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物整体平移与隔振技术研究

建筑物整体平移与隔振技术研究

建筑物整体平移与隔振技术研究
建筑物整体平移与隔振技术研究

[文章编号] 100228412(2007)0520017204

建筑物整体平移与隔振技术研究

张 鑫1

,张 青1

,叶列平

2

(11山东建筑大学工程鉴定加固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14;21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100084)

[摘 要] 因道路拓宽对建筑物进行平移,平移到位后,用于加固的上轨道托盘及滚轴不再取出,同时采用隔振技术,在建筑

物下设计安装隔振橡胶垫,使滚轴与橡胶垫共同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并且在地震作用下共同起减震作用。在橡胶垫安装前后,分别对建筑物进行了现场动力测试,表明在平移后的建筑物下安装橡胶垫减振效果明显。

[关键词] 建筑物;隔振;橡胶垫

[中图分类号] T U35211;T U74614 [文献标识码] A

Study on Building Moving and Isolation

Zhang Xin 1

,Zhang Qing 1

,Ye Lie 2ping 2

(1.Research Institute o f Engineering Assessment and Repair ,Shandong Jianzhu Univer sity ,

Jinan 250014,China ;2.Department o f Civil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 sity ,Beijing 100084,China )

Abstract :Because the path need to be broadened ,the building is m oved ,and the underpinning plate of the cons olidating upward track including rollers will not be taken out after m oving.At the same time ,rubber bearings are placed ,which resist the loads of the superstructure and abs orb the earthquake vibration together with the rollers.The site dynamic test on the building is carried out separately before and after the placing of rubber bearing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nti 2seismic capacity of the building which is placed the rubber bearings after the m ovement is im proved significantly.

K eyw ords :building ;is olation ;rubber bearing

[收稿日期] 2007203214

1 引言

建筑物平移在国外最早发端于19世纪末,应用较早的欧美、东欧、前苏联等少数几个国家,对于有继续使用和文物价值的建筑物都很珍爱,不惜重金通过移位工程将其移至合适位置予以保护。世界上第一座建筑物整体平移工程是位于新西兰新普利茅

斯市的一所一层农宅,使用蒸汽机作为牵引装置[1]

。1901年美国衣阿华大学科学馆进行了整体平移,而且在移动过程中采用了转向技术将其旋转了45度,此项移位工程采用的是圆木滚轴滚动装置,用螺旋千斤顶将建筑物顶起和提供水平牵引力。在此后100多年的时间里,许多国家都有过平移工程的实例。1999年丹麦哥本哈根飞机场由于扩建需要将候机厅从机场一端移至另一端,平移时将建筑物的荷载均匀地落在60台自推动多轮平板拖车上,用金刚石链条锯将框架柱在地面处切断,采用了多种规

格的自推动多轮平板车来保证平移的速度。总之建

筑物整体平移技术在发达国家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早期的平移工程使用千斤顶(螺旋、液压)牵引较多,有的工程也用卷扬机作为牵引设备,在河道和海上使用船只拖运的工程也有若干例,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平移设备是多轮平板拖车,一般由汽车或挖掘机等进行牵引,最近又出现了一种自身可提供动力的多轮平板车,并在多个工程的应用中获得了理想的效果。中国掌握建筑物移位技术相对较晚,大约是在20世纪的90年代,但发展迅速,此项技术在中国发展日臻成熟,完成的建筑物平移工程也越来越多,且规模越来越大。

建筑物平移时,一般是在基础顶将建筑物断开,然后用刚度很大的托梁结构体系进行托换,到位后再进行连接。建筑物平移到位后的连接方式是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传统方法一般是进行整体连接,费工费时,有时候整体性还难以保证。如果采用隔振技术进行连接,问题将会迎刃而解。隔振体系是指

 

第29卷第5期2007年10月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Earthquake Resistant Engineering and Retrofitting

V ol.29,N o 15

Oct.2007

 

在结构物底部与基础面之间设置某些隔振消能装置而构成的结构体系。建筑物平移时已具备了设置隔振消能装置的条件,用于隔振体系的隔振消能装置有夹层橡胶隔振装置、滚珠(或滚轴)隔振加钢板消能和粉粒垫层隔振装置[2]。夹层橡胶垫通常设置在建筑物底部,在基础与上部结构之间,起底部隔振作用。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国家已开始在建筑物中使用橡胶支座隔振技术,日本、新西兰、美国、意大利、中国等应用实例较多。美国旧金山大地震中,某建筑由于上部结构与基础间安装了橡胶垫隔振器使建筑物经受住了地震考验。日本阪神大地震中使用橡胶隔振垫的建筑使用功能基本正常[3]。我国已有800多栋建筑物采用橡胶支座隔振,其中汕头、大理和咸阳使用隔振器的建筑不同程度地经受了台湾海峡、云南丽江和陕西咸阳附近地震的考验,隔振减灾效果良好。国内第一幢,也即当时世界上最高的隔振住宅房屋就是汕头市陵海路8层框架结构商住楼,广州大学城行政楼A栋采用普通型橡胶隔振支座和铅芯型橡胶隔振支座,是目前内地单体面积最大的隔振工程[4]。

建筑物平移就位后,在新基础上放置隔振橡胶垫,可以很小的代价明显地提高结构的抗震安全性能。现结合“山东丰大银行”工程,对其进行研究。2 工程概况

“山东丰大银行”工程是一座欧洲风格的古典建筑,如图1所示,是济南市早期有代表性的古建筑之一,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该建筑为3层砖石结构,木楼板,建筑面积约600多m2。因道路拓宽对其进行了平移,建筑物平移到位后,建筑物的连接方式是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保证该建筑物的安全,用于加固的上轨道托盘及滚轴不再取出,使建筑物基础比原来扩大一倍多,同时采用抗震隔振技术,在建筑物下设计安装抗震隔振橡胶垫,使滚轴与橡胶垫共同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并且在地震作用下共同起减震作用

3 橡胶垫的布置

311 场地条件

济南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建筑场地类别为

Ⅱ类,特征周期T

g

=014s,多遇地震αmax=0104,罕

遇地震α

max

=0128。

312 隔振垫参数和方案

图1 山东丰大银行

 

根据竖向承载力,按照丙类建筑,且支座S

2

>5

的假定,考虑以下方案:

房屋总重:M=1500t,G=15000kN。

初步方案选定12个300型的铅芯支座,局部采用4个400型的铅芯支座。

按照已经提供的产品指标,300型产品屈服后

的刚度(即纯橡胶垫的水平刚度)为K

h1

=0161kNΠmm,400型产品屈服后的刚度(即纯橡胶垫的水平刚

度)为K

h1

=0185kNΠmm,由于济南设防烈度为6度,铅芯屈服剪力系数可取为115%,则铅芯总屈服剪

力为Q

y

=15000×115%=225kN。

假定大震作用下隔振层最大水平位移u

max

= 011m,则达到最大水平位移时隔振结构的等价刚度:

K=K d+

Q y

u max

=0161×12+0185×4+2125 =1310kNΠmm

等效周期:

