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课程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84.50 KB
- 文档页数:28
课堂练习一、填空题1. 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某类中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推理,其前提与结论间的联系是。
2. 运用简单枚举法要注意避免或的逻辑错误。
3. 在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中,求同法的特点是,求异法的特点是4. 仅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之间表面的某些相同情况而类推另外某一情况也相同,其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二、单项选择题1. “在若干要求离婚的案件中,情况各不相同,但双方感情破裂是相同的。
可见,双方感情破裂是要求离婚的重要原因。
”上述因果关系的判明是用()得出的。
A. 求同法B. 求异法C. 剩余法D. 求同求异并用法2. 求同求异并用法的特点是()。
A. 同中求异B. 求同求异相继运用C. 两次求同一次求异D. 两次求异一次求同3. “科学家在研究低温下某些导体的性质时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些导体的电阻随导体温度的下降而减小,当温度降到某一值时,导体的电阻突然消失,这就是超导现象。
由此可知,导体温度降低与导体电阻减小之间有因果联系。
”这一结论的得出用的是探求因果联系方法中的()。
A. 求同法B. 求异法C. 共变法D. 剩余法三、双项选择题1. 下列命题中,可用完全归纳推理推出的是()。
A.天下乌鸦一般黑B. 事物都可认识C. 恒星都是自身发光的天体D. 地球上的大洲都有丰富的矿藏E. 中国所有直辖市的人口都超过600万2. 科学归纳法与简单枚举法的共同点是()。
A. 都是不完全归纳推理B. 都是或然性推理C. 都是必然性推理D. 前提考察的数量愈多结论愈可靠E. 前提考察的数量多少对结论可靠性的影响不大四、多项选择题1. 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有明显的区别,表现为()。
A. 思维进程不同B. 结论断定的知识范围不同C. 前提与结论的联系性质不同D. 对前提真实性要求不同E. 在认识中的作用不同2. 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特点表现为()。
A. 前提中所考察的一类事物的对象是全部对象B. 前提考察了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C. 适用于具有无穷对象的类D. 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E. 结论断定的范围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五、案例分析题1. 有人作过一项十分有趣的统计:过去几百年间流传至今的466幅圣母玛利亚的画像中,有373幅里的耶稣是在左边吸吮圣母的乳汁的,这一数字大约是全部被统计画幅的80%左右。
第一章引论一、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逻辑”一词的含义:1、历史的逻辑决定了人类社会一定向前发展。
2、根据他的逻辑,你这么说就是错误的。
3、人们说:“要当好一个企业家,必须研究市场经济的逻辑”。
4、一个大学生要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就应当多学一点逻辑。
5、使我佩服的是列宁演说中那种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这种逻辑力量是紧紧地抓住听众,一步一步地感染听众,然后把听众俘虏得一个不剩。
6、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三个文明”,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合乎逻辑的发展。
7、这样,对于已经从自然界和历史中被驱逐出去的哲学来说,要是还留下什么的话,那就是只留下一个纯粹思维的领域:关于思维过程本身的规律的学说,即逻辑和辩论法。
二、请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或推理,并用公式表示之:1、凡演绎推理不是或然性推理,二难推理是演绎推理,所以,二难推理不是或然性推理。
2、小工作既认真又努力。
3、凡唯心主义理论都不是科学理论,经验批判主义是唯心主义理论,所以,经验批判主义不是科学理论。
4、如果世界上还有帝国主义,那么就还存在着产生战争的根源。
5、某人既是哲学家又是数学家。
6、某县今年渔业获得丰收,或是提高了饲养技术,或是扩大了养鱼水面。
7、如果火箭的速度超过9.8公里/秒,那么它就会飞出地球的引力场。
8、英或者获得数学竞赛第一名,或者获得化学竞赛第一名。
三、单项选择题1、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a、逻辑常项b、逻辑变项c、语言表达形式d、思维容2、形式逻辑研究推理,主要研究()。
a、前提的真假b、前提与结论间的逻辑联系c、结论的真假d、前提与结论容间的联系3、下列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判断组是()。
a、“有些大学生是党员”与“有些青年不是团员”b、“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与“所有事物都不是固定不变的”c、“有些矛盾是对抗性的”与“有些中学生是学俄语的”d、“我班所有同学是学英语的”与“我班有同学是学英语的”4、人们常说:“演讲、辩论要讲究逻辑”。
逻辑学习题完整版练习题(-)引论一、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逻辑”一词的含义:1、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个宏伟任务是我国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部革命过程的合乎逻辑的继续。
2、写文章要讲逻辑。
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讲话的结构,开头、中间、尾巴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部的联系,不要互相冲突。
3、这样,对于已经从自然界和历史中被驱逐出去的哲学来说,要是还留下什么的话.那就只留下一个纯粹思想的领域:关于思维过程本身的规律的学说,即逻辑和辩证法。
4、……出现重复,部分是由于术语上的缺点,部分是由于缺乏逻辑修养。
5、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
