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应急平台业务系统解决方案介绍
- 格式:pdf
- 大小:3.71 MB
- 文档页数:24
政府应急指挥系统解决方案概述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关键时期。
该时期既一个黄金发展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事故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领域暴露的问题逐渐突出。
我国也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切实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提高行政能力的迫切要求。
我国近年来突发的多起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严重危害了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社会和民众对于政府处理危机的能力和速度的要求已越来越高,危机应对和危机处理能力已成为广大民众对于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评判标准。
建立紧急指挥办公室,从体制上拉通各职能部门,建立应急指挥中心,从技术上整合孤立资源,达到“及时了解,快速反应,准确决策,统一调度,妥善处置,全程监控”的目的,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表现,是一项民心工程。
功能特点应急平台体系主要包括省级应急平台、设区市应急平台及移动应急平台三部分组成。
其结构图如下:省应急平台体系结构图应急平台省级应急平台体系在国家应急平台体系结构中主要是在满足本省应急管理需要的基础上,实现与国务院应急平台体系、设区市级应急平台体系以及省级部门应急平台体系的互联互通,向上接受国务院应急平台体系的指挥调度,向下指挥调度设区市级应急平台体系以及省级部门应急平台体系,并能够向国务院应急平台体系、设区市级应急平台体系以及省级部门应急平台体系传递语音、数据、图像等,重点实现监测监控、调度指挥、异地会商和现场图像采集等主要功能。
根据需要,省应急平台体系可与同级军队(武警)应急平台体系实现视频会议系统互联。
省应急平台体系由应急指挥场所、移动应急平台、基础支撑系统、综合应用系统、信息接报发布系统等部分组成。
省应急平台体系以应急指挥场所为物理载体,以移动应急平台为补充,基础支撑系统、数据库系统为底层支撑,以信息接报发布系统为展现,满足我省应急管理工作需要,实现与国务院应急平台体系的互联互通,配合国家应急平台体系的整体应急功能,能够极大地提高我省应对突发公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
…T小HJ:±盅:^^啪Hr/J’7陶/J●y呲,L孙lL一}{日:^、J雌oL斗平台、地市(县)应急平台互连互通,上下贯通,左右衔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互有侧重,互为支撑,省级应急平台通过整合现有专业应急平台,实现与专业应急平台互连互通,利用专业部门监测网络,对突发公共事件隐患进行动态监控,通过电子政务网络实现数据共享,依托于协同工作平台,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方案进行协同会商和综合决策,实现政府在应急管理中的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的职能。
在应急平台体系的建设中,协同会商辅助决策系统是核心,通过此系统实现地/县政府应急信息平台、部门应急信息平台、重点企业应急信息平台、社会应急(信息)资源和其它系统/资源的与业务的协同,以支持适时的决策和指挥。
二、协同会商辅助决策系统协同会商辅助决策为各级指挥场所与现场人员提供实时信息和通讯,以支持适时的决策、事件管理和控制功能,实现集成、灵活和模块化的协同会商环境,应用场景如下图。
协同会商决策业务应用包括一系列模块化应用与子系统,并提供高度集成的系统,根据客户的实际工作需求进行专门定制。
可以集成各种类型的设备(IT、电话、录音、无线、视频、GPs、传感器等),同时也完全集成训练和支持功能。
协同会商辅助决策系统具有高可靠性和高效率技术,包括关系数据库、多层次分布式结构和高可用性机制。
提供当Ij;∞1:◆今市场上最高级别的可用功能:◎信息汇集:信息汇总和呈现◎全局形势评估:对灾难事件进行分析,用图形显示进行事件和策略元素的实时定位’◎协同:多层次协同,多事件协调,计划和管理◎决策和指挥:预案的科学选择,资源的合理调配,进行决策和任务下达1.信息汇集将各地市和各专项的各种信息根据需要在指挥中心进行融合,提高各级指挥人员对形势的认知。
需要时,实时图像可在行动和战略级别进行显示。
系统将生成通用行动图象,基于对应地图位置的数字地图视频和ccTv成像。
来自GIs系统的数据允许为省级的指挥人员收集并显示额外的信息。
应急管理系统平台方案设计目录一、内容描述 (3)1.1 编写目的 (4)1.2 背景介绍 (4)1.3 方案概述 (5)二、需求分析 (6)2.1 应急管理现状分析 (7)2.2 系统功能需求 (9)2.3 性能需求 (10)2.4 安全性需求 (12)三、平台架构设计 (13)3.1 总体架构 (14)3.2 组件设计 (15)3.2.1 数据采集层 (17)3.2.2 业务逻辑层 (18)3.2.3 数据存储层 (20)3.2.4 前端展示层 (21)3.3 系统交互设计 (22)四、功能设计 (23)4.1 应急预案管理 (24)4.2 应急资源管理 (26)4.3 应急事件处理 (27)4.4 应急演练与培训 (28)4.5 应急指挥与协调 (30)五、数据库设计 (31)5.1 数据库需求分析 (33)5.2 数据库表设计 (34)5.3 数据库关系图 (36)六、安全性设计 (37)6.1 用户认证与授权 (38)6.2 数据加密与解密 (39)6.3 日志管理与审计 (41)七、平台实施计划 (42)7.1 项目启动与团队组建 (42)7.2 开发与测试阶段计划 (44)7.3 上线与运维计划 (45)八、预算与成本分析 (46)8.1 软硬件采购费用 (48)8.2 人员工资及福利 (49)8.3 项目实施与培训费用 (50)8.4 运维与升级费用 (52)九、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53)9.1 技术风险 (54)9.2 运营风险 (55)9.3 法律法规风险 (56)9.4 其他风险 (58)十、总结与展望 (59)10.1 方案总结 (60)10.2 发展前景 (61)10.3 后续工作建议 (62)一、内容描述系统架构设计:详细介绍系统的总体架构,包括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数据流向以及功能划分。
对系统的技术选型进行说明,如采用哪种编程语言、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功能模块设计:根据应急管理的实际需求,设计并详细阐述各个功能模块的功能、操作流程以及与其他模块的交互关系。
HP城市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解决方案摘要伴随着全球经济繁荣发展主旋律,预防和处置重大突发性紧急事件的应急救助、安全防御、反恐等公共安全系统设施建设,已经成为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主管政府的重要政治工作内容;随着我国经济加入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中国已经并将更加广泛深入地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境况中,中国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青岛等的发展也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城市遭遇各种重大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的风险也相应显着增加;一个孤立的突发事件就可能产生扩散效应,演变为巨大的社会灾难,对整个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威胁;为此,城市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应运而生;在应急状态下,政府关键部门需要基于最新信息和情况作出快速、准确有效的决策;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机构中开发了用途不同的数据库,其容量不断扩展,但这些数据库之间不能很好地进行通讯,数据也不能有效地被利用是关键部门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全球各地的政府和公共部门都面临着这一挑战,为了应对这种挑战,需要将数据引入到一个中央存储库,进行实时集成,从而使宝贵的数据资源对政府的有关指挥和决策本真正具有重要价值意义;HP公共安全ODS+EAI核心解决方案的实时体系结构可以快速且无负作用地与政府现有的数据库和应用进行集成,并通过无与伦比的可扩展性及可用性提升其价值;凭借面向执法、情报及国家安全等各领域的不同解决方案,HP ODS+EAI技术已被用于创建国家安全系统;随着将多种来源的数据进行集成的需求变得越来越重要,全球的执法机构都采用NonStop技术来运营呼叫中心、调度中心以及紧急救助服务中心;ODS+EAI体系结构将实时信息的力量带入了全球的政府和公共机构,为应对确保"所有各点都得到连接",并生成一张真实画面的挑战提供了完美的解决之道;多年来,HP的产品和先进技术广泛应用于公共安全领域;在美国有80%以上的911应急和类似的公共安全系统采用HP成熟可靠的解决方案,HP成功参与设计和实施了美国国土安全系统Homeland Security,实现22个主要部门和机构的整合;CEO Carly和HP的执行委员会专门为美国国土安全秘书处提供相应的信息技术顾问咨询,对反恐和国家安全保障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相关领域的积极开创者,以及IT架构设计和开发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HP凭借其先进技术、解决方案和丰富经验,协助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用户构建了适应性的预防和处置重大突发性紧急事件的应急救助、安全防御、反恐等公共安全系统,如:白宫,克里姆林宫,英国内阁办公室等计算机系统体系结构的设计实施;在美国超过 500部计算机辅助派遣系统在 HP 平台上的安全运行;秉承"HP之道",HP公司愿与中国有关部门分享其在公共安全、城市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成熟的适应性解决方案,以具有竞争力的价格为中国用户提供科技领先的产品与服务,带给客户以最佳全面客户体验,推动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健康和稳定发展背景美国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对美国及全世界各国的国家安全理念带来深远影响:美国实施了国土安全法,成立了内阁级国土安全部,并公布了国土安全国家战略……国际恐怖主义是美国的主要威胁,"无罪假定"的理念遭到挑战……理念的变化最终导致IT框架结构的改变,社会化的911服务体系逐步演变为每个国家国土安全架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代表了应急系统在整个公共安全领域的一种未来的发展趋势;城市