T=2π

M

K

=2114s>5T g=210s

等价阻尼比:

ζ=h

eq

=

1

4Q y(u max-u y)

1

2Ku

2

max

=15%

曲线下降段衰减指数:

γ=019+0105-ζ

015+5ζ

=0182

倾斜段下降斜率调整指数:

η

1

=0102+

0105-ζ

8

=010075

阻尼调整系数:

 ?18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7年10月 

η2=1+

0105-ζ

0106+114ζ

=01683

在罕遇地震(大震)作用下,水平地震影响系数:

α=0.2γ-η1

η2(T -5T g

)η2αmax =0105 按罕遇地震(大震)作用计算,结构总水平地震

作用标准值F ek =αG =750kN ,则大震作用下,实际的隔振层的最大水平位移u max =F ek

K

=01059m ,与假定值u max =011m 比较接近。

图4 平移前实测实时谱曲线

橡胶垫材料的剪切弹性模量G 取015MPa ,则由水平刚度K h1=0161kN Πmm ,可得橡胶层总厚度t r =

G A

K h1

=58mm 故可取20层橡胶,每层厚度为3mm ,总厚度为

t r =60mm ,则第二形状系数S 2=

D t r =30060

=5,符合前面的假定S 2≥5。

根据《叠层橡胶支座隔振技术规程》41315,隔振

支座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水平位移:

u max =62mm ≤0155D =0155×300=165mm

u max =62mm ≤3t r =3×60=180mm

也满足这一要求。

支座具体平面布置如图2所示,其中,除支座1,2,3,4以外的其它各支座承担的竖向荷载基本相

近,而支座1,2,3,4相对于其它支座的竖向荷载要略大,经大致计算,支座1,2,3,4的竖向荷载均约为1200kN ,其它各支座的竖向荷载约为850kN ,总竖向

荷载为850×12+1200×4=15000kN 。隔振支座的

现场安装见图3。4 动力测试

平移前后分别在建筑物的2层楼面处安装加速度计,测试建筑物的振动频率(周期),

测试结果如下。

图2 隔振支座平面布置图

 

图3 隔振支座安装示意图

 

平移前的测试结果:根据实测的实时谱曲线(见

图4),平移前2层楼面振动测点的主频为2184H z (振动周期0135s )。

平移后的测试结果:平移到位后,滚轴留置在上下轨道梁之间并安装橡胶隔震垫后,根据实测的实时谱曲线(见图5),平移后2层楼面振动测点的主频为0149H z (振动周期2104s )。

第29卷第5期张 鑫,等:建筑物整体平移与隔振技术研究?19 ? 

图5 平移后实测实时谱曲线

 

对比橡胶隔震垫的隔震计算分析及实测结果,2104s 的实测振动周期与隔震计算的等效周期T eq =2122s 非常接近,说明钢滚轴留置在上下轨道梁之间

并且加设橡胶隔震垫后,隔震效果良好。5 结语

实践证明,建筑物平移到位后,用于加固的上轨

道托盘及滚轴不再取出,同时在建筑物下设计安装抗震隔振橡胶垫,使滚轴与橡胶垫共同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可改变建筑物的动力特性,使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明显提高。抗震能力的具体提高程度需进一步进行试验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鑫,徐向东,都爱华.国外建筑物整体平移技术的进

展[J ].工业建筑,2002,32(7):123

[2] 赵西安.现代高层建筑结构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

社,2000

[3] 朱玉华,吕西林,施卫星,等.多向地面运动作用时铅芯

橡胶隔震房屋模型试验振动台试验研究[J ].结构工程师,2001,(1):34238

[4] 魏陆顺,周福霖,刘文光.广州大学城应用组合基础隔

震技术[J ].建筑科技,2005,2:30231

[联系方式] 张鑫,山东建筑大学工程鉴定加固研究所(250014),E 2mail :zhangxin @https://www.doczj.com/doc/3215176798.html,

(上接第16页)

地震波时,T MD 的最优参数是:频率比0191,阻尼比0101,电视塔上塔楼受控峰值位移下降了1012%。

可见T MD 对合肥电视塔三种地震波作用下的地震

响应均有减振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当输入T aft 波时、频率比大于1104时以及输入人工合成合肥波、频率比大于1132时,电视塔上塔楼的位移响应均有所增大。

(4)影响T MD 对结构地震响应控制效果的因素有以下两个方面:①T MD 参数:尤其是T MD 的固有频率,与风荷载作用下的减振分析对比,地震作用下T MD 只能在一个很窄的频率内减小结构的响应,控制效果对T MD 的固有频率十分敏感;②地震作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结构地震响应的控制效果往往相差较大,设计时应综合考虑。

参考文献:

[1] 何建平,蒋培铭.合肥翡翠电视塔简介[A ].高塔技术

会议[C].北京,1996:1~2

[2] 张志强,等.合肥电视塔结构模型的建立及动力特性的

分析[J ].建筑结构,2003,(3)

[3] 王肇民.高耸结构振动控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

社,1997

[4] 张志强.合肥电视塔风振及地震响应的振动控制研究

[D].南京:东南大学,2003

[5] 陈朝晖.被动及智能半主动摩擦阻尼器用于高耸塔架

结构振动控制的研究[D].武汉:武汉工业大学,2000

[6] 瞿伟廉,等.高层建筑高耸结构的风振控制和设计

[M].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

[7] 张志强.合肥电视塔T M D 频域和时域的风振控制研究

[D].南京:东南大学,2000

[作者简介] 张志强(1969~),男,东南大学土木学院,博士,副教授

 ?20 ?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7年10月 

建筑物平移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建筑物平移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近年来,在大规模城市改造和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常常涉及到一些保护性的文物建筑和近代优秀建筑,由于这些建筑的特殊性及其在地块中的特殊位置,常常使规划设计顾此失彼,矛盾重重。对这些建筑采取何种保护措施直接关系到规划设计的总体布局,影响到城市改造及房地产开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采用建筑物整体迁移技术则可以很好的解决好这一问题:一方面通过平移可能完好无损的将建筑保存下来,另一方面,通过平移可以使整个地块的规划布局更趋科学合理,从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提升。下面以两个工程实例来说明建筑物整体迁移技术及其在解决上述问题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工程实例一:愚园路刘长胜故居迁移工程 刘长胜故居位于静安区愚园路81号,是四层砖、木、混凝土混合结构房屋。房屋始建于1916年,是刘长胜1946年在上海时的寓所,也是中共中央上海局和上海市委的秘密机关所在地。1991年公布为上海市革命纪念地点。房屋东西长14.6m,南北长14.69m,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总重约1000吨。 由于要在该地段建造九百城市广场,而故居正处于规划位置的一角,如不将其迁移,不但影响到九百广场的建筑面积和综合效益,且保留下来的故居由于与九百广场太近,其历史价值也无法得到充分的挖掘。有关方面经反复论证后,决定采用建筑物平移技术将故居迁出原址,从而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该工程于2001年4月开工,于2002年3月底结束,累计平移79.5