6、使我佩服的是列宁演说中那种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这种逻辑力量紧紧地抓住听众,一步一步地感染听众,然后把听众俘虏得一个不剩。
7、在这些人看来,清官比贪官还要坏,这真是个奇怪的逻辑。
8、帝国主义的逻辑和人民的逻辑是这样的不同。
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这就是帝国主义和世界上一切反动派对待人民事业的逻辑,他们是决不会违背这个逻辑的。
9、虽说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
10、语法、逻辑、修辞、音韵等等都是没有阶级性的。
〔例示〕题:“我们但愿法国历史的无意识的逻辑将战胜所有政党(指当时法国的资产阶级政党——编者注)对逻辑的有意识的违反。
”答:本题中的两个“逻辑”,均指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二、请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判断或推理,并用公式表示之。
1、鸟都是有脊椎骨的;天鹅是鸟;所以,天鹅是有脊椎骨的。
2、如果火箭的速度超过9.8公里/秒,那么它就会飞出地球的引力场。
3、只有历史清楚,才能加入中国共产党。
4、如果人们要使工作得到预想的结果,那么就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
5、玛丽喜欢滑冰,而且喜欢打网球,喜欢游泳。
6、或者张明去参观画展,或者李玲去参观画展。
7、如果一部作品获奖,那么,它一定是优秀作品;《芙蓉镇》是获奖作品;所以,它是一部优秀作品。
逻辑学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深入︰浅尝辄止A、疏远︰形影不离B、细致︰事无巨细C、安定︰水深火热D、独立︰自食其力正确答案:A2.不适用于“单独概念”的逻辑方法有________A、概括B、定义C、限制D、分解正确答案:C3.消毒:手术A、动员:开会B、启动:驾驶C、生产:销售D、彩排:演出正确答案:B4.下列各组概念间,具有属种关系的是A、汽车、发动机B、大连市、甘井子区C、党员、人D、《巴金全集》、《家》正确答案:C5.已知“有些违法行为不是犯罪行为”为真,则_______A、“所有的违法行为都不是犯罪行为”为真B、“有些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为假C、“所有的违法行为都是犯罪行为”为真D、“所有违法行为都是犯罪行为”为假正确答案:D6.若“p→q”真与“q”真,则()。
A、“p”要么真,要么假B、“p”真假不定C、“p”真D、“p”假正确答案:B7.头领:石头A、黄昏:蛋黄B、子女:袜子C、桌椅:圆桌D、动物:行动正确答案:B8.黄连∶苦涩A、班级∶团结B、城市∶繁华C、钻石∶坚硬D、花朵∶鲜红正确答案:C9.狐狸:狡猾:动物A、票友:业余:票房B、白杨:笔直:杨树C、熊掌:有力:熊D、牡丹:富贵:植物正确答案:B10.经济学中,系统内部个别效率较高的组织的出现,会对其他效率较低的组织的存在和发展构成破坏或抑制,人们把这种作用称为“顶尖效应”。
由于个人之间、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因此“顶尖效应”是普遍存在的。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有助于避免“顶尖效应”的是A、发达国家甲与经济落后国家乙之间的贸易交易费用下降,导致乙国的资金外流B、某地制定新政,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同时对垄断行业进行调控,限制规模C、某粮食生产企业一直不景气,在采用先进栽培技术后,企业生产规模扩大,销售份额开始提升D、某地规定,对于优秀留学归国人员可参照其学历或专业水平直接授予相应等级的专业技术职称,不受任何年限等限制正确答案:B1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商品生产的经营者都是独立的经济主体,都有充分的自主权。
逻辑学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若A,B具有交叉关系,并且B是C的属概念,则A,C两概念间的关系不可能是()。
A、真包含于B、真包含C、交叉D、全异正确答案:A2、峨眉山:四川A、黄山:安徽B、庐山:江苏C、五台山:山西D、泰山:山东正确答案:C3、就下岗职工人数看,甲、乙两厂均比丙、丁两厂人数多。
再加上以下____条件,可断定戊厂的下岗职工比丁厂的下岗职工人数多。
A、戊厂比甲厂下岗职工人数多B、甲厂比乙厂下岗职工人数多C、戊厂比乙厂下岗职工人数少D、丙厂比戊厂下岗职工人数少正确答案:A4、学校规定,除非是法学院二年级学生 ,否则不被允许进入法学展览馆。
以下哪几项说明学校没有违反了规定: 1.小明是信息学院学生,但被允许入内 2.小红是法学院三年级学生,但被允许入内 3.小强是法学院二年级学生,但不被允许入内A、1B、1和2C、3D、1、2、3正确答案:C5、如果你拥有勇气,你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由此,可以推出( )A、如果你拥有勇气,你就不会立于不败之地B、除非你立于不败之地,否则不会拥有勇气C、只有你拥有勇气,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D、如果你立于不败之地,你就不会拥有勇气正确答案:B6、当代知名的动漫设计大师,绝大部分还没从动漫设计学校毕业就已经离开学校,开始自己的动漫设计生涯。
因此,有人认为动漫设计的专业学习对学生们今后的职业发展并没能提供有力帮助。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够最有力地反驳上述推论?A、动漫设计大师都承认,他们学习了动漫设计学校的基础课程B、知名动漫公司在招聘设计师时,很看重应聘人员的毕业学校C、调查显示,动漫设计学校毕业生的平均年收入要显著高于同类院校其他专业内地毕业生D、在动漫设计行业中职业发展比较好的从业者,基本都毕业于动漫设计学校正确答案:A7、义务劳动:植树节A、志愿者:护林员B、方向感:东西南北C、学生:校园D、体育活动:解放军正确答案:D8、不规则需求是指某些物品或者服务的市场需求在不同季节,或一周不同日子,甚至一天不同时间上下波动很大的一种需求状况。
逻辑学各章练习题及答案绪论【堂上操练】一、填空:1.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三者中,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思维属于_____________。
3.思维的逻辑形式又叫____________,指具有不同思维内容的思维形式所共同具有的__________。
4.思维的形式构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符号系统。
5.思维形式构造中固定不变的局部叫___________,可以变化的局部叫__________。
二、指出以下命题的形式构造:1.这个学生是三好学生。
2.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3.这节课或者你来讲,或者我来讲。
