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疾病对临床用药的
- 格式:ppt
- 大小:56.00 KB
- 文档页数:40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医学院分院《药物治疗学》课程练习册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药物(P1)2.药物治疗学(P1)3.合理用药(P2)二、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 D2. A三、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1.ABCDE2. ABCDE3. ABC四、简答题1.临床药物治疗学和临床药理学的关系。
(P4)2.临床药物治疗学和内科学的关注点差异。
(P4)第二章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一、名词解释1.药物过度治疗(P7)2.药物治疗的依从性(P9)3.药物治疗的经济性(P10)二、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 A2. B3. D4. D5. D6.B7. A三、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1.ABCD2. ABCD3. ABCD4. AB5. BCD6. ABD7. ABC8. ABCD9. BCD10. ABCD 11. ABCD四、简答题1.药物治疗产生安全性问题的原因。
(P8)2.影响药物治疗有效性的因素。
(P9)3.药物治疗不依从性的定义以及不依从性的主要原因有哪些?(P9-10)4.药物治疗方案制定的一般原则o (P12)第三章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一、名词解释1.治疗窗(P20)2.处方(P26)3.TDM (P24)二、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 A2. B3. A4. A5. D6.C7.B8.B9. D 10. D三、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1.ABCD2. ABCDE3. ABD4. ABCDE5. ABCDE6. ABCDE7. BDE8. ABCDE9. ABCDE四、简答题1.简述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
(P14-16)2.试述药物处方的书写规则和注意事项。
(P27-28)3.什么情况下适用TDM? (P24)4.患者不依从性的主要类型和常见原因(P28)5.IE患者提供用药指导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P29)第四章药物不良反应一、名词解释1.药物不良反应(P32)2.药物不良事件(P32)3.非预期不良反应(P33)4.药源性疾病(P32)5.药物警戒(P40)二、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 A2. C3. A4. D5.C6. B7. D8. B9. B三、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1. CD2. AB3. ABCDE4. ABC5. ABCDE6. ABCDE7. ABCDE四、简答题1.简述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医学院分院《药物治疗学》课程练习册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药物(P1)2.药物治疗学(P1)3.合理用药(P2)二、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D 2.A三、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1.ABCDE 2.ABCDE 3.ABC四、简答题1.临床药物治疗学和临床药理学的关系。
(P4)2.临床药物治疗学和内科学的关注点差异。
(P4)第二章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一、名词解释1.药物过度治疗(P7)2.药物治疗的依从性(P9)3.药物治疗的经济性(P10)二、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A 2.B 3. D 4. D 5. D 6. B 7. A三、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1.ABCD 2.ABCD 3.ABCD 4. AB 5. BCD 6.ABD 7. ABC 8. ABCD 9. BCD10. ABCD 11. ABCD四、简答题1.药物治疗产生安全性问题的原因。
(P8)2.影响药物治疗有效性的因素。
(P9)3.药物治疗不依从性的定义以及不依从性的主要原因有哪些?(P9-10)4.药物治疗方案制定的一般原则。
(P12)第三章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一、名词解释1.治疗窗(P20)2.处方(P26)3.TDM(P24)二、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A 2.B 3. A 4. A 5. D 6. C 7. B 8. B 9. D 10. D 三、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1.ABCD 2.ABCDE 3.ABD 4. ABCDE 5. ABCDE 6.ABCDE 7. BDE 8. ABCDE9. ABCDE四、简答题1.简述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
(P14-16)2.试述药物处方的书写规则和注意事项。
(P27-28)3.什么情况下适用TDM?(P24)4. 患者不依从性的主要类型和常见原因(P28)5. 向患者提供用药指导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P29)第四章药物不良反应一、名词解释1.药物不良反应(P32)2.药物不良事件(P32)3.非预期不良反应(P33)4.药源性疾病(P32)5.药物警戒(P40)二、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A 2.C 3. A 4. D 5. C 6. B 7. D 8. B 9. B三、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1.CD 2.AB 3.ABCDE 4. ABC 5. ABCDE 6.ABCDE 7. ABCDE四、简答题1.简述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
