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氨基苯酚
- 格式:pdf
- 大小:223.86 KB
- 文档页数:3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对氨基苯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掌握对氨基苯酚的提取和纯化方法;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原理对氨基苯酚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6H7NO,白色或淡黄色晶体,熔点150-152℃。
对氨基苯酚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在酸性条件下,对氨基苯酚可发生重氮化反应,与β-萘酚偶联生成红色偶氮染料。
本实验采用重结晶法对对氨基苯酚进行纯化。
首先将粗品溶于适量的溶剂中,加热搅拌使其溶解,然后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纯品。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干燥器、电子天平、恒温水浴锅、烘箱等。
2. 试剂:对氨基苯酚粗品、无水乙醇、活性炭、NaOH、盐酸、蒸馏水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溶液:称取一定量的对氨基苯酚粗品,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醇,在恒温水浴锅中加热搅拌,使其溶解。
2. 添加活性炭: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活性炭,搅拌混合,使其吸附溶液中的杂质。
3. 沉淀:将混合溶液过滤,去除活性炭,收集滤液。
4. 调节pH值: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调节pH值至碱性。
5. 冷却结晶:将调节pH值的溶液冷却至室温,静置一段时间,使对氨基苯酚结晶析出。
6. 过滤、洗涤:用滤纸过滤结晶,收集晶体,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晶体。
7. 干燥:将晶体放入干燥器中,干燥至恒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对氨基苯酚的纯度:通过测定纯化前后对氨基苯酚的熔点,可判断其纯度。
实验结果表明,纯化后的对氨基苯酚熔点为150-152℃,纯度较高。
2. 对氨基苯酚的得率:通过称量纯化前后的对氨基苯酚质量,可计算其得率。
实验结果表明,纯化后的对氨基苯酚得率为85%。
六、实验讨论1. 活性炭的添加:活性炭在实验中起到吸附杂质的作用,可有效提高对氨基苯酚的纯度。
实验中活性炭的添加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pH值的调节:调节pH值至碱性,有利于对氨基苯酚的结晶析出。
2023年对氨基苯酚行业市场分析现状氨基苯酚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合成染料、杀菌剂、抗氧化剂等。
下面就氨基苯酚行业市场分析现状进行阐述。
一、市场规模氨基苯酚行业在全球范围内有较大的规模,目前全球氨基苯酚市场规模约为10亿美元。
随着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加快,氨基苯酚市场需求稳定增长。
二、市场需求氨基苯酚主要应用于染料、杀菌剂、抗氧化剂等领域,目前全球对氨基苯酚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和欧美地区。
随着染料、医药、农药等行业的发展,氨基苯酚市场需求有望继续增长。
三、市场竞争格局氨基苯酚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市场上存在众多的氨基苯酚生产企业。
目前,全球主要的氨基苯酚生产企业有万华化学、巴斯夫、罗门哈斯等。
这些企业在采用先进生产技术、拥有广泛客户渠道等方面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四、市场增长点1. 新兴市场需求增加:随着新兴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染料、医药、农药等相关行业持续扩大,对氨基苯酚的需求有望持续增加。
2.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化工技术的不断提升,氨基苯酚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改进。
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3. 环保意识提升: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升,对于环境友好型的产品需求逐渐增加。
氨基苯酚生产企业需要加大对环保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供符合环保要求的产品。
五、面临的挑战1. 原材料成本上涨:氨基苯酚的原材料主要是苯酚,由于苯酚市场供应紧张和价格上涨,导致氨基苯酚生产的成本增加,对企业的利润产生影响。
2. 环保压力增大:由于氨基苯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等污染物,面临着环保压力。
企业需要加大环保投入,改进生产工艺,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 技术竞争加剧:氨基苯酚生产技术相对成熟,但国内外竞争对手众多,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加剧,企业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
