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制图与识图
- 格式:doc
- 大小:430.00 KB
- 文档页数:7
(2015 ~2016学年第1学期)实习名称:地质识图与制图实训专业:水文与工程地质学号:1423452166姓名:李西实习地点:资环系实训楼208实习时间:2016.1.4-2015.1.9实习成绩:指导教师(签字):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崇州2015 年月日一、实习要求:1、实习期间严格遵守学校有关规章制度,如有违反按章处理;2、注意安全、爱护公物、按要求操作实习设备,如有损坏按章处理;3、不得无故缺勤、迟到,缺勤超过2次等实习不予通过;4、每次实习课按要求完成实习任务,不得抄袭他人成果;5、实习课后完成实习日志和实习报告,待实习结束后与实习成果一并上交;6、未按要求完成实习任务的,实习不予通过。
二、实习内容及目的:1、内容:1)熟悉AUTOCAD的基础知识,熟练应用绘图、编辑、尺寸标注等命令能够独立熟练绘图复杂的二维图形。
绘制地形图已知点的高程和平面坐标的数据,把点按照给定的位置数据输入Cad,并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绘制剖面图已知地形图和剖面的位置,绘制剖面图,详细绘制标注地层线。
4)绘制柱状图熟悉综合地质柱状图,实测地质柱状图和钻孔地质柱状图等常用柱状图的内容,制图标准。
并能够用Cad绘制地质柱状图。
三、实习方式及安排:实习方式:老师简介基础知识,学生自主完成相关图形的绘制。
实习地点:计资环系实训楼208实习安排:四、实习完成情况:作业一:基本图形绘制(cad基本命令),见附图作业二:等高线绘制,见附图作业三:剖面绘制,见附图作业四:柱状图五、关于此次地质识图与制图实训的总结在此次实习的过程中,我们对CAD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说到它的使用性,相信许多同学都有同感。
我们从书上得知,CAD可以绘制机械、建筑、航空、石油等多方面的二维平面图形和三维立体图形等等,所以说它的使用性是非常之广泛的。
我们在绘制图形的时候要注意线条的宽度,字体的美观。
现在用CAD就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问题,粗细线条全用“特性”来规范,一目了然。
实习一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及读水平岩层地质图一、目的要求1.明确地质图的概念,了解地质图的图式规格;2.了解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3.掌握水平岩层和倾斜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二、说明1.地质图地质图:地质图是用规定的符号、色谱和花纹将一定区域内的地质体(如地层、岩体、地质构造单元、矿床等)和地质现象按一定的比例概括地投影到平面图(地形图)上,反映出该地区各地质体和地质现象的形态、产状、规模、时代及其分布和相互关系的一种图件。
地质图的组成部分:图名、比例尺、图例和责任表(包括制图单位或人员、编图日期的资料来源等)比例尺:用以表明图幅反映实际地质情况的详细程度,有数字比例尺和线条比例尺,各有其特点。
图例:是用各种规定的颜色和符号来表明地层、岩体的时代和性质。
凡图内表示出的地层、岩石、构造及其它地质现象就应无遗漏地有图例,图内没有的就不能上图例。
2.地质剖面图:图切剖面为了直观地反映地质图上最重要的地质构造,正规地质图常附有一幅或几幅切过图区主要构造的剖面图。
剖面方位:左西右东,左北右南。
3.地层柱状图综合地层柱状图:按图区所有出露地层的新老叠置关系恢复成水平状态切出的一个具代表性的柱子。
在柱子中表示出各地层单位或层位的厚度、时代及地层系统和接触关系等。
