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合成氯虫苯甲酰胺
- 格式:pdf
- 大小:219.45 KB
- 文档页数:5
2,3-二氯吡啶为原料合成氯虫苯甲酰胺的全产业链合成工艺1. 引言1.1 概述氯虫苯甲酰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的重要农药,具有良好的杀虫效果和环境友好性。
目前,氯虫苯甲酰胺生产工艺主要依赖于2,3-二氯吡啶作为原料进行合成。
因此,研究和优化2,3-二氯吡啶的合成工艺以及氯虫苯甲酰胺全产业链合成工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引言、2,3-二氯吡啶的合成、氯虫苯甲酰胺的合成工艺以及全产业链合成工艺方案设计与分析等方面进行论述和分析。
首先概述了文章的研究目的和结构,随后详细介绍了2,3-二氯吡啶的合成方法及其反应过程与条件控制。
接着,讨论了氯虫苯甲酰胺的合成工艺中所涉及到的反应机理和路径选择,并阐述了对其工艺进行优化和条件控制以提高产品纯度的策略。
然后,提出了氯虫苯甲酰胺全产业链合成工艺方案设计的要点,包括原料准备与收集流程设计、反应器及设备配置方案设计与优化,以及工艺流程的安全控制方案设计和评估。
最后,总结了主要研究结果并进行分析,并对全产业链合成工艺的可行性和前景展望进行评价。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研究2,3-二氯吡啶合成氯虫苯甲酰胺的相关内容,探索优化氯虫苯甲酰胺生产工艺,并设计可行的全产业链合成方案。
通过对整个合成工艺过程进行分析和实验验证,旨在提高氯虫苯甲酰胺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并为农药生产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2. 2,3-二氯吡啶的合成2,3-二氯吡啶是合成氯虫苯甲酰胺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工艺具有关键意义。
本节将详细介绍2,3-二氯吡啶的合成方法、反应条件与催化剂选择以及反应过程中产率优化策略。
2.1 化学反应原理2,3-二氯吡啶的合成通常采用硫酸铜催化的氧化反应。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p-氯苯甲酰胺+ 氧气+ 硫酸铜=> 2,3-二氯吡啶+ 苯甲醛+ HCl这个反应是一种多步连续反应,包括中间体形成、氧化和裂解等步骤。
其中,硫酸铜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2.2 反应条件与催化剂选择在这个合成过程中,一些关键因素需要考虑,包括温度、压力、溶剂和催化剂选首先,温度对该反应的速率和产率都有着很大影响。
氯虫苯甲酰胺合成工艺
一、主要原料:亚硝酸、异丙醇、苯甲酰胺、硫酸铵。
二、反应操作:
1.将400mL异丙醇中放入1.76g亚硝酸和41.6g硫酸铵混合,加热浓
缩至蒸发到60mL,相当于异丙醇/水混合物为1:1;
2.将苯甲酰胺通过有机溶剂精分,再溶于上述固体混合物中;
3.继续加热,蒸馏去除余水,收集上游液体,滤渣后即得氯虫苯甲酰胺。
三、其他操作:
1.检查氯虫苯甲酰胺产品情况,合格的可以作为最终产品使用;
2.否则可以进行提纯,使用色谱柱或溶剂萃取等方法来提纯;
3.成品检查,检查成品是否符合质量要求,若不符合,可以进行改善。
氯虫苯甲酰胺合成工艺流程氯虫苯甲酰胺的合成主要包括芳香胺的氯化磺化反应、氯化磺化物的取代反应和酰胺化反应等几个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步骤的工艺流程。
1.芳香胺的氯化磺化反应芳香胺是氯虫苯甲酰胺的合成原料之一,通常选择间甲酚作为芳香胺的原料。
反应方程式如下:H₃C-C₆H₄-OH + Cl₂SO₂ → H₃C-C₆H₄-Cl + HClO₃S其中,Cl₂SO₂是氯化磺化合物,它是由二氧化硫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得到的。
在反应条件下,将间甲酚和氯化磺加入反应釜中,控制反应温度在50-60°C,反应时间为1-2小时,反应结束后得到芳香胺氯化磺化物。