第六章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多项选择题)1.社区获得性肺炎可选用的治疗抗菌药物有A.阿奇霉素B.磷霉素C.莫西沙星D.美罗培南E.头孢哌酮/舒巴坦答案:A,C,D,E2.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有A.X线检查出现新的或进展的肺部浸润影B.发热超过38℃C.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中性粒细胞核左移D.血白细胞增多或减少E.脓性气道分泌物答案:A,B,C,D,E3.下列疾病抗感染治疗的原则,哪些是正确的A.肺炎球菌肺炎首选青霉素G治疗,体温正常3天后停药B.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可选用青霉素及Ⅰ代头孢霉素C.克雷伯杆菌肺炎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至体温正常,咳痰基本消失即可停药D.疗程肺炎的抗菌药物疗程至少5dE.肺炎的抗菌药物治疗应尽早进行,一旦怀疑为肺炎即马上给予首剂抗菌药物。
答案:A,B,D,E4.重度至危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期药物主要有A.持续雾化吸入SABAB.短效抗胆碱药C.激素混悬液D.静脉茶碱类药物E.缓释茶碱片答案:A,B,C,D5.哮喘易感基因的人群发病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过敏原性因素包括A.室内过敏原如尘螨、家养宠物、蟑螂B.室外过敏原如花粉、草粉C.职业性过敏原如油漆、饲料、活性染料D.食物如鱼、虾、蛋类、牛奶E.药物如阿司匹林、抗生素答案:A,B,C,D,E6.可用于治疗哮喘的药物种类有A.糖皮质激素B.β2 受体激动剂C.白三烯受体阻断剂D.磷酸二酯酶抑制剂E.抗胆碱药答案:A,B,C,D,E7.下列具有舒张支气管作用的药物是A.茶碱B.β受体阻滞剂C.胆碱能受体激动剂D.β2 受体激动剂E.β1 受体激动剂答案:A,D8.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高危因素包括A.吸烟B.感染C.饮酒D.大气污染和粉尘E.遗传因素和肺发育不良答案:A,B,D,E9.有关规范应用白三烯受体阻断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作用较快B.无蓄积性C.不宜突然代替糖皮质激素D.不宜应用于急性发作的治疗E.不适用解除哮喘急性发作时的支气管痉挛答案:C,D,E10.支气管哮喘类型分为(有)A.急性发作期B.慢性持续期C.咳嗽变异性哮喘D.难治性哮喘E.重度性哮喘答案:A,B,C,D11.可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药物是A.可待因B.氨茶碱C.异丙托溴铵D.扎鲁司特E.倍氯米松答案:B,C,D,E12.肺结核主要分为A.原发型肺结核B.继发型肺结核C.血行播散型肺结核D.急性粟粒型肺结核E.急性肺结核答案:A,B,C,D13.肺结核的治疗原则为A.早期:对确诊患者及早用药,以利于杀灭结核菌株B.联合:根据病情及抗结核药的作用特点,联合两种以上药物,以增强与确保疗效C.适量:掌握发挥药物最大疗效而又产生最小的毒副作用,并根据不同病情及不同个体,给予适合的给药剂量D.规律:在强化阶段和巩固阶段每日1次用药或每周2~3次间歇用药,均应有规律,不可随意更改方案或无故随意停药,亦不可随意间断用药E.全程:完成抗结核杆菌的全程治疗,满足连续用药的时间,短程化疗通常为6~9个月答案:A,B,C,D,E14.以下抗结核药物中,具有"早期杀菌活性、灭菌活性、防止耐药"三大作用的药物是A.利福平B.异烟肼C.链霉素D.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答案:A,B15.临床上,推荐"顿服"的抗结核药物有A.利福平B.异烟肼C.利福喷汀D.氟喹诺酮类E.对氨基水杨酸钠答案:A,B,C,D16.以下抗结核药物中,可作为"防止耐药"应用的药物是A.氧氟沙星B.莫西沙星C.克拉霉素D.氯法齐明E.氨苄西林-克拉维酸答案:A,B,C1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影响呼吸、感知和全身,其发病的危险因素有A.吸烟B.感染C.变态反应D.大气污染和粉尘E.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气道高反应性答案:A,B,D,E18.以下药物中,可以选作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是A.可待因B.茶碱类C.曲尼司特D.扎鲁司特E.糖皮质激素答案:B,C,D,E19.β受体激动剂不能应用于哪些类型的哮喘患者A.心血管功能不全B.高血压C.甲亢D.孕妇E.消化不良答案:A,B,C,D20.茶碱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禁忌证包括A.倦怠B.过敏C.严重的心肌炎D.急性心肌梗死E.活动性消化溃疡答案:B,C,D,E21.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的作用是A.迅速杀伤结核分枝杆菌,最大限度地降低传染性B.消灭组织内的结核菌,最大限度地减少复发C.防止耐药D.减轻症状E.避免继发性感染答案:A,B,C22.结核药物治疗原则正确的是A.早期指对确诊的结核患者及早用药B.至少联合2种以上药物C.适量指发挥最大疗效,而产生最小的毒副作用D.规律指不可随意更改方案或间断用药E.全程指完成全程治疗,满足连续用药的时间答案:A,B,C,D,E23.患者,男,72岁,患慢阻肺7年,昨日因社区获得性肺炎入院,表现为呼吸急促、喘憋、咳黄痰、咳嗽。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临床辅助用药的管理,规范临床用药行为,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内从事临床辅助用药的医务人员。