米,抬升45cm。 目前,九百城市广场主体已经完成,迁移到位的刘长胜故居也已大修改造完毕,重新装修后拟作为党史纪念馆对中外游人开放。 工程实例二:上海音乐厅整体迁移与顶升工程 上海音乐厅(原名南京大戏院)位于延安东路523号,建于1930年。由何挺然等人组织的怡怡股份有限公司所购爱多利亚路(今延安东路)原潮州会馆冢地兴建。1930年3月25日以美国寰球电影公司的新片《百老汇》(Broadway)首映开幕。1951改名为北京电影院。1959年,为举办第一届上海之春音乐会,经改造后更名为上海音乐厅。 上海音乐厅长48.76米,宽27.56米,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为中国著名建筑师范文照设计的西方古典建筑形式的实例之一,1989年市政府公布为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音乐厅以其特殊的构造特点所产生的音响效果为中外音乐家所称道,但长期以来,由于其狭小的舞台、临近延安路噪音大、周围无法停车、功能设施不全等缺点严重影响了其优势的发挥和经济效益。有关方面急需改变这种状况。随着人民广场综合改造工程的实施,上海音乐厅整体迁移也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规划要求,音乐厅向东南方向平移66.4米,整体抬升3.38米。 音乐厅整体平移到位后,恰处于延中三期新建绿地的中间,就像镶嵌在绿地中间的一颗明珠,不仅使音乐厅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护,同时使音乐厅获得更大的扩建和发展空间,提高了其艺术品位和人民广场的文化氛围,给上海市人民奉献了一件建筑、文化艺术精品。

建筑平移时必须把握的6大原则介绍

建筑平移时必须把握的6大原则介绍 建筑平移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建筑施工技术,虽然在我国也已经发展多年,不过该技术的应用并不频繁,目前主要是对一些有历史意义的古建筑转移地方时会使用该种方法,现在也有少数的住宅建筑物会使用该种方法,如果是对原有建筑物拆除,将会产生较多的建筑垃圾,污染周边环境,对于一些仍然具有使用价值的建筑物,的确可以利用平移法将其搬运到新的地方,在建筑平移施工时,需要把握以下6大原则,下面的时间,加固博士小编就来给大家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委托给专业的平移单位进行施工 平移技术并不是所有的施工单位都掌握的,客户如果想要保证平移后的建筑物不受到较多的损伤,务必要委托给专业的平移单位进行施工,在对建筑物平移时,需要使用到很多大型的专业性设备,普通的施工单位或许也能承接平移工作,不过,却无法保证最后的施工质

量。 二、将建筑物加固成可移动整体 将建筑物平移时,其实相当于将建筑物看成一个可移动的盒子,不管是远距离平移,还是近距离平移,都要先将待平移的建筑物加固成一个可移动的有机整体,这样在平移的过程中能够尽可能的减轻对建筑物造成的损伤问题。 三、掌握平移技术,确保平移过程中不会对建筑物造成损伤问题 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务必要掌握先进的平移技术,我国和西方国家相比,对平移技术的掌握度不高,故而为了确保平移的过程中能够不影响到建筑物内部构件的稳定性,务必要将平移工作委托给有着丰富经验,且掌握行业领先平移技术的施工单位,这样才能保证平移后的建筑物各方面的质量都是达标的,尤其是一些古建筑,一旦平移后导致建筑物出现质量问题,给这些有价值的建筑物所带来的损失也是无法弥补的。 四、尽可能保证建筑物的原貌 在平移的过程中,还需要掌握的一点就是尽可能的保证建筑物的原貌不变,不然将会影响到建筑物后期的正常使用。 五、在建筑物下方安装的行走机构协调性要高 为了确保待平移的建筑物能够方便运输,在建筑物下方会安装行走机构,尤其是需要长距离平移的建筑物,更需要保证其协调性。 六、设计严谨的平移方案,节约平移成本 为了节省平移成本,需要在选择优质平移单位的同时,还需要制定严谨的平移方案,确保平移结束后,所花费的经济费用最低。 虽然我国建筑平移技术起步较晚,直到现在所有的平移案例也是有限的,不过近些年来,我国的平移单位也一直都在努力学习西方先进的平移技术,短短几年时间,我国也掌握了国

房屋加固的房屋平移、顶升、纠偏

房屋加固的房屋平移、顶升、纠偏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上海)具有结构加固设计与施工资质的专业公司,公司依托总院的人才优势和优良的有形及无形资产,构建完善、先进的研究与开发平台,确保公司产业化的顺利实施和公司的持续发展。作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多种含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设备,拥有各类专业设计人员,技术力量雄厚,能够较好的将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房屋加固平移建筑物是一项技术含量颇高的技术,它把建筑结构力学与岩土工程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其基本原理与起重搬运中的重物水平移动相似,其主要的技术处理为:将建筑物在某一水平面切断,使其与基础分离变成一个可搬动的“重物”;在建筑物切断处设置托换梁,形成一个可移动托梁;在就位处设置新基础;在新旧基础间设置行走轨道梁;安装行走机构,施加外加动力将建筑物移动;就位后拆除行走机构进行上下结构连接,至此平移完成。 据了解,目前国内外楼房平移的世界纪录是哥伦比亚的波哥大市库德考姆大厦于一九七四年十月六日创下的。该楼房层数为八层,建筑物总重量七千七百吨,平移距离二十八点九五米。相关专家介绍,建筑物移位在国外最早发端于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掌握该项技术的主要是东欧、前苏联及欧美少数几个国家。 中国掌握建筑物移位技术相对较晚,大约是在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但发展迅速,至目前为止,国外开展的建筑物平移数量是三十余栋,中国是一百三十六栋,此项技术在中国发展日臻成熟,并使中国的建筑物平移技术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建筑物平移有哪些重大意义?建筑物平移有很多的好处,不仅保护了环境,也保护了我们的历史风貌或意义重大的建筑。 建筑物平移技术将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因为拆迁而产生的不稳定社会因素和社会矛盾在国内非常突出,充分利用高层建筑物平移技术,不会影响民众的生活和工作秩序,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及消除上述矛盾; 中国目前每年拆除建筑物的面积高达上亿平方米,大量建筑物被拆除,造成国家固定资产的大量流失,而通过平移所产生的费用,仅占重建的三分之一至六分之一,一年可节约几十亿元人民币。 此外,该项技术在中国目前大规模城市改造中,还能有效保护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和历史文物。我国掌握建筑物移位技术相对较晚,大约是在20世纪的80

既有建筑物平移技术分析

既有建筑物平移技术的分析 摘要: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笔者分析了既有建筑物整体平移中基础的设计、结构的托换、整体移位的连接处理等关键技术,为今后城区改造中的建筑物整体平移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既有建筑物、整体平移、基础设计、结构托换、整体移位的连接处理 abstract: combined with years of experience,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whole building in both translation based design, structure of the whole of shifting the underpinning, connect processing key technologies for the future urban redevelopment i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whole building to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keywords: both buildings, whole translation, the foundation design, structure, the whole shift underpinning the connection of the processing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文 我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时期,旧城区的改造、道路的扩宽和历史建筑的保护等均遇到建筑物迁移保护与拆除的矛盾,如果对有条件的建筑物采取整体平移,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谓建筑物的整体平移,是指在保持房屋整体性和可用性不

