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8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贪玩、尽职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
【教学难点】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猜谜语、谈话导入1、猜谜语游戏引入猫。
2、提问:同学们见过猫吗?哪些同学家里养过猫?你们仔细观察过猫吗,它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让学生谈一谈对猫的了解。
3.欣赏猫的写真集。
过渡:有一位著名的作家,他的名字叫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与,满族人。
其中《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都被改编成了电视剧,深受人们喜爱。
他非常喜欢猫,还特地为猫写了一篇文章呢,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猫》。
板书:15猫老舍指名读课题,再齐读。
4、让我们一起认识老舍笔下的猫。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边读边想:课文写了哪些时期的猫?2、同学们已经朗读了课文,那老师来检查检查,同学们是否能读准字音。
检查字词:任凭性格贪玩踩踏梅花毒蛇跌倒碰撞开辟尽职抓痒稿纸屏息凝视温柔可亲无忧无虑粗细各异枝折花落变化多端性格古怪丰富多腔长短不同生气勃勃3、讲解多音字4、请同学们说一说写了哪些时期的猫?生汇报交流5、师:这篇文字写了成年的大猫和刚满月的小猫。
(板书)那课文哪些段落在写在大猫,哪些段落在写小猫?生汇报:课文第1-3自然段在写大猫,第4自然段在写小猫。
师:写大猫的3个段落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读一读。
生: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师:对。
同学们用波浪线把这句话勾下来。
这是这3个自然段什么句?生:中心句。
师:那你能迅速找出第4自然段的中心句吗?也把它勾下来,读一读。
生: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三、研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大猫的性格古怪“1.细读第1-3自然段,体会猫的古怪性格。
《猫》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跌倒、开辟、枝折花落”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学习本课抓住猫的性格特点有层次地叙述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猫性格古怪的特点及它的活泼可爱。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前谈话)哪些同学家里养过猫?你们仔细观察过猫吗?猫给你们什么印象?有一位很有名的作家,叫老舍,他非常喜欢猫,还特地为猫写了一篇文章呢。
在这篇文章里,老舍先生把猫写活了,这篇文章就叫《猫》。
[板书课题:猫]我也喜欢猫,给大家带来了几张猫的图片,请大家欣赏一下,看这些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教师出示图片,学生自主讨论)二、作者简介老舍:中国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其作品多取材于下层居民的生活,讲究情节的波澜起伏,善于运用精确流畅的北京口语。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月牙儿》等。
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文学成就是1951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三、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学生自主识字,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
性(xìnɡ)格(ɡé)凭借(pínɡ)贪心(tān)职位(zhí)稿纸(ɡǎo)梅花(méi)跌倒(diē)开辟(pì)撞击(zhuànɡ)毒蛇(shé)古怪无忧无虑温柔可亲变化多端生气勃勃(2)理解词义。
尽职: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开辟:打开通道,开拓、发展。
本课指小猫扩大活动范围,找到了玩耍的好地方。
变化多端:变化多样。
表现猫的叫声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富有变化。
生机勃勃:充满生机与活力。
文中表现猫的天真可爱、淘气顽皮及作者的喜爱之情。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贪玩、尽职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
【教学难点】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猜谜语、谈话导入1、猜谜语游戏引入猫。
2、提问:同学们见过猫吗?哪些同学家里养过猫?你们仔细观察过猫吗,它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让学生谈一谈对猫的了解。
3.欣赏猫的写真集。
过渡:有一位著名的作家,他的名字叫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与,满族人。
其中《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都被改编成了电视剧,深受人们喜爱。
他非常喜欢猫,还特地为猫写了一篇文章呢,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猫》。