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是指针对各种危害包括重大安全事件、事故、突发灾害、潜在危害因素、甚至战争及其隐患对城市设施、居民和社会造成的不安全因素,而采取的各种应对策略、技术和措施;从美国"911"事件、世界各地频发的恐怖袭击事件,到在中国大范围突发的SARS疾病、印度洋地区爆发的地震和海啸等等,使基于城市公共安全而开展的研究与应用成为当今城市建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通过先进的数字信息技术建立起城市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信息传输与处理平台,将110、119、120、122、环保监测、森林防火监测、抗旱防汛、防空防灾、地震监测、重要基础设施保护、公共事业等各专业系统联网,实现公共安全应急视频会议会商、图像监控、数据网络互联、电话调度等功能,使各专业系统的信息能实时、迅速、准确地汇集到指挥中心,实现高度自动化的人情、工情、灾情监测网络系统和无纸化办公;这样,决策者就能根据整个全局的形势,做出最准确、最有效的调度方案,实时地进行全方位的远程指挥和调度,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本解决方案面对的问题和挑战:特服号码混乱没有统一协调的机制缺乏紧急事故呼出广播机制缺乏全国性统一服务城市相关应急子系统发展不平衡技术平台不同,有"信息孤岛"现象缺少统一的城市基础信息库没有形成面向城市公共安全的实时的统一视图本解决方案面对的需求:整合现有的信息资源灵活的业务适应性24 x 7的连续可用性实时的响应能力降低实施风险具有OLAP能力成熟的基本构架标准的开发平台可升级的系统模型满足无限的容量扩展提供的对策结合HP公司在全球范围内911应急系统和安全领域的建设经验和案例,HP公司针对国内对公共安全建设的需求,提供了公共安全系统的建设架构和解决方案 --- HP公共安全ODS+EAI核心解决方案;如下图示HP的公共安全核心信息整合方案提供了最优秀和最成熟的以ODS+EAI为基础的CAD计算机辅助派遣体系结构,非常适合于我国以应急预案为核心的公共安全指挥系统常态和非常态的需求;该方案不仅可以解决实时响应、即时调度、及时救助的目标,同时保护了原有系统的投资和独立、增加了新系统加入的灵活性、降低了事实风险,充分实现了应急资源的信息融合和集成,真正地使调度指挥中心成为应急联动资源的网络连接中心、数据交换中心、命令转达中心、数据备份中心、数据支持中心、实时决策中心、监督和预警中心、数据格式统一中心;这是一套适合于复杂信息环境或关键业务应用领域、具有业界领先的可用性、线性可扩展性、数据集成水平的,以及最低的整体拥有成本、先进的在线管理能力的解决方案;方案构成联动调度总中心作为城市公共安全指挥工程系统的核心,分别与各个应急子系统以及其它相关系统相连接;在常态下,处警工作仍然由各个应急子系统负责,它负责各应急系统的信息数据交换和转达,并监督全面应急工作的状况;在非常态下,联动调度总中心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充分调度各方资源,进行统一指挥;建立在ODS基础上的ODS+EAI框架为整个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提供基础架构,通过该框架不仅可以交换并缓存数据信息,同时可以交换和记录调度命令,通过数据采集构建信息数据基础,记录并归档事件处理过程,维护和利用预案处理过程;同时该框架也为我们建议的本地或远程OEM系统、甚至是移动的OEM系统提供有力的技术和数据支撑;下面将联动调度总中心的地位和作用概述如下:网络连接中心:采用星型结构,分别与119、110、122、120以及未来的相关应急系统相联接,这样可以使网络互联框架最为简单,避免诸多子系统之间直连的网络结构的复杂性;数据交换中心:为了公共安全应急指挥信息系统的运转,各应急子系统及相关系统的数据交换是必须的;随着未来新系统的不断接入,数据交换的路由会越来越复杂,建立数据路由交换中心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案;命令转达中心:在常态下,处警工作由应急子系统负责,需要其它子系统支持时;在非常态下,联动总中心直接进行联合调度时,均需要进行行动指令的下达或转达,联动总中心是便是指令转达的枢纽;调度指挥中心:在非常态时,指挥调度工作由联动总中心直接负责,在某些时刻联动总中心会具体执行OEM的决定;数据备份中心:数据资源无疑问是极其重要的,联动总中心可以作为其它应急子系统数据的备份中心,无疑是一种清晰和可行的解决方法;如果某应急子系统出现问题它可以代为行使职责;如果联动总中心出现问题,某应急子系统也会代为行使职权;数据支持中心: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看这个问题:首先它会为应急子系统OEM、CAD等各种其它系统提供整个公共安全指挥的数据支撑;另外,它也可以做为市级政府对外提供的一个统一信息发布平台,如GIS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非实时的信息数据资源,不仅可以对本身的公共安全系统提供数据支持,也可以为其它政府单位部门提供统一的GIS信息资源;以这种思路构建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无疑是一个投资小、回报大的方法;观察预警中心:由于联动总中心采用的实时数据采掘技术,给整个紧急情况的预测和信息统一发布提供了可能;实时决策中心:由于联动总中心能够采集到各种的实时信息,可以为各种实时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撑;数据格式统一中心:由于各个应急子系统间的数据格式可能不够统一,联动总中心可以制定统一和规范数据标准,为今后的互联互通打好基础;监督执行中心:联动总中心在常态下可以作为整个公共安全应急指挥中心的监控中心存在,不仅可以监督各应急子系统的工作执行情况,而且可以接受广大市民的投诉等;网络参考拓朴结构图价值主张HP公司愿秉承一贯坚持的"HP之道",利用HP在公共安全、城市