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年月日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3
《年、月、日和24小时计时法》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年、月、日的基本概念,掌握24小时计时法。
2.培养学生对时间管理的意识,珍惜时间。
3.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1.年、月、日的关系及定义。
2.24小时制的特点及使用。
3.时间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年、月、日的关系,24小时制的特点。
•难点:时间的计算,以及与12小时制的区别。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黑板•投影仪•教学软件:时间转换工具•日常生活中的时间表、日历等实物展示教学方法:1.激活学生的前知:回顾以前学过的时、分、秒的概念。
2.教学策略:通过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实际操作练习的方式进行教学。
3.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制作自己的日历。
教学过程:1.导入:故事导入- 讲述一个关于时间旅行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2.讲授新课:详细解释年、月、日的关系,以及24小时制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通过投影仪展示时间转换工具的使用。
3.巩固练习: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一个月的日历,并标注重要日期。
然后使用时间转换工具进行时间计算的练习。
4.归纳小结:总结年、月、日和24小时制的特点及使用方法,并强调时间的计算方法。
评价与反馈:1.设计评价策略:小组报告,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通过作品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为学生提供反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并指导他们如何改进。
作业布置:1.制作下个月的日历。
2.写出五个你喜欢的一天中的时段,并解释原因。
3.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年、月、日和24小时制?写出你的想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知识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知识点(一)年、月、日1、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和(时、分、秒)。
2、重要的日子: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月1日元旦节、3月12日植树节,5月1日劳动节,6月1日儿童节,7月1日建党节,8月1日建军节,9月10日教师节,10月1日国庆节3、熟记每个月的天数:知道大月一个月有31天,小月一个月有30天。
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一年有12个月(7大4小1特殊)可借助歌谣记忆:一、三、五、七、八、十、腊(即十二月),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三十天,只有二月二十八。
每逢四年闰一日,一定要在二月加。
4、熟记全年天数: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平年365天,闰年366天。
上半年多少天(平年181天,闰年182天),下半年多少天(所有年份都是184天)。
(1)季度:(一年分四季度,每3个月为一个季度)一、二、三月是第一季度(平年有90天,闰年有91天),四、五、六月是第二季度(有91天),七、八、九月是第三季度(92天),十、十一、十二月是第四季度(有92天)。
(2)会计算每个季度有多少天,连续几个月共有多少天。
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12月和第二年的1月;一年中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
(3)给出一个天数会计算有几个星期零几天。
如:第三季度有(92)天,有(13 )个星期零(1)天。
平年全年有(365)天,是(52 )个星期零(1)天。
(4)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一般情况下可以用年份除以4的方法判断平年闰年。
年份除以4有余数是平年,没有余数是闰年。
如:1978÷4=494……2,1978年是平年。
1988÷4=497,1988年是闰年。
(5)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如1900年是平年,2000年是闰年。
《年、月、日》教学反思《年、月、日》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内容,教学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及相关的知识,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认为整节课学生是在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主动探索发现新知,尽管学生的知识面不是很广,比如对一般的节日还不是很清楚,但还是体验了自主探索的乐趣,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享受了成功的喜悦。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反思:一、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几乎天天接触年、月、日的有关知识,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所以在课初我是以学生最感兴趣额的谜语导入,最后又以谜语结尾,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又起到了一个首尾呼应的作用。