板书:15猫老舍指名读课题,再齐读。
4、让我们一起认识老舍笔下的猫。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边读边想:课文写了哪些时期的猫?2、同学们已经朗读了课文,那老师来检查检查,同学们是否能读准字音。
检查字词:任凭性格贪玩踩踏梅花毒蛇跌倒碰撞开辟尽职抓痒稿纸屏息凝视温柔可亲无忧无虑粗细各异枝折花落变化多端性格古怪丰富多腔长短不同生气勃勃3、讲解多音字4、请同学们说一说写了哪些时期的猫?生汇报交流5、师:这篇文字写了成年的大猫和刚满月的小猫。
(板书)那课文哪些段落在写在大猫,哪些段落在写小猫?生汇报:课文第1-3自然段在写大猫,第4自然段在写小猫。
师:写大猫的3个段落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读一读。
生: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师:对。
同学们用波浪线把这句话勾下来。
这是这3个自然段什么句?生:中心句。
师:那你能迅速找出第4自然段的中心句吗?也把它勾下来,读一读。
生: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三、研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大猫的性格古怪“1.细读第1-3自然段,体会猫的古怪性格。
15《猫》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淘、勃、辟……”7个生字,会写“性、格、凭……”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折、屏”,理解“开辟、枝折花落”的意思。
2、会对不理解词语、句子等进行质疑。
3、了解小猫满月时的可爱淘气,抓关键词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小猫满月时的可爱淘气。
教学难点:抓关键词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出示多幅学生们熟悉的动画猫图片,激发学生的兴奋点。
2、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说说对猫的感觉。
3、我国著名作家老舍爷爷也特别喜欢猫,那他家的猫又是怎样的?导入新课《猫》。
二、初读课文,过生字词关。
1、初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
△开火车带读第一组生词。
(有哪些生字要提醒同学注意的?指导写“凭”“踩”。
)△小老师带读第二组新词。
辨识“屏息凝视”“枝折花落”中“屏”、“折”的读音。
△对不理解的词语进行质疑。
三、再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检查朗读情况(个别读)。
师边读边指导,生边读边思考:老舍爷爷家的猫有什么特点?2、根据板书“古怪”“淘气可爱”来归纳主要内容。
淘气而又可爱,古怪而又有趣,小猫的种种矛盾的性格在老舍爷爷的笔下一一道来,现在就让我们看看拥有这样矛盾性格的小猫满月时是怎样的。
四、研读第四自然段,体会小猫满月时的可爱淘气。
1、自读第四自然段并划出表现小猫满月时可爱淘气的句子,并简单写写自己的感受。
①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
△重点理解“一根”“一个”“没完没了”△玩的时间长,不知疲倦。
②一玩起来,它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
它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
△体会作者通过“摔、跑、跌、撞”这些动作描写,表现猫的“淘气”。
△敢于尝试,不怕失败。
③它到院子里来了。
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
它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
△哪些词最能感受到小猫的淘气可爱?(拟人化动作)△理解“枝折花落”。
13 猫第一课时一、学情分析这是一篇状物散文。
老舍先生用朴实无华的语言从猫的古怪、淘气两方面为我们展现了猫的可爱,尽显作者的爱猫之心。
全文围绕“人爱猫、猫亲人”的情感主线来写,让我们感到特别温馨。
第一课时着重识字,梳理课文结构,了解主要内容,感知猫可爱的特点,以及作者的语言风格。
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和构段特点。
初步感知作者的语言风格。
2.认识“虑、职”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屏、折”;会写“忧、贪”等15个字。
积累词语。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检查预习,自主识字。
梳理结构,整体把握课文描写猫的几方面特点。
【教学难点】阅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体会猫的可爱之处。
四、教学过程第一板块【趣味猜谜导入新课】1.交际提示:教师出示一则关于猫的谜语,让学生猜一猜(打一动物)。
2.猫的自述:教师出示关于猫的资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猫。
3.揭示课题:(1)揭示课文的体裁及体裁特点等相关知识。
(2)本文以动物名命题,揭示课文的写作对象;而且通过课题,可以推测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围绕猫来写的。
(3)交流:你还想知道什么?4.走近作者。
第二板块【检查预习积累字词】1.预习检查:(1)说说你对猫的了解。
(2)“屏、折”有几个读音?组词( ) ( ) 。
(3)本文写了猫的什么特点?(4)预习时有不懂的地方,请提出来交流。
2.词语认读:教师出示本课生字词语,让学生朗读,在课文中标示,并读一读相关语句。
3.多音字过关:教师出示多音字“屏、折”,并分别组两个词,学生认读、识记,并联系生活造句。
4.理解连线:教师出示词语及相应的意思,让学生理解,选择正确的意思连线。
第三板块【书写指导掌握生字】1.生字新词:出示“忧、虑”等生字及组词,要求学生观察笔画、认读、识记。
