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本科生教学手册(经济学院部分)课程介绍
- 格式:pdf
- 大小:620.27 KB
- 文档页数:96
北大经济学院教材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北大经济学院教材全院必修经济计量学《计量经济模型与经济预测》鲁宾费尔德,平狄克机械工业出版社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原理》曼昆北大出版社中级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平狄克人大出版社中级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费希尔等人大出版社世界经济史《世界经济史》宋则行经济科学出版社专业必修外国经济思想史《西方经济学说史教程》晏智杰北大出版社中国经济史《皇权与中国社会经济》箫国亮新华出版社《资本论》选读《资本论》马克思人民出版社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叶静怡北大出版社中国经济思想史《中国经济思想史述要》赵靖北大出版社产业组织理论《IndustrialOrganization》Jeffreychurch,Rogerware清华出版社信息经济学《TheTheoryofIncentives》JeanlaffontPrinceton国际金融《国际金融教程》吕随启,苏英姿北大出版社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李权北大出版社分类选修博弈论基础《博弈论基础》吉本斯中国社会科学经济学方法论《理性与信仰——经济学反思札记》王曙光新世界出版社经济学名着选读?《国富论》等劳动经济学《现代劳动经济学—理论与公共政策》伊兰泊格,史密斯人大出版社国际经济学《国际经济学》AlfredField机械工业出版社转轨经济学《转型与经济学罗兰北大出版社西方经济学流派《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王志伟北大出版社新制度经济学《比较制度分析》青木昌彦上海远东出版社经济法概论《经济法》刘次邦陕西人民出版社金融经济学导论《金融学》兹维博迪,罗伯特·默顿人大出版社金融市场学《FinancialMarkets,IndustumentsandInstitution》Santomero投资银行学《投资银行学》何小锋中国发展出版社营销学《营销管理》科特勒,菲利普人大出版社世界经济专题《全球网络经济》箫琛华夏出版社会计学原理《初级会计学》朱小平人大出版社财政学《财政学》刘怡北大出版社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易纳,吴有昌上海人民出版社公司财务《财务管理学》刘力企业管理出版社现代金融理论简史《金融学》《数理金融经济学》《现代金融理论》北大出版社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张帆上海人民出版社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发展与欠发达地区现代化》陆立军中国经济出版社农业经济学《社会注意农业经济学》朱道华中国农业出版社房地产经济学《金融市场,工具与机构》谢经荣东北财大出版社人口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杨云彦中国经济出版社。
北大金融学课程一、课程介绍北大金融学课程是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开设的,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金融专业人才。
该课程涵盖了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公司财务、投资组合、风险管理等多个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全面深入的金融知识。
二、课程设置1. 本科阶段本科阶段共分为四年,前两年主要为基础课程,后两年则是专业方向的深入学习。
其中包括以下几门核心课程:(1)微观经济学:介绍市场经济中个体行为和市场机制。
(2)宏观经济学:介绍宏观经济运行规律和政策调控。
(3)会计学:介绍企业会计基础知识和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4)统计学:介绍统计方法及其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
(5)证券投资学:介绍证券投资基础知识和投资组合构建方法。
(6)公司财务管理:介绍企业财务决策和财务风险管理。
2. 研究生阶段研究生阶段分为硕士和博士两个层次。
硕士课程包括以下几门核心课程:(1)金融市场与制度:介绍金融市场运作机制和监管体系。
(2)金融工具与创新:介绍各种金融工具及其创新应用。
(3)公司理财与投资:介绍企业财务管理和投资决策方法。
(4)风险管理与金融稳定:介绍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以及金融稳定相关知识。
博士课程则更加深入,主要是针对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方向进行专业化的学习。
三、教学方法北大金融学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模拟交易等。
其中,模拟交易是该课程的一大特色。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模拟交易活动,了解实际市场操作流程和规则,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投资能力。
四、师资力量北大金融学课程的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批具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金融专家和学者。
其中,不乏享有国际声誉的知名教授和业界精英。
他们既是理论大师,又是实践专家,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深入的金融知识和实际应用技能。
五、就业前景北大金融学课程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可在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投资公司等多个金融领域从事各种职业。
同时,该课程还为学生提供了进入国内外顶尖金融机构和高校攻读研究生的机会。
北大金融学课程设置1. 引言北大金融学课程设置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为培养金融专业人才而设计的一系列课程。
该课程设置的目标是为学生提供全面深入的金融理论和实践知识,培养他们在金融领域中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2. 课程结构北大金融学课程设置包括核心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环节三个部分。
2.1 核心必修课核心必修课是北大金融学专业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门课程:•金融市场与投资分析:介绍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和运作机制,以及投资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金融经济学:涵盖货币理论、银行体系、货币政策等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宏观经济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证券投资与组合管理:介绍证券投资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组合管理的策略和技巧。
