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根导线测量评分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93.50 KB
- 文档页数:3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工程测量赛项
一级导线测量及单点放样评分表
(仪器操作计时)
裁判签名:日期:年月日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工程测量赛项
一级导线测量及单点放样评分表
(计算计时)
裁判签名:日期:年月日
(仪器操作部分)说明
说明:操作规范性共20分,扣完为止。
(记录计算、成果精度、用时部分)说明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工程测量赛项
一级导线测量及单点放样评分表
(仪器操作部分)
第场
说明:操作规范性共20分,扣完为止。
裁判签名:日期:年月日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工程测量赛项
一级导线测量及单点放样评分表
(记录计算部分)
说明:记录计算规范性共20分,扣完为止。
裁判签名:日期:年月日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工程测量赛项
一级导线测量及单点放样评分表
(成果精度部分)
说明:成果精度共50分,扣完为止。
裁判签名:日期:年月日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工程测量赛项
一级导线测量及单点放样评分表
(汇总)
裁判签名:日期:年月日。
长沙理工大学“三联杯”第十届测绘技能竞赛评分表(导线测量)参赛组别及编号裁判员签名编号项目项目要求评分标准扣分得分1时间(分钟)(40分)观测时间总时间满分40分,同一赛区速度最快者得40分,最慢者得24分,其余参赛小组得分根据完成时间按比例计算。
计算时间2 观测质量︵40分︶操作与施测(10分)1、仪器安置、对中整平操作规范,旋转仪器前应松开制动; 1.仪器安置、对中整平操作不规范,每次扣1分;装箱不规范扣1分;迁站时仪器不装箱,每次扣3分;因违反规定损坏仪器者,取消比赛资格;不采用三联脚架法,每违规一站扣1分;2.水平角未观测2测回,每少1测回扣2分;测回间未按要求配置度盘,每站扣1分;每条导线边未对向观测,1测回观测少于3次,每违规一次扣1分;观测时故意阻碍他人,不听劝阻者,取消比赛资格。
以上扣分可累计,直到扣完为止。
2、各组每名成员必须进行一次或以上观测;3、仪器装箱时松开制动螺旋,清点箱内附件,箱盖锁扣完好;4、水平角必须观测2测回,测回间必须按要求配置度盘5、每导线边应对向观测,单向观测1测回,1测回观测3次6、水平角观测程序正确;不能采用三联脚架法7、.观测时不能阻碍他人记录(10分)1、记录表上规定填写的项目(如测站号、测点)应填写齐全; 1.记录表项目未填齐全,每缺一项扣1分;2.记录者不回报数据,扣1分/次;3.擦拭、涂改、挖补或连环更改原始数据,每处扣1分;4.原始数据位数记录不完整,每处扣1分;5.转抄原始记录,扣2分;6.伪造观测数据,取消比赛资格。
以上扣分可累计,直到扣完为止。
2、记录者应在记录之前回报数据。
3、记录工整规范,不能擦拭、涂改与挖补;4、原始数据与计算数据、原始数据之尾部数据不能连环更改5、原始数据位数记录应完整,不能省略应有的零位;6、原始记录不转抄,不伪造观测数据校核(20分)1、每站应在测站校核完成才能迁站测站限差校核、成果校核计算正确,少算、算错、超限,每处扣1分。
导线测量等级划分精度要求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导线及导线网按精度等级划分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
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注:上述表中n表示测站数。
不同精度的全站仪测回数要求如下表所示:注:上述表中n表示测站数。
当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1:1000 时,一、二、三级导线的平均边长及总长可适当放长,但最大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长度的2倍。
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但不得超过上述表中相应等级导线长度和平均边长算得的边数;当导线长度小于上述表中规定长度的1/3 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
