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诊断中的三个基本问题
- 格式:ppt
- 大小:18.03 MB
- 文档页数:52
青光眼诊疗流程一、初步检查1.1 询问病史医生会询问患者的家族史、病史、生活习性等,以了解患者的基本健康状况。
1.2 视力检查视力检查包括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可以了解患者视力状况,是否有视力下降等。
1.3 眼压测量眼压是青光眼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眼压测量可以判断患者是否有青光眼的可能。
1.4 眼底检查眼底检查可以观察到视网膜、视神经等组织的病变情况,判断是否有青光眼的迹象。
二、诊断2.1 初步诊断根据初步检查结果,医生会做出初步诊断,判断是否为青光眼,并根据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2.2 确诊诊断对于初步诊断为青光眼的患者,医生会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视野检查、神经纤维层厚度检查等,以明确诊断并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三、治疗3.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青光眼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降眼压药物、抗炎药物等。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案。
3.2 激光治疗激光治疗可以用于青光眼的早期治疗,如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等。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较重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激光治疗。
3.3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青光眼治疗的最后手段,当药物治疗和激光治疗无法控制病情时,医生会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包括小梁切除术、房水引流装置植入术等。
四、随访观察4.1 定期随访青光眼患者需要定期随访观察,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控制病情的发展。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随访计划。
4.2 复查检查在随访过程中,医生会要求患者进行复查检查,包括视力检查、眼压测量、眼底检查等,以评估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情况。
同时也会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青光眼是由病理性高眼压引起,以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视功能逐渐丧失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进行性视神经病变。
目前,青光眼的基本检查法包括四方面:眼压测量,房角评价,眼底视盘和神经纤维层判读,视野判读。
由于这四种基本检查法简单易行,同时价格低廉,易于在基层医院开展。
因此,应重视对青光眼基本检查法的培训和推广,提高基层眼科医师的青光眼诊断水平,为我国青光眼的防治做好技术储备。
下面,我们共同来学习青光眼诊断基础。
图1 青光眼OCT图2 RNFL 厚度图和偏差图图3 RNFL和ONH双眼综合报告(1)图4 RNFL和ONH双眼综合报告(2)图5 RNFL和ONH双眼综合报告(3)图6 青光眼OCT的核心1.视盘的形态和大小(1)正常视盘:竖椭圆形。
图7 正常视盘(2)视盘形态异常图8 视盘的不同形态(3)视盘大小图9 视盘大小2.分析盘沿形态:盘沿遵循ISNT原则;下方>上方>鼻侧>颞侧。
青光眼早期损害先从下方/上方盘沿丢失。
鼻侧盘沿宽度为自身标准,因其正常变异小,青光眼晚期才改变,鼻侧盘沿向下/上逐渐。
变宽,为生理性;变窄,为病理性。
3.青光眼视神经改变三要素(1)盘沿丢失。
(2)RNFL缺损。
(3)视盘线状出血:如有两项同时改变,视神经损害的诊断即可成立;如果只有一项要素改变,需结合眼压或视野的指标综合诊断。
表1 青光眼视神经病变Weak Moderate Strong违反ISNT原则视盘旁萎缩独立的视盘出血视盘切迹筛板孔变大双眼C/D不对称弥漫性盘沿变窄C/D变大小视盘大视杯RNFL缺损(局部/弥漫)视盘血管向鼻侧移位视盘血管环形裸露视盘出血(当伴随其它改变)血管屈膝样不是所有的盘沿丢失、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及线状出血均为青光眼视神经损害所致。
