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件发放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2
HB-JS/ZD-02技术文件及档案资料管理制度1总则1.1为了加强公司技术档案的管理,充分发挥技术档案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依据《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结合本公司实际工作的特点,特制定本规定。
1.2技术档案是公司生产经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在新技术、新产品、新设计、新工艺、新材料等技术研究、技术开发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并按归档要求整理归档的(包括文字、图纸、图表、数据、计算机盘片、声像等)产品研制档案、专题技术档案等。
1.3技术档案是技术研究和生产活动的真实记录,公司必须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使之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和有效地开发利用。
1.4技术档案工作是公司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产科研活动的重要环节,公司把技术档案工作纳入公司经营管理工作中,与工作紧密结合,实行生产与建档工作同步管理。
2技术档案归案制度2.1归档要求2.1.1各生产部门必须严格按要求的归档范围进行归档。
2.1.2各相关材料在立卷前应按照收发文簿或有关记录逐一核对,必须齐全、完整、准确、层次分明,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符合其形成规律。
2.1.3归档的文件材料必须经过系统整理,保证质量,做到分类科学保管期限划分准确、字迹清楚、装订整齐美观结实,不允许有金属物和用圆珠笔、铅笔、复写纸等书写(包括领导签字)。
2.1.4归档的文件材料应编制移交目录一式两份,交接时双方应清点核对无误后履行签字手续,各存一份。
2.2归档时间2.2.1本年度形成的文件材料,由主管单位文书或各专业处室统一整理、立卷,于次年6月末前归档。
2.2.2临时机构所形成的文件材料由临时机构在任务结束后归档。
2.2.3重大技术改革方面的科技文件,在取得成果经项目负责人审定后30天内归档。
2.2.4外购或内购设备的随机文件,在设备开箱当场验收后归档。
声像档案中,录像带归档要在形成年代的次年3月末前归档。
3技术档案收集工作制度3.1收集范围凡是本公司在生产、经营、管理等各项活动中形成的技术文件材料、图纸照片、底片、带等各类载体的原始资料都应进行收集。
整理人 尼克
文件收发记录
文件资料发放/下发登记表机构发放人员:
发放时间:
档案材料移交(接收)登记表今有向档案室移交留档材料,共计件,详细目录见清单。
移交单位(公章):接收单位(公章):
移交人:接收人:
移交(接收时间):年月日▲注:本清单一式两份,与档案室各存一份。
附件3:
商丘中电环保发电有限公司岗位职责与任职资格(集团
公司系统内)
整理丨尼克
本文档信息来自于网络,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我修正;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编号:D02-4.2受控文件清单编号:D03-4.2文件审批表编号:D04-4.2文件修改申请编号:D05-4.2编号:D06-4.2编号:D07-4.2技术标准登记表编号:D09-4.2质量记录清单编号:D10-4.2质量策划实施情况检查表编号:D11-5.4管理评审计划编号:D12-5.6管理评审通知单编号:D13-5.6管理评审报告编号:D14-5.6编号:D15-6.2编号:D16-6.2年度培训计划编号:D17-6.2职工花名册编号:D18-6.2设施管理卡编号:D19-6.3 序号:生产设施一览表编号:D20-6.3设施报废单编号:D21-6.3 序号:产品要求评审表编号:D22-7.2□初次审核□修订(原评审表号:)序号:定单确认表编号:D23-7.2 序号:供方评定记录表编号:D24-7.4 序号:合格供方名录编号:D25-7.4采购计划编号:D26-7.4 序号:采购要求单编号:D27-7.4 序号:采购单编号:D28-7.4 序号:领料单物料标识卡编号:D30-7.5 