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 格式:ppt
- 大小:140.50 KB
- 文档页数:82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管理规范一、设计准则㈠、采场布置及结构参数(一般原则)1、阶段高度60m,矿块规格(宽×高):(70m~80m)×60m;分段高度15m,进路间距15m。
2、采准切割工程布置:各分段由斜坡道相连通,在矿体上、下盘及侧翼布置分段联络道,再从联络道开始平行布置回采进路,进路方向遵循与原空场法长度方向一致的原则。
每70~80m划分一个盘区(5条进路),每个盘区布置一条出矿溜井。
3.切割工程布置:当进路长度小于80m时,在进路的一端拉切割立槽,当进路长度大于80m时,在进路的中间拉切割立槽。
㈡、各工程规格及设计原则1、分段联络道:应能连通所有出矿进路,垂直出矿进路的分段联络道应与矿岩边界距离为10~15m,并尽可能保持平直,拐弯处尽可能避免弯度过大(两条路夹角小于90°)。
规格3.7m×3.4m(宽×高),两侧开挖水沟,两侧帮壁每隔3m打挂线眼,眼深0.3m,挂线眼高度沿进路侧2.9m,挂风筒布;巷道另一侧2.5m,挂风、水管路及电缆。
2、出矿进路:规格3m×3m(宽×高),矩形断面,应尽可能遵守上下分段交错布置原则。
3、切割平巷:规格4m×3m(宽×高),矩形断面,除满足一般要求外,在矿岩接触带处帮壁应进入矿体0.5m~0.8m,满足支钻需要。
4、切割天井:规格2m×2m,矩形断面。
除满足一般设计原则外,应充分考虑⑴、在矿体赋存高度≤15m时,切割天井上掘高度应超出理论矿体边界约2m;⑵、在矿体赋存上部矿岩界限不规整时,切割天井应布置在矿体赋存较高端。
㈢、凿岩:采用YGZ-90钻机、凿岩台车钻凿中深孔1、拉槽孔设计:采用YGZ-90型钻机、凿岩台车凿上向垂直中深孔。
⑴、拉槽孔设计一般原则:孔距1m,排距1m,防止透孔,孔深应低于上分段底板0.5m;对边角矿体,孔深应低于切割天井高度1m,但应超出矿岩理论界线1m;必须标明孔深、炮孔间距、排距。
一、球状药包爆破。
(1)一般爆破使用的是柱状药包,经过试验发现,当爆药的类型及药量相同的情况下,球状药包的爆破漏斗体积是柱状药包的四倍。
球形药包起爆后应力波从药包中心向各个方向均匀传播,因而能量的利用比较充分。
而柱状药包起爆后,爆轰压力主要是沿轴线方向传播,在能量利用上,不如球状药包。
因而球状药包爆破比柱状药包爆破效果好得多。
(V球=4V柱)二、VCR法的应用加拿大的什么矿在回采矿柱时,采用了这种方法,并且取得了良好效果。
后来加拿大的森特纳来铜矿,用VCR法回采矿房。
回采矿柱时(矿房已充填完毕),钻凿了炮孔直径为165mm,它是在矿柱上部开开掘平巷,然后在切割平巷中打下向平行深孔。
炮孔呈梅花形布置。
爆破时先把每个炮孔的孔底塞好,然后装上砂子,之后再装上球状药包,进行爆破。
每次爆破约4米的水平层矿石,每次爆破的药量一般控制在90-160kg要掘进分段凿岩巷道及切割槽工程。
(2)钻孔、装药、爆破等项工作都集中在同一空间进行,工作人员和工人不必进入采场或掘进工作面,故工作安全可靠。
(3)爆破效果好,工程质量高,由于爆药的能量利用充分。
因而崩矿效果好,例如直径为165mm的深孔,每米孔崩矿量为30吨以上,矿石块度均匀,二次破碎工作量少。
四、使用VCR结前提条件(1)必须有高效率,高质量的钻机,要求钻速快,偏斜度小的钻机。
而提高风压是很重要的。
森特纳来矿将风压,由4.55~6.7kg/cm2,提高到17.5 kg/cm2,大大地加快了钻孔速度。
(2)对于开采中厚的急倾斜矿体且矿石和围岩中的稳固矿体,采用VCR法是有效的。
总之,VCR法虽然只有十多年的历史,但事实说明,这种方法是有前途的一种方法。
五VCR法在美国霍姆斯太克金矿的推广与应用情况。
美国南达科他州霍姆斯太克(Homestake)金矿推广VCR法获得了较好效果。
该矿是美国唯一的大型地下金矿,有105年的开采历史,现有职工1700人,矿石生产能力C200吨/日,黄金产量1200盎司/日。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矿设计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是一种常用的采矿方法,广泛应用于矿山开采中。
它的特点是在矿体上部分段段开采,通过崩落来实现矿石的自然下落和采出。
本文将详细介绍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设计原理和操作流程。
一、设计原理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矿是基于以下原理:在矿体上部分段段开采,通过崩落来实现矿石的自然下落和采出。
该方法的关键是选取合适的段段长度和崩落周期,以确保矿石能够顺利下落到矿井底部,并通过提升设备将其运出矿井。
二、操作流程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矿的操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安全措施:在进行采矿作业前,必须确保矿井通风正常、支护设施完好,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设置警示标志、安装安全网等。
2. 矿体分段:根据矿体的性质和采矿条件,将矿体分为若干个段段,每个段段的长度一般在10-20米左右。
分段时需要考虑矿体的稳定性和采矿效果,避免过长或过短的段段。
