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
- 格式:docx
- 大小:10.93 KB
- 文档页数:2
第1讲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发展到今年,经历了2015年的初探,2016年的发展,2017年的成熟,2018年的继续完善。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世纪宝宝’中国梦”考查的就是这种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这一类作文同过去考查的作文有明显的区别。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二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
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
因此2020年的考生对这一类型作文应高度重视,以便能在紧张的考场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标杆范文料得明日花更红——给2035年18岁的你(2018全国卷Ⅰ优秀作文·河南考生)素未谋面的18岁青年:当你打开这封信的时候,时光的车轮已经转动到了2035年。
作为2000年出生的“世纪宝宝”,我见证了我们伟大祖国的蓬勃发展。
如若可以,我真想成为一名画师,为你描绘一幅五彩斑斓的时代画卷。
回首过往,汶川地震牵动数亿国民的心,北京奥运会让世界惊叹中国的力量,“天宫一号”太空授课让我们感受科技的魅力,公路“村村通”让村民出行更加便捷,互联网的普及令国民生活有了质的飞跃……18年来,祖国母亲前进的脚步铿锵有力,从未停歇。
今朝花开胜往昔,料得明日花更红。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挑战。
2018年,已成年的我们勇敢地接过了时代赋予的使命,2035年的你,准备好了吗?要使明日花更红,需要新一代青年不懈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处于新时代的你,更应该牢记使命,懂得奋斗的重要性。
人需要仰望星空,但更需要脚踏实地。
我相信2035年的祖国国力应该足够强盛了,可我仍希望你能牢记使命,不满足于现状,继承老一辈的奋斗精神;仍希望你心中充满家国情怀,脚踏实地,用心体会为祖国奋斗的幸福。
要使明日花更红,需要新一代青年顽强不屈。
任何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希望你在任何时候都有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
任务驱动型作文指导——权衡选择类一、审题指导【例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对于登山,尼采曾说,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看这个世界真美好。
但杜甫认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而梁漱溟则认为,人生当如在山脚,寻常人过寻常人生,有无成就,亦可不管。
同样是登山,三者却有着不一样的看法,你更认可何种观点?请综合考虑三类人“登山”的判断,体现你的思考、权衡、选择。
1.观点任务:2.写作任务:3.找出三则材料的异同点:4.明确自己的立场:5. 自己不选择其它两则材料的理由:6. 自己选择材料的理由:7.你能想到哪些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二、写作模板参考:【模板一】第一段:引材料(概括)+明确自己的选择(c)第二段:权衡比较a和c第三段:权衡比较b和c第四段:进一步分析自己选择c的原因,并举例说明第五段:总结前文,收束全篇,再强调自己的观点。
【模版二】第一段:引材料(概括)+明确自己的选择(c)第二段:权衡比较abc,说明自己不选ab的原因,和选择c的原因第三段:进一步分析自己选择c的原因,并举例说明(正面论证)第四段:结合现实,辩证思考/ 反向假设说理第五段:总结前文,收束全篇,再强调自己的观点。
三、写作示例风景,山腰独好驻足于山脚,林荫翳翳,闲适惬意;屹立于山顶,既有“山高人为峰”的喜悦,又有君临天下的气概。
然吾独爱山腰之胜景:仰可揽山顶之雄奇,俯可收山脚之俊秀。
(权衡山脚、山顶与山腰三者优点,并表态“吾独爱山腰”,凸显观点。
)相比于山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开阔,半山确有小器局之嫌。
然而,身临绝顶之时,固然风光无限;殊不知,绝顶的另一面就是悬崖。
若能长期处于“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之态,则固守山顶似乎也是可能之事;但是,人不可能长期紧绷着弦,稍有不慎则粉身碎骨。