二、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图名→比例尺→图例→责任表→地形特点(等高线、水系、山峰等)三、读水平岩层地质图太阳山地区地形地质图、凌河地形地质图和南涧镇地形地质图,判断水平岩层,并求K1层的厚度。
四、读倾斜岩层地质图(233页)“V”字形法则:(1)“相反-相同”,且地质界线弯曲幅度小;(2)“相同>相反”;(3)“相同<相同”,且地质界线弯曲幅度大。
五、作业(教材238页)阅读凌河地形地质图(附图1),分析并思考下列问题:①水平岩层在地形地质图上的出露特点,其与倾斜岩层在地形图上的出露特征有什么不同?②水平岩层和和倾斜岩层的出露宽度分别受到哪些因素制约?③如何在地形地质图上确定水平岩层的倾斜岩层的厚度?④分析D2到K2各时代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类型?1。
地质地质绘图的方法和步骤一、绘制信手地质剖面图如果是横穿构造线走向进行综合地质观察时,应绘制信手地质剖面图,它表示横过构造线方向上地质构造在地表以下的情况,这是一种综合性的图件,既要表示出地层,又要表示出构造,还要表示火成岩和其他地质现象以及地形起伏、地物名称以及其他需要表示的综合性内容。
绘好路线地质剖面图是地质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基本功,必须掌握。
路线信手地质剖面图中的地形起伏轮廓是目估的,但要基本上反映实际情况,各种地质体之间的相对距离也是目测的,应基本正确,各地质体的产状则是实测的,绘图时,应力求准确。
图上内容应包括图名、剖面方向、比例尺(一般要求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一致)、地形的轮廓、地层的层序、位置、代号、产状、岩体符号、岩体出露位置、岩性和代号、断层位置、性质、产状、地物名称。
具体绘图步骤如下:估计路线总长度,选择作图的比例尺,使剖面图的长度尽量控制在记录簿的长度以内,当然,如果路线长,地质内容复杂,剖面可以绘得长一些。
绘地形剖面图,目估水平距离和地形转折点的高差,准确判断山坡坡度、山体大小,初学者易犯的错误是将山坡画陡了。
一般山坡不超过30°,更陡的山坡人是难以顺利通过的。
在地形剖面的相应点上按实测的层面和断层面产状,画出各地层分界面及断层面的位置、倾向及倾角,在相应的部位画出岩体的位置和形态。
相应层用线条联接以反映褶皱的存在和横剖面的特征。
标注地层、岩体的岩性花纹、断层的动向、地层和岩体的代号、化石产地、取样位置等。
写出图名、比例尺、剖面方向、地物名称、绘制图例符号及其说明,如为习惯用的图例,可以省略。
从作图技巧方面来说,应注意以下三个“准确”:①地形剖面图要画准确;②标志层和重要地质界线的位置要画准确。
如断层位置、煤系地层位置、火成岩体位置等;③岩层产状要画准确,尤其是倾向不能画反,倾角大小要符合实际情况。
此外,线条花纹要细致、均匀、美观,字体要工整,各项注记的布局要合理。
地质地形图的种类及其识别方法一、地质图的种类和基本内容用规定的符号、线条、色彩来反映一个地区地质条件和地质历史发展的图件,叫地质图。
它是依据野外探明和收集的各种地质勘测资料,按一定比例投影在地形底图上编制而成的,是地质勘察工作的主要成果之一。
(一)地质图的种类1、普通地质图以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为底图,反映一个地区的地形、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及地质发展历史的基本图件,称为普通地质图,简称地质图。
在一张普通地质图上,除了地质平面图(主图)外,一般还有一个或两个地质剖面图和综合地层柱状图,普通地质图是编制其它专门性地质图的基本图件。
按工作的详细程度和工作阶段不同,地质图可分为大比例尺的(>1:25000)、中比例尺的〔1:5000~1:10万〕、小比例尺的(1:20万~1:100万)。
