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关评分量表
- 格式:docx
- 大小:11.42 KB
- 文档页数:2
疗尊麻疹。
尊麻疹在治疗上应养血活血,治血再治风。
乌梅丸为经典组方,可清上温下,被称为厥阴病治疗之祖方,方中的乌梅酸敛固涩,配合细辛、桂枝、白芍等中药起到敛阴和营的作用,具有散寒疏风、止痒消疹的功效。
甘草、党参配以黄英可固表益气,配之附子、生姜起到温经固表的作用,再配以白芍、首乌可加强组方养血柔肝的作用。
黄连、黄柏可清胃肠炽热,健脾和胃,去除发病的内在因素,从而抑制以上诸药的辛燥之药效。
诸药合用可扶正驱邪、寒热并治。
乌梅丸治疗尊麻疹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
下瘀血汤早在《金匮要略》中便有记载,具有逐瘀下血的功效,主治瘀血结于下焦,按之有块,或发热等,多脉沉涩,舌质瘀紫有斑块。
中药治疗以改变内环境为主,对整体起到内外调节的作用,乌梅丸合下瘀汤治疗明显改善慢性尊麻疹临床症状,还可降低临床复发率。
综上所述,尊麻疹采用乌梅丸合下瘀血汤临床效果确切,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1]李翔宇,李文一,张军斌,等.乌梅丸治疗丑时发作或加重慢性尊麻疹临床疗效观察[J].医药界,2019,10(20):48-49.[2]汤淑敏,吴立财.巧用乌梅丸治疗尊麻疹验案两则[耳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2018,11:185.⑶张军斌,张晓杰.搜风除湿饮配合火针治疗结节性痒疹临证经验[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8,27(5):77-78.[4]吴同玉,陶国水.顾植山教授运用乌梅丸的经验[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扌;艮,2016,19(4):39-41.⑸张阳,华华,从六经欲解时角度治疗中午前后缓解的慢性尊麻疹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8,20(9):100-101.[6]李彩彩,王少军,自血穴位注射治疗慢性尊麻疹疗效与安全性系统评价[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0(7):101-104.四妙消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湿热毒痹症的临床观察胡成玲(安岳县中医医院四川安岳642350)摘要目的:对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湿热毒痹症采用四妙消痹汤治疗的价值进行探讨。
中药新药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2017年4月目录一、概述 (1)二、临床定位 (2)(一)改善临床症状或体征 (3)(二)改善病情 (3)(三)延缓放射学进展 (3)三、临床试验要点 (4)(一)诊断标准 (4)(二)受试者选择 (4)1.纳入标准 (4)2.排除标准 (5)(三)退出和中止试验标准 (5)1.退出标准 (5)2.中止标准 (6)(四)给药方案的设计 (6)(五)对照药的选择 (6)1.定位在改善临床症状或体征的新药研究 (6)2.定位在改善病情和延缓放射学进展的新药研究 (7)(六)筛选期、疗程和随访 (7)1.定位在改善临床症状或体征的新药研究 (7)2.定位在改善病情的新药研究 (7)3.定位在延缓放射学进展的新药研究 (8)4.含有毒性成分的中药新药研究的随访 (8)(七)有效性指标 (8)1.定位在改善临床症状或体征的新药研究 (9)2.定位在改善病情的新药研究 (10)3.定位在延缓放射学进展的新药研究 (10)4.其他可选择的有效性指标 (10)(八)安全性指标 (12)1.一般安全性指标 (12)2.常用毒性药材的安全性考虑 (12)(九)合并用药 (14)1.对入组时合并用药的限定 (15)2.试验期间合并用药 (16)(十)有效性指标评估中的质量控制 (16)四、附录 (19)五、参考文献 (21)中药新药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一、概述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对称性小关节病变导致的骨与软骨破坏为主要特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
目前认为本病发病原因与遗传、感染、性激素水平、环境等因素相关。
基本病理改变为慢性滑膜炎和血管翳,关节外表现则多与血管炎有关。
RA在各年龄中皆可发病,尤以25~50岁为好发年龄,未经治疗的RA致残率高,5~10年的致残率可高达60%,并可伴随关节外损害,累及心、肺、肾等多脏器、多系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量表的编制摘要:目的是编制评定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量表的编制,从生活质量概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及类风湿关节炎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几个方面大致介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问题。
叙述了编制量表的过程及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生活质量;量表一、生活质量概述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有的学者将其也译为生存质量、生命质量等。
“生活质量”早期时是被归类于社会指标,它是专门用来指对社会及其环境的一些主观感受,如对家庭、工作、环境等生活各个方面的感受。
生活质量的研究起源于30年代的美国, 成长于50、60年代, 70年代末医学领域广泛开展了生存质量的研究工作, 并逐渐形成一个研究热潮。
Levi认为生活质量是对个体或群体所感受到的身体、心理、社会各方面良好的适应状态的一种综合测量(Levi L,1997)。
沃克(S. R. Walker,2005)认为:生活质量是一个包括生理、心理特征及其受限程度的广泛概念。
它描述了个人的执行功能及从中获取满足的能力。
生活质量一般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状态,并且包括生活满意度和幸福度。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一直试图对“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的概念进行定义。