2.重点指导:(1)出示重点字:忧、虑、蹭、殃、勃;(2)认读重点字;(3)明确重点字的笔画、部首、结构、音序;(4)进行书写指导:忧:左窄右宽,最后一笔是竖弯钩;虑:半包围结构,第四笔是长撇;蹭:“足”作部首时撇、捺变竖、提。
《猫(第一课时)》教案课后知能演练基础巩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duàn yǔ,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nüèdài,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甲】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词语。
妄.()冤.枉()duàn yǔ()nüèdài()2.文段甲处应使用的标点符号是。
3.下列有关语法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我心里十分地难过”中的“难过”是动词。
B.“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中的“暴怒”是不带褒贬色彩的中性词。
C.“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中的“补救”是动词,“过失”是名词。
D.“误解”的近义词是“冤枉”。
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蟋蟀陆蠡①小的时候不知在什么书上看到一张图画,题的是“爱护动物”。
图中甲儿拿一根线系住蜻蜓的尾,看它款款地飞。
乙儿摇摇手劝他,说动物也有生命,也和人一样知道痛苦,不要残忍地虐杀它。
②我从来不曾用线系住蝉的细成一条缝似的头颈,让它鼓着薄翅团团转转地飞;我从来不曾用蛛网络缠在竹箍上,来捉夏日停在墙壁上的双双叠在一起的牛虻;也从来不曾捉蚱蜢,去喂给母鸡。
③在动物中,我偏爱蟋蟀。
想起这小小的虫,那曾消磨了我的美丽童年的光阴啊!那时我在深夜中和两三个淘伴蹑手蹑脚地跑到溪水对岸的石滩,把耳朵贴在地上,屏住气息;细辨在土磡的旁边或石块底下发出的的蟋蟀的声音所来自的方向。
偷偷跑上前去,用衣袋里的麦麸做了记认,次晨在黎明时觅得夜晚的原处,把可爱的虫捉在手里。
露水濡湿了赤脚穿着的鞋,衣襟有时被荆棘抓破,回家来告诉母亲说我去望了田水回来,不等她盘诘,便立刻溜进房中,把捉来的蟋蟀放在瓦盘里,感到醉了般的喜悦,有时连着拖泥带水的鞋子钻进床去,竟倒头睡去了……④我爱蟋蟀,我把它养在瓦盘里,盘里放了在溪中洗净了的清沙,复在其中移植了有芥子园画意的细小的草,草的旁边放了两三洁白的石块,这是我的庭园了。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2篇)《猫》第一课时篇1【课文简介】《猫》这篇讲读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大花猫性情古怪和它刚满月时的淘气可爱。
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
我紧扣本单元的读写重点,引导学生有层次地、反复地朗读课文,从读中理解、读中品析、读中感悟。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景,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猫的可爱和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增强了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1、教育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侯的可爱,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2、教养目标:⑴理解文中写得具体的句子。
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发展目标:学习抓住事物的特点,细致观察和真实、具体地记叙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方法】读式教学法、情景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cai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同学们,你们家有猫吗?你们家的猫是怎样的?(学生自由说)老舍家也有一只猫,他家的猫又是怎样的呢?大家有兴趣去看看吗?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5课,一起去认识一下作者老舍家的猫?板书课题:猫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想:这只猫有什么特点?板书:古怪课文中哪句话概括说出了它的特点?(大花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过渡:大花猫到底有多古怪呢?课文分三个自然段给我们作了介绍。
2、精读第一自然段:⑴默读这段,思考:这段写了大花猫的哪些古怪性格?学生汇报,老师板书:老实贪玩贪玩尽职⑵再请大家大声地、自由地朗读这段:用不同的线段画出描写猫老实、贪玩、尽职的句子。
⑶其实猫就是猫,白天睡觉,晚上抓老鼠,没事就东奔西跑的,根本谈不上什么老实呀、尽职呀的,但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因为他很喜欢这只猫)那怎样才能把作者的喜爱之情读出来呢?⑷大花猫真逗!你最喜欢它的哪种性格?为什么?学生1:我喜欢它老实,因为我觉得他很乖,睡觉的样子像小孩,很可爱。
《猫》第一课时优秀教案(通用6篇)《猫》第一课时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掌握本课基础生字词。