建筑物整体平移与隔振技术研究

[文章编号] 100228412(2007)0520017204 建筑物整体平移与隔振技术研究 张 鑫1 ,张 青1 ,叶列平 2 (11山东建筑大学工程鉴定加固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14;21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100084) [摘 要] 因道路拓宽对建筑物进行平移,平移到位后,用于加固的上轨道托盘及滚轴不再取出,同时采用隔振技术,在建筑 物下设计安装隔振橡胶垫,使滚轴与橡胶垫共同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并且在地震作用下共同起减震作用。在橡胶垫安装前后,分别对建筑物进行了现场动力测试,表明在平移后的建筑物下安装橡胶垫减振效果明显。 [关键词] 建筑物;隔振;橡胶垫 [中图分类号] T U35211;T U74614 [文献标识码] A Study on Building Moving and Isolation Zhang Xin 1 ,Zhang Qing 1 ,Ye Lie 2ping 2 (1.Research Institute o f Engineering Assessment and Repair ,Shandong Jianzhu Univer sity , Jinan 250014,China ;2.Department o f Civil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 sity ,Beijing 100084,China ) Abstract :Because the path need to be broadened ,the building is m oved ,and the underpinning plate of the cons olidating upward track including rollers will not be taken out after m oving.At the same time ,rubber bearings are placed ,which resist the loads of the superstructure and abs orb the earthquake vibration together with the rollers.The site dynamic test on the building is carried out separately before and after the placing of rubber bearing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nti 2seismic capacity of the building which is placed the rubber bearings after the m ovement is im proved significantly. K eyw ords :building ;is olation ;rubber bearing [收稿日期] 2007203214 1 引言 建筑物平移在国外最早发端于19世纪末,应用较早的欧美、东欧、前苏联等少数几个国家,对于有继续使用和文物价值的建筑物都很珍爱,不惜重金通过移位工程将其移至合适位置予以保护。世界上第一座建筑物整体平移工程是位于新西兰新普利茅 斯市的一所一层农宅,使用蒸汽机作为牵引装置[1] 。1901年美国衣阿华大学科学馆进行了整体平移,而且在移动过程中采用了转向技术将其旋转了45度,此项移位工程采用的是圆木滚轴滚动装置,用螺旋千斤顶将建筑物顶起和提供水平牵引力。在此后100多年的时间里,许多国家都有过平移工程的实例。1999年丹麦哥本哈根飞机场由于扩建需要将候机厅从机场一端移至另一端,平移时将建筑物的荷载均匀地落在60台自推动多轮平板拖车上,用金刚石链条锯将框架柱在地面处切断,采用了多种规 格的自推动多轮平板车来保证平移的速度。总之建 筑物整体平移技术在发达国家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早期的平移工程使用千斤顶(螺旋、液压)牵引较多,有的工程也用卷扬机作为牵引设备,在河道和海上使用船只拖运的工程也有若干例,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平移设备是多轮平板拖车,一般由汽车或挖掘机等进行牵引,最近又出现了一种自身可提供动力的多轮平板车,并在多个工程的应用中获得了理想的效果。中国掌握建筑物移位技术相对较晚,大约是在20世纪的90年代,但发展迅速,此项技术在中国发展日臻成熟,完成的建筑物平移工程也越来越多,且规模越来越大。 建筑物平移时,一般是在基础顶将建筑物断开,然后用刚度很大的托梁结构体系进行托换,到位后再进行连接。建筑物平移到位后的连接方式是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传统方法一般是进行整体连接,费工费时,有时候整体性还难以保证。如果采用隔振技术进行连接,问题将会迎刃而解。隔振体系是指   第29卷第5期2007年10月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Earthquake Resistant Engineering and Retrofitting V ol.29,N o 15 Oct.2007