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维,让学生体验研究的乐趣在了解大小月之后,我让学生创作记忆大小月的方法,学生通过平时的知识积累发现了用拳头记忆的方法和歌诀记忆法。
学生对此非常有兴趣,后来我又在游戏中让学生对这一知识加以巩固。
在游戏中学习,更能体现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教师真正成为“引导者”在教学中,我没有用权威性的说教,而是通过学生活动中所产生的教学资源,逐渐推进教学进程。
比如:从学生畅谈自己对年、月、日的已有经验,继而观察年历片进行验证,再发表自己在观察、思考后的所得,再验证、反思,最后得出结论,我始终是作为一个“活动的组织者”平等地参与其中。
师生在认知、沟通、互动中交往,在交往中缩小彼此间的心理距离,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不断地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课堂真正成为学习的共同体。
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喜爱、不愿下课的课堂,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
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幸福的课堂!1 / 1。
标题: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年、月、日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年、月、日的关系,知道平年和闰年的区别,掌握月份的天数分布,能正确读写日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年历,让学生发现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年、月、日的关系:一年有12个月,分为7个大月和4个小月。
大月每月31天,小月每月30天。
闰年的二月有29天,平年的二月有28天。
2. 平年和闰年的区别:能被4整除的年份为闰年,但不能被100整除,或者能被400整除的年份也为闰年。
3. 月份的天数分布:1、3、5、7、8、10、12月为大月,每月31天;4、6、9、11月为小月,每月30天;2月为特殊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
4. 日期的读写方法:年、月、日按照顺序读写,如2021年9月1日,写作2021-09-01。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年、月、日的关系,平年和闰年的区别,月份的天数分布。
2. 教学难点: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日期的读写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年、月、日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观察年历,找出一年中有多少个月,分为大月和小月。
(2)引导学生发现大月和小月的天数分布,以及平年和闰年二月的天数差异。
(3)讲解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让学生举例说明。
(4)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日期的读写方法。
3. 巩固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5. 布置作业:布置与年、月、日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年历,让学生自己发现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讲解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时,要注意举例说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2023年人教版三年级下数学:年、月、日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某超市每逢31号都要举行促销活动,一年要举行()次。
A.5B.6C.7
2.下面节日中,在小月的是()
A.儿童节B.国庆节C.元旦
3.下午5:25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为()
A.5:25B.下午17:25C.17:25
4.百货大楼上午是9:00开始营业,晚上9:00停止营业,营业时间是()小时.A.10B.12C.18
二.填空题(共3小题)
5.我们通常说的“下午5时”“晚上10时”是计时法。
6.六一儿童节在第季度,这个季度共有天.
7.每一年都有个月,其中有个大月,每个大月都是天;有个小月,每个小月都是天;二月是特殊的一个月,这个月只有28天或29天。
三.判断题(共3小题)
8.用24时计时法表示的20:00是晚上10:00。
(判断对错)
9.所有的单数月都是大月,双数月都是小月..(判断对错)
10.如图钟面是某下午的时刻,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为17:45。
(判断对错)
四.解答题(共4小题)
11.连线。
1月1日教师节
3月8日元旦
5月1日妇女节
第1页(共8页)。
三年级下册《年、月、日》应用题
班级:姓名:得分:
1.妈妈5月25日早上出差,6月2日晚上回家,她出差共多少天?
2.上午10:35,爸爸坐飞机从长沙出发,经过2小时30分到达海南,他到达
海南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3.冬冬晚上9时睡觉,第二天早上7时起床,她共睡了多少个小时?
4.阅览室。
阅览时间 9:00 ~ 12:00 14:00 ~ 16:30
(1) 14:00~16:30也就是下午()时到下午( ) 时()分。
(2)全天共开放多少时间?
5. 一场足球赛,从15:30开始,到17:15结束,比赛进行了多少分钟?
6. 一场排球赛,从1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55分钟,比赛什么时侯结束?
7. 小方早上7:30到学校,上午12:00回家,下午2:00又到学校,直到17:30放学回家,小方一天在学校多少小时?
8. 李师傅加工3600个零件,上午8:00开始工作,到下午 2:00全部加工完,李师傅平均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
9.一个工厂平均每星期烧21吨煤,那么工厂2008年第一季度共烧了多少吨煤?
10.周末壮壮一家要去剧院观看演出,演出18:20开始。
(1)他们到剧院需要步行30分钟,最晚要在什么时间出发?