4.如果不努力学习,就很难取得好成绩。
三、指出以下形式构造中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1.所有S是P 2.p← q3.有S不是P 4.〔p∧q〕→r【课后作业】一、查阅词典,指出以下各句"逻辑"一词的含义:1.正义终究战胜邪恶,这是社会开展的逻辑。
2."贫穷才是社会主义",这是什么逻辑?3.普及逻辑是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4.我们要善于逻辑地思维和明确地表达思想。
5.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应当充分地利用这种逻辑来解决当前的问题。
①6.任何脱离现实生活逻辑的文学作品都是没有生命力的。
7."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这一逻辑不能成立。
8.这几句话不合逻辑。
二、请用公式表示以下命题或推理,并指出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1.只有坚持改革开放,中国才有出路。
2.白求恩同志是一个高尚的人。
3.所有科学理论都具有客观性,形式逻辑是科学理论,所以,形式逻辑具有客观性。
4.除非你去请他,他才来。
5.某案犯逃跑要么从水路。
《逻辑学》练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部分构成的。
2、判定属于何种逻辑形式的根据是_________。
3、“所有的金属都是导电体”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_________,其中逻辑常项是_________,变项是_________。
4、“有的s是p”这一判断形式的逻辑常项是_________,变项是_________。
5、“所有的事物都不是不发展的”和“无论什么困难都不是不可克服的”这两个判断所共有的逻辑形式是_________,其中逻辑常项是_________,变项是_________。
6、“如果物体受到摩擦,那么它就会发热”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_________,其中逻辑常项是_________,变项是_________。
7、“只有p,才q”这一判断形式的逻辑常项是_________,变项是_________。
8、“并非p并且q”这一判断形式的逻辑常项是_________,变项是_________。
9、“或者p,或者非p”这一判断形式的逻辑常项是_________,变项是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1、各种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①逻辑常项②逻辑变项③语言表达形式④思维内容2、“p并且q”与“p或者q”这两个命题形式,它们含有()①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②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③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④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3、在直言命题中,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情况取决于()①逻辑常项②逻辑变项③语言表达形式④思维内容4、如果A与B两个命题具有矛盾关系,则它们必具有()①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②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③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④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5、如果A与B两个命题具有等值关系,则它们必具有()①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②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③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④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6、下列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是()①¬p∨p与p∨q ②p∧¬q与r∧¬s③SAP与SEP ④L p与¬M¬p7、A与B是两个逻辑形式不同的直言命题,因此,它们的()①主项和谓项都不同②主项相同,谓项不同③量项和联项都不同④主项不同,谓项相同第二章必然性推理(上)一、填空题1.命题的逻辑特性是。
第一章练习题答案一、简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答: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
2、什么是思维形式结构?什么是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题,答:一个真确的演绎推理的形式结构同时也是一个逻辑规律。
7、逻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答:判定推理的有效性,分辨推理的正误,研究判定规律。
8、语言、思维、逻辑学的关系是什么?答:语言是思维的直接显示,是思维的物质外壳。
逻辑学通过研究语言的形式结构,来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
9、语言有哪些构成要素?基本符号(是语言的基本材料,没有基本符号就没有语言),语形规则(什么样的基本符号是合式的,即是本语言中的词、词组或语句、项或公式),语义规则(是对语言中的合式的词、词组或语句的解释,即赋予其意义)。
第二章练习题答案一、判断下列断定的正误:1、对象所具有的性质,统称为对象的属性。
答:错。
因为属性是对象的的性质以及对象间关系的统称。
2、对象的本质属性就是为该类对象共同具有的属性。
答:错。
一类对象共有的属性是固有属性,不一定是本质属性。
指:内涵越少的概念外延越大,内涵越多的概念外延越小。
答:错。
只有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外延之间,才存在内涵外延的反变关系。
二、运用本章的相关知识以及相关常识,回答下列问题。
1.“平反就是对处理错误的案件进行纠正。
”错误。
定义过宽。
2.“科学理论就是符合实际的认识。
”错误。
定义过宽。
3.把勇敢限制为“勇敢的战士”。
错误。
“勇敢”和“勇敢的战士”之间不存在属种关系。
4.“喜马拉雅山脉”概括为“珠穆朗玛峰”。
错误。
“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之间不存在属种关系。