山腰则不然,于人生而言,既经历了由山脚到山腰的奋斗,又不会有一脚不慎坠入万丈深渊的危机;坐拥收放自如之境,保持向上奋斗的势能。
任务驱动型作文详解一、“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简介:1、“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同志提出的一个概念。
2015年高考全国卷一、卷二考查的就是这种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2、“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同过去非全国卷考查的作文有明显区别。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而非全国卷或是一句名言、或是一个寓言、或是一首诗,里面蕴含一些道理。
(2)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公理婆理众说纷纭,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而过去的非全国卷考生只要从材料中提出观点,材料再无它用,这样易造成套作。
(3)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
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非全国卷没有这样的任务。
二、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步骤:下面以2015年全国卷Ⅰ为例: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核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密个人信息。
审题步骤如下:1、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
在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时,考生要细读材料、细读题目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全国卷Ⅰ的作文在叙述材料后有两段文字,这两段字应是考生关注的重点之一。
为了叙述的方便,现在摘录如下:对于以上的事件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它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的你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任务驱动型作文作文审题立意——“五问”法教学目标:学会运用“五问”法——我是谁?写给谁?写什么?为何写?何文体?——审题立意。
(重、难点)教学工具:PPT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2019年全国1卷作文写作体验分享:失分因素,困惑。
【文题回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
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
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学情分析三、真题探法:2019年全国1卷作文写作经验教训4、失分悟法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五问”法我是谁写给谁写什么何文体何意图5、练习固法(2019年永州市高三二模作文试题)【文题在线】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8月29日上午,中山大学2018级新生开始报到。
报到前,一位妈妈来到南校区东区120栋女生宿舍,发现灰尘很多,还有蟑螂,很难清理,便叫来了家政保洁人员清扫。
经过两个家政保洁员三个小时左右的清洁,整个宿舍里里里外外焕然一新。
(摘自人民网)②北大硕士毕业的张天一自主创业,开了一家牛肉米粉店,他亲自买菜、煮肉、煮粉、上菜。
四年后他创办的北京“霸蛮”科技有限公司已拥有四十余家店铺,近四百名员工,公司估值为五亿。
(摘自《中国青年》)③洪家光是一位为航空打磨“明珠”的车工,他主动率领团队攻坚克难,一千五百多次尝试后,研发了成熟的航空发动机叶片滚轮精密磨削技术,为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训练及范文题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20出头的瑶族姑娘小卜,是瑶寨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