导线网中,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之间的导线长度不应大于上述表中相应等级规定长度的倍。
导线网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 导线网用作测区的首级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网或多边形网,宜联测2 个已知方向。
2 加密网可采用单一附合导线或多结点导线网形式;3 导线宜布设成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4 网内不同线路上的点也不宜相距过近。
控制点点位的选定,应符合下列要求:1 点位应选在质地坚硬、稳固可靠、便于保存的地方,视野应相对开阔,便于加密、扩展和寻找;2 相邻点之间应通视良好,其视线距障碍物的距离,三、四等不宜小于;四等以下宜保证便于观测,以不受旁折光的影响为原则;3 当采用电磁波测距时,相邻点之间视线应避开烟囱、散热塔、散热池等发热体及强电磁场;4 相邻两点之间的视线倾角不宜太大;5 充分利用旧有控制点。
水平角观测所使用的全站仪、电子经纬仪和光学经纬仪,应符合下列相关规定:(1)照准部旋转轴正确性指标:管水准器气泡或电子水准器长气泡在各位置的读数较差,1″级仪器不应超过2格,2″级仪器不应超过1格,6″级仪器不应超过格;(2)光学经纬仪的测微器行差及隙动差指标:1″级仪器不应大于1″,2″级仪器不应大于2″;(3)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指标:1″级仪器不应超过10″,2″级仪器不应超过15″,6″级仪器不应超过20″;(4)补偿器的补偿要求,在仪器补偿器的补偿区间,对观测成果应能进行有效补偿。
一级闭合导线测量评分标准(国赛标准)
a.测量过程
评测内容评分标准扣分携带仪器设备(脚架棱镜)跑步警告无效,每跑一步扣1分
观测、记录按规定轮换违规1次扣2分
测站重测不变换度盘或变换不合要违规1次扣2分
记录者引导观测者读数违规1次扣1分
用橡皮擦手簿违规二类测站记录计算未完成就迁站每出现1次扣2分
骑在脚架腿上观测违规一次扣1分
记录成果转抄违规1次扣2分
影响其他队测量造成必须重测后果的扣10分,
仪器设备全站仪及棱镜摔倒落地取消资格
其他违规记录
合计扣分
b.成果质量
评测内容评分标准处理
观测与记录50分
测站限差同一方向各测回较差或者2C超限二类
角度观测记录角度改动秒值、或连环涂改二类距离观测记录改动厘米、毫米违规二类手簿内部写与测量数据无关内容违规二类记录规范性(4分)就字改字或字迹模糊读,1处扣2分
手簿手簿缺项或计算错误(10分)每出现一次扣1分,扣完为止
手簿划改(4分)非单线或者不用尺子的划线,1处扣1
分,扣完为止
同一位置划改超过1次(4分)违规1处扣1分
划改后不注原因或不规范(2分)违规1处扣1分,扣完为止
内业计算35分方位角闭合差或相对闭合差限差超限二类平差计算(25分)
一处计算错误扣0.5n分,n为影响后续计算
的项目数
全部未计算扣25分;只计算方位角闭合差扣
15分
其它计算缺项或未完成酌情扣分。
坐标检查(8分)
与标准值比较超过5cm为超限,每超限1点
扣2分
计算表整洁(2分)每1处非正常污迹扣0.5分,扣完为止合计扣分。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导线及导线网按精度等级划分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
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注:上述表中n表示测站数。
不同精度的全站仪测回数要求如下表所示:注:上述表中n表示测站数。
当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1:1000 时,一、二、三级导线的平均边长及总长可适当放长,但最大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长度的2倍。
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但不得超过上述表中相应等级导线长度和平均边长算得的边数;当导线长度小于上述表中规定长度的1/3 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
导线网中,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之间的导线长度不应大于上述表中相应等级规定长度的0.7倍。
导线网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 导线网用作测区的首级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网或多边形网,宜联测2 个已知方向。