三、在以下各句的括号中填入哪个或哪些选项是适当的?2.“《孔乙己》”是单独概念、正概念;“作品”是普遍概念、正概念。
3.“非司机”是普遍概念、负概念。
4.“中国女子排球队”是单独概念、正概念;“世界冠军”是普遍概念、正概念。
5.“中国工人阶级”是单独概念、正概念。
6.“国家检察机关”是单独概念、正概念。
《逻辑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逻辑学》练习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命题的逻辑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命题推理的形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真值表方法与命题演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传统谓词逻辑...........................................................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谓词演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模态逻辑...................................................................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归纳逻辑...................................................................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章假说与侦查假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逻辑学教程课后习题答案习题一:命题逻辑1.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命题A: “所有的猫都是哺乳动物。
”(真)- 命题B: “有些猫不是哺乳动物。
”(假)2. 将下列命题转化为逻辑表达式:- 命题C: “如果今天是星期一,那么明天是星期二。
” 可表示为:(M → T),其中M代表“今天是星期一”,T代表“明天是星期二”。
习题二:演绎推理1. 根据以下前提,推导出结论:- 前提1: 所有学生都需要学习逻辑。
- 前提2: 小明是一名学生。
- 结论:小明需要学习逻辑。
2. 判断下列推理是否有效:- 推理:如果下雨,地面就会湿。
今天地面湿了,所以今天下雨了。
- 这是一个无效推理,因为地面湿了可能有其他原因,不一定是因为下雨。
习题三:归纳推理1. 观察以下事实,归纳出一个一般性结论:- 事实1: 苹果落地。
- 事实2: 橙子落地。
- 事实3: 梨落地。
- 结论:所有水果都会落地。
2. 分析下列归纳推理是否合理:- 推理:我们观察到的天鹅都是白色的,因此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
- 这是一个不完全归纳推理,因为存在黑天鹅,所以这个推理是不合理的。
习题四:逻辑谬误1. 识别下列论证中的逻辑谬误:- 论证:没有人是完美的,所以没有人应该追求完美。
- 谬误:滑坡谬误,错误地假设因为没有人是完美的,追求完美就是不可能的或不合理的。
2. 指出下列论证中的非形式谬误:- 论证:因为许多成功的企业家都穿西装,所以穿西装是成功的关键。
- 谬误:因果谬误,错误地将相关性当作因果关系。
习题五:条件命题1. 判断下列条件命题的真假:- 命题D: “如果考试及格,那么就能毕业。
”(真或假,取决于具体情况)- 命题E: “只有考试及格,才能毕业。
”(假,因为可能还有其他毕业条件)2. 转换条件命题为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逆命题:如果毕业,那么考试及格。
- 否命题:如果考试不及格,那么不能毕业。
- 逆否命题:如果不能毕业,那么考试不及格。
《逻辑学》练习题一、填空题1、“所有s不是p”这个命题形式的逻辑常项是所有…不是…,逻辑变项是S 、 P 。
在思维的逻辑形式中,决定其逻辑性质的是逻辑常项。
2、“如果有的科目考试不及格,那么他领不到毕业证。
”这个命题的逻辑形式为如果p那么q 其中,逻辑常项是如果…那么…。
3、逻辑学以思维的逻辑形式、思维的基本规律和普通逻辑方法为其研究对象。
在“并非只有考上大学,才有出息”中,逻辑常项是并非……。
4、概念都有两个逻辑特征,即___内涵____和____外延______.其中,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是内涵,反映在概念中的具有本质属性的对象是外延。
5、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数量”来考虑概念所属的种类,语句“廊坊是城市”中的“城市”属于____普遍_____概念。
6、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来考虑概念所属的种类,语句“廊坊是城市”中的“城市”属于__正_______概念。
7、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是集合体”来考虑概念所属的种类,“花卉市场正在建设之中”的“花卉”属于_____集合____概念。
8、概念外延间的相容关系包括全同、真包含、真包含于和交叉四种。
9、若A与B都是单独概念,则A与B的外延关系可能是全同和全异关系。
10、在真包含关系中,外延大的那个概念叫做_____属___概念,外延小的那个叫做____钟__概念.11、最常用的定义方法是属加种差法。
12、定义项的外延大于被定义项的外延的逻辑错误是定义过宽。
13、定义项中直接包含了被定义项的逻辑错误是同语反复。
14、把直系亲属划分为父亲、母亲、儿子、女儿所犯的逻辑错误是划分不全。
15、对概念进行限制和概括的逻辑根据是_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反变关系_______.16、对单独概念不能进行限制和划分。
17、命题是反映事物情况的思维形式。
18、根据命题中是否还包含有其他命题,命题可分为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两种类型。
19、对当关系是指相同素材的A、E、I、O之间的真假制约关系。
逻辑学练习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生死:存亡A、真伪:对错B、好坏:优劣C、亲疏:长幼D、轻重:缓急正确答案:B2、风险:规避:损失A、老人:关爱:长寿B、军队:保卫:战争C、保险:购买:赔偿D、锻炼:加强:肥胖正确答案:D3、(1)(p→ q)→ (p∨q)和(2)(p→ q)→ (﹁q→ ﹁p)两个推理形式中,其是否有效的情况是________A、(1)(2)均有效B、(1)(2)均无效C、(1)有效,(2)无效D、(1)无效,(2)有效正确答案:D4、如果你犯了法,你就会受到法律制裁;如果你受到法律制裁,别人就会看不起你;如果别人看不起你,你就无法受到尊重;而只有得到别人的尊重,你的日子才会过得舒心。