临近毕业时,小卜犯难了:家里的父老乡亲希望她能回去做教师,传播知识,为改变家乡的贫穷状况尽一份力;对小卜有录用意向的一家著名外企,则鼓励小卜加盟公司,发挥专业特长,创造优质生活;而小卜自己认为当前创业环境好,很想创办一家民族服装设计公司,实现自己的创业梦。
面对小卜的就业选择,你会给出什么建议?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主要角度:为改变家乡的贫困状况尽力,是父老乡亲的愿望,或许也是她的梦想,但回乡村作为教师,地域、职业和待遇恐怕不是自己所想;到著名外企工作,置身于繁华之地,发挥专业特长,有更好的发展平台,创造优质的生活,有着很大吸引力,可有负父老乡亲愿望,甚至会少了一点家国情怀;至于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环境感召下,既能实现自主创业,又能够把民族服装推介出去,不失为一个合理选择,但仅仅受潮流的吸引,盲目行动,且创业需要一定条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自己不一定完全准备好了。
表面是职业选择上,其实是思想、心态、观念等认识上纠结。
这也许就是她犯难的原因。
(1)选择回家乡回边远地区改变家乡贫困面貌。
可写职业选择与社会价值关系。
(2)选择到著名外企发挥专业特长。
可写职业、专长、个人价值等关系。
(3)随心选择自主创业实现创业梦想。
可写创业、梦想、个人价值及社会价值等。
范文舍小我共圆梦亲爱的小卜:你好!很高兴你即将成为一个大学毕业生,你是瑶寨走出来的第一个大学生,你是族人的骄傲,更是凝聚着族人的希望。
我知道你正在为就业选择而烦恼,著名外企能更好的发挥你的特长,给你优质的生活,而你则更愿意把握机遇去开办民族服装设计公司,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未来是如此的美好,但是在你面对外面花花世界而憧憬时,请你回一下头,回到瑶寨,当你面对父老乡亲的眼睛时,你看到了什么?是羡慕,还有希望。
作文道从本质上看,任务驱动型作文是指向明确、有明确任务的新材料作文,是针对材料下达一个或多个指令性任务,让考生更好地围绕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择最好的角度来切入写作,写作目的和要求都十分明确的作文题型。
一般情况下,任务驱动型作文都呈现以下一些特点。
一任务驱动型作文特点:指令性指令性是任务驱动型作文最大的特点。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指令,包括文体指令、内容指令、思维指令、比较指令和对象指令等。
很多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指令不止一个,在审题的时候不能遗漏。
1.文体的指令所谓文体的指令,是指材料的要求中已经或明显或隐含地规定了写作的文体。
如2016年浙江卷高考作文题就明确规定了只能写论述性文章。
要注意的是,有些作文文体,其指令不是那么明显,需要考生稍作分析。
如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III的作文题,其要求是,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这个任务中隐含了文体要求,“我看高考”的“看”字,表明要侧重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写成议论文;“我的高考”中的“的”字,表明要侧重叙述 “我”的故事,要写成记叙、抒情类文章。
作文道2.内容的指令综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几乎所有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都有内容的指令,指令几乎都会指向材料本身。
以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III作文题的命题材料来作分析说明:“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句话是从高考的作用与评价的角度去阐释的,适合写议论性、评述性文章;“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这句话则是从个人的角度去叙述,强调高考与个人、家庭的关联,适合写叙述、抒情性文章;“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角”,这句话强调的是恢复高考的意义,适合展开论述,而“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则适合写当下的高考故事。
3.思维的指令所谓思维的指令,是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任务指向的材料会出现或矛盾,或对立,或引人深思的情境或问题,然后要求考生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案。
参考立意:(一)不赞同地名洋化1.地名洋化对传统文化构成着巨大的威胁。