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成熟的适应性解决方案,以具有竞争力的价格为中国有关部门共同分享其科技领先的产品与服务,并带给客户以最佳全面客户体验,推动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健康和稳定发展;解决方案各阶段的交付客户可以通过HP全球服务体系或经过HP培训和认证的咨询或系统集成商来构建ODS+EAI解决方案;无论谁来领导实施,HP都会提供各种专业资源去辅助项目实施的任何阶段;HP采用分阶段实施ODS+EAI方案的方法,首先部署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得投资回报ROI的体系结构,然后再将其集成到企业中;HP常常建议开展初始先导试验,在ODS+EAI架构中使用客户的数据和IT基础设施进行这些先导试验,是完全可操作的;这些为现时世界用户进行试验设计的先导工作是整个ODS+EAI实施的代表性展现,并可为每一个后续阶段附加增强的功能;这种方法可以围绕某项经营规则进行解决方案的局部快速实施,典型的案例仅需三个月或更短时间;HP提供全面的生命周期ODS+EAI专业服务,以帮助客户以最小的风险快速实施,并且可以保护原有投入的连续性;这些服务包括:ODS+EAI规划服务:帮助客户阐明实时经营策略,然后再规划和排列实施该策略所需要IT方面的自身要求;ODS+EAI设计服务:帮助企业设计和建立IT体系结构的总体框架,以构建、集成和管理ODS+EAI解决方案;HP的咨询人员可以与客户一起为集成的ODS+EAI解决方案验证概念或进行先导测试;ODS+EAI实施和部署服务: 旨在降低集成和部署ODS+EAI解决方案的风险、减少所需的时间和成本;HP开发了经过严格测试的ODS+EAI核心服务,能够支持客户快速实施所采用的ODS+EAI概念验证方案;ODS+EAI管理服务:帮助客户管理和维护集成在所有ODS+EAI基础设施中所有系统、网络、应用、数据库和存储;ODS+EAI关键业务支持服务:确保提供7x24实时环境所需的高可用性、高效性和安全性;ODS+EAI业务连续性服务: 提供应变的规划及保护和恢复服务,以确保在业务中断或发生灾难性事件的情况下IT运营的连续性;惠普优势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所面临的最大课题就是:信息和数据的整合;而解决这一挑战的手段有两种:一种是"大集中",及物理上将各种资源集中到一起;另一种就是在物理上分布:保留原有系统,在逻辑上集中: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HP ODS+EAI 解决方案就是后一种方法中最优秀和最成熟的解决方案,它不仅是OLTP和OLAP的最好支持,而且也是CAD和OEM系统的最好支撑;HP ODS+EAI恰到好处地体现了HP的动成长企业战略;该战略是一个集服务、解决方案和产品于一体,旨在帮助客户增强其IT基础设施的应变力,以面对经营环境变化;一个应变力强的企业应该强调标准化和集成化以简化业务过程,这就意味着强化了其商业敏锐度;随着应变能力的提高,使客户能够利用经营变化,抓住市场机会;在公共安全领域采用HP ODS+EAI的10大原因:关键业务的枢纽 - DataHub911应急及国土安全系统的成功案例如美国国土安全部的系统整合以及60%以上的城市911应急系统的设计实施世界先进成熟的信息整合架构和技术架构、设计、专家、实施经验生命无价--7x24永不间断的连续可用性强大的并发混合负载能力适应未来业务变化的灵活性处理能力的线性可扩展能力最低的总体拥有成本TCO开发和应用环境的开放性成功案例分析亚洲香港警察局999紧急呼救服务系统; 新加坡国家安全防卫系统欧洲Northumbria Police, UK; Greater Manchester曼彻斯特, UK;Swiss Department of Police and Justice美国New York City;纽约市 Miami; 迈阿密Nashville; 纳甚维尔 Colorado; 科罗拉多New Orleans; 新奥尔良 Washington;华盛顿Tallahasee 塔拉哈西等60 多个;纽约 CAD 系统集成架构图客户评价"我们要求资讯科技供应商所具有的素质,包括可靠性、高素质的支援、稳健的财务根基,以及具有在世界各地建设关键任务系统的丰富经验;藉着CACCS3-CORE系统,香港警队已晋身为全球其中一支最先进的警队;"----曾伟雄,香港警务处资讯系统部,助理警务处长"每当我们需要它时,系统的总是可用的……有什么还能维持相同的标准呢"----Hugh Thompson, 英国诺森伯兰警警察局,信息系统主任市场第三方评价"通过将应用与高可用性的硬件相集成,HP的实时企业ODS+EAI比企业自行安装和集成节省40%的时间、资金和资源;每个项目都存在巨大的风险,HP ODS+EAI能够显着降低实施和运行风险;"----Gartner的观点Roy Schulte,副总裁兼研究人员。
城市应急指挥系统平台简要说明一、城市应急指挥平台概述城市应急指挥系统解决方案是一个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以资源数据库、方法库和知识库为基础,以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分析系统、信息表示系统为手段,实现对突发事件数据的收集、分析、对应急指挥的辅助决策、对应急资源的组织、协调和管理控制等指挥功能。
该系统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为指挥首长和参与指挥的业务人员和专家,提供各种通讯和信息服务,提供决策依据和分析手段以及指挥命令实施部署和监督方法,能及时、有效地调集各种资源,实施灾情控制和医疗救治工作,减轻突发事件对居民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用最有效的控制手段和小的资源投入,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城市应急指挥系统将实现政府协调指挥各相关部门,处理城市突发事件和向公众提供社会紧急救助服务的联合行动系统,为城市构建一张全面的应急预警和处理“安全网”,完善政府对公共突发事件(如流行病、恶性案件、灾害事故)应急反应机制。