2 加密网可采用单一附合导线或多结点导线网形式;3 导线宜布设成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4 网内不同线路上的点也不宜相距过近。
控制点点位的选定,应符合下列要求:1 点位应选在质地坚硬、稳固可靠、便于保存的地方,视野应相对开阔,便于加密、扩展和寻找;2 相邻点之间应通视良好,其视线距障碍物的距离,三、四等不宜小于1.5m;四等以下宜保证便于观测,以不受旁折光的影响为原则;3 当采用电磁波测距时,相邻点之间视线应避开烟囱、散热塔、散热池等发热体及强电磁场;4 相邻两点之间的视线倾角不宜太大;5 充分利用旧有控制点。
水平角观测所使用的全站仪、电子经纬仪和光学经纬仪,应符合下列相关规定:(1) 照准部旋转轴正确性指标:管水准器气泡或电子水准器长气泡在各位置的读数较差,1″级仪器不应超过2 格,2″级仪器不应超过1 格,6″级仪器不应超过1.5格;(2) 光学经纬仪的测微器行差及隙动差指标:1″级仪器不应大于1″,2″级仪器不应大于2″;(3) 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指标:1″级仪器不应超过10″,2″级仪器不应超过15″,6″级仪器不应超过20″; (4) 补偿器的补偿要求,在仪器补偿器的补偿区间,对观测成果应能进行有效补偿。
1、选点与标桩埋设对于新建和扩建的建筑区,导线应根据总平面图布设,改建区应沿已有道路布网。
点位应选在人行道旁或设计中的净空地带。
所选之点要便于使用、安全和能长期保存。
导线点选定后,应及时埋设标桩。
2、角度观测角度观测采用全园测回法进行。
各级导线网的测回数及测量限差与方格网角度观测要求相同。
3、边长丈量边长丈量的各项要求及限差,与方格网边长丈量要求相同。
4、导线网的起算数据在扩建、改建厂区,新测导线应符合在已有施工控制网上(将已有控制点作为起算点;若原有的施工控制网已被破坏,则应根据大地测量控制网或主要建筑物轴线确定起算点。
新建厂区的导线网起算点数据应根据大地测量控制点测定。
5导线网的平差导线网平差一级导线网采用严密平差法;二级导线网可以采用分别平差法。
关于导线网平差法的选定,必须全面考虑导线的形状、长度和精度要求等因素,导线网构成环形。
应采用环形平差。
符合在已知点上的导线网由于已知点较多可以采用结点平差法。
对于具有2~3个结点的导线网,而采用等权代替发只有一个结点的导线网,可以按照带权平均值的原理进行平差计算。
第二节导线测量一、导线测量概述导线——测区内相邻控制点连成直线而构成的连续折线(导线边)。
导线测量——在地面上按一定要求选定一系列的点依相邻次序连成折线,并测量各线段的边长和转折角,再根据起始数据确定各点平面位置的测量方法。
主要用于带状地区、隐蔽地区、城建区、地下工程、公路、铁路等控制点的测量。
导线的布设形式: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支导线,导线网。
附合导线网自由导线网钢尺量距各级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注:表中n为测站数,M为测图比例尺的分母表6J-1 图根电磁波测距附合导线的技术要求二、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2.导线边长测量光电测距(测距仪、全站仪)、钢尺量距当导线跨越河流或其它障碍时,可采用作辅助点间接求距离法。
(α+β+γ)-180o改正内角,再计算FG边的边长:FG=bsinα/sinγ3.导线转折角测量一般采用经纬仪、全站仪用测回法测量,两个以上方向组成的角也可用方向法。
实习科目:图根导线测量(综合性,8学时)
1.实习(验)目的
通过完成图根导线的观测与计算任务,结合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熟练掌握全站仪的操作方法与图根导线观测、记簿与计算方法。
2.实习(验)内容及要求
(1)掌握全站仪的操作方法;
(2)掌握棱镜加常数的测定方法;
(3)掌握平面控制测量图根导线测量观测、记簿计算和导线平差计算方法;
(4)掌握高程控制测量测距高程导线观测、记簿计算和平差计算方法;
(5)小组合作,轮流观测、记簿计算,每人独立完成平差计算;
3.教学方式
教师先进行讲解、重点提示、布置实习任务。
实习小组自主学习测量规范,集体协商测量任务分工并合作完成图根控制测量任务,提交合格成果。
教师到各小组巡查指导,应对学生进行安全常识教育,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和业务作风。
4.成绩评定
教师根据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完成任务的速度、操作仪器的熟练程度、观测数据的精度、记簿计算的规范性和正确性进行考核和评价,综合评分。