” 若上述判定为真,可以推出下列哪一个结论?A、如果别人看得起你,你的日子就能过得舒心B、你的日子过得舒心,表明你看得起别人C、你犯了法,日子就不会过得舒心D、你的日子过得不舒心,证明你犯了法正确答案:C5、树根:根雕A、竹子:竹排B、水泥:砚台C、纸张:剪纸D、陶土:瓷器正确答案:C6、对“共青团支部“作连续的限制,正确的是_________A、共青团支部——大学的共青团支部——中学的共青团支部B、共青团支部——大学的共青团支部——工科大学的共青团支部C、共青团支部——大学的共青团员——工科大学的共青团员D、共青团支部——共青团员——大学生共青团员正确答案:B7、以“A而且B”和“非B或者C”为前提进行演绎推理,可得出的结论是A、A并且非BB、B并且非CC、B并且CD、A并且非C正确答案:B8、麦克风:话筒A、巧克力:糖果B、买单:结账C、引擎:发动机D、炒鱿鱼:解雇正确答案:C9、所有喜欢数学的学生都喜欢哲学。
如果上述信息正确,则下列哪项一定不正确?A、有些学生喜欢哲学但不喜欢数学。
B、有些学生喜欢数学但是不喜欢哲学。
C、有些学生既喜欢哲学又喜欢数学。
D、所有的学生都喜欢数学。
普通逻辑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两个语句:(1)鲁迅的著作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2)《祝福》是鲁迅的著作。
请问下述说法正确的是(C )。
A.(1)(2)中的“鲁迅的著作”均为集合概念。
B.(1)(2)中的“鲁迅的著作”均为非集合概念。
C.(1)中的“鲁迅的著作”是集合概念,(2)中的“鲁迅的著作”是非集合概念。
D.(1)中的“鲁迅的著作”是非集合概念,(2)中的“鲁迅的著作”是非集合概念。
2.下列定义中正确的是(D )。
A.建筑是凝固的音乐B.人是能直立行走的动物C.城镇居民不是在农村居住的居民D.偶数就是自然数中能被2整除的整数3.“油料作物有大豆、花生、芝麻三种”这个划分违反了划分规则,犯了(C )错误。
A.多出子项B.划分标准不同一C.划分不全D.子项相容4.“这辆汽车不是2009年设计完成的”中的“这辆”是(D )。
A.主项B.谓项C.联项D.量项5.“公务员都是要经过严格的考试和培训。
”属于(A )。
A.全称肯定判断B.全称否定判断C.特称肯定判断D.特称否定判断6.“我们班所有同学都学过逻辑”与“我们班有些同学没学过逻辑”之间是(C )关系。
A.反对关系B.下反对关系C.矛盾关系D.从属关系7.当“所有哺乳动物都是卵生的”假时,“有的哺乳动物是卵生的”的真假状况是(C )。
A.真B.假C.真假不定8.以下哪个判断不能进行换位法推理(D )。
A.所有的学生都要遵守纪律B.所有运动员都不是裁判员C.一部分同学完成了作业D.有些共青团员不是工人9.在三段论“所有美学家都是逻辑学家,所有逻辑学家都是哲学家,因此,所有美学家都是哲学家”中,小前提是(B )。
A.所有逻辑学家都是哲学家B.所有美学家都是逻辑学家C.所有美学家都是哲学家D.所有逻辑学家都是美学家10.三段论“有些浪漫诗是抒情诗,有些爱情诗是浪漫诗,因此,有些爱情诗是抒情诗”违背了规则(A )。
A.中项必须至少周延一次B.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C.两否定前提不能得出结论D.前提中有一否定,结论必然否定11.“这个商店的商品物美价廉”属于(B )。
逻辑学习题集第一章绪论思考题1.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学习逻辑学的意义何在?第二章概念练习一、填空题1.词项是反映思维对象_____的思维形式。
2.任何词项都有两个基本的逻辑特征:即_____和_____。
3.词项间的关系,是指词项在_____之间的关系。
4.词项内涵与外延间的反变关系是指,词项的内涵越_____则外延_____;词项的内涵越_____则外延越_____。
5. a、b两个词项。
如果所有的a都是b,并且所有的b都是a,则a、b之间关系是_____。
6.给词项下定义最常用的方法叫______。
7.划分由三个要素构成,即_____、____和_____。
8.“虎”这一词项可以概括为_____,限制为_____。
9.概括是将一个_____词项推演到_____词项;限制是将一个_____词项推演到_____词项。
二、单项选择题1.在“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这一命题中“中国人”是()。
① 集合词项②非集合词项③否定词项④属性词项。
2.词项与语词的关系是()。
① 所有语词都表达词项② 所有语词都不表达词项③ 所有词项都要通过语词来表达④ 有的词项不通过语词来表达3.如c词项是a、b两个词项的属词项,并且所有a不是b,a与b的外延之和等于c的外延,则a 与b之间的关系是()。
① 交叉关系② 反对关系③ 矛盾关系④ 真包含于关系4.在“有的逻辑学家是心理学家”这一命题中,“逻辑学家” 与“心理学家”在外延上具有()。
① 全同关系② 全异关系③ 真包含关系④ 交叉关系5.“历史上先后产生的国家有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
无论何种类型的国家,都是阶级专政的工具。
”这里对“国家”这个词项是()来说明的。
①仅从内涵方面②仅从外延方面③先从内涵再从外延④先从外延再从内涵6.把“企业管理就是对企业进行管理”这句话作为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① 定义过宽② 定义过窄③ 循环定义④ 同语反复三、双项选择题1.“屈原是伟大的诗人”这句话中划有横线的词项属于()。
逻辑学练习题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推理和论证的学科,通过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逻辑学的学习过程中,练习题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的知识,并训练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下面是一些逻辑学练习题,希望能对你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所帮助。
题目一:推理判断以下是一组陈述,请根据陈述提供的信息进行推理判断。
陈述:1. 所有猫都喜欢吃鱼。
2. 汤姆是一只猫。
3. 汤姆喜欢吃鱼。
题目二:逻辑关系以下是一组陈述,请根据陈述之间的逻辑关系填入合适的连词。
陈述:1. 彼得没有去上学,___他生病了。
2. 爸爸在家里,___妈妈去上班了。
3. 杰克想要吃苹果,___他去买了一些。
题目三:推理谬误以下是一组陈述,请判断其中是否存在推理谬误,如果存在,请指出具体谬误的类型。
陈述:1. 所有人都喜欢吃巧克力,我不喜欢吃巧克力,所以我不是人。
2. 如果A发生,则B发生。
B没有发生,所以A也没有发生。
3. 你喜欢吃苹果,所以你一定是个健康的人。
题目四:逻辑推理以下是一组陈述,请根据陈述进行逻辑推理。
陈述:1. 如果今天下雨,那么我会带伞。
2. 今天下雨了。
结论:我会带伞。
题目五:逻辑迷题以下是一个逻辑迷题,请思考并给出答案。
