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公共政策系统与政策环境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92 MB
- 文档页数:54
第二章公共政策系统教学目的要求1.要求学生全面了解公共政策系统的各构成要素;2.要求学生深刻理解公共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3.要求学生把握公共政策系统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公共政策系统的运行过程。
教学难点与重点1.重点公共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的构成;社会问题;公共政策系统的运行过程2.难点公共政策主体与政策客体的区别公共政策主体与政策客体的关系第一节公共政策主体与客体公共政策系统是公共政策要素组合的共同体,主要由公共政策主体、公共政策客体、公共政策环境等子系统构成。
公共政策主体(政策活动者)可以一般界定为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按照哲学观点,主体是指进行着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有意识的人,具有自觉的能动性、自我意识机能和社会性等基本特征。
按照政治学观点,主体即政治实体,是指制定实施政策并期望政策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政治实体,包括执政党、政府、社会集团等。
而公共政策主体则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一、公共政策主体的类型一般说来,公共政策主体可以被界定为在整个公共政策的运行周期中,在政策制定、实施与评估等阶段上对政策问题、政策过程、政策目标群体主动施加影响的人员。
这里的人员,既包括个人,也包括群体或组织;1、从个体与群体关系的角度,可以把公共政策主体界定为主体与团体主体;2、从政策运行的行为特征角度,公共政策主体可以界定为主导型主体、介入型主体和参与型主体;3、从权力合法性程度的角度,公共政策主体可以界定为国家公共法权主体、社会政治法权主体和社会非法权主体;4、从政策活动的职能角度,公共政策主体可以界定为制定主体、执行主体、评估主体和监督主体。
从以上主体参与政策制定的方式之不同,有人将公共政策主体划分为直接主体和间接主体两大类。
二、公共政策主体的构成1、立法机关:立法机关是公共政策主体的一个最重要的构成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