序号:物资发放卡顾客财产问题反馈表编号:D32-7.5 序号:编号:D33-7.6 序号:编号:D34-7.6计量校准计划编号:D35-7.6顾客满意度查表编号:D36-8.2 序号:编号:D37-8.2编号:D38-8.2 序号:审核组组长:组员:日期:第页共页1、审核目的:2、审核依据:GB/T 19001-2000 idt ISO 9001:20003、审核覆盖产品:4、审核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首次会议时间:月日时分末次会议时间:月日时分5、现场审核期间请被审核方有关人员参加下列活动:首、末次会议:最高管理者或其代表及与审核有关的管理人员参加。
审核活动:按审核日程安排,被审核方有关人员在本岗位。
6、审核安排:内审检查表编号:D39-8.2 共页第页审核员:不合格报告编号:D40-8.2 序号:内部体系审核报告(可另附纸叙述)编号:D41-8.2 序号:内审首、末次会议签到表编号:D42-8.2 时间:地点:不合格项分布表编号:D43-8.2 序号:进货验证记录。
文件编号:GXZC-4000-00 记录表格编写:审核:批准:版本:受控状态:发放编号:发布日期:年月日实施日期:年月日1、文件和资料发放、回收记录表GXZC-4201-012、文件修改记录GXZC-4201-023、文件修改申请表GXZC-4201-034、文件修改通知单GXZC-4201-045、文件破损与丢失补发登记表GXZC-4201-056、文件和资料销毁登记表GXZC-4201-067、文件和资料借阅登记表GXZC-4201-078、备份文件记录GXZC-4201-089、文件和资料留用申请单GXZC-4201-0910、公正性声明措施执行情况检查表GXZC-4202-0111、外来人员参观审批表GXZC-4202-0212、查阅保密资料申请单GXZC-4202-0313、仪器设备(标准物质)申购单GXZC-4203-0114、仪器设备(标准物质)验收单GXZC-4203-0215、供应商评价表GXZC-4203-0316、合格供应商登记表GXZC-4203-0417、___年度服务和供应品采购计划GXZC-4203-0518、检测委托单GXZC-4204-0119、合同评审单GXZC-4204-0220、分包申请表GXZC-4205-0121、分包方能力调查表GXZC-4205-0222、合格分包方名单GXZC-4205-0323、申诉和投诉处理记录表GXZC-4206-0124、客户意见征求表GXZC-4206-0225、不符合工作控制处理表GXZC-4207-0126、内部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GXZC-4210-0127、不符合项报告GXZC-4210-0228、会议纪要GXZC-4211-0129、整改措施报告GXZC-4211-0230、会议签到表GXZC-4211-0331、检测人员上岗报批表GXZC-4212-0132、人员学习记录表GXZC-4212-0233、培训申请表GXZC-4212-0334、年度培训计划GXZC-4212-0435、个人技术档案表GXZC-4212-0536、年度人员培训记录表GXZC-4212-0637、公司办公及试验环境卫生情况检查表GXZC-4215-0138、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报告GXZC-4217-0139、检测方法确认表GXZC-4218-0140、仪器设备(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记录表GXZC-4219-0141、更新标准实施审批表GXZC-4220-0142、新开展检测项目审批表GXZC-4220-0243、新开展检测项目验收表GXZC-4220-0344、仪器设备维修记录GXZC-4221-0145、计算机/自动化检测设备校核记录GXZC-4221-0246、计算机软件申购单GXZC-4221-0347、计算机软件验收单GXZC-4221-0448、仪器设备降级、停用、报废申请表GXZC-4222-0149、年度仪器设备周期检定/校准计划、实施记录表GXZC-4222-0250、仪器设备一览表GXZC-4222-0351、仪器设备周期检定/校准一览表GXZC-4222-0452、仪器设备档案资料借阅登记表GXZC-4222-0553、仪器设备租用/借出审批表GXZC-4222-0654、仪器设备租用/借出登记表GXZC-4222-0755、仪器设备(标准物质)送检通知书GXZC-4222-0856、年度仪器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