问题:如果喜欢吃火锅的人都喜欢喝豆浆,那么喜欢喝豆浆的人是否一定喜欢吃火锅?以上是一些逻辑学练习题,希望能帮助你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针对性的训练和练习,我们可以逐渐提升自己的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你在练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或有任何问题,请多和他人讨论,共同解决,相信你的逻辑思维能力会得到提高的。
祝你取得好成绩!。
逻辑学课堂及课后练习题一《逻辑学》练习题(一)一、填空题1、形式逻辑是()的科学。
2、概念的内涵越多,则外延();内涵越少,则外延()。
3、概念的矛盾关系是指a、b两概念的外延(),其外延之和()。
4、定义是揭示()的逻辑方法,划分是揭示()的逻辑方法。
5、当O判断为真时,同素材的判断A ();E();I ()。
6、当O判断为假时,同素材的判断A();E ();I ()。
7、当A判断为真时,同素材的判断E();O();I ()。
8、当A判断为假时,同素材的判断E ();O();I ()。
9、在“有S不是P”中,逻辑变项是();逻辑常项是()。
10、一个判断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是();一个判断的谓项周延,则这个判断是()11、若一有效三段论的结论为全称肯定判断,则其大前提应为(),小前提应为()。
12、若一有效三段论,其小前提为特称否定判断,则其大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结论应为()判断。
13、若一有效三段论,其大前提为MIP,则其小前提应为MAS ,结论应为()。
14、三段论第一格的特殊规则是:(1)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大前提必须是全称判断。
15、“我班同学都是南方来的。
因此,南方来的都是我班同学。
”上述推理违背了换位法推理中()的规则。
正确的推理应为()。
16、根据概念外延之间重合情况,可以将概念间的关系分为()。
17、“苹果就是长在树上的水果”,这一定义犯了()的规则,“文学可分为戏剧、散文和诗歌”,这一划分违反了()的规则。
18、对SAP判断换质,其结论是________;对SAP判断换位,其结论是________。
19、根据性质判断对当关系,如果SEP假,则SAP________、SIP________、SOP________。
20、违反三段论"中项在前提中必须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会犯________的逻辑错误。
二、问答题1、一个大前提为O判断的三段论,它的小前题和结论分别是什么判断?这个三段论的格和式分别是什么?2、一个小前提为O判断的三段论,它的大前题是什么判断?结论是什么判断?这个三段论的格和式分别是什么?3、一个大前提为MIP的三段论,它的小前提和结论分别是什么判断?这个三段论的格与试分别是什么?4、试将下列省略三段论补充完整,并分析其错误。
逻辑学练习题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选项是演绎推理的例子?A. 如果下雨,地面会湿。
今天下雨了,所以地面湿了。
B. 所有的猫都怕水。
我的宠物是猫,它怕水。
C. 我昨天看到一只猫在游泳。
D. 所有的苹果都是水果。
这个水果是苹果,所以它是水果。
2. 以下哪个命题是真命题?A. 所有的狗都是哺乳动物。
B. 有些狗是哺乳动物。
C. 没有狗是哺乳动物。
D. 有些狗不是哺乳动物。
3. 以下哪个命题是假命题?A. 所有的人都需要呼吸空气。
B. 有些人不需要呼吸空气。
C. 有些人需要呼吸空气。
D. 没有人需要呼吸空气。
4. 以下哪个命题是矛盾命题?A. 苏格拉底是人。
B. 苏格拉底不是人。
C. 苏格拉底既是人又不是人。
D. 苏格拉底是哲学家。
5. 以下哪个命题是逆命题?A. 如果今天是星期一,那么明天是星期二。
B. 如果明天是星期二,那么今天是星期一。
C. 如果今天是星期二,那么昨天是星期一。
D. 如果昨天是星期一,那么今天是星期二。
二、填空题6. 演绎推理的结论是_______的,即结论的真实性是由前提的真实性保证的。
7. 归纳推理的结论是_______的,即结论的真实性不是由前提的真实性保证的。
8. 命题逻辑中,一个命题的否定是_______该命题的真值。
9. 逻辑学中的“排中律”是指任何命题要么_______要么_______,不存在第三种可能性。
10. 逻辑学中的“矛盾律”是指一个命题和它的否定不能同时_______。
三、简答题11. 请解释什么是逻辑谬误,并给出一个例子。
12. 请简述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区别。
13. 请解释什么是命题逻辑,并给出一个命题逻辑的例子。
14. 请解释什么是条件命题,并给出一个条件命题的例子。
15. 请解释什么是逻辑上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四、论述题16. 请论述逻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给出两个具体的例子。
17. 请论述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逻辑学导论课后练习题一、命题逻辑a. 如果今天下雨,那么我不去游泳。
b. 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c. 虽然他很聪明,但是并不勤奋。
a. P ∧ Qb. P ∨ Qc. ¬Pd. P → Qe. P ↔ Qa. P ∧ ¬Pb. P ∨ ¬Pc. (P → Q) ∧ (Q → P)二、谓词逻辑a. 所有学生都爱学习。
b. 有些猫是黑色的。
c. 没有人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a. ∃x (P(x))b. ∀x (Q(x) → R(x))c. ∃x ∀y (S(x, y))三、推理规则a. 前提:所有人都会死,苏格拉底是人。
结论:苏格拉底会死。
b. 前提:如果今天下雨,那么我不去游泳;今天下雨。
结论:我不去游泳。
a. 如果P,则Q;非Q,因此非P。
b. P ∨ Q;P,因此Q。
四、逻辑谬误a. 人是动物,因此人是植物。
b. 要么是A,要么是B,因此不是A。
c. 因为我喜欢苹果,所以所有人都喜欢苹果。
a. 某人因为相信星座,所以他的观点一定是正确的。
b. 这部电影不好看,因为它的评分很低。
五、集合论a. A = {1, 2, 3, 4, 5},B = {3, 4, 5, 6, 7},求 A ∩ B。
b. A = {x | x是正整数,x < 5},B = {x | x是偶数,x ≤ 6},求A ∪ B。
a. A ⊆ B,B ⊆ C,因此A ⊆ C。
b. A ∩ B = ∅,因此A ⊆ B。
六、数理逻辑a. (P ∧ Q) ↔ (¬(¬P ∨ ¬Q))b. (P ∨ Q) ↔ (¬P → Q)a. 1 + 2 + 3 + … + n = n(n + 1)/2七、演绎推理a. 所有的植物都需要水分;玫瑰是植物,因此______。
b. 没有学生会不喜欢考试;小明是学生,因此______。
a. 如果今天是星期五,那么我会去电影院。
《逻辑学》各章练习题第一章绪论一、下列语句中“逻辑”一词的意义是什么?1.逻辑修养是人的综合素质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2.教育的逻辑不同于官场的逻辑,也不同于商场的逻辑。