浅谈房屋建筑平移施工重难点控制

浅谈房屋建筑平移施工重难点控制 发表时间:2019-12-18T13:44:57.94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作者:徐浩东孙乐胜 [导读] 摘要:本文结合武汉轨道交通物业开发项目2层砖砌结构的平移施工,分析平移施工的施工方案和工艺流程,对施工过程中的重难 点工艺进行了深入探讨。 武汉地铁集团质量安全部湖北武汉 430070 摘要:本文结合武汉轨道交通物业开发项目2层砖砌结构的平移施工,分析平移施工的施工方案和工艺流程,对施工过程中的重难点工艺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建筑;施工;平移;安全 引言 武汉轨道交通某物业开发项目位于武汉市张之洞路和解放南路入口西南象限,施工场地北侧有一栋2层砖混结构历史建筑,该建筑位于张之洞路南侧,坐北朝南。建筑风格为英式建筑风格,目前为保留建筑。砖混结构,主体2层,长约30米,宽约14米,高约7米,占地面积约420㎡,建筑面积约840㎡,总重量估算约1100吨。整体结构除二层顶板预制梁其他均为砖砌体及木结构。基础埋深1.2米,基础形式为砖砌放大肋脚。原房屋坐标23.74(绝对高程)。根据政府要求,该建筑具一定历史保留意义,项目施工不得拆除,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建设方决定将该建筑物整体先向南水平移位20米,再向西水平移位84米。 1 方案设计 本次平移拟采用滚动移动方案,把建筑物重新做一个钢筋混凝土托盘,通过专业托换技术将建筑物架设可移动轨道,利用PLC同步顶推或牵引技术平移到新址,再做就位对接处理及后期恢复工程。 整个项目分为两个作业区域:建筑物室内部分与室外部分,两部分同步施工。分为三个阶段:平移前的施工准备阶段(土方、托换、轨道与基础)、房屋平移、平移到位后的链接与恢复工作。 放线定位→可调底座、基座→安装扫地杆→水准仪校正水平→安装基础立杆→安装第二层横杆→安装上层立杆、横杆及竖向斜杆→加水平兜网→搭设顶托及龙骨→检查验收。 2 施工重难点控制 本项目平移施工的重点主要有墙体托换施工、新基础及下轨道、平移前加固和平移同步控制等几方面。 2.1 墙体托换施工 墙体托换是本工程的关键工序,本次平移上托梁加固采用钢筋混凝土制作,有墙体部分采用双夹梁,夹梁设计在墙体两侧。轴与轴之间墙体凿孔扁担梁贯穿,垂直于墙体两侧拉结浇筑。室内砖柱以抱柱形式双梁四个方向通过浇筑,无墙体部分采用单梁,平移侧向荷载抗剪做成X梁。利用钢筋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可移动托架盘。 先在室内墙体上面准确测放±0.000以上的一米水准线。将托换与轨道范围内的墙体粉刷层清除,准确测放托梁与轨道范围的切割线。每道横墙分为三段,纵墙分为两段(窗下墙与窗间墙),分三批切割托换,即每批切割横墙的一段。间墙与相邻横墙间隔切割。分段切割完成后,破除砖砌体,绑扎托梁与轨道钢筋,梁角筋拉通一次配足,中间钢筋切断分段焊接。准确与精细固定轨道钢板+滚柱+托梁钢板,轨道钢板标高与整体平整度是本工程的关键工艺。 浇注托梁与轨道混凝土(C30),托梁上口与原圈梁之间应二次浇灌微膨胀灌浆料,确保托梁与原圈梁的紧密传递。每段混凝土强度达到C15以上即可进行相邻段的托梁施工。 2.2 新基础及下轨道 (1)下轨道基础施工 本次平移下轨道选择采用钢筋混凝土轨道,轨道做成整体筏板,内配双层双向钢筋。采用钢筋混凝土轨道平移,对建筑物动态稳定性及沉降是一个很好的保护。下轨道施工完,顺平移方向用细石混凝土进行水平找平,找平宽度为0.4m,2厘米以下用M15水泥砂浆找平,超出2厘米用C35细石混凝土找平,找平正负差应控制在0.2毫米之间。 (2)轨道铺设 下轨道放线必须对应滚动系统中轴线确保滑块与下轨道不扁位。行走轨道施工完成,顺平移路线铺放钢板。钢板尺寸长1.5米,宽0.25米。直线顺平移方向钢板满铺,钢板与钢板连接处留3-5毫米间隙。钢板铺设长度应是每个行走轨道架设点实际长度的两倍尺寸,钢板长度尺寸不要超过1m以方便二次捣用搬运方便。轨道安装步骤:下轨道梁找平--行走轨道定位放线--铺设钢板--摆放滚轴--架设上滑轨--临时固 定--填塞混凝土,墙体架设单轨道,室内轨道架设结构柱两侧。 本次轨道下滑钢板使用Q23B钢板,厚度100mm,滚动材料使用直径40mm45#实心圆钢,上滑轨使用10#槽钢并列两根。平移滚轴采用45#实心圆钢,直径为4.5厘米。安装间距20-25厘米,每根滚轴屈服强度为8-10吨。本次平移建筑物最大单轴荷载为100吨,单轴设计4-6个平移轨道(受力点)。每1.5米长上轨道受力点使用8根滚轴,按此方式计算,能够满足单轴最大荷载。本次平移滚轴采用45#实心圆钢,直径为4.5厘米。安装间距20-25厘米,每根滚轴屈服强度为8-10吨。本次平移建筑物最大单轴荷载为100吨,单轴设计4-6个平移轨道(受力点)。每1.5米长上轨道受力点使用8根滚轴,按此方式计算,能够满足单轴最大荷载。 2.3 平移前加固 窗采用垂直支撑加固,1.5-1.8米采用木结构支撑;门采用垂直支撑加固,2米-3米高,采用直径100m空心钢管做临时支撑;其他小洞口采用砖砌填实;跨距较高、较大洞口,采用双排支撑,临时支撑稳固设置,在1.5米高以上采用剪刀撑;楼梯采用双排钢管脚手架搭设,托梁与托梁水平架设10#槽钢作为脚手架立管临时支撑点;动态平移阶段屋面瓦片采用安全网将屋面整体包裹遮盖,檐口下与建筑墙面做临时固定,预防从空隙中瓦片漏落,烟囱可采用木结构包围加固,临时设计支撑稳固点。 2.4 平移同步控制 为实现平移阶段过程的稳定、同步、安全及有序目标,可利用以下四点去完成(1)启动方式;(2)分级加载;(3)调配调试;(4)同步控制;(5)适时监测; (1)启动方式:为了避免启动和卸载时振动加速度过大和移动扭转过大,在千斤顶与建筑物接触位安装RB500橡胶支座,第一次启动

房屋主体框架梁移位处理方案

************************工程 ***********⑤~⑥轴楼梯间梯梁(TL4)处理措施 施工单位编制人: 施工单位审核人: 二零一一年十一月三十日

目录 1 编制说明 (3) 2 施工准备 (3) 3 处理方法 (3) 3.1 处理流程 (3) 3.2 施工过程 (3) 3.3梯梁(TL4)处理示意图 (4)

1 编制说明 本方案所指梯梁是指*******位于A 轴上交⑤~⑥轴的中间休息平台楼梯梁四(TL4);************⑤~⑥轴楼梯间施工过程中,由于安装模板时一时疏忽,造成⑤~⑥轴交A 轴上的楼梯梁(TL4)往南移位15cm ,移位后造成楼梯间窗户(C-2)无法正常安装,为保证楼梯间正常使用功能及满足立面装饰的要求,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本处理措施。 2 施工准备 2.1配备机具及材料见下表: 序 号 名 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 注 1 空压机 台 1 2 乙炔、氧气 瓶 各1瓶 3 平板振动器 HZ —100 台 1 4 插入式振动器 台 2 2.2 人员配备见下表: 序号 工种 人数 1 普工 5 2 力工 4 合 计: 9 3 处理方法 3.1 处理流程 3.2 施工过程 楼梯梁凿除 废弃钢筋切除 基层处理 纵向钢筋植筋、箍筋绑扎 梁底砌体施工 梁模板安装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

3.2.1楼梯梁凿除:使用空压机将楼梯梁(TL4)凿除,凿除范围包括楼梯梁(TL4)及其内侧250mm宽休息平台板,施工时保护好靠柱边混凝土,保护好可继续使用的钢筋。 3.2.2切除废弃钢筋:楼梯梁及板混凝土凿除后,保留靠梯梁内侧一排纵向钢筋(共有三排纵向钢筋),施工时使用乙炔切断废弃钢筋,其中废弃的两排梁纵向钢筋切至柱边,所有板钢筋切至梁边内侧25mm处(保留钢筋保护层厚度)。 3.2.3基层处理:待所有废弃钢筋切除完毕后,使用凿子把拟施工的楼梯梁(TL4)与混凝土板边接缝处凿毛、柱边接缝处凿毛。 3.2.4纵向钢筋植筋、箍筋绑扎:以该梁往北平移15cm后的钢筋位置植入二排纵向钢筋(B16钢筋共4根,要求植入柱子内深度不小于15cm),用A8@100箍筋使新植入二排纵向钢筋与保留下的一排纵向钢筋组成钢筋骨架。 3.2.5梁底砌体施工:钢筋骨架绑扎完成后,在楼梯梁(TL4)下使用MU10粘土多孔砖、M10水泥砂浆砌筑至梁底,墙体遇窗口位置留洞;施工时要求组砌方式正确、砂浆灰缝在8—12mm范围内,上下皮砖砖缝错开1/4砖长。 3.2.6梁模板安装:梁底砌体施工完成后,经检查钢筋及梯梁空间位置无误后即可进行梯梁模板安装;施工时要求构件尺寸无偏差、模板接缝严密、支撑牢固。 3.2.7混凝土浇筑:经检查梯梁尺寸无误、模板接缝严密性、支撑系统牢固及确认钢筋位置无位移,模板经浇水湿润后即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前在新施工混凝土与旧混凝土接缝处在刷水泥净浆一道,施工使用C35混凝土浇筑,梯梁截面及钢筋保护层厚度按原设计,施工时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浇筑时保证混凝土整体性及密实性。 3.2.8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12小时内浇水并覆盖养护,保持混凝土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7d。 3.3梯梁(TL4)处理示意图