2.氯化磺化物的取代反应将得到的芳香胺氯化磺化物与二氯乙烷进行取代反应,得到氯代芳烃。
反应方程式如下:H₃C-C₆H₄-Cl + ClCH₂CHCl₂ → H₃C-C₆H₄-NH-SO₂Cl + HCl在反应条件下,将芳香胺氯化磺化物和二氯乙烷加入反应釜中,控制反应温度在80-90°C,反应时间为3-4小时,反应结束后得到氯代芳烃。
3.氯代芳烃的酰胺化反应将得到的氯代芳烃与氯乙酰氯进行酰胺化反应,得到氯虫苯甲酰胺。
反应方程式如下:H₃C-C₆H₄-NH-SO₂Cl + ClC₂H₃OCl → H₃C-C₆H₄-NH-CO-C₂H₃Cl + HCl在反应条件下,将氯代芳烃和氯乙酰氯加入反应釜中,控制反应温度在60-70°C,反应时间为5-6小时,反应结束后得到氯虫苯甲酰胺。
以上就是氯虫苯甲酰胺的合成工艺流程,通过对芳香胺的氯化磺化反应、氯化磺化物的取代反应和酰胺化反应等几个步骤的介绍,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氯虫苯甲酰胺的合成过程。
这一合成工艺流程不仅需要控制好反应条件,还需要注意原料的纯度、反应物的比例以及反应釜的密封性等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够得到高纯度、高产率的氯虫苯甲酰胺产品。
当然,在实际生产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工艺流程进行调整,以获得最佳的合成效果。
氯虫苯甲酰胺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方法一。
将吡唑酸作为起始原料,在三乙胺的作用下,以乙腈作溶剂,与3-甲基-2-氨基-5-氯苯甲酸,通过甲基磺酰氯氯化,缩合脱掉两个水分子,
得到苯并噁嗪酮;再以THF作溶剂,用甲胺开环合成氯虫苯甲酰胺。
•方法二。
将3-甲基-2-氨基-5-氯苯甲酸和甲胺在三乙胺作用下进行反应合成,获得中间体3-甲基-2-氨基-5-氯苯-N-甲基苯酰胺;再用吡唑酸合成氯虫苯甲酰胺。
•方法三。
以丁烯二酸酐和2,3一二氯吡啶为起始原料经8步反应合成中间体3一溴一1一(3一氯吡啶一2一吡啶基)一1H一吡唑一5一甲酸;
以2一氨基一3一甲基苯甲酸为原料经1步反应合成中间体5一氯一2
一氨基一3一甲基苯甲酸甲酯;再经过酰胺化、磺酰氯氯化两步反应合成氯虫苯甲酰胺。
氯虫苯甲酰胺的合成研究1产品简介1.1中英文名称,分子式,结构式中文名称:氯虫苯甲酰胺英文名称:chlorantranili-prole,Rynaxypyr化学名称:3-溴-N-{4-氯-2-甲基-6-[(甲氨基) 羰基]苯基}-1-(3-氯-2-吡啶基)-1H-吡唑-5-甲酰胺其他名称:康宽;普尊分子式::C18H14BrCl2N6O2结构式:1.2物化性质氯虫苯甲酰胺纯品外观为灰白色结晶粉末,比重(对液体要求)1.507g/mL,熔点 208~210 o C,分解温度330℃,相对密度 (20℃) 1.51 g/mL,溶解度(20~25下,mg/L):水1.023、丙酮3.446、甲醇1.714、乙腈0.711、乙酸乙酯1.144。
,蒸气压 (20℃) 6.3×10-12 Pa,无挥发性,Henry 定律常数 (20℃) 3.2×10-9 Pa·m3,油水分配系数 LogPow(20℃,pH 7) 2.86,离解常数 pKa (20℃) 10.88。
氯虫苯甲酰胺35%水分散粒剂对虹鳟鱼LCso(96h)>3.2mg/L(该制剂在水中的最大溶解度为3.18mg/L):北美鹌鹑LDso>2 250mg a.i./kg;蜜蜂经口LDso(48h)340.5ug/蜂(>l 19.19lxg a.i./蜂),接触LDso(48h)>285.7txg/蜂(>100~g a.i./蜂);家蚕LCso(食下毒叶法,96h)0.018 2 mg/l。
对鱼中毒或以下;对鸟和蜜蜂低毒;对家蚕剧毒,高风险。
氯虫苯甲酰胺200g/L悬浮剂对虹鳟鱼LCso(96h)>9.4mg/L(1.73mg a.i/L);北美鹌鹑LDso>2 000mg a.i./kg:蜜蜂经口LD50>541ug/蜂(114.1ug a.i./蜂),接触LDso>541ug/蜂(>100~g a.i./蜂);家蚕LCso 0.016 6mg/L。
氯虫苯甲酰胺生产工艺
氯虫苯甲酰胺(简称CCA)是一种广谱高效的农药,它具有