•金融工程学:介绍金融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培养学生在金融创新和风险管理方面的能力。
•金融计量经济学:教授计量经济学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方法,帮助学生进行定量分析和预测。
2.2 选修课选修课是北大金融学课程设置的灵活部分,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
这些选修课程涵盖了不同领域的金融知识,例如:•国际金融:介绍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制度、外汇市场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国际金融的运作机制。
•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研究市场交易机制、信息传递和价格形成等问题,为学生提供深入理解市场运作的视角。
•风险管理:介绍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衡量和控制不同类型风险的工具和技巧。
•金融法律与监管:讲授金融法律体系和监管机构的职责,帮助学生了解金融市场的法律框架和规则。
2.3 实践环节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北大金融学课程设置还包括一系列实践环节,例如:•金融实习:为学生提供参与金融机构实习的机会,让他们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
•金融模拟交易:通过模拟交易平台,让学生体验真实交易环境,锻炼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能力。
•金融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金融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学方法北大金融学课程设置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案例相结合、个人研究与团队合作相结合等。
北大金融学课程设置北大金融学课程设置包括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两部分。
基础课程主要涵盖经济学、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内容,专业课程则重点培养学生的金融理论与实践能力。
下面将详细介绍北大金融学课程设置。
一、基础课程1.经济学:北大金融学专业的学生首先需要学习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这门课程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内容,在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的同时,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金融市场与经济的关系。
2.数学:数学在金融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
数学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等内容,其中线性代数和概率论是金融学中重要的工具。
3.统计学:统计学是金融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学生需要学习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包括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和回归分析等内容,以便能够运用统计学知识进行金融数据的分析和决策。
4.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科学在金融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学生需要学习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编程、算法和数据结构等内容,以便能够运用计算机进行金融数据分析和模拟实验。
二、专业课程1.金融学原理:这门课程主要介绍金融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包括金融市场、金融制度和金融决策等内容。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金融学的基本原理,奠定金融学专业学习的基础。
2.金融市场:这门课程主要介绍金融市场的组织、运作和发展。
学生将学习到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等金融市场的基本知识和交易机制,以及对金融市场的分析与预测。
3.金融投资:这门课程主要介绍金融投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学生将学习到资产定价理论、投资组合理论和投资风险管理等内容,以及如何进行证券投资决策和资产配置等技巧。
4.金融风险管理:这门课程主要介绍金融风险的概念、种类和评估方法。
学生将学习到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等金融风险的基本知识和管理技巧,以及金融风险管理的实践方法和工具。
5.金融工程:这门课程主要介绍金融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北大经济学本科课程高等数学(b)教材北大经济学本科课程高等数学(b)教材高等数学(b)是北大经济学本科课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作为经济学领域中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它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教授这门课程,北大经济学系编写了经济学本科课程高等数学(b)教材,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1. 教材概述北大经济学本科课程高等数学(b)教材是为经济学专业学生设计的一本教材,系统介绍了高等数学(b)的主要内容和应用。
这本教材由北大经济学系教授和相关专家联合编写,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和严格的审校,力求简明扼要地讲解数学中的概念和原理,并通过大量的例题和习题进行训练和巩固。
2. 教材结构教材总共分为八个单元,每个单元侧重介绍不同的数学概念和应用,包括:- 函数与极限- 导数与微分- 高阶导数与微分应用- 微分中值定理与泰勒公式- 不定积分与定积分- 定积分应用- 微分方程- 空间解析几何每个单元以理论介绍为主,通过具体的例题分析和习题练习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和理解。
教材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各个概念和原理,并通过具体的经济学应用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3. 教材特点北大经济学本科课程高等数学(b)教材与其他数学教材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简明扼要:教材注重将难以理解的概念和公式简化和解释,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消化所学的知识。
