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
- 格式:pptx
- 大小:192.00 KB
- 文档页数:15
第1讲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发展到今年,经历了2015年的初探,2016年的发展,2017年的成熟,2018年的继续完善。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世纪宝宝’中国梦”考查的就是这种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这一类作文同过去考查的作文有明显的区别。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二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
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
因此2020年的考生对这一类型作文应高度重视,以便能在紧张的考场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标杆范文料得明日花更红——给2035年18岁的你(2018全国卷Ⅰ优秀作文·河南考生)素未谋面的18岁青年:当你打开这封信的时候,时光的车轮已经转动到了2035年。
作为2000年出生的“世纪宝宝”,我见证了我们伟大祖国的蓬勃发展。
如若可以,我真想成为一名画师,为你描绘一幅五彩斑斓的时代画卷。
回首过往,汶川地震牵动数亿国民的心,北京奥运会让世界惊叹中国的力量,“天宫一号”太空授课让我们感受科技的魅力,公路“村村通”让村民出行更加便捷,互联网的普及令国民生活有了质的飞跃……18年来,祖国母亲前进的脚步铿锵有力,从未停歇。
今朝花开胜往昔,料得明日花更红。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挑战。
2018年,已成年的我们勇敢地接过了时代赋予的使命,2035年的你,准备好了吗?要使明日花更红,需要新一代青年不懈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处于新时代的你,更应该牢记使命,懂得奋斗的重要性。
人需要仰望星空,但更需要脚踏实地。
我相信2035年的祖国国力应该足够强盛了,可我仍希望你能牢记使命,不满足于现状,继承老一辈的奋斗精神;仍希望你心中充满家国情怀,脚踏实地,用心体会为祖国奋斗的幸福。
要使明日花更红,需要新一代青年顽强不屈。
任何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希望你在任何时候都有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
感恩亲情之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口从2021年高考全国卷I、卷II考查了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后,2021年全国卷I[仍然考查任务驱动型作文。
2021年仍然是这样。
“任务驱动型”是指下达一个指令性任务,让考生更好地围绕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择最好的角度來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本质上也是属于材料作文,但跟其它材料作文相比,它所给的材料更活泛,针对现实,审题立意可有多个指向;学生写作也更灵活,可以从不同角度谈问题,更能体现学生充分利用、阅读分析材料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既能避免考生宿构与默写成文,也能避免跑题现象的发生。
这一新型作文引起了高中语文教师和参加高考的广大学生的高度重视,我也觉得就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应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作文。
那么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应该怎样來审题立意呢?一、阅读材料并读懂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分为沥部分,阅读材料审题和任务写作部分。
所以第一步就要阅读材料并要读懂材料。
我们只有在掌握材料的范围、含义后才能进行写作,所以第一步阅读非常重要。
例如:庄栋,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
28岁的他选择辞职离开上海,重新站在母校对面那条名叫“金水路”的巷口,开始了新生活一一卖凉皮。
他说,这是为了创业,也是为了给知识一个具体发挥的场所。
一家由7名清华大学毕业生创建的科技公司,推出了一款3d煎饼打印机。
只要在电脑中输入文字或图片,就可以打印出人像、建筑、卡通人物等各种形状的煎饼。
这则材料是社会热点时事,我们要全面阅读审题。
这则材料引发人们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庄栋为了创业,去卖凉皮;清华大学生创建科技公司,研制出3d打印机。
由此可以从创新创业的角度立意。
庄栋没有把知识运用在调薪领域,而是运用在具体实在的地方,清华大学生将前沿科技用于煎饼生产。
由此可从让理论知识服务于实际生活、僮得变通來实现口己的目标、理想的角度立意。
但是有些同学就是不全面阅读材料审题,断章取❷X,立意为“现代社会的文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等,就偏离了题意。
任务驱动型作文和新材料作文的异同1、来源区别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是从新材料作文中发展变化而来的,我们不能完全否定或者丢掉新材料作文的一些基本的方法。
同时我们又要注意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指向、命令、导向与新材料作文写法的基本区别。
2、区分要点区分任务驱动型作文和新材料作文的关键点载在题干的要求上。
新材料作文材料要求中,没有明确的任务指向,只有综合材料中各个对象的关系整体立意。
“任务驱动型作文”就是去除“新材料作文”中的联想部分,要求考生集中针对材料中的“这件事”,说出独到的多层次的道理来,让读者感动与信服。
3、要求限制新材料作文的立意广,“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范围要求更加明确。
