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工程中水池构筑物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28.33 KB
- 文档页数:4
给排水工程中水池构筑物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摘要:伴随着我国近些年经济发展与进步,我国大量兴建水利工程项目,因此在这些建筑物的建设中,质量性与稳定性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为了保障水池构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就需要明确出结构设计中的要点,同时重视起设计过程中的重点环节,保障建筑(工程)可以顺利的建设。
关键词:给排水工程;水池构筑物;结构设计;结构荷载
引言
在市政给排水工程项目中,大型水池结构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施工内容。传统水池设缝设计施工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影响水流的均匀性,增大水头损失,不利于市政给排水工程作用价值发挥。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强水池设计施工创新,积极探索超长不设缝水池结构设计与施工内容,从而有效弥补传统水池结构设计施工缺陷,提升整体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质量水平。
1市政给排水工程超长不设缝水池结构概述
合理地设置水池的长度,能够防止其出现开裂等问题,避免因给排水工程超长不设缝水池质量问题而影响给排水系统整体的使用质量。在建设阶段,若超长水池没有设置缝隙,水池发生开裂问题的概率就会增大,若在设置缝隙的前提下,超长水池仍出现开裂现象,则工程建设人员可以利用混凝土后浇带技术来进行相应的处理,并补偿收缩混凝土,必要的时候也可以使用加强带技术与预应力技术来处理超长水池开裂问题。超长水池发生开裂现象,有可能是温度的改变造成的,若超长水池的裂缝不是温度裂缝,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选用1~2m的后浇带对裂缝进行处理,一般在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后的两个月进行浇注养护,避免超长水池出现开裂问题。后浇带技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水池的拉应力,但是,该种方法无法解决因季节因素引起的温度差而导致的超长水池开裂问题。在很长的一个阶段中,给排水工程超长水池建设工程的相关技术与管理人员都没有细致地将温度与使用时间等能够引起超长水池出现裂缝的各项因素进行划分,通常情况下,工程中会注重预应力钢筋的选择,不仅没有从根源上解决水池裂缝问题,还会导致建设成本的不断增加。在本文的分析与研究中,选用钢筋混凝土无缝技术来进行给排水工程超长水池项目的建设,在施工的过程当中,使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有效地防止了水化热等因素导致水池发生开裂情况。建设过程中使用的预应力钢筋仅能够防止温度改变造成的预应力改变问题,因此,建设者可以适当地减少预应力钢筋材料的使用。在建设时,施工人员可以根据施工现场的温度条件等,选择适合的膨胀剂等建设建材,配合预应力钢筋,进行科学的施工建设,防止超长水池完成浇筑工作后出现裂缝问题,在保证超长水池的使用质量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建设资金。
2给排水工程中水池构筑物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2.1池壁设计
进行池塘的水体结构设计中,首先要对水池的内力进行针对性的计算以及分析,例如现阶段采用合理的结构计算方式,需要建立在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边界条件的确定,以此确定出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现阶段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的计算方式,首先是在计算过程中,基于固定的顶端自由,后者进行简支板设计。其次在深池的设计中,则需要基于上部三边嵌固的自由、简支板的设计,在下部则采用水平比和框架进行设计。最后则是在前池塘的设计中,基于悬臂式挡水墙的设计方式。现阶段池壁顶端和盖板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铰接的方式,因此池壁设置的走道板过程中,既要保障材料拥有着较强的刚度,也需要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将其当做池壁的铰支端。这样的设计方式下,对于一些大规模的水池设计中,则要保障设置出一个扶壁柱以及拉梁,这样才可以很好地保障设计过程中,控制好工程项目的成本投入量。该环节的设计,要重点对水平角耦数值进行分析,保障池壁壁板的水平,可以与角耦位置进行相应的局部弯矩计算以及分析。现阶段在池壁计算过程中,往往要重点对其底板的弯矩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另外,在池塘的底部位置,往往会受到直接的影响。因此计算的过程中,就需要保障底部的钢筋在较密的情况下,就需要充分的保障对其钢筋的间距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以及分析,基本上都需要控制间距在100mm的标准,同时在钢筋间距较密的程度下,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振捣效果。池壁设计进行池塘的水体结构设计中,首先要对水池的内力进行针对性的计算以及分析,例如现阶段采用合理的结构计算方式,需要建立在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边界条件的确定,以此确定出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现阶段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的计算方式,首先是在计算过程中,基于固定的顶端自由,后者进行简支板设计。其次在深池的设计中,则需要基于上部三边嵌固的自由、简支板的设计,在下部则采用水平比和框架进行设计。最后则是在前池塘的设计中,基于悬臂式挡水墙的设计方式。
2.2水池震害评估模型
水池分为清水池和水处理池两大类,针对水池的震害预测与评估提出的模型分为经验统计回归模型和震害综合评估模型两种.将水池的调查基础数据由粗疏到精细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必要数据、标准数据和完备数据,清水池的经验统计回归模型一种是基于调查数据得到的关于显著影响因子的分类数量较少,且这些调查数据是水池结构的结构形式、结构材料、半径、容量、高度等基本特征,根据必要的数据回归得到的模型,就是根据必要数据建立了方便快速评估的模型;另一种是基础调查数据为必要数据、标准数据和完备数据,在考虑了必要数据的前提下考虑了施工质量、配筋信息、钢筋混凝土强度等标准数据和设防烈度、场地类别、场地液化、建造年代、震陷等完备数据,根据这些数据重新确定影响因子的建议系数取值,在考虑液化和震陷的基础上建立了地震破坏综合评估模型,使得收集调查数据包括必要数据、标准数据和完备数据的基础上水池的预测破坏等级更加精确,水处理池基本采用考虑所有层次调查基础数据的地震破坏综合评估模型.
2.3混凝土专业施工控制
市政给排水建设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混凝土体量较大,施工管理者应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同时在配置混凝土材料时,要使用强度较高、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并按照工程建设要求控制碱活性。必要时,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合适的添加剂,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同时,还要综合考虑外界各种客观因素对混凝土材料的影响,在搅拌、运输、浇筑与养护各环节控制混凝土温度低于28℃,若工程建设在冬季进行,则要控制温度≥5℃。此外,施工人员要对温度信息进行实时管理,利用科学合理的手段控制温度差,并对混凝土进行保温处理,防止温度差过大导致混凝土出现开裂问题。
结语
大型水池是市政给排水工程的重要组成内容,为有效提升该项施工内容质量水平,文章结合实际案例,了解传统水池结构设计施工存在的种种缺陷,并提出一种不设缝水池结构设计施工方法,并对该设计方案与施工内容进行深入讨论分析,这对推动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柯忱.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给排水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1,(24):218-219.
[2]许亮芳.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节能给排水技术的应用浅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1,(10):77-78.
[3]于孔瑜,宋照桦.市政给排水工程超长不设缝水池结构设计方法分析[J].中华建设,2021,(10):92-93.
[4]凌保林.污水厂构筑物水池结构改造的优化设计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7):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