- 紧密结合经济学应用:教材将数学原理与实际经济问题相结合,通过经济学案例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在经济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 练习丰富:教材中不仅提供了大量的例题进行分析,还有对应的习题供学生练习。
通过多样化的练习和问题训练,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4. 教材使用与反馈北大经济学本科课程高等数学(b)教材在北大经济学系的教学中使用,并获得了积极的反馈。
学生认为教材内容丰富,覆盖到了经济学领域中常见的数学问题,同时教材的排版整洁美观,语句通顺,表达流畅,不影响阅读体验。
北大金融系课程全校公共必修课26学分课程编号新课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03835061 大学英语(一)4 2 秋季03835062 大学英语(二)2 2 全年03835063 大学英语(三)2 2 全年03835064 大学英语(四)0 2 全年――――体育系列课程- 460730020 军事理论2 200831610 文科计算机基础(上)3 300831611 文科计算机基础(下)3 304031330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 204031380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2 204031350 毛泽东思想概论2 2注:1、全校公共必修课程“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的内容,在本院开设课程“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中涵盖,经教务部批准,准予代替开设。
2、全校公共必修课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的内容,在本院开设课程“经济学”中涵盖,经教务部批准,准予代替开设。
3、全校公共必修课程“思想品德修养”课程的内容,在本院开设课程“企业伦理”中涵盖,经教务部批准,准予代替开设。
金融专业必修课67学分课程编号新课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02832120 FIN-0-001 宏观经济学3 3 秋季02832110 FIN-0-002 微观经济学3 3 春季00130201 高等数学(上)4+2 5 秋季00130202 高等数学(下)4+2 5 春季02832730 线性代数4+1 4 春季02832510 FIN-0-006 财务会计3 3 春季02833430 FIN-1-001 公司财务管理3 3 秋季02832750 FIN-0-007 概率论基础3 3 秋季02834410 FIN-1-004 财务报表分析2 2 春季02831200 FIN-0-008 社会心理学3 3 秋季02834010 FIN-0-010 数理统计3 3 春季02833820 FIN-1-012 计算机语言3 2 秋季02833160 FIN-1-007 货币金融学3 3 秋季02836020 FIN-1-003 金融计量经济学3 3 秋季02834420 FIN-1-008 证券投资学3 3 春季02833230 FIN-1-006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3 3 春季02832420 FIN-1-016 金融中的数学方法3 3 春季02834840 FIN-1-009 金融衍生工具3 3 秋季02838010 FIN-1-006 实证金融2 2 秋季02832500 GSM-1-003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3 3 春季02831220 GSM-0-003 经济学.3 3 春季02834370 GSM-1-004 企业伦理2 2 春季2.选修课程:43学分本科素质教育通选课:16学分A. 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至少4学分B. 社会科学类:至少2学分C. 哲学与心理学类:至少2学分D. 历史学类:至少2学分E. 语言、文学与艺术类:至少4学分,其中至少一门是艺术类课程金融专业选修课课程编号新课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02834570 FIN-1-012 国际财务管理3 3 春季02833270 FIN-1-013 商业银行管理2 2 秋季02834230 FIN-1-014 保险学3 3 秋季02833540 FIN-1-001 中级财务会计3 3 秋季02831100 FIN-1-009 组织与管理3 3 春季02832640 FIN-0-011 营销学3 3 秋季02834390 FIN-1-006 战略管理2 2 秋季02832220 FIN-1-011 民商法2 2 春季02837010 FIN-1-015 投资银行3 3 春季3.实践实习:必修,无学分4.毕业论文:2学分。
北大经济学专业课书目摘要:1.引言:介绍北大经济学专业及其课程设置2.北大经济学专业课程书目:详细列出北大经济学专业各课程的主要教材和参考书3.课程特点:分析北大经济学专业课程书目的特点,如理论性、实用性、时效性等4.对学生的要求:阐述北大经济学专业对学生的阅读、研究和实践要求5.结论:总结北大经济学专业课程书目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正文:北大经济学专业在我国经济学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吸引了众多优秀学子前来求学。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辉煌传统的学科,北大经济学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课程设置丰富多样,涵盖了经济学的各个领域,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北大经济学专业的课程书目,帮助读者了解该专业的学术体系和教学内容。
北大经济学专业课程书目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微观经济学:主要包括《经济学原理》(作者:格雷戈里·曼昆)、《微观经济学》(作者:平新桥、王一江)等。
这些教材既有西方经济学的经典理论,也有我国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学》(作者:保罗·克鲁格曼)、《宏观经济学教程》(作者:李稻葵)等。
这些教材详细介绍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政策分析和实证研究方法,为学生掌握宏观经济运行规律提供了有力支持。
3.国际经济学:主要包括《国际经济学》(作者:多恩布什、费希尔)、《国际经济学教程》(作者:余永定)等。
这些教材涵盖了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政策分析和国际经济实证研究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国际经济关系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4.其他相关课程:还包括《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经济学史》等课程。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历史观念和学术素养,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北大经济学专业课程书目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性: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经济学理论和模型,有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经济学知识体系。