视神经萎缩、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分支静脉阻塞、眼眶及视交叉肿瘤、先天性视盘发育异常均会造成上述改变。
4.其他影像学检查(1)MRI/A:颅内占位病变、血管性疾病。
(2)CT:脑膜瘤、累及骨骼的病变。
青光眼大问题,如何自测才有效青光眼作为眼科的一种常见疾病,通常因为眼压病理性升高,造成一系列眼部的不适。
如果想要自己检测或者是测试有没有青光眼,只能从症状上判断。
如果眼睛出现了胀痛、酸胀,伴有鼻根部的酸胀,严重时会有同侧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还会出现一系列不适反应。
一旦出现这些情况,就要到医院检测眼压来明确。
正常情况下,眼压值在8到21mmHg,超过这个正常值就需要进行详细的青光眼检查,确定自己有没有这些情况。
青光眼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但是它的发展很慢,不过如果一旦没有引起注意,就会造成视力的视野丢失,在不知不觉中自己的势力就没有了。
当已经明显发现视力下降或者视野缺失时,就已经提示发展到了晚期,对于青光眼要掌握一定的自测方法,这样才能够及早的发现它的存在。
今天我们就跟着文章来了解一下青光眼的基本情况,以及青光眼如何自测才有效吧!青光眼的自测应该如何做?首先明确青光眼的基本情况,是因为眼压升高而引起的一些视神经病变和视野缺失,所以可能会遇到眼压升高,眼压升高一般情况下很难自己测到,需要到医院借助专业的检查。
另外可以在此告诉大家一个相对简单的测眼压方法,主要是对眼压特别高的人非常有效,对于养鸭轻度升高可能没有明显影响。
正常的眼压就是摸眼球,它的硬度和鼻头差不多,如果眼压很高的话,就会摸到像额头一样硬邦邦的石头,这时的眼压就已经非常高了。
如果眼睛比较软的时候,再摸一下嘴唇,嘴唇的软硬度比眼球较低。
鼻头的眼压是最接近正常的眼压,额头就是非常高的,如果自己在测量时眼压鼻头的硬度还高,那么就肯定是得了眼压高,眼压高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
另外一个就是测视野。
测视野的时候需要把眼睛捂上这时候能够看到一个范围这个范围是相对广泛,但一旦发现这个正常的视野开始变小,比如遮挡住一个眼睛之后另外一侧东西看不到了那么就说明这个视野是逐渐缩小的,这时要到医院检查一下视野看看自己有没有视野缺损的情况。
青光眼的主要症状和发病原因是什么?青光眼是以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特征的疾病,因为最早见到青光眼患者是由于眼压非常高,导致角膜水肿眼泛青光,所以青光眼的名称就由此得来。
青光眼诊治方案简介青光眼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通常伴随眼压升高和视神经损伤。
早期的青光眼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导致永久性的视力损害。
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青光眼引起的永久视力损害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套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诊断青光眼的诊断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1.病史询问:医生会询问病人的家族史、眼部症状和眼部疾病史等,以帮助确定是否存在患青光眼的风险因素。
2.视力检查:包括视力测试和眼压测量等。
正常眼压一般在10-21mmHg之间,高于21mmHg可能是青光眼的指示。
3.视野检查:通过视野测试(如静态自动计算机化视野检查)来评估病人的视野是否受损,这是青光眼的重要指标之一。
4.视神经检查:通过检查视盘形态、视盘杯盖比例、视神经纤维层厚度等来评估视神经损伤的程度。
如果病人在以上一个或多个方面表现异常,通常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来确诊是否患有青光眼。
治疗青光眼治疗的目标是控制眼压,减缓病情的进展,并尽可能避免或减少视力损害。
治疗通常可以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辅助疗法。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青光眼控制眼压的首选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类药物:1.利尿剂:通过减少房水的产生和增加房水的排出,降低眼压。
常用的利尿剂包括噻嗪类和袢利尿剂。
2.B-受体阻滞剂:通过降低房水的产生,减少眼压。
常用的B-受体阻滞剂包括普萘洛尔和美托洛尔等。
3.降压素类似物:通过增加房水的排出,降低眼压。
常用的降压素类似物包括多酮类和富马酸二氢酮脯类。
4.促进房水排出药物:通过促进房水湿润剂的排出,降低眼压。
常用的促进房水排出药物包括普罗硅定和罗凯索等。
药物治疗需要密切监测眼压和视野情况,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通常是在药物治疗无效或不适用的情况下考虑的。