2.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3.体会作者对三只猫的感情,感悟作者对第三只猫死后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4.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概括比较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特殊的思想感情,感受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诵读教学法、讨论法、提问法、引导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多媒体展示漂亮可爱的猫的图片)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
同学们有没有养过猫的?(学生举手)那么请你给大家讲讲自己和猫之间所发生的故事。
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
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
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
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
2作者介绍。
多媒体出示作者相关文学常识,教师讲解。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
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
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词。
污涩(s)怂恿(sǒngyǒng):鼓动别人去做。
婢女(bì)蜷伏(quán)惩戒(chng)怅然(chàng):不愉快的样子。
诅骂(zǔ)红绫(líng)(二)、朗读课文,感知文意,思考__的思想感情,思考多媒体出示的问题1、作者一共养了几只猫?2、这几只猫的外形,性格各有什么特征?“我”和家人对这几只猫的态度怎样?3、这几只猫的结局怎样?对于它们不同的结局,“我”的心情有些什么变化?完成下表,第一只猫第二只猫第三只猫隔壁要来的舅舅家抱来的张婶捡来的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浑身黄色,很可爱毛色花白,并不好看,瘦,毛被烧脱了几块,更觉难看。
《猫》第一课时教案《《猫》第一课时教案》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猫》第一课时教案谢婉婷【教学目标】1.指出三次养猫的具体情况。
2.重点分析芙蓉鸟被害案件。
3.理解故事中包含的深刻哲理,体会作者同情弱小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明确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等信息,分析芙蓉鸟被害事件。
教学难点:体会本文蕴含的人生哲理,同情并关注弱小动物。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养过猫吗?(学生举手示意)大家和动物之间肯定发生过有趣的事情,即使和性格平静的猫相处,也乐趣横生,我们一起来瞧瞧别人家的猫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播放一段关于猫的视频。
)看看,家里有一只猫多好玩啊!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养过三只小猫,在这个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上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郑振铎的散文——《猫》。
二、自主探究(1.整体把握文章三部分1)1-2自然段:第一只猫的故事。
2)3-14自然段:第二只猫不幸亡失的故事。
3)15-34自然段:第三只猫亡失让我难过自责。
2.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三、合作探究(1.重点分析“芙蓉鸟被害案件”,小组合作,扮演小侦探,从“案发现场情况”、“犯罪嫌疑人”、“犯案可能性”、“案件性质及真相”等方面,从原文中找线索。
2.小组合作讨论,教师巡查。
3.请学生上台扮演侦探,讲述案件的经过,师生点评。
4.思考:案件真相是什么?作者心情怎样?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教训?(凡事不能主观臆断,要弄清事实;对人对事要宽容、公平;要同情弱小……)四、课后延伸(你是否曾经错怪过别人或被别人错怪过?怎样才能减少彼此之间的误解?说一说,写一写。
《猫》第一课时教案这篇文章共2603字。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徐水良【教学目标】1. 读通课文,读准字音,通过交流明白得第一次阅读时无法明白得的词语意思;2.初步了解课文结构,通过反复朗诵,体味老舍语言之美,并能部份积存;3.体会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培育学生对生活的酷爱。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诵,体味老舍语言之美。
【教学难点】能紧跟教师思路,快速找出并明白得句子表达的意思或情感。
【课前预备】PPT【教学进程】一、导题解题,熟悉交流1、课前谈话:介绍教师,提出希望。
2、导入新课:师:咱们这节课一路来学习一篇写动物的课文,请大伙儿看我写的课题,学生读课题。
3、拓展学习:咱们明白猫是一个形声字,你明白哪部份是表意,哪部份表音吗?宋朝陆佃说:善害苗,而猫捕鼠,去苗之害,故猫字从苗(PPT))。
看了这段资料,再看猫那个字你想说什么?陆佃的这种说法里,寄托着前人对猫的喜爱之情呢。
你看,咱们中国的汉字多有趣啊。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1、了解有很多作家写了关于猫的文章。
同窗们,咱们来交流看看,预习时你发觉都有哪些作家写过猫呢?(老舍、周而复、夏丐尊)今天就让咱们先来熟悉老舍先生笔下的猫,(板书:老舍)PPT简介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的笔名,被人尊称语言大师,取得新中国第一批“人民艺术家”称号)2、读通课文:四位同窗接读课文,其余同窗随着默读,教师纠正个别读音。
