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思想史复习提纲 (北大 汪丁丁)
- 格式:pdf
- 大小:4.90 MB
- 文档页数:12
经济思想史(第8版)•目录:•第1章导言与概览•1.1经济思想的时间序列表•1.2五个主要问题•1.3研究经济学及其历史的意义•复习与讨论•精选文献•附录经济思想史:资料来源第2章重商主义学派•2.1重商主义概览•2.2托马斯·孟•2.3杰拉德·马利尼斯•2.4查尔斯·戴维南特•2.5让·巴蒂斯特·柯尔培尔•2.6威廉·配第爵士•复习与讨论•精选文献第3章重农学派•3.1重农学派概览•3.2弗朗索瓦·魁奈•3.3安·罗伯特·雅克·杜尔阁•复习与讨论•精选文献第4章古典学派:先驱者•4.1古典学派概览•4.2达德利·诺思爵士•4.3理查德·康替龙•4.4大卫·休谟•复习与讨论•精选文献第5章古典学派:亚当·斯密•5.1生平细节•5.2对斯密有重要影响的因素•5.3道德情操论•5.4国富论•5.5竞争经济中的经济规律•复习与讨论•精选文献第6章古典学派: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6.1历史与知识背景•6.2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6.3市场供给过剩理论•6.4对马尔萨斯贡献的评价•复习与讨论•精选文献第7章古典学派:大卫·李嘉图•7.1生平细节•7.2货币问题•7.3收益递减与地租理论•7.4交换价值与相对价格理论•7.5收入分配•7.6政策含义•7.7李嘉图对失业问题的看法•7.8评价•复习与讨论•精选文献第8章古典学派:边沁、萨伊、西尼尔、•穆勒•8.1杰里米·边沁•8.2让巴蒂斯特·萨伊•8.3纳索·威廉·西尼尔•8.4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复习与讨论•精选文献第9章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9.1社会主义概览•9.2亨利·克劳德·圣西门•9.3沙利·傅立叶•9.4西蒙·德·西斯蒙第•9.5罗伯特·欧文•9.6路易·布朗基•9.7查尔斯·金斯利•复习与讨论•精选文献第10章马克思的社会主义•10.1生平细节与影响马克思的各种•学术思想•10.2马克思的历史理论•10.3资本主义社会的“运动规律”•10.4资本主义运动规律:一个•总结•10.5对马克思经济学的评价•复习题•精选文献第11章德国历史学派•11.1德国历史学派概览•11.2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1.3威廉·罗雪尔•11.4古斯塔夫·施莫勒•11.5马克斯·韦伯•11.6后记•复习题•精选文献第12章边际学派:先驱者•12.1边际学派概览•12.2安东尼·奥古斯丁·古诺•12.3朱尔斯·杜普伊特•12.4约翰·海因里希·冯·屠能•复习题•精选文献第13章边际学派:杰文斯、门格尔、冯·维塞尔和冯·庞巴维克•13.1威廉·斯坦利·杰文斯•13.2卡尔·门格尔•13.3弗里德里希·冯·维塞尔•13.4欧根·冯·庞巴维克•复习题•精选文献第14章边际学派:埃奇沃思和克•拉克•14.1弗朗西斯·Y.埃奇沃思•14.2约翰·贝茨·克拉克•复习题•精选文献第15章新古典学派:阿尔弗•15.1马歇尔的生平与学术方法•15.2效用与需求•15.3供给•15.4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15.5收入分配•15.6成本递增与成本递减行业•复习题•精选文献第16章新古典学派:货币经济学•16.1约翰·古斯塔夫·克努特·•维克塞尔•16.2欧文·费雪•16.3拉尔夫·乔治·霍特里•复习题•精选文献第17章新古典学派:不完全竞争•经济学•17.1皮耶罗·斯拉法•17.2爱德华·黑斯廷斯·张伯伦•17.3琼·罗宾逊•复习题•精选文献第18章数理经济学•18.1数理经济学的类型•18.2莱昂·瓦尔拉斯•18.3瓦西里·里昂惕夫•18.4约翰·冯·诺依曼和奥斯卡·•摩根斯坦•18.5约翰·R.希克斯•18.6线性规划•复习题•精选文献第19章制度学派•19.1制度学派概览•19.2索尔斯坦·邦德·凡勃仑•19.3韦斯利·克莱尔·米切尔•19.4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复习与讨论•精选文献第20章福利经济学•20.1维尔弗雷多·帕累托•20.2阿瑟·塞西尔·庇古•20.3路德维希·冯·米塞斯•20.4奥斯卡·兰格•20.5肯尼思·阿罗•20.6詹姆斯·M.布坎南•20.7阿马蒂亚·森•复习与讨论•精选文献第21章凯恩斯学派——约翰·梅纳德·凯恩斯•21.1凯恩斯学派概览•21.2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复习与讨论•精选文献•第22章凯恩斯学派:凯恩斯之后•的发展•22.1阿尔文·H.汉森•22.2保罗·A.萨缪尔森•22.3后凯恩斯主义者•22.4新凯恩斯主义者•复习与讨论•精选文献第23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23.1罗伊·F.哈罗德爵士与埃弗西·多马•23.2罗伯特·M.索洛•23.3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23.4拉格纳·纳克斯•23.5W.阿瑟·刘易斯•复习与讨论•精选文献第24章芝加哥学派:新兴古典主义•24.1芝加哥学派概览•24.2米尔顿·弗里德曼•24.3小罗伯特·E.卢卡斯•24.4加里·S.贝克尔•复习与讨论•精选文献第25章结束语•复习与讨论•精选文献人名索引主题词索引。