在工程建设中,一般是大比例尺的地质图。
2、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以一定比例尺地地形图为底图,主要反映一个地区的第四纪沉积层的成因类型、岩性及其形成时代、地貌单元的类型和形态特征的一种专门性地质图,称为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
3、水文地质图以一定比例尺地地形图为底图,反映一个地区总的水文地质条件或某一个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的形成、分布规律的地质图件,称为水文地质图。
4、工程地质图工程地质图是各种工程建筑物专用的地质图,如房屋建筑工程地质图、水库坝址工程地质图、铁路工程地质图等。
工程地质图一般是以普通地质图为基础,只是增添了各种与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内容。
如在地下洞室纵断面工程地质图上,要表示出围岩的类别、地下水量、影响地下洞室稳定性的各种地质因素等。
(二)地质图的基本内容1、平面地质图平面地质图又称为主图,是地质图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地理概况:图区所在的地理位置(经纬度、坐标线)、主要居民点(城镇、乡村所在地)、地形、地貌特征等。
一般地质现象:地层、岩性、产状、断层等。
特殊地质现象:崩塌、滑坡,泥石流、喀斯特、泉及主要蚀变现象。
常用地质图件说明地质图件是地质学领域中常用的工具,用于描绘和分析地球表面和地下的地质情况。
地质图件可以包括多种类型,其中常见的有地形图、地质剖面图和地质构造图等。
本文将对这些地质图件进行详细的说明和解读。
一、地形图地形图是描绘地球表面地形起伏和地貌特征的地质图件,用于研究地形和地势分布、地貌类型和演化过程等。
地形图使用等高线和颜色填充等方式,直观地展示地表的高低起伏。
等高线的密集程度表示地形的陡峭程度,颜色填充则用来区分不同地貌类型。
地形图还标注有河流、山脉、湖泊等地貌要素的位置和名称,帮助我们了解地球表面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二、地质剖面图地质剖面图是研究地下岩石分布和构造特征的地质图件,通过对地下地层的垂直展示,帮助我们了解地质结构的分布和变化。
地质剖面图通常是由一条剖线上的观测数据绘制而成,具体包括地层厚度、构造断层、岩石种类、岩性变化等信息。
这些数据通过一种特定的绘图方法来表达,如叠加法、比例法等。
地质剖面图可用于分析岩层的分布规律、构造变化以及可能的地质问题,为地质调查和地质工程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地质构造图地质构造图是描述地球内部构造特征的地质图件,用于研究地球的地质演化和构造变化。
地质构造图记录了岩石的形成与演化过程中的各类构造变形,如褶皱、断层、蚀变等。
地质构造图中使用了符号、颜色和箭头等图形元素来表示不同类型的构造特征,并标注了相应的测量数据和解释说明。
通过地质构造图,我们可以了解地球内部构造特征的分布、演化历史、构造力学等,对于研究地质变形和构造运动有重要的意义。
四、其它地质图件除了上述常见的地质图件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地质图件,如:遥感图、地震剖面图、重力异常图等。
这些地质图件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和观测方法,提供了更为详细和全面的地质信息。
例如,遥感图利用卫星或航空平台采集的遥感图像,可以揭示地表的植被、土壤、岩石等特征;地震剖面图通过分析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特征,研究地下构造和岩石的物理性质;重力异常图通过测量地表重力场的变化,推测地下密度和物质分布等。