试探(PPT)(1)一边注意听一边划出你临时不能明白得的词语,借助工具书明白得;(2)文中有两个两个能归纳课文内容的句子,看你能发觉吗?请用横线划出。
3、学习生字新词。
(PPT出示部份新词)重点讲解多音字“折”的读音4、交流归纳课文要紧内容的两句话。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怪僻”、“满月的小猫更可爱”(板书:怪僻、可爱)明白得怪僻的意思:难以三、学习课文,感受美文1、请同窗们认真默读课文1—3自然段,看看你都从哪儿体会到了猫性格的怪僻。
在一旁作简要的批注。
2、交流,并指导学生读找出的句子。
篇一:《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一、激趣导入1.看视频,激发兴趣生:喜欢师:好,同学们,看完后说一说这些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它们是一群淘气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猫》这篇课文.这篇课文是谁的作品呢?2.作者简介师:(板书)不能这样说。
他可是中外闻名的大作家,一生发表了近800万字的作品,而且他已经去世40多年了。
老舍先生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同学们,老舍先生一生作品很多,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课件出示老舍先生简介1.师:请同学们翻开书,预习时读了课文吗?2. 请四名同学接读课文四生接读课文,师纠正读错的字音师:同学们,在他们读的时候注意一边听一边想,看看在老舍先生写了哪两个时期的猫?师:谁来说说?3.生汇报交流师:对。
同学们用波浪线把这句话勾下来。
师:那你能迅速找出第4自然段的中心句吗?也把它勾下来,读一读。
三、研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大猫的性格古怪“出示: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师:“实在”是什么意思?师:这是很肯定的一种说法。
b.师:这么老实的猫其实也很贪玩,从哪儿能看出来?什么叫“任凭”?课件出示:任凭......也生:不管、无论……师:说说都有谁会呼唤它,会怎样呼唤?师:同学们能用“任凭……也……”的句式来说句话吗?师: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猫究竟有多尽职?找句子读一读。
师:你读得很认真,同学们,让我们看看这幅画面。
课件出示:图片师:什么样子啊,都来做做生做师:我看你做得很好,你来说说为什么这样做生:非要把老鼠捉住不然不吃饭师:哦你说的是它心里的想法,屏息凝视是什么意思生:就是认真的看,生怕老鼠溜掉师:凝视就是认真地看,屏息呢?生答师:轻一点,千万别惊动老鼠,两个小时过去了,它生:屏息凝视师:它就是这样,一连几个小时不动,你体会到了什么?生:猫尽职生:很执着,非要捉住师:课文中哪两个词还能读出它的尽职?生:非,不可师:你体会到了,你能读出它的尽职吗?师:读得好边评价边鼓掌师:这么尽职的猫你们喜欢吗?生:喜欢师:来,一起读读生齐读课件出示:非......不可.......师:“蹭”是摩擦的意思,为什么作者不用摩擦,而用“蹭”?师:同学们,作者写作的稿纸被猫踩了脏脚印,怎么作者还说是印了几多小梅花呢?这又体现了什么?e师:这样极其温柔的猫也有极其冷漠的时候,冷漠到什么程度?师:同学们,猫的性格这样古怪,老舍先生是讨厌还是喜爱它呢?师:对。
《猫》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默读——勾画重要语句,学做摘录。
(2)学习概括文章中心思想。
【教学重点】勾画重要语句,学做摘录。
【教学难点】发现文章的重要语句。
【课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继续学习默读——勾画重要语句,学做摘录。
教学重点:勾画重要语句,学做摘录。
教学难点:发现文章的重要语句。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明确本堂课的教学任务。
投影展示:继续学习默读,勾画重要语句,学习做摘录。
(说明:在这个环节提示学生默读勾画“重要语句”与前面单元不同,前面两个单元勾画的是与感知文意、理清思路有关的“关键语句”,今天是勾画的与中心有关的“重要语句”。
)二、继续学习默读。
(一)检查预习。
1.把握段落大意。
我们要来的第一只猫死了,内心有一缕心酸。
我们要来的第二只猫丢了,内心怅然、愤恨,好久不养猫。
我误断第三只猫杀鸟,打了它,它不能申辩,死掉了。
真相大白之后,我愧疚难过,永不养猫了。
2.交流梳理的“我”思想、情感的前后变化的语句。
(说明:这是完成前两单元的巩固,把握基本内容,勾画重要语句,理清“我”的情感变化。
)(二)学习做摘录1.完成99页“思考探究一”的任务,发现学生摘录存在的问题,补充纠正。
(说明:这与预习勾画的内容互为补充,帮助学生了解三只猫的命运,了解家人对三只猫的态度。
)2. 引领学生自己设计摘录的内容。
(1)“我”妄断了吗?依据文本做摘录。
(说明:“我”的愧疚源于“妄断”,“妄断”是作者着力表现的内容,先引领学生依据问题,发现重要语句。
)预设:“芙蓉鸟命案”的断案过程其实是文章的重要语句,是值得我们品味的语句,作者是在“表现”他们的“妄下断语”。
(2)文章有两句话近乎相同:“于是这个亡失证实了”“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证实“亡失”妄断了吗?自己设计表格比对一下。
预设:两次证实结论比对表又会……也会更有趣、更活泼浑身黄色第三只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明确:“我”对第三只猫的表述用的都是转折句“但”,意在强化它的缺点,强化对它的不喜欢之情。
猫教案第一课时猫教案第一课时:猫的基本特征和习性一、教学目标:1. 了解猫的基本外貌特征;2. 了解猫的常见习性;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猫的基本外貌特征的了解;2. 猫的常见习性的了解。
三、教学准备:图片资料、音频设备、幻灯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猫的叫声音频,让学生猜测是什么动物的声音。
导入讨论并引入猫的话题。