经济成长历程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一、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3)⑴⑵⑶二、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1、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时间)(工具:汉犁壁三翻唐筒曲)2、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三、自耕农经济(小农经济)(课本5、28、46、83页)1.出现时间:2、出现的原因⑴⑵3、概念含义: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生产,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4、特点:(1)自给自足(封闭保守)(2)落后性(规模狭小、简单分工、近代阻碍发展)(3)脆弱性(在天灾、战乱、苛政影响下容易破产)5、发展:(1)明清时期,成为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的主要因素(2)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开始解体(解体的含义)(3)1953-1956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农业合作社。
(私变公)四、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2、商周时期:井田制(性质:)(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3、战国-明清:土地私有制(君主、地主、自耕农)4、土地兼并现象:原因:土地私有(根本),土地买卖;影响:影响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解决:均田制(国家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不准买卖)★五、中国古代手工业成就:1、青铜时代:是指从到2、春秋时期:发明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是世界冶铁史上的奇迹3、汉代:人们开始用煤作燃料冶铁,中国是世界最早发现和使用煤的国家4、南宋末年:开始用焦炭冶铁,明朝流行开来5、汉代:丝绸远销欧洲,获“丝国”称号6、唐代:丝织业出现技艺7、宋元以来:棉花种植由边疆向内地传播,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
8、元代:黄道婆全面推广先进技术,发明脚踏三锭纺车;松江在元明时期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
9、明代后期:棉布已取代丝麻毛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10、制瓷业:汉青、南白、元彩、唐独立、宋瓷都、明清出口★六、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方式1、家庭手工业:出现时间:春秋时期特点:与农业结合,副业;产品供家庭消费和交纳赋税,很少进入市场2、官营手工业:时间:西周时期。
07-08-1《世界经济概论》复习提纲2007年11月25日赵雅玲第一章世界经济形成的基础与历史沿革一、需要重点掌握的概念二、应掌握的知识点1.国际分工的决定因素及其地位。
2.国际分工的形式:(1)按劳动本身特点分类(2)按参与国际分工国家之间的社会经济水平不同。
3.世界市场的基本特征第二章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与世界经济的新发展一、重要概念经济全球化二、重要知识点1.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及其成因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1)金融货币投资市场全球化(2)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组织类型、作用及影响3.经济全球化的意义: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作用。
4.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及反全球化运动。
第三章科技革命与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一、重要概念曼哈顿计划尤里卡计划产业结构软化二、重要知识点1.战后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2.战后科技革命的影响:生产力结构的变化,生产力非实体要素的强化、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
3.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的社会经济意义。