3.凡是不符合逻辑的观点是不可能符合实际的。
4.“窃书不为偷”,这是孔乙己的逻辑。
“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变成真理”,这是希特勒的宣传部长戈培尔的逻辑。
5.“逆境有利人才成长”的观点,不但经不住实践的检验,而且经不住逻辑推敲。
二、找出逻辑形式相同的判断,并用公式表示它们共同的逻辑形式(用S、P表示概念,用p、q表示简单判断)。
1.凡哺乳动物都是用肺呼吸。
2.只有深入群众,才能了解群众的疾苦。
3.如果深入群众,就能了解群众的疾苦。
4.所有公民的合法权利都是应该尊重的。
5.只有多做逻辑练习,才能学好逻辑。
三、找出逻辑形式相同的推理,并用公式表示它们共同的逻辑形式。
(用S、P、M表示概念,用p、q表示简单判断)1.任何革命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是一场革命;所以,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
2.有些参加今年高考的人是成年人,所以,有些成年人参加了今年高考。
3.凡是害怕批评的都不是真理,有些理论害怕批评,所以,有些理论不是真理。
4.只有认识错误,才能改正错误,他没有认识错误,所以,他不能改正错误。
5.犯了错误又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是危险的,你犯了错误又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因此,你这样下去是很危险的。
6.只有天上下雨,他才会不来,今天没有下雨,所以,他不会不来的。
四、请指出下列逻辑形式中的逻辑常项和变项。
1.所有S不是P2.有S是P3.p并且q4.如果p,那么q5.只有p,才q第二章概念一、用“﹏﹏﹏﹏﹏”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说明带括号的概念的内涵的词语,用“_________”标出说明它们外延的词语。
1.(基础科学)是研究自然现象和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科学。
它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命科学等六大学科。
2.(艺术)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第一章引论一、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逻辑”一词的含义:1、历史的逻辑决定了人类社会一定向前发展。
2、根据他的逻辑,你这么说就是错误的。
3、人们说:“要当好一个企业家,必须研究市场经济的逻辑”。
4、一个大学生要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就应当多学一点逻辑。
5、使我佩服的是列宁演说中那种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这种逻辑力量是紧紧地抓住听众,一步一步地感染听众,然后把听众俘虏得一个不剩。
6、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三个文明”,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合乎逻辑的发展。
7、这样,对于已经从自然界和历史中被驱逐出去的哲学来说,要是还留下什么的话,那就是只留下一个纯粹思维的领域:关于思维过程本身的规律的学说,即逻辑和辩论法。
二、请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或推理,并用公式表示之:1、凡演绎推理不是或然性推理,二难推理是演绎推理,所以,二难推理不是或然性推理。
2、小张工作既认真又努力。
3、凡唯心主义理论都不是科学理论,经验批判主义是唯心主义理论,所以,经验批判主义不是科学理论。
4、如果世界上还有帝国主义,那么就还存在着产生战争的根源。
5、某人既是哲学家又是数学家。
6、某县今年渔业获得丰收,或是提高了饲养技术,或是扩大了养鱼水面。
7、如果火箭的速度超过公里/秒,那么它就会飞出地球的引力场。
8、刘英或者获得数学竞赛第一名,或者获得化学竞赛第一名。
三、单项选择题1、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a、逻辑常项b、逻辑变项c、语言表达形式d、思维内容2、形式逻辑研究推理,主要研究()。
a、前提的真假b、前提与结论间的逻辑联系c、结论的真假d、前提与结论内容间的联系3、下列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判断组是()。
a、“有些大学生是党员”与“有些青年不是团员”b、“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与“所有事物都不是固定不变的”c、“有些矛盾是对抗性的”与“有些中学生是学俄语的”d、“我班所有同学是学英语的”与“我班有同学是学英语的”4、人们常说:“演讲、辩论要讲究逻辑”。
这里的“逻辑”一词的含义是()。
a、指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b、指某种特定的理论、观点或见解c、指思想之间联系的规律性d、指“逻辑学”这门科学5、被称为“西方逻辑之父”的哲学家是()。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赫拉克利特d、亚里士多德第二章命题逻辑(上)一、指出下列各复合命题的联结词,并写出它的符号公式。
1、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2、书记员的记录有错误,或是听错了,或是记错了,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3、没有求实的精神,就不可能解决任何问题。
4、该厂的产品并不是像广告所讲的物美价廉。
5、A的赃款不在一号柜中,就在二号柜中;否则就是在A的公文包中。
6、三名嫌疑人中至少有一人穿43号鞋。
二、分析下列各段中包含的推理的形式,说明2-7题中哪些与题1推理形式是相同的。
1、光是有质量的。
因为光对它射到的物质产生了压力。
如果光没有质量,它就不会产生这种压力。
2、一大佬进仕后,每日与门客饮宴。
一日,面色不乐。
客问为何。
大佬答,每日宴赏,自然快乐,但不知死后是否快乐?一客对道,死后一定快乐。
问何故,客回答,如人死后不快乐,那死人早就跑回来了;可我们没见一个死人跑回,可见人死后一定快乐。
3、某甲一定是凶手。
因为如果他是凶手,他就一定有凶器。
经查,某甲持有凶器,可见他是凶手无疑。
4、一个有效的三段论,或者大前提是全称命题,或者小前提是全称命题。
已知小张陈述的这个三段论的大前提是全称命题。
可见小张陈述的这个三段论的小前提不是全称命题。
5、语言是生产资料的观点是错误的。
如果语言是生产资料,那么夸夸其谈的人就是天下最富有的人了。
6、这个推论形式是非有效的。
因为一个推论只有形式有效,其结论才真实可靠。
而这个推论的结论不是真实可靠的。