素描:素描是一种正式的艺术创作,是用钢笔、铅笔或木炭等,以线条来画出物像明暗的单色画。
一、素描的步骤和方法.野外观察.勾画大体轮廓、控制比例和前后位置.画出整体的立体形状.加工细画、并初步成图.素描图应附的文字说明:①图中的山脉、河流、居民点、湖泊等名称和标高。
②地质界线或地质符号、代号及相应说明。
③素描图一端的方位及时间。
④图书和素描内容的文字说明。
⑤素描作者及其所在单位。
二、参照物的作用①显示地质体的规模和比例。
②说明素描图的地点和方位。
③增强立体感,加强透视效果。
④反映地质体周围的植物生长情况。
⑤表现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⑥衬托大自然的壮观,表现地质体的真实形象。
三、地图、平面图和地形图的区别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投影方法,将整个地球或地球某一部分的自然和社会现象,经过综合取舍,用符号和注记缩绘在平面上的图形。
() 平面图是将地面上的地物按铅垂线投影到水平面上,用缩小的相似图形表示其平面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的地图。
平面图不考虑地球曲率影响,把小块地区的地球表面(水准面)当做水平面,采用正投影的方法,将地面上的地物按铅垂线投影到水面上,用缩小的相似图形表示其平面位置及其相互关系,只说明地物的平面位置而不反映高低起伏。
涵盖的实地范围很小,比例尺很大,一般大于,在一幅图内比例尺处处相同。
() 地形图就是将地面上的一系列地物和地貌点的位置,通过综合取舍,把它们垂直投影到一个水平面上,再按比例尺缩小后绘制在图纸上的一种地图。
对较大制图区域,因考虑地球曲率影响,需要采用一定的地图投影,按一定的精度要求测绘其地物和地貌,用图解图形或符号表示。
有统一的规格、统一的表示方法,而形成独立的图种。
比例尺一般为::万,其中小于:的地形图图上各处比例尺不完全相等。
四、地图的编制原则()地图投影基准面。
将地球上的物体投影到大地水准面上,就是海水高潮与低潮的平均高程面,它是穿过大陆和岛屿的一个闭合曲面。
为了计算方便,选择一个接近大地水准面的椭圆体面,代替大地水准面。
认识地质图(一)地质图概念地质图:用规定的符号、代号、色谱或花纹表示各种地质现象,按比例投影到地形图上形成的图件。
1)符号2)代号:P(二叠系地层)、C(石炭系地层)、D(泥盆系地层)、γ(花岗岩)、δ(闪长岩地层)3)花纹4)色谱(国际统一规定,详见下表)(二)图示规格1)图名:地名或图的类型;图名摆在图外的正上中。
2)图例:说明图中内容的小方框;一般摆在图的右边框外。
通常,图例的类型包括地层、岩体、构造和其他,从上到下顺序排列。
其中对地层而论,特别强调从上到下,从新到老的排布。
)3)比例尺:数字、实线段;图名之下。
4)责任表:包括制图单位、日期、资料来源等内容;摆在图例的下方。
若为正规区调图件还应该包括柱状图(摆在图的左边)、图切剖面图(摆在图的下边)。
(三)读图步骤图名——比例尺——图例——责任表——图中内容(地形、地质)(先外后内)(四)读水平及倾斜岩层区地质图*用凌河地质图,凌河地质图读图要点!1)本区地形地貌的总特征:三面环山,中间低凹,凌河由NE向SW方位流出,图中水系呈树枝状发育。
2)地层图例和图内地层界线分析可知:本区D2-P2,K1-K2各时代地层,无沉积间断,为整合接触关系,但是,K1与P2间缺失了三叠系、侏罗系沉积物,由此可见K1与P2间为不整合接触关系。
3)进入图内详细分析可知,K1与P2为角度不整合接触(依据K1底面界线与下伏D2-P2地层界线呈斜交关系)。
4)K1-K2地层界线与等高线呈平行关系,说明K1-K2地层为水平岩层。
5)D2-P2地层界线与等高线呈“V”字形相交,说明D2-P2地层为倾斜岩层。
实习二在地形地质图上利用等高线求产状一、“四点法”求产状1、原理1)Ⅰ-Ⅰ、Ⅱ-Ⅱ分别为100m、150m高程的岩层走向线。