我们设计的主导思想是高效利用有限资源,有计划地进行规划、预防、救援和应急救援演练,建立城市联动指挥机制,提高政府对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和抗风险的能力,为市民提供更加快捷的紧急救助服务。
城市应急指挥系统的设计目标是围绕用户需求,建设“一个中心、两个保障、四个平台、多个系统联动”,即以应急救援指挥平台为中心,提供信息安全保障和体制管理保障,搭建实时通信平台、地理信息平台、综合调度平台和协作共享及预案决策支持基础平台,总体融合各个子系统实现系统联动。
二、方案实现目标1.数据采集、资源共享对于公共设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以及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和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要建立健全的数据检测体系。
例如:在熟食中使用检测装置,长期采集水质污染状况数据;从各个医院和各级医疗机构采集突发的传染病疫情数据等。
对现有城市建委指挥中心、城市安全生产监督局中心、城市质量监督局指挥中心、交警指挥中心、110指挥中心、120指挥中心、119指挥中心系统平台里面对应急相关的资源信息全部共享到市级应急平台中。
政务云解决方案一、引言政务云解决方案是为了满足政府机构在信息化建设中的需求而设计的一套云计算解决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政务云解决方案的定义、特点、优势以及应用场景。
二、定义政务云解决方案是基于云计算技术,为政府机构提供的一种集成式、安全可靠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通过将政府机构的信息系统迁移至云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弹性扩展、高可用性和灵便性等特点,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特点1. 安全性:政务云解决方案采用多层次的安全防护机制,包括数据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确保政府机构的数据和信息安全。
2. 可靠性:政务云解决方案采用分布式架构和冗余备份技术,确保政府机构的信息系统稳定运行,避免单点故障。
3. 弹性扩展:政务云解决方案采用虚拟化技术,可以根据政府机构的实际需求,灵便调整计算和存储资源,实现资源的动态分配和扩展。
4. 高可用性:政务云解决方案采用负载均衡和容灾备份技术,确保政府机构的信息系统在故障发生时能够快速恢复,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5. 成本效益:政务云解决方案采用按需付费的模式,政府机构只需根据实际使用的资源进行付费,避免了传统硬件和软件的高额投资。
四、优势1. 提高工作效率:政务云解决方案可以实现政府机构信息系统的集中管理和统一监控,减少了人工维护和管理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2. 优化资源利用:政务云解决方案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重复利用,避免了资源的浪费,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3. 加强数据安全:政务云解决方案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和措施,确保政府机构的数据安全,防止数据泄露和攻击。
4. 提升服务质量:政务云解决方案提供了丰富的云服务和应用,政府机构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服务,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五、应用场景1. 政务办公:政府机构可以通过政务云解决方案实现办公系统的集中管理和统一部署,提高办公效率和信息共享。
2. 公共服务:政务云解决方案可以为公共服务提供支持,例如在线申办、电子政务、电子证照等,提升公共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
应急平台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和实地调研,我对我们的应急平台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汇报。
目前,我们的应急平台已经建立了完善的体系,能够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和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首先,我们的应急平台在技术设备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升级和完善。
我们引进了先进的通讯设备和应急救援工具,提高了平台的应急响应速度和效率。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操作设备,快速响应各类突发事件。
其次,我们的应急平台在信息收集和分析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们建立了完善的信息采集网络,能够及时获取各类灾害和突发事件的最新信息。
通过专业的分析团队,我们能够迅速准确地判断灾害的规模和影响范围,为应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再次,我们的应急平台在人员组织和协调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我们建立了多层次的人员组织体系,明确了各级责任人的职责和权限。