和实施记录GXZC-4222-0957、仪器设备(标准物质)使用记录GXZC-4222-1058、停用仪器设备启用申请单GXZC-4222-1159、检定/校准证书和测试报告确认表GXZC-4223-0160、允许偏离申请表GXZC-4224-0161、样品出入库登记表GXZC-4225-0162、日常质量监督抽查记录GXZC-4226-0163、检测报告更改申请表GXZC-4228-01文件和资料发放、回收记录表序号:编号:GXZC-4201-01文件修改记录序号:编号:GXZC-4201--02文件修改申请表序号:编号:GXZC-4201-03年月日文件修改通知单序号:编号:GXZC-4201-04文件破损与丢失补发登记表序号:编号:GXZC-4201-05文件和资料销毁登记表序号:编号:GXZC-4201-06文件和资料借阅登记表序号:备份文件记录序号:文件和资料留用申请单序号:公正性和行为准则执行情况审查表序号:外来人员参观审批表序号:查阅保密资料申请单序号:序号:序号:供应商评价表序号:合格供应商登记表序号:批准人: 编制人: 日期:______年度服务和供应品采购计划序号:批准: 审核: 编制:日期: 年月日检测委托单序号:合同评审单序号:分包申请表序号:分包方能力调查表序号;合格分包方名单序号:申诉和投诉处理记录表序号:客户意见征求表序号:不符合工作控制处理表序号:内部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序号:不符合项报告序号:会议纪要序号:整改措施报告序号:XZC-4211-02会议签到表序号:检测人员上岗报批表序号:人员学习记录表序号:序号:序号:制表:审核:批准:个人技术档案表序号:年度人员培训记录表序号:公司办公及试验环境卫生情况检查表序号: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报告序号:编号:GXZC-4217-01检定单位:(章)检定员:审核:检测方法确认表序号:仪器设备(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记录表序号:负责人:设备管理员:更新标准实施审批表序号:序号:序号:仪器设备维修记录序号:编号:GXZC-4221-01计算机/自动化检测设备校核记录序号:编号:GXZC-4221-02校核人: 审核人:序号:序号:。
关于技术类文件及资料运行的若干暂行规定1.目的:为了使公司内部各类技术类文件及资料得到严格、有效控制,确保技术文件及资料的唯一性、准确性,规范、理顺技术类文件及资料发放、更改、回收的流程,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2.适用范围:适用于各部门、各车间技术文件及资料的使用单位。
3.职责3.1 技术部门负责技术文件及资料的编制、审核、更改、控制和管理工作;3.2 档案室负责技术文件及资料的发放、回收、销毁、更改登记工作;3.3 质检部负责技术文件及资料的审核、加工工艺的编制工作;3.4 生产部负责技术文件及资料的审核、再发放、再回收工作,确保技术文件及资料的准确、完整、有效运行。
4 规定4.1 技术文件及资料的发放:4.1.1 经技术部门审核后的技术文件及资料,由技术部门加盖红色的“受控”章,加盖确认日期的“年月日”、加盖红色的“生产”或“试制”或“检验用图”或“外协”章,交档案室保管员保管;4.1.2 生产部门需要技术文件及资料时,由生产部门计划员到档案室领取,由档案室保管员填写《文件发放、回收记录》表单,并登记签字备案,生产用的文件及资料上必须盖有:红色的“生产”或“试制”章、“年月日”章、“受控”或“非受控”章;4.1.3 生产计划员领取的技术文件及资料必须经生产副总或生产调度及质检部负责人二部门重新进行审核、确认,经确认签字无误后,生产计划员方可将文件及资料发放到生产车间使用;4.1.4 生产部门在发放技术文件及资料时,必须做到由各生产车间主管领取、签字、登记,严格执行谁领取谁收回的原则;4.1.5 检验部门需技术文件及资料时,需检验部门负责人到档案室领取,领取的文件及资料也须经生产副总或生产调度及质检部负责人审核、签字,经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档案保管员填写《文件发放、回收记录》表单,并登记签字备案,检验用的文件及资料上必须盖有:红色“检验”或“试制”章、“年月日”章、“受控”或“非受控”章;4.1.6采购部门需技术文件及资料时,由采购部门负责人到档案室领取,发放到外购、外协供方单位的技术文件及资料必须经生产部、质检部二部门的负责人签字确认,由采购部门填写《外协、外购单位技术文件及资料发放登记表》,方可将技术文件及资料交于供方单位,不生产时并及时追回交档案室保管员,外协用的文件及资料上必须盖有:“外协”章、“年月日”章、“受控”或“非受控”章;4.1.7 