2. 新知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猫的基本外貌特征,如头部、眼睛、耳朵、毛色等。
同时讲解每个特征的功能和猫的适应环境。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10分钟)教师给学生播放猫的可爱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并告诉学生猫是人类的朋友,应该友善对待。
4. 复习与梳理(10分钟)教师巩固学生对猫的基本外貌特征的理解,让学生自己用笔和纸简单画出一只猫,并标注出猫的几个重要特征。
5. 新知铺垫(5分钟)教师通过问题开展讨论:你见过猫咪吗?你觉得猫咪都有什么特点呢?6. 新的认识与形成(15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和图片资料向学生展示猫的常见习性,如爱干净、性情独立、敏捷的动作等。
鼓励学生积极观察,提出问题和猜测。
7. 新知定语化(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猫爱清洁呢?猫的敏捷动作有何作用呢?通过问题讨论和学生演示,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到猫的习性与其适应环境有关。
8. 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今天的课程,回顾猫的基本特征和习性,鼓励学生积极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对猫的基本特征和习性有了初步的了解,激发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但本节课缺少实践环节,下节课可以考虑安排学生亲自观察和接触猫,并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
老舍《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通用7篇)老舍《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老舍《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老舍《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会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折”;理解19个新词语的意思,能用“逐步”“无忧无虑”造句,领悟“可是”在语句中表示的转折作用,能用“说它……可是……”的句式说一段话。
2.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二、过程和方法:1、品词品句,反复诵读,感受作者的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
2、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灵活运用多种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运用摘录法概括两段课文的段落大意,整体感悟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猫难以捉摸的性格及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第一教时教学目标初读课文,学习字词,了解课文大意并给课文分段,研读第二大段。
教学流程—、揭示课题,介绍作者:1、板书:猫。
知道猫吗?熟悉猫吗?请熟悉的同学来能说说你印象中的猫?2、指名说。
(1)如果学生能说得比较细致,就及时予以鼓励:你真会观察!已经学会了和大作家老舍先生一样去仔细地观察事物了。
(2)如果说的只是粗线条的:你们所说的猫如果要老师画出来的话,我就画不出来了,因为你们没有把猫的形象说具体、细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老舍先生笔下的猫是怎么样的。
3、介绍老舍。
可让学生先说,教师补充。
(板书:老舍)老舍原名舒庆春(板书),又叫舒舍予,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和戏剧家,被誉为“语言大师”(板书),代表作品有《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骆驼祥子》等。
猫第一课时教案1. 教学目标•了解猫的基本特征和生态特点•学习猫的分类和品种•掌握猫的基本饲养知识和养护方法•培养学生对猫的爱护意识和责任感2. 教学准备•幻灯片或黑板•猫的图片和视频资源•黑板笔或白板笔•制作好的问题和答案•教学辅助材料3. 教学步骤步骤1:导入(5分钟)•利用幻灯片或黑板上展示一些有关猫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问学生他们对猫的了解和意见。
步骤2:猫的基本特征和生态特点(15分钟)•介绍猫的基本特征,如体型、眼睛、耳朵等。
•简要讲解猫的生态特点,如夜行性、捕猎能力等。
•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源辅助教学,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猫的特点。
步骤3:猫的分类和品种(20分钟)•介绍猫的分类,包括野猫和家猫两大类别。
•详细讲解家猫的品种,如波斯猫、暹罗猫等。
•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源展示各种品种的猫,让学生对猫的分类和品种有更深入的了解。
步骤4:猫的基本饲养知识和养护方法(20分钟)•介绍猫的饲养知识,包括饲养环境、食物选择、定期接种疫苗等。
•讲解猫的基本养护方法,如定期梳毛、洗澡、修剪爪子等。
•强调猫的健康和幸福需要我们的关爱和照顾。
步骤5:巩固与拓展(15分钟)•准备一些与猫相关的问题,并分发给学生进行答题。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根据自己的学习和了解回答问题。
•收集学生的答案,进行讨论和解答。