第四章世界资源状况与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一、重要概念经济发展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二、重要知识点1.人力资源与人口的联系与区别2.人口过快增长的影响:对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人口老龄化问题。
3.电力工业:核能发电4.全球面临的资源问题:自然资源退化、粮食危机加深、生态环境恶化5.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途径第五章国际贸易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一、重要概念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超保护贸易政策二、重要知识点1.对外贸易政策的实质、目的与构成2.一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应考虑的因素。
3.新贸易保护主义:起源、动机和目的;方式;根源及其影响;与传统贸易保护手段、与自由贸易的关系。
4的基本原则、积极作用及其局限5的运行机制6面临的挑战和前景第六章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的发展一、重要概念国际直接投资企业跨国并购国际战略联盟二、重要知识点1.国际直接投资的特点2.国际直接投资的类型:控制产权程度、控制方式、投资企业间国际分工方式。
1. 以下属于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的是(c 对外贸易是增加财富的真正源泉)2.18世纪英国货币数量论的最重要代表人物是( D.休谟)3晚期重商主义主要是在( D16世纪下半叶_17世纪中叶)4“重商主义”名称最初是由( B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来的)5柯尔培尔属于( A法国晚期重商主义者 )3.布阿吉尔贝尔在货币问题上的主张是( D保留商品交换,废除货币)4.下列属于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政策主张的是( B自由竞争、自由放任,反对国家干涉私人的经济活动)5.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专门研究人口问题的思想家是(D马尔萨斯)7.重农学派主张的“自然秩序”实际上是( A.理想化的资本主义)。
9.重农学派代表人物杜尔哥的代表作(C《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10.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实际上是指( C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
11.李嘉图对于国际贸易提出了( B 相对优势理论)。
12.西尼尔的“纯粹经济学”就是( D 实证经济学)。
13.萨伊认为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应当是研究财富的( B.生产、分配和消费)14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发生经济危机的是(西斯蒙第)15.《和谐经济论》是谁的著作?( D巴师夏)16. 罗雪尔1843年发表的,被人们称为“历史学派的宣言”的著作是(C《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17曾论证奢侈并非坏事,著有《蜜蜂的寓言》一书的学者是伯纳德·孟德维尔)18.哪位经济学家是数理经济学的鼻祖( B古诺)。
19.哪位经济学家认为自己的理论发现类似于哥白尼( D 戈森)。
20.下列经济学家中,谁把经济学称作“快乐与痛苦的微积分”( D瓦尔拉斯)。
21.马歇尔的代表作是(A.《经济学原理》)。
22.按照西方经济学家的划分,古典经济学一般指( B.从亚当·斯密到约翰·斯图亚特·穆勒)23.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法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是( D.布阿吉尔贝尔)。
经济思想史重点(一)《经济思想史》主要人物及其思想1.重商主义的基本不雅点。
362.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的比力。
37-423.古典经济学与庸俗经济学。
454.古典经济学的基本经济政策主张。
465.配第的地租学说。
566.休谟的货币数量论。
747.布阿吉尔贝尔的主要经济不雅点。
828.斯密方法论的二重性。
9.斯密的三个阶级和三种基本收入。
12810.“斯密教条”137(重要)11.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
15612.李嘉图价值论体系的矛盾。
16013.李嘉图的级差地租。
17014.李嘉图的比力优势。
18915.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的主要内容。
19616.马尔萨斯的经济危机理论。
20417.穆勒关于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
22218.萨伊的分配理论。
23719.萨伊的销售论。
23820.西斯蒙第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