(2)这场演出预计1个小时25分钟,最晚的一班公交车是晚上7:30从剧院门口经过,他们赶得上吗?
11.参观“水底世界”。
(1)“水底世界”每天开放多少小时?
(2)萍萍下午4时10分到“水底世界”,最多可以观看多长时间?
(3)4名老师和88名同学一起观看,买门票一共要多少钱?
12.一辆汽车从上午9:00出发,当天下午4:00到达目的地,共行驶490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材分析《年月日》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教材内容之一。
本教材主要围绕时间的概念和时间相关的计算展开,注重培养学生对时间的认知能力和应用能力。
以下将对该教材的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一、教材内容概述《年月日》是三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一课,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学习日期的表示方法:教材首先引导学生认识日期的表示方法,即年、月、日的顺序组合。
通过举例和实际操练,让学生熟悉日期的表达方式。
2. 理解闰年与平年:教材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观察万年历,学生可以发现一年有365天或366天,进而引导学生理解闰年与平年的概念。
3. 计算日期间隔:教材引导学生学习日期间隔的计算方法。
通过简单的例子,教授如何计算相隔天数。
从最基础的数学运算展开,让学生在实际计算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4. 综合运用:教材通过实际问题,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知识点,要求学生通过计算具体的日期间隔,回答问题或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日期问题。
二、教材特点分析《年月日》的教材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循序渐进: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它从最基础的日期表示开始,逐步引导学生理解闰年与平年的概念,最终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教材内容注重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
通过提供实际问题,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日期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3. 强调操作性:教材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包括观察万年历、计算日期间隔等。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日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提高操作技能。
三、教材分析对学生的启示《年月日》教材的学习对学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1. 培养时间观念:学习日期的表示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时间观念,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时间的概念,并逐渐学会使用日历等工具进行时间管理。
2. 提高计算能力:教材内容需要学生进行日期间隔的计算,这要求学生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案板书设计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案板书设计年月日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P46-P49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2、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
3、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4、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各年份的年历一人一张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今天来多媒体教室上课大家都很开心,那么让我们一起记下这个难忘的时刻吧!(2007年3月20日15时30分3秒)2、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这时刻里有哪些表示时间的单位?①②哪些是我们学过的?(时、分、秒)③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年、月、日。
(板书:年、月、日)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1、初步认识年月日。
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时刻。
(课件出示)①介绍: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这是个伟大的日子,请大家读一读这时间。
②展示申奥成功的图片。
这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同学们知道是哪年的7月13日么?(2001年)③还有很多有意义的日子,来看看。
出示植树节图片。
(3月120)六一节(6月1日)2、学生介绍有意义的日子。
一年中还有哪些有意义值得纪念的日子?大家一起在年历上标出来。
(人手一张年历,各种不同的年份)学生汇报。
3、自主探索,发现年历的知识。
年历上有这么多有意义的日子呀,其实年历上还可以找到很多信息和知识!请四人为一个小组讨论下,看看哪组获得的信息多。
4、学生汇报探索到的有关年历的知识。
①一年有12个月。