第三条临床辅助用药是指辅助治疗疾病、改善症状、调节生理功能、预防并发症等,但不是治疗疾病主要手段的药品。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临床辅助用药管理制度,加强临床辅助用药的采购、使用、监测和评价,确保临床辅助用药的安全、有效、合理。
第二章采购与供应第五条医疗机构临床辅助用药的采购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药品采购政策执行。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辅助用药采购目录,目录内容应当包括药品名称、规格、剂型、生产企业、采购价格、采购数量等。
第七条医疗机构临床辅助用药的采购应当采取集中招标采购、询价采购、谈判采购等多种方式,确保采购价格合理。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临床辅助用药供应商管理制度,对供应商的资质、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进行严格审查。
第九条医疗机构临床辅助用药的供应应当确保药品质量,防止假冒伪劣药品流入医疗机构。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辅助用药库存管理制度,定期盘点,确保药品库存合理。
第三章使用与监测第十一条医疗机构临床辅助用药的使用应当遵循合理用药原则,根据患者病情、个体差异和药品特点合理选择。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辅助用药处方管理制度,处方医师应当具备相应资质,严格执行处方审核、点评制度。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临床辅助用药的用药指导,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和宣传,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临床辅助用药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及时收集、报告、评价和处置不良反应。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临床辅助用药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评估用药合理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四章评价与控制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辅助用药评价体系,对临床辅助用药的疗效、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临床药物合理使用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合理使用临床药物,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的管理要求,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临床部门进行的药物处方、发药、使用及监控等相关工作,并适用于医院其他部门从事与药物相关的工作。
第三条定义1.合理用药:依据患者的疾病诊断和病情特点,结合药物的适应症、剂量、给药途径等因素,合理选用药物,确保药物的疗效、安全性和经济性。
2.药物监测:对患者使用的药物进行定期的效果和安全性监测,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并记录监测结果。
3.药物处方:医生依据患者病情和需要,合理开具给药指示,包含药物名称、剂量、使用方法等信息。
4.药物发药:在合法药品经营许可的药房内,依照医生开具的处方,供应合理质量的药物给患者。
5.药物储存:对医院内的药品进行妥当管理、分类储存,并定期进行药品库存检查。
第二章药物处方管理第四条药物处方书写要求1.药物名称:应采用通用名,禁止使用药品的商标或厂家名称。
2.剂量:准确写明给药剂量,包含每次用量、频次和连续时间。
3.给药途径:应依据患者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给药途径。
4.用药方式:应指明是否需要餐后或空腹服用,并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5.剂型规格:应标明药品的剂型和规格,确保患者使用正确的药物。
第五条用药禁忌与警示1.药物禁忌: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应认真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等,禁止使用对患者存在肯定禁忌的药物。
2.药物警示:在处方上应明确标识药物的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和特殊警示,提示患者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第六条用药方案调整1.临床用药监测:对患者使用的药物进行定期监测,包含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等。
2.药师介入:在药物监测的基础上,药师依据监测结果与医生沟通,提出药物调整建议。
3.医生处方调整:医生依据药师供应的建议,确定合适的用药方案,并及时调整处方。
第三章药物发药管理第七条药品来源与质量管理1.药物采购:医院应选择合法、可靠的药品供应商,严禁向非法药品市场采购药品。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促进药物合理应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是指医疗机构以病人为中心,以临床药学为基础,对临床用药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与管理,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药的药学技术服务和相关的药品管理工作。
第三条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全国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
军队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军队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和药学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