24621.西斯蒙第的消费不足的经济危机理论。
25322.新历史学派的方法论特点及基本经济不雅点的特征。
28123.凡勃仑的经济不雅点。
31024.简述边际革命。
32525.庞巴维克的时差利息论。
33826.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
35627.克拉克的“工资论”和“利息论”37228.马歇尔理论体系的特点。
37929.马歇尔均衡价格论。
39230.马歇尔关于垄断的不雅点。
402别的,我的一个同学整理了一些边边角角的知识,我觉得不错。
也贴出来。
1.雅典的色诺芬⑴认为财富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⑵经济著作主要有《经济论》和《雅典的收入》⑶在《经济论》中首次提出“经济”一词⑷《雅典的收入》中主要论述当时财政不足问题2.托马斯阿奎那⑴中世纪最著名的经院学派学者、神学家⑵把财富分为自然财富和报酬财富⑶主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⑷反对高利贷3.威廉??史密斯⑴英国早期重商主义者4.威廉??配第⑴他的方法论指导原则是自然运动⑵认为,工资和地租是反比关系⑶把基本上相当于价值,是市场价格的背后的基础的东西叫做自然价格⑷提出征税的一般原则是公平、便当、节省⑸最早研究宏不雅经济学问题,是政治经济学之父,统计学创始人⑹最早提出级差地租概念⑺地租学说是配第分配论的中心问题⑻是古典派国家经济本能机能和财政理论的奠基人⑼代表作《赋税论》⑽把干预经济的法律分为遵循自然规律的和违反自然规律的5.洛克⑴他的自然利率是在贸易状况自然决定贸易借贷资金分配的情况下的利卒⑵提出利息的凹凸取决于货币的供求量⑶主要著作《人类理解论》主张唯物主义的经验认识论⑷提出立法、执行、对外三权分立⑸本钱主义产生时期自由主义的奠基者6.孟德维尔⑴他关于私利的哲学成为市场经济和本钱主义发展的基本信条⑵是近代经济学史上最早论述分工及其效果的人之一,是最早提出类似于自由放任主张的人之一。
33 试推导不考虑通货膨胀条件的远期汇率及升贴水公式。
(推导)(1)远期汇率公式推导: 公式只考虑利息率和汇率的关系,设h代表本国,f代表外国,R为利息率,E为汇率,o与t为时间,Y为货币量:有Y量本币,存入银行则本利和为:Y(1+Rh) Rh为本币一年期的利息率如果将Y量本币换成外币存入银行,则本利和应为:Y•Eo(1+Rf) Rf为外币一年期利息率如果远期汇率为Et,则到期时应有:Y•Eo(1+Rt)/Et 即一年后将外币本利和再用当时的汇率换成本币的数量按照一价定律,本币一年的本利和应该与外币一年本利和用远期汇率折算的本币数量相等,Y(1+Rh)=Y•Eo(1+Rf)/Et;Et/Eo=(1+Rf)/(1十Rh);Et=Eo(1+Rf)/(1十Rh)。
Et即为所求的远期汇率。
(2)升贴水公式推导: 设 Y为存入银行的一笔钱,Rn代表国内利率,E0代表即期汇率,Rf代表外币利率,Ef代表远期汇率,根据一价定律,有Y×E0(1+Rf)/Ef=Y×(1+Rn);推出 Ef=E0×(l+Rf)/(1+Rn);推出 Ef/E0=(1+Rf)/l+Rn)两边同时减1,得 (Ef-E0)/E0=(Rf-Rn)/(1+Rn)如果Rn的数值很小忽略不计,则得出远期升水(贴水)公式为Ef-E0=E0(Rf-Rn)***34 用图形说明两国贸易价格的可能区域及利益分配(在2×2模型条件下)。
(图)1、贸易价格即贸易条件, 是指单位出口能够换回的进口, 即商品的国际交换比率, 在实际中往往用出口价格指数去比进口价格指数。
是利益分配的工具。
在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中, 没有说明贸易条件的确定。
我们用2×2模型(即世界上只有A、B两个国家, 两国均只生产X、Y两种产品)来说明。
2、数字说明。
如图所示。
用单位劳动可以生产的X、Y的数量代替过去单位产品需要使用的劳动量。
则:A国生产X和Y的数量为分别为10单位和15单位;B国分别为10单位和20单位。
《行为经济学讲义》笔记(1)一、导论:1、行为经济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问(经济学+心理学),没有现成的教材,并且变化很快。
研究的根本问题是:合作可以可能。
社会学的根本问题是:社会何以合作。
2、行为经济学研究的是多因多果,不是单因单果。
人的个体行为和社会群体行为,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公共社会现象是从个体行为相互作用中涌现出来的一种秩序。
3、物体运动是质点的几何运动。
行为是生命的行为,只有生命才具有行为。
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
4、选择:将各种可能的手段与方案作为一个集合,将可选方案对应的各种目标作为另一个集合。
在这两个集合之间,有一个映射,称为“选择”。
选择通常不是两难的。
5、判断:两难情境内作出选择。
在西蒙模型中,分为两种情况:(1)是在同一个类型中的选择,因为容易对比优劣,容易选择。
(2)是在不同的类型中的选择,因为不容易对比,所以通常难选。
比如:我是去旅游,还是换一份工作。
判断的目的:是追求价值。
企业家的职能,不是管理,而是判断,是在不知道如何选择时作出的决断。
6、文学的特征:刻画了不可重复的人类经验,不可验证。
7、经济学千招万式化为一式,就是:在约束条件下作出最优选择。
约束条件比如:道德、法律、诚信、幸福感。
将成本与收益实现均衡、道德与幸福实现均衡。
道德是一种成本,幸福是一种收益。
违反道德影响内心幸福感。