2.地名洋化冲击传统,隔绝记忆,可导致文化的断层。
3.失去自我,丧失民族特色。
4.淆乱文化特色,扭曲价值取向,可能造成民族传统文化被侵略。
5.制造生活混乱,不利民生。
……(二)地名洋化应适当(有条件地赞同地名洋化)1.重要地名不能洋化,无关紧要的地名洋化无妨。
2.拿出自信,适度吸收,化洋为中。
3.洋化也要规范,不能唯洋是从。
4.洋化可以,但要提防文化侵略。
……(三)赞同地名洋化1.洋为中用,“拿来”无妨。
2.打开心结,地名洋化正可丰富中华文化。
3.与世界接轨,中外相融,中外共荣。
4.开阔视野,为世界一体化做准备。
……旧称仍堪千吟,故土不宜洋名国家发展的国际化,不仅体现在经济水平中,还映射在日常生活里。
纵使是在国内城市,也能实现“一日穿行于罗托鲁拉小镇,漫步在普罗旺斯,游走于卡布奇诺”的幻想。
对于故土冠以洋名泛滥的现象,我认为是不合时宜的。
这不是一次旧酒换新瓶的简单调换,而是一次传统文化的攻守战。
一个地名不仅仅是一个区域的标号,一种地域特色的凝结,在一截岁月的见证下凝固成一份记忆的符号。
它目睹了这片地域的兴衰成败,参与了周遭人们的喜怒哀乐,在日转星移中坚守着这份沉重。
它不再是一个为划分区域而标定的符号,而成为了一个地域的文化积淀。
然而,当凭着“与时俱进,国际接轨”的底气撕开这个城市的血肉,大张旗鼓地贴上了洋名标签时,直接粗暴的无知糟蹋了文化的传承、地域的记忆,人们的情感时,一切还显得那么合乎情理,无关紧要吗?或许有人以“抱残守缺”为说辞指责我们态度保守,但你们认为的“残缺”从未发生在我们的文化里,那是你们“崇洋媚外”的思想,对地域传统文化的臆想。
真实的“残缺”根固在你们的卑屈里。
至于态度的保守,那更近于对文化底蕴的坚定,我们支持国际交流文化交融,但绝不会妄自菲薄地动摇传统的根基。
那是千载岁月留给我们的遗礼,可堪千次地吟唱。
再论洋名的泛滥,大抵是出于人们的急功近利。
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训练及范文在广佛中学,有一所自助式图书馆。
这里无门、无管理员,借书、还书、借多久、什么时候还,都是靠师生自律。
年终盘点,原来十万册图书变成了十万六千多册,当然,虽然增加了六千多册,但原有图书仍有丧失的。
此事由微博传出后,“广佛文明网”记者进展了实地采访,以“‘无门图书馆’的诚信之门”为题进展了报道,一时间引发热议。
对于以上事件,你怎么看?请写一篇,说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近日,一所自助式图书馆成功地在微博上刷了屏,这所自助式图书馆伫立于某中学的校园中,它无门无管理员,还书借书皆凭师生自律。
其虽无门,实有诚信之门死守。
在我看来,这是一场独特的诚信教育,也是对多年来学生所承受的诚信教育效果的一种检验。
将信任还给大家,成就自律好品性,开创诚信新纪元。
有别于传统的诚信教育中所采用的理念灌输、严规把守、监视防范等老套路,该校开创了一种新型的诚信教育方式——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来当行为的审判人,自己来做灵魂的修理师。
这看似完全自由开放的图书馆,实那么被每个人心中的道德底线和诚信之门严把关卡。
这基于学校对每一位同学自律性与老实性的充分信任,我认为这已经是教育开展的最高境界,学生能够自己教育自己,而学校仅起一个创造诚信气氛、引领诚信作风的作用。
这种方法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当学生被强行赋予了信任与自由后,出于人人皆有的自耻心和上进心,这相当于对他们诚信行为的一大鼓舞,这种鼓舞自然能大大激发人们老实守信。
事实上,与自助图书馆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英国的自助地铁站。
所谓自助地铁站即买不买票全凭民众的良知,地铁入站口不设任何检票关卡,买票与不买票的人皆能出入自由且地铁上不设检票员。
最初试运的自助地铁站不仅没有任何亏损反而因为这种充分的信任感而吸引了大量客源,所以最终英国政府决定将全部地铁站皆设为自助地铁站,这自然为政府节省了一大笔开支。
可见,当民众素质已经开展到了一定的高度,这种全开放式的制度着实为一计良策。
高中任务驱动型作文“确定”与“不确定”审题指导与佳作导写【文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认为“确定”是生活的常态,但也有人认为“不确定”才是。
人的一生很多事都是确定的,意味着我们必须经历;但也有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存在着很多不确定。
面对“确定”,有的人抱残守缺,有的人稳步前进……面对“不确定”,有的人望而却步,有的人笃志力行……作为当代青年,如何面对生活常态?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文题解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围绕“确定”和“不确定”审题立意,阐述面对这两种状态时我们应有的正确的态度。