在平时,我们进行了多次应急演练,提高了各级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协调配合能力。
最后,我们的应急平台在社会服务和宣传教育方面也开展了一系列有效的工作。
我们积极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活动,提高了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自救能力。
同时,我们还与社会各界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能够在灾害发生时迅速调动各方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总的来说,我们的应急平台情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技术设备的更新和维护,提高信息收集和分析的精准度,加强人员组织和协调的能力,深入开展社会服务和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我们的应急平台的整体应对能力和应急服务水平。
感谢领导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关心,我们将不断努力,确保应急平台能够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谨此汇报。
此致。
敬礼。
【你的名字】。
应急中心解决方案
《应急中心解决方案》
应急中心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调度资源、协调人员、展开救援行动的组织。
在应对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突发疫情等紧急情况时,应急中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有效解决应急情况,应急中心需要有一套完善的解决方案。
首先,应急中心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指挥体系,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
在灾害发生时,各部门应清晰地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以便快速有效地展开救援工作。
同时,应急中心还需要建立起一套灵活的决策机制,让决策更加迅速、准确。
其次,应急中心需要建立健全的信息收集和发布系统。
在应对突发情况时,及时准确的信息对于救援工作至关重要。
因此,应急中心需要建立起信息汇总、分析和发布的机制,确保信息的来源可靠,对外发布及时准确。
另外,应急中心还需要加强与其他救援力量的协作。
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可能需要联合军队、警察、医疗机构等力量共同参与救援工作。
应急中心需要建立起一套协调机制,确保各方资源得到合理调配和协同作战。
最后,应急中心还需加强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
只有经过多次实战演练,才能真正检验出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因此,应急中心需要定期进行演练,逐步完善应急预案,以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通过建立完善的指挥体系、信息收集和发布系统,加强与其他救援力量的协作,以及加强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应急中心可以更加有效地解决各种应急情况,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应急平台建设方案1. 引言应急管理是保障公共安全的重要领域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应急管理日益重要。
应急平台作为应急管理的核心和基础设施,具有协调、指挥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功能。
本文档旨在介绍一个完整的应急平台建设方案,以提升应急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2. 目标与背景2.1 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建设一个具有高效协调、指挥和信息交流功能的应急平台,以提高应急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2.2 背景当前,我国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应急响应和指挥不够协调,信息传递不及时等。
因此,建设一套完整的应急平台具有重要意义。
3. 功能需求应急平台应具备以下功能需求:3.1 信息采集和传输•支持多种信息源的接入,包括传感器、监控设备、社交媒体等;•实现信息的采集、聚合和分发,确保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到需要的地方;•支持多种数据格式的解析和处理。
3.2 协调与指挥•支持应急指挥人员的实时定位和追踪;•提供多种指挥方式,包括语音、图像和视频等;•支持指挥人员的权限管理和工作任务分配。
3.3 信息展示与分析•提供直观的信息展示界面,包括地图、图形和表格等形式;•实时分析和处理信息,提供决策支持;•可以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4. 技术方案应急平台的技术方案如下:4.1 架构设计应急平台采用分布式架构,包括前台展示端、后台处理端和数据库。