2)AC为岩层的倾向;3)α为岩层的倾角由此可知:只要能作同一层面不同高程相邻的两条走向线,再根据其高程和水平距,即可求出岩层的产状。
2、求解步骤1)在平面图中画出100m和150m高程的两条走向线。
1. 图样上的尺寸包括_____(4分)(A) 尺寸界线(B) 尺寸线(C) 尺寸起止符号(D) 尺寸数字参考答案:A,B,C,D2. 绘制工程图样有三种方法,分别是_____(4分)(A) 徒手绘图(B) 尺规绘图(C) 计算机绘图(D) 素描参考答案:A,B,C3. 在绘图的过程中,可能会用到的工具有_____(4分)(A) 丁字尺(B) 曲线板(C) 皮尺(D) 三棱尺参考答案:A,B,D4. 分规的作用是_____(4分)(A) 绘制线段(B) 量取线段(C) 等分线段(D) 画圆和圆弧参考答案:B,C5. 在绘图的过程中,可能会用到的工具有_______(4分)(A) 丁字尺(B) 曲线板(C) 皮尺(D) 三棱尺参考答案:A,B,D6. 分规的作用是_______(4分)(A) 绘制线段(B) 量取线段(C) 等分线段(D) 画圆和圆弧参考答案:B,C7. 图样上的尺寸包括_______(4分)(A) 尺寸界线(B) 尺寸线(C) 尺寸起止符号(D) 尺寸数字参考答案:A,B,C,D8. 绘制工程图样有三种方法,分别是_______(4分)(A) 徒手绘图(B) 尺规绘图(C) 计算机绘图(D) 素描答案参考答案:A,B,C判断题9. 当直线或者平面平行于投影面时,其投影反映实长或实形,这体现了正投影法的实形性。
(4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解题思路:10. 正面投影与水平投影的长度相等,左右对正;正面投影与侧面投影的高度相等,上下平齐;水平投影与侧面投影宽度相等,前后对应。
即“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4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解题思路:11. 从下图中可以知道,直线AB平行于CD。
(4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解题思路:12. 由下图可以看出,直线AB和CD相互平行。
(4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解题思路:13. 已知A点坐标为(10,15,8),B点坐标为(15,5,12),则A点在B点的上方。
地质制图过程和方法一、地质制图的定义地质制图是指研究地质现象,根据地质测量、化验、观察、推断等,结合实施工程前期勘探、勘察、评价,用图形表达地质矿产、岩溶、液体等空间分布规律和变化趋势,以及结合地质资料编制地质对象描图的一种制图技术。
二、地质制图的过程1、预备工作地质制图首先要进行预备工作,具体方法是弄清楚抽图任务,识别实施图的范围,搜集有关资料,熟悉地勘情况,然后确定制图尺度,以及BL数值、仪器使用以及有关的规范使用等。
2、测量和资料搜集然后是实施测量,根据图任、勘察结果,实施测量和资料搜集,这个就是制图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包括中央线测量、抽坐标点测量以及抽点化验、资料搜集等,这个步骤可以最大程度收集地质制图所需要的资料和数据,当然也要把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做到及时修改和核实。
3、制图有了足够的测量资料之后,便可以开始进行制图。
常见的地质制图方法有:打印图,即用绘图仪等工具将调查数据处理成图样,然后在纸上打印出来;平面贴图,即在平面图上根据地质调查结果,将地质元素按照对应的符号贴上去;数字制图,是利用计算机软件辅助地质制图,使制图更加精确准确和有效;三维模型,是一种将调查数据模拟成立体的技术,反应地质现象的真实性更强;GIS,即地理信息系统,是将地理信息存储、处理、分析的一种系统。