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本规定设置药事管理组织和药学部门。
第五条依法取得相应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方可从事药学专业技术工作。
第六条医疗机构不得将药品购销、使用情况作为医务人员或者部门、科室经济分配的依据。
医疗机构及个人不得在药品购销、使用中牟取不正当经济利益。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七条二级以上医院应当设立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其他医疗机构应当成立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组。
二级以上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委员由具有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临床医学、护理和医院感染管理、医疗行政管理等人员组成。
成立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组的医疗机构由药学、医务、护理、医院感染、临床科室等部门负责人和具有药师、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组成。
医疗机构负责人任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 (组) 主任委员,药学和医务部门负责人任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组)副主任委员。
第八条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 (组) 应当建立健全相应工作制度,日常工作由药学部门负责。
第九条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组)的职责:(一) 贯彻执行医疗卫生及药事管理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
第二章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及其原则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正确治疗的开始是A.正确诊断B.确定治疗目标C.制定给药方案D.书写处方2.选择药物的首要标准是A.有效性B.安全性C.经济性D.方便性3.OTC是指A.处方药B.非处方药C.麻醉药D.剧毒药4.b.i.d.的含义是A.每日一次B.每日两次C.每日三次D.每日四次5.甲类非处方药与乙类非处方药在标识上的区别是A.甲类OTC标识是白色,乙类OTC标识是黑色B.甲类背景为方形,乙类背景为椭圆形C.甲类背景为红色,乙类背景为绿色D.在OTC右下方标出甲类或乙类(二)多项选择题1.依给药方案治疗有效后,可进一步采取的措施是A.疾病治愈可停止治疗B.疾病未愈,但无不良反应,可继续治疗C.疾病未愈,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可继续治疗观察D.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需调整治疗方案E.长期使用普萘洛尔疾病治愈后要马上停药2.药物选择原则包括A.有效性B.安全性C.经济性D.方便性E.单一性3.给药方案是指确定A.药物剂量B.给药途径C.药物剂型D.给药时间E.疗程4.能够影响患者依从性的因素有A.医药人员指导不当B.病人求治心切C.疾病好转,缺乏症状提醒D.制剂有不良气味E.用药次数频二、问答题1.试述药物治疗的一般过程。
2.试述治疗药物的选择原则。
3.试述处方书写规则。
4.试述患者不依从的后果及提高患者依从性的措施。
三、计算题已知某药的为40μg/ml,K为0.2/h,V为30.5L,F为0.3。
如每6h给药一次,每次给药剂量应为多少?第三章药物不良反应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种不良反应属于C型A.特异质反应B.后遗效应C.变态反应D.三致反应2.药物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定标准分为几级标准A.三级B.四级C.五级D.六级3.下列特点属于A型不良反应的是A.与药物无关B.潜伏期长C.具有重现性D.与患者体质有关4.下列不属于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原则的是A.新药上市前严格审查B.任何情况下,都不宜用药物拮抗C.合理使用药物D.不良反应一旦发生,立即停用一切药物(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些不良反应属于B型A.毒性反应B.副作用C.特异质反应D.变态反应E.后遗效应2.患者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看广告使用药物B.药效不明显时,擅自增加药物剂量C.认为进口药、贵药就是好药D.应用药物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诊E.为了防止不良反应,减少药物的剂量二、问答题1.简述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
临床药物治疗学复习资料(一)第一章绪论①合理用药四项原则:安全、有效、经济、规范②合理用药的含义:•选用药物的药理作用能针对疾病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改变;•明确遗传多态性与药物反应多态性的关系,对药物产生的特异反应有应对措施;•设计的给药途径和方法能使药物在病变部位达到有效治疗浓度并维持一定时间;•治疗副作用小,即使有不良反应也容易控制或纠正;•患者用药的费用与风险最低,但获得的治疗学效益最大。
③个体化给药是合理用药的重要原则。
第二章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①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必要性、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规范性②选择治疗药物的原则:选择对因、对症的药物;选择生物利用度高、能维持有效血药浓度的剂型和给药途径;避免合用可能产生不良相互作用的药物。