4、考察难度“任务驱动型作文”更强调理性思维的训练与理性表达的能力,这种作文题型难度要求显然比“新材料作文”更高。
例如: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
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任务驱动型作文: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新材料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训练及范文题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20出头的瑶族姑娘小卜,是瑶寨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
临近毕业时,小卜犯难了:家里的父老乡亲希望她能回去做教师,传播知识,为改变家乡的贫穷状况尽一份力;对小卜有录用意向的一家著名外企,则鼓励小卜加盟公司,发挥专业特长,创造优质生活;而小卜自己认为当前创业环境好,很想创办一家民族服装设计公司,实现自己的创业梦。
面对小卜的就业选择,你会给出什么建议?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主要角度:为改变家乡的贫困状况尽力,是父老乡亲的愿望,或许也是她的梦想,但回乡村作为教师,地域、职业和待遇恐怕不是自己所想;到著名外企工作,置身于繁华之地,发挥专业特长,有更好的发展平台,创造优质的生活,有着很大吸引力,可有负父老乡亲愿望,甚至会少了一点家国情怀;至于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环境感召下,既能实现自主创业,又能够把民族服装推介出去,不失为一个合理选择,但仅仅受潮流的吸引,盲目行动,且创业需要一定条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自己不一定完全准备好了。
表面是职业选择上,其实是思想、心态、观念等认识上纠结。
这也许就是她犯难的原因。
(1)选择回家乡回边远地区改变家乡贫困面貌。
可写职业选择与社会价值关系。
(2)选择到著名外企发挥专业特长。
可写职业、专长、个人价值等关系。
(3)随心选择自主创业实现创业梦想。
可写创业、梦想、个人价值及社会价值等。
范文舍小我共圆梦亲爱的小卜:你好!很高兴你即将成为一个大学毕业生,你是瑶寨走出来的第一个大学生,你是族人的骄傲,更是凝聚着族人的希望。
我知道你正在为就业选择而烦恼,著名外企能更好的发挥你的特长,给你优质的生活,而你则更愿意把握机遇去开办民族服装设计公司,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未来是如此的美好,但是在你面对外面花花世界而憧憬时,请你回一下头,回到瑶寨,当你面对父老乡亲的眼睛时,你看到了什么?是羡慕,还有希望。
条陈理由,彻解问题——“任务驱动型作文” 写作的基本框架在写作任务驱动型作文时,有些基本的东西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具备了其中的基本要素,才能达到要求; 只有具备了其中的基本框架,才能在考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哪些构件组成呢?有如下五部分。
(一) 一个响亮的标题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
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 “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
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
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
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
(二) 引述 + 表态 + 观点正文第一段就用 “引述 + 表态 + 观点” 的形式,以达到 “闪亮登场” 的效果。
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
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
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
(三) 分点分层阐述理由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
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
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 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
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
(四) 进一步深入阐述这个步骤一般的同学很难发挥。
到底要怎样才能深入呢? 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
另外,还可以 “横向拓展”“纵向挖掘” 和进行简易的批驳。
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 的要求。
(五) 联系实际,快速收尾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
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
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
一篇习作具备了上述五个部件构建而成,已是有模有样、中规中矩,若能加上一些必备的调味品,如菜肴之于姜葱蒜,而后定然可取得高分好评。
作文道从本质上看,任务驱动型作文是指向明确、有明确任务的新材料作文,是针对材料下达一个或多个指令性任务,让考生更好地围绕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择最好的角度来切入写作,写作目的和要求都十分明确的作文题型。
一般情况下,任务驱动型作文都呈现以下一些特点。
一任务驱动型作文特点:指令性指令性是任务驱动型作文最大的特点。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指令,包括文体指令、内容指令、思维指令、比较指令和对象指令等。
很多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指令不止一个,在审题的时候不能遗漏。