4、编写报告完成制图之后,编制地质制图报告,报告包括图任、工作内容、调查结果、制图步骤、制图总结等,报告中需要具体地描述图任各个环节的工作,最后总结一下制图的整个过程。
三、地质制图的意义地质制图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既可满足勘探资料调查的要求,又可提供地质调查、研究、勘探对地质矿产、土地规划、工程建设、自然灾害预测等活动的概念支持。
地质制图是研究地质结构、研究地质构造、研究成矿地质特征的重要数据和依据,是地质研究的起点。
它的完成,不仅可以全面反映地质情况,还可以结合分析,为地质构造变化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材料,从而为地质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探索提供重要帮助。
地质图读图与分析地质图是将沉积岩层、火成岩体、地质构造等的形成时代和相关等各种地质体、地质现象,用一定图例表示在某种比例尺地形图上的一种图件。
是表示地壳表层岩相、岩性、地层年代、地质构造、岩浆活动、矿产分布等的地图的总称。
地质图的编制多以实测资料为基础,有一定的制图规范和标准。
目前所使用的地层分级系统、表示地层年代的色标和符号,以及表示各类岩体的色标和代号,多是国际通用的。
客观需要促使地质图向专门化、部门化方向发展。
种类也越分越细,除普通基础性地质图外,还有第四纪地质图、大地构造图、岩相图、古地理图、水文地质图、工程地质图、矿产分布图等。
目前狭义的地质图多指基础性普通地质图。
不同比例尺地质图,表示地层年代的界、系、统、组、层等的分级是不同的,比例尺愈大表示的层次愈细。
在没有注明岩性的情况下,有时要与区域地层表配合使用,才能查明岩石的具体种类、性质及结构特点。
各种实用性和分析性地质图,虽增加了专门用途所需要的直接性内容,但大多利用区域基础地质图派生编制。
从地质图上可以全面了解一个地区的地层顺序及时代、岩性特征、地质构造(褶皱、断层等)、矿产分布、区域地质特征等内容。
因此地质图是指导生产实践,进行区域地质、地理、自然环境研究的重要资料。
一般所说的地质图是指平面图,但也往往制成地质剖面图(实测或从平面图上按指定方向绘制),以便更清楚地反映地下地质情况。
根据生产或研究的需要,还可以制成专题的地质图,如水文地质图、工程地质图、第四纪地质图、岩相-古地理图、矿产分布图、构造纲要图、大地构造图等。
一、不同岩层产状在地质图上的表现岩层的产状包括三种情况,水平的、倾斜的、直立的;地形也有不同情况,平坦的、起伏的、沟谷纵横的。
由于岩层产状不同、地形起伏不同,岩层在地面或反映在地质图上的形状也不一样。
(一)水平岩层1.如果地形平坦,又未经河流切割,在地面上只能看见最新的岩层的顶面,表现在地质图上只有一种岩层。
如华北平原,在地面上只能看见松散沉积物的最上面的一层。
素描:素描是一种正式的艺术创作,是用钢笔、铅笔或木炭等,以线条来画出物像明暗的单色画。
一、素描的步骤和方法1.野外观察2.勾画大体轮廓、控制比例和前后位置3.画出整体的立体形状4.加工细画、并初步成图5.素描图应附的文字说明:①图中的山脉、河流、居民点、湖泊等名称和标高。
②地质界线或地质符号、代号及相应说明。
③素描图一端的方位及时间。
④图书和素描内容的文字说明。
⑤素描作者及其所在单位。
二、参照物的作用①显示地质体的规模和比例。
②说明素描图的地点和方位。
③增强立体感,加强透视效果。
④反映地质体周围的植物生长情况。
⑤表现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⑥衬托大自然的壮观,表现地质体的真实形象。
三、地图、平面图和地形图的区别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投影方法,将整个地球或地球某一部分的自然和社会现象,经过综合取舍,用符号和注记缩绘在平面上的图形。
(l) 平面图是将地面上的地物按铅垂线投影到水平面上,用缩小的相似图形表示其平面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的地图。