幸福感由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社会情感组成。
道德、信仰,要么全有,要么全有。
不会有49%的信仰,51%的信仰。
8、关于“偏好”,怀特海有个三段论——在任何理解之前先有表达,在任何表达之前先有关于重要性的感受。
表达是指:在自我意识中进行体现,感受到外界事物的重要性。
我意识你的存在,我感受到你的重要性,我进行了理解。
9、价值:就是感受到的重要性。
故,每个人赋予同一事物的价值是不一样的。
10、成本:就是在可选方案中被放弃的那些方案手段以及对应出现的目标与价值。
11、自我意识:外部的重要性在脑海中的表达与反应。
【经济学复习提纲】经济学原理复习提纲微观经济学部分P251,(1)什么是需求表(供给表)?①需求表:需求表定义:根据购买者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市场中按某种商品不同价格所愿意并能够购买的量所列成的表。
②供给表:供给表定义:根据生产者在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市场中按某种商品不同价格所愿意并能够供给的量所列成的表。
(2)需求量(供给量)与需求(供给)之间有何区别?①需求量与需求之间的区别: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量:是指一个固定的量。
需求量的变化: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存在着反向关系,如果其他条件发生变化时,当购买商品的数量因价构(7)政府的消费政策4,使供给曲线移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商品自身的价格(2)相关商品价格(3)生产者预期(4)生产成本的变化(5)生产技术水平5,(1)什么是均衡价格?(2)市场均衡价格是怎样形成的?答:均衡价格,供求双方都能接受的市场价格即市场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时的价格。
市场供求有其自身的规律。
当价格高于市场均衡点时,供给量大于需求量,这种现象可称为供给量过多或叫作过剩。
供给量多,需求量少,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必然会由于供给者之间的竞争而导致价格下降,一直降到均衡价格为止。
反之,当价格低于市场均衡点时,需求量大于供给量,这种现象可称为需求量过多或叫作短缺。
需求量多,供给量少,会造成消费者之间的抢购,必然使价格抬高。
只要需求量大于供给量,价格就会继续上升,一直升到市场的均衡价格为止。
P412,(1)什么是需求价格弹性?(2)什么是供给弹性?答:需求价格弹性:反映的是需求量的变动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供给价格弹性:它是反映供给量的变动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5,需求弹性和总收益之间有什么关系?需求价格弹性指的是市场需求量对价格的敏感程度,也就是说每次涨价或者降价对客户购买这件产品的影响有多大,需求价格弹性越高,影响越大对于总收益,需求弹性越高,涨价就可能丧失更多的客户,客户的购买量快速减少,降价则客户的购买量迅速上升,需求弹性越低则相反。
经济学思想史汪丁丁教授时间:每周六和日的下午,各三小时,春季2月16日开学,经济学思想史,今年是研究生必修课。
初步设想如下:1)努力使教学成为"问题导向的"而不再是"知识导向的",后者是基于教科书的教学,前者是基于批判性思考能力的教学;2)实践所谓"教学相长"的原则——学而后知不足,教而后知困。
由这一过程可提出学生们有兴趣求解且贯穿主要知识模块的问题;3)对重要问题的寻求而言,重要的是分享着的体验和情感,由此发生了"常识"-"共识";4)知识是基于常识的,是问题之求解的"附带产物"。
离开了求解问题的具体情境,知识是不可理解的从而是死的;5)经济学的教学,应基于经济生活的常识与问题;经济学思想史的课堂教学,应基于对经济学思想及其历史的常识与问题。
基本要求:1)预先阅读汪丁丁(2008)《经济学思想史讲义》第61-68页,或更全面一些,第58-68页,或更全面一些,通读第一讲和第二讲。
2)同学们应努力提出自己认可的经济学的核心观念。
虽然,我在《经济学思想史讲义》里提出了十一个核心观念。
3)每一个核心观念,都可被置于(讲义所述的)三维框架内,在思想史上,它们有自己的生命历程,有内在冲突和问题。
4)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主观幸福"(subjectivewell-being)观念,可以统摄经济学的全部核心观念吗?5)是否可提出"观察"(observation)之为一个核心观念?围绕两大主题:"幸福"与"观察",全体同学应阅读下列两篇晚近发表的论文:for (4),2008-Aug "If money doesn't make us happy, why do we act as if it does?";for (5), 2007,"Modelling as a way of organising knowledge"。