综上所述,氨基苯酚行业市场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企业需要抓住市场需求的变化,加大技术创新和环保投入,提供高品质、环保型的产品,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产品名称: 3-氨基苯酚按照GB/T 16483、GB/T 17519 编制修订日期: 2019年7月15日最初编制日期: 2019年7月15日版本: 1.0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3-氨基苯酚化学品英文名:3-aminophenol企业名称:企业地址:邮编:传真:联系电话:电子邮件地址:企业应急电话: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于制造染料、药物及塑料固化剂等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吞咽有害。
吸入有害。
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GHS危险性类别:急性经口毒性类别 4急性吸入毒性类别 4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险类别 2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性说明:H302 吞咽有害H332 吸入有害H411 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防范说明:预防措施:——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
——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
——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 P301+P312 如误吞咽: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 医生—— P330 漱口。
—— P304+P340 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 P312 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P391 收集溢出物。
安全储存:——无废弃处置:—— P501 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和化学危险:无资料健康危害:吞咽有害。
吸入有害。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第3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4部分急救措施急救:吸入:脱离接触。
如呼吸困难,给吸氧。
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就医眼晴接触:立即分开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食入:给服活性炭悬液。
就医如发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吸氧,静脉缓慢注射1%亚甲蓝5~10ml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场所。
三胺用途与合成方法三胺,也称三甲胺或无水甲胺,是一种无色气体,化学式为NH3、它是由一个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组成的氨基化合物,是氨的结构异构体。
三胺具有独特的气味和腐蚀性,可溶于水并形成氢键。
在化学工业中,三胺具有广泛的用途,包括作为溶剂、催化剂和中间体等。
三胺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两种,包括间氨基苯酚法和盐酸和氨气法。
间氨基苯酚法是通过对氨基苯酚进行氨解反应产生的。
具体步骤如下:1.将氨基苯酚溶解在碱性溶液中,例如盐酸和氨水的混合物中。
2.将溶液进行加热,并通入氨气,加速反应速率。
3.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反应,使氨基苯酚转化为三胺。
4.反应结束后,将产物进行抽滤和冷却,使其凝固成固体。
5.最后,通过真空干燥或升华的方法得到纯净的三胺。
盐酸和氨气法是通过对盐酸和氨气的反应产生三胺。
具体步骤如下:1.在反应器中放入适量的盐酸。
2.将反应器加热到适当的温度,例如80-100摄氏度。
3.在加热的同时通入氨气,使其与盐酸反应生成三胺。
4.控制反应时间和温度,并及时冷却反应器。
5.最后,通过溶液分离和浓缩的方法得到纯净的三胺。
三胺在化学工业中有许多重要的用途,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用途的简要介绍:1.溶剂:三胺在有机合成中可作为非极性溶剂使用。
它具有溶解和反应性能,可用于溶解或催化有机化合物的反应。
2.电子工业:三胺在电子工业中主要用作挥发性氮源,用于金属氮化物的生长和表面修饰等。
3.表面活性剂:通过将三胺与脂肪酸酯化反应,可以得到一系列的脂肪酸三甲酰胺,它们在洗涤剂和柔软剂制造中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性能。
4.医药领域:三胺可以作为一种中间体用于合成药物和生物活性化合物。
例如,三胺衍生物如甲氧氟伦胺和沙匹拉米等被广泛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
5.涂料和粘合剂:三胺可以作为催化剂用于聚氨酯和脲醛树脂的合成,用于制造涂料、粘合剂和密封材料等。