3. 预处理:对每个段段进行预处理,包括爆破、支护等工作。
爆破是将矿石破碎为适当大小的块体,以便于后续的崩落和运输。
支护是为了确保矿体的稳定,防止崩落过程中发生事故。
4. 崩落操作:在预处理完成后,可以进行崩落操作。
一般采用控制爆破的方式,通过合理的装药和引爆顺序,使矿石以适当速度下落。
崩落过程需要密切监控,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
5. 运输和处理:崩落完成后,矿石将自然下落到矿井底部,然后通过提升设备将其运出矿井。
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矿石的稳定性和运输效率,确保矿石能够安全地运出矿井。
三、优缺点分析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矿具有以下优点:1. 采矿效率高:通过分段崩落的方式,可以快速采出大量矿石,提高采矿效率。
2. 成本低:相比其他采矿方法,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设备投资和运营成本较低。
3. 适应性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矿体,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但是,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矿也存在一些缺点:1. 安全风险: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矿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如崩落不均匀、矿石堆积等。
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的应用及创新摘要:对于矿山开采而言,选择合适的采矿方法至关重要。
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是一种安全性比较高的方法,而且其还可以在比较小的空间内应用,机械化程度也更加理想,可以说是一种非常优秀的采矿方法。
基于此,本文先是对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优缺点进行了介绍,对其在国内外的应用进行了阐述,之后又以小官庄铁矿为例,对其应用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进行了研究,最终得出结论小官庄铁矿应用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应用;创新1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介绍1.1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矿法优点一、安全性高。
在回采巷道当中就可以完成多项工作,很多大块矿石会直接进入回采巷道就,在其中就可以进行二次破碎,所以比较安全。
二、采矿方法结构没有什么难度,回采工艺也没有什么复杂性,很容易就要达标,还可以使用很多大型无轨设备。
三、机械化程度比较理想。
1.2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矿法缺点一、回采巷道通风困难。
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主要是因为回采多是独头作业很难形成贯穿风流,对于这个问题想要有效解决就要对采矿方法结构进行改进,同时还要建设良好通风系统并采取消沉措施。
[1]二、矿石损失和贫化情况严重。
之所以出现这个问题,一方面是因为矿体赋存条件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采矿方法本身存在问题。
应用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每次崩矿量都不会太大,而且和矿岩接触面积并不太小,所以岩石混入率不会太低。
但如果矿体厚度比较大且切斜度比较高,还有就是残留下面回收条件良好,那么应用该采矿方法之后,矿岩混杂层厚度就会比较高,矿石损失和贫化率也会有所下降。
反之,很多矿石都会因为回收不及而形成损失,很难形成厚度比较高的矿岩混杂层,最终就会出现非常严重的岩石混入情况。
1.3我国应用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的情况我国自从引进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之后,也对其结构参数进行了调整,最初设置的参数只有10m×10m,但之后很多矿山在应用该方法的时候都对参数结构进行了加大,如后和睦山铁矿、小官庄铁矿、眼前山铁矿、北洺河铁矿、梅山铁矿、大红山铁矿等等,他们分别将结构参数变为了12m×15m 、15m×15m、15m×15m、15m×18m、15m×20m和20m×20m,而且这些铁矿当前已经应用了4m3和6m 3铲运机。
高分段(大参数)无底柱分段崩落施工工法高分段(大参数)无底柱分段崩落施工工法一、前言高分段(大参数)无底柱分段崩落施工工法是一种适用于大跨度高分段结构的施工技术。