青光眼手术的目标是减少房水的产生或增加房水的排出,进而降低眼压。
常见的青光眼手术包括:1.激光手术:常用的激光手术包括激光三棱镜切除术和激光蓝细胞切除术等,通过激光作用于房水湿润剂,促进房水的排出,降低眼压。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诊断鉴别方法是什么早期诊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以便制定最佳的治疗手段是关键,关于鉴别诊断,需要根据疾病的两个阶段进行考虑,一是早期仅有虹膜新生血管(NVI),二是晚期已有眼压升高,角膜混浊和血管充血,无论处于哪一阶段,全面而详细的眼科病史和体检通常可以确立诊断,对于真性NVG,病史至关重要,糖尿病,既往的视力损害(提示陈旧性CRVO或视网膜脱离),高血压或动脉硬化(提示可能存在的颈动脉疾病)均有临床价值,即使后节检查外观良好也不应该完全排除NVI。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诊断鉴别方法:1.Fuchs异色性虹膜睫状体炎NVI可以出现在Fuchs异色性虹膜睫状体炎中,患眼一般安静而不充血,新生血管见于房角,外观纤细,壁薄而脆弱,可有自发性前房积血,但出血更常发生于患眼手术后或房角检查时的某些操作中,这些血管可以跨过巩膜突到达小梁网,青光眼相当常见,大多数为开角性机制。
2.剥脱综合征NVI也可出现在剥脱综合征中,这些血管外观纤细,临床检查时容易疏漏,尤其在深色虹膜的患眼上,通过虹膜造影表明,每个NVI患眼都存在着虹膜低灌注,电子显微镜研究表明,血管壁窗孔变小,管腔变细以及内皮增厚,这解释了荧光渗漏的原因,但尚无真性NVG的文献报道。
3.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前节炎症能够引起明显的虹膜新生血管,有时在临床上与NVI难于区分,这在糖尿病时尤其如此,白内障摘除以后严重的虹膜炎和继发性虹膜血管扩张与突发性NVG相像,根据目前对于NVI发病机制和前列腺素在该过程中作用的认识,炎症足以引起虹膜血管充血扩张,已有视网膜灌注损害的患眼中更加明显,无论如何,采用局部皮质激素治疗以后假性NVI会消失,而真性NVI将依然存在。
4.急性闭角型青光眼NVG的体征和症状通常表现得突然而显著,因此患者首次发病,患眼既有炎症且眼压60mmHg甚至更高不足为奇,另一方面,NVG的潜在病因,例如糖尿病或CRVO,一般长期持续存在,NVG进入晚期,眼压升高而且角膜混浊,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在鉴别诊断上肯定首当其冲,即使使用全身高渗剂和局部甘油,虹膜角膜角镜检查已不可能,然而,一般可以通过混浊的角膜看见NVI,更加重要的是,对侧眼的虹膜角膜角镜检查将会提供有关线索,因为窄角和闭角型青光眼往往为双侧性,或有通过手术或激光进行虹膜切除的病史。
青光眼诊断标准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会导致视力丧失。
因此,准确的诊断对于青光眼患者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青光眼的诊断标准,希望能够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一、眼压检查。
眼压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常情况下,正常眼压在10~21mmHg之间。
如果眼压超过这个范围,就有可能是青光眼的表现。
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青光眼患者眼压并不高,因此眼压检查并不能作为唯一的诊断依据。
二、视神经头检查。
视神经头检查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手段之一。
医生通过眼底镜观察患者的视神经头,如果发现视神经头出现萎缩、视网膜血管变细等情况,就有可能是青光眼的表现。
此外,视神经头检查还可以排除其他眼部疾病,对于准确诊断青光眼非常重要。
三、视野检查。
青光眼患者常常出现视野缺损的情况,因此视野检查也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视野检查,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视野情况,如果发现有典型的青光眼视野缺损表现,就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青光眼。
四、角膜厚度测量。
角膜厚度对于青光眼的诊断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些研究表明,角膜厚度与青光眼的发病风险有一定的关联。
因此,在诊断青光眼时,医生可以结合角膜厚度测量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五、家族史和个人病史。
最后,家族史和个人病史也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参考因素。