对于各技术文件及资料,相关部门在使用过程中不得在文件及资料上进行涂改、撕毁,不准私自外借,必须确保文件及资料的清晰、完整;4.1.8 相关在使用技术文件及资料时,丢失或遗失了,应及时报部门主管,部门主管在接到报告后,应及时查明原因,追究责任,必要时报总经理或报送司法部门处置;4.1.9 对于丢失或遗失的技术文件及资料相关部门需重新领取的,必须经副总经理以上领导审批后方可领取;4.1.10对于相关部门需要的“临时性”或“一次性”的技术文件及资料,相关部门需以《信息联络处理单》形式提交技术部门,得到认同后,由技术部门按上述流程发放,并在文件及资料上加盖“临时”或“一次性”章,以便区分。
技术文件管理规程1、目的为了对公司的技术文件进行有效管理,确保技术文件在受控状态下运行,不因技术文件而造成制造质量事故的发生。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的所有技术文件的管理3、职责3.1技术部为技术文件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技术文件的编号、编制、更改、档案管理等工作。
3.2各部门配合技术部执行技术文件的规定。
4、控制办法4.1技术文件的编号4.1.1 产品图样编号按JB/T5054.4-2000《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编号原则》或按用户来图执行;4.1.2 企业标准的编号为Q/LW ×××(文件编号)-××××(年号)4.1.3 工艺文件编号根据我公司实际情况,并结合国家标准规定,工艺文件编号方法如下:××××-××××(工艺文件特征号包括工艺文件类型代号和工艺方法代号两部分,每一部分均由两位数字组成)。
登记顺序号在每一文件特征号内由年份的后2位数字和序号组成。
工艺文件类型代号按JB/T9166-1998标准中表1规定;工艺方法代号按JB/T9166-1998标准中表2规定;工艺文件编号时需要登记,登记表推荐在附录A 中;经多处修改后重新描晒的工艺文件在其原编号后加A 、B 、C 等,以示区别。
4.1.4工艺装备编号方法× × ×- ×××说明:工装类的划分及代号按JB/T9164-1998标准中表1;工装组的划分及代号见 登记顺序号文件特征号顺序号 分组代号 组代号 类代号JB/T9164-1998标准中表 2 (类代号以数字表示为例) ;工装分组的划分及代号见JB/T9164-1998标准中表3~9(类代号以数字表示为例);工装做较大修改时,可在顺序号后加字母A、B、C等加以区别。
4.1.5更改通知单编号×××—××类代号:产品—P 工艺—Y序号工装—Z 模型—M年号临时脱离文件—L 其他—Q类代号4.2技术文件的编制和审批4.2.1图纸的编制审批4.2.1.1白图、草图或底图均应签字,手续不健全的图纸及技术文件,标准化人员拒绝进行审查,制图人员拒绝制图。
2018技术文件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涉及到的所有技术文件,包括:设计文件、产品图样、技术标准、工艺文件和生产设备操作规程,也包括外来标准和客户提供的图样等技术文件编制:技术中心审核:批准:版本号: V1.0发文日期:2018/11/27目录一、目的二、适用范围三、职权和职责四、管理标准和管理要求1. 技术文件的定义2. 技术文件的分类3. 技术文件的签署4. 技术文件的发放5. 试制阶段图纸文件的管理6. 生产阶段图纸文件的管理7. 技术文件的借阅、复制、归档和保管8. 技术文件的更改9. 技术文件的换版10. 技术类文件的更换、回收、作废、销毁11. 生产现场工艺文件管理规定12. 客户提供的技术类文件和外来文件的管理13. 技术文件的保密五、管理规定2/ 8六、附则一、目的为保证技术工艺文件的完整性,统一技术文件的管理标准,确保所编制和管理的技术文件正确、有效,保证质量要求及生产正常进行,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涉及到的所有技术文件,包括:设计文件、产品图样、技术标准、工艺文件和生产设备操作规程,也包括外来标准和客户提供的图样等技术文件三、职权和职责1.技术中心是技术文件的管理部门,负责技术文件的编制、审核,并负责所有技术文件编号、发放、回收、归档、更改、作废的处理2.技术文件的编制和管理:技术中心负责人编制,技术中心总监审核,由总经理批准发文3.生产用工艺文件,如工序卡、过程卡、作业指导书,由制造中心各生产部专人编制,送技术中心审核,由技术中心总监批准4.外来图样、标准由技术中心负责人识别、核对,经技术中心总监审核报总经理批准四、管理标准和管理要求技术文件是公司的核心机密,是公司进行生产和管理工作的依据,是公司保持竞争力的有力保障,每一位员工都有义务和责任保证技术文件的完整性、有效性以及保密性3/ 8。