7、唐太宗曾对他的大臣们说:“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
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
”三、分析下列案件材料,回答问题1、某小区居民甲的手机丢失。
综合各种情况,已知:(1)如手机不是在家里丢失的,那就一定丢失于小区、上班路上,或者在工作单位;(2)当天上班刚出门,曾接听一朋友的来电;(3)小区内治安良好,居民间关系友好,如有物丢失,就会有失物招领启示;(4)小区未见手机招领启示;(5)甲当天在工作单位,只在自己的工作间独自工作,未使用手机。
回家后发现手机没了,再回工作间也未见到手机。
没有其他人能够进入该工作间。
根据上述事实,可知甲的手机在何处丢失?写出推理过程。
2、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精于鉴别,擅长仿古。
他临摹的古画几可乱真。
一天,一个人拿了唐代大画家戴嵩的《牧牛图》到米家售卖。
米芾看了一会,认定是真迹,但又不肯出高价成交。
他让卖者将画留给他再看两天,以便仔细琢磨一下画的真伪。
那人走后,米芾就仿画了一张,自以为毫无破绽。
两天后,卖画人来了。
米芾将自己画的那张画掷还给他,说是赝品,不想买了。
不料那人只将画扫了一眼,就大叫说,你这是用摹本偷换了我送来的真品。
他拉住米芾就要去告官。
米芾自知理亏,忙问那人怎么认出是假的。
那人说,戴嵩画的牛眼睛中,似乎还有牧童依稀晃动的身影,这是其独到之处。
米芾的摹画虽然很像,却缺少这一神来之笔。
因为米芾太心急了,临摹时就不可能注意到这关键的地方。
米芾只好承认错误,退还画作。
卖画人的话中包含着一个推理,正是这个推理使米芾心服口服地认错退画。
请写这个推理来。
3、1997年5月的一天,某化工厂工人牛某持刀冲进该厂厂长办公室,用刀指着厂长大声嚷嚷:你再不顾工人的死活,不解决工厂的安全生产问题,就一刀捅了你!随后拖着厂长往车间走。
闻声赶来的保卫处长将牛某抱住拖开。
厂里随后向公安机关报了案。
公安机关以牛某涉嫌故意杀人未遂予以立案并开展侦查。
侦查人员讯问牛某时,牛某不承认自己有罪。
侦查人员就让其进一步陈述。
牛某称自己拿刀冲进厂长办公室只是吓唬一下厂长,根本无意杀他,目的是让厂长知道工人的厉害,解决安全生产问题。
因为在这以前工人们曾多次提出上述问题,厂长总是置之不理。
他进一步辩解说,当时他拿刀去找厂长是公开去的,并且边走边喊。
要是真的想杀人,还能喊吗?讯问后,侦查人员对事情发生的前后情况和该厂的生产环境等做了进一步的调查,确认牛某所述属实,牛某无杀人故意,不构成杀人未遂。
公安机关决定撤销案件,释放牛某。
牛某用了何推理为自己不是为了杀人辩护?4、某日,某单位发生一起投毒案,包括主任在内的九个人吃过早饭后,突然昏迷不醒,上吐下泻,其中二人于次日死亡。
侦查人员经调查了解和检查化验,对案情作了如下分析:(1)发病人员面色发黄、上吐下泻、嘴发干、眼睛发红、大便发黑、小便发红、口吐黄水、手指发青,可以肯定是中了毒。
(2)发案的头一天晚上下大雪,夜间一、二点钟才停。
次日凌晨有三人扫雪,未发现后院及周围雪地上有足迹。
因此断定,不是单位外的人投的毒。
(3)该单位早饭吃的是麦片稀饭。
经将麦片与水搅和化验,未发现毒素。
因此断定,毒物是另外投入的。
(4)经对当天所剩稀饭进行化验观察,发现内有红砒霜,从而又证明,中毒是因食用红砒霜所致。
侦查人员在分析研究该案情时,应用了哪些推理?5、2001年11月,美国发生炭疽信件事件。
联邦调查局(FBI)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地毯式调查,将怀疑对象圈定在30多名科学家身上,其中包括48岁的生物武器专家哈特希尔。
由于FBI的公开调查,哈特希尔先后丢掉了国际科学应用公司和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职务。
FBI的理由是:(1)FBI基本认定,只有生物化学专家,且曾在实验室工作,才会是炭疽恐慌制造者。
哈特希尔是符合这个条件的。
(2)炭疽信件中有两封的回信地址是“Greendale School”。
除非不是炭疽恐慌制造者,他才不会知道这个地址。
哈特希尔在津巴布韦学习时就住在Gre endale School附近。
(3)只有熟悉细菌培育的人,才能制造炭疽恐慌。
1997年,哈特希尔曾向专栏作家透露“如何获取原料培养细菌”;1998年,他说“恐怖分子能够用在超市买到的材料,在自家厨房里培育出致命细菌”。
(4)只有熟知炭疽信件装置程序式样的人,才是炭疽恐慌制造者。
哈特希尔1999年曾研究如何将模拟炭疽的细菌放入标准信封中,得出的结论是可以装2·5克;超过此数的信封就会膨胀凸起。
炭疽信件袭击中,寄给参议员莱希的信中就不多不少放了2·5克炭疽粉末。
(5)如果不能接触炭疽病菌,是难以制造炭疽恐慌的。
哈特希尔在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工作时,有机会接触炭疽病菌。
(6)哈特希尔曾自己报名参加联合国派往伊拉克的武器核查小组。
武器核查小组成员多由美国政府指定。
毛遂自荐的人非常少。
FBI认为,如果自荐参加武器核查,一定别有用心。
他们怀疑哈特希尔动机不纯。
从推理的角度看FBI的指控,哈特希尔冤不冤?四、综合运用推理的知识回答下列各题1、某案件发生后,刑警们进行了艰苦的调查工作,最后将嫌疑对象锁定在甲、乙、丙、丁、戊、已等六人身上。
大家的一致意见是,这是一个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单独作案。
但到底是谁,由于证据尚不充分,大家意见不一。
在案情讨论会上,几名刑警发言后的结论是:A:作案人不是甲,就是乙。
B:作案人不是甲,就是丙。
C:如果作案人不是戊,就一定是已。
D:作案人决不会是甲。
案件破获后发现,该案的作案人确实是先前锁定的六嫌疑人之一,但这四名刑警的结论中,只有一人是正确的。
那么,该案的作案人是谁?写出推理的过程。
2、在某一案件中,对四个嫌疑人中到底哪一个是作案人,刑警们的预测是:A:作案人或者是甲,或者是乙。
B:如果丙不是作案人,丁也不是作案人。
C:甲不是作案人。
破案后发现,刑警们的预测中,只有一句是对的。
作案人到底是谁呢?3、某公安机关刑侦组的六位侦察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相互配合,多次侦破疑难案件。
组长发现,如果进行合理调配,他们的工作效率将更高,配合默契将更好。
在安排一个专案组的成员时,他总结出以下规律:(1)或者如果A参加则B也参加,或者C参加。
(2)如果D参加,那么如果B参加,则E也参加。
(3)或者C不参加,或者F也参加。
这一次,又要成立一个重案组。
F因另有任务,不能参加;A和D正好休假期满,可以参加。
那么这个重案组将会由哪几位侦察人员组成?4、110报警台接到升鹰小区个体店主甲报案,他的小店被盗。
在审讯三名嫌疑人乙、丙、丁后,警方确定了如下事实:盗案发生之日,乙、丙、丁三人都到过该店,此外再无他人来过;如果乙有罪,则他恰好有一个搭档;如果丙无罪,丁也无罪;如果恰好两人有罪,则乙是其中之一;如果丁无罪,则丙也无罪;此案不是三人作案。
警方将对谁提起诉讼?5、在某案件中,已确认的事实如下:只有破获3·17号案件,才能确认甲、乙、丙三人都是罪犯;3·17号案件没有破获;如果甲不是罪犯,则甲的供词是真的,而甲说乙不是罪犯;如果乙不是罪犯,则乙的供词是真的,而乙说自己和丙是好朋友;经查,丙根本不认识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