青光眼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患者有家族史,那么患上青光眼的风险也会增加。
此外,个人病史中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也会对青光眼的诊断产生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青光眼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眼压、视神经头、视野、角膜厚度以及家族史和个人病史等因素。
在进行诊断时,医生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结合多种检查手段,才能够做出准确的诊断。
希望本文介绍的青光眼诊断标准能够对医生和患者有所帮助,提高对青光眼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青光眼百科名片青光眼,是一种发病迅速、危害性大、随时导致失明的常见疑难眼病。
特征就是眼内压间断或持续性升高的水平超过眼球所能耐受的程度而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导致视神经萎缩、视野缩小、视力减退,失明只是时间的迟早而已,在急性发作期24-48小时即可完全失明。
青光眼属双眼性病变,可双眼同时发病,或一眼起病,继发双眼失明。
概述青光眼是一种引起视神经损害的疾病。
视神经由很多神经纤维组成,当眼内压增高时,可导致神经纤维损害,引起视野缺损。
早期轻微的视野缺损众通常难以发现,如视神经严重受损,可导致失明。
尽早地进行青光眼的检查、诊断和治疗是防止视神经损害和失明的关键。
青光眼的病因――前房是位于角膜之后、虹膜和瞳孔之前的空隙,后房则在虹膜、瞳孔之后,晶状体之前。
前、后房内充满了透明的液体,我们称之为房水,房水在前、后房内不断地循环流动,并且不断地生成、排出,使眼压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
(提醒您注意的是,房水并不是我们泪水的一部分)。
眼球内是一个封闭的结构,如果房水排出通道一房角阻塞,房水排出受阻,眼内压升高,引起眼球壁压力太大,则导致视神经损害。
一、症状青光眼的病因病机非常复杂,因此它的临床表现也是多种多样。
1.急性闭角型发病急骤,表现为患眼侧头部剧痛,眼球充血,视力骤降的典型症状。
疼痛沿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眼眶周围、鼻窦、耳根、牙齿等处放射;眼压迅速升高,眼球坚硬,常引起恶心、呕吐、出汗等;患者看到白炽灯周围出现彩色晕轮或像雨后彩虹即虹视现象。
2.亚急性闭角型包括亚临床期、前驱期和间歇期,患者仅轻度不适,甚至无任何症状,可有视力下降,眼球充血轻,常在傍晚发病,经睡眠后缓解。
如未及时诊治,以后发作间歇缩短,每次发作时间延长,向急性发作或慢性转化。
3.慢性闭角型自觉症状不明显,发作时轻度眼胀,头痛,阅读困难,常有虹视。
发作时患者到亮处或睡眠后可缓解,一切症状消失。
此型青光眼有反复小发作,早期发作间歇时间较长,症状持续时间短,多次发作后,发作间隔缩短,持续时间延长。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中心吴玲玲写在课前的话开角型青光眼也称慢性单纯性青光眼。
此类青光眼较常见,多见于中年人以上,青年人亦可发生,常为双侧性,起病慢眼压逐渐升高,房角始终保持开放,多无明显自觉症状,往往到晚期视力视野有显著损害时,方被发现,因此早期诊断甚为重要。
本文针对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介绍。
一、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分型及诊断标准(一)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高眼压型(POAG)诊断标准1.至少1只眼的眼压高于21 mmHg;2.房角正常开放,排除继发因素;3.典型的青光眼性视野和青光眼性视盘损害。
必须同时具备以上3项,方可诊断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高眼压型。
(二)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诊断标准1.眼压从未高于21 mmHg;2.房角正常开放;3.青光眼性视野和/或青光眼性视盘损害;4.排除引起视神经病变的其他因素,尤其要排除因颅内疾病引起的眼压升高。
必须同时具备以上4项,方可诊断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二、眼压由于眼压有日内波动及长期波动,因此用药前的定24小时眼压曲线或日内曲线对于了解患者的眼压情况极为重要。
即使门诊数次测量眼压均小于21mmHg,也不能否定本症。
以Goldmann压平眼压计值为准,参考非接触眼压计及修氏眼压计值。
测量眼压时应同时记录测量时刻和患者用药情况。
三、房角每一例POAG的诊断均必须检查房角。
浅前房不一定都是闭角型青光眼,也可能是伴有窄前方的开角型青光眼;同样前房不浅也不一定都是开角型青光眼,要注意观察中央前方和周边前方。
