊柱后凸畸形矫正术的麻醉处理摘要目的:探讨脊柱后凸畸形矫正术的麻醉方法。
方法:选择脊柱后凸畸形患者4例,2例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2例采用硬膜外麻醉。
结果:所有患者麻醉效果满意,术后外观恢复良好,下肢感觉运动正常,无严重的神经功能损害。
结论:为保证俯卧位脊柱后凸畸形矫正术中的安全,有利于呼吸道管理,气管内插管全麻是脊柱后凸畸形患者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
关键词脊柱后凸矫正术麻醉资料与方法选择拟行脊柱后凸畸形矫正术患者4例,ASAⅠ~Ⅲ,均为男性。
年龄14~33岁,平均21.5岁。
合并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及心肌劳损,先心病(室间隔缺损)各1例。
硬膜外麻醉2例,气管内插管全麻2例。
术前凝血功能及神经系统检查均正常。
麻醉方法:麻醉前30分钟常规肌注东莨菪碱0.3mg,鲁米那0.1g。
入室后开放上肢静脉通道,连接多功能无创心电监测仪及呼末二氧化碳监测仪,监测HR、NIP、ECG、SpO2及PetCO2。
气管内插管麻醉诱导:氟芬合剂2.0ml,依托咪酯0.3mg/kg或氯胺酮1mg/kg及琥珀胆碱2mg/kg静脉快速诱导,插管后取俯卧位,用Drgar麻醉机行机械通气(设定Vt 8~10ml/kg,RR 12~14次/分,I:E 1:1.5~2.0,Ppeak 3.4~4.0kPa,MV 4~10L/分,新鲜气体流量2~4L/分)。
麻醉维持:采用2%~3%异氟烷持续吸入及持续静注1.3%普鲁卡因或0.4%利多卡因(含杜冷丁及琥珀胆碱)复合液。
硬膜外麻醉:穿刺点距手术切口中心向上延伸3~4棘突,向尾侧置管3.5~4.0cm,手术取侧卧位,面罩氧气吸入,使用1.6%利多卡因维持麻醉,间断辅助氯胺酮1.0mg/kg。
术中严密监测循环、呼吸及通气状况,注意出血量及尿量。
脊柱手术失血量较多,术中应采取血液稀释、控制性降压及止血药物等技术,正确估计失血量,及时补充血浆成分或全血。
截瘫是脊柱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脊柱手术固定完成后做唤醒试验,检查下肢活动情况,尽早发现术中神经系统功能受损。
完整版)脊柱矫正病例范例1患者信息姓名:___性别:男年龄:42岁主诉:脊柱畸形引起的背痛和不适感既往病史患者___无其他重大疾病史,仅有轻度高血压及BMI超标。
病情描述___患有脊柱畸形,导致背部长期存在不适感和背痛。
他曾在其他医院接受过物理治疗和调整,但效果并不显著。
初诊时患者呈现明显的脊柱侧弯和圆肩驼背,身体姿势不正常。
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脊柱呈现明显的侧曲,伴有椎骨结构异常。
患者自诉活动受限,行走时感到疼痛明显增加。
诊断与治疗计划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诊断为脊柱侧弯(脊柱畸形)。
鉴于患者已尝试过物理治疗并未见明显效果,我们决定进行脊柱矫正手术。
手术计划包括脊柱矫正和椎骨结构修复。
目标是恢复脊柱正常形态,缓解患者疼痛和不适感,并提高其日常活动能力。
手术预计在下周进行,术前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评估和准备工作,包括血液检查和心电图。
手术后,患者将需要适度的康复训练和定期的随访。
手术后效果手术后,___的脊柱侧曲明显改善,而且圆肩驼背得到纠正。
患者的背部不适感和背痛明显减轻。
他的活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术后康复训练的效果也是积极的。
患者恢复了正常的身体姿势和运动能力,能够自如地进行日常活动和工作。
结论脊柱矫正手术对于脊柱畸形引起的背痛和不适感的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
本病例中,患者___过手术获得了明显的临床改善,术后康复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需要指出的是,每个患者的情况都是独特的,治疗方案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定制。
脊柱矫正手术属于一种较为复杂的手术,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准备工作,术后康复训练和定期随访也非常重要。
该病例展示了脊柱矫正手术在治疗脊柱侧弯方面的积极效果,并提醒医生和患者在选择手术治疗时应谨慎,并充分了解手术风险和术后康复的重要性。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还有其他要求,请随时告诉我。
脊柱畸形患者非脊柱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脊柱畸形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严重侧弯畸形还可合并前凸或后凸畸形,造成胸腹腔变形,从而影响到心肺及其它脏器功能,给手术和麻醉增加困难,凭添围术期风险。
尤其是急诊手术,在详细检查尚未完善的情况下,麻醉上更要小心谨慎。
病例患者,女,53 岁。
因急性阑尾炎拟全麻下行阑尾切除术。
23 时入手术室。
身高147cm,体重47k g,胸腰椎侧弯畸形。
诉午餐后未进食。
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
咪达唑仑2mg,芬太尼0.2mg,阿曲库铵40m g,依托咪酯20m g 静脉快速诱导,气管插管顺利(ID7.021cm)。
术中以丙泊酚4mg/kg/h,瑞芬太尼30μg/kg/h 泵注维持,生命体征平稳。
手术用时55 分钟。
术毕自主呼吸恢复,呼之能睁眼,但呼吸费力,尚能耐受气管导管。
脱氧观察血氧饱和度迅速下降不能维持。
手控辅助呼吸,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2% 左右。
10 分钟后患者渐烦躁,不能耐管,腹肌紧腹膨隆,呼吸用力更甚。
脱氧后血氧饱和度仍不能维持。
此时患者突然呕吐,呕吐物含未消化的食物残渣。
迅速吸引,同时给予镇静上胃管等处理。
15 分钟后患者完全清醒,拔管,半靠位鼻导管给氧,血氧饱和度维持在88% ~ 92%,呼吸仍费力。
送ICU。
次日上午回访,患者鼻导管吸氧,血氧饱和度100%,生命体征平稳。
讨论此类患者因脊柱畸形造成胸腹腔变形,比例失调,脏器受压移位,影响正常功能,尤其对心肺功能影响明显。
椎体受累导致肋骨变形,肋骨走向的改变不仅使胸廓结构失衡而且使附着于肋骨的呼吸肌如肋间肌,膈肌等功能紊乱。
致使呼吸肌易疲劳及胸壁僵硬,造成通气功能障碍。
严重的畸形更可使肺组织受压移位,肺内小气道及肺毛细血管发生扭曲,造成肺顺应性下降,血气交换功能障碍与循环阻力的增加。
而且此类病人有相当一部分合并有肌营养不良,导致呼吸肌薄弱,加重呼吸功能不全。
同时肌营养不良的患者可能是恶性高热的易感者。
还需注意的是,脊柱畸形对消化道的影响可造成患者消化功能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