②每月有31天的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
(大月)③每月有30天的十:四、六、九、十一月。
(小月)④二月份有的是28天,有的是29天。
⑤一年有365天,366天。
(请同学们在本子上算一算,用什么方法算好呢?)31X7+30X4+28=365天31X7+30X4+29=366天5、学习大月小月的记忆法。
【导语】学教学计划是⽼师对每⼀课时做的特定教学⽅式的规划,是⼀个⽼师对他的⼯作尽职尽责的表现,是⽼师对学⽣的教育⾮常看重的⼀个表现,不是只照着课本去念去学,它包含了⽼师的⼼⾎和希望在⾥⾯。
以下是整理的《新⼈教版⼩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希望帮助到您。
【教学设计】 教学⽬标: 1、引导学⽣⾃主探索,在讨论交流解决问题中,发现⼀年中有⼏个⼤⽉,⼏个⼩⽉,每个⽉有多少天。
2、结合学⽣⽣活经验,引导学⽣利⽤年历卡探索并交流,认识时间单位年﹑⽉﹑⽇。
了解有关⼤⽉,⼩⽉,平年,闰年的知识,适当介绍中国农历等⽅⾯的知识。
3、归纳梳理,形成⽐较清晰的时间单位知识体系,运⽤数形结合培养学⽣观察,分析,判断和推理能⼒。
教学重点: 探究发现年、⽉、⽇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发现并掌握⼤⽉、⼩⽉的判断⽅法。
教具准备: 课件、⾃学任务卡、⾃带年历卡 教学过程: ⼀、谈话导⼊,揭⽰课题 同学们好,你们知道今天是⼏⽉⼏⽇吗?谁能说说你的⽣⽇是哪年哪⽉哪⽇吗?(请学⽣说说⾃⼰的⽣⽇)很⾼兴⼤家能记住对⾃⼰有特殊意义的⽇⼦。
你能说说刚才⾃⼰说的⽣⽇⽤到了哪些时间单位?(板书课题:年、⽉、⽇)年、⽉、⽇是我们常⽤的时间单位,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有关年、⽉、⽇的知识。
⼆、⾃学新知 昨天让同学们在家搜集不同的年历卡,带来了吗?都有哪些年份的年历?请同学们在⼩组内交流你收集到的信息,由⼩组长记录在表中,然后将不同的年历卡放在⼀起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合作完成⾃学任务卡) ⾃学任务卡: (1)⼀年有()个⽉。
(2)有31天的⽉份有(),是⼤⽉。
有30天的⽉份有(),是⼩⽉。
(3)你是怎样记忆⼤⽉和⼩⽉的? (4)⼆⽉有()天? 为什么⼆⽉善变,有时28天,有时29天?(可以上查阅资料) 2、学⽣⼩组分享交流 刚才⼤家在⼩组内分享交流了年⽉⽇的⼀些知识,你还想知道其他⼩组同学的⾃学成果吗? (学⽣汇报,教师整理板书) 学⽣:我知道年⽉⽇的知识是这样的:1⽉、3⽉、5⽉、7⽉、8⽉、10⽉、12⽉有31天,是⼤⽉。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程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的课后教学反思(精选13篇)人教版小学数学课程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的课后教学反思(精选13篇)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数学课程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的课后教学反思(精选1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课程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的课后教学反思篇1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及相关的知识,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之上,通过网络平台交流自己的认识和想法。
反思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认识:一、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几乎天天接触年、月、日的有关知识,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积累。
但需要关注的是,不同的学生在这方面的积累是有差异的。
而且,学生关于年、月、日的知识应该也是非系统的,模糊的、甚至也可能有错误的理解,但是都为他们学习年、月、日打下了基础。
因此在本节课的设计时,我首先安排让学生观察年历,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年历中发现各月的天数。
从而探索出大月、小月、平月以及平闰年。
然后,结合儿歌和拳头等游戏的方式记忆大月和小月分别是哪几个月,并且发现七月、八月是连续的两个大月。
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维,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
在学习闰年、平年时,通过平闰年的排列顺序,找出4年一闰的规律,并运用这一规律解决了2012年和1996年是什么平年还是闰年的问题。
再要求1935年是什么年?当学生感觉运用刚才的规律不能解决这一问题时,让学生大胆的猜想:年份与4有什么关系。
学生得出年份除以4能整除的是闰年,不能则是平年。
学生尝试计算不同的公历年份,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
这时展示万年历上1900年2月的月份只有28天图,这是为什么呢?再次让学生猜想。
从而引出当公历年份是整百的时候,能被400整除就是闰年,反之,则是平年。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的认识》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六册《年月日的认识》。
设计思想:整个设计力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精神。
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进行自主探究,通过学生的汇报、展示、交流,教师的及时引导学生验证、推理、提升,在师生互动的动态生成中共同推进课堂,教师起了一个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的作用。
课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地完成形式多样的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潜能。