因此高眼压状态下的确认房角是否开放对于诊断十分重要。
四、视神经损害眼压并非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依据,诊断该症最重要的是要判断有无视神经的损伤。
(一)视盘检查工具上图为常用视盘检查工具,从左向右依次为直接眼底镜,+90D间接眼底镜和房角镜1.直接眼底镜:放大倍数大,利于观察细节;缺点是图像为平面像,不立体。
2.房角镜:立体像,可同时检查房角。
3.+90D间接眼底镜:立体像,但须扩瞳。
青光眼g l a u c o m a第一节概述一、青光眼的定义: 青光眼是一组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二、眼压:眼球内容物作用于眼球内壁的压力称为眼压。
三、正常眼压: 不引起视神经损害的眼压,称为正常眼压。
☺正常眼压的范围是10-21mmHg (1.33-2.79Kpa)☺正常人双眼眼压差不>5mmHg(0.66Kpa),☺24小时眼压波动范围不>8mmHg(1.06Kpa)四、病理性眼压24小时眼压差>8mmHg,高压>21mmHg或两眼眼压差>5mmHg,应视为异常,临床医生需要作进一步检查,以确定是否为青光眼。
五、影响房水的因素房水重要循环途径:房水由睫状突产生→后房→瞳孔→前房然后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外流1、小梁网通道经前房角小梁网→Schlemm管→巩膜内集合管→巩膜表层睫状前静脉→血循环这是房水最主要的循环途径,大部分房水通过此途径循环。
2、葡萄膜巩膜通道通过前房角睫状体带→睫状肌间隙→睫状体和脉络膜上腔→巩膜胶原间隙和神经、血管的间隙→眼外在正常人,大约20%的房水经葡萄膜巩膜通道外流。
房水循环流体动力学示意图眼压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房水循环中的三个因素:☺睫状体生成房水的速率☺房水通过小梁网流出的阻力☺上巩膜静脉压六、高眼压时视神经及视野的损害高眼压对视神经的损害表现为视盘凹陷进行性扩大和加深,盘沿宽窄不一,特别是上下方盘沿变窄或局部变薄,视盘或其附近网膜出血、视神经纤维层缺损,这些均属于青光眼特征性视神经损害。
正常视乳头:杯/盘(C/D,杯盘比,即杯垂直径与视乳头垂直径的比值)<0.3青光眼视乳头凹陷C/D>0.6高眼压所致的视野缺损:1.早期表现为旁中心暗点或鼻侧阶梯。
2.发展期表现为弓形暗点、环形暗点,周边视野出现象限性或偏盲性缺损。
3.晚期表现为管状视野及颞侧视岛。
中心5-10度的视野称为管状视野。
“青光眼”的诊断、治疗及预防一概述青光眼(glaucoma)是一组以视乳头萎缩及凹陷、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视神经供血不足是其发病的原发危险因素,视神经对压力损害的耐受性也与青光眼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在房水循环途径中任何一环发生阻碍,均可导致眼压升高而引起的病理改变,但也有部分患者呈现正常眼压青光眼。
青光眼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总人群发病率为1%,45岁以后为2%。
临床上根据病因、房角、眼压描记等情况将青光眼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性三大类。
继发性青光眼是由于某些眼病或全身疾病干扰了正常的房水循环而引起的,如眼外伤所致的青光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虹膜睫状体炎继发性青光眼、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等,其致病原因均较为明确。
先天性青光眼是由于胚胎发育异常、房角结构先天变异所致。
二病因病理性眼压增高是青光眼的主要危险因素。
增高的眼压通过机械压迫和引起视神经缺血两种机制导致视神经损害。
眼压增高持续时间愈久,视功能损害愈严重。
青光眼眼压增高的原因是房水循环的动态平衡受到了破坏。
少数由于房水分泌过多,但多数还是房水流出发生了障碍,如前房角狭窄甚至关闭、小梁硬化等。
眼压升高并非青光眼发病的唯一危险因素,部分患者眼压正常却发生了典型的青光眼病理改变,也有部分青光眼患者眼压虽得到控制,但视神经损害仍然进行性发展,说明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与青光眼发病有关,如眼球局部解剖学变异、年龄、种族、家族史、近视眼、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血液流变学异常等。
三临床表现原发性青光眼根据眼压升高时前房角的状态,分为闭角型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又根据发病急缓,分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1.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生,是由于眼内房角突然狭窄或关闭,房水不能及时排出,引起房水涨满,眼压急剧升高而造成的。