利川市地籍(地形)测量细则一图根控制测量一、图根点测量的方式及精度在四等、一级GPS点的基础上加密图根点,图根点能够采用光电测距导线、GPS静态定位测量、GPS—RTK测量等方式施测平面和高程。
图根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 5cm。
二、图根点布设及选点、埋设图根点的密度应知足地形、地籍测量的需要,保证界址点的收集距离不大于200米。
一般每幅图埋石点数量很多于2点;每一个埋石点至少应与另一埋石点通视。
一、二级图根导线点编号,点号前冠以L、X、N加数字序号,如L001、X00一、N001等;GPS—RTK施测的图根点,点号前冠以K加数字序号,如K001等;支导线点编号,点号前冠以Z加数字序号,如K001等。
不埋石图根点标志一般采用临时标志,可选用如铁钉、木桩、刻石等材料,并用红漆标注点号。
对于需要进行图根点埋石的,依照以下标准执行:3、光电测距导线测量布设形式主要为附合导线和结点网,一般加密二次,个别导线无法贯通的旧街坊或庭院,通视困难地域,采用支导线形式补充,平坦开阔地也可采用全站仪解析极坐标法测定。
为了确保界址点和地物点的测定精度,本次作业原则上只布设一、二级图根导线,为了提高对点精度目标方向利用对点器觇牌。
技术要求按下表执行。
图根光电测距测量的技术要求等级附合导线长度(m)平均边长(m)导线相对闭合差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测距坐标闭合差(m)DJ2 DJ6仪器类型II级(单程)测距一测回读数一1200 120 1/5000 1 2 ±24 1 2 ±二700 70 1/3000 — 1 ±40 1 2 ±注∶①表中n为测站数,导线结点间长度为附合导线长度的倍。
②当导线长度短于上表规定1/3时,其绝对闭合差不该大于15cm。
③当附合导线的边数超过12条时,其测角精度把边数放入根号外,常数放入根号内。
如∶14条边:±14。
4、支导线因受地形限制图根导线无法附合时,可布设少量图根支导线,支导线总边数不超过四条边,总长度不超过上表中一级图根导线规定长度的1/2,最大边不超过平均边长2倍。
导线测量标准(Ⅰ)导线测量的要紧技术要求各品级导线测量的要紧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3.1的规定。
注:1 表中n为测站数。
2 当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1:1000时,一、二、三级导线的导线长度,、平均边长可适当放长,但最大长度不该大于表中规定相应长度的2倍。
3.3.2 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操纵导线边数不超过表相应品级导线长度和平均边长算得的边数;当导线长度小于表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该大于13㎝。
3.3.3 导线网中,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之间的导线段长度不该大于表中相应品级规定长度的倍。
(Ⅲ)水平角观测3.3.7 水平角观测所利用的全站仪、电子经纬仪和光学经纬仪,应符合以下相关规定:1 照准部旋转轴正确性指标:管水准器气泡或电子水准器长气光在列位置的读数较差,1秒级仪器不该超过2格,2秒级仪器不该超过1格,6秒级仪器不该超过格。
2 光学经纬仪的测微器行差及隙动差指标:1秒级仪器不该大于1秒,2秒级仪器不该大于2秒。
3 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指标;1秒级仪器不该超过10秒,2秒级仪器不该超过15秒,6秒级仪器不该超过20秒。
4 补偿器的补偿要求:在仪器补偿器的补偿区间,对观测功效应能进行有效补偿。
5 垂直微动旋转利历时,视准轴在水平方向上不产生偏移。
6 仪器的基座在照准部施转时的位移指标:1秒级仪器不该超过秒,2秒级仪器不该超过1秒,6秒级仪器不该超过秒。
7 光学(或激光)对中器的视轴(或射线)与竖轴的重合度不该大于1㎜。
3.3.8 水平角观测宜采纳方向观测法,并符合以下规定:1 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不该超过表3.3.8的规定。
表3.3.8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注;1 全站仪、电子经纬仪水平角观测时不受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之差指标的限制。
2 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0的范围时,该方向2C互差可按相邻测回同方向进行比较,其值应知足表中一测回内2C互差的限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