杀灭害虫、杀菌和杀藻的功能,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下面将介绍氯虫苯甲酰胺的生产工艺。
氯虫苯甲酰胺的生产工艺主要分为原料制备、反应过程、产品提取和精制等几个步骤。
首先是原料制备。
氯虫苯甲酰胺的原料主要有氯化苯甲酰、氨气和三氯甲烷。
氯化苯甲酰是通过氯化苯甲酸与氯化亚砜反应得到的,氨气则是从氨气制备装置直接吸收。
三氯甲烷是从三氯甲烷催化氧化装置得到的。
接下来是反应过程。
反应过程主要是氯化苯甲酰和氨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非均相相转化反应,生成氯虫苯甲酰胺。
反应条件通常为高温高压,反应时间较长,需要控制反应温度和压力,保证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
然后是产品提取。
反应结束后,通过蒸发和结晶的方式对反应液进行提取和分离。
首先将反应液进行蒸发,去除水和未反应的原料,得到含有氯虫苯甲酰胺的溶液。
然后通过结晶的方式,将溶液中的氯虫苯甲酰胺结晶出来,进一步提纯。
最后是产品精制。
经过结晶后得到的氯虫苯甲酰胺需要进行精制,去除掉杂质和不纯物质。
通常使用溶剂洗涤、蒸馏和过滤等工艺进行精制,保证氯虫苯甲酰胺的纯度。
以上就是氯虫苯甲酰胺生产工艺的简要介绍。
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和操作流程,确保产品质量。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工艺也在不断改进,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氯虫苯甲酰胺合成工艺
氯虫苯甲酰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有着多种应用领域。
其属于酰胺类,被用于农药、致癌物质检测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氯虫苯甲酰胺的合成工艺。
氯虫苯甲酰胺的合成主要采用三步,分别是氯代芳烃反应、烷基芳烃反应和合成酰胺反应。
首先,采用氯代芳烃反应,将溴代芳烃转化为氯代芳烃,使用氯气进行氯代理。
其次,将氯代芳烃经过烷基芳烃反应,通过有机合成的方法,将芳烃中的烷基进行氯代理,转化为有机烷基芳烃。
最后,采用合成酰胺反应,将有机烷基芳烃进行氨基化反应,产生氯虫苯甲酰胺的中间体。
氯虫苯甲酰胺的合成工艺有许多优点,首先它可以有效的控制反应条件,保证反应物的高纯度,并对反应进行全面监测;其次它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加产量,改进生产技术;最后它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工艺流程的灵活性,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环境污染。
此外,氯虫苯甲酰胺的合成工艺也可以更加安全,反应过程中精心调节条件可以有效减少与外界的污染。
另外,合成过程中可以使用替代反应剂,替代潜在的有毒物质,降低反应过程中的危险。
同时,还可以将反应更加细化,从而减少成本和浪费。
综上所述,氯虫苯甲酰胺的合成工艺具有优点和特点,可以有效地提高工艺的灵活性,提高产品的质量,同时也可以降低浪费和污染,使反应更加安全有效。
因此,氯虫苯甲酰胺的合成工艺是相当重要的,它可以为我们的工艺提供良好的示范作用。
氯虫苯甲酰胺合成工艺流程
氯虫苯甲酰胺是一种重要的农药中间体,其合成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氯化苯甲酸酰氯化反应
首先将苯甲酸溶解于二甲苯中,加入氯化亚铁作为催化剂,然后将氯气通入反应体系中,使得苯甲酸与氯气发生氯化反应生成氯化苯甲酸酰氯。
二、氨解反应
将氯化苯甲酸酰氯溶解于N-甲基吗啉中,加热至80-90摄氏度,然后缓慢滴加氨水,使得氨与酰氯发生反应生成氯虫苯甲酰胺。
三、结晶分离
将反应溶液冷却至室温,使得产物氯虫苯甲酰胺结晶沉淀,然后通过过滤、洗涤、干燥等步骤进行分离纯化。
四、产品收集
最后得到的氯虫苯甲酰胺产品经过包装、标记等步骤,即可投入市场使用。