多发于中老年人,40岁以上占90%,女性发病率较高,男女比例为1:4,来势凶猛,症状急剧,急性发病前可有一过性或反复多次的小发作,表现为突感雾视、虹视,伴额部疼痛或鼻根部酸胀。
青光眼诊断青光眼是一种发病迅速、危害性大、随时导致失明的常见疑难眼病。
因此,青光眼除了治疗以外,平时的保养工作也很非常重要。
上班族受工作、生活的双重压力,生活无规律,情绪波动较大,很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症状,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机体免疫力下降,是易患青光眼的高危人群。
那么,上班族青光眼的症状表现有哪些呢? 1、长期对着电脑眼睛干涩。
如果使用电脑时间较长,即使发生眼疲劳、眼胀等现象,很多人以为视疲劳,点点眼药水就没事了。
但是绝大多数眼药水含有防腐剂成分,长期使用不仅损害角膜上皮,严重损伤结膜杯状细胞,更严重的是如长期应用激素类眼药水,还可能导致“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的发生。
这种类型的青光眼不容易发现,到晚期才被确诊。
由于青光眼所造成的视功能损伤不可逆,个别患者因长期应用激素类眼药水而导致失明。
2、中午没有舒适的地方休息。
中午没有舒适的地方休息,只能趴在桌上小咪一会。
趴在桌上睡觉,胳膊会压住眼睛,醒后就会出现短暂视力模糊。
这是因为压迫到了眼球,造成眼压过高。
如果长此以往,还有可能形成青光眼。
因此建议,午睡最好躺着睡。
3、每天西装革履实则暗藏致盲危机。
带紧系在脖子和喉结下容易引发开角型青光眼。
这是因为领带系得过紧,压迫颈部静脉,妨碍血液回流,会导致眼部巩膜上静脉压升高,进一步使得眼压上升。
一项研究报道,紧系领带会使开角型青光眼病人的眼压升高近2mmHg。
而眼压的升高是导致青光眼进展的主要危险因素。
预防青光眼1.保持愉快的情绪:生气和着急以及精神受刺激,很容易使眼压升高,引起青光眼,所以平时要保持愉快的情绪,不要生气和着急,更不要为家务琐事焦虑不安。
2.保持良好的睡眠:睡眠不安和失眠,容易引起眼压升高,诱发青光眼,老年人睡前要洗脚、喝牛奶,帮助入睡,必要时服催眠药,尤其是眼压较高的人,更要睡好觉。
3.少在光线暗的环境中工作或娱乐:在暗室工作的人,每1~2小时要走出暗室或适当开灯照明。
情绪易激动的人,要少看电影,看电视时也要在电视机旁开小灯照明。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中心吴玲玲写在课前的话开角型青光眼也称慢性单纯性青光眼。
此类青光眼较常见,多见于中年人以上,青年人亦可发生,常为双侧性,起病慢眼压逐渐升高,房角始终保持开放,多无明显自觉症状,往往到晚期视力视野有显著损害时,方被发现,因此早期诊断甚为重要。
本文针对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介绍。
一、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分型及诊断标准(一)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高眼压型(POAG)诊断标准1.至少1只眼的眼压高于21 mmHg;2.房角正常开放,排除继发因素;3.典型的青光眼性视野和青光眼性视盘损害。
必须同时具备以上3项,方可诊断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高眼压型。
(二)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诊断标准1.眼压从未高于21 mmHg;2.房角正常开放;3.青光眼性视野和/或青光眼性视盘损害;4.排除引起视神经病变的其他因素,尤其要排除因颅内疾病引起的眼压升高。
必须同时具备以上4项,方可诊断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二、眼压由于眼压有日内波动及长期波动,因此用药前的定24小时眼压曲线或日内曲线对于了解患者的眼压情况极为重要。
即使门诊数次测量眼压均小于21mmHg,也不能否定本症。
以Goldmann压平眼压计值为准,参考非接触眼压计及修氏眼压计值。
测量眼压时应同时记录测量时刻和患者用药情况。
三、房角每一例POAG的诊断均必须检查房角。
浅前房不一定都是闭角型青光眼,也可能是伴有窄前方的开角型青光眼;同样前房不浅也不一定都是开角型青光眼,要注意观察中央前方和周边前方。
因此高眼压状态下的确认房角是否开放对于诊断十分重要。
四、视神经损害眼压并非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依据,诊断该症最重要的是要判断有无视神经的损伤。
(一)视盘检查工具上图为常用视盘检查工具,从左向右依次为直接眼底镜,+90D间接眼底镜和房角镜1.直接眼底镜:放大倍数大,利于观察细节;缺点是图像为平面像,不立体。
2.房角镜:立体像,可同时检查房角。
3.+90D间接眼底镜:立体像,但须扩瞳。
确诊青光眼的金标准青光眼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如果不治疗会导致视力损失。
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下面介绍青光眼的诊断方法及金标准。