楼房平移原理

楼房平移原理 用形象的比喻解释楼房平移原理:楼房好比一辆汽车,上轨道相当于底盘,下轨道相当于道路,滚轴好比汽车轮子,千斤顶如同汽车动力,楼房移动就像汽车开动。 平移就是利用拖换工程原理及整体拖动技术,在不改变整体结构、不影响其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将建筑无平移至规划预定位置的一种施工方法.它适用于砖混及框架结构的任何建筑物,它与常用的易地新建方法相比较,它有保持原貌、费用抵、工期短(一般仅为2、3个月)... 我国大楼整体平移技术世界领先 我国大楼整体平移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40座大楼被整体“搬家”,超过国外大楼平移的总和。 据专家介绍,建筑物“整体平移”就是将大楼托换到一个托架上,这个托架下部有滚轴,滚轴下部有轨道,然后将建筑物与地基切断,这样建筑物就形成了一个可移动体,然后用牵引设备将其移动到固定的新基础上。以南京江南大酒店为例,这座即将搬家的星级饭店位于南京市中心,总建筑面积约5424平方米,总重量达到8000多吨。这座7层饭店之所以“搬家”,是为饭店前的马路拓宽让路,将平移26米。它的整体平移与拆除重建相比,可以减少费用2/3,时间不会超过3个月。如果这座大酒店拆除重建,则至少需要2年的时间。 采用这一新技术,还可节省大量建筑材料,并减少许多建筑垃圾,是一项经济省时而能保护环境的好办法。 我国的建筑物平移技术从上个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运用,最早在东北和武汉市应用,随后在全国各地普遍推广。1997年,南京就曾在这次搬家的江南大酒店附近成功地将一座4层办公楼整体平移了60米并转角90度。在平移的过程中,由于采取一些特殊措施,这座办公楼水电供应正常,工作人员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办公。 据了解,目前我国的工程界科技人员还新发明了气垫液垫平移技术,就是将建筑物底部绕上一圈皮管,向里填充气体或液体,形成气裙或液裙,再通过牵引力来完成平移。这种办法,已经为沪宁铁路线上10多个老木桥更换了钢筋混凝土桥,整个施工时间只需1个半小时,这一技术已经通过了专家评审,为世界的大楼整体平移增加了新办法。

建筑物楼房平移应该注意什么

建筑物楼房平移应该注意什么 在实际使用建筑物和楼房的过程当中,可能会因为一些原因而需要做平移处理,有的人表示,自己不知道在进行建筑物平移或者是楼房平移的过程当中到底应该要注意哪些问题,也不知道在这个过程当中是否需要使用到加固公司,所以,下面就来做个简单的了解。 建筑物平移的概念 这种也被称为是建筑物整体平移,简单来讲就是在不让建筑物原本的外观和结构被改变的情况下来对原来的建筑物进行加固处理,当然,也可以做切割和整体顶升处理,还可以将其移动到指定的位置,从而对建筑物进行固定和粘合,确保被移动以后的建筑物能够跟新建的地基实现完美融合,这种施工方法在平时用得比较少,主要被用在文物保护和市政规划方面,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当地得政府,带来得经济和社会效益都是比较好的。 建筑物平移发展历史 它是在上个世纪20年代出现的一项技术,这项技术在欧美国家用得非常多,因为在这些国家队那些有继续使用价值的建筑物和文物都特别的珍爱,所以,他们比较乐意用重金来采用整体平移技术将这些建筑物移动到合适的地方来进行再次利用和做好相关的保护工作,同时,在西方国家本来对环境的要求就非常高,如果在做建筑物拆除的过程当中产生了粉尘、噪音和不可再生的垃圾,那么,势必会影响到环境,所以,而选择建筑物平移或者是楼房平移技术则能够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目前,这种技术在相关国家已经发展得非常好,而且,已经有很多家非常专业得公司,而在国内它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当中。 建筑物平移需要加固公司吗

在进行建筑物平移的过程当中,需要对建筑物进行适当加固处理,所以,加固公司自然也成了必须要用到的公司之一,也因为这样,在进行平移的过程当中一定要选择真正给力的加固公司来对建筑物的相关位置进行加固处理,这样才能够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可以更长一些,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经过加固处理以后的建筑物安全性能够得以保证。 建筑物平移注意事项 在做建筑物整体平移的时候要注意:这个本身是一项技术要求非常高的任务,它的风险性也非常大的,需要通过平移和转动来对建筑物实现移动,不仅仅要确保经过移位处理以后的建筑物能够满足规划的需求,还必须要满足市政需求,而且,不能够对建筑物造成损坏,所以,在实际进行平移的时候做补强和加固也是非常重要的,除此以外,还必须要保证工程造价比较低,起到节约成本的效果。 上面就是关于建筑物平移的相关内容,作为平移公司和加固公司在平移的时候一定要做好相关的细节处理,这样才能够确保达到的效果可以更理想。

旧城改造中的房屋整体平移、旋转工程实例[全面]

旧城改造中的房屋整体平移、旋转工程实例 旧城改造拓宽街道时,需拆除原有建筑再建,这种作法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消耗,且影响正常的生产活动,给居民生活造成不便并带来财产上的巨大浪费.近年来,使用房屋整体平移、旋转技术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第1章五层框架结构整体平移技术 9-34-1-1工程概况 晋江市糖烟酒公司综合楼主楼系9开间五层框架结构,全长30米,宽8.1米,临街面阳台挑出1.8米,后面通长走廊挑出1.8米,建筑面积1700米2,附属房为2层砖混结构卫生间,该楼因街道拓宽采用整体平移技术将整座大楼向后推移7.7米至新街道红线内,使该建筑物得以完整保留.后将五层框架部分移到新址,实现了 5层框架结构整体平移.在整个移动施工过程中,2层以上均继续使用, 2层电脑绣花厂照常生产,整个楼房移动当天也不停产,3~5楼12户职工照常居住生活.对于有保留价值又有后退余地的建筑物,采用后退方法代替拆除,可节省大量技资,且不影响2层以上工厂生产和居民生活,一举三得. 9-34-1-2多层框架结构整体平移技术 1.改造原有建筑使其成为可移体 可移体的条件是能够承受水平移动推力,同时在移动过程中担负建筑物自重和楼面荷载.我们将建筑物沿基础面水平切开,整体建筑分为基础部分和上部建筑部分,在柱底和墙底设置托换梁系构成水平框架底盘,与原设计竖向框架组成空间框架结构,使上部建筑成为可移体. 上述框架还可适应整体顶升,可分担柱子荷载,便于切断框架柱.在柱底设置滚动支座,便于将各滚动支座安装到设计位置上,有利于移动到位后拆除滚动支座并连接柱子. 在本例工程设计施工中,五层主楼托换梁底盘构成水平框架与上部结构组成的空间框架结构,也使上部建筑能跟着底盘移动作平稳的移动,使二层以上生产工人和住户在移动过程无不舒适感觉. 2.新基础的建造新基础设计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基础能够承受建筑物长期荷载,新旧基础不致产生不均匀沉降;(2)基础能够承受整体移动荷载,要求滚动支座滚动到任何位置时基础梁板系统及地基土壤均能承受移动荷载而不发生影响移动的变形. 该工程原设计基础为筏基,五层部分基础底板在上,梁在下,三层、二层部分板在底,梁在上. 新基础也是筏基,考虑到新旧基础不均匀沉降,作局部加锚杆静压桩补强;兼作轨道的地梁按轨道要求作局部加固处理. 3.设置移动轨道 建筑物通过轨道才能从旧址移动到新址,对轨道的要求是:必须保持表面水平,以减少推动阻力;能够承受滚动支座移动过程的作用力.本工程中每个滚动支座作用力达600~700kN,轨道利用旧基础地梁面与新基础梁面,因此按轨道要求进行局部加固与找平,移动行进时再垫以钢板. 4.建造滚动支座 建筑物的移动系通过滚动支座的滚动来实现.整个建筑物的移动过程在设置若干个滚动支座后,就转化为若干个滚动支座的滚动过程.在本例工程中,五层框架结构部分设置50个滚动支座,每个支座荷载600kN左右,总荷载约2500kN.滚动支座由上下钢板中间放置直径400米米的钢轴组成. 5.设置推力支座 推力支座、千斤顶和压杆支垫组成推移建筑物动力系统.推力支座给千斤顶提供足够的反力