ISO9001、HSPM认证的组织需要准备资料;一、文件和记录的管理:;1.《受控文件清单》、《记录清单》;;2.《外来文件清单》:;;3.文件发放回收记录;;4.各部门的记录清单;;6.技术文件清单(图纸、BOM表及发放记录);;7.文件定期检查的记录;二、管理评审(三体系均适用):;8.管理评审计划;;9.管理评审会议的“签到表”;;10.管理评审记录(ISO9001、HSPM认证的组织需要准备资料一、文件和记录的管理:1.《受控文件清单》、《记录清单》;2.《外来文件清单》:;3.文件发放回收记录;4.各部门的记录清单;6.技术文件清单(图纸、BOM表及发放记录);7.文件定期检查的记录。
二、管理评审(三体系均适用):8.管理评审计划;9.管理评审会议的“签到表”;10.管理评审记录(各部门的管理评审输入);11.管理评审报告;12.管理评审后的整改计划和措施;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记录。
13.跟踪验证记录。
三、内审方面(三体系均适用):14.年度内审计划;15.内审计划及日程安排16.首次会议记录;17.内审检查表(记录);18末次会议记录;19.内审报告;21.不符合矩阵图22.不符合项报告23.纠正措施验证记录;四、业务部门:24.订单评审记录;25.顾客清单;26.顾客满意程度调查、统计分析结果;27.售后服务记录;28、客户财产的记录;29.客户沟通的记录;30.有害物质搜集的记录;五、采购部门:31.合格供方名录;32.供方交期达成状况的统计;33.评鉴资料(调查表、评鉴表、三证、风险评估表、环保协议、有害物质成分展开表、采购标准等传达的证据);34.采购订单(应经总经理批准);36.供方再评价的记录;六、仓储37.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名细台帐;38.现场物料的标识、区域划分、温湿度管理;39.入、出库手续;40盘点记录;七、设备方面41.设备清单;42.检修计划;43.设备日常维护保养记录;44.分外过程设备认可记录;八、生产方面:45.生产日报表;46.不合格品处理记录;47.产品的防护、标识以及区域划分;48.作业文件(图纸、工艺规程、检验规程、操作规程到现场)配备;49.设备/工装夹具日常管理的记录;50.现场标识(产品标识、状态标识、设备标识);51、车间环境确认的记录(尘埃粒子的测量、静电环确认的记录等);九、品质方面:51.来料、制程、出货的检验标准52.检验记录(包括环保要求);53.客诉报告及客诉清单;54.监视和测量设备清单及校准计划;55.异常处理的记录;56.有害物质管控的标准、有害物质清单;57. ICP测试报告清单;58.成品有害物质检测送检计划;59.有害物质的消减计划;60.有害物质超标时的应急处理;十、人力资源61.岗位人员任职要求;62.各部门培训需求;63.年度培训计划;64.培训记录;65.分外工种名单(经有关负责人批准上岗的、及有关证件);66.员工档案;十一、产品设计开发方面68.产品规格书;69、BOM表、图纸(含HSF要求);70.高风险材料清单;71.样品承认书申请ISO14001体系需要的资料清单1、法律地位的证明文件(如:营业执照)的复印件;;2、环评批复、三同时验收报告;3、环境验收报告、消防验收报告;4、排污许可证、执照和授权(必要时);5、废弃物处理签订的协议;6、监测记录(废水、废气、厂界噪声等);7、工艺流程图;8、化学品MSDS(危险化学品使用说明书)及管理记录;9、内外部沟通信息;10、组织能源、资源的使用、生产过程的记录;11、组织环境处理设备、设施的资料;(必要时)12、组织机构图;13、环保守法证明;14、适用的法律法规清单;15、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严重环境因素清单;16、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方案检查表;17、应急演练记录;18、消防设施点检记录;19、培训计划及记录;20、严重岗位清单;21、施加影响相关方名录及控制结果。
医院管理和技术性文件及质量记录控制程序1、目的对与医院管理体系有关的法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流程、诊疗、护理常规、操作规范等管理性和技术性文件及质量记录等资料进行控制,确保医院各部门使用有效的文件和资料。