在整个合成工艺流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选择、催化剂的使用等因素,以提高产物的纯度和产率,确保合成工艺的顺利进行。
同时,还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农药氯虫苯甲酰胺的合成研究进展摘要:我国为农业大国,但是病虫害繁多,农药尤其是杀虫剂的使用逐渐增多,寻找一个新型的高效安全的作用靶点成为当前困扰很多学者的一大难题,因此鱼尼丁受体抑制剂以其广谱、高效、低毒和安全的特点成为农药研发的重要领域,也是未来农药生产发展的方向。
此类抑制剂通过激活靶标害虫的鱼尼丁受体而防治害虫,鱼尼丁受体被激活后,可刺激昆虫释放横纹肌和平滑肌细胞内贮存的钙离子,使害虫停止取食、抽搐、呕吐、致昏、肌肉收缩僵直及致死。
当前鱼尼丁受体抑制剂主要是通过从天然产物中提取和化学合成两种方法得到,从天然产物中提取鱼尼丁受体目前并无突破性进展,因此其主要来源还是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
而在化学合成方法中氯虫苯甲酰胺的应用最为广泛。
关键词:农药;氯虫苯甲酰胺;合成1氯虫苯甲酞胺的研究现状1.1双酞胺类杀虫剂鱼尼丁曾在二十世纪中期作为一种生物源农药用来防治欧洲玉米螟,但是由于鱼尼丁对哺乳动物的毒性而未被广泛使用。
后来又出现将鱼尼丁与其他的杀虫剂如除虫菊酯类药剂和鱼藤酮混合使用作为化学合成杀虫剂的替代品,但还是由于其中含有鱼尼丁而未能进入市场。
此外,由于鱼尼丁的合成成本较高并且很难通过改造结构来增强杀虫剂的毒性,导致鱼尼丁始终没能成为商业化的杀虫剂。
后来很多科学家仍然希望可以将鱼尼丁受体作为新的杀虫剂靶标来设计新药剂。
上个世纪80年代,很多化工企业发现原叶琳原氧化酶抑制剂类除草剂在具有除草活性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杀虫活性。
随后,日本农药公司从1993年开始对一个弱活性的先导物进行深入研究,在1998年成功开发出全氟烃基取代含有苯胺基团的邻苯二酰胺侧链,这是双酰胺类杀虫剂研发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全氟烃基取代物不仅对鳞翅目害虫具有高毒杀作用,而且对植物无毒。
日本农药公司和拜耳公司在1998年对大量二酰胺系列的化合物进行筛选以及结构优化后,发现邻苯二甲酰胺类化合物氟虫酰胺,这种化合物对绝大多数的鳞翅目类害虫尤其是卷叶螟和二化螟具有很好的活性,而且具有作用速度快、持效期长等优点。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1517104.1(22)申请日 2020.12.21(71)申请人 江苏快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226407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海滨3路16号(72)发明人 吴锋 黄志红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0代理人 葛雷(51)Int.Cl.C07D 413/14(2006.01)C07D 401/04(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氯虫苯甲酰胺的合成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氯虫苯甲酰胺的合成方法,光气溶解在溶剂中形成物料A,以3‑溴‑1‑(3‑氯‑2‑吡啶基)‑1H ‑吡唑‑5‑羧酸和2‑氨基‑5‑氯‑3‑甲基苯甲酸为原料在碱和溶剂存在下混合后将物料A加入其中进行反应,得到2‑(3‑溴‑1‑(3‑氯‑2‑吡啶基)‑1H ‑5‑吡唑基)‑6‑氯‑8‑甲基‑4H ‑苯并[d][1,3]恶嗪‑4‑酮(简称恶嗪酮),恶嗪酮不纯化直接与一甲胺反应合成得到氯虫苯甲酰胺。