中国经济思想史提纲导言一、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对象二、中国经济思想史内容三、中国经济思想史方法第一章中国古代集权官僚制与官文化第一节社会历史阶段分期与中国古代社会的特殊性第二节中国秦汉以来土地所有权体系及官僚土地所有制的特点第三节孔子儒学与儒家道统第四节官文化与小农意识第二章中国古代国家经济管理思想第一节富国与富民之争(孔孟与管子)第二节桑弘羊的理财之学第三节刘晏的理财思想第四节王安石变法思想第三章中国古代治生之学第一节早期商人治生(范蠡、陶朱公、白圭、计然之策)第二节司马迁“富无经业”论第三节贾思勰“齐民要术”与地主治生第四节明清商帮与商人治生之学第四章中国古代货币与人口思想第一节子母与单旗货币思想第二节鲁褒的《钱神论》第三节唐代刘秩祖与“禁铜四美”论第四节称提思想第五节邱浚的货币思想第五章经世思潮与洋务思潮第一节鸦片战争前期中国社会的经世思潮第二节魏源经济思想第三节官僚地主集权制向官僚资本集权制的转化第四节张之洞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第六章太平天国经济思想第一节《天朝天亩制度》中的经济思想第二节洪仁玕《资政新篇》第三节太平天国经济思想述评第七章康有为经济思想第一节三统三世说第二节富国之法与养民之法第三节《大同书》第八章孙中山经济思想第一节“三民主义”之“民”第二节民生主义第三节实业举国第四节平均地权第五节《实业计划》第九章官僚资本统治结构的形成与学术论战第一节近代官僚资本统治结构的形成第二节关于中国近代社会性质论战第三节关于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第四节毛泽东、蒋介石经济思想对比第十章新中国经济矛盾演变及经济思想第一节新中国经济矛盾演变第二节苏联教科书与中国经济学体系的特征第三节西方经济学引入与中国经济思想的演变。
世界经济史期末复习提纲
期末出题形式及复习提纲
一、出题形式
1、选择题(20道,40分)
2、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简答,共三题,40分)
3、分析论述题(20分)
二、复习要点
1、概念术语
地理大发现商业革命工场手工业两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政策计划经济
2、总复习思考题
(1)地理大发现引起价格革命,对欧洲社会阶层分化及资本主义关系形成所起的作用(2)简要说明欧洲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工业革命的作用
(3)为什么英国在世界上第一个爆发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及其世界意义(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其对奠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作用?试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特点
(5)试分析苏联建国初期列宁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及其政策,评论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
(6)如何看待公有制和私有制、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相互转化?如何看待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
经济思想史重点封建社会早期的经济思想:6世纪的《萨利克法典》、8世纪末查理大帝的《庄园敕令》。
异:①《萨利克法典》把公社的集体所有制看作最基本的土地所有制,《庄园敕令》则只字不提公社,仅确认庄园主的所有权。
②《萨利克法典》根本没有涉及生产的经营管理问题,而在《庄园敕令》中却占有着首要位置。
③与《萨利克法典》不同,《庄园敕令》把任何有效地剥削农奴作为一个核心问题。
同:二者都贯穿着以农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思想。
重商主义基本观点:①重商主义认为财富就是货币(即金银),货币就是财富。
②重商主义认为财富的直接源泉在流通领域,即商业中。
③重商主义认为,国内贸易不能增加一国的财富,只有对外贸易才会真正增加一国的财富。
④重商主义认为商品生产只是对外贸易的先决条件和必要手段。
⑤重商主义认为国家必须积极干预经济生活,管理和指导经济,保护国内有利于增加金银货币的工商业,促进对外贸易的有利发展。
晚期重商主义观点:①强调贸易总额的顺差;②强调多卖少买;③强调用税收调节进出口;④强调扶植手工业,多生产出口商品。
鉴于晚期重商主义对手工业的重视,马克思有时称晚期重商主义为“重工主义”。
早、晚期重商主义共同点:都是混淆了货币与财富,以货币积累为目的。
不同点:早期重商主义主要是货币差额论,而晚期重商主义主要是贸易差额论。
马克思称前者为“货币主义”,后者为“真正的重商主义”。
“古典”只是指客观的、科学的态度是第一位的,而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辩解的态度在当时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
“庸俗”则相反,把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辩解的态度放在第一位,而把客观的、科学的态度放在从属地位。
古典经济学进步性的标志:①把经济理论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②开始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内在规律性,并作出了初步的科学分析。
古典经济学以“自然秩序”观点作为思想原则。