学生分析:“年月日”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联系,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学生对现行历法中年月日的制定有一些了解,但对闰年平年的有关知识比较陌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
的记住每个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
(2)能判断某月是什么月,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各季度的天数。
(3)能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4)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渗透科学思想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在经历自主探究年月日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推理。
(2)在体验小组合作解决研究主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求知识的情感。
教学重点:对每个月的天数的认识。
(正确、迅速记住十二个月的天数)
教学难点: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猜谜语
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
每天都要脱一件,最后剩下一张皮。
(日历)
2、说一说下面节日的日期
儿童节、教师节、劳动节、植树节、国庆节。
这些都是用年、月、日表示的时间单位。
常用的时间单位除了我们知道的时、分秒以外,还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年、月、日。
(板出课题)
3、生活中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发生,也有很多值得纪念的重大日子,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上的这些图片,你知道这些图上所画的是哪些有意义的日子吗?(出示主题图)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年历
这是一张20XX年年历卡,这年历卡里有许多关于“年、月、日”的知识,请同学从年历中寻找思考题的答案。
①一年有几个月?②哪几个月是31天?
③哪几个月是30天?④二月份有多少天?⑤一年有多少天?
汇报结果:一年有12个月: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都是31天;4月、
6月、9月、11月都是30天。
师:习惯上我们把有31天的月份叫做大月,把有30天的月份叫做小月。
师:哪两个月是连续的大月?(7月和8月)
师:2月是大月还是小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2月份只有28天或29天。
称平月)2、计算平年全天的天数
师:一年有多少天呢?(365天)、
师:让我们一起来通过计算验证一下吧。
(1)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天
(2)31×7+30×4+28=365天
师:通过计算我们现在可以肯定平年全年是365天。
3、识记大月、小月的方法
师:一年中哪月是几个大月?几个小月?想一想有没有记住它的好方法?
(1)左拳记忆大小月
课本上介绍一种好的方法,可以在左拳上数。
怎样数呢?请同学们打开书48页,看下面的一段话:“要知道哪个月有多少天┄┄”(老师组织,指导学生边看书边数)。
投影出示左拳图,指着左拳图,带着学生一起数。
巩固提问:拳上凸起的地方表示每个月有多少天?凹下去的地方表示每个月有多少天?哪个月除外?
(2)儿歌记忆大小月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11),三十整。
带领学生读儿歌。
练习:儿童节、教师节、劳动节,这些节日是在大月还是在小月?
3、认识平年、闰年
20XX年各月的天数我们知道了,那么别的年份各月的天数是不是这样呢?(出示2004—20XX年2月份的月历表)
概括:每一年的12个月中,都有7个大月,4个小月,二月份天数随着年份的变化而在所不同,我们把2月份是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二月份是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
提问:二月份的天数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平年、闰年。
如何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请同学们观察下表,哪一年是平年?哪一年是闰年?根据年份发现什么规律?使学生理解通常每四年一闰的道理。
(出示1993—20XX年2月份的月历)
闰年的公历年份与4有什么关系?请学生计算1989年到1994年各年份除以4,看看发现什么规律?(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是闰年的一般规律)
三、巩固练习
1、一年有多少天?
2判断下面的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
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
3、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
猜一猜他是哪一天生的?
4、填一填
(1)一年有(7 )个大月,(4 )个小月
(2)5月1日的前一天是( 4 )月(30 )日
(3)8月30日的后一天是(8 )月(31 )日
(4)四月份有(4 )个星期零( 2 )天
(5)小明在外婆家连住62天,正好是经过两个月份。
是(7 )月和(8 )月
四、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2、时间对我们非常重要,希望同学们珍惜时间,每日都学会新知识,每月都有大收获,每年都取得很大的进步。
五、作业
课本P56的第5、6题。