2、适用范围适用于医院管理和技术性文件及质量记录的管理和控制。
3、职责:3.1 院长负责批准发布管理和技术性文件及质量记录。
3.2 分管院长负责审核相关行政职能科室上报的管理和技术性文件及质量记录。
3.3 各相关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审核经分管院长审核同意后的管理和技术性文件及质量记录。
3.4 各相关的行政职能部门负责审核分管科室上报的管理和技术性文件及质量记录。
3.5 各相关的行政职能部门和科室负责制定相关管理和技术性文件及质量记录。
3.6 质控科负责对所有文件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对失效或作废文件的销毁。
3.7 质控科是本程序的归口部门,负责对所有文件进行管理、控制。
4、工作程序编制、修改、废止文件流程图:职能各科室 行政职能部门分管院长相关质量管理委员会 院长 质控科是否是否是否编制、修改、废止、申报审核审核终止批准归档、编码、废止组织学习 培训学习、培训、执行PD CA审核编制、修改、废止、申报终止PD CA发放或回收考核流程执行情况4.1 文件分类与编码4.1.1 按文件的性质分为法规、制度、职责、流程、常规、质量记录。
4.1.2 编码规定:各类文件由质控科统一编码,各项编码不得重复;用大写汉语拼音字母表示,2个拼音字母为一组形成一个代码;文件编号第1组为医院名称代码(NJ),第2组为按文件性质的名称代码:法规(FG)制度(ZD)职责(ZZ)流程(LC),常规(CG)、质量记录(ZJ).第3组为职能部门代码(见各部门代码一览表);每组代码间用“/”分隔,最后一组代码可加流水号。
如:院办质量记录表格编码:NJ / ZJ / DB 01 流水号医院名称质量记录党办医院各部门代码一览表:院办YB 党办、工会DB 纪检监察室JJ 人事科RS 医务部YL 护理部HL 科教科KJ 院感科YG 公卫科GW 医保科YB 社医科SY 客管办KG 质控科ZK 药管科YJ 财务科CW 审计科SJ 总务科ZW 保卫科BW 信息科XX 项目办XM 医调办YT4.1.3 外来文件编码以原始文号为标识。
技术状态管理规范(ISO9001-2015)1. 目的应用技术和行政管理手段,通过标识、控制、纪实和审核的技术的和管理活动对产品技术状态项目实施有效控制,保证能够使用正确、协调、现行有效的技术状态文件,确保产品实物与相应文件在研制生产全过程中,保持文实相符,文文一致,并具有可追溯性。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有合同要求进行技术状态管理的产品研制、生产过程。
3. 职责3.1产品部是产品技术状态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确定技术状态管理项目,指挥技术状态的标识、控制、纪实和审核。
3.2生产部、各车间实施产品技术状态的标识、控制、纪实和审核。
3.3质量管理部负责对技术状态管理进行监督检查。
4. 工作流程4.1技术状态管理工作流程见附录A5. 工作内容5.1确定技术状态管理项目(产品)5.1.1 为了分阶段、稳定地实现产品规定的功能和物理特性,保持产品技术状态的相对稳定,应对产品的技术状态进行管理。
5.1.2 技术状态的管理需要相当的经费和人力的支出。
因此,通常只对大型、复杂的产品工程项目进行技术状态管理。
合同无要求时,在设计更改时对技术文件实施技术状态更改的标识和控制。
5.1.3 选择技术状态项目,以功能特性、物理特性能够单独管理为准则,将产品分解为逻辑相互关联的硬件、软件或它们的组合。
5.1.4 一般选择下列项目为技术状态管理项目:a) 复杂的系统或分系统项目;b) 跨单位、部门的大型项目;c) 在风险、安全、完成作战任务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的项目;d) 采用了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新研制复杂项目;e) 与其他项目有重要接口和共用分系统的项目;f) 在使用和维修方面有特殊要求的项目。
5.1.5 需执行技术状态管理的项目(产品)应根据顾客的要求列入合同。
技术部应在产品研制计划中确定技术状态管理的项目(产品),并通知相关职能部门和项目负责人。
5.2建立技术状态基线5.2.1 技术部和产品项目负责人应根据QH/QP07.01-2010《产品实现的策划控制程序》,在产品实现的策划时,按照产品研制阶段的划分确立产品技术状态的功能基线、分配基线和产品基线的时机,并纳入产品的质量计划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