前台展示端通过Web界面提供信息展示和用户操作功能,后台处理端负责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分发,数据库用于存储信息和历史数据。
4.2 技术选型•前台展示端使用HTML、CSS和JavaScript等Web技术进行开发,以实现跨平台和跨设备访问;•后台处理端采用Java或Python等编程语言,使用消息队列、数据库和网络通信技术实现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分发;•数据库采用高性能且可扩展的分布式数据库,以满足大量数据的存储和访问需求。
4.3 系统需求•后台服务器要求具备高并发处理能力和可靠性;•前台展示端要求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和浏览器;•数据库要求具备高性能和可扩展性。
应急指挥调度系统解决方案目录一、需求分析 (1)1.1 应急组织框架与指挥体系 (1)1.2 应急指挥中心业务总体需求 (2)二、技术方案 (3)2.1 总体设计思路 (3)2.2 应急平台系统总体框架 (3)2.3 基础支撑系统 (4)2.3.1 计算机网络系统 (4)2.3.2 指挥调度通信网络系统 (5)2.3.3 视频会议系统 (6)2.3.4 图像接入系统 (6)2.4 综合应用(软件)系统 (7)2.4.1 业务模块 (7)2.4.2 业务流程 (8)2.5 应急指挥中心场所设计 (9)2.5.1 指挥场所 (9)2.5.2 配套设施 (9)2.6 移动指挥中心 (10)2.6.1 系统组成 (10)2.6.2 车载系统设备与实现功能 (11)一、需求分析1.1 应急组织框架与指挥体系按照国家应急体系中对应急组织机构的定义,将应急组织机构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进行划分,并以国家、地方行政关系与垂直领导的专业部门两条主线来构建应急指挥中心机构,实施应急响应与指挥调度。
为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指挥前移需要,应急指挥中心在构成形式上又划分为固定指挥中心和移动指挥中心。
各级指挥中心机构之间的组织框架与指挥体系如下图。
以省级通信管理局的应急通信保障指挥中心为例,这是一个从属于工业与信息化部垂直领导的专业部门,如下图。
按照该组织体系框架,省通信保障应急工作办公室是省通信保障的常设机构,在整个通信保障应急工作中处于重要的位置,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上与国家通信保障应急指挥中心和省政府应急指挥中心连接,对下与省内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应急办和省保障应急工作现场指挥部连接,保证整个通信应急指挥渠道和应急信息的畅通,实现高效的应急指挥。
省通信保障应急组织框架和指挥体系1.2 应急指挥中心业务总体需求应急指挥中心的主要任务是接收公众报警及对重点目标的实时监测报警,以及接受上级部门下达的应急任务,按照应急预案或处置方案,快速调度应急处置力量与相关资源,完成应急工作。
太极政府应急平台建设方案2008-04-21 12:22:06 ■ 叶开兴黄臣方案构成太极应急指挥平台为政府提供了包含硬件平台、应急数据管理、数据分析、综合应用和智能决策的应急指挥平台的整体解决方案,逻辑框架如附图所示。
核心功能1.基础环境平台包括指挥场所装饰装修、综合布线、配电系统、空调新风、安防消防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音、视频系统,计算机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
2.技术环境平台通过视频会议、现场图像接入、通信调度、管理系统、声像放送系统、移动指挥等系统的建设,为应急平台提供多种运行支撑手段。
3.综合应用系统数据中心: 应急平台数据中心的建设包括数据库建设与维护、数据采集、数据交换等。
数据库系统包括应急基础信息数据库、地理信息数据库、事件信息数据库、模型库、知识库、案例库和文档库等多种专业数据库。
应急指挥平台的数据采集主要包括采用现场数据采集、应急事件信息上报以及各专业应急统计信息上报等。
资源整合与共享: 太极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解决方案结合相关技术标准要求,实现应急平台纵向体系和横向体系数据资源的交换和共享。
应用支撑平台: 应用支撑平台的设计采用低耦合,高内聚的设计思想,基于开放的标准,采用组件的方式提供了应用系统的基础功能,为系统高效、可靠地运行提供保障。
专业服务平台: 以资源整合为基础,将各专业应急指挥平台的专业应用纳入到政府应急指挥平台体系,为专家与参谋人员提供专业服务支持。
同时,以整合的应急业务数据、灾情数据、知识库数据等为基础,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进行跨业务的综合性的应急业务分析服务。
综合决策平台: 综合决策平台是系统顶层应用,完成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测、分析、研究、预测、决策、执行、反馈、信息发布的全过程。
综合信息门户: 通过综合信息门户,一方面提供信息管理和发布、信息搜索和分类、个性化服务、内容与应用服务管理、智能通讯录管理、工作台管理、信息发布管理、呼叫中心管理、短信接入管理、智能邮件管理、输入输出管理、员工个人工作助理、统一认证等功能; 另一方面作为向社会公众发布应急信息的平台,承担应急宣教的重要功能。