“确定”是一种相对稳固的状态,从“确定性”自身而言,它可给人们带来希望、自信、力量和坚毅等正面的影响,同时也会带来惰性、安逸、不思进取、抱残守缺等负面的影响。
在确定性状态中,我们要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永不止步。
世界或生活的不确定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我们应该以确定性去应对不确定性,并且敢于去面对这些不确定性。
不确定的可以是现实层面,也可以是精神层面。
世界是变化的、不确定的,但是很多确定性的东西又一直没有变,如生存和发展这一永恒的生命立足点,如希望、自信、力量和坚毅等诸多良好的品格和美德……从“不确定性”自身而言,它可给人们带来风险、危机以及无所适从的不安甚至畏惧,同时也会有机遇和惊喜。
那么处于不确定性的状态中,要能够清醒地作出抉择,从各种变化中找到最有可能实现的路径,不在乱花迷眼中迷失自我、迷失方向。
比如,我们在写作时,可以从不确定入手,不确定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应该正确面对这些不确定性,尤其是青年人,面对世界的不确定性,要有一种正确的态度。
但是面对不确定性,我们有些东西是确定的,尤其是一些品质和美德。
比如爱国、正直、善良等等。
写作中要体现一种思辨性。
参考立意:1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成长。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
任务驱动型作文指的是给考生创设出一个情境(或提供关键词、名句)ꎬ呈现相关或相对的问题ꎬ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ꎬ让考生以写作的形式ꎬ提出处理、解决问题的想法和方案。
这类作文主要有两个方面值得注意:一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的多元化;ꎻ二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
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等ꎬ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ꎬ绝不能脱离这些任务ꎮ。
“组合类”任务驱动型作文
所谓“组合延伸”ꎬ就是命题者给出一组关键词(或名句)ꎬ要求从中选取两三个(或两三句)进行搭配组合ꎬ进而构思立意ꎬ写出一篇文章。
这类题搭配组合的自由度比较大ꎬ但要选出有新意、有创造性乃至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关键词(或名句)组合ꎬ并写出具有创意、文质兼美的文章来ꎬ并非易事。
这就需要我们对关键词(或名句)的内涵进行深入的思考。
2017年课标全国卷Ⅰ、Ⅱ的作文题是典型的试题,,2018年课标全国卷Ⅰ、Ⅲ的作文题是这种试题的延伸。
对于这类任务驱动型作文ꎬ读懂任务是前提,ꎬ在精读材料和要求的基础上ꎬ仔细区分显性任务和隐性任务,ꎬ从文体、内容、思维和对象等方面锁定各类任务。
同时ꎬ读懂关键词(或名句)之间的关联是关键,ꎬ这是因为选取的关键词(或名句)之间的联系决定了文章的中心内容与立意高低ꎮ。
“选择类”任务驱动型作文
所谓“权衡与选择”ꎬ就是命题者给出有争议、有分歧的材料ꎬ让考生结合自身体验先进行研究、探讨,ꎬ然后通过权衡和比较ꎬ进行选择ꎬ最终得出观点并写出一篇文章。
该类题目ꎬ围绕作文的探究性ꎬ加强了对理性思维和理性表达的引导。
这一类型的考题ꎬ常常在材料中展现出矛盾与对立ꎬ可能以多则材料的形式出现,ꎬ也可能在一则材料中呈现出多个不同的选项,ꎮ任务指令往往要求考生根据材
料进行权衡和选择。
只有在衡量、考虑、斟酌之后ꎬ考生才能做出恰当、准确的选择ꎬ然后在文章中展现自己的认识与思考ꎮ。
“看法类”任务驱动型作文
所谓“看法与评价”ꎬ就是命题者在题目中直接要求考生阐述看法或就材料中的事件进行评价ꎬ以表明自己的态度。
这类作文题通常不是简单地让考生进行是非判断或者对某个现象进行褒贬,ꎬ而是要求考生统筹材料的整体内容ꎬ写出自己的看法ꎮ。
该题型的立意方向较多,ꎬ考生只要抓住其中一点进行深入论证即可。
如2015年课标全国卷Ⅰ给出“父亲开车接电话遭女儿举报”一事,ꎬ然后提出“对于以上事情ꎬ你怎么看”的问题ꎬ并要求“表明你的态度ꎬ阐述你的看法”。
一般而言ꎬ考生可根据“你怎么看”“你如何评价”“谈谈你的看法”等任务指令语判断其是否属于此类任务驱动型作文题ꎮ。
“看法类”任务驱动型作文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以争议事件为材料ꎬ让考生提出自己的看法,ꎬ这类考题的写作角度较多ꎬ考生言之成理即可,ꎬ但一定要体现出自己的判断与思考;ꎻ二是以社会现象为材料ꎬ让考生就现象发表看法。
ꎬ这类考题通常要求多角度择一写作ꎬ考生只要选准一个自己有话可说的角度即可,ꎬ材料中也可能暗示了写作角度ꎬ考生需理解材料进行判断ꎬ否则可能会出现偏题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