古典经济学贡献:①研究了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和规律,提出了“自由放任”的政策主张;探讨了发展市场经济、增加国民财富的富国裕民之道。
二•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及动力%1经济全球化的定义:以当代科技革命、市场经济和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为驱动力,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交通和通讯的大发展,使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流动,使企业生产的内部分工扩展为全球性的分工,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优化配置,从而使各国相互依存和相互融合的状态和过程。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经济全球化是经济范畴和历史范畴的统一;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与时空相联系的概念;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及其载体扩张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其结构中存在着多种不对称.③.经济全球化的成因(动力)1•科技革命的大发展一方面使发达国家物质生产增长的速度、规模和数量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使生产力无限扩大和市场相对狭小的矛盾更加尖锐,从而扩展国外市场的要求更加迫切,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另一方面,科技革命使运输和通讯手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地球成了时空大为缩小的“村庄”,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2•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推行市场经济,实行对外开放,与世界市场接轨,按国际规制运行,已成为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的共同要求和趋势。
“两个平行市场”终于统一为以市场经济为特征的整体,世界经济成为囊括全球的客观实体,各国经济已被经济全球化的密网编织在一起。
这是经济全球化时代到来的重要条件和标志。
3.西方国家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在贸易自由化方面,1986—1994年的乌拉圭回合贸易谈判导致了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并使世界贸易组织作为管理、监督和实施这一体制的组织机构应运而生;在投资自由化方面,取消外汇管制,开放资本账户;在金融自由化方面,引发了一场金融制度、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的创新风暴。
新自由主义思潮被广泛接受和认可,以及由此而在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有利的制度环境和制度保证。
4 •跨国公司的大发展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驱动者、组织者和载体。
汪丁丁: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基础内容提要:理性主义自来是经济学家的信条,“经济人”假设正是以理性算计为基础的。
但是这一信条愈来愈受到人类社会实践的挑战。
就对社会学而言,缘自古典的“社会何以可能”的基本问题,正在与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即“什么是理性行为”日渐密切地结合起来,融会为一个问题,即“统一理性是否可能”,并以现代性问题的转换形态摆放在整个社会科学的面前。
这或许为打破18世纪以来在社会科学专业化过程中形成的学科壁垒提供了某种契机。
一、引言经济学家们都承认,经济学的各种现代版本,除了新增加的数学描述,基本上是从阿尔佛莱德·马歇尔(AlfredMarshall)那里传承下来的。
这一百多年的经济学发展大致可以看做“经济学中的理性主义运动”,①并且由于二次大战(凯恩斯宏观经济学问世)以来各国经济学家介入政治经济政策的程度大大提高,经济制度的演变也在一定程度上沿着经济学理性主义的思路行进。
除了韦伯研究过的例子外,一个最近的例子是目前正在各国(包括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过程中迅速兴起的期权交易制度。
在期权市场上,人们几乎完全按照伯莱克-肖尔斯(两位沿袭了经济学主流学派的金融理论家,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定价理论来买卖期权,偏差一般不超过理论价格的5%。
相应地,1997年以来,其它衍生工具交易制度也围绕这一理论迅速发展(汪丁丁,1997a)。
一般说来,市场社会里各种经济制度的创设,总是由企业家们发起,然后由经济学家们加以“理性化”阐释(有时需要理性化地修正),从而得以推广到其它地方。