通过合理的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能够稳定地完成高分段结构的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期。
二、工法特点1. 高效性:该工法通过大参数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方式进行施工,可以快速完成大跨度高分段结构的建设,提高施工效率。
2. 节约成本:采用该工法可以减少模板支架的使用,节约成本,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灵活性:该工法适应性强,适用于各种类型和规模的高分段结构施工。
三、适应范围高分段(大参数)无底柱分段崩落施工工法适用于大厅、体育馆、桥梁等大跨度高分段结构的施工。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的工艺原理是通过将大跨度高分段结构分为若干个小段,并采用无底柱的分段崩落方式进行施工。
在实际施工中,根据结构的设计要求和安全要求,采用相应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以确保施工过程的稳定和成功。
五、施工工艺1. 准备工作:包括施工设备、机具设备的调试和安装,施工现场的清理和布置等。
2. 前加固工程:对结构进行加固处理,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3. 模板支架的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计划,按照相应的工艺要求和操作规程,对模板支架进行安装并进行检查。
4. 分段崩落: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计划,进行分段崩落工序,通过无底柱的崩落方式进行施工。
5. 后加固工程:在分段崩落完成后,对结构进行后加固处理,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6. 完工验收:对施工质量进行验收,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
六、劳动组织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工艺要求和施工计划,合理组织劳动力,确保施工工序的顺利进行。
七、机具设备在该工法中,需要使用模板支架、无底柱等专用机具设备,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八、质量控制为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需要对模板支架、无底柱等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材料质量、加工质量和装配质量等。
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一、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的特点:1、将矿块划分为分段,在分段进路中进行落矿、出矿等回采作业,不需要开掘专用的出矿底部结构。
2、崩落矿石在崩落围岩覆盖下放出。
二、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的主要方案:1、常用的分段高度为10~12m,通过斜坡道、设备井、电梯井与各分段的联络巷道相联系。
2、分段联络巷道一般位于矿体下盘,通常每隔10m左右掘进一条回采进路,上下分段的回采进路采用菱形布置。
3、在进路的端部开切割槽,以切割槽为自由面用中深孔或深孔挤压爆破后退回采,每次爆破1~2排炮孔,崩落矿石在崩落的覆盖岩石下,从进路的端部用铲运机、装岩机等出矿设备运到放矿溜井。
4、在上一分段退采到一定距离后,便可开始进行下一分段的回采。
5、此方法掘进回采进路、钻凿炮孔、出矿可以在同一矿块的不同分段同时进行。
三、矿块结构参数:1、阶段高度:阶段高度一般为50~70m,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与阶段高度的制约关系不太大,在实际开采中可按一般的开采原则选择阶段高度。
2、分段高度:分段高度主要受设备能力的限制,目前国内的分段高度一般采用10~12m,为了减少采准工程量,在凿岩设备能力允许的条件下,可适当加大分段高度。
3、进路间距:在分段高度确定后,便可根据放矿理论,使其损失、贫化指标最佳的原则来确定进路间距。
4、进路的规格和形状:回采进路的规格和形状对出矿工作有很大影响,在保证巷道顶板和眉线稳固的条件下,需从以下方面加以考虑:a.进路宽度应尽可能大,以增大放出体的宽度,提高矿石回收率和便于出矿设备运行。
b.进路的高度在满足凿岩设备及通风管道布置的要求时,应尽可能低,以减少残留在进路正面的矿石损失。
c.进路的顶板以平顶为好,以便矿石能均匀地在全宽上放出,若顶板呈拱形,矿石将集中在拱顶部放出,容易造成废石提前流出。
d.国内常用的进路宽度为3~4m, 高度为3m。
四、采准与切割(一)采准工作1、矿块的划分与放矿溜井的布置a.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矿块的划分,一般以一个放矿溜井所服务的范围划分为一个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