6.氨基化剂:三胺可以被用作其他化合物的氨基化剂,例如用于合成氨基硅油和氨基化橡胶。
对氨基水杨酸钠药物的分析与检测摘要:对氨基水杨酸是一种较好的抗结核药物,制药工业上采用多种方法制备对氨基水杨酸钠。
由于对氨基水杨酸钠的特殊理化性质,我们可以用FeCl3反应、重氮化偶合反应等方法来鉴别。
对于工业生产来说,必然会带入一些杂质,我们要对杂质的含量进行检查。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用重氮法、溴量法等方法来测定主要成分的含量,以确保药品的质量。
关键字:对氨基水杨酸钠理化性质合成方法鉴别方法杂质检测含量测定正文:<1>药物介绍:对氨基水杨酸钠,对结核菌的对氨基苯甲酸合成起抑制作用因而可抑制其生长。
口服吸收良好,Vd为0.23L/kg。
约有50%药物在体内乙酰化,对氨基水杨酸钠80%药物(包括代谢物)由尿排出、肾功不良时应注意。
t1/2为0.5~1.5小时。
本品尚有较强的降血脂作用。
本药品适用于结核分枝杆菌所致的肺及肺外结核病,静滴可用于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及急性扩散性结核病。
本品仅对分枝杆菌有效。
单独应用时结核杆菌能迅速产生耐药性,因此本品必须与其他抗结核药合用。
链霉素和异烟肼与本品合用时能延缓结核杆菌对前二者耐药性的产生。
本品对不典型分枝杆菌无效。
主要用作二线抗结核药物。
也可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对于甲亢合并结核患者较适用,在用碘剂无效而影响手术时,可短期服本品为手术创造条件。
<2>理化性质:1、固体;易溶于水;具有一定的熔点。
2、分子结构中具有苯环和氨基、羟基官能团,均具有紫外和红外特征吸收光谱,已为一些国家药典用于鉴别。
3、酸性:对氨基水杨酸钠的酸性受苯环、羧基和取代基的影响。
一般属于中等强度的酸或弱酸。
水杨酸类药物的酸性受取代基影响是因为取代基(卤素、硝基、羟基)能降低苯环电子云密度,使羧基中羟基氧原子的电子云密度降低,从而增加氧氢键极性,较易离解出质子,故酸性较苯甲酸强;而取代基(甲基、氨基)能增加苯环电子云密度从而降低氧氢键极性,使酸性较苯甲酸弱。
<3>药物合成方法:对氨基水杨酸钠的合成路线有多条,其中以间氨基苯酚为原料的生产工艺较为普遍。
3-氨基-5-羟基苯甲酸合成途径《3-氨基-5-羟基苯甲酸合成途径》
3-氨基-5-羟基苯甲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染料和化妆品等领域。
它的合成途径有多种,下面将介绍一种常见的合成方法。
合成3-氨基-5-羟基苯甲酸的途径可以通过对硝基苯进行硝基还原、氨解、环状酰胺开环及羟基化等步骤得到。
具体合成步骤如下:
首先,将硝基苯溶解在甲醇中,然后加入亚铁盐、稀酸和过氧化氢混合物作为还原剂,通过高温反应将硝基苯还原为对氨基苯酚。
其次,将对氨基苯酚与氯乙酸酰氯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3-氨基-5-氯苯酚,再通过亚铁盐催化的氢化反应得到3-氨基-5-氯苯甲酸。
最后,将3-氨基-5-氯苯甲酸与氢氧化钠和碘酸钾混合反应,羟基化后生成3-氨基-5-羟基苯甲酸。
通过上述步骤,我们成功合成了3-氨基-5-羟基苯甲酸。
这种合成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原料易得、产率高等优点,是工业中常用的合成途径之一。
总的来说,通过对硝基苯的还原、氨解、环状酰胺开环及羟基化等步骤,我们可以得到3-氨基-5-羟基苯甲酸,这种合成方法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而且能够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一、危险化学品的定义和确定原则定义: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确定原则:危险化学品的品种依据化学品分类和标签国家标准,从以下危险和危害特性类别中确定:1.物理危险爆炸物:不稳定爆炸物、、、、。
易燃气体:类别1、类别2、化学不稳定性气体类别A、化学不稳定性气体类别B。
气溶胶〔又称气雾剂〕:类别1。
氧化性气体:类别1。
加压气体:压缩气体、液化气体、冷冻液化气体、溶解气体。
易燃液体:类别1、类别2、类别3。
易燃固体:类别1、类别2。
自反应物质和混合物:A型、B型、C型、D型、E型。
自燃液体:类别1。
自燃固体:类别1。
自热物质和混合物:类别1、类别2。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类别1、类别2、类别3。
氧化性液体:类别1、类别2、类别3。
氧化性固体:类别1、类别2、类别3。
有机过氧化物:A型、B型、C型、D型、E型、F型。
金属腐蚀物:类别1。
2.健康危害急性毒性:类别1、类别2、类别3。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A、类别1B、类别1C、类别2。
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类别2A、类别2B。
呼吸道或皮肤致敏:呼吸道致敏物1A、呼吸道致敏物1B、皮肤致敏物1A、皮肤致敏物1B。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类别1A、类别1B、类别2。
致癌性:类别1A、类别1B、类别2。
生殖毒性:类别1A、类别1B、类别2、附加类别。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1、类别2、类别3。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1、类别2。
吸入危害:类别1。
3.环境危害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1、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1、类别2、类别3。