建筑物平移简介

平移建筑物简介 平移建筑物是一项技术含量颇高的技术,它把建筑结构力学与岩土工程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其基本原理与起重搬运中的重物水平移动相似,其主要的技术处理为:将建筑物在某一水平面切断,使其与基础分离变成一个可搬动的“重物”;在建筑物切断处设置托换梁,形成一个可移动托梁;在就位处设置新基础;在新旧基础间设置行走轨道梁;安装行走机构,施加外加动力将建筑物移动;就位后拆除行走机构进行上下结构连接,至此平移完成。(原来就是房子弄成一个可移动的盒子,用力拉到位就OK,就这样简单:) 使用建筑物移位技术晚国外60年,移位的建筑物超过国外之和的100栋。建筑物的整体平移一般是由于旧城区改造、道路拓宽、历史性建筑保护等原因而进行的,建筑物的整体迁移是指在保持房屋整体性和可用性不变的前提下,将其从原址移到新址,它包括纵横向移动,转向或者移动加转向。 建筑物的整体平移,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具有一定风险性的工程,要求通过平移和转动,不仅使移位后的建筑物能满足规划,市政方面的要求,而且还不要对建筑物的结构造成损坏,应当尽量给予补强和加固,同时要降低工程造价。 建筑物的整体平移技术在国外最早发端于20世纪的20年代,尤其在欧美国家应用较多,他们对于有继续使用价值或有文物价值的建筑物都很珍爱,不惜重金运用整体平移技术将其转移到合适位置予以重新利用和保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对环境保护要求较高,如果将建筑物拆除,必将产生粉尘、噪音以及大量不可再生的建筑垃圾,因此,建筑物整体平移技术在发达国家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并有多家专业化的工程公司。 我国掌握建筑物移位技术相对较晚,大约是在20世纪的80年代,但发展迅速,至目前为止,国外开展的建筑物平移数量是30余栋,中国是136栋,此项技术在中国发展日臻成熟,并使中国的建筑物平移技术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中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时期,发挥高层建筑物平移技术将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因为拆迁而产生的不稳定社会因素和社会矛盾在国内非常突出,充分利用高层建筑物平移技术,不会影响民众的生活和工作秩序,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及消除上述矛盾;中国目前每年拆除建筑物的面积高达上亿平方米,大量建筑物被拆除,造成国家固定资产的大量流失,而通过平移所产生的费用,仅占重建的三分之一至六分之一,一年可节约几十亿元人民币。此外,该项技术在中国目前大规模城市改造中,还能有效保护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和历史文物。它对于解决城市建设中继承与发展的矛盾提拱了一条新思路。 ■ 建筑物平移时基础怎么办? 建筑物平移首先一道工序就是断基,在原建筑物圈梁下开洞,洞内安设千斤顶,千斤顶上方架设组合梁,下方筑底座,断基时相邻墙要间隔进行,断基切口高度宽度要满足安装轨道和轨道拖车的要求; ■ 建筑物平移时房子不会散吗? 建筑物平移的实质就是将建筑物做成一个可以拖动的盒子,所以对建筑物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砌体结构的房屋就不能进行平移或平移的成本超过建筑成本,通常平移的都是框架结构,当完成断基工序之后,需要加固新圈梁及安装滚动设备,加固新圈梁及安装滚动设备

房屋平移施工

建筑物整体平移施工技术 2010-03-23 12:22:57| 分类:工程技术|字号订阅 庄延清(中铁24局集团福建铁路建设有限公 司 350013) 摘要:建筑物整体平移是一项新技术,特别是近几年,这项技术逐渐得到了推广和应用。本文通过对福铁四公司原职工食堂整体平移的工程实践,详细介绍了建筑物整体平移的施工方法和施工要点。 关键词:整体托换房屋平移就位连接 Building Whole Transla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Zhuang Yanqing (Fujian railway construction Co., Ltd of 24th bureau group of Chinese railway 350013 ) Abstract: The whole translation for building is a new technology, 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this technology is gradually popularized and applied. This arti cle through to the whole translation project practice for original workers messr oom in the fourth company of Fujian railway, in detail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 on method and the construction main point for the building whole translation. Key word: whole exchange building translation take place to join 1 工程概况 福州铁路第四工程公司原职工食堂为两层框架结构,柱距6×6m,底层层高4.5m,二层层高3.9m,房屋总长29m,宽度12m,局部宽度15.6m,建筑面积816m2。填充墙均为240厚实心砖墙,基础为钢筋砼独立柱基,局部为墙下浆砌片石条形基础。因公司基地住宅建设规划需要,该食堂需向东整体平移51.1m(如图1)。 (插图)

平移施工方案

****工程 平移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位于****路,临近****望。建筑长约31m,宽约16m,檐口高约7m,屋顶高约10m,占地面积约440平方米,因市政建设需要将建筑向南平移出现址,腾出场地供**用,待**施工完成后再移回原址。 二、平移工艺流程及措施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建筑需进行两次平移,第一次将建筑向南移出现址,待****施工完毕后,再将建筑移回位于****顶板上方原址处。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建筑沿向南偏东方向斜移,与建筑轴线约成73.7角,平移距离约23.54米。平移是由九台100T的油压电动千斤顶通过可移动的标准活动反力装置提供反力来推动建筑的。平移过程中主要以千斤顶的行程协调来控制千斤顶的压力。 一)、平移施工工艺流程

