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46例护理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5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护理体会【关键词】糖尿病足;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31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048-02糖尿病足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足的发生及演变过程十分复杂,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医学界还没有寻找到单一有效、快捷的治疗方法,大量而长期用药的毒副作用,抗生素在应用过程中引起的耐药或诱发的二重感染,使得抗感染不能延续及二重感染给患者生命造成的危害,均是西医治疗过程中不可克服的弊端[1],且疗效甚微。
我科在糖尿病足的治疗中,利用中医药兼顾内外,护固正气,长期应用无毒副作用等特点,强调全身治疗与局部治疗相结合,内科治疗与外科治疗相结合的多方位、多手段的综合治疗原则,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并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总结和报道如下:1 内治法1.1 治疗方法以控制血糖,控制感染,改善微循环为主,并将糖尿病足的中医内科治疗分为如下三型:①脉络瘀阻型:主要是以肢端凉麻痛,间歇跛行为主要临床表现。
治宜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②脉络瘀热型:坏疽早期,或干性坏疽患者。
临床以静息痛为主要表现,肢端红肿瘀暗为主要体征。
治宜养阴清热,活血通络。
③脉络湿毒型:见于坏疽期合并感染的患者。
治宜清利湿毒,化瘀通络。
1.2 护理措施①进行饮食、运动,用药及心理指导,做好血糖监测。
②要求患者做到“一注意、二帮助、三必须、四不宜”。
一注意:注意选择合适的鞋袜。
二帮助:请他人帮助,如有视力障碍或不易亲自操作的,应请他人帮助检查足底,修剪趾甲;请医生帮助,如有足部起疱、疼痛、鸡眼、胼胝等足部病变时,必须及时到医院就诊,哪怕是极小的伤口。
三必须:必须每日对所穿的鞋袜进行检查,包括趾甲屑及鞋袜的平整情况,袜子不能有破洞;必须每日测足背动脉博动情况,并查看皮肤感觉有无异常;须每日用温水洗脚。
四不宜:不宜吸烟;不宜赤脚行走;不宜用热水袋或火炉暖脚;不宜用化学制剂自行清除鸡眼或胼胝。
《例糖尿病足截趾术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一、疾病概述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因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导致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
糖尿病足截趾术是在糖尿病足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手术治疗方法。
截趾术后患者需要精心的护理,以促进伤口愈合,预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 病因- 糖尿病神经病变:长期高血糖可导致神经损伤,使患者足部感觉减退或丧失,容易受伤而不自知。
- 糖尿病血管病变:高血糖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下肢血管狭窄、闭塞,影响足部血液循环,使足部组织缺血缺氧,容易发生溃疡和感染。
- 感染:足部溃疡一旦发生,容易被细菌感染,加重病情。
- 外伤:足部受到外伤,如磨损、烫伤、刺伤等,容易引发糖尿病足。
2. 发病机制- 高血糖导致神经和血管病变,使足部组织的防御能力下降。
- 神经病变使足部感觉减退,患者容易受伤而不自知。
- 血管病变使足部血液循环不良,组织缺血缺氧,伤口愈合困难。
- 感染进一步加重组织损伤,形成恶性循环。
三、临床表现1. 足部感觉异常:患者可出现足部麻木、刺痛、灼热感等感觉异常。
2. 足部溃疡:早期表现为足部皮肤破损、水疱等,逐渐发展为溃疡,溃疡可深达骨骼。
3. 足部感染:溃疡处可出现红肿、疼痛、渗液等感染症状,严重时可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4. 足部畸形:长期糖尿病可导致足部关节变形,如爪状趾、锤状趾等。
四、治疗要点1. 控制血糖:严格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足的基础。
患者应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定期监测血糖。
2. 抗感染治疗:根据溃疡处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3. 局部伤口处理:定期换药,保持伤口清洁,促进伤口愈合。
对于严重的溃疡,可能需要进行清创手术。
4. 改善血液循环:可使用扩张血管的药物、高压氧治疗等方法改善足部血液循环。
5. 营养支持: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及健康宣教体会【摘要】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糖尿病护理知识教育,通过对患者在饮食、情志、糖尿病知识、及足部护理等方面进行指导和健康教育,消除原有的不良生活习惯及护理方式,提高患者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以达到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护理目标。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足;护理;健康宣教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严重的远期并发症之一,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足部疼痛、足深部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的总称,是下肢远端正神经异常和平共处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