③造成过度治疗的原因:患者求医心切;虚假广告泛滥;保护性过度用药;片面追求经济利益④依从性是指患者遵从医嘱或治疗建议的程度,还包括遵守医疗约定,采纳健康促进行为的忠告。
不依从性是指患者不能遵守医生为其指定的治疗方案的行为。
⑤不依从的原因:医患沟通不够、缺乏信任;治疗方案繁琐难以执行;药物不良反应;错误执行;经济原因;患者自行停药。
⑥药物治疗方案制定的一般原则:为药物治疗创造条件;确定治疗目的,选择合适药物;选择合适的用药时机;选择合适的剂型和给药方案;选择合理的联合用药;确定合适的疗程药物与非药物疗法的结合。
第三章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①治疗药物监测(TDM)通过测定血药浓度和观察药物临床效果,根据药代动力学原理调整给药方案,从而使治疗达到理想效果的一种方法。
②适用TDM的情况:治疗窗窄,毒副作用大且不易鉴别的药物,如茶碱、地高辛;个体血药浓度变化较大的药物,如三环类药物;具有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如苯妥英钠;肝肾功能不全患者适用经肝肾代谢、排泄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利多卡因;长期使用可能蓄积的药物;合并使用产生相互作用且影响疗效的药物;常规剂量下易产生毒性反应的药物。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药物治疗学药物治疗学(pharmacotherapeutics)(pharmacotherapeutics)(pharmacotherapeutics)研究药物预防研究药物预防研究药物预防、、治疗疾病治疗疾病 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法的一门学科。
药物治疗学的任务是针对疾病的病因和临床发展过程药物治疗学的任务是针对疾病的病因和临床发展过程,,依据患者的病理依据患者的病理、、生理生理、、心理和遗传特征心理和遗传特征,,制定和实施合理的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物治疗方案,,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并承受最低的治疗风险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并承受最低的治疗风险。
药物治疗学的内容和任务药物治疗学的内容和任务在传统的药理学和医学之间起衔接作用在传统的药理学和医学之间起衔接作用。
①其主要任务依据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发病机制、、患者的个体差异患者的个体差异、、药物的作用特点药物的作用特点,,对患者实施合理用药对患者实施合理用药。
②研究影响药物对机体作用的因素也是药物治疗学的重要任务研究影响药物对机体作用的因素也是药物治疗学的重要任务。
③药物相互作用也是影响药作用也是影响药物反应的重要因素物反应的重要因素物反应的重要因素。
药物治疗学和相关学科的关系药物治疗学和相关学科的关系①不同于药理学不同于药理学,,临床药理学临床药理学,,内科学内科学。
②药物治疗学以疾病为纲药物治疗学以疾病为纲,,介绍药物介绍药物,,阐明如何给病人选用合适的药物阐明如何给病人选用合适的药物、、合适的剂量合适的剂量、、合适的用药时间和疗程合适的用药时间和疗程,,以期取得良好效益与风险比以期取得良好效益与风险比。
③药理学药理学,,临床药理学等药物学科临床药理学等药物学科,,以药为纲以药为纲,,介绍药物的特点与使用方法。
④内科学介绍全身性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内科学介绍全身性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诊断与治疗方法诊断与治疗方法。
⑤药物治疗学与循证医学药物治疗学与循证医学(evidence EBM)(evidence based medicine, EBM)关系密切关系密切关系密切,,后者为合理药物治疗提供更加科学的证据者为合理药物治疗提供更加科学的证据,,为评价疾病治疗的效果提供了可靠依据靠依据,,但是其但是其结论来自药物治疗学的研究和实践结论来自药物治疗学的研究和实践结论来自药物治疗学的研究和实践。
目录CONTENT01抗血栓药(华法林、肝素钠、阿司匹林等)02抗出血药(维生素K1、凝血因子、蛇毒血凝酶等)03抗贫血药(硫酸亚铁、叶酸和维生素B12)04升白细胞药(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第一节抗血栓药人体血液系统中存在着凝血和抗凝血两种对立而又统一的机制,以保持着血液的流动性。
血栓最重要的成分是纤维蛋白和血小板。
尽管纤维蛋白在动脉血栓形成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但血小板是动脉血凝块的更重要组成。
抗血栓药包括:抗凝药、抗血小板药和溶栓药。
常用抗血栓药(1)维生素K拮抗剂:双香豆素、华法林(2)肝素与低分子肝素:依诺肝素、那屈肝素、替他肝素、达肝素。
(3)直接口服抗凝药:达比加群酯(4)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5)溶栓药:尿激酶、链激酶、阿替普酶第一亚类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维生素K拮抗剂(VKA)包括香豆素类抗凝药和茚满二酮类抗凝药(灭鼠药)。
目前国内有3个香豆素类抗凝药:华法林、双香豆素和醋硝香豆素。
羟甲香豆素不抗凝,它有解痉、利胆作用,用于治疗胆囊炎、胆石症等。
一、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考点1.香豆素类的结构与维生素K相似,与维生素K可逆性竞争,阻碍维生素K循环,进而影响凝血因子Ⅱ、Ⅶ、Ⅸ、X的羧化作用,4个因子将停留在无凝血活性的前体阶段。
2.由于VKA对已生成的凝血因子无抑制作用,抗凝作用要待功能正常的凝血因子消耗后才显现,因此VKA起效较慢,需要几天才能达到所需药效。
二、临床用药评价(一)作用特点华法林是消旋体,由S-华法林和R-华法林组成,前者的抗凝作用约是后者的5倍。
1.S-华法林主要经CYP2C9代谢,能影响CYP2C9的因素可能会显著干扰华法林的药效。
2.R-华法林经CYP1A2和CPY3A4代谢。
能影响CYP1A2/CYP3A4的因素对华法林的药效干扰较小。
使用华法林前,是否需要药物代谢酶的基因检测仍有争议。
CYP2C9或VK0RC1的活力不足,都预示可能需要降低华法林的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