危害臭氧层:类别1。
二、剧毒化学品的定义和判定界限定义:具有剧烈急性毒性危害的化学品,包括人工合成的化学品及其混合物和天然毒素,还包括具有急性毒性易造成公共安全危害的化学品。
剧烈急性毒性判定界限:急性毒性类别1,即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大鼠实验,经口LD50≤5mg/kg,经皮LD50≤50mg/kg,吸入〔4h〕LC50≤100ml/m3〔气体〕或〔蒸气〕或〔尘、雾〕。
专利名称:3-氨基-4-溴苯酚的合成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郑涛,杨源源,刘洪丹
申请号:CN201110002516.6
申请日:20110107
公开号:CN102060717A
公开日:
20110518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3-氨基-4-溴苯酚的合成方法。
其步骤为:(1)重氮化反应:将原料3-硝基-4-氨基苯酚溶解在氢溴酸中,在0-10℃下滴加亚硝酸钠水溶液反应1-3h,得到的3-硝基苯酚-4-重氮盐水溶液。
(2)溴化反应:将步骤(1)所得溶液滴加至溴化亚铜的氢溴酸水溶液中,搅拌40-50℃,进行反应经过析晶、过滤得到3-硝基-4-溴苯酚固体;(3)还原反应:向步骤(2)所得固体溶于乙醇中的溶液中加入氧化铁催化剂,加热至50-100℃,并向混合物中加入水合肼水溶液,进行2-5h反应,得到3-氨基-4-溴苯酚。
本发明的3-氨基-4-溴苯酚的合成方法设计合理、条件温和、易操作,产品收率较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申请人:大连凯飞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地址:116620 辽宁省大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双D港双D五街18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贾汉生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间氨基苯酚合成路线
间氨基苯酚(也称为1,3-二氨基苯)的合成路线有多种方法。
以下是其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合成路线:
原料:苯,硝酸,硫酸,氢氧化钠,氨水
步骤:
1. 将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混合,并加热至80℃左右,反应4小时得到硝化苯。
2. 经过冷却、稀释、中和等处理,得到邻硝基苯酚。
3. 将邻硝基苯酚和氨水在碱性条件下进行还原反应,得到间氨基苯酚。
需要注意的是,该合成路线中需要使用一些具有腐蚀性和毒性的化学试剂,操作时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证人身安全和环境卫生。
同时,为了提高产率和纯度,需要对反应条件进行仔细控制,并进行适当的分离和纯化处理。
18种酚类化合物标准品酚类化合物是一类含有苯环上的氧原子的化合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酚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通常也作为标准品在科学研究和实验室中使用。
请注意,酚类化合物的数量远远超过18种,这里只是列举了其中的一些:1.苯酚(Phenol):包含一个羟基的苯环化合物。
2.邻苯二酚(Hydroquinone):包含两个羟基的苯环化合物。
3.对苯二酚(Catechol):包含两个羟基的苯环化合物,与邻苯二酚异构。
4.间甲酚(Meta-cresol):三种异构体之一,含有羟基的甲基苯。
5.间羟基苯酚(Resorcinol):含有两个邻位的羟基的苯环化合物。
6.对羟基苯甲醛(Hydroxybenzaldehyde):含有羟基和醛基的苯环化合物。
7.对羟基苯酚(Hydroxybenzoic Acid):含有羟基和羧基的苯环化合物。
8.对硝基苯酚(Hydroxy-nitrobenzene):含有羟基和硝基的苯环化合物。
9.苯甲醇(Benzyl Alcohol):含有羟基的苯环化合物。
10.邻硝基苯酚(o-Nitrophenol):含有硝基和羟基的苯环化合物。
11.对硝基苯酚(p-Nitrophenol):含有硝基和羟基的苯环化合物。
12.对羟基苯乙醛(p-Hydroxybenzaldehyde):含有羟基和醛基的苯环化合物。
13.苯酚甲醛(Benzaldehyde):含有醛基的苯环化合物。
14.邻羟基苯甲醛(o-Hydroxybenzaldehyde):含有羟基和醛基的苯环化合物。
15.对甲酚(Para-cresol):三种异构体之一,含有羟基的甲基苯。
16.对羟基苯甲醇(p-Hydroxybenzyl Alcohol):含有羟基的苯环化合物。
17.对氨基苯酚(p-Aminophenol):含有氨基和羟基的苯环化合物。
18.邻氨基苯酚(o-Aminophenol):含有氨基和羟基的苯环化合物。
这只是一小部分酚类化合物的例子,具体使用的标准品将取决于实验的目的和需要。
3-aminosalicylic acid结构式3-氨基水杨酸,也称为3-氨基水杨酸盐或3-氨基丁氧基苯,是一种常用的药物,通常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
它的化学结构式如下:(图片为2-氨基水杨酸的结构式,bot不支持将3-氨基水杨酸的结构式显示在此,但文字描述可以对其进行解释)3-氨基水杨酸是一种含有氨基基团的苯酚衍生物。
它有一个苯环,一个氨基基团连接在苯环的3号碳上,还有一个羧酸基团连接在苯环的5号碳上。
因此,可以看出3-氨基水杨酸由苯环、氨基基团和羧酸基团组成。
氨基基团的存在使得3-氨基水杨酸具有碱性,它可以与酸反应形成盐。
在药物中,3-氨基水杨酸通常以其钠盐的形式出现,被称为3-氨基水杨酸钠。
这是因为3-氨基水杨酸钠在水中溶解度较高,更容易用于制备药物。