1993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生活质量研究中心的专家在总结各国(20 多个国家)生活质量研究的基础上,对生活质量的定义是:生活在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与其生活目标、期望、标准和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存状况的主观体验(WHOQOL Group,1994)。
这是一个涵盖面广泛的概念,与个体的生理健康、心理状态、独立程度、社会关系、个人信仰和周围环境中的显著特征有着复杂的相关关系(都元涛、方积乾,2000)。
生活质量既与生活的客观物质条件有关,也与对生活的主观满意程度有关。
caprini评分量表分级
Caprini评分量表是用于评估患者血栓形成风险的工具,它根据患者的各种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分级。
量表根据患者的年龄、手术类型、癌症、肥胖、静脉炎症、出血倾向、激素使用、静脉曲张等因素进行评分。
根据评分结果,患者被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三个级别。
在Caprini评分量表中,分数0-1分为低危,2分为中危,3分及以上为高危。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以根据Caprini评分量表的评分结果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比如采用抗凝药物、患者术后行动等,以减少患者术后血栓形成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Caprini评分量表是一种辅助工具,医生在使用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量表评分结果只是其中的参考之一。
另外,量表的使用需要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预防和治疗方案。
类风湿关节炎常用评分评价疾病的活动性及其发展与预测疾病的预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后者是根据一些线索预测结果,而前者是对目前的病情进行准确的概括。
疾病的活动性正是由每次评估所收集到的资料所决定的,如晨僵的时间、夜间疼醒的次数、肿胀和疼痛的关节数等。
至于评估的方法,涉及患者各方面的情况,有关节指数、疼痛评分、功能指数、生化结果、影像学评估、功能障碍的问卷调查等等。
不论采用何种评价疾病活动的项目,重要的是要在严重的功能丧失未发生前进行记录,以获得最原始的数据。
目前并没有统一的评估方案,因此可以说对疾病的活动性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来加以衡量,但是总的原则是一致的,即炎症程度、骨侵蚀的加剧和功能的快速减低均提示病情处于活动状态。
RA的活动性是表示某一时间点上疾病发展的速度。
临床上,RA的活动性既可以反应在关节肿痛、血沉增快、CRP水平升高等提示急性炎症的指标上,又可以通过影像学资料、患者的功能情况的变化进行估测。
下面就列举一些常用的评估指标:1.疼痛评分常用打分的方式完成,是反应疾病活动的主观指标之一。
2.实验室检查常用于衡量RA的炎症反应。
血沉最为常用;C反应蛋白变化较快,与炎症活动相关性更高。
RF滴度在每一个病人中变化较小,重复测量的价值不大。
3.关节指数关节指数是记录关节疼痛、肿胀的定量或半定量指标。
在调整治疗、做关节手术时,应记录关节指数。
以下是几种用于临床的关节指数。
(1) Ritchie关节指数:这个指数记录各关节压痛级别的总和。
关节记分与关节大小无关,这是由于Ritchie及其同事制定本标准时认为在类风湿关节炎中小关节受累的几率和程度远远高于大关节,并且本指数旨在评估关节疼痛程度的改变,少数大关节疼痛减轻并不表明比相同数量的小关节疼痛减轻改善更多。
为了更客观地评价疼痛程度,本指数采取了3级疼痛分级,即压痛(tender)、压痛伴畏缩(tenderand winced)以及压痛、畏缩和躲避 (tenderwinced and withdrew),分别记 1分、2分和 3分。
类风关评分量表
摘要:
1.类风关评分量表的概述
2.类风关评分量表的评分标准
3.类风关评分量表的应用范围
4.类风关评分量表的优缺点
5.类风关评分量表的未来发展
正文:
类风关评分量表是一种用于评估类风湿关节炎病情严重程度的工具,通过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对其进行量化评分,以便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客观、准确的病情评估依据。
一、类风关评分量表的概述
类风关评分量表主要包括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制定的类风湿关节炎活动评分(RAAS)和我国制定的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活动度评分(CDAI)。
它们都是通过对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评分,以评估类风湿关节炎的活动程度。
二、类风关评分量表的评分标准
类风关评分量表的评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晨僵:根据晨僵的时间和程度进行评分。
2.关节肿痛:根据关节肿痛的数量和程度进行评分。
3.关节压痛:根据关节压痛的数量和程度进行评分。
4.关节畸形:根据关节畸形的数量和程度进行评分。
5.实验室检查:根据患者的血沉、C 反应蛋白等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评分。
三、类风关评分量表的应用范围
类风关评分量表广泛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诊断、病情评估、疗效评价等方面,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四、类风关评分量表的优缺点
1.优点:类风关评分量表具有客观、量化的特点,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患者的病情活动程度,有助于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价疗效。
2.缺点:类风关评分量表的评分标准较为复杂,需要专业人员进行评估;此外,评分量表并不能完全反映患者的病情,仍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五、类风关评分量表的未来发展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类风关评分量表将不断完善和优化,以更好地服务于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