一、眼压检测眼压是诊断青光眼最常用的指标。
一旦眼压过高,我们需要进一步检查,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青光眼。
眼压正常范围为10~21mmHg,超过22mmHg则需进行进一步检查。
但不是所有的青光眼患者都伴随着眼压升高。
二、视野检查视野检查非常重要,是诊断青光眼最为关键的检查。
通过检查视神经的损伤以及视野的缺损可确定是否患有青光眼。
视野检查有两种方法:静态自动计算机化视野检查(SAP)和频闪视野检查(FFT)。
三、眼底检查眼底检查可以确定视神经和视网膜的损伤情况。
青光眼还可以引起视神经杯的扩大、变浅、锥状形或偏心性,或者视网膜动脉和静脉的变化等。
四、波脉比(PPR)检查有多项研究表明,波脉比(PPR)对隐匿性青光眼的诊断可以提高青光眼的早期诊断率。
波脉比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提高对青光眼的诊断准确性。
五、角镜检查角膜前房深度、前房角、晶状体位置等多种因素与青光眼的发病有关。
角镜检查可以评估角膜状态以及评估患者的风险因素和青光眼风险级别。
六、视神经头盖板检查视神经头盖板的检查可以用来判断是否存在视神经受轻度或严重损伤。
通过对视神经头盖板形态和组织结构的细致检查,医生可以确定患者的青光眼类型,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静态自动计算机化视野检查、视神经头盖板检查以及人工晶体检查(如果患者有青光眼手术计划)是目前诊断青光眼的三个金标准。
在诊断青光眼时,医生需要综合分析患者的体格检查结果、病史、病情、眼部检查结果以及其它相关检查结果。
只有综合分析所有检查结果,才能最终确定诊断结果。
青光眼诊断标准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视力损失甚至失明。
因此,了解青光眼的诊断标准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青光眼的诊断标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识别这一疾病。
一、眼压测量。
眼压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情况下,眼内的房水会不断产生并排出,从而维持眼压的稳定。
而青光眼患者由于房水的排出受阻,导致眼内压力增高。
因此,眼压测量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常情况下,眼压超过21mmHg可以被认为是高眼压,但并不意味着一定患有青光眼,还需要结合其他指标进行综合判断。
二、视神经检查。
视神经检查是诊断青光眼的另一个重要手段。
通过眼底检查和视神经头检查,可以观察到视神经盘的形态和颜色,以及视神经纤维层的厚度和形态。
在青光眼患者中,视神经盘通常呈现出萎缩、出血、变细等异常表现。
因此,视神经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患有青光眼,并且可以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三、视野检查。
青光眼患者常常伴随着视野缺损的情况,因此视野检查也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视野检查可以观察到患者的中央和周围视野情况,从而判断是否存在视野缺损。
青光眼患者的视野缺损通常表现为边缘模糊、缺损区域等异常情况,因此视野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青光眼患者的视野损伤情况。
四、角镜检查。
角镜检查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角镜检查可以观察到患者的前房角和房水排出情况,从而判断是否存在房水排出受阻的情况。
青光眼患者的前房角通常表现为闭合、狭窄等异常情况,因此角镜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患有青光眼。
综上所述,眼压测量、视神经检查、视野检查和角镜检查是诊断青光眼的主要手段。
通过这些手段的综合应用,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青光眼患者,并且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希望广大患者和医生能够重视青光眼的诊断工作,早日发现并控制疾病,保护视力健康。
青光眼查体描述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常会导致视力逐渐下降,甚至失明。
青光眼的查体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查体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眼部的病变情况,为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在进行青光眼查体时,医生会首先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家族史和个人病史。