北大金融学课程设置北大金融学课程设置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金融学知识,培养他们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以适应金融行业的发展需求。
本文将对北大金融学课程设置进行详细介绍。
一、金融学导论金融学导论作为金融学专业的入门课程,主要介绍金融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金融学的起源、发展历程,掌握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等基本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金融市场与投资金融市场与投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金融市场运作和投资决策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通过对金融市场的分析,学生将学会识别和评估金融市场的风险和机会,掌握有效的投资决策方法,并学习金融交易的基本原理和策略。
三、公司金融与财务管理公司金融与财务管理是培养学生在企业内部财务决策和资本管理方面能力的重要课程。
通过对公司财务状况、项目投资和融资决策等内容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并能够运用相应的工具进行财务分析和决策。
四、金融风险管理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金融风险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学生通过学习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评估方法,掌握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够运用金融工具和模型进行风险管理和防范。
五、国际金融与汇率管理国际金融与汇率管理课程将教授学生国际金融环境和国际货币体系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学生通过学习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规律和汇率决定机制,掌握国际金融交易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以及国际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六、金融法律与金融业务金融法律与金融业务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金融法律和业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学生将了解金融法律的基本概念和法律框架,熟悉金融合同的订立和履行,掌握金融业务的法律规范和专业实践。
北大金融学课程设置涵盖了金融学的各个领域,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金融学知识和专业技能。
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金融市场运作机制、掌握金融决策和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金融人才。
北京大学选课手册说明本手册主要包括大类平台课简介及课程目录、通选课问答及本学期开设的通选课课程介绍,另外,为方便学生选课,本手册的后面附上了我校体育与健康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等政治理论课、文科计算机应用基础(上)和大学英语的课程简介及任课教师简介。
大类平台课是相近学科的共同基础课,是学生进入相关院系的基础平台。
为了巩固学生的基础学科知识,拓宽学生的专业选择,通过学科的融合与交叉加强对学生的综合培养,根据院系专业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关联,学校设立了理工、文史、社科和经管四个学科大类。
本科生通选课是学校为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实现在低年级进行通识教育、高年级进行宽口径专业教育的本科教育理念而开设的。
通选课面向全校本科学生开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选修。
联系方式:songxin@教务部2009年6月学科大类平台课程简介北京大学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是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在各行业起引领作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重视基础、尊重选择、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的培养和成才提供最好的教育是学校本科教育的一贯宗旨和传统,也是2009年教学计划修订的指导思想。
大类平台课的设置与建设是这次教学计划修订的重点之一。
大类平台课是相近学科的共同基础课,是学生进入相关院系的基础平台。
在2006年全校范围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与讨论的基础上,2007年12月学校启动了新一轮教学计划修订工作,基本方向是传承北京大学重视基础、尊重选择、因材施教、鼓励创新的优良传统;发挥北京大学学科综合优势,拓宽学生的学科基础,加强学科的融合与交叉;营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环境,允许多种教学模式共同存在与和谐发展。
为了巩固学生的基础学科知识,拓宽学生的专业选择,通过学科的融合与交叉加强对学生的综合培养,根据院系专业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关联,学校设立了理工、文史、社科和经管四个学科大类。
各院系所属的学科大类如下:(1)理工类:数学科学学院、物理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心理学系、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工学院;(2)文史类: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哲学系、考古文博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3)社科类:新闻与传播学院、政府管理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法学院、社会学系、信息管理系;(4)经管类:经济学院、光华管理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本科生教学手册(课程介绍)(2003年版)Catalog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School ofEconomicsPeking University北京大学教务部审定 2003年7月本院开设课程介绍课程简介课程编号:ECO-0-400课程名称:经济学原理(I)Principle of Economics(I)课程类别:全院必修学时学分:45学时 3学分先修要求:无主讲教师:郭研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经济系本科生一年级学生的经济学理论入门课程,主要讲授基本的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的介绍,使学生能够掌握经济学分析问题的基本框架,并运用所学理论分析案例,从而对实际经济现象和经济政策予以简单的解释和分析。