由此可以声称:理性主义至今仍是主流经济学家们的信条(大部分制度经济学家,虽然站在经济学主流之外,也仍然抱持着理性主义信条)。
由于对“理性”一词的诸多不同理解,我必须在阐释“经济学理性主义”的涵义之前,简要地把这一解释按其推理步骤列举出来:(1)经济学是英国经验主义的产物,而不是欧陆思辨哲学的后代。
经济学家必须把自己的理论置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
经济学说史复习大纲第一篇:经济学说史复习大纲经济学説史复习大纲本次考察将从以下30个题目中抽取5个进行闭卷考试。
考试的时间和地点请两个班级班干部协商,并借用教室。
2014年6月13日1.简述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和两个发展阶段。
2.意大利、奥地利和德国重商主义各有哪些特点?3.色诺芬是如何看待财富机器增长的?4.评述古罗马“公平价格”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5.古典经济学术语有哪些不同的界定?6.怎样理解“徒弟为财富之母,儿劳动为财富之父的能动的要素”?7.评述布阿吉尔贝尔的财富观和“自然秩序”思想,他为何主张自由贸易?8.如何看待重农学派学说的历史地位及其特点?9.什么事纯产品学说?10.杜尔哥对重农主义有哪些发展?11.什么是斯密理论的二重性?12.斯密是怎么论证自然价格及其市场价格的关系的?13.什么是斯密教条及其经济自由主义?14.分析李嘉图的经济研究方法。
15.比较李嘉图与斯密的价值理论。
16.西斯蒙第在经济学说上具有怎么样的特殊地位?17.西斯蒙第提出的“新原理”与英国古典经济学有何不同?18.书评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危机理论。
19.分析萨伊的效用价值论、“三分法”在经济学説史上的影响。
20.李嘉图学派为何会解体?21.为什么说约翰.穆勒实现了经济学説史上的第一次大综合?22.评述戈森定律。
23.分析时差利息论在经济学説史上的地位及作用。
24.说明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的产生及其影响。
25.为什么说马歇尔实现了经济学説史上的第二次大综合?26.马歇尔的分配理论有哪些特点?27.新古典经济学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28.简述凯恩斯学术思想的发展。
29.凯恩斯经济学缘何被称为“萧条经济学”?30.《通论》的主要理论贡献及其影响是什么?“凯恩斯革命”是一场真正的革命吗?第二篇:经济学说史重点一.重商主义重商主义产生于西欧封建社会的晚期和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初期,生产力提高、地理大发现、资本原始积累及中央集权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09级《经济学说史》期末考试题型及复习要点一、题型:单项选择题(40分)、判断题(10分)、名词解释(5个,20分)、简答题(4个,20分)、论述题(在两题中任选1题,10分)二、名词解释的答题要求:1、基本概念(定义);2、简要内容陈述(代表人物);3、基本评价.三、简答题:答出基本内容的核心要点,不必详细解释,但内容要完整。
四、论述题:既要阐述其基本内容,又要略作评论分析。
答题一般不少于300字各章的复习要点:第三章重商主义1、重商主义的基本经济思想2、晚期重商主义在英国和法国的主要代表人物。
3、柯尔培尔推行的主要经济政策4、主要名词:重商主义货币平衡论、贸易平衡论第四章配第的经济学说1、威廉·配第的主要经济理论:包括方法论、价值论、分配论、货币论等。
第五章布阿吉尔贝尔与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1、布阿吉尔布尔与坎蒂隆2、重农学派的理论体系及其基本特征。
3、自然秩序学说及其在重农学派理论中的作用.4、魁奈《经济表》的主要理论贡献。
5、主要名词:重农学派、自然秩序、年预付、原预付、纯产品第六章斯密的经济学说1、为什么说斯密经济理论思想的核心是经济自由主义?2、斯密的价值学说的理论贡献及其庸俗观点。
3、主要名词:《国富论》、三大阶级与三种收入、“看不见的手"第七章李嘉图的经济学说1、李嘉图对劳动价值理论的贡献及其缺陷.2、李嘉图的分配论的主要观点,及他的工资与利润对立、利润与地租对立见解的重要意义。
3、主要名词:比较利益说第八章西斯蒙第的经济学说1、西斯蒙第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主要观点。
2、西斯蒙第的经济危机论观点。
3、主要名词: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第九章马尔萨斯和萨伊的经济学说1、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及其错误。
2、马尔萨斯价值论和危机论的基本观点。
3、萨伊有关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观点。
4、“萨伊定律”对西方经济学的影响.5、主要名词:三分法、三位一体公式、萨伊定律第十章西尼尔、巴斯夏和穆勒1、西尼尔“忍欲说”的基本内容和实质是什么?2、巴斯夏“经济和谐论”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3、约翰·穆勒关于商品的分类和各类商品的价值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