技术创新,变革未来内容1.应急系统前期建设情况2.应急平台解决方案3.产品优势国 务 院 应 急 平 台省级应急平台市(地)应急平台部门应急平台垂直管理部门应急平台县(市)应急平台信息传递 省级部门应急平台指挥调度市(地)级部门应急平台 面向公众接报发布面向公众接报发布国际应急机构军队(武警)应急平台事件抄送面向公众接报发布面向公众接报发布面向公众接报发布(专项应急指挥系统)数字监控事件上报传真电话普通方式报警internetGPS/GIS 应急指挥中心事件受理︑决策与派警公安部门抢险部门急救部门事件处理交通部门报警器探测器视频会议法规与标准规范安全保障体系法律法规物理场所安全信息安全技术要求综合应用系统综合业务管理风险隐患监测防控智能辅助方案指挥调度应急评估模拟演练预测预警应急保障数据库 系统基础支撑系统应急通信计算机网络视频会议图像接入应急指挥场所指挥厅值班室会商室移动应急平台容灾备份标准规范信息接报发布系统大型中型小型基础信息事件信息地理信息模型知识文档案例预案数据交换与共享系统数据仓库门户网站显示终端大屏幕PDA手机电话传真内容1.应急系统前期建设情况2.应急平台解决方案3.产品优势应急管理部成立为防范化解重特大安全风险,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整合优化应急力量和资源,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十九大以后,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职责,国务院办公厅的应急管理职责,公安部的消防管理职责,民政部的救灾职责,国土资源部的地质灾害防治、水利部的水旱灾害防治、农业部的草原防火、国家林业局的森林防火相关职责,中国地震局的震灾应急救援职责以及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国家减灾委员会、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的职责整合,组建应急管理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
智慧协同的业务应用体系先进强大的数据支撑体系天地一体的应急通讯网络全域覆盖的感知网络严谨全面的规范标准体系统一完备的信息化工作机制安全可靠的运行保障体系创新多元的科技力量汇集机制系统化、扁平化、立体化、智能化支撑中国特色的应急管理体系应急行业总体解决方案自然灾害安全生产综合防范感知网络通讯网络应急指挥中心视频感知物联网感知全民感知航空感知大数据卫星通信网指挥信息网无线通信网大数据平台智能超算平台数据湖Leap Edge业务平台人工智能平台卫星感知GIS/GPS/遥感安监一张图/指挥救援/监测预警视频会议信息集成化预案模型化流程标准化处置可视化决策智能化数据展示数据指导数据管理数据整合数据分析预防准备响应恢复接入层固定电话短/彩信邮件移动电话通信管理电子卡视频监控视频会商摄相头对讲终端无线集群红外指纹业务层风险识别管控信息层展现层显示系统值班坐席链接层Fiber应急总指挥GPS信息网关Wireless卫星系统WEB 预测预警运行展示预案管理指挥调度辅助决策移动应用演练考核信息分析与决策可视化分析可视化决策摄像头指挥中心分会场实施监测视频会议地面监测视频监控信息采集资源调度空中监控应急指挥中心内容1.应急系统前期建设情况2.应急平台解决方案3.产品优势GLA 物联网平台提升数据感知能力前台中台后台能力开放平台CMP 个人客户门户/企业客户门户/平台运营门户客户端APP (PC,PAD,MIFI )DMP VAMPeSIM 联通/移动/电信(MNO )Jasper/DCP G&D/Gemalto外围第三方合作伙伴跨网集成能力通信运营能力设备管理能力大数据运营能力1、多:直连全球运营商最多AEP3、好:用户体验及服务质量好5、安全:全流程全生命周期安全机制大数据平台助理数据支撑体系获取层分析层数据集成平台LEAP DataHub 物联网采集LEAP Edge终端采集批量导入网络爬虫源数据传感器音频视频设备日志文本社交网络MESSCM CRM实时能力查询、分析、交互业务层舆情分析预防性维护智慧政务精准医疗智能交通智能供应链客户洞察整合层HDFS分布式存储系统No SQL统一资源调度管理分布式计算框架数据仓库MPP时序数据库内存数据库图数据库服务层搜索与查询可视化分析第三方工具数据治理平台LEAP DataGov元数据数据安全数据资产数据标准数据质量主数据大数据计算平台LEAP HD知识库预测库深度学习分布式框架DeepNEX 机器学习工具箱ML Toolkit优化库数据智能平台LEAP AI分析应用一站式运维可信计算引擎LEAP Trusted可信认证可信平台可信服务器可信BIOS 可信网络可信应用ERP ……流式采集采集处理分析展现治理+管控人工智能平台助力体系智能化建设GPU 服务器LeoStor 分布式存储LiCO HPC AI Platform 智能超算平台大数据平台人工智能平台PHM工业预测与健康管理(PHM )Machine vision recognition机器视觉识别Production forecast生产预测Smart Supply Chain物流优化/仓储优化/路线优化Brain Degeneration Prevention脑退化诊疗Medical Image Analysis癌症预测Gene Sequencing基因测序AH(Augmented Human) CloudAR/VR 远程诊疗Financial anti fraud 金融反欺诈Face identification 人脸身份识别Intelligent investment adviser智能投顾Datacenter AIOps 数据中心智能运维Smart Safety 公安多警种调度指挥Traffic Real-time simulation交通实时在线仿真dangerous goods identification & detection 危险品识别与检测Agricultural productionforecast 农业产销量预测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智慧城市新零售Store location 门店选址Customer recognition顾客识别Accurate recommendation 营销信息推送Intelligent customer service 智能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