本课程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微观经济学理论打下了基础。
课程内容安排:1、供给与需求2、消费者行为3、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完全竞争的市场行为,不完全竞争的市场行为)4、劳动市场经济学5、公共部门经济学6、不确定性和博弈论教材及参考书:教材:曼昆著,《经济学原理》,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参考书:1、萨缪尔森、诺德豪斯著,《经济学》,第16版,华夏出版社,1999年。
2、斯蒂格利茨著,《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3、卢锋著,《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教授形式: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等。
考核方式:课后作业30%,期末考试70%。
课程编号:ECO-0-401课程名称:经济学原理(II)Principle of Economics (II)课程类别:全院必修学时学分:45学时 3学分先修要求:无主讲教师:郭研等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经济系本科生一年级学生的经济学理论入门课程,主要讲授基本的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的介绍,使学生能够掌握经济学分析问题的基本框架,并运用所学理论分析案例,从而对实际经济现象和经济政策予以简单的解释和分析。
本课程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微观经济学理论打下了基础。
课程内容安排:1、国民收入的衡量2、长期中的实际经济3、长期中的货币与物价4、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5、短期经济波动6、宏观经济政策教材及参考书:教材:曼昆著,《经济学原理》,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参考书:1、萨缪尔森、诺德豪斯著,《经济学》,第16版,华夏出版社,1999年。
2、斯蒂格利茨著,《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3、卢锋著,《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教授形式: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等。
考核方式:课后作业30%,期末考试70%。
课程编号: ECO-0-402课程名称: 政治经济学 (上)Political Economics (I)课程类别: 全院必修学时学分: 45学时 3学分先修要求: 无主讲教师: 崔建华课程简介:政治经济学是经济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学科。
本课程是经济学院各个专业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它主要是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和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和理论,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安排:1、商品与货币2、资本的价值增殖3、资本积累4、资本循环与周转5、社会资本再生产6、商业资本与借贷资本7、生产价格理论8、地租教材及参考书:教材::《政治经济学》,吴树青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
参考书:1、吴易风等著,《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2、张光照 张力上编著,《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
教授形式: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等.考核方式: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70%。
课程编号:ECO-0-403课程名称:政治经济学(下)Political Economics(Ⅱ)课程类别:全院必修学时学分:45学时 3学分先修要求:政治经济学(上)主讲教师:雎国余刘伟课程简介:《政治经济学(下)》是教育部规定的经济类院校本科生主干基础课。
该课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学说为指导思想,借鉴西方经济学最新研究成果,运用现代经济学分析基本方法和工具,考察、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客观进程,及其所体现的规律性特征。
该课程从理论与实际结合的高度,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特征、运行规律和经济发展趋势进行系统深入的阐述。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不仅使学生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而且使学生触及有关中国经济改革和实践的前沿课题,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探索热情和创造性。
课程内容安排: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特征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性3、市场体系及其结构4、微观经济活动的特点5、宏观经济调控及其手段体系6、市场经济的国际化7、可持续的经济增长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及其目标教材及参考书:教材:逄锦聚等著,《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参考教材: 1、雎国余主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群众出版社,1999年。
2、王维澄、李连仲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材》,北大出版社,1995年。
教授形式:课堂讲授、学生自学为主,课堂讨论、社会专题调查为辅。
考核方式:期中论文30%,期末闭卷考试70%。
课程编号:ECO-1-404课程名称:中国经济史Chinese Economic History课程类别:专业必修学时学分:45学时 3学分先修要求:经济学原理主讲教师:萧国亮、叶明勇课程简介:经济史是与经济学同时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本课程是经济学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史研究在经济分析中的重要性,了解中国经济变迁与发展的特点,增加中国经济史知识,明确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初步掌握运用经济学理论研究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的能力。