平面图不考虑地球曲率影响,把小块地区的地球表面(水准面)当做水平面,采用正投影的方法,将地面上的地物按铅垂线投影到水面上,用缩小的相似图形表示其平面位置及其相互关系,只说明地物的平面位置而不反映高低起伏。
涵盖的实地范围很小,比例尺很大,一般大于1:5 000,在一幅图内比例尺处处相同。
(2) 地形图就是将地面上的一系列地物和地貌点的位置,通过综合取舍,把它们垂直投影到一个水平面上,再按比例尺缩小后绘制在图纸上的一种地图。
对较大制图区域,因考虑地球曲率影响,需要采用一定的地图投影,按一定的精度要求测绘其地物和地貌,用图解图形或符号表示。
有统一的规格、统一的表示方法,而形成独立的图种。
比例尺一般为1 :500~1 :100万,其中小于1:5 000的地形图图上各处比例尺不完全相等。
四、地图的编制原则(1)地图投影基准面。
将地球上的物体投影到大地水准面上,就是海水高潮与低潮的平均高程面,它是穿过大陆和岛屿的一个闭合曲面。
为了计算方便,选择一个接近大地水准面的椭圆体面,代替大地水准面。
(2)经线和纬线。
经纬线构成了地理坐标网,通过它可以确定某点的地理位置。
在小比例尺地图上,采用这种地理坐标网。
但在大比例尺图上,都采用直角坐标网,又称公里网。
(3)方位。
在地图上是以方位角来判断地形、地物的方向的。
方位角有三种:真方位角、磁方位角和坐标方位角。
(4)比例尺。
图上线段长度与实地相应线段水平长度之比,称比例尺。
比例尺有数字比例尺、图式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三种表现形式。
(5)图式、图例。
地球上的物体在地图上是用符号表示的,各种符号的形式、尺寸及文字格式等,都有专门的收录,供绘图阅图者使用。
五、地图编制的方法1.实地测图和摄影测量制图2.野外调查制图3.数据资料制图4.地图资料制图5.文字资料制图5.遥感资料制图7.计算机制图地图投影:将球面上的实物,按大小、形状和位置及相对关系一一反映到平面上成为地图的方法,即地图投影。
也就是说,地图投影就是使地球表面缩小后尽可能正确地绘在平面上而成为地图的一套工作方法。
六、高斯一克吕格投影的规律或特点(1)中央经线投影为一条直线,投影后长度无变形,其余的经线投影后均为凹向中央经线的曲线并以中央经线为对称轴,离对称轴愈远,其长度变形愈大。
(2)赤道的投影亦为一条直线,其余的纬线投影后,均为凸向赤道的曲线且以赤道为又称轴。
(3)经纬线投影后仍保持相互正交的关系,即投影前后无角度变形。
(4)中央经线和赤道的投影互相垂直。
七、画剖面图的步骤:(不用背)①确定剖面的位置②确定剖面基线的长度和标高③画竖直比例尺④展点,把剖面剖到的特征点展到剖面上⑤连线八、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坐标:N42°1′18″E121°37′48″比例尺:1:100万分幅:60×21+2(极圈)经差:6°纬差:4°121°37′48″÷6°=20······1°37′48″42°1′18″÷4°=10······2°1′18″20+1+30=51 10+1=11对应字母K分幅编号为:K-51121°37′48″÷6°=20······1°37′48″42°1′18″÷4°=10······2°1′18″1°37′48″÷30′=3······7′48″2°1′18″÷20′=6······1′18″121°37′48″÷6°=20······1°37′48″42°1′18″÷4°=10······2°1′18″1°37′48″÷30′=3······7′48″2°1′18″÷20′=6······1′18″7′48″÷15′=0······7′48″1′18″÷10′=0······1′18″比例尺:1:1万分幅:A、B、C、D 经差:15′纬差:10′121°37′48″÷6°=20······1°37′48″42°1′18″÷4°=10······2°1′18″1°37′48″÷30′=3······7′48″2°1′18″÷20′=6······1′18″7′48″÷3′45″=2·····18″1′18″÷2′30″=0······1′18″九、地形图的应用1.在地形图上确定某点的坐标2.在图上确定两点间的水平距离3.在图上确定某一直线的坐标方位角4.在图上确定任意一点的高程5.在图上确定某一直线的坡度6.绘制已知方向线的纵断面图7.按规定坡度选定最短路线8.地形图在平整场地中的应用9.面积的计算第四纪地质图:是表示不同成因类型或不同时代的第四系沉积物在地表分布的图件。