1.文体的指令所谓文体的指令,是指材料的要求中已经或明显或隐含地规定了写作的文体。
如2016年浙江卷高考作文题就明确规定了只能写论述性文章。
要注意的是,有些作文文体,其指令不是那么明显,需要考生稍作分析。
如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III的作文题,其要求是,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这个任务中隐含了文体要求,“我看高考”的“看”字,表明要侧重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写成议论文;“我的高考”中的“的”字,表明要侧重叙述 “我”的故事,要写成记叙、抒情类文章。
作文道2.内容的指令综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几乎所有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都有内容的指令,指令几乎都会指向材料本身。
以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III作文题的命题材料来作分析说明:“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句话是从高考的作用与评价的角度去阐释的,适合写议论性、评述性文章;“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这句话则是从个人的角度去叙述,强调高考与个人、家庭的关联,适合写叙述、抒情性文章;“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角”,这句话强调的是恢复高考的意义,适合展开论述,而“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则适合写当下的高考故事。
3.思维的指令所谓思维的指令,是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任务指向的材料会出现或矛盾,或对立,或引人深思的情境或问题,然后要求考生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案。
参考立意:(一)不赞同地名洋化1.地名洋化对传统文化构成着巨大的威胁。
2.地名洋化冲击传统,隔绝记忆,可导致文化的断层。
3.失去自我,丧失民族特色。
4.淆乱文化特色,扭曲价值取向,可能造成民族传统文化被侵略。
5.制造生活混乱,不利民生。
……(二)地名洋化应适当(有条件地赞同地名洋化)1.重要地名不能洋化,无关紧要的地名洋化无妨。
2.拿出自信,适度吸收,化洋为中。
3.洋化也要规范,不能唯洋是从。
4.洋化可以,但要提防文化侵略。
……(三)赞同地名洋化1.洋为中用,“拿来”无妨。
2.打开心结,地名洋化正可丰富中华文化。
3.与世界接轨,中外相融,中外共荣。
4.开阔视野,为世界一体化做准备。
……旧称仍堪千吟,故土不宜洋名国家发展的国际化,不仅体现在经济水平中,还映射在日常生活里。
纵使是在国内城市,也能实现“一日穿行于罗托鲁拉小镇,漫步在普罗旺斯,游走于卡布奇诺”的幻想。
对于故土冠以洋名泛滥的现象,我认为是不合时宜的。
这不是一次旧酒换新瓶的简单调换,而是一次传统文化的攻守战。
一个地名不仅仅是一个区域的标号,一种地域特色的凝结,在一截岁月的见证下凝固成一份记忆的符号。
它目睹了这片地域的兴衰成败,参与了周遭人们的喜怒哀乐,在日转星移中坚守着这份沉重。
它不再是一个为划分区域而标定的符号,而成为了一个地域的文化积淀。
然而,当凭着“与时俱进,国际接轨”的底气撕开这个城市的血肉,大张旗鼓地贴上了洋名标签时,直接粗暴的无知糟蹋了文化的传承、地域的记忆,人们的情感时,一切还显得那么合乎情理,无关紧要吗?或许有人以“抱残守缺”为说辞指责我们态度保守,但你们认为的“残缺”从未发生在我们的文化里,那是你们“崇洋媚外”的思想,对地域传统文化的臆想。
真实的“残缺”根固在你们的卑屈里。
至于态度的保守,那更近于对文化底蕴的坚定,我们支持国际交流文化交融,但绝不会妄自菲薄地动摇传统的根基。
那是千载岁月留给我们的遗礼,可堪千次地吟唱。
再论洋名的泛滥,大抵是出于人们的急功近利。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领及思维详解民权县第一高级中学杨慧云一、关于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的认识。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是三年前高考语文作文新出现的题型。
旨在着重考查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
要求学生读懂材料,在读懂的基础上按照任务指令作文,所以审题时的阅读能力和领悟能力要求较高。
所以从能力划分角度看,作文题型可分为阐释型作文和任务驱动型作文。
2019年五大理念引领写作方向: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中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
创新,放在之首,并且放在发展的核心,为什么一直讲创新是民族之魂?中国的发展走到今天,走极端道路不行,因为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基础建设已经完成,要实现质的突破,要靠创新来引领发展,旧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行。
所以,以创新来引领,这本身是新常态的要求,是实现突破的要求。
协调,协调就是个有机体,就是解决一个最大效益的问题。
“集小者必大,集微者必强。
”绿色,就是实现低投入、高产出,就是宜居,就是提高生活品质。
开放,是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取得经验的体现、着眼点,只有坚持开放的道路,才能走得更快、上得更高。
中国要走向大国,大国不开放是不行的,闭关锁国不会成功,所以要开放。
共享,就是发展为了谁?为什么要发展?社会制度优越性,就是让全民享受发展中的红利。
所以唯有共享,才能体现制度的优越性,才能让人民感觉到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五大理念”就是解决怎么发展和发展为了谁的问题,这个本质搞清,发展就不会走偏,“五大理念”就会紧紧落到实处。
例文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
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