在祖国医学中,糖尿病称为消渴,属痹症范畴。
糖尿病患者中有15-20%在其病程中会发生足溃疡或坏疽[1]意识,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并进行正确足部护理将会使糖尿病足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据文献报道,即使已有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存在,良好的足部护理能使多达80%的患者不发生足部溃疡[2]对减少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临床资料我科自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糖尿病患者42人,男29人,女13人。
年龄42-80岁。
其中4例以外伤后足部溃疡收入院后查出糖尿病,余皆已知有十年或以上糖尿病史。
经我科中西医结合治疗后6例治愈、5例足趾干黑坏死缺如、6例截肢后痊愈、21例创面干燥缩小好转出院。
住院时间最长者7个月。
2 护理措施2.1 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患者入院后的评估由责任护士进行,评估内容包括病人的文化程度、对疾病的认知及重视程度、病史、日常血糖,尿糖的控制状况、降糖药的种类及使用时间、此次发病原因、溃疡的部位,范围及深度等。
评估后制定针对该患者的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及护理措施。
2.2 饮食护理纠正患者的错误观念。
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存在两大误区,一类病人“不忌嘴”,高糖、高热量、高蛋白食物任意进食,不加节制,造成持续高血糖,高血脂。
糖尿病足的心得体会优质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会、汇报材料、演讲致辞、条据文书、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reflections, presentation materials, speeches, policy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糖尿病足的心得体会优质8篇心得体会是我们对某一事物或情况的深刻思考和领悟,从而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心得体会是对人性和人情的思考和领悟,更加理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互动,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糖尿病足的心得体会优质8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46例护理体会【摘要】通过对46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并根据患者病症进行饮食护理、心理护理、情志护理、中药护理及健康宣教等护理措施,收到满意效果。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足护理教育是减少糖尿病足发生的最好办法。
【关键词】糖尿病足;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6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0354-02
糖尿病足又称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足并发感染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
糖尿病足属于中医“消渴”“脱疽”范畴,发病多与湿、热、毒、气血疑滞、阴虚、阳虚、气虚有关,其病变趋势为:脉→皮→肌→筋→骨损害的慢性进行性病变。
我科自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共收治46例糖尿病足患者,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对症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中的经验及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科自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收治符合诊断标准的住院病人46例,男29例,女17例,年龄47~82岁,糖尿病病程3-15年,溃疡发生2天~8个月,所选病例中按照wagnr分级法,局部病变ⅱ级9例,ⅲ级19例,ⅳ级16例,ⅴ级2例。
1.2治疗方法:
1.2.1西医治疗采用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等方法控制血糖,伴有感染者,可根据分泌物培养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感染严重者可联合用药,还可以根据病情选用血管活性药物,改善肢端缺血症状。
1.2.2中医治疗①根据辨证分型用药,以温经通脉,祛瘀散寒;清热利湿,活血通络;清营凉血,解毒活血;补益气血,湿阳散寒,除湿通络等方法中药口服,中药外洗配以理疗等。
②对于ⅰ级肢端足部小溃破口患者给予清洗疮口消炎生肌药物外敷,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预防感染,促进上皮生长。
对于ⅱ~ⅳ级患者适时切开、减压、引流后以“蚕食”方法去腐生肌换药治疗,保持创面湿润,促进上皮再生。