课程内容安排:1、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2、“亚细亚生产方式”——夏、商奴隶社会经济3、井田制与农奴的经济生活4、小农家族经济结构中的竞争与垄断5、精耕农业与人口膨胀6、专制政府干预下的社会经济7、中国工业化的历程教材及参考书:教材:萧国亮著,《皇权与中国社会经济》,新华出版社,1991年。
参考书:1、田昌五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齐鲁书社、文津出版社,1996年。
2、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人民出版社1989年。
3、汪敬虞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人民出版社2000年。
教授形式: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读书报告等考核方式:课堂测验与课后作业30%,期末考试70%。
课程编号:ECO-1-405课程名称:中国经济思想史History of Chinese Economical Thought课程类别:专业必修、全校通选学时学分:30学时 2学分主讲教师:郑学益周建波课程简介:“中国经济思想史”是经济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为经济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全校通选课。
该学科主要讲授从孔夫子到孙中山这两千年间中国经济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目的是引导学生继承、弘扬优秀的中国经济思想遗产,培养他们运用经济学理论解决现实中国经济问题的能力,古为今用,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
课程内容安排:1、儒家的经济思想2、墨家的经济思想3、法家的经济思想4、道家的经济思想5、商家学派的经济思想6、魏源、严复的经济思想7、孙中山的经济思想教材及参考书:教 材:赵靖著:《中国经济思想史述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参考书:1、赵靖主编:《中国经济思想通史》1—4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1998年。
2、巫宝三著:《先秦经济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教授方式: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小组报告交流等。
考试方式:平时考察30%,期末成绩70%。
课程编号:ECO-1-406课程名称:《资本论》选读Das Kapital: Selected Readings课程类别:专业必修学时学分:30学时2学分先修要求:政治经济学(上、下)、经济学原理(Ⅰ、Ⅱ)主讲教师:方敏刘宁课程简介:《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典著作。
“《资本论》选读”是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的深化和提高。
课程指导学生阅读《资本论》的重要章节,介绍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原理和有关论述;同时结合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使学生了解政治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
该课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从方法论的高度把握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加强政治经济学知识的深度和厚度,并提高对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理论分析水平。
课程内容安排:1、《资本论》的对象、方法与结构2、商品经济理论和劳动价值学说3、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积累4、资本的流通过程5、资本主义的竞争、价格和利润6、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教材及参考书:教材:马克思著,《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版。
参考书:1、洪远朋主编,《新编〈资本论〉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
2、弓孟谦著,《资本运行论析》,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教授形式:课堂讲授、学生阅读、课堂讨论。
考核方式:读书笔记20%,课堂讨论20%,期末考试60%。
课程编号:ECO-0-407课程名称:中级微观经济学I NTERMEDIATE M ICROECONOMICS课程类别:全院必修学时学分:45学时3学分先修要求:经济学原理(Ⅰ)(Ⅱ)高等数学(上、下)主讲教师:刘文忻张元鹏课程简介:“中级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经济学院各专业本科学生的主干必修课程。
它在《经济学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微观经济理论和政策作更深入的介绍。
本课程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深入和系统地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理论体系,了解微观经济政策的工具和效果,熟悉微观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基本工具和技术;指导学生科学地评价和借鉴微观经济理论,并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安排:1、消费者行为理论2、生产和成本理论3、完全竞争市场理论4、非完全竞争市场理论5、生产要素市场理论6、一般均衡理论7、福利经济学8、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学教材及参考书:教材:〔美〕平狄克等著,《微观经济学》,张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参考书:1、教育部高教司组编,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2、张元鹏著,《微观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
3、〔美〕范里安著,《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费方域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
教授方式:课堂讲授,并安排习题课。
考核方法:平时作业20%,期末考试80%。
课程编号:ECO-1-408课程名称:中级宏观经济学Intermediate Macroeconomics课程类别:全院必修学时学分:45学时3学分先修要求:经济学原理(Ⅰ)(Ⅱ)中级微观经济学高等数学(上、下)主讲老师:王志伟、张延课程简介:“中级宏观经济学”是一门各专业本科学生的主干必修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