平移工艺顺序流程图 二)、平移前施工准备 平移前的施工准备主要包括如下内容:成立安全和技术指挥部;对平移结构的砼质量进行确认;对平移机械进行调试和对平移的技术人员和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等。 1、由于平移工程是一个技术难度高,有一定风险的工程。且平移时参观的人员较多,必须成立一个总指挥部对建筑平移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技术安全问题和突发事情进行综合协调和应急处理。总指挥部下设一个安全指挥分部和一个技术指挥分部,安全指挥发部主要负责平移过程的治安、交通、人员疏散等安全问题的处理;技术分部主要负责平移的方案编制、平移过程的参数确定及应急措施的制定和启

动应急措施等技术问题。总指挥部设置在平移现场。具体的组织机构详见下图,具体的人员配置在平移施工前和监理、业主等相关单位其同协商确定。 平移施工指挥组织机构图 2、在平移正式开始先要对平移结构的质量和强度进行确认,质量和强度的确认首先要对原材料的送检报告进行检查,对砼的强度除了要从试压件的强度报告上确认外还必须采用回弹仪进行强度回弹辅助确认。对平移的千斤顶油管和压力表进行调式,同时也要对千斤顶的压力和油压表标定回归直线进行检查。在操作人员方向必须对作业班组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让工人全面的熟悉操作要求,让工人了解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异常情况,真真正正做到心中有数,临危

移动木屋的三种主要结构形式

移动木屋的三种主要结构形式 ▼梁柱结构体系 梁柱结构是一种传统的建筑形式,他是由跨距较大的梁、柱结构形式主要的传力体系,无论竖向荷载,还是水平荷载,都由梁柱结构体系承受,并最后传递到基础上。我国《木结构设计规范》中普通木结构和胶合木结构均属于梁柱结构体系的建筑。 材料:通常采用实木(原木或方木)、胶合木等材料制作梁、柱、檩条,用木基结构板材作为楼盖与屋盖的覆板。现在广泛采用金属紧固件来链接构件各部分。在金属件出现之前,链接靠细木工技术,采用榫卯方式链接,接头处有时会用木销子。 应用:梁柱式木结构被广泛采用于宗教、居住、工业、商业、学校、体育、娱乐、车库等建筑中,是我国传统木建筑的结构形式。 ▼轻型木结构体系 轻型木结构是北美住宅建筑大量采用的、有构件断面较小的规格材均匀密布链接组成的一种结构形式,它由主要结构构件(结构骨架)和次要结构构件(墙面板、楼面板和屋面板)等共同作用、承受各种荷载,最后将荷载传递到基础上,具有经济、安全、结构布置灵活特点。当这种结构通过合理设计,部分结构体系能够承受和传递跨距较大的荷载时,它也能用于其它大型的工业和民用建筑。 北美轻型木框架结构是指墙和屋顶的框架以2x4(38x89mm)和2x6(38x140mm)规格材建造的结构。随后用OSB结构板和胶合板包覆墙和屋顶表面,以增强结构的整体刚性。木框架结构可用于独户别

墅和四层以内的公寓和商用物业。 ▼木刻楞结构(原木结构) 木刻楞俄罗斯族典型的民居,具有冬暖夏凉,结实耐用等优点。 木刻楞的建筑方法,主要是用木头和手斧刻出来的,有楞有角,非常规范和整齐,所以人们就叫它木刻楞房。修建木刻楞房的第一步是要打地基,地基都是石头的,而且要灌上水泥,比较结实。第二步就是盖,把粗一点的木头放在最低层。一层一层地叠垒,第二层压第一层。修建木刻楞房一般情况下不用铁钉,通常都用木楔,先把木头钻个窟窿,再用木楔加固。 建木刻楞的传统方法是要垫苔藓。苔藓垫在中间,好处在不透风。冬天零下30℃到40℃,有了苔藓压在底下,等于是水泥夹在隔缝里一样,不透风,冬天非常暖和,而夏天又非常凉快。 比较讲究的俄罗斯乡民在修建木刻楞时都总爱在房屋前面修一 间像走廊一样的房屋。当地人称这个小房屋叫门斗,起着防风的作用。木刻楞房盖好以后,可以在外面刷清漆,保持原木本色。

建筑物整体平移技术.

建筑物整体平移技术 这项技术主要包括:平移轨道的设置;建筑物的上部结构与原有基础的切断;牵引建筑物在轨道上移动将建筑物固定在新基础上。根据建筑物整体平移的工程经验,所使用的方法也略有不同。 1 平移轨道的设置方法 建筑物整体平移过程是在平移轨道上进行的。轨道的构造通常有滑动机构和滚动机构2种。滑动机构的牵引过程比较稳定,但目前尚未找到一种理想的强度高、硬度大、摩擦系数小的材料。滚动机构是由上轨道梁、下轨道梁及位于其间的许多个滚轴构成。 轨道梁在建筑物平移过程中承担着上部建筑物传来的恒载和活载.因此,轨道梁的设计非常重要,其强度、刚度若出现问题,建筑物将会产生裂缝、破坏,甚至危及人身安全。 2 双梁式轨道梁做法 挖去原基础两侧的填土, 暴露全部基础。在原基础两侧底部各浇注1 根钢筋混凝土梁 ( 下轨道梁) , 在水平方向一直延伸到房屋新基础的位置。下轨道梁达到一定强度后, 在梁上安装滚轴( 直径50~ 100mm 的钢棒) 。在安装好的滚轴上支模浇注 2 根钢筋 混凝土梁(上轨道梁) ,把原基础夹持住。为使夹持牢固,浇注上轨道梁前,先将原基 础沿轴线方向的两侧各切去10~ 20mm, 以便与上轨道梁能够良好地连接。并在左右 两侧上轨道梁之间每隔1~ 2m浇注1根钢筋混凝土联系梁,保证其整体刚度。待 上、下轨道梁达到设计强度后, 再在上、下轨道梁之间适当位置把房屋上部结构与原基础 切断。至此,房屋的上部结构就脱离了原基础,而支承在新浇注的上轨道梁上。施加 动力,房屋即可移动。 3 单梁式轨道梁做法 挖土至基础底面.将柱的原独立基础表面凿毛, 在独立基础之间.浇注下轨道梁。下轨道梁底面坐落在坚硬土层或岩石层上,从而防止不均匀沉降。下轨道梁在水平方向一直延伸到房屋新基础的位置。下轨道梁达到一定强度后, 在梁上安装滚轴。将柱根部四周剔凿露出主筋, 在安装好的滚轴上绑筋、支模、浇注上轨道梁,上轨道梁主筋夹住柱的主筋,浇注后,柱与上轨道梁连成一体。待上、下轨道梁达到设计强度后, 再在上下轨道梁之间将柱与原基础切断。至此,房屋的上部结构就脱离了原基础,而支承在新浇注的上轨道梁上 建筑物的上部结构与原有基础的切断 上下轨道梁施工完毕,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即可切断框架柱与原有基础的连接。上下轨道间的间隙仅为50~ 100mm(滚轴直径) ,给切断柱的施工带来困难。通常选用的方法有:钢筋混凝土钻石钢线切割机施工,可克服施工空间狭小的困难用风镐破碎混凝土,用氧乙炔切割钢筋;用手锤、钢钎进行剔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