青光眼有遗传倾向,如果患者家族中有青光眼患者,那么患者本人也可能患有青光眼。
个人病史也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和患病可能的原因。
接着,医生会进行眼部检查。
眼部检查包括裂隙灯检查、眼压测量、视神经检查以及眼底检查等。
裂隙灯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观察患者的前节结构,了解是否有虹膜黏连、排除巩膜炎等疾病。
眼压测量是判断患者是否患有青光眼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青光眼患者眼压比正常人高。
视神经检查是诊断青光眼最重要的一步,通过视神经检查可以了解视神经头是否呈现萎缩、出血等情况。
眼底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视网膜的情况,对鉴别青光眼与其他疾病也有重要意义。
医生还会进行视野检查。
视野检查是判断患者视野是否缺损、是否存在盲点的重要方法,通过视野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视野情况,判断患者是否患有青光眼。
视野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视野缺损的程度,并且可以用来监测治疗效果。
青光眼查体虽然对患者来说是一种不太愉快的经历,但是通过查体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患者在进行查体时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检查,遵守医生的治疗建议,以确保治疗效果。
青光眼查体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方法之一,患者应该定期接受眼部检查,及早发现问题,及时治疗,以保护视力健康。
希望广大患者能够重视青光眼的查体,早发现早治疗,保护好自己的视力健康。
【字数不足2000字,这里补充了一些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第二篇示例: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是指眼内压力升高导致视神经头部受损,进而导致视神经细胞损伤和视野缺损的一组疾病。
青光眼又称“高眼压症”,是一种慢性的、进行性的眼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逐渐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青光眼的护理诊断青光眼可是个让人头疼的眼病啊!对于青光眼患者来说,护理诊断可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先来说说什么是青光眼吧。
简单来讲,青光眼就是眼压升高导致视神经受损的一种眼病。
这就好像眼睛里的“水管”出了问题,压力太大,把视神经这个“神经宝宝”给压坏啦。
那青光眼的护理诊断都有啥呢?首先得瞅瞅患者的眼压情况。
我之前遇到过一位大爷,每次来测眼压都紧张得不行。
护士刚把仪器靠近,他就开始紧闭双眼,全身肌肉都紧绷着,结果眼压测出来总是不太准。
后来我们耐心地跟大爷解释,让他放松,还给他讲了几个小笑话,好不容易才让他的心情平复下来,测出了比较准确的眼压。
这就告诉我们,在做护理诊断的时候,患者的情绪和配合度也是要考虑进去的哟。
再说说症状吧。
有些患者会出现眼睛胀痛、头痛,甚至还会恶心呕吐。
有一次,一位年轻的女士就是因为突然的头痛和呕吐来就诊,一开始还以为是吃坏了肚子,结果一检查,原来是青光眼在捣乱。
这就提醒我们,对于一些不明原因的身体不适,可不能掉以轻心,得多个心眼,想到青光眼的可能。
视力的变化也是护理诊断的重要指标。
我记得有位阿姨,总觉得自己看东西越来越模糊,以为是老花眼加重了。
我们仔细检查后发现,其实是青光眼在悄悄损害她的视力。
所以啊,定期的眼科检查真的太重要啦!然后就是视野的检查。
有的患者可能会感觉自己看东西的范围变小了,就像通过一个狭窄的管道看世界。
有个小伙子在开车的时候,发现自己看不到旁边车道的车辆,这才警觉起来,来医院一查,果然是青光眼。
这也让我们意识到,青光眼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可真不小。
在护理诊断中,患者的家族病史也不能忽略。
曾经有个家庭,父母都有青光眼,孩子来检查的时候,我们就特别谨慎,早早地进行预防和监测。
另外,患者的用药情况也得搞清楚。
有位奶奶总是忘记自己有没有滴眼药水,我们就给她准备了一个小本子,让她每次滴完药就做个记录。
总之,青光眼的护理诊断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需要我们细心观察、耐心询问,从各个方面去了解患者的情况,才能给出准确的诊断,帮助患者更好地治疗和护理眼睛,让他们能重新清晰地看到这个美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