4. 教学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猫的特点、分类和品种以及饲养养护方法。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鼓励学生热爱动物,尤其是猫,培养对猫的爱护意识和责任感。
5.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观察和了解家中养的宠物猫的行为特点和喜好,并做简单记录。
•学生可以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品种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下节课学生可以互相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研究结果。
以上是《猫》第一课时教案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猫》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
1、准确读准生字新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1-3自然段,理解猫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对猫喜爱之情。
【重点难点】
1.重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2.难点: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文生字,理解相关老舍的资料。
2.教师的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播放猫的图片。
2、谈话引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自学情况,生字词的读音。
2、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
3、理清文章脉络。
三、学习1-3自然段
(一)理解猫的性格特点,解读“古怪”
1、圈出表现猫性格特点的词
用“这只猫很()。
”说说
(二)抓住表现猫性格特点的词去体会古怪。
四、品词品句,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1、学生自读体会
从文中哪里能够看出作者非常喜欢这只性格古怪的猫呢?请同学们自己仔细的读读1-3自然段。
①划句子“——”
②点出关键词“●”
2、全部交流,师引导体会。
五、总结
六、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15、猫
老实贪玩尽职
古怪温柔可亲一声不出喜爱
胆小勇猛。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折”;理解19个新词语的意思,能用“逐步”“无忧无虑”造句,领悟“可是”在语句中表示的转折作用,能用“说它……可是……”的句式说一段话。
2.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二、过程和方法:
1、品词品句,反复诵读,感受作者的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
2、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灵活运用多种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运用摘录法概括两段课文的段落大意,整体感悟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猫难以捉摸的性格及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了解课文大意并给课文分段,研读第二大段。
教学流程
—、揭示课题,介绍作者:
1、板书:猫。
知道猫吗?熟悉猫吗?请熟悉的同学来能说说你印象中的猫?
2、指名说。
(1)如果学生能说得比较细致,就及时予以鼓励:你真会观察!已经学会了和大作家老舍先生一样去仔细地观察事物了。
(2)如果说的只是粗线条的:你们所说的猫如果要老师画出来的话,我就画不出来了,因为你们没有把猫的形象说具体、细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老舍先生笔下的猫是怎么样的。
3、介绍老舍。
可让学生先说,教师补充。
(板书:老舍)
老舍原名舒庆春(板书),又叫舒舍予,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和戏剧家,被誉为“语言大师”(板书),代表作品有《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骆驼祥子》等。
他除了写作,生平还有两大最突出的爱好,一是养猫,二是养花。
《养花》我们也会在六年级的时候学到。
让我们先在《猫》这篇课文
的字里行间去感受老舍的语言魅力,去体会他的情感世界。
二、初读课文,理解文意:
1、请同学打开课本,自学课文:
a、充分的读(板书),一遍不过瘾就读两遍(有读不通或者印象深刻的句子多读几遍)
b、放声朗读后再默读,边读边看看有哪些生字要引起注意,哪些词语无法搞懂,划出来自己联系上下文或者运用工具书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做上记号
2、检查自学:
⑴.字词
在生字方面有特别想提醒同学们的或者还有哪些词语无法
解决但是要特别想知道的,现在提出来。
⑵指名通读课文,检查读通读正确的情况,及时反馈。
听的同学听仔细,哪里读错了,还要再想想课文写了什么?3、理解课文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哪两种猫?(板书:大猫小猫)
来做做有意思的填空题:谁能在括号中加一个数量词,说说课文写了几只大猫、几只小猫?并找出理由。
(一只)大猫,填“一只”的理由是什么?(它)是的,作者就是通过仔细观察家中的一只大猫生动地写出了猫的性格。
(一群)小猫:这么填的理由是什么?(它们)想一想,我们在“一只”前可以填一个什么词来说明大猫的性格特征。
(古
怪的)那在“一群小猫”前呢?(可爱的)
齐读:(古怪的)(一只)大猫(可爱的)(一群)小猫,下面,我们就要用这些词语帮助我们做3件事。
A、第一件事是要它帮助我们给课文分段,你认为可怎么分?