该合成方法具有原料低廉、反应活性高,后处理工艺简单无残留;反应合成条件温和,三废产生少,无需特殊设备,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CN 112574190 A 2021.03.30C N 112574190A1.一种氯虫苯甲酰胺前体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化合物Ⅲ溶解在溶剂中形成物料A;将碱、溶剂、化合物Ⅰ与化合物Ⅱ混合形成物料B;将物料A加入到物料B中混合物反应得到式Ⅳ的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虫苯甲酰胺前体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碱为有机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氯虫苯甲酰胺前体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碱选自吡啶或甲基吡啶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2‑甲基吡啶、3‑甲基吡啶或4‑甲基吡啶。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氯虫苯甲酰胺前体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溶剂选自二氯乙烷、甲苯、二甲苯、四氢呋喃、乙腈中的一种或多种。
氯⾍苯甲酰胺的合成农药AGROCHEMICALS 第49卷第3期2010年3⽉Vol. 49, No. 3Mar. 2010氯⾍苯甲酰胺的合成王艳军,张⼤永,吴晓明(中国药科⼤学药学院,南京 210009)摘要:以顺丁烯⼆酸酐、2,3-⼆氯吡啶为起始原料经8步反应合成中间体3-溴-1-(3-氯吡啶-2-吡啶基)-1H -吡唑-5-甲酸(9);以2-氨基-3-甲基苯甲酸为原料经1步反应合成中间体5-氯-2-氨基-3-甲基苯甲酸(10)。
中间体9与10反应⽣成氯⾍苯甲酰胺。
⽬标化合物经1H NMR 确证。
反应总收率36.3%(以2,3-⼆氯吡啶计),产品含量(HPLC)不⼩于95%。
关键词:氯⾍苯甲酰胺;杀⾍剂;合成中图分类号:TQ460.3 ⽂献标志码:A ⽂章编号:1006-0413(2010)03-0170-04Synthesis of ChlorantraniliproleWANG Yan-jun, ZHANG Da-yong, WU Xiao-ming(School of Pharmacy,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9, China)Abstract: Chlorantraniliprole was synthesized by reaction of 3-bromo-1-(3-chloropyridin- 2-pyridinyl)-1H -pyrazole-5-carboxylic acid with 2-amino-5-chloro-3-methylbenzoic acid.3-bromo-1-(3-chloropyridin-2-pyridinyl)-1H -pyrazole-5-carboxylic acid was prepared by reaction of maleic anhydride with 2,3-dichloropyridine as starting materials in eight steps. 2-Amino-5-chloro-3-methylbenzoic acid was prepared by reaction of 2-amino-3-methylbenzoic acid in one step. The structure of target compound was con ? rmed by 1H NMR. Total yield was 36.3%(calculated with 2,3-dichloropyridine), and purity determined by HPLC was over 95%.Key words: chlorantraniliprole; insecticide; synthesis氯⾍苯甲酰胺(chlorantraniliprole ,商品名Aliaco 、Coragen 、Rynaxypyr)实验代号DPX -E2Y45,是美国杜邦公司2000年开发的⼀类新型⾼效、低毒的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杀⾍剂,对鳞翅⽬昆⾍有特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