岩相-古地理图:是表示某一地质时代地层的岩相、海陆分布以及古地貌等特征的图件。
成矿规律图和成矿预测图:它是专门表示矿产分布规律和指明找矿远景的一种图件。
这类图件是在综合研究矿产与各种地质因素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编制的,其目的是指导找矿以及为编制资源规划提供依据。
地质图编制:根据成图比例尺和内容要求,对有关的编图资料进行投影转换,建立新的数学基础,采用综合制图手段编制出地质图件。
制图物体的取舍:根据新编图件的性质和内容、多项因素,选取主要地质体和地质要素,图幅内区域地质特征以及比例尺舍去次要的地质体和地质要素。
十、实测地层柱状图的绘制(1)确定比例尺:实测地层柱状图的比例尺应等于或大于实测地层剖面的比例尺。
(2)设计地层柱状图的格式:地层单位、地层代号、岩层分层厚度、累计厚度、层序号、岩性柱状、岩性描述等基本栏是必不可少的。
具体绘制时,根据地层总厚度用制图比例尺,计算出柱状图的总长度,并合理确定岩性柱状和各栏的宽度,使整个图面成一竖长的矩形,使所绘图形既符合一般规范,又整体美观。
(3)编制实测柱状图:①根据岩性柱状的总长度和所设计的柱状图格式,合理布局柱状图不同部分在图面的位置,然后按已定格式绘制各栏目。
②用岩层累计厚度填绘岩性柱状:a.用岩层所在层的累计厚度从岩性柱状的起点逐层绘制各分层的岩性柱状,直接采用岩层的分层厚度分层绘制岩性柱状,易产生累积误差,使所绘柱状长度与总长度不符。
b.标志层、矿层或其他有意义的岩层,表示不出时,可适当夸大加厚,借用上下层的厚度予以表示。
c.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用相应的接触关系符号来表示。
③根据岩性柱状的地层分层界线分别向两侧延伸横线。
④填写各栏中的数字和文字。
⑤检查整饰。
十一、换层的深度计算在野外进行钻孔编录时,首先对采出的岩心进行岩性分层,分层后就要计算出换层的深度,即岩层分层界面在钻孔中的深度。
① 次进尺终点换层:当本回次钻进无残留岩心时:当本回次钻进有残留岩心时:②回次进尺中间换层:当岩心采取率小于100%,回次进尺有残留岩心时:或十二、综合地层柱状图的绘制1.确定比例尺由于综合地层柱状图是反映全区的地层,其总厚度一般要远远大于单个实测地层柱状图或钻孔柱状图,所选用的比例尺一般要较前者小,比较常用的比例尺有1 :500或1 :1 000 。
2.综合地层柱状图格式设计综合地层柱状图一般应包括地层系统、地层厚度(应表示出最小值、最大值和平均值)、岩性柱状、层序号、矿层及标志层名称、岩性描述、化石、矿产、水文地质特征等。
3.绘制方法a.按全区地层总厚度和采用的比例尺,计算岩性柱状的总长度b.按设计好的格式画好图头和整个柱状图的框架c.从下至上和由老到新,将地层单位、岩性柱状、地层厚度、岩性描述等逐一填入相应的栏内。
其中,岩性柱状要用规定的岩性图例表示;如果地层间有不整合或假整合接触关系时,要在岩性柱状中表示出来;区内有岩浆岩侵入体分布时,岩浆岩从柱状的最底部向上绘至侵入层位为止,宽度约占柱状的1/5。
对于矿层、标志层或有特殊意义的岩层,由于受柱状比例尺的限制而难于表示时,可在柱状中适当将其放大;岩性描述要尽可能详细,但要重点突出,要将常见的化石及标准化石列出;对于水文地质特征应描述含水层及隔水层,并尽可能将抽水资料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