生交流,作“”记号。
B、第二件事是要它帮助我们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讲了什么?讲了一只大猫很古怪。
请你能在课文中找出相同意思的一句话来概括吗?——划出总起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齐读。
这一句在第一段中是什么句?根据这句话,你怎么概括段意?(直接摘录)
第二段又讲了什么?(——小猫可爱)你能在课文中找出相同意思的一句话来概括吗?——也划出总起句,说一遍段意。
C、好,下面我们来完成第三件事:你能根据这些词语或者划出来的两句话,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吗?
(生个别练说——生自己站起来自由说)
你更喜欢哪种猫?
三、研读第二段(小猫)
1、研读总起句:满月的小猫更可爱。
反复读这一句,说说读懂了什么?(抓住“更”字)说明大猫
也很可爱,但是小猫更可爱,这句话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反复读读这段,想想你是怎么体会到这一点的?
3、交流
(1)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真是贪玩,因为淘气而可爱)
(2)一根鸡毛,一个线团……耍个没完没了。
(顽皮玩得时间长,不知疲倦)
(3)……跌倒马上起来,再跑再跌。
(敢于尝试,不怕失败,玩得尽兴
(4)……撞疼了也不哭。
(勇敢)
(5)……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
(无处不玩,这么小的猫还懂得找地方玩,真可爱)
(6)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枝折花落。
(最可爱的你认为是哪两个词语?)
4、指导朗读
讲得都不错,不知道能不能有感情的读出来,使我们在你的朗读中体会到小猫的可爱。
先练读。
你有把握读哪一句就读哪一句,读出小猫的可爱。
怎么才能读好?交流心得。
(读的时候眼前重现小猫玩的情景边读边想象)
你从字里行间还体会到什么?(老舍对小猫的爱)哪里体会到?
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加个关联词)
是呀满月的小猫在老舍的眼里就像一群孩子,他们淘气、天真、生气勃勃,实在太可爱了。
哪里舍得责打它们。
即使弄坏了老舍心爱的花草。
再带着对小猫的喜爱之情读读。
现在你能体会到老舍的语言魅力了吧,确实,带给读者很大的精神享受。
5、据你观察,小猫还有哪些可爱之处?老舍没有写到的
6、小结
为什么说不好,有的说不出来?那老舍为什么写得这样棒?(用心观察,投入感情)
四、延伸作业
1、你也投入自己对小猫的喜爱之情,用心去观察,写写那可爱的小猫,可以接着老舍的文章再写,也可以另外写一个片断,到时候我们比比谁写得更棒!
2、阅读老舍先生的其它文章,感受语言大师的语言魅力!《猫》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遵循这个原则,这节课我在设计上进行一些的尝试。
课上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
动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
教完《猫》这一课后,我的最大感受是感动,我为课堂上学生的那份热情而感动。
除感动之外,还反思了一下这节课的得与失。
得1.在教学中力求体现民主性,平等性,创设了轻松愉快,民主平等的氛围,教师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2.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如让学生自学课文生字词语,在读书、思考、问题讨论等多项生生合作完成的学习活动中,教师真正地站在了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位置。
3、挖掘文章的人文性,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
失:1.对课文的深度和广度挖掘的不够。
2.导入介绍作者时时间花费过多。
3.没有关注到全体学生,有一部分学生一直没发言,只是当听众、观众。
4.有的提问设计不够具体,没能把话递到学生嘴边儿。
5.课上学生读书不够。
学生读书不充分,讨论问题、理解问题费时费力。
这节课后我的感想也很多,课程改革中的学生在变,教师更要变,新的课程需要教师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需要教师加强文化修养,除了本专业扎实的知识外更要有多方面的才能,不但有渊博的学识,还要有敏捷的思维,较强的应变能
力,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因势利导,使其燃烧发光,需要我们教师认真地思考我们的教学,如何在教学中增强学生主动探求的兴趣,增强学生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这上课,我认识到课前备课固然重要,课后备课(回头看)更利于教师的教后反思,及时反馈教学实践的信息,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养成思考的习惯,从反思中感悟,实践中出真知。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尽管我一直在努力,但仍然留下很多遗憾,要是再有机会教同样的内容,我想我的“教案”会重新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