3-氨基水杨酸的药理作用主要与其对肠道的抗炎作用有关。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
这些疾病的发生与肠道黏膜的免疫失调有关。
3-氨基水杨酸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和释放,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肠道黏膜的病理变化。
具体来说,3-氨基水杨酸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减少炎症反应引起的疼痛和肿胀。
此外,3-氨基水杨酸还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
尽管3-氨基水杨酸钠在治疗炎症性肠病方面非常有效,但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和限制。
这种药物可能导致消化道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和腹泻。
一些患者还可能对3-氨基水杨酸钠过敏。
此外,长期使用高剂量的3-氨基水杨酸钠可能会导致肾功能损害和其他不良影响。
在使用3-氨基水杨酸钠治疗炎症性肠病时,应注意对剂量和疗程的控制,必要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监测。
此外,在用药期间应避免同时服用其他非甾体抗炎药物,因为它们可能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总之,3-氨基水杨酸是一种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的药物,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
尽管它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注意副作用和限制,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效果。
3-氨基苯酚化学品安全技术
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3-氨基苯酚 化学品英文名称:3-aminophenol 中文名称2:间氨基苯酚 英文名称2:m-aminophenol 技术说明书编码:663CAS No.:
591-27-5 分子式:
C 6H 7NO 分子量:109.12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本品不易经皮肤吸收。
吸入过量本品粉尘,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
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氨基苯酚 591-27-5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包装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中国M AC (m g /m3):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 AC (m g /m3):1TLVT N:未制定标准TLVW N:未制定标准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及时换洗工作服。
工作前后不饮酒,用温水洗澡。
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主要成分:纯品外观与性状:白色或浅黄色片状结晶。
熔点(℃):122~123沸点(℃):164(1.47kP a )相对密度(水=1):无资料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饱和蒸气压(kP a ):1.47(164℃))燃烧热(kJ /mol ):无资料临界温度(℃):无资料临界压力(MP a ):无资料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闪点(℃):无资料引燃温度(℃):无资料爆炸上限%(V /V):无资料爆炸下限%(V /V):无资料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醇、醚。
主要用途:用于制造染料、药物及塑料固化剂等。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禁配物:酸类、酰基氯、酸酐、氯仿、强氧化剂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LD 50:1000 m g /kg(大鼠经口)
L C50:无资料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废弃物性质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焚烧炉排出的氮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危险货物编号:61720 U N编号:2512包装类别:O53包装方法: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全开口或中开口钢桶;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运输注意事项: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法规信息: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6.1 类毒害品。
急性毒性:这部分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