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七章2722相似三角形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59.90 KB
- 文档页数:12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7.2.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7.2.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学生在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之后的一个深化和拓展。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对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2.能够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练习题。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
同时,教师结合性质给出相应的例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运用。
3.操练(15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在过程中给予个别学生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心得,互相学习和交流。
相似三角形一、目标与策略明确学习目标及主要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首要条件,要做到心中有数!学习目标:●了解相似三角形的概念,会准确找出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探索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会选择恰当的方法识别两个三角形相似。
●探索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能运用性质进行有关计算。
●通过典型实例认识现实生活中物体的相似,能运用图形相似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培养合情推理和数学说理能力。
重点:●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会运用判定定理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运用三角形相似的知识计算不能直接测量物体的长度和高度;相似三角形和相似多边形的周长、面积的性质的理解与运用。
难点:●相似三角形判定方法的运用;灵活运用三角形相似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何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探索证明相似多边形面积的性质。
学习策略:对于本知识点的学习,应由低到高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先识记并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灵活运用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进行证明或计算。
●学会由实际问题构建实际三角形,利用相似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
●结合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从本质上去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在实际应用中加深体会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二、学习与应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科学地预习才能使我们上课听讲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知识回顾——复习学习新知识之前,看看你的知识贮备过关了吗?(一)相似图形的概念我们把的图形称为相似图形(similar figures).(二)成比例线段对于四条线段a b c d 、、、,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即它们长度的比)与另两条线段的比 ,如a c b d =(即ad bc =),我们就说这四条线段是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proportional segments).(三)相似多边形(similar polygons)(1)相似多边形的特征:相似多边形的对应 相等,对应 相等.(2)相似多边形的识别:如果两个多边形的对应 相等,对应 相等,那么这两个多边形相似.(四)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简写形式)、 、 、 。
第 1 页《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设计
学校第四中学教师颜毅学科数学时间2019年4月26日
课题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27.2.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教
学
目
标1.理解并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证明方法;
2.运用判定和性质解证有关相似三角形的具体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推理能力;
3.在对性质定理的探究中,经历“观察—猜想—论证—归纳”的过程,培养大胆猜想、勤于思考、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习惯,感悟化归与转化、数形结合、类比的数学思想,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的应用;
4.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突出重点的方法:
突破难点的手段:引导、启发学生运用类比、转化、化归的思想方法探究相似三角形性质;
展示、剖析学生思维的心路历程,针对性讲评运用相似三角形判定、性质解证具体问题。
学习困难、课堂生成的预测和解决方法:两三角形错落放置、或学生有奇思妙想、一题多解时,运用转化、化归、数形结合的思想分析引导解决之。
学习过程问题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
依据
温
故一、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1、这两个三角形有何关系?
2、为什么相似?学生思考交流,计算角度,师:学生思考后提问。
以题目为载体,复习相似三角形的
第
2 页
二、探究新知
第
3 页
结论:
相似三角形对应角平分线、对应中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板书)
概括:相似三角形一切对应线段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3、探究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性质
运用类比、化归、转化的数学思想也能证明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学生猜测相似三角形的周长
运用设疑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求知'''''''''ABC lABBCAC????
第 4 页
排综
难合
解引
惑申五、强化训练
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上有△A1B1C1和△A2B2C2,高B2D2=510。
(1)求证:△A1B1C1∽△A2B2C2。
(2)求:① B1D1的长;②△A1B1C1和△A2B2C2的
面积比。
(多媒体展
(1)证明:在正方形网格中由勾股定理:=,=
∵=4+9=13
∴∽
)解:①由上题可知相似比2
=1=1
的相似比2
(本题是用网格的形式表示数与形的结合,师指导学生完成并投影展示学生的习作,针对性错,激励性讲评。
学生交流、讨论,几个学生代表分析解题路
巡视学生完成情况,并启发、引导学生考
此题是的延伸,一步巩固生对相似角形的判及性质的合运用,培养了学运用数形合思想解力
价
创
价,新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及怎样的数学思想方法
为了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完整而深刻的印象,老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小结:
1、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2、引导学生说出学会了怎样去分析探究问题及性质的推导中所用到的数学思维方法。
(包括:启发、诱导、观察、类比、实验、猜想、分析和归纳等)
答问题
由学生己来总结节课的知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是学生对知识梳理使之条理化。
2、培养学生学会归纳、总结,并让学生领悟类比、化归、转化、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1
第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