1.3治疗结果临床治愈15例,好转2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3%。
2 护理
2.1一般护理根据患者的生活及心理特点,宜安置在阳光充足、安静、整洁、舒适的病室,保证规律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合理膳食,戒除烟酒,经常抬高下肢以改善局部血液循坏,规律应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接近正常水平。
正确合理的饮食是控制血糖的基础,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宜低糖、高蛋白、丰富维生素,适量脂肪为原则。
病人大多全身情况较差,多有贫血,低蛋白血症,而创面修复又需要足够的营养,除静脉给予支持疗法外,饮食要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注意营养的搭配,宜清淡不可
过食肥甘厚味,以免热盛伤阴,加重病情。
2.2足部皮肤护理:
2.2.1 一般护理保持皮肤清洁,每日用温水洗脚,并用柔软吸水性强的毛巾轻轻擦拭干净,趾缝间避免擦破。
足部按摩每日数次,动作轻柔,促进患肢血液循环,鞋袜应宽松,由于足部皮肤微循环障碍,应注意肢端保暖,忌用热水袋,以防烫伤起泡。
小水泡可自行吸收,水泡较大时应在无菌操作下抽出水泡内液体,防止继发感染。
水泡干枯后多形成痂皮,利用其保护作用可预防感染,任其自然脱落,切勿强行剥脱。
修剪趾甲应谨慎,以免甲沟损伤而引起坏疽,当足部出现破溃时,切勿自行处理,更不能涂抹腐蚀性强的药膏,避免长时间站立,以免加重足部负荷,形成溃疡。
定期检查足趾动脉的搏动及弹性,皮肤色泽及温度,如有搏动逐渐减弱或消失,皮肤温度降低,肢端发凉,皮肤逐渐变白或由暗红转为暗紫,甚至紫黑色,提示局部缺血严重,容易出现溃疡并形成坏疽。
2.2.2中药换药中的护理换药前首先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观察创面分泌物的颜色、气味、量及肉芽组织情况,当腐肉较多时应先祛除坏死组织后,用双氧水冲洗创面,也可用三黄洗剂方加减水煎外洗,注意水温不宜过高,每日新鲜煎制,中药外洗后用无菌纱布蘸干创面,以祛腐生肌散和玉红膏换药,注意观察创面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皮疹等过敏现象,若出现过敏现象应及时对症处理。
当患者伤口较深,创面较大,疼痛较剧时,应遵医嘱适时给予止痛
剂,以缓解疼痛。
病室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两次,减少探视,防止交叉感染。
本组46例患者没有出现过敏及交叉感染现象。
2.3 情志护理精神与情绪因素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有着密切关系,由于病程较长,伤口疼痛,溃疡长期不愈合,致残率高,本组46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悲观、抑郁等消极情绪,加上昂贵的医疗费用给患者造成较重的经济负担,针对以上不良情绪,与患者进行心理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满足患者需求,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尊重、理解、鼓励患者,使之正视自己的病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保持最佳心理状态和稳定乐观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每次换药可将创面好的消息告诉患者及家属,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
2.4 健康教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它是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艾滋病之后的第四大致死疾病。
有效控制糖尿病是减轻并发症的重要措施,控制糖尿病的进展除药物外,还依赖于患者自身管理和调控,糖尿病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该病的认知程度及治疗的顺从性,从而降低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致残、致死率。
根据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知识层次、文化程度等因素,“因人施教”“因病施教”,通过强化足部护理教育与指导建立健康的足部护理行为,从低风险人群着手,中高风险人群为重点预防对象,早期采取针对性措施,是有效预防糖尿病足的关键。
3小结
糖尿病足属于祖国医学“消渴”“脱疽”范畴。
其病机为消渴之人喜食膏粱厚味,致使脾失健运,聚湿生痰;湿痰阻滞经络,气血运行受阻而致肢体麻木、疼痛;肝肾阴虚,阴虚生内热,热邪蕴久毒,热毒结聚成疽。
我科通过采用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抗感染、中药外用等中西医结合方法,并根据患者病症进行饮食护理、心理护理、情志护理、中药护理和健康教育,加强糖尿病患者足部的正确护理及相关知识的宣教,提高了患者对糖尿病足的认识程度,主动参与到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治疗中来,争取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可有效降低糖尿病足的致残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阎晋平.糖尿病足病人的护理.护理研究,2004,18(12):2185
[2] 蒋荔平.24例糖尿病足的护理.家庭护士,2008,2(6):306
[3] 司冬芹,王平,梁军.早期健康教育干预对糖尿病足预防效
果观察.徐州医学院学报,2009,29(7):476
作者单位:300120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